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习型社会_陈乃林

合集下载

以人为本 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以人为本 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以人为本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作者:卢春华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第24期摘要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一种新举措,是一种全民参与的社会性活动。

首先引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接着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分析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要素构成模型,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如何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

关键词终身学习型社会;以人为本;远程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05-03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学习型社会”的概念。

而以人为本是当代政府执政理念,强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突破。

但如何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分析学习型社会的模式构成要素以及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索。

1 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学习型社会,最早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校长罗伯特·M.哈钦斯(Robert M Hutchins)提出的。

1968年,他在其出版的《学会学习》一文中,对学习型社会进行了系统论述。

他认为:“除了能够为每个人在其成年以后的每个阶段提供部分时间制的成人教育外,还应以学习成长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成功地实现社会的价值转换。

”显然,哈钦斯所理解的学习型社会是具有深刻内涵的,不能肤浅地认为只为成人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就是学习型社会,而要实现成功的价值转换(即指全面发展、自我实现、自适应社会发展)[1]。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建立一种适应生活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活动运用于社会发展的一种实践,着眼于对人、对人性以及对人的终身进行真正意义的培养。

关于社区教育项目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的思考

关于社区教育项目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的思考

2009/09总繁272期C H E N G R E N J I A O Y U ==篙拳=====墨嚣=====墨II I————i揣==墨文奄编号:l O O l一8794(2009)09—0016—04关于社匡教育项目鲐概念及其本质特征鲐思考陈乃林《江苏成入教育协会,江苏南京210003)摘要:项目已经成为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的蚤要抓手,项目开发也已缀成为社区教育工作的热门话题。

但是,人们思维方式中划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歃乏对什么建牡区教育项目概念的科学界定与本质解读。

谈文指出这是一个本体鲢、基础缓、本囊缝秘籁题,砖于遘一步疆透藕这教弯瑗舞秀发,英骞熏要戆糖导意义和基蔫l l馀佳。

关键词:项目;社区教育项目;概念;本质特征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项目管理历史悠久,从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开始,就一直执行着各种规模的项目,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嚣娥酶都江矮、埃及的龛字塔等,都是一些非常戒功的工程项目。

但是,研究认为,赢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人们都是无意识地按照项豳的形式运作,属于潜意识的项黼管理阶段。

项目管理的发展是工程管理实践的结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项蟊管理应用范围空前扩大,几乎各行各业都成为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

项基管理在社嚣教育领域的应焉,还是近咒年的事情,2005年上海社区教育战线的同志提出,社区教育实验区究竟实验什么?于是他们从抓实验项目人手,促进社区教育的深入,这便是项目秘项目管理在社区教裔领域的发端。

中嚣成久教育协会柱区教育专业委最会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委托,2008年在全圜社区教育实验区申报的基础上,评选一撬孝±速教育示蓬街道秘示范项基,使项目管理在全国社区教育领域内,逐步得刘应用和推广。

但是,如果回过头来总结和反思一下,就会发瑰:在社区教育领域,对于项目秀发和顼露管理懿一般议论,对为什么要重视项目的目的意义,对怎么实施项目的思路方法,阐述得比较多,而对项嗣的概念本身及其本质特征,翼l被忽视了、忽略了,有的关于项翻方面的论著或论文,对项目的概念界定只字不提。

