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蓝色海洋教案-五年级上册
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_全册(精品资料).doc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整理、分析资料,用真实的案例、直观的照片、生动的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感悟到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同时培养学生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谈话:你们熟悉图片的内容吗?小小海带能干什么?学生交流
2、学生交流海带的作用。
3、谈话:海洋化工业、海洋养殖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等都属于海洋产业。现在,你们认为海洋产业指什么?
4、出示课件:教材第4页的图。大家看看,海洋产业有哪些分类?
四、案例分析,聚焦绿色发展
1、谈话:通过刚才阅读较喜爱,你们了解了哪些信息?
2、出示课件“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海洋产业的做法。
3、教师总结:要取得海洋开发的长远利益,就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及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到的生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观。
课题
2 开放的海港
教学
目标
1.了解中国、世界主要的海港及主要的海运航线。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播放我国海岸带图片。)
3.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4.教师小结:海岸带历来是人类聚居和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多方面开发和利用的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活跃的海岸,去研究一下吧!
二、探访海岸带
1.教师引导:人们是怎样利用海岸带的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资料,请大家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自由结合小组,进行交流、整理,并选出中心发言人,一会儿在全班交流。
四、海运航线
了解世界主要海港和主要航线示意图,会查找相关的海运线,并引导学生多方查证我国的海运线有哪些。
蓝色海洋教案

蓝色海洋教案第一篇:蓝色海洋教案1.沿海风景线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青岛是一个依山傍海,碧海蓝天的沿海城市,你们都知道青岛哪些美丽的景点?【同学们知道的景点真不少啊!】2.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青岛美丽的风景吧!(播放视频)【随机补充:青岛通常会用绿树红瓦来形容,每年五一期间美丽的樱花便会绽放,吸引了不少的市民和游客。
】3.我们的青岛如此之美,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布置学生提前准备自己在青岛景点照的照片)4.补充资料(设计意图:学生说不到这几方面再做补充,让内容深一点,有点高度)(1)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
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建成之时,只是供海军运送军用物资的简易铁木结构的码头,到了1931年青岛港,由当时的青岛政府出资,假德国信利洋行之手,对栈桥进行了重建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呈“个”形,以减弱风浪的冲击。
并且在桥的南端建了一座名为“回澜阁”亭子。
(2)五四广场:五四广场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3)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
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5.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是我国众多沿海城市之一.而我国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有14座城市处在沿海一线上,你们知道有哪些城市吗?(出示地图)【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城市?6.它们像一串美丽的珍珠,组成沿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沿海风景线,去欣赏沿海城市那美丽的风景。
蓝色大海的教案

蓝色大海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蓝色大海的奥秘教学目标:1. 了解蓝色大海的特点和重要性。
2. 掌握蓝色大海中的不同生物和生态系统。
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蓝色大海的定义和特点:a. 介绍蓝色大海的概念和涵盖范围。
b. 解释蓝色大海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蓝色大海的生物多样性:a. 介绍蓝色大海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如鱼类、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植物等。
b. 探讨不同生物在蓝色大海中的生存适应策略。
3. 蓝色大海的生态系统:a. 研究蓝色大海中的不同生态系统,如珊瑚礁、海草床、深海等。
b. 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环境保护与蓝色大海:a. 引导学生认识到蓝色大海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
b. 探讨个人和社会对蓝色大海的保护责任,提出可行的环保行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蓝色大海的美丽景观,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探索:2. 分组让学生自主研究和讨论蓝色大海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中的生物多样性。
3.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全班讨论,梳理出蓝色大海的重要特征。
实践应用:4. 学生小组选择一个蓝色大海的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5.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关于所选生态系统的信息,并制作海报或展示板进行展示。
环保行动:6. 学生小组讨论蓝色大海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关的环保行动计划。
7. 学生展示他们的环保行动计划,并邀请其他同学参与。
总结回顾:8.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蓝色大海的重要性和保护责任。
作业布置:9.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蓝色大海的短文,表达他们对海洋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评估:10. 通过学生的展示、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蓝色大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情况。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蓝色大海的景观。
2. 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用于学生研究和收集信息。
五上海洋教育教案

