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教学文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习修辞手法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使文章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本教案将围绕学习修辞手法的目标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目标要求1. 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能够分析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应用效果;2. 能够熟练掌握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3. 能够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比喻的定义和运用方法;3. 拟人的定义和应用技巧;4. 夸张的含义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学生提问:“在你们平时的阅读或听课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特别有趣或美丽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为修辞手法的引入做铺垫。
2. 知识讲解(15分钟)分别给学生介绍比喻、拟人和夸张这几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通过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修辞手法的力量。
- 比喻是一种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进行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表达某一概念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 拟人指的是给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或引起读者的共鸣。
- 夸张是为了突出某一特点或形象,采用夸张的叙述手法,以产生强烈的感受或表达作者的态度。
3. 实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提供几个比喻、拟人和夸张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描述修辞手法给读者带来的感知效果。
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和创造更多的例子,将修辞手法与课堂外的现实经验相联系。
4. 练习活动(30分钟)小组合作练习:a) 学生分组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一些常见的事物或情景。
b) 学生自由选择一幅图片,发挥想象力,运用比喻、拟人或夸张等修辞手法,写一篇富有表现力的短文。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第一篇: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走进修辞手法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2、3、复习小学阶段常见的6种修辞方法。
能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反问句和设问句。
能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熟练掌握修辞方法的妙用,并能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运用。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揭示本课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修辞手法。
1、猜谜语引入复习。
2、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们最熟悉哪些修辞方法呢?(板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那我们现在就去会会这些“老朋友”。
二、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1、引入复习内容,你能判断下面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句)2、思考判断:你是如何判断它是比喻句或者是拟人句的呢?请你找出比喻句的特征。
3、复习比喻句的三种类型:明喻暗语借喻4、比喻句的运用原则。
1.要贴切2.要形象。
5、区别含有“像”、“仿佛”“似的”等词语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6、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7、刚才你是如何迅速判断它是拟人句的?请找出拟人句的特征。
8、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在哪里?9、如果把人当成物来写?那叫什么呢?(拟物)10、引出比拟。
11、巩固练习:三、复习排比句。
1、你能判断以下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1)出示句子,引出排比句。
(2)什么叫排比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2巩固练习。
四、复习夸张句。
1、看看这些句子又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夸张)2、什么叫夸张?其作用是什么?2、夸张的方式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五、复习反问句和设问句。
1、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句子,你知道他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2、设问和反问有什么特征,清说一说。
他们的作用分别是说什么?小结。
六、综合练习。
1、说说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读成语、辨修辞。
3、读古诗,辨修辞。
4、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
5、练一练。
七、课堂小结:修辞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教导他们更高级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以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的教师教授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第一节修辞手法的基础知识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艺术,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教导学生基本的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来表达某种隐喻的手法。
比如,“他像猛虎一样勇猛”。
2.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使文章更加生动。
如“落叶在风中嬉戏”。
3. 夸张:通过夸大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如“好吃到让人流口水”。
4. 排比:列举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
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月如梭”。
第二节写作技巧的引导除了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部分。
在小学六年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写作技巧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1. 主题明确:写作前需要明确写作的主题,以便文章内容的组织和限定。
2. 结构清晰:文章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可以通过使用分段和标题来使结构更加清晰。
3. 用词准确:选择准确的词汇可以有效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教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4. 句式多样: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句式,如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等,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第三节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的综合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综合应用的教学活动。
1. 修辞手法创作:让学生选择一个修辞手法,用于写作一篇短文。
鼓励他们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修辞手法辨析:给学生提供几个由修辞手法构成的句子,让他们分析其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解释为什么使用这些修辞手法。
3. 写作技巧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让他们运用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来写一篇短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导言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修辞手法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习和运用具体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学习和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3.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课文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的语文课文或文学作品;2. 教具:PPT、黑板、笔、纸。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20分钟)1. 师生对话: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导他们对修辞手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修辞手法是什么吗?学生:不清楚。
教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比喻、拟人这些词汇呢?学生:有听过。
教师:这些词汇就是修辞手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修辞手法是用来丰富语言表达和强调感情的一种方式。
2. 呈现PPT:教师使用PPT呈现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例子,让学生对修辞手法有更直观的了解。
步骤二: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30分钟)1.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进行探究。
2. 学生报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探究的修辞手法,包括定义、作用和例子。
3.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对每种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其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
步骤三: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课文分析(30分钟)1. 选择课文:教师选择一篇适合的课文,进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记录下来。
