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的来料检验。
三、检验准备1. 确保检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就绪,包括但不限于测量工具、试验设备等。
2.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3. 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
四、检验流程1. 接收物料a. 检查物料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者变形。
b. 检查物料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包括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c. 根据接收标准,确认物料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一致。
2. 外观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检查物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料的尺寸、分量等参数。
3. 功能性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b. 使用合适的试验设备,对物料进行功能性验证。
4. 化学成份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进行化学成份的检验。
b. 使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对物料进行化学成份的分析。
5. 物理性能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进行物理性能的检验,如硬度、强度等。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试验设备,对物料进行物理性能的测试。
6. 检验记录与报告a.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b. 生成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项、原因分析等信息。
五、不合格品处理1. 对于不合格品,根据公司的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退货、返修、报废等。
2. 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以便追溯和改进。
六、检验员培训1. 定期对检验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本作业指导书中的检验流程和方法。
2.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验仪器的使用、检验标准的理解和应用等。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原材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客户的满意度。
二、检验内容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评估。
2. 尺寸检验: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化学成分检验: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4. 物理性能检验:对原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方面的评估。
5. 导电性检验:对导电材料进行导电性测试,以确定其导电性能是否达标。
6. 导热性检验:对导热材料进行导热性测试,以确定其导热性能是否达标。
7. 包装检验:对原材料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目测法、比色法、显微镜观察等。
2. 尺寸检验:测量仪器(如卡尺、量规、投影仪等)进行测量。
3. 化学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4. 物理性能检验:采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如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
5. 导电性检验:采用导电测试仪进行测试。
6. 导热性检验:采用导热测试仪进行测试。
7. 包装检验:目测法、包装材料强度测试等。
四、检验标准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应根据公司的质量要求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对于没有相关行业标准的原材料,可参考类似材料的标准进行制定。
五、检验记录与报告每次原材料检验都应有相应的检验记录,记录检验项目、方法、结果等信息。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六、检验频率原材料的检验频率应根据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产品的重要性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对于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和常用的原材料,可以适当减少检验频率;对于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和关键的原材料,应增加检验频率。
七、检验设备与人员原材料检验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检验设备,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判定。
八、检验结果的处理对于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入库并进行标识;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货或重新加工。
试验室资质评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1)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3)三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5)四石灰的氧化镁含量试验作业指导 (6)五水泥稳定土中水泥剂量测定试验作业指导书(EDTA滴定法) (10)六粉煤灰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2)七粉煤灰烧失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3)八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 (14)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2.1目的: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2适用范围: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7.5mm以内(方孔筛)。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4.2试样制备4.4.1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木碾捣碎。
土团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
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碎率。
4.2.2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捣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3如试料中含有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则先将试料过25mm的筛,如存留在25mm筛孔的颗粒的含量不超过20%,则过筛料留作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4如试料中粒径大于25mm的颗粒含量过多,则将试料过40mm的筛备用(用丙法试验)。