_学习_的快乐功能_读_第五项修炼_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_有感

_学习_的快乐功能_读_第五项修炼_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_有感

彼得・圣吉指出 “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 以 为 人 此 一 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 ”透过学习, 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 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所以这里的 “学习”并不只是指吸收知识,或者获得信息,而 是 培 养 如 何实现生命中真正想要达到的结果的创造性能力的一种行 为,是开创性的学习。学习型组织把人的学习能力提升出 来,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的认识,旧观念中的人是教育 的客体,是被动的接受者,然而现在人们真正认识到人是 天生的学习者,人们不仅完成了自己最原初的行走、说话 技能,而且渴望通过学习成为出色团体的一分子,寻找生 命 趣 味 盎 然 的 泉 源 。 “学 习 ” 对 于 个 人 来 讲 , 就 是 对 生 命 的尊重和发扬,它关心人的发展,更关乎个人的幸福,追 求人的完整且快乐,是学习型组织学习的功能之一。 一、不断聚焦个人愿景使人快乐 不快乐的来源之一,我们没有发现内心真正的愿望、 理 想 或 目 标!! 愿 景 。 工 具 性 价 值 观 认 为 , 人 学 习 和 工 作 是 为了获取收入,来满足学习和工作外的真正需要。于是人 在学习和工作中是一种无奈和失望,感觉不到真心奉献的 喜悦。 萧 伯 纳 曾 经 生 动 得 表 达 了 他 对 快 乐 的 看 法 : “生 命 中 的喜悦,源自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 无限心力的时候。它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 大 力 量 ;
论的新发展 ’*( &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
2& 吴鸣& 被误读的《第五项修炼》 ’*( & 新西部,-$$1,+&
!"#
典。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组织学习,然而它把人的学习能力提升出来,重新认识人的主体性及自我与世界的 一体性,因此本文试从 “学习”对个人的作用,阐述 “学习”的快乐功能:不断聚焦个人愿景使人快乐,真 诚地面对现实与愿景之间的差距使人快乐,对他人开放并容纳别人的想法使人快乐,追求自由使人快乐。 关键词:第五项修炼;学习;快乐;功能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试论学习型社会

试论学习型社会

试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犹如一颗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星辰,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它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学习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知识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今天,让我们共同探索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以及它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喻一:学习型社会如同一片知识的海洋学习型社会就像一片知识的海洋,每个人都是一名勇敢的探险者。

在这片海洋中,知识如同无尽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挖掘。

而学习,则是我们驶向知识彼岸的船只,它带领我们穿越波涛汹涌的海洋,抵达智慧的彼岸。

夸张修辞和强调手法: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前所未有。

只有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社会,我们才能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型社会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观点分析和思考: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与挑战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首先,它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在这个社会中,学习不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贯穿人一生的过程。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学习型社会强调学习的普遍性和平等性。

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无论年龄、性别、身份和地域。

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学习的资源和条件,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学习的权利。

最后,学习型社会强调学习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创造和应用知识。

社会应该鼓励创新和实践,为学习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然而,建设学习型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如何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如何激发公众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这些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积极应对。

形容词进行评价:学习型社会的积极影响学习型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它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社会形态,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学习型社会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社会形态,它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和措施。

“学习型社会”:内涵、背景、特征

“学习型社会”:内涵、背景、特征

“学习型社会”:内涵、背景、特征作者:张春龙来源:《唯实》2017年第02期学习型社会,也称为学习社会或学习化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理论,其概念最早是美国学者哈钦斯(R.B.Hutchins)1968年提出。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世界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发展,终身学习的观念引起各国重视。

进入21世纪,世界全面步入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为提高社会、组织乃至个人的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学习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涵义哈钦斯在出版的《学习社会》一书中认为:学习化社会可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和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在该社会里,“每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

美国学者爱德华(Edwards)在不同时期对学习化社会给予了不同的界定:1968年时,他认为学习化社会应是一个有教养的社会(educated society)。

这是在哈钦斯提出学习化社会须强调博雅教育后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提出学习化社会应是一个学习市场(learning market),其目的是以學习化社会为方法,通过建立和发展一个充满学习机会的市场提供社会发展的机制,以满足个人和雇主对于更新技术的学习要求,从而解决经济不景气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爱德华依据信息科技和网络的发展提出,学习化社会应是一个学习网络(learning networks)。

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特征。

认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在信息化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至社会迫切需要。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学习化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技术社会和资讯社会之后的又一个社会时期。

学习化社会理论

学习化社会理论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

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王伟杰常波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和人们对终身教育观念的日益认同,人类走向学习化社会已成为当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趋势。

因此,对学习化社会的构建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已是十分必要。

一、学习化社会的提出最早论述学习化社会的是美国教育家哈钦斯,他在1968年提出;“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仅经常地为他们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该以学习者的成长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根据此目的制定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来促使目的的实现,而由此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换及成功的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未来社会应该是“学习化社会”,在任何情况下,每—位公民都可以自由的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教育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义务,而成为公民对社会的一种自觉的责任。

美国的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也提出了《走向学习化社会》(Toward a Learning Society)的报告书,使学习化社会这个术语愈益广泛的普及起来。

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再—次提出了建立以终身教育为指导的学习化社会的构想,认为学习化社会“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与其说它是一种教育概念,不如说它是—种生活方式”。