3. 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分析的结果,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
步骤四: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40分钟)1. 分组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创作一篇短文。
2. 互相交流:每个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创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 课堂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创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评价。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其语文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修辞手法的分类和特点二、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三、修辞手法的创造和鉴赏四、综合运用修辞手法的写作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已学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提问学生有没有在课堂之外的地方见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新课】2. 分类介绍修辞手法的种类和特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对比等。
- 比喻:以A说B,增强了表达的形象生动性。
-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征,让形象更加生动。
-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让表达更具感染力。
- 排比:通过有规律的并列句,加强表达的冲击力。
- 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增加表达的阐述性和说服力。
- 对比: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事物,突出它们的差异性。
3. 阅读例句,并分析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在不同语境下的作用及效果。
【拓展】4. 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组织一定语境和背景来鉴赏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巩固】5. 练习写作,给学生一个主题或情境,要求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并在作文中进行合理运用。
【总结】6. 整理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并再次强调每一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布置作业】7. 布置写作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撰写一篇文章,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可以尝试结合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教案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修辞手法,提升其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修辞手法的分类和特点二、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三、修辞手法的创造和鉴赏四、综合运用修辞手法的写作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讲故事,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好奇心,并让学生能够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新课】2. 分类介绍修辞手法的种类和特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对比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案

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喻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比喻手法。
2. 拟人:讲解拟人的概念和效果,引导学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特征。
3. 排比:分析排比的特点和效果,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4. 对偶:讲解对偶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对偶的运用技巧。
5. 夸张:解释夸张的含义和效果,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夸张手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作用和运用方法。
2. 示例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运用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引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分别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定义、作用和运用方法。
3. 示例: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运用经验。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手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学生的修辞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修辞手法典型案例库。
3. 学生习作样本。
4.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语文小学六年级教案:学习修辞手法

语文小学六年级教案:学习修辞手法学习修辞手法在语文教学中,修辞手法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工具。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学习不同的修辞手法,来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运用类似的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喻的作用和运用方法:活动一:名人比喻让学生选择一位名人,通过比喻的方式描述该名人的特点或者事迹。
例如,某位学生可以比喻“爱因斯坦是一颗闪烁的夜空中的星星,照亮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之路”。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比喻的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生物事物赋予生命的修辞手法,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拟人的方法:活动二:物品说话让学生选择一个日常使用的物品,例如一把钥匙或者一本书,想象它们具有了语言能力。
然后,请学生写一个短文,描述这个物品在某个场景中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观察细节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描写能力。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或者减缩事物的特点来产生艺术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但也需要掌握适度,避免过度夸张。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夸张的方法:活动三:夸张描述给学生一个简单的主题,例如“我的家乡”。
要求他们写一段描述,使用夸张手法来丰富描写。
例如,“我的家乡是个宛如仙境的地方,山比大象还高,河里的水比奶茶还甜”。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夸张手法的表现力,同时也能够训练他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四、对偶对偶是一种以对称和重复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偶,可以使文章的节奏更加平稳,语言更加优美。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对偶的方法:活动四:对偶分析选取一篇经典的诗歌或者文章,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对偶手法,并找出与之相呼应的词语和句子。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分析修辞手法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为文章增色添彩,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能够分辨和分析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运用;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写作,增强文采和感染力。
【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2. 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3. 分析名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4.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是什么?”并给出基本定义,简要介绍修辞手法的分类,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第二步分析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15分钟)教师通过给出几个例句,帮助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例如,通过比喻来形象地描述事物,通过拟人手法赋予物品以生命等。
第三步分析名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2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论语》、《红楼梦》等,分段展示,并让学生仔细阅读,并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何增强文本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第四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30分钟)教师提供一个主题,如“我的家乡”,并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学生可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借鉴,并在最后选择一篇代表性的作品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修辞手法的目的和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积极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反馈,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并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来评价他们对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和创造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极观察和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并且尝试在写作中灵活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学六年级学生将对修辞手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写作时灵活运用。