4.2.5每次筛分后,均应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4.2.6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对于中粒土(粒径小于25mm的各类集料),试样应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2000g。
万能材料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万能材料试验机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对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期间核查二、适用范围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弯曲试验”三、操作:开机前1.检查油箱油位是否到达指定位置,油质是否清洁。
2.检查各电源,电线,各数据线是否接上接到位。
防止开机试验时震松电源,数据线接头。
3.检查主机,试验机上不能堆放,挂杂物,工具,量具等。
4.工作前检查回油阀是否回油,各程序是否打开。
开机1. 作业员操作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训练。
必须要熟练电脑;熟练运用专用程序。
2. 操作员上机前及操作过程中必须精神状态良好。
3.试验工作时请离拉伸机2米以外,身体不能接触拉伸机,不能用工具;木棒等动碰撞工件。
开机程序:启动电脑→启动WEW-600万能试验机→启动WEW-3000微机显示万能机测试系统→打开电脑桌面“微机液压万能试验机”软件→选择账户,输入账用户密码,进入软件工具栏点击“新建试验”→创建所要的试验项(试验类型、选择试验、试样类型、输入组号)→输入试验参数(直径、原始标距、引伸计标距等等相关试验参数)→电脑回车,电脑自动算出原始面积→控制“送油阀”,至工作台上升后(位移数值变化),在关闭“送油阀”→载荷、位移、变形、应力峰值清零拉伸试验:1.在试样中间和中间两端相距共100mm处做上记号→装夹试样→在试样中间装夹“引伸计”→检查机器有无异常2.点击“运行”开始试验→人工控制“送油阀”加载→观察电脑主界面“力与变形曲线”→电脑提示达到试样曲服点,回车确定→迅速卸掉“引伸计”→试样拉断,试验结束→关闭“送油阀”→取下试样→打开“回油阀”至原点后关闭“回油阀”→测量试样参数→输入参数,回车确定→查询实验结果。
抗压试验1.摆放试样在工作台正中面上→点击“运行”开始试验→人工控制“送油阀”加载→观察电脑主界面“力与变形曲线”→满足所需(试验信息)或(试验结束条件)中任何一个即试验结束。
四.设备操作方法;维护及保养1.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六个试样,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2.在材料万能试验机检定合格的几天内,对同一根钢筋两组试样中的一组进行抗拉强度试验,3.另一组试件封存保管。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原材料作为产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品质。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原材料检验的流程和方法,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检验准备1. 检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检验仪器和设备是进行原材料检验的关键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镜、测量仪器、波谱仪等。
在进行检验之前,需要确保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校准其准确性。
2. 样品的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代表性的原材料样品,并根据相关标准或要求,将样品进行标识、编码。
确保样品的存储环境良好,防止污染和变质。
三、检验流程原材料检验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接收和检查将接收到的原材料样品与样品清单进行核对,确保接收的样品与订单一致。
同时,检查样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破损或泄漏的情况。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对原材料外观特征的评估和记录,包括颜色、形态、气味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判断原材料样品外观是否合格,并记录检验结果。
3. 物理性质检验物理性质检验主要针对原材料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硬度、粘度等进行测定。
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4. 化学成分检验化学成分检验是对原材料中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和测定。
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等,对原材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 微生物检验对于需要无菌或低微生物含量的原材料,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
通过采样和培养方法,检验原材料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确保原材料符合卫生标准。
6. 性能检验性能检验是对原材料特定性能的评测和测试,如强度、韧性、导电性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性能检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7. 结果判定与记录根据检验结果,对原材料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并填写相应的检验报告。
将检验报告按照规定归档,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四、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指标。
工程试验室胶凝材料检测室作业指导书

工程试验室胶凝材料检测室作业指导书1目的及适用范围1.1为保证胶凝材料检测室室内试验结果满足质量规定要求,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项目部承接的水泥室室内试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2职责2.1试验室主任对胶凝材料室室内试验项目质量负责,并指定试验项目负责人。
2.2试验项目负责人组织胶凝材料检测室实施试验任务,并负责试验过程的控制。
3试验操作步骤试验项目负责人将按《材料试验过程控制程序》组织试验作业人员实施试验,并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 /T 208、《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mm筛筛析法)》GB1 /T 134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75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T 1596、《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JC/T73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GB/T12959、《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规定的试验操作步骤执行4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4.1试验前准备:将主机立柱上的功能切换开关拨至“手动”位置。