上海洋教育教案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上海洋的基本概念;掌握上海洋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生态环境;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海洋生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上海洋的基本知识1.1 上海洋的地理位置1.2 上海洋的特点1.3 上海洋的生态环境第二章:海洋生物的多样性2.1 海洋生物的分类2.3 海洋生物的适应机制第三章: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1 海洋环境问题的现状3.2 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3.3 个人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上海洋的基本知识、海洋生物的特点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观察法: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分析其特点和适应机制。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和个人责任,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实践活动:学生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海滩清洁、海洋生物保护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六、海洋资源与利用6.2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6.3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七、海洋科技创新7.1 海洋科技的发展7.2 海洋科技创新的应用7.3 我国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八、海洋文化产业8.1 海洋文化产业的定义与分类8.2 海洋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8.3 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意义九、海洋安全与维护9.1 海洋安全的重要性9.2 海洋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9.3 我国在海洋安全维护方面的措施与政策十、海洋教育与人才培养10.1 海洋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0.2 海洋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0.3 我国海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海洋资源与利用6.1 海洋资源的种类补充说明: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如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等,并分析各类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五年级环境海洋备课

海洋响起蓝色警报
本课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海洋,知道山东近海概况。2、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了解最近的海洋污染事故。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最近海洋污染事故的资料和图片,课上适时展示。
教
学
(活
动)
过பைடு நூலகம்
程
一、开篇语
用排比的形式向学生简单介绍海洋,海洋既是汹涌澎湃、深不可测、深吸万变、令人敬畏的,又有着丰富的能源和矿藏。“开动脑筋”板块,向学生简单介绍山东省的海洋资源吗,然后出示一副山东省的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回答山东近海海域有哪些,沿海城市有哪些。二、“沉思默想”板块,
告诉学生海洋是“蓝色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
三、“畅所欲言”板块,
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海洋响起了蓝色警报。
四、“齐心协力”板块,
配合三幅图片,让学生知道保护海洋环境,刻不容缓,我们应该行动起来,积极宣传保护海洋环境。
五、“走出校园
”板块,让学生以“保护蓝色家园”为主题,组织一次“蓝色家园夏令营”,宣传海洋资源,号召大家都来保护海洋环境。
界河镇赵辛街小学地方校本电子备课卡(一)
界河镇赵辛街小学地方校本电子备课卡(二)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阶
段
性
教
学
反
思
蓝色家园-海洋教育

1、多姿多彩的大海活动目标:1.了解大海的色彩变化。
2.初步认识大海呈黄色的主要原因。
3.初步感受大海的形式多样,富于变化的特点。
活动重难点:理解大海呈现蓝色的原因和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
活动准备:1.海水呈现蓝色的原因图片,各种天气时颜色的变化。
2.不同条件下的大海的样子。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大海的样子是多姿多彩的,有时候蓝,有时候黄,还有的时候青,这是什么原因呢?(播放儿歌《天蓝蓝,海蓝蓝》的朗诵,学生拍手说儿歌:天蓝蓝,海蓝蓝,小小船儿当摇篮。
海是家,浪作伴,白帆带我到处玩。
)2.谁能说说大海为何是蓝色的?为何把海水装到瓶子里,就没有颜色了?(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大海的色彩变化是丰富的,是什么引起大海的颜色变化的。
二、大海是块蓝宝石1.大海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蓝色的呢?谁能说一下你的想法呢?。
2.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找一找关于大海颜色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学生交流展示)3.教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对,阳光中有七种颜色,这一点从彩虹种可以知道。
而海水是蓝色的,和光照有关系。
1.教师引导:大海是个多变的世界。
生活在大海边,你都看到过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关于大海的,你又知道哪些知识呢呢?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大海在不同的天气具有不同的颜色,但是大部分时间是蓝色的,那是天空的颜色。
当大量的泥沙流入大海,海水就会呈现黄色!四、大海是个魔术师1.你知道大海退潮是什么样子的吗?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呢?2.大海也是一个多变的魔术师,有时候性格温柔,风平浪静,想一个害羞的小女孩,有的时候脾气暴躁,波涛汹涌,像一头发怒的雄狮。
你还知道哪些大海的性格呢?3.世界各地的海多姿多彩,有的在大陆中间,有的在陆地边缘,有的很小,有的很大,你知道哪些于大海多姿多彩的样子有关的资料?2、美丽的海滩活动目标:1. 感受美丽的海滩风景2. 了解美丽的异域海滩3. 培养热爱大海的情感活动重点难点:体会大海景色的美丽,体会海边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蓝色海洋教案

蓝色海洋教案第一章:了解海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和人类对海洋的利用。
