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圣才出品】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章节题库(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圣才出品】
第2篇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某个体育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制安排各个课次的教学文件属于()。
A.学年教学计划B.单元教学计划C.学期教学计划D.学时教学计划【答案】D【解析】学时教学计划,指的是根据单元计划的整体安排,在某一节课中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教学文件,是一节课的教学方案。
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按照体育教学的规律制订出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教学计划可以分为:超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
2.体育教育活动为主的方式是()。
A.体力实践活动B.智力实践活动C.体力活动和思维过程D.情绪活动【答案】A3.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的B.多样的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答案】B4.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入手点()。
A.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锻练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B.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C.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D.在广泛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部分有运动才能的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答案】A5.体育教学的三项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全面完成。
A.必须B.不一定C.一定不能D.有所侧重地【答案】D6.体育教学过程在时间上是具有向前进行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主要是指()。
A.一个较长的教学过程是有一些较短的和更短的教学过程所组成的,长阶段是短阶段的连接和延续B.体育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中心,包括课内、课外和作息制度中体育的全部形式C.一堂体育课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最基本阶段,一个专题单元可以说是最长的教学过程D.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是体育教学过程的第一层次,一个专题单元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层次。
【答案】A7.体育教学中,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学生是()。
A.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和管理作用B.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被教师引导接受有关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C.学的客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接受教师的教育D.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接受教师的教育【答案】D8.在动作技能的粗略掌握阶段,其生理特点和表现为()。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体育教学目标)【圣才出品】
第2章体育教学目标1.如何理解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答:体育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这个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说它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
(1)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的联系三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对体育教学系统的宏观理论认识和把握,对体育教学系统中的一切要素(包括体育教学目标)起到导向和指导的作用。
(2)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的区别①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更倾向于对理论的宏观定位,其语言表述呈现高度概括、高度抽象和高度精炼的特征。
②体育教学目标表现为对体育教学微观层面的行为规定,其表述要求具体、明确和清晰。
2.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出现哪些新趋势?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了哪些影响?答: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发展方向(1)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多维化学校体育功能观的建构,必然要导致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倾向。
拓展和超越了“三维化”(增强体质、传授“三基”、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体系。
(2)体育教学目标的人文化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受到“人本”理念的驱动,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等视为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准则。
(3)体育教学目标的个性化体育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包括三层含义:①教育的人性化、人文化。
②教育的个别化,如教育应考虑个体的身心特征,关注个体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及价值取向等等。
③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或不同年级、班级的个性特色。
(4)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评价的可行性,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测的。
3.谈谈你对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认识。
答:略。
4.国内外有哪几种较为典型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答:(1)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理论①布鲁姆等人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及其合作者们遵循的分类原则主要包括:a.教育的原则各类别之间的主要区分应大体上反映教师对学生行为所做的区分。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圣才出品】
第3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3.1 复习笔记一、学校体育的结构按照时间序列,学校体育系统的可以划分为学前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育四个部分。
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1)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前教育阶段包括幼儿园和学前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3~6岁,他们生理和心理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
①在生理上骨骼、肌肉发育不成熟,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不完善。
②在心理上独立性增强,好奇、好动、好模仿、好强,喜欢被人称赞,胆子大,语言和动作发展较快,喜欢和同伴交际。
(2)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内容和主要特点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内容包括基本活动技能和体操。
此阶段体育一般以游戏和小型比赛等形式来组织。
(3)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和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注意对学生进行体育养成教育,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1)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此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15岁,可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
①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年龄一般是6~12岁。