接通电源,按下手动开关的慢档,检查搅拌页的转动方向。
叶片转动方向正确后停机,将锅放在锅座上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扣紧,用手柄提升至工作位置,用测量规检测叶片与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是否在3mm±1mm 的范围内。
4.2按下控制箱的启动开关,检查控制箱工作是否正常。
4.3操作过程4.3.1将立柱上的功能切换开关拨至“自动”按下控制器上的启动开关,整个运行程序将进行自动控制运行。
4.3.2将标准砂放入搅拌机的漏斗中。
4.3.3用量水器量好水,称好水泥,把水加入搅拌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4.4.4 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
建筑材料检测作业指导书样本

建筑材料检测作业指导书样本1. 引言建筑材料的检测是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为建筑材料检测的作业提供指导,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检测对象和目的2.1 检测对象建筑材料检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 - 混凝土 - 钢筋 - 石材- 木材 - 砖块 - 涂料 - 绝缘材料2.2 检测目的建筑材料检测的目的在于:-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 防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 评估材料的性能和耐久性,确保其在使用寿命内能够保持稳定。
- 提供有关材料性能的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3. 检测方法和流程3.1 检测方法建筑材料的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 - 物理检测:使用仪器和设备对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例如强度、硬度、密度等。
- 化学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材料的成分和含量。
- 显微镜检测:使用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
3.2 检测流程建筑材料检测的一般流程如下: 1. 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确定检测方法和指标。
2. 准备检测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3. 进行实验室测试或现场测试,根据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
4.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 编写检测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测试结果和评估结论。
4. 检测设备和仪器建筑材料检测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仪器来进行物理、化学和显微观测。
常用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拉伸试验机:用于测试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延展性。
•压缩试验机:用于测试材料的抗压强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材料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
•X射线衍射仪:用于检测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成分。
•热重分析仪:用于测试材料的热性能和热稳定性。
5. 安全注意事项建筑材料检测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在进行实验室测试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安全眼镜。
- 对于涉及有害物质的材料,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测试,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试验资料

常用材料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1 总则1.1 指导试验员及相关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及本公司有关管理制度严格履行职责,以保证检验结果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
1.2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承建的全部工程项目。
2 管理职责2.1 项目部试验员负责回填土的现场检测。
3.2 项目部试验员负责监督现场拌制砂浆、砼配合比的执行状况。
3.3 项目部试验员负责进货产品和过程产品的取样送检,并建立相关记录。
3.4 公司中心试验室试验员负责对项目部送检试样进行检测,并按标准予以判定。
3 控制程序3.1 项目部试验员会同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按产品取样方法抽样(见附录A)。
3.2 项目部试验员会同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将试样送中心实验室,并填写《试验委托单》。
委托单不得涂改。
并要有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签名。
3.3 中心实验室根据规范要求对试样进行验收,并建立台帐。
3.4 项目部试验员应及时取回试验报告,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试验结果。
3.5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6 本办法由公司中心试验室负责解释。
4 记录4.1 《试验委托单》(表式)4.2 《试验报告》(表式)附录A:建材试验取样方法及送样数量表附件建筑工程节能保温材料取样规定1、XPS板(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GB/T10801.2-2002规定每300m3为一批,压缩强度取3块样品进行检验,绝热性能取2块样品进行检验。
尺寸稳定性和燃烧性能各取1块样品。
2、 EPS板(膨胀聚苯板):GB/T10801.1-2002规定每2000m3为一批,复验物理机械性能时每批随机抽取1块作为样品。
3、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板:QB3806-1999规定每500m3为一批,复验物理机械性能时每批抽取2块作为样品。
4、保温砂浆、胶粉聚苯颗粒、界面砂浆、抗裂砂浆:JG158-2004规定每30t为一批,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别取试样不少于500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1.5倍的试样为检验样。
2024版建筑工程常用原材料及工程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7.1) (1)

常用原材料原材料名称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取样规定取样数量取样方法(附图)相关标准规范水泥(硅酸 盐、普通硅 酸盐、矿渣 硅酸 盐、粉 煤灰硅酸 盐、 火山灰硅酸 盐、复合硅 酸盐)1、散装水泥:随机从少于3个车罐中各取等量水泥, 经混拌均匀后, 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做为试样。
