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复习: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朱自清《春》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2)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最新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修辞手法的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例:二月春风似剪刀。
拟人:
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 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
人的词来描写。
例: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大地。( )
春风抚摸着大地。( )
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
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 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夸张:
(3)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将黑暗照亮。 这句话用 比喻 。
闯关四:
按要求写句子。 (1)灾区的群众不能忘记那一双双来自各地的援助之手。 (改成反问句) (2)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3)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 的舞台。
仿写: (4)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改为设问句) (5)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闯关一: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问 设问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
(6)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7)走进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犹如置身于大海之中。浪花翠绿翠 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绿得令人陶醉。叠叠的浪花欢笑着, 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怎么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呢?( )
闯关五(课后练习):
以“一个阳光明媚的 早晨,我来到了公园里” 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 至少3种以上的修辞手 法。
小结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闯关了!
闯关一:
指出下列各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再选择两种造句,内容自 定。
六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六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在六年级的语文课文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它们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文学世界的大门,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六年级语文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这是我们最先接触到的修辞手法之一。
它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如说,“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漓江的水比作无瑕的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漓江的水绿得纯粹、绿得晶莹剔透的特点,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漓江之水的美丽。
拟人也是经常出现的修辞手法。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这里的鸟儿“高兴”“呼朋引伴”“卖弄”歌喉,把鸟儿当作人来写,赋予了鸟儿人的情感和动作,展现出了春天里鸟儿欢快活泼的场景,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
排比则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它能够增强语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条理性。
像“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通过排比的手法,从“静”“清”“绿”三个方面写出了漓江的水的特点,节奏明快,让读者对漓江的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夸张是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把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说成是翻腾的细小波浪,把高大雄伟的乌蒙山说成是滚动的小泥丸,极度地夸张,突出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意思就是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对梅花的珍视和对玷污梅花行为的坚决反对。
六(上) 语文修辞手法总结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修辞手法总结一、修辞方法概述1、比喻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夸张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4、对偶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排比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6、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7、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8.双关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
六年级语文五大常考修辞(内附万能答题公式)

六年级语文五大常考修辞(内附万能答题公式)导读修辞手法是小学语文的一大必考知识点,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还可为孩子的作文写作增色不少。
为此,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语文常考的几大修辞,并附上各自的万能答题公式,赶紧学起来!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事物A(本体)和事物B(喻体)为本质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这时可以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常见的比喻词:像、好像、似、似的、是、成了、变成、仿佛……例: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万能答题公式】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用(事物)比喻(事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无生命的物赋予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当做人来写。
例: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万能答题公式】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排比:排比是把至少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例: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万能答题公式】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感情。
四、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例:1、扩大夸张: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万能答题公式】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夸大/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强调/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五、反问:反问就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六年级修辞手法专项练一、修辞手法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熟悉、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深奥的事物。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拟人是赋予事物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对偶是一对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可以将表达的内容说得更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拟人可以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排比可以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设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对偶可以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练一练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XXX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是)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否)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否)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是)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天堂。
6、春天来临时,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色的地毯。
7、她的长相与我邻居的小妹妹很相似。
8、天空辽阔无边,几朵像绒毛一样的白云轻轻飘过。
9、这个地方好像我曾经来过。
10、星星眨巴眨巴,就像孩子的眼睛一样。
11、他的性格和他父亲很相似。
12、海底的动物常常私下交流。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书带修辞手法的句子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书带修辞手法的句子篇11、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2、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3、她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就像山坡上绽开的山丹丹花一样。
4、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5、他的脸色,仿佛被一阵阵小风吹得云散天开,渐渐明朗起来。
6、你看,她那明亮的大眼睛,那天真活泼的笑脸,多么像一株茁壮成长的向日葵呀!7、小男孩儿正睡得香甜,圆圆的苹果脸上,半开半合的小嘴儿像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在睡梦中常常笑出声来。
8、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9、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10、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11、近来,姐姐像吃过一枚“顺心丸”,脸上老漂着笑影。
12、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13、她高兴得嘴角上翘,变成一弯月牙儿。
14、那姑娘脸上冷不丁地绽出了笑意,满脸绯红,像一朵醉了的芍药花。
15、这朵莲花,好似亭中抚媚的女子,在轻歌曼舞。
16、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里。
17、当潇潇雨下,夜色深沉的时候,长安街像一条静静的长河。
18、她那张皱纹纵横的脸,舒展得像绸缎一般,光闪闪的。
19、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20、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21、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22、他的眼睛、眉毛乱动,得意得像是在他脸上跳舞。
23、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彩带似的向远方飘去。
24、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被理想、信心和勇气燃烧着的十八岁青年人特有的异彩。
25、她那红润润的圆脸蛋,像溢满浆汁的苹果。
26、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了笑意,连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一种轻快的节奏。
27、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
28、她浑身都带着感情,那感情像开了闸的洪水,从她的眼底、唇边溢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例如:翠鸟像箭一样往远处飞走了.