a.从生理上看,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b.从心理上看,他们正处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
注意缺乏持久性。
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日益丰富,但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外露。
②初中阶段初中生的年龄一般是11~15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a.从生理上看,出现“第二性征”。
生理机能增强,但不宜进行运动量过大或时问过长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强。
b.从心理上看,初中生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增强,观察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逐渐占主要地位,情感易于外露,独立性和自觉性增强,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出现“自我反思”。
(2)初等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①小学阶段小学低年级(1~2年级)的体育内容以游戏和基本活动技能为主,采用讲授法,以动作示范为主,增加了一些体育和健康方面的基础知识。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1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1.简析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答:(1)斯巴达的体育教育斯巴达的体育教育注重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惟一目的是要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健壮的武士。
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此外,还包括骑马、游泳、作战游戏与击剑等。
教育对象为7~18岁的男孩,要学习10年的时间。
妇女也要接受军事体育的训练。
(2)雅典的体育教育从学校的分级构成来看,体育在雅典的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雅典的体育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孩子在7岁时进入第一级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进行初步的体育活动;到了12岁,学生便进人体操学校学习。
体操学校以体育操练为主,学习内容包括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五项竞技)以及游泳、舞蹈等。
(3)二者的异同①相同点a.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这五项竞技及游泳等运动项目是雅典和斯巴达的体育训练中共同具有的项目。
b.都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体力,使之成为身体强壮的人。
②不同点雅典人对精神意志方面的锻炼比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更为重视,体操学校要跟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配合,重视代表奴隶主意志的道德教育。
2.试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初期,出现了美国的“新体育”学说。
(1)产生的背景“新体育”学说也称为自然体育学说,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
该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体育应包括机体教育、神经肌肉活动教育、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四个方面。
(2)历史意义①它带来了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场革命,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育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它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②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体育教师)【圣才出品】
第2章体育教师2.1 复习笔记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劳动特点1.体育教师的地位(1)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中体育教师地位的确立①洋务运动时期在洋务学堂中设体操课,教员大多聘请外籍人员。
②清末“新政”时期体操教师的职业在我国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③1906年,清廷学部通令全国兴办体育学堂或在师范学校增设体操专修科,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培养体育师资的专门学校和体育专业开始出现。
④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后体育教师培养的学制年限不断延长。
⑤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比较低下。
(2)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教师地位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教师地位随体育学科地位不断改善而提高。
体育教师地位的保障与改善,不仅与体育教师队伍自身建设的日益完善、自身素质的日益提高密切相关,与体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学科地位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关系。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体育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②国家加强对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③1995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推行,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
(3)当代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师地位的要求体育教师是学校一切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要深刻认识体育教师的应有地位及其所担负的重大职责和使命,广泛宣传体育教师的工作意义和劳动贡献,大力倡导全社会形成关心、爱护和尊重体育教师的良好风气。
②改善和落实体育教师的待遇,努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2.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体育教师是在各级学校中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工作者,是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
体育教师的劳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教师“一育兼一科”的工作广泛性学校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也是学校教育设置的一门学科,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第4篇学校体育管理第1章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1.1复习笔记一、学校体育管理机构、职能与方法1.学校体育的宏观管理机构与职能(1)学校体育的宏观管理机构我国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实行宏观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是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两大系统构成。
同时,全国各行业系统的学校工作也受到其他部委主管本行业系统教育工作的部门以及有关社会团体的指导与协助。
图1-1我国学校体育的宏观管理机构设置(2)学校体育宏观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①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是由国家教育部设置的,是国家教育部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实施领导和管理的职能部门。
它的主要职能是:a.根据有关方针、政策,拟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总体规划与目标。
b.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制度和法规,并检查和监督各级政府和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贯彻执行情况。
c.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工作及其改革进行指导、监督和宏观调控。
d.拟定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审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教材。
e.拟定学校体育教师和体育卫生人员的编制、配备和培训计划,学校体育经费计划、体育场地设施标准。
f.组织全国性的学校运动竞赛和组队参加国际性大、中学生运动竞赛。
g.进行国际间学校体育的各种交往。
②体育总局体育总局是国务院主管体育的行政部门,负责统一领导、协调、监督全国的体育事业。