知识社会呼唤成人远程网络教育—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综述

知识社会呼唤成人远程网络教育—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综述

以知识 为基础 的经 济 , 以知识 和信息 的生产 、 配 分 和使用 为基础 , 以创造性 的人 力资源 为依 托 , 以高
科 技产 业 和 智 力 为 支 撑 的经 济 知 识 社 会 的 到 来, 也就是 学 习化 社会 的到来 , 它意味 着学 习意 识 的普遍 化和学 习行 为 的社 会 化 , 味着 终 身 教 育 意 体 系 的真 正 确 立 , 味 着 教育 的社 会 化 、 意 民主化 、
人学习具有 了新 的特 点 , 重视 素质 教育, 要 关注人 的全 面发展。在知识 社会 中, 远程教 育 、 网络教 育 因为其 自身的明显优 势, 受到越 来越 多的成人 学 习者 的欢迎 。这是海峡 两岸“ 识社会 与成人 知 擘 习” 学术研讨会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 知识社会 ; 成人教育 ; 远程 教育 中图分类号 : 7 8 G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08—4 0 (0 20 —0 3 0 10 2 72 0 )2 09 4
海峡 两岸 “ 识 社会 与 成人 学 习” 知播 电 视 太学 , 江 江苏 南 京 2 0 1 ) 10 3

要 : 识社 会是 强调 以知识 为核心 的社会 , 知 知识社会也 是 学习社会 。在 即将 到 朱的知识社会 ,
成人 教育要 有新 的策略 , 改革 成人教 育的结构 , 要 注重发 展农村成人教 育 , 要建 立学习型社 区; 成
身 学习 、 识社 会 与远 程教 育 、 社 会与杜 区教 知 知识 育、 知识社会 与人力资 源开 发等 。阳春 三月 , 美丽
的瘦 西湖 畔 , 自海峡 两岸 的近百位 成 人教育 、 来 远 程教育 工作 者 聚济 一 堂 , 取 了 中央 广 播 电视 大 听

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

• 4.怎么样建立学习型社会 怎么样建立学习型社会 首先是确定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它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确定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它包括四个方面:全面建立教育培 • 训服务网络,推进远程教育集团电视卫星网络教育的全覆盖,能够提 训服务网络,推进远程教育集团电视卫星网络教育的全覆盖, 供所有教育资源,二是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职业培训中心, 供所有教育资源,二是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职业培训中心,三是建立 相对完备的社会培训机构,进一步强化劳动技能的培训, 相对完备的社会培训机构,进一步强化劳动技能的培训,四是探索完 善社区教育,努力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第二, 善社区教育,努力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第二,全社会形成努力 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氛围, 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氛围,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 思想动力。第三,深入开展科学普及活动。通过科普论坛、科普展示、 思想动力。第三,深入开展科学普及活动。通过科普论坛、科普展示、 社区科普、网络科普等多种渠道,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社区科普、网络科普等多种渠道,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 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 内在要求: 内在要求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要求。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 要求。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都可以 随时随地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随时随地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 第一,发达的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条件。 第一,发达的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条件。 第二,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 第二,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 第三,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第三,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第四,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氛围。 第四,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氛围。 第五,不断超越原有的观念和结构。 第五,不断超越原有的观念和结构。 让我们展开学习型社会的蓝图,领略它的无限风光 领略它的无限风光! 让我们展开学习型社会的蓝图 领略它的无限风光