2、袋装水泥:随机从不必试: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其他:细度、烧失量、三氧化硫、碱含量、氯化物、放射性、水溶性铬(Ⅳ)少于20袋中各取等量水泥, 经混拌均匀后, 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做为试样。
现场随机抽取12kgGB175-2023砌筑水泥必试:细度、凝结时间、煮沸法安定性、保水率、强度、放射性其他:三氧化硫、氯离子、水泥中水溶性铬1、散装水泥: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每一个编号内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 经混拌均匀后, 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做为试样。
2、袋装水泥:每一个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经混拌均匀后, 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做为试样。
现场随机抽取12kgGB/T3183-2017原材料名称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取样规定取样数量取样方法( 附图 )相关标准规范掺合料( 粉 煤灰 )必试 :细度 、 需水量比 、 烧失量其他 :含水量 、 三氧化硫质量分数 、 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 、 二氧化硅 、 三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 、 密度 、 安定性 、强度活性指数散装粉煤灰和袋装粉煤灰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
不超过500t为一编号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方法按GB/T12573进行 。
取样应有代表性 ,可连续取 ,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 ,总量至少3kg 。
)粉煤灰出厂前按同种类 、 同等级编号和取样3 kgGB/T 1596-2017掺合料(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必试 :密度 、 比表面积 、 活性指数 、 流动度比 、 初凝时间比 、含水量 、 三氧化硫 、氯离子 、 不溶物 、 烧失量其他 :玻璃体含量 、放射性取样按GB/T12573规定进行 ,取样应有代表性 ,可连续取样 ,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 ,总量至少20kg。
建筑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 背景建筑材料检验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可以确保这些材料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2.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建筑材料检验提供指导。
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步骤和要求,旨在帮助检验员进行准确、全面的检验工作。
3. 检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建筑材料检验之前,检验员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准备必要的检验工具和设备- 熟悉检验项目的要求和标准- 确保检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3.2 材料采样按照规定的检验标准,检验员应从待检材料中采集样品进行检验。
样品的采集应注意以下几点:- 采样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 采样方法应符合标准要求- 采样过程应注意避免污染和损坏样品3.3 物理性能检验对于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检验,检验员应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测试和测量。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强度测试:如压缩强度、抗拉强度等- 密度测试:如体积密度、表观密度等- 硬度测试:如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吸水性测试:如吸水率、饱和系数等3.4 化学成分检验对于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检验员应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化学分析。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元素分析:如钙含量、硅含量等- 成分分析:如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等- 水化产物分析:如掺合料的活性矿物含量等3.5 检验记录在进行建筑材料检验的过程中,检验员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归档。
检验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样品信息:包括样品编号、采样日期等- 检验项目和方法:详细描述所进行的检验项目和采用的方法- 检验结果: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和数据- 结论:根据检验结果给出结论和建议4. 注意事项- 检验员在进行建筑材料检验之前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检验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用、追溯和更换等5. 参考资料-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规程-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材料检验方法与标准以上是建筑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希望对检验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工地试验室主要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工地试验室主要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工地试验室主要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试验目的和范围1.1 试验目的:(1) 确定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评估其适用性。
(2) 检测材料或产品的质量控制。
(3) 满足工地建设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1.2 试验范围:(1) 混凝土试验:强度、密度、抗震性、收缩性等。
(2) 土壤试验:密度、含水量、压缩性、液性限度等。
(3) 钢筋试验: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等。
(4) 砂浆试验:强度、可塑性、黏结性、收缩性等。
(5) 沥青试验:黏度、软化点、抗拉强度、抗冲击性等。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2.1 混凝土试验方法:(1) 强度试验: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压力试验或弯曲试验。
(2) 密度试验:使用密度试验仪测量混凝土的密度。
(3) 收缩试验:使用砂浆板或试验模具进行收缩试验。
(4) 抗震性试验:采用等静力加载试验或动态加载试验。
2.2 土壤试验方法:(1) 密度试验:根据标准操作,使用沉降法或圆锥摊铺法测定土壤的湿密度。