体育总局对学校体育工作负责指导和监督。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下设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处是具体负责对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指导和监督的职能机构。
③各级体育管理机构各级体委均设有群体处、科、股。
省级以下的各级体育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本地学校体育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并给予业务指导和人、财、物等的支持,保证国家对学校体育宏观管理职能的层层落实和形成本地区学校体育特色。
④各级体育教研部门各级体育教研部、中心教研室,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室)和地方体育科研室等在学校体育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a.研究、指导和管理学校体育教学业务。
(NEW)周登嵩《学校体育学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 和练习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没有质的区别,或运动技术 难度不高而没有必要进行分解的运动项目。完整法的优点是教学中能保 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易于形成动作技术的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联系。 其缺点是用于应该分解而不易分解的动作(如体操运动中的翻转动作) 时给教学带来困难。
4.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内容是什么?[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 结果。它是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 出发点,也是我们评价学校体育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学校体育目标制 定得正确与否,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 运用;另一方面又关系到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和规格。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内容有:
(1)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反映了当前我国 社会、教育体育发展的要求和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比较符合当前我国学 校体育的实际,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 标是:
①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 的和谐发展;
②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 良好的基础;
平。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这枚“硬币”的两 面,二者相辅相成,有着必然的联系。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课程和 课外体育活动两者的关系,使它们之间可以产生相互促进、相互加强、 互为补充的积极作用。
(3)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
学校体育环境是指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 如校园、校舍、各种体育场地、器材、各种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学校体 育的传统与风气以及师生关系等。实践证明,学校体育环境是学校体育 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营造良好的 学校体育环境,不仅要改善学校体育的物质环境,还要努力构建学校体 育传统与风气。学生置身于这种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中,能够在耳濡目 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从而产生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 教育效果。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竞技运劢作“教材化”的处理。竞技运劢教材化的改造工 作可以概括为“分解——提取——改变——重构”。竞技运劢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有:
(1)简化性原则 ①要简化竞技运劢的技戓术难度。 ②适当降低负荷量。 (2)普及性原则 改制的竞技运劢要适合全体学生参不,以参加中体验乐趌、体会体育文化为要旨。 (3)适应性原则 改制的竞技运劢要适合学校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等条件,要根据学生身心的特征,形式 灵活多样,运用方便,有广泛的适应性。 (4)教育性原则 改制的竞技运劢要强调其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身心群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全面贯彻教 育方针。教材化了的竞技运劢比直接按标准竞技运劢迚行的教学效果要好的多。竞技运劢教 材化的优点: ①竞技运劢教材化,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二学生掌握运劢技术。 ②竞技运劢教材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竞技运劢教材化,丌仅解决了以往体育教材直接照搬竞技运劢项目的弊端,而丏有利 二在学校普及群众性竞技运劢,提高学生运劢技术水平。
①社区体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是靠社会成员的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而学校体育是
2 / 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这种体育兴趌、习惯和能力的来源。 ②如果学校体育没有体现“体育内容的长效性”,则丌能成为社区体育的基础。 (2)社区体育带劢学校体育的改革 社区体育的迅速发展,对学校体育的改革也产生带劢作用,主要体现在社区体育的活劢
家庭、里弄、街道相结合。
(4)管理体制丌同
①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从体育师资、课程建设、体育设施到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
等方面都具有无比的优势。
②社区体育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校体育环境)【圣才出品】
第3章学校体育环境3.1 复习笔记一、学校体育环境概述1.学校体育环境的概念学校教育环境是指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
学校教育环境本质上是一种人工环境,或者叫人文环境。
学校教育环境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在广义上,学校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影响学校教育的所有社会环境如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与社区条件等。
(2)在狭义上,学校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如校园、校舍、各种教学设施、各种规章制度、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及师生人际关系等。
一般所说的学校教育环境是指狭义的教育环境。
2.学校体育环境的构成要素学校体育环境是指开展学校体育活动需要的所有条件的总和,是学校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一种相对微观的环境。
学校体育环境的构成要素可分为两大类: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1)学校体育物质环境①体育活动的场所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包括体育馆和各种体育场地(如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以及这些场地的周围环境(如阳光、空气、树木、草坪等)。
②体育运动设备体育运动设备主要包括体操垫、单杠、双杠、篮球、足球、排球、健身器材、标枪、铁饼、铅球等体育器材设备和体育图书资料、体育电化教学设备等。
③体育时空要素a.有关实验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能力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研究者建议学校上午第二、三节课可用来安排较难学习的学科,下午则安排活动类的课程。
体育活动中学生需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因此不宜安排在饭后和临近空腹的时候。
b.班级的规模,器材的摆放,教师组织活动的位置,学生活动时的队形、方向等这些因素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2)学校体育的社会心理环境①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养成的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它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是指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包括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相互关系等。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课余体育概述)【圣才出品】
第1章课余体育概述1.1 复习笔记一、课余体育的地位与特点1.课余体育的地位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
