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习型社会
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意义
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意义一、学习型社区的概念与内涵学习型社区是依托社区教育资源,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个人、家庭、单位和社区等四个不同的层次为主体的一种以人为本、互动学习的社区发展模式。
学习型社区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1.学科学、学技术、及时掌握信息,提高现代意识和劳动技能;2.学法律、学规范、讲道德,增强文明素养;3.学文化、学生活,乐观豁达,丰富家庭情趣和人们的精神享受。
4学创新、善于交流、乐于奋献,共建文明社区。
二、学习型社区依存的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1、理论基础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社会学家派克提出的人文区位学理论,派克认为位置因人文互相关系的变化而改变。
社区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将形成有特定人文素养和精神气质的居民,此为学习型社区的第一个理论基础。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周运清教授在《学习型社区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创新》一文中指出,学习型社区并不是仅建筑在环境育人的静态的熏陶学习机制上,更重要的是,它把动态的学习过程导入社区建设,即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以各种形式把学习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促进社区建设。
这一融合体现在:终身学习的观念如何贯彻到社区建设中?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载体的培养形成对社区建设的作用如何?学习作为一种互动过程,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亲切感,在社区建设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有利于居民共同意识的培养?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构成了学习型社区的第二个理论基础。
2、社会背景2.1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加速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在飞速前行的世界列车上,开放与交流,超越与创新不仅取决于参与意识,更决定于参与能力,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就是综合国力。
从经济角度,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视国际市场为贸易市场,几次局部战争的爆发,根源于对国际原料市场的争夺;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已是现代企业奋斗的目标。
学习型社会的认识
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一、学习型社会的提出,会有助于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
一个社会要发展,一个人要成长发展,就要不断创新。
创新就要不断地占有新知识,新技能,分析综合运用。
而学习是占有知识的基础,通过学习,占有新的知识,再经过自己分析,加工,就可能创新。
因此,学习型社会是我们不断由传统继承型社会转向创新型社会的基础,是我们社会和个人不断发展的基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离开学习,是不会有所成就的,有所创新的。
同时,学习型社会的开展,可以促成更多的人来完成创新。
有的人把创新,看成是一些科学家和尖端人才的事,其实,要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就需要我们全民学习,全民创新,全民创造,才能实现社会整体的飞跃,才能更上一层楼。
我们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实现全民族的发展。
创新人才并不是个人的事。
因此,走学习型社会发展之路就是走全民发展,全民创新之路,就是走人人皆可成尧舜之路,使每个人都能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现阶段,我国在世界上科学家,著名的科学家人数还比较少,我们更应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努力指导,全体公民努力学习,为科学创新事业奋斗,争做世界一流人才。
从近代至今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学习活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学习外国技术,以夷之技制夷,开始了觉醒。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人民开始学习马列主义,引导中国革命取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向外国向世界学习科学技术,管理知识,我们社会经济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
正是由于我们坚持学习,我们才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的旧中国发展至今。
我们民族才能发展。
我们社会要更长足发展,就要从中不断创新,走在世界各国发展之前。
没有学习这是不可能的。
只有学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和飞跃。
二、学习型社会,有利于人才竞争。
在当今竞争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人才不只是有学历,有研究生,博士学位,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才更有不断进取的学习能力。
一个人才只有具备了学习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处于优势地位,才能从众多社会科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牢固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牢固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一、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指明了广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学习型社会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终身教育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学习型社会是人们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一种新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含义是指一个已经建:立起开放、灵活、发展、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家庭、组织提供多种、多次教育的机会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的机会。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1、学习已成为人们乃至整个社会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方式,对学习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到主动;2、教育已从一种社会义务变成人人应享受的权利;3、各方面都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社会所有教育资源都向所有学习者开放;4、社会实行鼓励学习政策,不仅重文凭,更重真才实学,营造人尽其用、根据才干获取相应报酬的环境;5、学习活动从个体扩大到群体,每个家庭和社会各种组织都成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组织。
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到学习型中国,一股前所未有的学习浪潮正在席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学习型组织一词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orMsenge)和他的同事们在《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概念,分散、扁平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与创造未来的组织。
他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讨论与模拟演练融合在一起,希望在这样的组织中通过学习,培养适应变化和创造的能力。
书中指出:“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有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
”“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个学习型企业。
学习化社会理论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
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王伟杰常波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和人们对终身教育观念的日益认同,人类走向学习化社会已成为当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趋势。
因此,对学习化社会的构建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已是十分必要。
一、学习化社会的提出最早论述学习化社会的是美国教育家哈钦斯,他在1968年提出;“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仅经常地为他们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该以学习者的成长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根据此目的制定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来促使目的的实现,而由此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换及成功的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未来社会应该是“学习化社会”,在任何情况下,每—位公民都可以自由的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教育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义务,而成为公民对社会的一种自觉的责任。
