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标思维导图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a0e48a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7.png)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思维导图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也愈加普遍,尤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是充分展现了它的优势。
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学生感知世界的窗口之一,也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思维导图来打造一个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新模式。
一、借助思维导图建设课程框架在设计小学音乐课程时,可以先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
然后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出一份清晰明了的课程框架,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方向和目标。
一份好的课程框架要注意下列要点:1. 教学目标:明确课程主题和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具体技能和知识点;2. 课程内容:按照教学目标划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将其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3. 学习方法:输出针对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方法,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4. 教学方式:介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后扩展活动等;5. 课程评估:设立课程评价标准,让学生掌握自主评价的能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学习知识点小学音乐课堂是以认知技能的发展为核心,通过带领学生深入了解音乐文化和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理解能力。
在具体的知识点学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概括能力。
例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合唱艺术的基本语汇,列出卡拉OK音调的对应方法,或绘制音乐的不同元素,如节拍、强度、音色、节奏等等。
三、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音乐欣赏方面,思维导图的应用也能起到很大的助力。
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配合思维导图,记录下音乐的基本元素,学习其内在结构和表达方式,并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不同情绪和感受。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协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所代表的历史、艺术和文化背景,经过反复欣赏和分享,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
总结来说,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小学音乐课堂打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模式。
初中音乐《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音乐《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8178f895022aaea998f0ff9.png)
初中音乐《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与七年级上册中“八音之乐”一中一外相互呼应,是为了学生了解西洋乐器及西洋音乐而设立的。
内容包括“听辨乐器”、“感知乐曲”、“探究学习”:1、分小组让学生搜集关于西洋管弦乐器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及音乐风格特点;2、探究西洋管弦乐器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和文化的联系;教学难点重点是:1、通过图片欣赏与分析,了解西洋管弦乐器的形状;通过音乐片断的欣赏,能分辨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音色特点。
2、能分辨西洋管弦乐器的种类,如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难点:如何使学生接受欧洲音乐语言,并能体会和理解音乐的美,与此同时,将音乐知识介绍给学生。
本单元共分“听辨乐器”、“感知乐曲”和“探究学习” 三个专题,从欣赏听辨到对西洋管弦乐器的认知深入探究层层递进。
主要学习方式包括:聆听、比较、模唱、讨论等。
以期达到如下学习成果:1、分辨七件西洋管弦乐器的音色。
2、分辨这些乐器所属的类别,3、对这些乐器与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洋管弦乐器常识及其有关乐曲。
2、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西洋音乐的知识,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欣赏不同的独奏乐曲,能够正确听辩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小号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表现内容和音乐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音乐和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拓展音乐与文学、历史等接触面,接受欧洲音乐语言,能够体会和理解音乐的美。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西洋管弦乐器、乐队及其声部,听辩不同乐器和不同声部的音色。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fe2e8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f.png)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我们可以巧用思维导图来建构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树状图的形式将信息展示出来的思维工具,通过将各个概念、主题、观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用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以下是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的一些建议。
第一,将音乐知识点细化。
在思维导图的根节点上,可以将音乐知识点作为主题进行展开。
音乐元素、音乐符号、音乐历史等可以作为主题进行展开。
在每个主题下,可以细分各个具体的知识点,例如在音乐元素主题下,可以细分为节奏、旋律、和声等。
这样的细化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理解音乐知识。
第二,将音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音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每个知识点下可以分别列出相关的概念、定义和例子,同时可以用连线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样的呈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看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结合情境设计教学内容。
在思维导图的每一个节点下,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的音乐例子进行教学。
在音乐元素主题下,可以选择一首具有明显节奏的歌曲,让学生通过参与节奏的演唱和打击乐器来感受和理解节奏的重要性。
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
第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让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和更新。
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上添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或者让学生结合课堂讨论的内容来更新思维导图。
这样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巧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
通过细化音乐知识点、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结合情境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c90a7a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c.png)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
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音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音乐课堂中,教师通常
会采用线性的方式来组织课件,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
但这样的方式容易令学生
产生学习疲劳,难以理解和记忆。
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将课程内容进行拆解,将
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通
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参
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或问题,让他们在思维导图中自由发挥,构建自己的思维网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运用。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只
是被要求背诵一些知识点,难以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
生整合所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结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思维导图也可以将音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
用到实际情境中去。
巧用思维导图可以为小学音乐课堂学习带来新的活力和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
的方式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
和运用。
相信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能够培养他
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七八年级音乐思维导图
![七八年级音乐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8d70ad1aa00b52acfc7ca2a.png)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符燕花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了。
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1、初一年级学生人教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
安排19课时,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年级学生人教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
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1、初一、二年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1、初中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小学音乐课思维导图案例
![小学音乐课思维导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2f1e2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5.png)
小学音乐课思维导图案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展示自己的个性。
因此,一个好的情境设计,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能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整堂课都在这个美丽的情境中学习。
精彩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
如在上《小动物唱歌》这课时,我用充满神秘的语调做好开场白,同学们:“大象伯伯给老师打电话要邀请同学们参加动物联欢会,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可是,大象伯伯说:“想参加的同学,最少要会学一种动物的叫声”,同学们开始模仿起小动物的叫声。
这样的环境,激发了同学们的需要,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寓教于“玩”,挖掘潜能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的“玩”,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了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经验:1、角色表演对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
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等肢体进行自我表演,边唱边舞。
在《保护小羊》中,同学们的表演,让我感到了小羊们的温顺;狼的凶残;狗熊、小刺猬、大象、小猎狗的友爱;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角色,进行即兴表演,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非常深刻的体验。
2、自由创编。
音乐的教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音乐创造,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对于低中年级学生,鼓励他们进行口头创作、自编歌词,在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时,引导学生通过节奏、强弱、歌词的变化使这段话读起来更有情趣、更加丰富。
总之,“长城非一日之功,实效非片刻使然”,只要我们努力改变观念,褪去课堂华丽的外衣。
音乐新课标思维导图电子教案
![音乐新课标思维导图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aceb672af90242a895e5e8.png)
音乐课程标准
课程定位
指导思想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性质与价值 1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2力图反映社会发展重视吸收国际音乐教育的优秀成果,3
力图切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对国民相关素质的基1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2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3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 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
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
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
课程标准目标 领域扩展、理念清晰、易于理解执行。
思维导图中班音乐教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子的结构?