(1)课余体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①课余体育是学校课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不仅包括课内教育,而且还有课外教育。
课余体育已成为学校课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组织形式。
②课余体育是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课外教育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具有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课余体育与课外教育的其他形式和内容密切配合,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完成学校课外教育的任务。
③课余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体育不仅可以育体,还有益德、启智、促美等方面的功能。
学校体育室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课余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2)课余体育在现代体育中的地位①课余体育是实现现代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现代学校体育的实现途径是多样的,体育课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
由于体育课的时间限制,体育课必须与课余体育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实现现代学校体育的目的,促进现代体育的发展。
②课余体育是开展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余体育以其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在青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最基本、最便利的组织形式。
③课余体育是发现和培养运动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课余体育成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2.课余体育的特点课余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相比,有如下特点:(1)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阔性①课余体育的内容丰富多彩,远远超出了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②课余体育的活动空间非常广阔,不受体育课堂的固定环境限制。
(2)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灵活多变。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体育课程)【圣才出品】
第1章体育课程1.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概念?答:(1)体育课程不仅应包括系统的运动知识和规范的运动技术要求,还应包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2)体育课程设计应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不是僵化的。
(3)体育课程应强调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积累经验。
(4)学校体育应把体育文化转变成适应学生水平和发展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现有的体育文化。
2.体育课程功能与结构、类型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略3.如何选择和组织体育课程内容?答:(1)选择体育课程内容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应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在分析不同课程内容的多种功能及对现实课程目标的作用基础上,科学地选择体育课程内容。
②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需要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和爱好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体育知识和技术。
③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使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实际身体活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基础,通过学生努力能够完成。
④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选择教材内容和制定教学计划时,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学校的特点相结合,应有利于发挥本校的优势资源。
⑤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运用贴近学生社会生活,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内容容易走进学生生活中。
(2)体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体育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以下两个原则。
①教学功能与育人功能相统一体育课程具有传承体育运动文化的教学功能和增进学生健康的育人功能,体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应有利于实现这两个功能。
②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相统一体育课程内容的组织不仅要强调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还应强调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来组织课程内容。
a.逻辑顺序是指根据体育课程内容本身的系统和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b.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4.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答:(1)课程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在运动方面的爱好和需要的课程更容易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认同。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圣才出品】
第 3 章 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
1.简述课余体育训练的相对系统性。 答:课余体育训练的相对系统性是指训练的不间断性和相对专项性。 (1)现代体育训练特别强调系统训练,即指训练是一个连贯的动态变化过程。优秀运 动员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期训练过程中的不间断性和系统性。 (2)课余体育训练是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基础阶段,以培养后备人才为主。与专业体育 训练相比,课余体育训练中专项内容不是非常突出。
4.怎样实施课余体育训练管理? 答:实施课余体育训练管理应该: (1)确立课余体育训练的任务 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培养目标、《规划》等要求,课余体育训练的具体任务如下: ①加强身体训练,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提高并逐步完善有机体各系统的能力,打好专项 训练的身体基础。
2/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简述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答:(1)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改善 身体形态、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创造优异运 动成绩打好基础。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两个方面。 (2)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①体能训练要全面 要根据青少年身体机能特点,加强一般体能训练,使他们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各种身 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何谓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统一原则?如何贯彻? 答:(1)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统一原则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统一原则是指,根据项目的特点、对象的水平和训练的不同时期、 不同阶段的任务,把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以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①一般训练 一般训练是指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选用多种多样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进 行全面训练。一般训练是基础,确保为专项训练和专项提高服务。 ②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是指采用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以及与专项运动技术结构相似的练习进行专门 训练,以保证专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 (2)贯彻要点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体育教学方法)【圣才出品】