论网络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对转型发展的促进——以浙江省为例

论网络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对转型发展的促进——以浙江省为例

学 习 型 社 会 的 建 设 要 以全 民 学 习 为 基 础 、 以 终 身 学 习为依 托 。 在 全 民学 习 看 来 , 学 习 不 是 单 纯 的 个 人 行 为, 而 是一 种群 体行 动 , 从 这个 角度 出发 , 教 育 的 功 能 应 超 越 传 统 教 育 范 畴 和 形 态 ,应 该 广 泛 扩 充 到 整 个 社 会 的各个领 域 , 扩 展到家 庭 、 生活、 工 作 的一 切 场 所 。1 1 1 在 终 身 学 习 看 来 .丰 富 多 彩 的 现 实 生 活 构 成 了终 身 教 育 赖 以存 在 和 发 展 的 本 源 和 基 础 ; 知 识 的学 习 、 技 能 的 培养是 教育 , 情 感 和态度 的变化 、 人 们 的社 会 实 践 也 是 教育, 而且是更 重要 的教育 ; 生活 即教育 , 教育 即生活 , 教 育社 会 化 、 社 会 教育 化 , 既是 终 身教 育 的理念 , 又 是 终 身 教 育 的 现 实 。[ 2 1 我 国提 出 “ 发 展 远 程 教 育 和继 续 教 育 , 建 设 全 民学 习、 终 身 学 习 的学 习 型 社 会 ” , 既 表 明 了 我 国学 习型 社 会 建设 必 须 要 依 靠 全 民 学 习 和 终 身 学 习 两 个 重 要 方 向 , 同 时 也 提 出 了依 靠 远 程 教 育 和 继 续 教 育 两 条 具 体 途 径 , 特 别其 中关于远程教育 的定位 , 更 体 现 了鲜 明 的 网络 时 代
员 享 有 的 学 习 权 利 和 受 教 育 机 会 达 到 了前 所 未 有 的 普 及 和 满 足 程 度
从 中 可 以看 出 ,无 论 是 网 络 时 代 演 绎 出 的创 新 模
式。 还是 学 习型社 会彰显 出 的教 育理 念 , 都 体现 了一 种

学习型社会建设课件

学习型社会建设课件

要求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久性,个人要终身学习 和教育,企业要不断学习与变革,国家要始终保持 竞争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
创建学习型社会,要大力加 强国家信息网络的建设、改 善知识传播的技术条件;创 造鼓励学习,促进创新的文 化氛围,培育重视知识、重 视人才的观念和机制。
在丹麦,学习不仅仅只是在教室中教孩子们书面知识。 如今我们也正试着把学校向社会开放、向公司开放, 让公司加入到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来。比如,我们安排 年轻的孩子们在学习期间去公司、去工厂看看,看一 看公司是怎样运作的。
学习目标
• 了解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 了解如何创建学习型社会 • 掌握如何评价学习型社会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 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 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 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和普遍化,它包 括学习型公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 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内容。
我们门多萨市建立了13个家庭中心,从43天大的婴儿 到更大的儿童,都能受到教育;我们在农村建立很多 基础教育学校,利用废旧火车车厢改造成流动图书馆。
教育技术工作者能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做哪些事?
构建学习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挑战性很强而又 具有战略价值的工作。框架的设计要遵循5条原则:
科学性原则 先进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
光明市继续教育机制是一个从下到上的本地化学习架 构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是公民本身的需求。光明市 设置了终身学习中心,然后在总部周边建立了5个领 域、5个学科或者5个方向的组。光明市希望通过不断 发展学习网络,包括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举办各 种全球性的学习活动。

终身学习力:学习型社会一种必要的生存能力

终身学习力:学习型社会一种必要的生存能力
一、概念的提出 当代学习的实质性问题是,是否知道学习什么, 获取什么知识、从哪里学到知识,是否能运用所学知 识来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建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和 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本领。对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学习 已成为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手段。作为终 身学习者,应当学会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其 中既包括传播知识、信息的各种媒体,又包括传播知 识、技能的各种空间。对于终身学习的发展动力,美 国学者道伦斯(Dolenee)和诺里斯(Norris)曾引用了
里斯尼克(1987)关注的是思维能力,尤其是高 级思维能力。她认为这种能力具有以下特征:它具有 非规则系统性,即解决问题的渠道不是预先设定的;
具有复杂性,常常导致多种解决方案。要求学习者具 有敏锐的判断力,即面对多种选择时,学习者必须基 于经验甚至直觉采取措施;它要求自我调节。高级思 维的学习者能根据未来形式的变化来进行新的学 习。里斯尼克还强调了高级思维所需的执行程序
现了虚拟的学习空间,因此,作为学习化社会的学习 阿尔文·托夫勒曾发表论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
必须具备必要的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具体表现如 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终生学习
表所示(见上页)。
力也就是未来最具潜力的能力之一。
学习化社会必然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因此终 生学习力的主要特征便是信息能力,即把信息资源 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知识的合理构成能使人自 觉地调整不合理的架构,形成知识的新陈代谢,这种 架构散发出来的就是一种强有力的终身学习力。
认识到,知识的掌握的确重要,但能力的发展更为重
要。因此,必须提供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 学环境中,学生应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在与环境的交 互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而能力培养的重 要内容之一就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进入21世纪后, 人类整体上迈入了知识社会和学习化社会,人们的 学习将获得充分发挥的环境,尤其在自主学习方面 将会得到更大的自由和动力。由此自主学习必然会 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贡献—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贡献—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
, ,