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征2. 海洋的重要性和人类对海洋的利用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的广阔和深邃。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海洋的重要性和人类对海洋的利用,分享自己的观点。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或小测验第二章:海洋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海洋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海洋生态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的复杂性。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研究不同海洋生态系统,了解其特点和保护措施。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或小测验第三章: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
2. 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2.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引发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研究不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措施,分享自己的观点。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或小测验第四章:海洋污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2. 让学生了解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1. 海洋污染的来源和影响2. 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污染的严重性,引发学生对海洋污染的关注。
第五课 蓝色海洋

3.由海洋的丰富能源转移到海洋提供的空间,进一步深入至围海造陆,建造人工岛等各种空间利用方式,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活空间,以万绿园为例。
教学内容(课Biblioteka )生态文明教育第五课蓝色海洋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让同学们了解关于海洋的面积、生物资源总量、生物物种量、海洋石油储存量等相关数据及海洋新的空间利用方式。
2.让学生从海洋的各种数据中明白保护海洋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栏
1.提前搜索相关图片,充分展示海洋的魅力,在讲解海洋的各种数据时,运用图片讲解使得同学们理解更简单,记忆更深刻。
4.由海洋的美丽风光延伸至海洋旅游业,海岸、海岛及近海的自然风景和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
5.由海洋这个内涵丰富的蓝色宝库进一步延伸到保护海洋的层面,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篇

1、我爱帆船运动活动目标:1、了解帆船的发展历史。
2、认识帆船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3、培养学生喜欢帆船运动。
活动难点:不能结合实物认识帆船的结构。
活动准备:上网查阅资料,对帆船有大致的了解。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1、随着08年奥运会的开展,青岛又有了新名片,被称为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页的诗歌,激发学习兴趣。
2、说一说自己对帆船有什么了解。
二、小小帆船迷1、老师引导谈话。
师出示帆船图片,介绍帆船结构。
包括:船体、帆(主帆、前帆、球帆)、桅杆、横杆、稳向板、舵等组成。
2、学生认真阅读书中的帆船图鉴,认识帆船的类型。
3、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帆船图片。
4、集体交流,总结。
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稳向板或龙骨、舵、帆和索具组成,船体的主要制作材料为木材或玻璃钢。
从器材上,运动帆船可分为五大类:龙骨船:稳向板船:多体船:古帆船:帆板。
三、运动史话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帆船运动、帆船运动历史大事记、帆船运动与奥运。
2、读后交流学习体会。
3、谈谈参观青岛奥帆赛的情况。
四、快乐小帆手1、帆船运动对环境的基本要求:水、风的不同要求。
师;帆船运动对环境有哪些基本要求?温度、风向、风力、能见度2、驾驶全攻略。
平衡,起帆,收帆加速,掌驼,顶风换舷。
3、风向与航向。
五、走,看比赛去1、介绍运动达人。
2、畅享精彩。
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回答。
第29届奥运会将与2008年在北京召开,届时帆船比赛将在青岛举行。
下面对帆船比赛的知识简单介绍。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下设9个级别,11个项目的比赛。
其中,男子4个项目,女子4个项目,3个“公开级”(男女混合)项目。
六、学习总结,交流学习体会。
师:有关帆船的运动,我还知道?师;谁来介绍我国首枚奥运年帆船金牌的获得者殷剑?以及艾伦。
麦克阿瑟和瓦伦丁.曼金师;你们还了解哪些帆船运动员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更多的了解、热爱帆船运动!。
中班科学《蓝色的海洋》教案

中班科学《蓝色的海洋》教案中班科学教案《蓝色的海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蓝色、宽广和深沉。
2. 让学生认识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美丽。
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或海洋动物模型。
2. 海洋动物的相关资料。
3. 教具:胶纸、颜色深的海洋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蓝色的海洋图片,问学生海洋的颜色是什么颜色的?2. 引导学生讨论海洋为什么是蓝色的。
3. 准备好带有不同颜色的海洋图片,让学生依次说出各个颜色的海洋。
二、呈现(10分钟)1. 教师出示海洋动物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并讨论。
2. 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介绍不同海洋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3. 让学生观察海洋动物的颜色、形状、动作等,展开讨论。
三、拓展(15分钟)1. 教师通过海洋动物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
2. 教师向学生展示海洋的景象,让学生感受海洋的宽广和深沉。
3. 让学生用彩纸制作海洋动物,鼓励他们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出不同造型的动物。
4.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展览,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海洋动物作品。
四、总结(5分钟)1. 提醒学生海洋是我们珍贵的资源,需要保护。
2. 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可以引导他们提出一些简单的环保行为。
家庭作业:让学生家长带孩子去海洋馆或自然博物馆参观,增进对海洋的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海洋的特点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通过制作海洋动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家庭作业中,让学生继续对海洋展开观察和思考,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蓝色海洋 教案