美国的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也提出了《走向学习化社会》(Toward a Learning Society)的报告书,使学习化社会这个术语愈益广泛的普及起来。
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再—次提出了建立以终身教育为指导的学习化社会的构想,认为学习化社会“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与其说它是一种教育概念,不如说它是—种生活方式”。
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
1、必要性 ①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②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
2、重要性(意义) (1)对个人: 学习成就事业 (2)对文化传承: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 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核心内涵
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
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概况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 设高峰会议上明确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当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时, 明确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根本保障;
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知识”发展预测
三、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
(1)国家: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个人: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①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 ②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课堂小结:
内涵“学Biblioteka 型社会”原因要求必要性 重要性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以“走向学习型社会”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三、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
(1)国家: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个人: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一、在资源建设方面,开发了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 课程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初步形 成了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并且移动教育的逐步启动,也大大地扩 大了教育的范围。 二、在人才培养方面,日前建有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35所、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应用技能紧缺人才 培养培训基地180个,还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
建设学习型社会
• 4.怎么样建立学习型社会 怎么样建立学习型社会 首先是确定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它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确定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它包括四个方面:全面建立教育培 • 训服务网络,推进远程教育集团电视卫星网络教育的全覆盖,能够提 训服务网络,推进远程教育集团电视卫星网络教育的全覆盖, 供所有教育资源,二是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职业培训中心, 供所有教育资源,二是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职业培训中心,三是建立 相对完备的社会培训机构,进一步强化劳动技能的培训, 相对完备的社会培训机构,进一步强化劳动技能的培训,四是探索完 善社区教育,努力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第二, 善社区教育,努力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第二,全社会形成努力 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氛围, 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氛围,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 思想动力。第三,深入开展科学普及活动。通过科普论坛、科普展示、 思想动力。第三,深入开展科学普及活动。通过科普论坛、科普展示、 社区科普、网络科普等多种渠道,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社区科普、网络科普等多种渠道,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 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 内在要求: 内在要求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要求。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 要求。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都可以 随时随地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随时随地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 第一,发达的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条件。 第一,发达的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条件。 第二,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 第二,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 第三,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第三,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第四,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氛围。 第四,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氛围。 第五,不断超越原有的观念和结构。 第五,不断超越原有的观念和结构。 让我们展开学习型社会的蓝图,领略它的无限风光 领略它的无限风光! 让我们展开学习型社会的蓝图 领略它的无限风光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而自主创新能力——一种衡量综合国力的新标准,也同样诞生于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本文认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将受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学习型社会中酝酿,因此自主创新能力强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标志,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保障。
我国现在已经具备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条件,并且处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初步阶段,本文就我国当前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状况进行概括分析,并从创新能力培育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措施和手段。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提出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把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基本概念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并正式提出。
在我国,党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公民的学习和教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
一、学习型社会与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因此,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利用好两者间的联系,更好地构建学习型社会。
(一)自主创新能力强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标志1、知识的增长是自主创新的结果,知识经济要求构建学习型社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
知识的增长是自主创新的结果,自主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能力,自主创新是知识增长的原动力。
人类历史已充分证明了一个时代的进步无不伴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
知识经济社会需要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社会,是因为知识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并以加速度的速率膨胀、更新着,成功地构建学习型社会将推动知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立“学习型社会”
政府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关于终身学习 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企 事业单位、教育机入与保障