秘 书 长 楼 永木 代表 省 市 成 协 发 言
朱新 均

维普资讯

与 农 村 发 展 为 主 题 葛 道 凯 以 成 人 高 等教 育 在 终 身 教 育 体 系 形 成 中 的 作 用 为 题 项 秉 健 以 终 身 教 育 ( 学 习 ) 引 领 成 人 教 育 的 实 践 为题 赵 云 飞 以 培 养 新 型 农 民 建 设 和

, 、 ”



董 明传
的 产 生 较 大 影 响 的 董 明 传 郝 铁 生 等 2 1 名 人 员 给 予 表 彰 的决 定 并 向获奖 人 颁 发 了 荣 誉 汪 书 和 成 人 教 育 贡 献 奖 杯 ;张 志 坤 宣 布 了 第 六 届 优 秀 论 文 评 选 结 果 和 表 彰决 定


展 教 育事业 建 设 人 力 资 源 强 国


” ,

现 代 国 民 教 育 体 系更 加 完 善


终 身教 育 体 系 基 本 形 成 全 民 受 教 育 程 度 和 创 新 人 才培 养 水 平 明
显提高
” , “
建 设 全 民 学 习 终 身 学 习 的 学 习 型 社 会 的精 神 努 力
展 战 略学 会 中 国 高 等教 育学 会 中 国 职 业 教 育学 会 等 兄 弟 协 会


派 代 表 向 大 家致 辞

年会 开 幕 式 上 中 国成 人 教 育 协 会 常 务副 会 长董 明 传 致 辞 教 育部 职 业 教 育 与 成 人 教 育 司司 长 黄尧 讲 话 杭 州 市 成 人 教 育 协 会
96 9 10X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学习型社会逐渐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

学习型社会强调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和创新学习,旨在通过教育与培训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探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关键要素以及实施策略。

重要性学习型社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需求,为人们提供再教育和技能更新的机会。

其次,学习型社会能够激发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通过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学习型社会有助于缩小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要素教育体系的完善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这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这些教育阶段之间的无缝衔接。

终身学习文化的培育终身学习文化的培育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终身学习,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社会组织和媒体也应宣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

在线教育、远程学习和数字图书馆等资源使得学习更加便捷和高效。

创新与合作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还需要创新和合作的推动。

这包括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以及不同教育机构、企业和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

实施策略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激励机制,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教育改革教育体系需要进行改革,以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求。

这包括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评价体系的改进。

社区参与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社区学习中心、举办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可以增强社区的学习氛围。

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对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尤为重要。

通过交流和合作,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总结而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知识成为了最为重要的驱动力,而学习也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技能。

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了未来的趋势,学习将会成为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技能。

一、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指“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社会”,它强调的是在整个社会和各个领域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变化。

学习型社会既包括个人的学习,也包括组织和社会的学习。

二、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学习型社会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密集型: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社会,它以知识为基础和核心,致力于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2.适应性强:学习型社会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即它能够迅速、灵活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变化。

3.强调学习:学习型社会强调学习,它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够创造新的东西,迎接未来的挑战。

4.信息交流快速:学习型社会通过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使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三、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指那些能够在日常运营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并能够适应市场和社会变化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和社会的变化。

1.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Peter M. Senge 于 1990 年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即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是学习者,在组织中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学习型组织从整体上考虑组织的发展和创新,确保组织能够持续发展和创新。

学习型组织的涵义是不断学习、成长、改进和创新,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企业的必由之路。

2.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跨功能性:学习型组织不要求每个成员都是专家,而是鼓励成员在不同领域中取得不同的学习和经验,从而创造出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