蓝色海洋教案教案标题:蓝色海洋教学目标:1. 了解蓝色海洋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蓝色海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4.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蓝色海洋:a. 介绍蓝色海洋的定义和概念;b. 解释蓝色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海洋资源与利用:a. 分享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b. 探讨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法和策略;c.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
3. 海洋环境保护:a. 讲解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b. 探讨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c.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方案。
4. 海洋科学与研究:a. 介绍海洋科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领域;b. 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科学家的工作和贡献;c. 鼓励学生参与海洋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海洋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海洋知识资料,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环境保护的小型实践活动,如海滩清洁、海洋生物保护等。
4. 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可以是口头报告、海报、PPT等形式。
5. 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成果,强调蓝色海洋的重要性和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
教学资源:1. 海洋知识资料和参考书籍;2. 海洋图片和视频素材;3. 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4. 学生展示成果的展示板或电子设备。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评估学生的学习笔记和总结报告;3.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海洋科学家来校进行讲座或交流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科普知识竞赛或展览活动;3.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海洋科研机构或海洋生物园。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3. 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蓝色海洋教案

蓝色海洋教案教案标题:蓝色海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蓝色海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探索蓝色海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3. 培养学生对蓝色海洋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视频素材介绍蓝色海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海洋生物模型、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蓝色海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3. 讨论活动所需的白板、标记笔和讨论指导问题。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幻灯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介绍蓝色海洋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蓝色海洋是指地球上的海洋和海洋生态系统。
2. 引导学生思考蓝色海洋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例如提供食物、调节气候、提供经济资源等。
探索:3. 展示海洋生物模型、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蓝色海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中的不同生物种类及其相互依赖关系,例如浮游生物、鱼类、海洋哺乳动物等。
5. 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蓝色海洋生态系统的了解和观点。
意识与行动:6.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蓝色海洋的影响,例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7. 讨论蓝色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蓝色海洋的行动措施,如减少塑料使用、支持海洋保护组织等。
8.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或团体的蓝色海洋保护计划,并鼓励他们在家庭和社区中传播保护蓝色海洋的意识。
总结:9. 总结蓝色海洋教案的重点和学习成果。
10.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蓝色海洋保护,并提供相关资源和阅读材料供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的程度。
2. 评估学生对蓝色海洋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
3. 评估学生对蓝色海洋保护行动的意识和参与程度。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或海洋保护组织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分享会。
2.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如海洋博物馆参观或海滩清洁活动。
3.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研究和报告,以深入了解蓝色海洋的不同方面。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蓝色海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保护行动的必要性。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以及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蓝色海洋保护的行动中。
[VIP专享]蓝色海洋教案 五年级上册
![[VIP专享]蓝色海洋教案 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b66ad4c650e52ea5518987d.png)
1.神奇的海洋生物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洋中的食物链。
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海洋生物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的海洋各种生物。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师生共欣赏一段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里出现了什么声音?声音来自于哪里?小结:是的,大海的神秘和宽广让我们浮想联翩,我们都喜欢大海,大海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而海底的世界却更加奇妙。
大家想去一睹它的风采吗?现在就让我们去神奇的海底游览一番吧!(设计意图:以震撼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了解研究海洋生物。