加大对终身学习的财政投入,确 保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有足够的经 费支持,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一定 的学习补贴和奖学金。
政策引导与激励
通过税收优惠、奖励机制等措施,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 人参与终身学习,提高社会整体 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方式单一
总结词
学习方式单一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面临 的问题之一,表现为学生缺乏多样化的 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VS
详细描述
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提倡多样化 的学习方式,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 践能力。
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增强国家竞争力
01
培养高素质人才
学习型社会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 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 人才保障。
02
促进产业升级
03
提高国际竞争力
通过学习,人们能够掌握先进的 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社会能够 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使国家 在国际舞台上更具影响力。
05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教育资源不均衡
总结词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建立学习型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学校之间 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详细描述
在一些贫困地区,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育质量低下。同时,一些优质教育资源集中 在城市或名校,使得普通家庭的孩子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这种不均衡现象会影响学习型社会 的建设,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学 习 型 社 会
2.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概念:
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各类学习 型组织为主要载体,在相应的机制、 手段促进和保障下,形成人人皆学、 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学习型 社会是一种社会特征。
“学习”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学习” 学习 ①、在学习态度上,从过去的“要我学”逐 步转变为“我要学” ; ②、在学习时间上,从过去阶段性的学校学 习转变为贯穿一生的终身学习; ③、在学习手段上,从过去静态的单元的为 主转变为动态的多元的为主; ④、在学习内容上,从过去以学习科学技术 为主逐步转变为既要学习科学技术,更重要的 是以学习人文科学为主; ⑤、在学习的对象上,从个体学习为主转变 为团体学习为主; ⑥、在学习的评估上,从以分数为主转变为 以绩效为主;
三、如何构建学习型社会
1.营造“学习型”的文化 (一)树立学习型社会的新理念 (二)激发个人学习的成就动机 (三)建设一种“学习文化规范”
2.建立健全学习型社会的机制
(一)政府起主导机制 (二)可持续机制 第一,人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文化、教育资源的合理 配置; 第三,社会或社区教育系统与其他系 统的资源共享与交流; (三)知识便利化机制 (四)建立激励学习的社会机制
3.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原则
(一)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学习型社会建 设原则 (二) 率先把我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 的原则 (三)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社区本位原则 (五)网络化原则
4 .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标准和途径
标准:
(一)谁来学:是个人还是组织和社会 (二)学习什么:新知识、新理念和如何工作与生活 (三)什么方式:互动式、全员、终身学习 (四)什么机制:靠什么保证学习型社会运行 1)信息流通机制 2)激励学习的机制 3)激励运用知识和创新的机制 (五)什么组织结构:在学习中改造原有的组织结构 (六)谁能先行:先导群体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路径及评价标准
政党建设为重点,抓好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1.学习型城市建设。 城市是人类社会高度集约的地域类型, 学习型城市则是 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新高度,是学习型社会的“缩影”。学习型城市的创建与形 成,可以有效地发挥其引领性、辐射性、服务性、基础性等功能,从而有效地推 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着力点, 一是要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紧密 结合;二是发挥学习型城市在整个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 大 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四构件建设; 三是学习型城市建设应强化过程意识, 重视特色
上述的表达,明确了下列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明确了“一个中心”: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
第二,明确了“两个目的”: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和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 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明确了“四个关键构件”: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之“基石”; 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学习型社会之 “架构” ;终身学习文化— —学习型社会之“灵魂”。
再次呼吁“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此后,建设学习型社会 作为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先后写入了党的十六大、 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报 告以及党的十七大报告,去年又写进了《教育规划纲要》。
那么“学习型社会” 的内涵是什么呢?综合国外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总 结我国有关实践经验, 以及对党和国家有关文献的学习领会, 我们认为, 全民学 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以学习求社会及成员科学发展的过程是 学习型社会的本质。 具体讲, 学习型社会是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 以终身教育体 系、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形成终身学习文化为基本特征, 能保障和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 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成员 全面发展和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开放、 创新、富 有活力的新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一个持续学习、适应变化并促进共同成功的社会模式。
在学习型社会中,个人、组织和社会都在不断地学习、成长和进步。
这种社会模式通过培养个体的学习意识、能力和习惯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重视教育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在学习型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获取知识,而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
个人通过自我学习、社区学习和工作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教育机构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以适应社会变革和个体需求。
鼓励创新学习型社会鼓励个人和组织进行创新。
创新是知识的应用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在学习型社会中,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还包括教育、文化、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
个体和组织需要勇于尝试新事物,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强调协作学习型社会注重协作和合作。
个体和组织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知识和资源。
协作可以加速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促进创新和发展。
在学习型社会中,协作不仅仅是交流,更是共同成长的过程。
培养学习文化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文化,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个体需要不断反思、总结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组织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员工持续学习和成长。
整个社会需要建立学习共同体,让每个人都能融入学习的氛围中。
结语学习型社会是一个持续学习、适应变化并促进共同成功的社会模式。
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组织和社会都将获得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社会!。
谈谈你对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的理解?