本体:翠鸟
喻体:箭
喻词:像……一样
(1)像这个例句除出现本体和喻体外,还用上“像”这个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的比喻句叫“明喻”,这类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同、像……一样、仿佛……一般“等. (2)暗喻:句中不用比喻词,而用上“是”、“成了”、“构成”等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正因为它不用比喻词,显得不那么明显,所以称为“暗喻”.
例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本体:井冈山
连接词:是
喻体:摇篮
(3)借喻:只出现喻体.
如:1、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这题的喻体是火海,而本体是燃烧的草.
辨识是不是比喻句要注意下面几点:
1、有出现“像”、“好像”这类的词语,不等于都是比喻句.
例如:这个人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话中虽然有“好像”一词,但它没有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本体和喻体,因而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东西.像“他长得真像他的爸爸.”句中的“他”与“他爸爸”都是人(性质相同),不是根本不同的东西,不能作为本体的喻体,因此也不是比喻句.
一、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比喻.
2、老师是,我们是 .
3、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 .
4、美丽的彩虹出来了,像 .
5、老师像一样关怀我们成长.
6、长城蜿蜒盘旋,好像 .
7、鲜红的太阳像,慢慢地从东方升起.
8、沉甸甸的稻穗像,真惹人喜爱.
9、桂林的山山水水构成了 .
10、我们的生活像 .
二、把下面的句子写成比喻句.
1、经霜的柿子红红的.
柿子树上挂满了灯笼似得柿子.
2、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深.
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深的像蔚蓝的大海一样.
3、敌人很狡猾,很凶残.
敌人狡猾的像狐狸似的,让人捉摸不透.
4、战士们冲向敌人的战地.
战士们像饥饿的恶狼(下山的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战地.
5、家乡的山山水水很美.
家乡的山山水水美得像一幅动态的画.
6、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在江面.
南京长江大桥像一道钢铁长虹横跨在江面上.
7、锦江河从恩城中间流过.
锦江河像一条巨龙一样从恩城中间流过.
8、大榕树很茂盛.
二、夸张
夸张——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夸大或缩小事实,叫夸张.
例:①他种的甜瓜,几十里外
......
....就闻到瓜香了
②在巴掌大
...的监狱里,同学们照样锻炼身体.
例①为了突出“瓜香”,采用了夸大的写法,“几十里外闻到瓜香”形象地突出了“瓜香”.
例②采用有意缩小的手法,用“巴掌大”强调了监狱中活动空间的“小”.
总之,详尽运用夸张手法,可以突出事物特征,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练习:根据意思写夸张句:
1、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2、实行改革开放后,祖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教室里很静.
4、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
5、中朝两国得情谊很深.
6、我端起搪瓷碗,觉得碗很重.
7、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我心里很难受.
8、夜里很黑,但我军仍摸黑前进.
9、这盏灯照得广场很亮.
10、这棵树很高.
三、拟人
拟人句——把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的句子,叫拟人句.
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抒发感情..
例:大粒的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玻璃......
“沙石”原没有生命,作者把它当作人来写,它居然也会“生气似”地敲打着窗玻璃,这样不但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情景,文章也显得生动,有趣了.
练习: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拟人句.
1、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2、小树在微风中摇晃.
3、星星一闪一闪地挂着在空中.
4、太阳从东方升起、.
5、河水淙淙地向东流去.
6、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7、海水飞快地向东流去.
四、设问(自问自答)
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句子就叫设问句.
例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这种无疑自问,设问自答,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想,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五、反问(明知而问)
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既不要求对方回答,自己也不作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这句话已确定的意思是: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为了强调这个意思,作者用反问这个修辞手法来表现,加强了语气,使人深信不疑.
六、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近或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成一串,以增强调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例如: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连用四个“哪里”,强调了勘测工作的复杂与艰巨,突出了詹天佑为祖国争气修好第一条铁路的决心和付出的艰辛劳动.
上面讲的是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与作用.在课文中,我们还常见一个句子里有几种修辞手法同时出现.
例如: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的浪花吗?
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把林比作海)
拟人(把白桦说成“银裙”)
反问(不像海边的浪花吗?)
三种修辞手法,形象描写了大兴安岭林海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综合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2、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5、桂子开花十里飘香.()
6、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占领了五九七.九高地.()
7、这庄严的宣告,传到长城,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
8、天空中的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
9、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0、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
11、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12、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13、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1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感到亲切、舒服呢?()
15、心爱的哨所啊,你是无比坚固,暴雨冲不垮,狂风刮不动,巨雷劈不倒.()
1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7、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18、附近没有树林子也没有河,只有一些不深的长满了灌木的地沟,像绿色的长蛇一样分割平坦的草原.()
19、没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怎么能担当实现四化的重任呢?()
20、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21、鲁迅的书是进步青年的精神食粮.()
22、烽火连三月,家抵万金.()
23、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4、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了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
25、小黑石整天被温暖的太阳晒着,觉得非常舒服.()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5、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6、蝉儿很爱鸣叫.(改为拟人句)
7、降落伞在天空飘荡.(改为比喻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9、他十分愤怒.(改为夸张句)
10、高梁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11、这个孩子很顽皮.(改为比喻句)
三、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来.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2、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3、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