)二、案例传真,认识海洋灾害种类。
1.图片欣赏。
教师介绍一些海洋生物(名字、特征、习性)(播放课件)。
这是凶猛无比的鲨鱼,号称“海中霸王”。
鲨鱼虽然凶猛,面目可憎,但全身都是宝,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聪明灵巧的海豚也来了,它可是鲸类王国中最大的家族。
这是残忍好斗的章鱼,它虽然叫鱼,但并不是鱼类,而是软体动物,它有八条长的腕足,腕足内侧有很多吸盘,有的体内有墨囊。
它力大无比、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
瞧,这是艳丽无比的珊瑚,它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
2.知识探究。
通过欣赏真实的海洋世界,我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海洋生物朋友。
可是,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播放课件【知识窗】)在远古时期,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海洋覆盖。
后来陆地逐渐扩大。
现在,海洋面积仍占地球面积的71%,差不多3/4的地球表面仍然是海洋。
海洋最深处可达11公里,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因海洋不同深度的光照不同,生物种群也不一样,所以海洋生物千奇百怪。
地球上80%的氧气是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小结: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海洋教案五年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教师引导:你们亲自去了北冰洋进行了探险,各有各的收获,各有各的感受,那么我们就写一篇探险报告把你们的收获和感受,记录下来。结合课外的资料,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就更好了。
1.师:同学们围绕“大洋一号”想研究什么内容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归纳、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分组。)
2.制定活动方案。
教师提出本阶段活动的要求:各小组选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并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及时对活动的开展做好记录。确定要聘请的指导教师。制定好活动方案,研究过程可采用以下形式;通过读书、上网查阅与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大洋一号”的装备、航线、任务等有关知识。通过到国家海洋局青岛北海分局参观访问,调查有关“大洋一号”以及深海探测等多方面的海洋科技知识。通过到青岛海洋大学参观,了解海洋产业的相关知识。通过到商场、社区调查、采访,了解身边的高新科技。整理、汇总收集到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采用生动、合适的方式准备交流。3.各小组交流制定的活动方案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教师总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北冰洋不再是难以触及的神秘之地。我们可以到北冰洋近距离的欣赏那满目的冰山和冰川,体验那奇异的寒冷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时,要像因纽特人那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全册1.初步了解海洋旅游业对当地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2.熟悉世界著名海洋旅游圣地和海洋产业的分类。
3.了解海洋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课题1.出示2013年红岛蛤蜊节的图片新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海洋旅游业对当地发展的促进作用。
2.老师带来一则新闻,让学生仔细阅读,从中初步了解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3.强调海洋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开展活动,初识海洋旅游业1.出示青岛旅游地图,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去过的青岛旅游景点,并将交流的景点标注在地图上,了解海洋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2.学生小组合作,了解世界著名海洋旅游圣地,认识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3.强调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的促进作用很明显。
三、自主探究,纵览海洋产业1.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中海带的作用。
2.学生交流海带的作用,了解海洋化工业、海洋养殖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等属于海洋产业。
3.强调海洋产业的分类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四、案例分析,聚焦绿色发展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海洋产业的做法。
2.强调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观。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例如查找相关海运线路和海洋产业发展的影响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感受海港及航运对沿海经济的拉动作用。
通过研究海港和海运航线,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海港和航运对沿海经济的拉动作用。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经济意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引入本课的内容,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中国的海港图片,让学生了解海港的特点和重要性。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绘画蓝色的大海教案

绘画蓝色的大海教案教案标题:绘画蓝色的大海教学目标:1. 了解大海的特点和蓝色的象征意义。
2. 学习使用绘画工具和技巧绘制蓝色的大海。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绘画纸和画笔。
2. 不同色调的蓝色颜料。
3. 水杯和水。
4. 海洋图片或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大海的画作,并引导他们讨论大海的特点和蓝色的象征意义。
2. 提问学生:你们对大海的印象是什么?蓝色代表什么意义?探究:1. 向学生展示一些海洋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他们观察大海的颜色、波浪、浪花等特征。
2. 引导学生注意大海的颜色主要是蓝色,但在不同的光线和天气条件下,蓝色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和明暗度。
实践:1. 向学生介绍绘画工具和技巧,如如何使用画笔、调色和混合颜料等。
2. 让学生选择适当的蓝色颜料,准备好纸和画笔。
3. 引导学生观察海洋图片或视频素材中的蓝色,并试着用画笔在纸上绘制出类似的颜色。
4.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笔触和颜色混合技巧,以创造出更多层次和变化的蓝色。