这将为他们以后的作文写作打下基础,提升写作表达的技巧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
句子的修辞形式共有六种: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人们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生疏的事物。
比喻句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一个是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还有一个是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词,叫比喻词。
)
例如:翠鸟像箭一样往远处飞走了。
本体:翠鸟
喻体:箭
喻词:像……一样
(1)像这个例句除出现本体和喻体外,还用上“像”这个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的比喻句叫“明喻”,这类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同、像……一样、仿佛……一般“等。
(2)暗喻:句中不用比喻词,而用上“是”、“成了”、“构成”等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
正因为它不用比喻词,显得不那么明显,所以称为“暗喻”。
例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本体:井冈山
连接词:是
喻体:摇篮
(3)借喻:只出现喻体。
如:1、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这题的喻体是火海,而本体是燃烧的草。
辨识是不是比喻句要注意下面几点:
1、有出现“像”、“好像”这类的词语,不等于都是比喻句。
例如:这个人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话中虽然有“好像”一词,但它没有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本体和喻体,因而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东西。
像“他长得真像他的爸爸。
”句中的“他”与“他爸爸”都是人(性质相同),不是根本不同的东西,不能作为本体的喻体,因此也不是比喻句。
一、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比喻。
2、老师是,我们是。
3、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
4、美丽的彩虹出来了,像。
5、老师像一样关怀我们成长。
6、长城蜿蜒盘旋,好像。
7、鲜红的太阳像,慢慢地从东方升起。
8、沉甸甸的稻穗像,真惹人喜爱。
9、桂林的山山水水构成了。
10、我们的生活像。
二、把下面的句子写成比喻句。
1、经霜的柿子红红的。
柿子树上挂满了灯笼似得柿子。
2、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深。
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深的像蔚蓝的大海一样。
3、敌人很狡猾,很凶残。
敌人狡猾的像狐狸似的,让人捉摸不透。
4、战士们冲向敌人的战地。
战士们像饥饿的恶狼(下山的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战地。
5、家乡的山山水水很美。
家乡的山山水水美得像一幅动态的画。
6、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在江面。
南京长江大桥像一道钢铁长虹横跨在江面上。
7、锦江河从恩城中间流过。
锦江河像一条巨龙一样从恩城中间流过。
8、大榕树很茂盛。
二、夸张
夸张——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夸大或缩小事实,叫夸张。
例:①他种的甜瓜,几十里外
.....。
....就闻到瓜香了
②在巴掌大
...的监狱里,同学们照样锻炼身体。
例①为了突出“瓜香”,采用了夸大的写法,“几十里外闻到瓜香”形象地突出了“瓜香”。
例 采用有意缩小的手法,用“巴掌大”强调了监狱中活动空间的“小”。
总之,详尽运用夸张手法,可以突出事物特征,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练习:根据意思写夸张句:
1、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2、实行改革开放后,祖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教室里很静。
4、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
5、中朝两国得情谊很深。
6、我端起搪瓷碗,觉得碗很重。
7、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我心里很难受。
8、夜里很黑,但我军仍摸黑前进。
9、这盏灯照得广场很亮。
10、这棵树很高。
三、拟人
拟人句——把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的句子,叫拟人句。
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抒发感情。
例:大粒的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玻璃......
“沙石”原没有生命,作者把它当作人来写,它居然也会“生气似”地敲打着窗玻璃,这样不但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情景,文章也显得生动,有趣了。
练习: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拟人句。
1、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2、小树在微风中摇晃。
3、星星一闪一闪地挂着在空中。
4、太阳从东方升起、。
5、河水淙淙地向东流去。
6、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7、海水飞快地向东流去。
四、设问(自问自答)
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句子就叫设问句。
例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
这种无疑自问,设问自答,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想,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五、反问(明知而问)
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它既不要求对方回答,自己也不作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这句话已确定的意思是: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为了强调这个意思,作者用反问这个修辞手法来表现,加强了语气,使人深信不疑.
六、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近或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成一串,以增强调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例如: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连用四个“哪里”,强调了勘测工作的复杂与艰巨,突出了詹天佑为祖国争气修好第一条铁路的决心和付出的艰辛劳动。
上面讲的是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与作用。
在课文中,我们还常见一个句子里有几种修辞手法同时出现。
例如: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的浪花吗?
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把林比作海)
拟人(把白桦说成“银裙”)
反问(不像海边的浪花吗?)
三种修辞手法,形象描写了大兴安岭林海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综合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2、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
()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4、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5、桂子开花十里飘香。
()
6、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占领了五九七.九高地。
()
7、这庄严的宣告,传到长城,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
()
8、天空中的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
()
9、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0、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
()
11、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
12、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
13、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
1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感到亲切、舒服呢?()
15、心爱的哨所啊,你是无比坚固,暴雨冲不垮,狂风刮不动,巨雷劈不倒。
()
1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17、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18、附近没有树林子也没有河,只有一些不深的长满了灌木的地沟,像绿色的长蛇一样分割平坦的草原。
()
19、没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怎么能担当实现四化的重任呢?()
20、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
21、鲁迅的书是进步青年的精神食粮。
()
22、烽火连三月,家抵万金。
()
23、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24、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了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
()
25、小黑石整天被温暖的太阳晒着,觉得非常舒服。
()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特务很狡猾。
(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
4、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
5、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6、蝉儿很爱鸣叫。
(改为拟人句)
7、降落伞在天空飘荡。
(改为比喻句)
8、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张句)
9、他十分愤怒。
(改为夸张句)
10、高梁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
11、这个孩子很顽皮。
(改为比喻句)
三、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来。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
2、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3、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