2)开放性:学习型组织鼓励成员敞开心扉,发表意见和建议,自由地交流和分享经验和知识,以期推动组织持续发展。

多维视角下的学习型社会

多维视角下的学习型社会
维普资讯
20 0 8年 3月
河北 大 学成人 教 育学 院学 报
J u a fAd l Ed c t n o b iUnv ri o r lo ut u ai fHe e iest n o y
Ma . 2 08 r o Vo.1 1 0 NO. 1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教 育观照 ;社 会观照 ;哲学观照 中图分类号 :G 2 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4 1 2 0 ) 10 1-4 0 867 ( 0 8 0 - 80 0
斥在 正规教育之外 ;再次 ,发展 的内容局 限于知识和能力 的增进 ,忽视 情感 和价值 观的转变 。而终身教育完全打破 了这种局 限 ,在 教育 时空上展现出持续性 的发展 。终身教 育 的倡 导者保 罗 ・ 郎格朗认为 ,数百年来 ,把人生分成两 半 ,前半生用于受教育 ,后半 生用 于劳动 ,这是 毫无 科学 根据 的。教育 应 当是贯 穿每 个人 的一 生 和连 续不 断 的过 程 。终身教育是人类持续发展 的加 油站 、终 身发展的动力 源 。只有终身接受教育 ,不断开发人力 资源 ,才 能不 断更 新 知识和提高能力 ,才能促进 人 的全 面发 展和持 续发展 。 终 身教育 目标 的前瞻性 ,作为一种 持续 的发 展观 ,把 当前 的发展与未来 的发展结合起来 ,以未来发展 的可 能性作 为 制定 当前发展的前提和引导 ,以长远 的眼光推进教育 的可 持 续发展。 终 身教育既强调教育必须贯穿人 的一生 ,也强调把教 育扩 展到社 会生活 的各 个方 面和领域 。传 统 的教育 体系 , 基本 上是以学校教育 、学历教育 、正规教育为轴心 的封 闭 的教育体 系。在终 身教育看来 ,学校教育只是整个教育 的 部分 ,学校教 育决 不能代替人生全部 的教育 。知识 的学 习是教 育,技能 的培养是教 育 ,情感 、态度的变化 ,人际 交往关 系、社会关 系 的丰 富 ,人们 的社会 实践 也是教 育 , 而且是更重要 的教育 。终身教 育是 贯穿于人生历程全部生 活的教育 ,是 以人类 生活世界 为基 础的教育 。现实生活丰 富多彩 、绵延不 断,构成 了终 身教 育赖 以存 在和发展的本 学 习型 社 会 首先 是 终 身教 育理 念 引领 下 源和根据 。生活 即教育 ,教育 即生活 ,教育社会 化、社会 教 育发展 的新 视 野 教育化 ,既是终身教育 的理念 ,又是终 身教 育的现实 。 1 .学 习型社会倡导传统教 育向终身教 育转变 学习型社会 的理念和实践 ,顺应 了现代社会 发展趋势 学习型社会最初是作 为一个 教育学 的概念 提出来 的。 和需 求 ,奠定 了构建现代化教育体 系的思想 基础 和社会基 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作为密不可分 的概念 ,克服 了传统 础 。学习型社会 ,就是 以全 民终身学 习为基础 、以终 身教 教育囿于阶段性 教育发展观的理念偏颇 ,坚持 了可持续发 育体 系为依 托、人人 享有 基本 的教 育 学习权 利 和 机会 的 展 的理论 ,适应 了知识经 济创新 的要求 ,展现 出系统 化、 社会 。 持续化、终 身化的特 质。 2 .学 习型组织是建设学 习型社会 的社 会组织基础 传统教育通常是 由学校开展 的有组织 、有 目的、有计 传 统的教育是阶段性 的发展。首先 ,教育的发展局限 于学校 的发 展 ,把学校 教育 看成 是 教 育发 展 的全部 ;其 划 的活动。而 在学习型社会环境下 ,不仅学校是教育学 习 次 ,把人 的发展局 限于青少年 阶段 的发 展 ,成人 基本 被排 的场所 ,而且 每一个 社会组 织都应 该是 教育学 习 的场所 ,