总结: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蓝色大海作品,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绘画蓝色大海的关键要点和技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绘制其他海洋元素,如海浪、海鸟、船只等,以丰富他们的作品。
2. 邀请学生进行海洋主题的艺术展览,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
评估: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表现,评估他们对绘画蓝色大海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到海滩或海洋附近进行实地观察和绘画创作。
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绘画技巧和风格,如水彩画、油画等,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绘画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提供足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倡导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神奇的海洋生物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洋中的食物链。
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海洋生物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的海洋各种生物。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师生共欣赏一段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里出现了什么声音?声音来自于哪里?小结:是的,大海的神秘和宽广让我们浮想联翩,我们都喜欢大海,大海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而海底的世界却更加奇妙。
大家想去一睹它的风采吗?现在就让我们去神奇的海底游览一番吧!(设计意图:以震撼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了解研究海洋生物。
)二、案例传真,认识海洋灾害种类。
1.图片欣赏。
教师介绍一些海洋生物(名字、特征、习性)(播放课件)。
这是凶猛无比的鲨鱼,号称“海中霸王”。
鲨鱼虽然凶猛,面目可憎,但全身都是宝,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聪明灵巧的海豚也来了,它可是鲸类王国中最大的家族。
这是残忍好斗的章鱼,它虽然叫鱼,但并不是鱼类,而是软体动物,它有八条长的腕足,腕足内侧有很多吸盘,有的体内有墨囊。
它力大无比、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
瞧,这是艳丽无比的珊瑚,它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
2.知识探究。
通过欣赏真实的海洋世界,我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海洋生物朋友。
可是,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播放课件【知识窗】)在远古时期,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海洋覆盖。
后来陆地逐渐扩大。
现在,海洋面积仍占地球面积的71%,差不多3/4的地球表面仍然是海洋。
海洋最深处可达11公里,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因海洋不同深度的光照不同,生物种群也不一样,所以海洋生物千奇百怪。
地球上80%的氧气是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小结: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3.互动交流。
谈谈你对海洋世界的感受和海洋生物的认识。
同学们,你们还见到过哪些海洋生物呢?说出它的名字、样子、色彩。
4.作品欣赏。
看来,大家认识的海洋生物真的很多喔。
接着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海洋生物的魅力。
老师这儿有一些学生的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课件),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它是如何表现海洋生物的?表现形式有:绘画、剪贴、泥塑、剪纸,等等5.创作思路。
看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有了这么多的独特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现你喜欢的或想象中的海洋生物。
可我们如何来创作呢?请某些同学来先说一说你的巧妙构思。
(学生谈想法,教师引导,讲解创作过程。
)小结:我们只需抓住海洋生物的特征,画出外形,添上细节,再涂上鲜艳的色彩,美丽的海洋生物就会栩栩如生地呈现了。
(板书:画外形添细节涂色彩)(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与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的资料相互补充,引导学生知道常见海洋生物的种类。
通过合作制作资料卡及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海洋生物的种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探究天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令你惊奇的海洋生物,可以精细地描绘一个单独的海洋生物,也可以画出整个争奇斗艳的海洋世界。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为学生答疑解难。
1.通过整理资料做资料卡,我们更清楚地感受到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分成小组研究课前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从中寻找到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整理分析资料,寻找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吧。
学生自由合作,分组分析资料。
(教师巡视并适时评价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3.全班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探究发现海洋生物圈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出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1.同学们,大海给予我们无限的神奇和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
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许多许多的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播放课件)如此下去,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些美丽、可爱的海洋朋友。
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小结:是的,我们在感受大海美丽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
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生物。
2.将自己好的构思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运用其他表现方法创作表现出更神奇的海洋生物。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圈中各种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宣传课堂研究成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途径,激发继续探究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的责任感。