1、谈谈你对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的理解?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跟上时代。
在清朝时期,就是不愿意学习,闭关锁国造就了中国的落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思想后来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当然现在历史过去了,时代在进步,学习是建设国家不可缺少的。
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
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
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
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
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
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
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
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
就像是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
20世
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
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和普遍化,它包括学习型公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内容。
要求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久性,个人要终身学习和教育,企业要不断学习与变革,国家要始终保持竞争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
创建学习型社会,要大力加强国家信息网络的建设、改善知识传播的技术条件;创造鼓
励学习,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观念和机制。
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一·内涵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
就像是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二·提出背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课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和战略步骤的重大举措。
在教育研究中,我国许多学者早先也多使用学习化社会的概念,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这个问题。
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笔者以为,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方向、本质一致,是同一个社会形态或社会阶段两个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表示彻底通透之意;“型”者形状、形态、框架、格局之谓也,表示基本总体之意。
笔者认为,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构想似更为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当然,学习化社会始终仍然是教育(乃至社会)改革发展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
三·最早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提出的。
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四·措施建立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特征。
每个公民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学习型社会中的人应具备的特征
学习型社会中的人应具备的特征学习型社会中的人,作为学习型社会中的公民,应该具有什么特征呢?这要看学习型社会对人的要求是什么。
学习型社会是在网络化的信息平台上建立起来的,并且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机制、学习管理方式、学习观念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
按照这些要求,学习型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特征:主动学习和交流的能力传统社会中,社会信息流通量较小,尽管也需要人主动学习和交流,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生存最重要的条件,掌握某种简单的技术而不同外界进行多少交流,也能够较好地生活一辈子。
但信息社会这样已经不行了,信息网络化之后,社会上的新信息太多,信息量太大,知识更新太快,因此每一个人必须主动接受信息,学习新的知识,同人们进行广泛的交流。
同时,要在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中把握自我而不致迷失,一个人还必须有较强的选择能力,在各种信息和知识中进行判别和选择,选择那些正确的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东西,放弃和淘汰那些错误的和没用的、过时的东西。
在学习型社会中,一个人的学习素质的高低,将影响着他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因而,学习素质应该成为学习型社会中公民的必备素质,从现代人的发展来看,学习素质已经成为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它决定了人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挖掘和对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也就决定了它对杜会的贡献程度。
而学习型社会中的人的这些特征最终都体现在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处理能力上,表现在创造能力、核心竞争力上。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所具有的独特的优胜能力。
包容的、系统的思维方式系统的思维方式,是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一个特点。
中国人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 的观念,具有明显的系统思维特征。
当然传统的系统思维同现代的系统思维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文明更加注重分析,在西方物质文明的冲击下,东方传统的系统思维方式严重边缘化,甚至被基本忽略了。
但是,在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起来以后,整个世界正在联结为一个大的系统,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广泛互动,任何一个组织一个人每天都处在这种互动之中。
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知识成为了最为重要的驱动力,而学习也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技能。
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了未来的趋势,学习将会成为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技能。
一、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指“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社会”,它强调的是在整个社会和各个领域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变化。
学习型社会既包括个人的学习,也包括组织和社会的学习。