第4章体育教学方法1.如何正确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答:(1)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性。
②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③教学方法是个系统,有其构造和构成。
④方法具有层次。
(2)对体育教学方法含义的分析①体育教学方法与日常的行为方法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②教学行为不全是教学法。
③教学方法具有层次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方略、教学手法和教学手段。
④体育教学方法的结构a.目标体育教学中“懂”“会”“乐”三个方面的目标左右着体育教学方法的性质、用法、时机和分量等。
b.媒介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依托听(耳)、看(眼)、想(脑)、触(本体感受器)等身体媒介来认知的。
c.教学手法(教学技术)有效的手法激发学生更好地认知和学习,教学技术主要根据教师的条件不同而不同。
d.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种训练设备、多媒体设备、形象工具去更好地认知和学习,教学手段主要根据时代和教学条件不同而不同。
⑤好的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完美结合⑥教学方法的可学性和不可学性教学方法存在着可学性和不可学性两个方面。
a.可学性是指教法中的技术和手段的方面。
b.不可学性是指教法中与教学风格有关的方面,教学风格与教师的性格、与一些先天性的技能有密切关系。
2.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答:(1)按照体育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信息传递途径)和这种形态下的学生认识活动,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分类。
(2)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我国中小学比较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3.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
答: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课余体育锻炼)【圣才出品】
第2章课余体育锻炼1.何谓课余体育锻炼?如何认识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答:(1)概念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锻炼的“课余”属性,决定了它具有如下特点:(2)特点①灵活性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灵活生动,丰富多彩,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对青少年儿童更具有实效性。
②开放性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锻炼内容和形式更接近生活,对青少年儿童更具有吸引力。
③综合性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是以活动和需要为中心进行的,对青少年儿童更具有挑战性。
④兴趣性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对学生富有吸引力,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⑤自主性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更有助于体现青少年儿童的主体性。
2.课余体育锻炼应坚持哪些主要原则?在实践中如何贯彻?答:(1)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是指进行课余体育锻炼,要出自学生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
贯彻自觉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宣传教育和理论知识学习,明确从事课余体育锻炼的目标和最终目的。
②培养兴趣、激发动机要尽可能考虑到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要启发学生把体育锻炼与个人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联系起来,增强锻炼的自觉性。
③加强指导、提高技能学校要加强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指导力度,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水平。
(2)经常性原则经常性原则是指课余体育锻炼要坚持经常、不问断地进行,以保证锻炼效果良性积累的连续性,并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贯彻经常性原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科学安排、加强计划科学安排学生的生活作息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
②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正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是能否持之以恒的关键之所在。
要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体育锻炼的短期和长远目标,坚定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圣才出品】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圣才出品】第5章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怎样理解教学设计的含意?学习和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有什么重要意义?答:(1)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体育教学设计是针对体育教学而进行的教学行动方案的设计过程。
它是指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学生、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环境以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教学行动方案,并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和修正行动方案的过程。
(2)体育教学设计的意义①体育教学设计有助于突出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设计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进行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体育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运用了相应的体育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③体育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教学设计是在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的整体设计。
2.简述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答:(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确定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哪些运动技能和体育与健康知识、在身心健康方面达到什么状态、形成怎样的体育态度和认识、培养与发展哪些能力等。
(2)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实际选择适合本水平和本校实际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出体育教学指导性工作方案。
(3)进行体育教学任务分析确定学生从现有水平到达到教学目标所需获得的能力和子能力及其层次关系。
(4)选择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场地器材、电教媒体、活动步骤等方面的选择与设计。
(5)体育教学场地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材,需要不同的体育场地器材;同一内容的体育教学,不同的场地设计也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6)开展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状态,并为修正教学系统设计提供实际依据。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圣才出品】
第1章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1.学校体育宏观管理机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我国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实行宏观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是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两大系统构成。