)2.海底地形探秘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海底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2.了解释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活动重难点:了解各种海底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海底地形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海底地形资料。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陆地的各种地形。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陆地上有高山、平原、盆地、丘陵各种各样的地形,那么神秘的海底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课文的足迹,去探寻海底的秘密。
二、初识海底地形。
1.要利用开发海洋,就需要了解海洋,尤其是海底的地形。
2.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个小研究员,要逐个探究这些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图片,看看这些图片里向我们讲述了那些地形。
3.从图片中,你知道有哪几种海洋地形?(相机板书:大陆架、大陆坡、海岭、海沟、洋盆。
)4.海洋的地形和陆地的差不多,人们是怎样了解海底的地形的呢?同学们注意到了吗,书上关于科学家利用回波探测仪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获取海洋数据和资料。
使用了“资料卡”的形式,大家想想用资料卡的形式有什么好处呢?好,大家评价一下吧。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与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的资料相互补充,引导学生知道海底的地形。
通过合作制作资料卡及全班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感知海底地形(一)海岸1.海岸线(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2.海岸的类型(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
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
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
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
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
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
深洋底的火山为点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
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四、海底地形奇观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海底地形奇观,谈体会。
2.我们平日所看不见的海底其实丰富多彩,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搜集更多的资料制作海底奇观信息卡。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海洋地形并通过宣传课堂研究成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途径,激发继续探究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海洋,关注未来。
)3.海底网络通天下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电缆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历程及其优势,认识到保护海缆的重要性。
2.感受海洋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3.培养搜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电缆的作用、发展历程及其优势。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海缆重要性,感受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视频聊天图片并提出问题:她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视频聊天的?2.学生观察海底电缆图片和《世界海缆分布图》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4.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视频聊天的话题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初识海底电缆,发现并初步了解通信网络与海缆的关系,激发其探究海缆的兴趣并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各小组选择探究任务,明确分工。
2.教师出示《温馨提示》,学生明确探究要求。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读书、整理资料,准备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探究。
)4.学生交流(一)海底电缆作用大(1)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提醒学生举例说明海底电力电缆的作用。
(2)教师小结:我们与这些城市,虽然隔着浩瀚的太平洋,却能通过视频聊天,就像面对面地交流,非常方便。
可以通过自动取款机汇款,还可以拨打越洋电话,这些可大都是海底电缆的功劳啊。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分析资料与交流、使学生更为准确、全面的了解海缆的主要作用,切实感悟到海底电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感受到海洋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海缆的发展史(1)指名交流,教师随机出示幻灯片。
在教师指导下突出中美直达国际海缆奠基仪式在青岛进行。
(2)播放中日海底光缆建成的视频。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世界海缆的发展历史和中国海缆发展现状,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海洋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海底电缆优势多教师谈话:海底光缆的建成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好处,那它究竟有哪些优势呢?(1)学生交流(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资料、提炼相关信息、阐述观点来突出海缆在通信中的优势,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了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海缆的敷设(1)学生交流。
(2)教师随机出示幻灯片(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海底电缆的敷设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程,海缆一旦断裂,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许多不便,初步产生保护海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