(2) 含水量试验:采用干燥法或重量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
(3) 压缩试验:使用压缩试验仪测定土壤的压缩系数。
(4) 液性限度试验:采用卡斯塔利亚试验或重塑试验测定土壤的液性限度。
2.3 钢筋试验方法:(1) 强度试验:使用拉伸试验仪测定钢筋的抗拉强度。
(2) 伸长率试验:钢筋在拉伸试验中的伸长率应满足标准要求。
(3) 冷弯性能试验:使用冷弯试验机进行冷弯性能试验。
2.4 砂浆试验方法:(1) 强度试验:按照标准要求,使用振动台或压力试验仪测定砂浆的强度。
(2) 可塑性试验:使用流度试验或坍落度试验测定砂浆的可塑性。
(3) 黏结性试验:采用剪切试验或粘结强度试验测定砂浆的黏结性能。
(4) 收缩性试验:使用试验模具进行收缩试验。
2.5 沥青试验方法:(1) 黏度试验:采用旋转粘度计或锥入度仪测定沥青的黏度。
(2) 软化点试验:使用软化点仪测定沥青的软化点温度。
(3) 抗拉强度试验:使用拉伸试验仪测定沥青的抗拉强度。
防水材料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防水材料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2.编制依据GB 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18242-200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3-2008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967-2009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JC/T 690-2008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GB 23441-2009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 20474-2006 《玻纤胎沥青瓦》GB 326-2007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JC/T 504-2007 《铝箔面石油沥青防水卷材》NY/T 1059-2006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GB 18173.1-2000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GB 18173.2-2000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二部分止水带》GB 18173.3-2002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三部分遇水膨胀橡胶》GB 12952-200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 12953-200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JC/T 684-1997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GB/T 19250-2003 《聚氨酯防水涂料》GB/T 23445-2005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C/T 852-1999 《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JC/T 864-2008 《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JC/T 902-2002 《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GB 18445-2001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JC/T 408-2005 《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3.检测项目3.1防水卷材:拉伸性能、不透水性、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耐热性、尺寸定稳性、撕裂性能、剥离性能、吸水性、硬度(邵氏 A)、体积膨胀倍率。
3.2 防水涂料:固体含量、耐热度、粘结性能、拉伸性能、加热伸缩率、低温性能、不透水性、干燥时间、安定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渗压力。
橡胶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橡胶是一种具有高弹性和可拉伸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橡胶的拉伸性能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橡胶拉伸试验是评估橡胶材料性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指导书旨在介绍橡胶拉伸试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供同学们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参考。
二、橡胶拉伸试验的基本原理橡胶拉伸试验是通过施加外力使橡胶样品产生拉伸变形,观察和记录橡胶样品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性能。
常用的橡胶拉伸试验方法包括拉伸强度测试、断裂伸长率测试、弹性模量测试等。
1.拉伸强度测试拉伸强度是指橡胶样品在拉伸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也是橡胶抗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拉伸强度测试时,将橡胶样品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大的拉力,直至样品断裂。
通过测量断裂前的最大拉力和样品断裂前的横截面积,计算得到拉伸强度值。
2.断裂伸长率测试断裂伸长率是指橡胶样品在拉伸过程中发生断裂前的伸长程度,是衡量橡胶材料延展性能的指标之一。
断裂伸长率测试时,将橡胶样品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大的拉力,直至样品断裂。
通过测量断裂前样品的原始长度和断裂后的长度,计算得到断裂伸长率。
3.弹性模量测试弹性模量是指橡胶样品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衡量橡胶材料弹性性能的指标之一。
弹性模量测试时,将橡胶样品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施加小幅度的拉力,记录样品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通过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其斜率,得到弹性模量值。
三、橡胶拉伸试验的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将拉伸试验机调整为拉伸模式,并设置拉伸速度。
(2)准备好橡胶样品,根据实验要求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和尺寸。
2.样品固定将橡胶样品夹持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确保样品牢固固定,避免在拉伸过程中发生滑移或偏移。
3.施加拉力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拉力大小和拉伸速度,开始施加拉力,逐渐增大拉力直至样品发生断裂。
4.记录数据在拉伸过程中,记录每个时间点下的拉力和拉伸长度数据,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原材料检验作业流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公司要求。
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和标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提高成品质量,最终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
