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语标点符号复习

关联词语标点符号复习
关联词语标点符号复习

一、关联词语复习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

常见的几种关系:

1、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2、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6、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

7、取舍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8、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二、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这张试卷虽然题量不大,

2、只要你上课专心听讲,

3、星期天,你是去公园,

4、小明的爸爸,还会修汽车。

5、如果没有妈妈无私的爱,

6、爸爸宁可趴在床沿上睡觉,

7、司马迁一边忍受着酷刑,

三、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1、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彭德怀杀死心爱的大黑骡子。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习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困难不能阻挡我们争取进步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⑴我们()把轮船停在港口,()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⑵()从小学好本领,()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⑶小王的学习()有进步,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⑷妈妈()工作,()参加业务培训。

⑸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⑹()明天下雨,我们()要去探望李老师。

⑺()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吸引了很多游客。

⑻一滴水()很小很小,()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五、判断下面关联词语是否恰当,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⑴即使说法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⑵虽然他平时善于观察,因此写作文时总是言之有物。()

⑶即使勤奋的人,才有希望做出优异的成绩来。()

⑷既然修筑京张铁路十分困难,詹天佑也依然接受了任务。()⑸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才有可能成功。()

二、标点符号复习

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给下面的语段加上标点符号。

1、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毕生追求真理英勇战斗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作品如阿Q 正传狂人日记药祥林嫂等等

2、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品味着乳汁的甜蜜花苞笑了饱含着快乐的泪水柳条醉了摇动着纤柔的腰肢小溪乐了漾起了笑的涟漪

3、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寿镜吾先生严厉地说以后要早到鲁迅回到座位上,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

复句的关系类型(1)

复句的关系类型 一、并列复句 常用关联词语: 合用:既A,又(也)B 又(也)A,又(也)B 有时A,有时B 一方面A,(另、又) 一方面B 一边A, —边B 一会儿A, —会儿B 单用:也又同时同样另外 ①他一边跑,一边回头张望。 ②他既会写诗,?又能作画。 ③她又漂亮,又聪明。 ④我们有时说普通话,有时说粤语。 ⑤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二、.连贯复句(顺承) 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 承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合用: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 刚A,就B 一A,就B 单用:就又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 ①我悄悄地起身,穿上大衣,轻轻地带上门,摄手摄脚地走了出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②首先我递给科长一份报告,接着.我给老王一个通知,然后.我就离开了办公室。 ③开始只是小张一个人唱,后来?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 ? ④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三、选择复句 常用关联词语: 合用:或者(或、或是)A,或者(或、或是)B ;是A,还是B;不是A,就是B ;要么A,要么B;与其A,不如(无宁、宁肯、还不如、倒不如)B;宁可(宁、宁肯、宁愿)A,也不(决不、不)B 单用:或者;或是;或;还是。 ①或者你唱,或者我唱,或者我们一齐唱。(表示商量选择,又叫商选式) ②我明天去北京,'或者.去天津。(陈述式) ③是你去,还是让小王去?(疑问式) ①与其说她有过人的才能,倒不如.说她以美貌胜人。 ②他宁愿住在偏僻的城郊,也不.愿住在闹市区。 ③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下生。 ④与其跪下生,还不如站着死。 ⑤他宁愿挨一顿批评,也要.把老王拉来评评理。 四、递进复句?? 常用关联词语: 合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非但)A,而且(还、也、又、更、就连)B 不但(不但不、非但没)A,反而(反倒还、相反还、偏偏还) B 单用: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甚至于更何况 1、多重递进,又称顺进式,两个分句都表示肯定,层层推进。顺进式就是后一分句以前一分句的意思为基点来顺向推进。 ①水不仅是植物生命的源泉,而且.是植物生命得以诞生的条件。 ②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③小王会唱歌,而且.还会作词、?作曲。 ④我们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更会为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⑤他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信心,甚至还想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情景。 2、逆向递进:前一分句表示否定,后一分句表示肯定,从反面把意思推进一层。 ①他非但没有送来情报,就连人也没有了消息。 ②不但她的丈夫没有找到,而且连她的儿女也没有再回来看她一眼。 3、反向逆进:前一个分句以否定的意思为基点,后一分句则向一个肯定的意思反向推进。 ①他不但不生我气,反而对我更好了。 ②小王不光不给他妈钱,反倒把他妈妈赶出了家门。 4、让步递进(也叫衬托递进):前面分句是后面分句的衬托,后面分句的意思推进一层,让步递进主要在于强调后一分句。 常用关联词语:合用:尚且A,何况(更不用说、还)B;别说(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单用:尚且何况反而 ①你论文不能按时完成也不要勉强,何况我们还不知道会议能否如期举行。 ②别说是只狗,就是老虎我也不怕。 ③十月的武汉就这么冷了,更何况深冬时的哈尔滨呢。 六、因果复句 1、说明性因果: 常用关联词语: 合用:因为(因、由于)A,所以(才、就、便、故、于是、因此、因而、以致)B;之所以A, 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B; 单用: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 ①因为河里结了冰,所.以船只都只停在边上。 ②路上车堵得慌,所以.没能按时赶到。 ③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因而.又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④我从未见过成年人这种打扮,因此.,有些吃惊的望着她。 ⑤他之所以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是因为他过于骄傲。