浅析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

浅析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

本权力 和终身学 习需求 , 而促进社 区成员素质 和生活质 从
量提高 , 以及 社区可持续发展 的一种 新型社 区。 ”
厉 以 贤教 授 认 为 :学 习 型 社 区 是 一 种 以 学 习 者 为 中 “
“ 力于社区学习 团体 的组成 , 致 增加学 习机会 ; 联合提供学
习单位 , 发行学 习讯 息 , 导 学 习风 气 ; 倡 成立 社 区学 习中
黄云龙教授认为 :学 习型社区是 以一定地 域为依托 , “ 以社 区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 , 通过开展社 区居 民终身学 习 来促进社区发展和社 区居 民素质提高 的社会共 同体 。 ”
陈乃林教授认为 :学 习型社 区可 以界定 为是 以学 习 “
育与训练 的法定权 责 , 进而透 过提 供学 习机会 , 创造一 个
种 社 区学 习 的 指标 和 特 征 ” 。
对于学习型社定义 。
叶忠海教授 认为 :学 习化社 区是 指 以社 区终 身教育 “
网络和学习型组 织为基础 , 能保 障和满足社 区成员 学习基
台湾 1 9 9 8年 3月 发 布 的《 向学 习社会 》 迈 白皮 书认 为, 学习型社 区是各类 型学 习型组 织之 一 , 首要任 务是 其
心, 以终身学习 、 终身教育 体系为基础 , 以保障和满 足社 区 成员各种学 习权力与需求 、 获得人 的全面发展与 自我实现
以及可持续发展 的社 区。 ”
心, 建立社 区的学 习体 系。 ” 欧洲终身 学 习计划 ( L I1 9 ) E L ,9 5 将学 习 型社 区定 义
为: 一个城 市( 区、 地 乡镇 ) 的发展 超越 了提供 公 民所需 教
的主体 , 他们更渴望 留在城 市 中发展 , 改变 自己农 民的身份。而学 习型社 区的建 设 能从 多方 面帮助新生代农

解读学习型社会

解读学习型社会

解读学习型社会
陈乃林
【期刊名称】《江苏高教》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从国际社会的背景看,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学习型社会提出的根本动因.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与完善,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以制度创新为关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这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组织基础和社会依托;持续扎实地开展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总页数】5页(P1-5)
【作者】陈乃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学习型社会的知识论解读 --兼论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J], 刘存在;马恒通
2.关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多维解读 [J], 肖贺飞;刘冷
3.关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多维解读 [J], 肖贺飞;刘冷;
4.高职扩招“生源结构多样化”的新解读——基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视角 [J], 李

5.高职扩招“生源结构多样化”的新解读——基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视角 [J], 李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学习型社会的特点及其创建途径

我国学习型社会的特点及其创建途径

我国学习型社会的特点及其创建途径
冉维山
【期刊名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7)2
【摘要】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本文在探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学习型社会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创建途径.
【总页数】5页(P5-9)
【作者】冉维山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山东,菏泽,274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区域定位与特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向度 [J], 陈乃林
2."学习型社会"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初探 [J], 齐爱兰;宋泽滨
3.学习型社会主义学院创建途径初探 [J], 徐映奇
4.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及管理引导研究 [J], 周胜林
5.我国“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还有多远——基于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1998-2018年)回顾 [J], 曾文婕;漆晴;宁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学习型社会陈乃林=摘要>从国际社会的背景看,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学习型社会提出的根本动因。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为此我们必须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与完善,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以制度创新为关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这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组织基础和社会依托;持续扎实地开展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教育体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18(2004)01-0001-05=作者简介>陈乃林,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教育部社区教育专家组成员。

江苏南京210024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0[1]这里实际上从一个方面描述了未来社会形态的一幅蓝图。

弄清学习型社会的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认识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找准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是摆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学习化社会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里程碑的著名报告5学会生存6,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个概念,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

从此,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就在国际社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许多国家 地区 社会团体推进和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成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从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的背景看,学习化社会的提出,直接的动因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和理想追求。

当时一方面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不仅普及了小学教育,而且普及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可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全部人口中竟有一半尚未进过学校,而教育本身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正如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的那样,/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近于荒谬的情况:在有些地区,全部儿童中只有一半能进入学校,而这一半中又有一半儿童不适应于这样的学校。

即使在初等教育阶段,这些儿童就已经心灰意懒了。

0[2]人们普遍认为,在许多国家那种虽然过时和陈旧 但实际上还受到高度重视的学院模式,它过分地依赖理论和记忆,给予记忆型的学习方式以特殊的地位,损害了自由思想的表达 创造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它任意把人文精神和科学分割开来,拒不承认/科学的人道主义0;它把普通教育和技术教育分开,表现出对抽象思维的偏爱,而把实际应用看作奴隶们做的事情;它只为少数专业培养人才,并使这些毕业生甚至在工作职位缺少时,也藐视和不愿意转向某些技术性和实用的工作[3]。

针对学校教育制度体系陈旧过时的严重弊端,有人甚至尖锐提出废除学校 有体系不如无体系的过激批评。

从社会呼声和发展趋势来看,教育/必须把理论 技巧和实践结合,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0[4]。

从当初国际社会的背景看,更为重要的,社会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则是学习化社会提出的根本动因。