2.检验标准和方法2.1 检验标准公司对原材料的质量有明确的标准要求,由质量部门制定相关的检验规范和标准,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外观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在进行检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是指在实际操作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特点和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例如,对于金属材料,可采用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拉伸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对于橡胶材料,可采用硫化试验、拉力试验、硬度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
3.检验流程本公司原材料检验流程如下:3.1 材料接收原材料到货后,应由仓库人员按照采购订单进行签收,同时将所有相关文件资料交给质检部门。
3.2 材料检验3.2.1 样品提取从批次中随机取得合适数量的样品送到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3.2.2 样品标识对样品进行编号,并在样品上做好标识,确保样品不会与其他批次或其他样品混淆。
3.2.3 检验项目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3.2.4 记录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其中包括检验日期、批次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和判定结果等信息。
3.3 检验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对样品进行判定。
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材料可直接放行到生产线上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应按照相关流程进行退货或处理。
3.4 检验报告对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档,形成检验报告并上报给质量部门,为公司内部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4.作业安全原材料检验作业涉及到很多危险因素,例如各类化学试剂的使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样品制备等。
因此,在进行原材料检验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防水材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防水卷材检测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0)《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JC/T633-1996)《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GB18173。
1-2000)二、试验条件1、送至试验室的试样在试验前应原封放于干燥处并保持在15∽30℃范围内一定时间,试验室温度应每日记录。
2、物理性能试验所用的水应为蒸馏水或洁净的淡水(饮用水),所用溶剂应为化学纯或分析纯。
三、试验仪器1、拉力试验机:能同时测定拉力与延伸率,测力范围0∽2000N,最小分度值不大于5N,伸长范围能使夹具间距伸长一倍,夹具夹持宽度不小于50mm。
2、不透水仪:具有三个透水盘的不透水仪,透水盘底座内径92mm,透水盘金属压盖上有7个均匀分布的直径25mm透水孔。
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0。
6Mpa,精度2。
5级。
3、电热恒温箱:带有热风循环装置。
4、温度计:0∽150℃,最小刻度0。
5℃。
5、柔度弯曲器:φ25mm、φ20mm、φ10mm金属圆棒或R为12。
5mm、10mm、5mm的金属柔度弯板。
6、温度计:0∽50℃,精确度0。
5℃7、低温制冷仪:范围0∽30℃,控制精度±2℃。
8、半导体温度计:量程30∽40℃,精度为0.5℃。
9、柔度棒或弯板:半径(r)15mm、25mm。
10、冷冻液:不与卷材反应的液体,如:车辆防冻液,多元醇,多元醚.(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且使用正常)四、作业步骤1、接受委托检查标识卡上的信息是否正确.2、对送检材料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⑴沥青防水材料的外观质量要求:不允许有孔洞、硌伤、露胎、涂盖不均,距卷心1000mm以外的折纹、皱折,长度不大于100mm,距卷心1000mm以外的裂纹,长度不大于10mm,边缘裂口小于20mm,缺边长度小于50mm,深度小于20mm,每卷卷材的接头不超过1处,较短的一段不应小于2500mm,接头处应加长150mm。
不锈钢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不锈钢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不锈钢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多个领域。
为确保不锈钢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不锈钢材料检验操作流程,以便检验人员能够准确地评估材料的合格性。
二、检验前准备1. 确定检验材料的种类和规格,并核对与需求文件的一致性。
2. 确保检验场地及设备的整洁、无污染,并检查检验设备的状态和可用性。
3. 根据检验标准或合同规定,准备相关检验工具和仪器,如卡尺、电子宽度计等。
三、检验项目及方法1. 外观检验1.1 检查材料表面是否存在裂纹、疤痕、麻点等缺陷。
1.2 使用目测或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表面检查,并记录缺陷的类型、位置等信息。
2. 尺寸检验2.1 使用卡尺或电子宽度计等工具进行尺寸测量。
注意测量点的选择和测量误差的控制。
2.2 根据不同的材料规格,进行长度、宽度、厚度等方面的检验,并记录测量结果。
3. 化学成分分析3.1 选择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测定不锈钢材料中的化学元素含量。
3.2 严格按照检验方法进行样品的制备和测试,并记录分析结果。
4. 机械性能测试4.1 根据不锈钢材料的使用要求,选择相应的机械性能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4.2 按照测试方法进行样品制备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性能评估。
5. 腐蚀性能测试5.1 选择适当的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如盐雾试验、腐蚀深度测量等。
5.2 进行样品制备和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记录与报告1. 检验人员应详细记录每个检验项目的操作过程以及结果。
2. 检验报告应包括材料信息、检验项目及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并注明评价标准。
3. 报告的格式应清晰、准确,并且应有检验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五、质量控制1. 检验人员应持续进行自我监督,确保操作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要求1.1 原材料、元器件的质量必须符合其相应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或者 生产厂的技术条件的规定。
1.2 原材料、元器件到货后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干入库。