二、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学习型社会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密集型: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社会,它以知识为基础和核心,致力于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2.适应性强:学习型社会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即它能够迅速、灵活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变化。
3.强调学习:学习型社会强调学习,它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够创造新的东西,迎接未来的挑战。
4.信息交流快速:学习型社会通过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使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三、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指那些能够在日常运营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并能够适应市场和社会变化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和社会的变化。
1.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Peter M. Senge 于 1990 年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即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是学习者,在组织中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学习型组织从整体上考虑组织的发展和创新,确保组织能够持续发展和创新。
学习型组织的涵义是不断学习、成长、改进和创新,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企业的必由之路。
2.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跨功能性:学习型组织不要求每个成员都是专家,而是鼓励成员在不同领域中取得不同的学习和经验,从而创造出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
2)开放性:学习型组织鼓励成员敞开心扉,发表意见和建议,自由地交流和分享经验和知识,以期推动组织持续发展。
教育发展与学习型社会研究
教育发展与学习型社会研究第一章:引言学习型社会是指一个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具有全民学习意识,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的社会。
学习型社会成为了当前全球各国所奉行的发展目标之一,因为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竞争力,并适应变化的世界。
而教育发展则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因为教育是知识传承和创新的主要载体。
因此,本文将探讨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教育发展以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二章:学习型社会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学习型社会是过去二十年来学者们提出的一个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概念不同,它强调的是人类与知识和信息的关系。
根据美国的学者彼得·圣吉(Peter Senge)提出的理论,学习型组织应具备以下特征:1.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学习型社会应当具有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即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知识更新。
2.加强学习意识: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们应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自觉地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技能和经验。
3.促进知识共享:学习型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应该能够构建与共享知识的环境,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发展。
4.建立协作学习机制:学习型社会中应该建立起协作学习的机制,通过多元化资源和学科的整合,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第三章:教育发展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学习型社会实现的重要途径,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推动科技进步,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中之重。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具备知识和技能,更是能够发展个人的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培养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育发展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知识与技能传递:教育是知识和技能线性传递的重要途径,它在不断地培养新一代的知识产生者、传承者和创新者。
2.促进人类的智力发展:教育与人类的智力和认知发展密不可分,通过科学教育促进人类的智力和认知的全面发展。
3.终生学习的重要保障:在学习型社会中,个人不仅需要一定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更新,教育发展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新书《学习型社会》——教育社会学经典著作
新书《学习型社会》——教育社会学经典著作[美] 罗伯特·赫钦斯(Robert.Hutchins) 著林曾李德雄蒋亚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罗伯特·赫钦斯是美国教育界的传奇式人物,29岁时成为芝加哥大学校长,在任时间长达16年之久。
1968年出版的《学习型社会》开学习型社会研究之先河,系该领域中第一本称得上经典的著作。
赫钦斯指出“教育的目的是理解,而理解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是多余的”。
基于这种观点,他认为教育是间接地而非直接地服务于经济、国家财富和国力的增长。
显然,这种观点直到今天仍具极大的挑战性。
《学习型社会》的出版可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的教育改革以及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为中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一份新的参考资料。
闲暇与学习型社会(译者序)罗伯特·赫钦斯1899年1月17日生于纽约市的布鲁克林(Brooklyn),1977年5月17日逝世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Santa Barbara),享年78岁。
虽然出生在纽约,但赫钦斯是在俄亥俄州(Ohio)的奥伯林(Oberlin)长大,并就读于奥伯林学院(Oberlin College),他父亲是该学院的神学教授。
赫钦斯所受的专业教育是法学,他在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耶鲁大学并于1921年完成本科教育。
1925年他毕业于耶鲁法学院,1927年提升为正教授并于同年提拔为耶鲁法学院院长(1927~1929年)。
1929年至1945年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1945年至1951年担任芝加哥大学的名誉校长。
赫钦斯是美国教育界的传奇式人物,30岁时就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在任时间长达16年之久。