(1)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是由国家教育部设置的,是国家教育部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实施领导和管理的职能部门。
它的主要职能是:①根据有关方针、政策,拟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总体规划与目标。
②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制度和法规,并检查和监督各级政府和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贯彻执行情况。
③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工作及其改革进行指导、监督和宏观调控。
④拟定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审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教材。
⑤拟定学校体育教师和体育卫生人员的编制、配备和培训计划,学校体育经费计划、体育场地设施标准。
⑥组织全国性的学校运动竞赛和组队参加国际性大、中学生运动竞赛。
⑦进行国际间学校体育的各种交往。
(2)体育总局体育总局是国务院主管体育的行政部门,负责统一领导、协调、监督全国的体育事业。
(3)各级体育管理机构各级体委均设有群体处、科、股。
省级以下的各级体育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本地学校体育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并给予业务指导和人、财、物等的支持,保证国家对学校体育宏观管理职能的层层落实和形成本地区学校体育特色。
(4)各级体育教研部门各级体育教研部、中心教研室,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室)和地方体育科研室等在学校体育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①研究、指导和管理学校体育教学业务。
②完成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在学校体育方面的有关业务管理指导和咨询工作。
(5)各师范院(校)、体育院(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或教育学院)的体育系科,承担体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和进修工作。
(6)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分别负责各学术团体的科研管理与组织工作。
2.学校体育微观管理机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学校体育的微观管理主要是指一所学校范围内的体育工作管理。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体育课程)【圣才出品】
第 1 章 体育课程
1.1 复习笔记
一、体育课程概述 1.课程的概念 (1)课程的目的是帮劣学生学习理解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掊握规范的技能,促迚学 生全面収展。 (2)课程丌仅包括间掍知识和技术,还包括直掍经验。 (3)课程有计划的一面,也有经验的一面。 (4)课程是静态的和劢态的统一。 (5)课程是把完善的社会文化转化成适应学生水平的内容,让学生适应社会文化,促 迚丧体社会化。 2.体育课程的概念 (1)体育课程丌仅应包括系统的运劢知识和规范的运劢技术要求,还应包括学生在体 育活劢丨获得的经验。 (2)体育课程设计应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在体育实践活劢丨丌断地得到丩富和収 展的,丌是僵化的。 (3)体育课程应强调在活劢丨产生体验,积累经验。 (4)学校体育应把体育文化转发成适应学生水平和収展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掊握 现有的体育文化。
置上,事者存在差异: ①分科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注意强调知识不技能、过程不方法、情感态度不价值观三
丧方面的整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不组细上,注重体现基础性、开放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②综合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强调连续的収展性;在课程内容选择不组细上,应注重体
现逡辑性和整体性。 3.必修课程不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丨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 ①概念 必修课程是指由国家、地方戒学校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和体验的课程。 ②目的 必修课程在二培养和収展学生的共性,为学生奠定一定的体育基础。
(3)事者的关系
必修课程不选修课程事者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内在价值的统一性,在体育教育价值上
丌存在高低优劣乀分。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収和管理的主体,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体育教学评价)【圣才出品】
第6章体育教学评价1.什么是体育教学评价?答:(1)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体育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2)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解①体育教学评价是判断体育教学活动价值及优缺点的过程。
②判断的根据是体育教学目标及有关标准。
③系统调查、评定及调整是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手段。
2.体育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答: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反馈功能、动机强化功能和考察鉴定功能。
(1)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功能教学评价会提供一定的状态信息,这些信息返回给评价的对象,就可以作为调整或改进的依据。
(2)教学评价的动机强化功能教学评价的动机强化功能是指由于教学评价而激发被评价者的积极性,自觉地改进教与学的活动。
动机作用一般分为内部动机作用和外部动机作用。
①教学活动中的自我评价可以加强内部动机作用。
②教学活动中他人肯定的评价评价,可以提高教师或学生的积极性、维持教学过程的适度的紧张状态。
(3)教学评价的考察、鉴定功能①教学评价具有对教学质量和水平、优点、缺点和问题的考察、鉴定的作用。
②教学评价具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判定和鉴别的作用。
③教学评价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关决策的依据。
3.常用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答:(1)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根据评价所涉及内容对象的多少,可以把体育教学评价分为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
①单项评价单项评价是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某个侧面进行评价。
②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指对某一学校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完整的、系统的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根据参与教学活动对象,可以把体育教学评价分为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
对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点。
(3)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和外部参与者的评价根据评价的参与主体,可以把体育教学评价分为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和外部参与者的评价。
①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包括师生双方进行的自我评价、师生间的相互评价、同事评价和学校领导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1.现代社会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它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1)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良好的健康素质。
②终身学习的意识。
③高超的智力。
④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
⑤高尚的道德情操。
(2)现代社会发展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的要求
①学校体育要坚定地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有机地将学校体育的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协调起来。
②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主体性,关注情感智力的培养,使学生IQ与EQ协调发展,增强学生个性的教育,培养竞争、拼搏、协作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注重体育过程教育,以发展性的、过程性的体育学习评价引导学校体育的各方面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
2.社区体育呈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学校体育该如何应对?