![思维导图中班音乐教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82d24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5.png)
思维导图中班音乐教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子的结构?。
一、什么是曲子结构?在开始思维导图的制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曲子结构。
曲子结构指的是一首曲子的外部和内部形式及构成方式。
说得更简单一些,就是指一首曲子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来教授曲子结构?思维导图是一种具有视觉效果的逻辑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子结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三种不同的思维导图方法来教授中班学生曲子结构。
1.圆形思维导图法圆形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将各种内容、问题和答案呈现在一个圆形中心上,周围围绕不同的内容来展开讲解的方法。
对于中班学生来说,这种方法非常容易理解。
我们可以将圆形中心设置为整首曲子,而将周围的分支设置为曲子的不同部分。
例如,对于《小星星》这首童谣,我们可以将圆形中心设置为“小星星”,然后在周围设置分支,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和“尾声”。
在每个分支中,教师可以讲解相应部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区分不同的乐段。
2.树形思维导图法树形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将所有的内容和问题呈现在一个树状结构中的方法。
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内容或问题,所有节点构成一颗树形结构。
对于中班学生来说,这种方法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可以将根节点设置为“整首曲子”,然后在其下设置两个分支节点,分别代表不同的部分。
之后,我们在每个部分下面再设置更多的节点,来代表不同的主题。
例如,在“第一段”下,我们可以设置“音符的应用”、“律动的运用”和“节奏的运用”等节点。
这样,我们就可以讲解每个主题在曲子中的作用和含义了。
3.矩形思维导图法矩形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将所有内容和问题呈现在一个矩形中的方法。
在矩形的上面,可以写出整首曲子的名称和信息,而在矩形下面或旁边,可以列出每个乐段并填充相应的内容。
这种思维导图方法非常适合向中班学生介绍曲子的结构。
例如,在介绍《两只老虎》这首童谣时,我们可以将矩形中心设置为该童谣的名称,然后将“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列在矩形的下面。
初中音乐《八音之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音乐《八音之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6ceaa1f89b89680203d82596.png)
2、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主要作品
三、介绍二胡:(具体由课件展示)
四、作品欣赏
1、播放《赛马》的音乐,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学生思考回答感受)
2、播放《二泉映月》片断,感受乐曲哀婉、凄凉的情绪。(学生思考回答感受)
4、引导学生说说听后两段音乐的不同感受。
五、学习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
2、了解并对新民乐有一定的兴趣
3、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热情。
专题问题设计
1、我国的民族乐器可以分为几类?
2、谁能听出以下几种乐器的演奏乐器?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中国民族乐器视频、音频文件
常规资源:钢琴、音乐教室
支持资源:多媒体设备
学习活动设计
一、复习旧课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我国的民乐有了一定的积淀知识,现在老师更想趁热打铁考大家,由我出场景,同学们配上合适的乐器。比如一段气势磅礴的开场舞蹈应该配上哪些种乐器?
(课件展示女子十二乐坊并播放演唱会视频)
4、再次感受民族音乐
师:近年来,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也经常受邀到国外进行演出,大家知道《拉德茨基进行曲》吗?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西方音乐作品,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结束保留曲目。你们能够想象用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来演奏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三、课堂小结
民族乐团的演奏让在场的外国观众惊赞不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通过这些大家了解了我们民乐的魅力。
八音之乐
适用年级
七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公用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八音之乐》就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教育。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乐器以及民族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和音乐,加深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全面的认识。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让学生要不仅理解音乐作品,还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
音乐新课标思维导图
![音乐新课标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b8484fc172ded630b1cb65f.png)
音乐课程标准
课程定位
指导思想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性质与价值 1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2力图反映社会发展重视吸收国际音乐教育的优秀成果,3
力图切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对国民相关素质的基1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2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3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 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
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
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
课程标准目标 领域扩展、理念清晰、易于理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