尽管他的父亲与祖父皆是长老会牧师,赫钦斯仍成为非宗教性永恒主义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校人物之一。
由于长期担任教育行政领导,赫钦斯的声誉在教育界远远高于法学界。
赫钦斯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哲学家,他对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贡献是主张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以及共同核心课程(common core courses),率先号召读经典(great book projects)。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有哪些特点?学习型社会,是指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
(1)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学校只是学习的一种场所,人的一生无法区分成“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强调“终身教育”。
(2)21世纪将更加强调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三者协调统一,地位平等,以大教育观在全员中开展教育。
(3)社会将根据个人随时需要,提供多渠道、多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
(4)全社会在谋职过程中,将从以学历证书为主转向以资历格证书为主。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有什么特征?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其特征有:(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使具有不同个性的成员凝聚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体学习的努力来达到的。
(3)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
(4)重视学习成果转化,促进组织以新的方式处理事物,取得竞争优势,使组织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
(5)扁平式管理结构,保证上下级的不断沟通。
(6)自主管理,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
(7)员工家庭与事业平衡,使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
(8)领导者肩负新的使命,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有哪些特点?学习型社会,是指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
(1)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学校只是学习的一种场所,人的一生无法区分成“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强调“终身教育”。
(2)21世纪将更加强调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三者协调统一,地位平等,以大教育观在全员中开展教育。
(3)社会将根据个人随时需要,提供多渠道、多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
(4)全社会在谋职过程中,将从以学历证书为主转向以资历格证书为主。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有什么特征?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其特征有:(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使具有不同个性的成员凝聚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体学习的努力来达到的。
(3)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
(4)重视学习成果转化,促进组织以新的方式处理事物,取得竞争优势,使组织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
(5)扁平式管理结构,保证上下级的不断沟通。
(6)自主管理,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
(7)员工家庭与事业平衡,使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
(8)领导者肩负新的使命,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学习型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美国学者瓦特金斯和马席克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行为准则。
它们是:创造不断学习的机会;促进探讨和对话;鼓励共同合作和团体学习;建立学习及学习共享系统;促使成员迈向共同愿景;使组织与环境相结合。
概括起来有5个要素:即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有哪些特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原则有哪些?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二是强调个人学习基础上的“组织的学习”。
学习型组织强调的组织学习,应该注意三大要素:以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
三是强调学后必须“新行为”的学习。
(1)领导者带头学习的原则创建学习型组织,不仅要求组织的员工成为学习型员工,更要求其领导者领导成为学习型领导。
负有决策、指挥、协调、控制责任的领导者,永远是组织各项工作的“第一推动力”。
要求员工重视和参与学习,领导者首先要重视和参与学习,带头学习,带头超越自我、重塑自我;组织的领导群体要成为团队学习的典范,要以自身个人愿景、核心价值观的提升来引导全体成员建立共同愿景和组织价值观。
(2)全员学习原则对学习型组织而言,团队学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形式。
全体成员都应该积极、理智地参与团队学习,逐步树立立自觉的学习意识,形成整个组织的浓郁学习氛围。
全体成员要在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创造生活的高度上深刻领悟工作的意义,在形成一致性认识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目标,并且坚持不屑地学习,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3)创新学习原则创新学习原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求以学习促进创新,即以整个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作为学习的目的,实现以观念、知识、智能更新为特点的人力资源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二是要求以创新促进学习,即为了确保和稳步提高学习效果而不断改革学习体制、学习制度,讲究学习方法,努力创新学习体制、创新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
(4)反思学习原则以学习型组织作为努力方向的社会组织,从领导者到普通成员都要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问题,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和确认新问题,以问题、失误引导学习、推动学习。
(5)互动学习原则在组织中,团队学习的突出特点是一个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互动过程,一个人的感情可以逐渐提升为组织知识,一个人的智慧可逐渐演进为组织智慧,从而指出组织知识大于组织成员个人知识之和,组织智慧大于组织成员个人智慧之和的效能。
学习型组织创建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组织?衡量学习型组织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看组织能否持续发展和改进。
(1)全体成员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2)全体成员都有明确目标,喜欢一起工作和学习的过程,并持续地协作和成长。