答:(1)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①我国社区体育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根本目标,培养社区居民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②我国社区体育构建民间主导型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
③我国社区体育倡导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2)社区体育促使学校体育进行相应的改革
①现代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②学校体育在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要体现主体多元化的要求,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倡个性化发展,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延续从事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
③学校体育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要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倡导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到自我价值与发展的成功。
3.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问是什么关系?结合你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看法。
答:(1)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正确看待竞技运动的积极作用。
竞技运动是一种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竞技运动是一种观念文化,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竞技运动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②要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择竞技运动的内容手段,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改
革。
a.竞技运动不只是高水平竞技运动。
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要鼓励开展普及性、趣味性强的竞技运动。
b.竞技运动具有多层次的特征,会形成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运动,既不能将其全盘地吸收进学校体育里来,也不能全部地抵制于学校之外。
(2)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竞技运动作“教材化”的处理。
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分解——提取——改变——重构”。
①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
a.简化性原则
要简化竞技运动的技战术难度,适当降低负荷量。
b.普及性原则
改制的竞技运动要适合全体学生参与,以参加中体验乐趣、体会体育文化为要旨。
c.适应性原则
改制的竞技运动要适合学校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等条件,要根据学生身心的特征,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方便,有广泛的适应性。
d.教育性原则
改制的竞技运动要强调其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身心群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4.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你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答:(1)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应试教育是一种英才教育,它忽视了全体学生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工作的开展及体育素质的提高。
②应试教育是一种应付考试的教育模式,它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
③应试教育是一种智育至上,知识中心的教育。
它忽视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④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它严重挫伤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会摧残其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素质。
(2)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对策
在学校体育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应采取以下的对策:
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a.要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意识和紧迫感。
b.要提高对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c.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教书育人的观念,以生为本的观念和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
②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要树立正确的、多元的人才观,要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把学生分为高、低、贵、贱。
③加强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
a.要对现行体育课程、教材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开展课程改革实验。
b.要确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
c.要从国情、学校实际、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征出发,体育课程内容改革。
④注重体育能力的培养
a.要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的知识、态度、习惯以及自我发展健康的能力。
b.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发展健康的能力。
c.要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5.终身教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什么深刻影响?
答:终身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
这种思想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宗旨,而且较“健康第一”更加注重强调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有机结合,强调实现终身体育、保证终生健康必备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3)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
①在学校体育目标上
a.从“学生身心健康、运动技能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要素”来拓宽未来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b.要明确的各学段的体育目标。
②在学校体育内容上
a.要从面向健康生活、终身受益的角度设计学校体育课程和教材,注意学校体育各阶
段内容的衔接。
b.把个体的、可控的、简便的、人们乐意长期坚持的体育活动界定为“终身体育项目”。
③在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上
终身教育思想确立“个性化、多样化、开放化、无形化”等原则,积极尝试新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各学段的体育组织形式。
(4)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
终身体育思想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在操作上将显性与隐性、过程与结果、起点与进步评价相结合,切实提高学校体育的效果。
6.大众传媒对学校体育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有哪些?
答:(1)大众传播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正面影响
大众传播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行为,对学校体育的观念、内容与方法的影响。
①学生媒介接触内容与学生体育价值观
大众传播效果的表现是对学生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情感倾向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等等。
体育具有游戏娱乐性的本质。
大众传媒中体育信息因其内容的特征,有助于学生体育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②大众传媒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大众媒介参与了对个体思想和行为塑造。
大众媒介对于社会化的意义表现在:
a.大众媒介通过电视、书籍、报纸等媒介体育信息内容的表现,为学生提供了一幅现实体育生活的图画,帮助学生构筑成一个“现实”和“完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