1.3进货检验普通只作初检检查,即对货物合格证明及外观进行检查。
1.4 每批原材料、元器件经检验后,必须由检验人员填写元器件、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表(附录 A)并存入档案。
1.5 原材料、元器件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检验完毕,质量不合格或者有其 他质量问题时, 放入不合格品区并及时反馈有关科室进行调换或者退货 处理。
1.6 原材料、元器件需在车间生产使用时需进行确认检验,即对货物进行上电、 动作性能等检查。
并填写元器件、 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表(附 录 B)并存入档案。
2 检验项目标准及方法检验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 或者标记。
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无机械损伤及气泡。
成品的导电线芯不允许断芯。
检验设备及工具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导线两端用万用表 测量检验项目1.合格证明2.外观3.其他 名称聚乙烯绝缘 电线[BV][BVR]聚乙烯绝缘 软线[RV]备注名称检验项目1.合格证明2.外观3.尺寸技术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铜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三角口、裂纹、折叠及杂物。
允许有轻微的斑疤、麻坑、划道、起皮、机械损伤、氧化、变色等缺陷。
铜母线无明显弯曲变形。
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
检验设备及工具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目测检查游标卡尺(0.02)名称冷轧钢板槽钢角钢扁铁绝缘支撑件检验项目1.合格证明2.外观3.尺寸4.其他1.合格证明2.外观3.尺寸技术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三角口、裂纹、折叠及杂物。
允许有轻微的斑疤、麻坑、划道、起皮、机械损伤、氧化、变色等缺陷。
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无明显弯曲变形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完整、无明显损伤和缺陷。
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检验设备及工具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游标卡尺(0.02)目测检查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游标长尺(0.02)备注名称各类启动器检验项目合格证明外观动作性能技术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KV-WD-3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布日期:2012.10.15 实施日期:2012.10.30ABV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Q/KV-WD-31 REV A1.0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钢制品的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力学性能试验规程及硬度试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钢制品的化学成份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及硬度试验。
2.0引用标准ASTM D1415 橡胶性能-国际硬度试验方法ASTM D2240 橡胶性能-硬度计硬度试验方法ASTM E10 金属材料的布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ASTM E18 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和洛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ASTM E92 金属材料的维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ASTM E140 金属标准硬度换算表---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硬度,努氏硬度和回跳硬度之间的关系3.0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3.1 取样3.1.1 用于钢的化学成份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的取样必须在钢液和钢材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采取,试验应均匀一致,能充分代表其熔炼、成品钢材的化学成份,并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分析要求。
3.1.2 制取样品时,不能用水、油或其它润滑剂,应除去表面铁锈、脱碳层、渗碳层、涂层、镀层金属或其它外来物质。
3.1.3 取样如有特殊要求,可协商采取之。
3.2 元素含量分析试验3.2.1 碳、硫3.2.1.1 试剂氢氧化钾溶液:称取400克氢氧化钾溶于1000毫升水中,搅匀,冷却后使用。
酸性水液:用刻度吸管吸取1毫升浓流酸加入1000毫升水中,滴加0.1%四基橙溶液,呈红色。
淀粉吸收液:称取4克淀粉,溶于沸水,稀至5000毫升,加浓盐酸50毫升,摇匀。
碘酸钾溶液:0.05N,称取1.78克碘酸钾,溶于水稀至1000毫升(此为滴定母液)。
碘钾滴定液:分取28毫升0.05N碘酸溶液,稀至1000毫升,加1克碘化钾,摇匀。
3.2.1.2 分析试验3.2.1.2.1 试验前30分钟打开仪器开关,预热使之恒温于100℃,同时打开氧气瓶及减压阀出口阀门,调节出口压力为0.12MPa,高速引燃炉体升降气缸,另一减压阀出口压力为0.12MPa。
3.2.1.2.2 检查仪器装臵是否正常,燃烧标准样品,校验定碳定硫仪。
3.2.1.2.3 称取1克钢标样均匀地放臵在坩埚内加0.5克锡粒助溶,按下燃烧炉启动开关即可自动供氧分析,分析过程分为准备、通氧、对零、吸收、回复五个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过程。
3.2.1.2.4 “回复”时水准瓶上部空间被解除压力,吸收器内的气体在液体差自然压力下,峰鸣器开始鸣叫,当吸收器液面上升到上部浮子后约7称,鸣叫停止,即可立即直接读取碳、硫元素的百分含量。
3.2.2 硅3.2.2.1 试剂硝酸:1:4碳酸钾:25%钼酸铵:9%草酸:1.25%硫酸亚铁铵:1.5%,每1000毫升溶液加5毫升硫酸。
3.2.2.2 分析试验3.2.2.2.1 称取试样3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硝酸(1:4)10毫升,加热溶解。
3.2.2.2.2 待试样溶解后,立即加入钼酸铵、碳酸钾混合溶液10毫升,摇匀,再迅速加入草酸40毫升,硫酸亚铁铵40毫升,摇匀。
3.2.2.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680毫微米波长以空白液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出试样的含硅量,计算公式为:A2%=V2*A1/V1*100式中: A2---未知样品的百分含量V2---未知样品测得的吸光度A1---已知钢标样中硅的百分含量V1---已知钢标样硅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3.2.3 锰3.2.3.1 试剂定猛混合溶解液:2700毫升水中加入硝酸700毫升、硫酸80毫升、磷酸144毫升、硝酸银14.4克。
过硫酸铵:15%(使用不超过7天)3.2.3.2 分析试验3.2.3.2.1 称取试样5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定锰混合酸液15毫升,加热溶解。
3.2.3.2.2 待试样溶解后继续煮沸驱除氧化氮,随后加入过硫酸铵溶液5毫升,待红色高锰酸出现后再加热煮沸15~20秒离火,加水40毫升,摇匀。