(3)全体成员工作起来来更有效,充满热情并感到振奋,工作中体会到更大的乐趣,并不断推进组织发展和壮大。
(1)树立一定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信念。
确立组织学习机制,包括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和整个组织的学习的机制。
(2)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
在全体员工中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树立团队学习理念,树立组织建设就是科学管理的理念,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
开展全体员工持续性的自主学习,强调终身学习。
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灵活利用空间,并为组织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3)改进传统意义上的学习。
立足于学习、读书、培训,但绝不能只停留于一般的学习、读书、培训的层面上,通过开展境界教育,培养员工的健康品格、扎实作风、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工作态度,让职工从“工具性”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工作观,学会有效地改进工作设想,学会开放心灵,容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
(4)精心培育学习载体。
做到学习同本单位工作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寓学习于工作中,寓学习于活动中。
(5)建立组织学习的保障机制。
建立能够为职工进行交流服务的设施和环境,建立透明、公开、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创造有利于每位职工发挥创造力的文化环境。
(6)建立组织学习的激励机制。
利用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手段,鼓励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进各部门协调工作,不断克服各种学习障碍,推动组织进步。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说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点是学习型班组建设?(1)领导重视。
领导要做到“一人三者”即带头人、决策者、宣传者、实践者,尤其是“实践者”更重要。
(2)制定措施,保证实施。
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思想发动与组织推动相结合,二是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三是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四是全员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续合,特别是重点学习要突出,五是检查评估与总结提高相结合。
(3)安排好学习内容。
一是面向前沿,学习先进理念、最新信息、科学知识。
二是面向实际,结合组织实际情况,深入持久地学习。
三是面向人才,将学习和培养人才目标相结合。
(4)动态学习。
就是要根据形势、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学习计划。
(5)建立健全学习机制。
奖励要与规章制度相结合,办事要公开,反对平均主义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突出体现在班组既是企业组织生产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员工日常生产、工作、学习的场所,又是企业进行专业管理和民主管理的结合部。
员工素质的提高,落脚点必然是班组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同时班组还是培养职工队伍、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阵地。
建设学习型企业,没有学习型班组作支持如同在海滩上建造大厦必然要倒塌。
创建学习型班组是班组建设的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永远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学习型班组的建设也就永远没有终结之日。
为什么要倡导团队学习?什么是团队精神?团队学习指的是组织通过整合其个体的学习,形成蓬勃发展的前进动力。
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团队学习对组织与个体来说是双赢的选择,也是双赢的结果。
知识无涯,学习无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冠军杯,组织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与员工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通过团队的不懈学习,保持对市场、对竞争伙伴的清醒、理性判断,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更多挑战。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面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
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因此,团队精神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形式载体,必须要有抽度体系来维护和巩固。
比如球队的纪律性性严肃性就是赛场上发挥团队精神的有力保障。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团队学习的关键是深度汇谈。
深度汇谈是在无拘无束的探索中,自由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交流经验教训,反思、探询,相互支持与启发,从而得到超过各自的个人认识。
(1)确立一个目标。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期望是形成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也是达成职工对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忠诚的重要方式。
一个有想象力的目标,是团队成功的基石,而目标也使得团队具有存在的价值。
因此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如进入世界五百强,成为世界一流的医疗企业等等,使全体成员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团队,团结协作,为实现目标奋斗。
(2)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组织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工种之间的关系都是供应链之间的联结,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圆满完成。
一个好的企业、好的部门往往是通过自我调节把磨擦问题降到最低点的。
对一些处于边界的问题避免采取“踢皮球”、“守球门”的态度,要识大体,顾大局,尽量在自己部门里加以解决,为其他部门、上下级、各道工序创造好的工作条件。
(3)树立主动服务思想。
发扬团队精神,主动为其他部门提供优质服务,尽心尽力帮助他人解决难题,使组织各方面都做到领先一步。
(4)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
领导是团队的核心。
作为领导者,应了解和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尊重他们的要求,以“服务管理心态”,而不是“监管、控制心态”,通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令人拥戴的领袖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团队成员按既定的方向去完成组织目标。
领导者要注意倾听不同声音,要注意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加以重视和思考,求同存异,保留不同的思想,利用好团队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