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例举新选

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例举 1.并非是、绝非是、岂非是、实属是。 2.见诸于、付诸于、来自于、倾向偏 重于。 3.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期间、 此个中。 4.唯其因为、切忌不要、防止不要、 杜绝不要、切忌不可、避免不要。 5.您令郎、您的令爱、我的愚见。 6.涉及到、波及到、再次复发、互相 厮打、互相自我批评、基本上根除、亲眼目睹、开始启用、一致公认、随便苟同、非常奇缺、非常溺爱、太过(分)苛求、过分溺爱、悬殊 很大、差距悬殊、凯旋而归、报刊

杂志、邂逅相遇、遭人挨打、可以 堪称、令人可爱(威慑)、令人堪 忧、被应邀、提出质疑、非法走私、坏毛病。 7.过高的奢望、无故平添、多年的夙 愿、多余的废话、深深的沉思、无 声的潜台词、没用的废物、不熟悉 的新情况、不必要的疾病(麻烦、误会)、正常的事业、年轻的小伙 子、破天荒的第一次、过分的溢美 之词、目前的当务之急、普通的芸 芸众生、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优秀 的传统美德。 8.来我校莅临指导、截止日期的最后 一天、时速可达1000公里/小时、

迄今也未忘记、喜爱和青睐、青少 年人群、第一部处女作、十里路左 右的距离。 9.全身(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百 姓)生灵涂炭、被人贻笑大方、无 数(众多)莘莘学子、特别穷凶极 恶、独自孑然一身、眼睛望穿秋水、向后退出一步、座位座无虚席、正 方兴未艾、人为地蓄意破坏、各自 分道扬镳、一直耿耿于怀、值得可 歌可泣、让人利令智昏、忽然恍然 大悟、好像如芒在背、迅速立竿见 影、显得相形见绌、各种形形色色、更加弥足珍贵。 句子的开头出现了介词时:

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句首介词“经过”,使“老主任的再三解释”的主语地位丧失,可去掉“经过”,如果要保留“经过”,则可去掉“才使”,从而整个句子的主语变为“他”)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小学生常用关联词大全(分类,附习题)

小学生常用关联词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出色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假如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假如……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一、填关联词。 1.我们要组织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不去。 2.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庄严。 3.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组,()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美术组,()航模组。” 5.()他不一定能来,我们()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很多,()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爱惜自己的时间,()爱惜别人的时间。 8.我们()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可以看见火力点,()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9.()天气很冷,爷爷()要坚持早锻炼。 1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12.()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13.()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14.()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应该准时去找他。 15.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党的机密。 16.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回家读一读课外书。17.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8.()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牺牲自己,()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走着,()谈论着。