)))人口剧增是教育扩展的直接原因,令人害怕的/人口爆炸0常包含更可怕的/学生爆炸0。

)))教育扩展的另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来源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和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激起教育的扩展,这里有五类人:从未进过学校的人,过早离开学校没有工作准备的人,受过高等正规学习而他们的训练却不适应经济需要的人,已经从事职业而未受过训练的成人,所受专业训练已不适应当前技术发展要求的专业人员,都需要接受各种教育训练。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但也给社会发展及其文明进步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乃至严重后果,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城镇拥挤等问题,科学技术必须成为教育事业基本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必须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既控制自然力量,又控制社会以及人们自己的决策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政治上看,二次大战以后,发达国家教育的普及化 社会化步伐加快,一大批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获得独立,人民大众迫切要求接受教育,教育民主化的呼声日高;迅速发展教育是提高国家实力和地位的重要途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解放和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形式。

因此,发展教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其范围之广和力量之大是空前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 造就人,现代社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教育在育人 化人 造就新人方面发挥它的独特功能,/对于未来同样重要的另一事实是,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0[5]。

教育应在培养人的终身学习、学会生存方面作出努力,/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0[6]。

/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

所以,,,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0[7]综上可见,教育应当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但教育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羁绊,过去那种为少数人传授知识服务的教育制度,运用到现在急剧变化时代的大众教育,而知识数量又以前所未有速度激增时,那么这种教育体系就明显地暴露了它的陈旧过时,乃至有些社会拒绝接受学校制度化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的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激烈批评,强烈要求对教育目标 结构 制度 方法进行深刻的变革。

教育已经受到时代发展的强烈挑战,教育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过去人们比较注意如何扩充教育数量,推进教育民主化,促进教育结构多样化,促进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现在则意识到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学校教育体系能否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教育与社会 教育与学习者 教育与知识之间,究竟应建立怎样一种关系?教育本身是一个世界,又是整个世界的反映,教育既要服从环境条件,又必然会影响环境条件,那么教育应当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当人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教育问题时,就深刻地认识到教育问题的本质在于:/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 固定的情景 一时的生存 一种特殊行业或特定的职位作好准备。

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流行。

然而,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

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

,,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

0[8]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生全程,必须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必须贯彻培养社会新人的根本目的。

/根据这些理由,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特别强调两个基本概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的社会。

由于在校学习已不能再构成一个明确的整体,,,教育体系必须重新加以评议。

如果我们要学习的所有东西都必须不断地重新发明和日益更新,那么教学就变成了教育,而且就越来越变成了学习。

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指它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

0[9]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整个社会的全局,从社会和教育的关系,把学习化社会理解为教育与社会 政治 经济 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教育是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是贯穿在一个人一生各个发展阶段的连续统一体。

很显然,这样一种崭新的教育决不是过去那种封闭 保守 狭隘的学校教育体系所能理解 包容得了的,而是教育发展史上一场哥白尼式的根本性变革。

一个社会既然赋予教育这样重要的地位和崇高的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就应该有一个它应有的名称,这就是/学习化社会0。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课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和战略步骤的重大举措。

在教育研究中,我国许多学者早先也多使用学习化社会的概念,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这个问题。

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0[11]笔者以为,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方向 本质一致,是同一个社会形态或社会阶段两个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化0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表示彻底通透之意;/型0者形状 形态 框架 格局之谓也,表示基本总体之意。

笔者认为,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构想似更为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当然,学习化社会始终仍然是教育(乃至社会)改革发展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未来的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境界,突出地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面前。

因此,学习型社会决不仅是一个学术的概念或教育的概念,而且是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小康社会是未来社会形态的综合性 整体性特征,而学习型社会则是未来社会形态的文化的 教育的特征。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和实践,不仅具有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普遍意义,而且实际上已经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那么,我们致力于追求的学习型社会究竟有何特征,我们又从何入手来构建学习型社会呢?(一)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与完善,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两个本质一致互有联系又相区别各有侧重的概念,终身教育更多地强调国家或政府及其教育机构给公民提供教育机会和教育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人生各个阶段多种多样教育的需求;正因为这样,5学会生存6强调/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0[10]。

终身学习则强调公民个人是学习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在学习里比在教育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现,而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学习不仅是一种人权、人的权利,而且是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终身学习强调人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责任性,人的态度和动机,人的潜能的开发和人的完善。

可见,终身学习比终身教育对于人的发展与完善处于更高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