3.2.3.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530毫微米波长,以空白液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锰量:A2%=V2*A1/ V1 *100式中:A1---已知钢标样中锰的百分含量V1---已知钢标样中锰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3.2.4 磷3.2.4.1 试剂硝酸:2:5高锰酸钾溶液:4%钼酸铵溶液:20%酒石酸钾钠溶液:20%沸化钠溶液:2.4%氟化钠一氯化亚锡溶液:取2.4%氟化钠溶液500毫升加入1克氯化亚锡(使用期不超过2天)。
3.2.4.2 分析试验3.2.4.2.1 称取试样5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硝酸(2:5)5毫升,加热溶解。
3.2.4.2.2 待试样溶解后继续煮沸以驱除氧化氮,并滴加高锰酸钾溶液4-6滴,再加热至有棕色二氧化锰沉淀出现,离火,迅速加入钼酸铵一酒石酸钾钠溶液10毫升,氟化纳一氯亚锡溶液40毫升,摇匀。
3.2.4.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68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磷量。
A2%=V2*A1/ V1 *100式中:A1---已知钢标样中锰的百分含量V1---已知钢标样中锰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3.2.4 磷3.2.4.1 试剂硝酸:2:5高锰酸钾溶液:4%钼酸铵溶液:20%酒石酸钾钠溶液:20%沸化钠溶液:2.4%氟化钠一氯化亚锡溶液:取2.4%氟化钠溶液500毫升加入1克氯化亚锡(使用期不超过2天)3.2.4.2 分析试验3.2.4.2.1 称取试样5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硝酸(2:5)5毫升,加热溶解。
3.2.4.2.2 待试样溶解后继续煮沸以驱除氧化氮,并滴加高锰酸钾溶液4-6滴,再加热至在加热至有棕色二氧化锰沉淀出现,离火,迅速加入钼酸铵一酒石酸钾钠溶液10毫升,氟化钠一氯亚锡溶液40毫升,摇匀。
3.2.4.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68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共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磷量。
A2%=V2*A1/ V1 *100式中:A1---已知钢标样中磷的百分含量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V1---已知钢标样中磷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3.2.5 铬3.2.5.1 试剂高氯酸:硝酸:(1:1)定铬混酸:640毫升水中加入硫酸280毫升、磷酸80毫升。
定铬指示剂:取苯基代邻氨基苯甲酸0.2克、无水碳酸钠8克溶于100毫升水中。
硫酸亚铁铵:千分之八,硫酸亚铁铵24克、硫酸15毫升、水3000毫升。
3.2.5.2 分析试验3.2.5.2.1 称取试样20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高氯酸5毫升、硝酸(1:1)3毫升,加热溶解。
3.2.5.2.2 特试样全部溶解后继续蒸发至瓶内白烟消失,而瓶口还有少许高氯酸白烟,离火,稍冷,再加入定铬混酸20毫升,流水冷却后滴加三滴定铬指示剂,再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由紫红色转为亮绿色即为终点,用公式计算其试样含铬量铬%=V*K式中: V---滴定耗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毫升数K---每1毫升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相当于铬的百分含量3.2.6 钼3.2.6.1 试剂高氯酸硝酸:(1:1)硫氢酸铵:20%硫酸一硫酸钛溶液:硫酸铵8克、二氧化钛1.3克、硫酸40毫升、三种试剂搅并一起15-20分名、冷,以水稀至500毫升。
盐酸一氯化亚锡溶液:取10克氯化亚锡溶于5毫升盐酸中,溶清后使用。
3.2.6.2 分析试验3.2.6.2.1 称取试样50毫克于1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高氯酸2毫升、硝酸(1:1)3毫升,加热溶解。
3.2.6.2.2 待试样全溶后,继续加热至冒高氯酸白烟出瓶口,离火,再加入硫酸一硫酸钛溶液5毫升,流水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一氯化亚锡溶液10毫升、硫氢酸铵溶液5毫升,摇匀。
3.2.6.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53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钼量A2%=V2*A1/ V1 *100式中: A1---已知钢标样中钼的百分含量V1---已知钢标样中钼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3.2.7 镍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3.2.7.1 试剂高氯酸盐酸:(1:1)柠檬酸氢二铵溶液:20%碘溶液:0.1N,称碘12.7克,碘化钾25克,用少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氨性丁二肟溶液:0.1%,称取丁二肟1克溶于500毫升氨水中,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3.2.7.2 分析试验3.2.7.2.1 称取试样1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高氯酸2毫升、硝酸(1:1)10滴加热溶解。
3.2.7.2.2 待试样全溶后,继续蒸发至冒高氯酸白烟出瓶口,离火,稍冷,加入混合试剂柠檬酸氢二铵溶液25毫升、碘溶液5毫升、水70毫升,边摇边加氨性丁二肟溶液25毫升。
3.2.7.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53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镍量A2%=V2*A1/ V1 *100式中: A1---已知钢标样中镍的百分含量V1---已知钢标样中镍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3.2.8 铜3.2.8.1 试剂高氯酸柠檬酸氢二铵溶液:20%氨水:1:1双环已酮草酰二腙溶液(简称BCO)3.2.8.2 分析试验3.2.8.2.1 称取试样20毫克于1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高氯酸2毫升,加热溶解。
3.2.8.2.2 待试样全溶后,继续蒸发至冒高氯酸白烟出瓶口,离火,稍冷后加入柠檬酸氢二铵溶液10毫升、氨水(1:1)10毫升、BCO溶液30毫升,流水冷却45秒。
3.2.8.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60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铜量A2%=V2*A1/ V1 *100式中: A1---已知钢标样中铜的百分含量V1---已知钢标样中铜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4.0硬度试验规程4.1对试样的要求4.1.1 试样的试验面应是光滑的平面,不应有氧化皮及外来污物,试验加工粗糙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度Ra应在0.8um以下。
维氏硬度试验面粗糙度Ra在0.2um以下。
4.1.2 试样的支承面应平整,使试样稳固地放在试验台上,保证试验过程中不产生位移与挠曲,保证试验力垂直地作用在试验面上。
4.1.3 试样的厚度至少为压痕深度的10倍。
4.1.4 试样不得因受热或冷变形硬化而影响试验面原来的硬度。
5.0 硬度试验5.1金属材料洛氏(HRC)硬度试验方法5.1.1试验前,应使用与被试件硬度相近的二等标准洛氏硬度块对硬度计进行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