常用关联词语复习.doc

常用关联词语复习 具有相互关联的词叫关联词语。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句子(分句)要组成一个大句子(复句),就要根据它们相互关联的意思,川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接起來。这样,才能组成一个表达一定意思的复句。各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因果 关系一个分句提出原因,一个分句说明结果,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因果复句。 因为……所以……既然……就 ......... 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并列 关系儿个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儿件事情、儿种情况,或者同一事物的儿个方而,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并列S句。 —边……一边……那么……那么……既……又……一会儿……一会儿……一方面……一方面…… 有时候……有时候…… 转折 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情况,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这种关系的复句叫转折复句。 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虽然……可是……可是……但……却…… 递进 关系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递进复句。 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仅……而且……除了……还……而且…… 选择 关系儿个分句分别说出儿件事情,表示选择其中一件,这种关系的a句叫选择a句。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还是……或者……或者…… 假没 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实现后会有的结果。 结果与假设一致即使……也……要是……就……如果……就…… 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就算?也……哪怕?也…… 条件 关系条件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另一个分句说出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 另一种是一个分句排除一切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无论……都……不管……总…… 承接 关系儿个分句依次说出连续发生的行动或事情,这种关系的s句叫承接a句。 首先……接着……然后........ 又........ 就....... 然后…… 取舍 关系两个分句各说一件事,从比较中表示采取一件,舍弃一件,这种关系的fi句叫取舍句。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递进)因为……所以……(因果)虽然……但是……(转折)如果……就……

小学常用关联词有哪些

小学常用关联词有哪些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关联词语的分类和运用

关联词语的分类和运用 一、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做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复句的构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例如: 1.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2.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是借助起关联作用的词语(通称“关联词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例如: 1.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2.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关联词语主要是连词,还有一些副词(如“更”“也”“就”“都”等)和少数实词(如“一方面”“一会儿”等)。 复句的分句间有一定的逻辑事理关系,根据分句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 二、并列复句 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并列复句常由分句直接组合而成。例如: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并列复句有时借助关联词语组合。常用的有“也”“又”“还”“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等。例如:1.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2.(这个故事)人们大都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 三、递进、选择复句 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分句间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更”“而且”“甚至”“尤其”“特别”“何况”“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也、还、甚至)……”“尚且……,何况……”等。例如:1.我们既不应当因为出了点错误便偃旗息鼓,悲观泄气,更不应当因为有了错误就否定改革。 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选择复句有两种。一种是有取舍的选择复句,表示对两种可能的情况有所取舍,常用“与其……,不如……”“宁可……,也……”等关联词语。例如: 他宁可少睡觉,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

(完整word版)小学阶段常用关联词语汇总及练习

小学阶段常用关联词语汇总及练习 1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 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关系。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 是……、……又……、……便……等。 3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 至……等。 4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 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 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 等。 8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语文标点符号知识归纳

标点符号 解读考点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课标与教材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考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断句题。如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改正一段文字中用错的标点符号,为一段文字选用恰当的标点符号,理解一段文字中某一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知识归纳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

关联词用法及常见关联词

所谓关联词,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关联词大全 - 最常用的关联词有哪些(一) 1 并列关系: 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 ……一边……一边……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也,又,还,同时。不是……而是、是……不是……。 2 承接关系概念: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例: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然后…… ……便……

……於是…… ……才……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接著…… 3 递进关系: 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不但……而且……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不仅……还……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4 选择关系: 概念: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不是……就是……例: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宁可……也不……例: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还是……例: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 ……与其……不如……例: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5 转折关系: 概念:后一句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

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欢迎阅读 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1 1、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防止”跟“不要”冲突,去掉一个。) 2、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聚精会神地”和“专心地”去一个) 3、《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作者是”和“写的”重复) 4、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潜台词已是无声的了,“无声”多余) 5、我们非常热爱家乡无比漂亮的山河。(“非常”与“无比”重复) 6此涉及到党群关系.“及”即“到”,所以“到”多余,应去掉. 7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意为“彼此之间”,与其后的“间”重复,应去掉“间的”. 8无声的潜台词.“潜台词”都是无声的,意义隐含在字词的背后.去掉“无声”. 9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发生”已表出现意,所以“出”、

“来”多余,应去掉. 10这些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这些”与之重复,应去掉“这些”. 11切忌不要违规.“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不要”与“切忌”连用,意思刚好相反. 12报刊杂志.“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义重复. 13邂逅相遇.“邂逅”即偶然遇见,与“相遇”重复. 14学习先进楷模.“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故此二词重复,去掉其一. 15警匪力量悬殊很大.“悬殊”意即“相差很远,很大”,与“很大”重复.去掉“很大”. 16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要发笑”,与“笑”重复. 病句并列词重复的词语2 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前面的“卫生”重复. 2切忌不准随地吐痰. “忌”,认为不适,有否定义,加上“不”,意思相反.去掉“不准”. 3凯旋而归.“凯旋”就已是“胜利归来”之意,这与后面的“归”重复,去掉“而归”. 4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其后再用“教育”就重复了.

小学常用关联词语

小学常用关联词语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关联词语复习 一、知识整理: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 二、能力测试:

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

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古代的汉字作品无标点符号,到了19世纪开始使用「。」作为断句。日本在8世纪时,使用返点和训点作为标点系统。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不要求掌握)三大类。 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 ?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感叹号 !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分号;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 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冒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例1、敬爱的解放军叔叔:2、颜黎民君: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如: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如: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二、看一些儿童读物……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7)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例如:我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 标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引号) 括号()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 1、表示声音的延续。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表示声音的中断。例如: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 3、表示解释说明。例1: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例2:这是在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4、表示意思的转折。例如: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5、表示递进的意思。例如: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省略号…… (1)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例1:“铃,铃……”小闹钟叫

标点符号和词语重复

在标点符号与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处命题,就是检测考生正确理解文意和灵活运用标点符号的一种必要手段。标点符号与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省略号和“等”“等等”重复。例如: 1.第二代无绳电话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2004湖南省高考题) 2.我家的阳台上种有迎春、石榴、木桃、月季……等,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分析】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等”也表示内容的省略,显然二者在使用上重复,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二、顿号同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重复。例如: 1.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晨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2.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和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能使用顿号,因为这些连词已经表示并列关系,顿号也表示并列关系。“和”一类的连词,一般用于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三、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例如: 1. 在这所学校,我与李老师最熟:因为在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她就一直教我们语文和算术,并当班主任。 2.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这就是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分析】例1中冒号表示解释说明,即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前文的解释,但在冒号后面又用了表示解释原因的“因为”,因此造成重复,故应该删除“因为”一词。例2冒号已经是在表示解释原因了,但后文又使用了“这是因为”,因而造成了表意上的重复。 四、起解释说明作用的破折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例如: 1.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如: ?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单用) ?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高尔基《海燕》 ?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鲁迅《社戏》

常见赘余、重复词语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意重复)语病例析 语意重复短语50例 1、杀人的刽子手 2、无声的潜台词 3、胜利的捷报 4、不必要的浪费 5、第一部处女作 6、最高顶点 7、过高的奢望8、罕见奇观 9、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10、偶然邂逅邂逅相遇 11、十分酷爱12、心里由衷的 13、亲眼目睹14、前来莅临指导 15、过于溺爱 16、一天天日臻完善17、公开宣称18、免费赠送 19、白白地虚度20、随便苟同 21、非常(十分)巨大22、非常奇缺23、极其罕见24、诉诸于 25、这其中26、涉及到波及到 27、来自于28、国际间人际间 29、截至到30、报刊杂志 31、破天荒第一次32、第一个首创33、凯旋归来34、提出质疑 35、庆祝国庆55周年36、百姓生灵涂炭37、妄自菲薄自己38、真知灼见的意见

39、难言之隐的苦衷40、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41、溢于言表之外42、三令五申的强调43、耿耿于怀至今难忘44、众多莘莘学子 45、浑身遍体鳞伤46、显得相形见绌47、独自孑然一身48、让人贻笑大方49、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50、各种形形色色 资料二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 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所谓赘余,是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组成部分。它是病句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对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如下: 一、动词类赘余 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 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笑”

意,“被人”赘余) 到此光临(“光临”含“到”意,“到此”赘余) 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非常酷爱(“酷爱”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共同协商(“协商”含“共同”意,“共同”赘余) 过度酗酒(“酗酒”含“过度”意,“过度”赘余) 过分溺爱(“溺爱”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分苛求(“苛求”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意,“过高”赘余) 凯旋归来(“凯旋”含“归来”意,“归来”赘余) 可以堪称(“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 来家造访(“造访”含“来”意。“来家”赘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导读:复句的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例如: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例如: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例如:

【精选】小学三年级关联词合集

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 虽然……但是、虽然……可是、尽管……还。 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李老师(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但是)还要注意节 约。 弟弟(虽然)年纪小,(但)很懂事。 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 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所以)吸引了很多游客。(因为)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所以)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小李在学习上(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 刻苦学习的结果。 江涛(因为)刻苦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为)我的身体不好,(所以)我要参加体育锻炼。 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 只有……才、只要……就 (只有)从小学好本领,(才)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我们现在(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 重任。 (只要)刻苦地钻研,(就)能掌握科学技术。 (只要)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少年儿童(就)能过上幸福的生 活。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只要)多读多练,(就)会提高作文水平。 (不管)风浪再大,我(都)要把你送过河去。 (不管)石块有多重,小草(都)要从下面钻出来。 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 不但……还、不仅……还、不但……而且。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

王老师(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习,(而且)关心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教室(不但)宽敞(而且)明亮。 他干的活(不但)速度快,(而且)质量好。 这艘轮船(不但)载客多,(而且)速度非常快。 他(不但)学习和品德都很好,(而且)身体也很好。 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 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 (如果)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就)应该准时去找他。(如果)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就)不会有这么大 的进步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既……又……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标点符号练习题

标点符号复习要点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 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 ?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感叹号 !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分号;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 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冒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 (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例1、敬爱的解放军叔叔:2、颜黎民君: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如: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如: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二、看一些儿童读物……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复句和关联词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复句的含义。 ?2、掌握复句的类型。 ? 过程与方法: ?3、复句和单句的区别。 ?4、判断单句和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加深对正确使用句子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关联词是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用上关联词语不但使句子更加通顺,而且使句子的意思也更明确。使语言顺畅,叙述清楚,说理深刻,更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1、精讲多练与学生互查 2、分组讨论,强化理解 学法1、做好课前预习 2、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在实例分析中提高表达水平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下面有四句话,请用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话: ①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②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③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④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明确: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针灸。)

2、认识单句和复句: 以上的例子中,前面4个句子被我们称作单句,用关联词组合后的句子被称作复句。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吗? (一)单句 概念: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相对而言,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一般由一个主谓成分构成。 (二)复句 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的句子,就叫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特点: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 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多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 然是单句。 3、复句的类型: 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 (1)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其中一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结果。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致、致使、从而、可见、既然、由于 搭配用的: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所以) 既然……就(那么,那就)之所以……是因为 (学生活动:运用因果复句关联词语举例并展示) (2)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单用的: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要不是 不然、否则、要不然 搭配用的: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则)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 若是……那么要是……则假若……那么 (学生活动:运用假设复句关联词语举例并展示) (3)条件复句: 其中一个分句提出一种假设的情况作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条件成立下产生的结果。 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一旦、任凭 搭配用的:只有…….才只要……就一旦…….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