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评课稿

合集下载

2018-品德与生活评课稿-精选word文档 (10页)

2018-品德与生活评课稿-精选word文档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品德与生活评课稿篇一:优秀品德与生活评课稿范例优秀品德与生活评课《换个角度想一想》常婕老师执教的《相信我能行》一课,是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本第二单元的第2 个主题。

教学中常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新理念。

整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课程价值。

二、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三、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四、本节课几点遗憾1.教师上课时也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也比较很全面,但语言方式有些单一。

2..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不断锤炼自己,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瑕不掩玉,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层次清晰,流程自然,结构紧凑,实效性强,课堂上体现了老师良好的素质与主导能力,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

以上是自己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可能也有不成熟之处,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篇二: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篇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朝阳中学林燕201X年10月25日上午,朝阳中学到新江中学就行支教活动。

我听了一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华文化》(田锦蓉老师),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评教学目标:田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

如活动“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设计都体现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田老师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品社教研活动评课稿

品社教研活动评课稿

品社教研活动评课稿第一篇:品社教研活动评课稿品德与社会《我是谁》评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在这儿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共同研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我是本次活动数学组的主持人。

在这次品社教研组的验收活动中,今天冯老师代表我们教研组上了一节展示课,她是我校的教学骨干,兢兢业业。

对她执教的这节课,我们大家肯定会有不少的启发。

为了更好的总结这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

一.我们先请执教人冯老师说说自己的授课思路和讲课后的感悟、反思。

二感谢冯老师为我们上可一堂精彩的课,我觉得她的课扎实,热情,真实,有趣,当然每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都会有许多的亮点和遗憾,下面请各位听课老师说说自己的评价感受。

就由骨干教师贾老师先抛砖引玉,先请进行点评一下吧。

今天有幸听了冯老师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感谢冯老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和教学交流的平台。

冯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上很有心得,很有方法。

从今天的这堂课我们看到了品德教学的新思路。

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说教形式。

教学设计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在教师所设计的一个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回归“教会学生做人”这一本质中去,使教学真正做到了,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一理念。

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并没有过早的出现结论,而是肯花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可能如果教师能在板书上再工整规范些就更好了。

各位同仁们大家好!我是东洞小学的教师白杰。

首先要感谢刚才为我们上课的冯老师。

品德课在我们农村学校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大家都很困惑,今天我们欣赏了冯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最新2018】品德,评课稿,模板-优秀word范文 (13页)

【最新2018】品德,评课稿,模板-优秀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品德,评课稿,模板篇一:品德与生活评课稿品德与生活评课稿《相信我能行》(201X-09-26 23:37:24) 转载▼标签:教育李娜老师执教的《相信我能行》一课,是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本第一单元的第四个主题。

教学中李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新理念。

整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让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逐步铸就学生相信自我、展示自我、敢于大胆尝试的良好品质。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课程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心理品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自我发展为目标。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

《相信我能行》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经历,懂得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时刻给自己加油,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的道理。

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展示等,再现生活情景,谈议结合,分析原因,追溯危害,让学生达到学文明理的目的,如:开课时,教师用两种方式问好,情境创设新颖独特;课尾舟舟指挥图片的启发、引诱,以及教师个人的亲行、亲历,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象,把学生引入生活中,使学生入情入景,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老师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品德与生活《我们的大地妈妈》评课稿

品德与生活《我们的大地妈妈》评课稿

品德与生活《我们的大地妈妈》评课稿
田老师在教授这节课的时候,紧扣大地妈妈,以感知大地妈妈的美丽——探究生命中的三要素——体验大地妈妈的伤心——展示大地妈妈的笑脸为教学主线,各个环节界限清晰,同时又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学习活动发生和发展自然流畅,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通过体验性学习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经历了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

在本课中,教材只是引发学生思考、活动的一个例子,田老师能够大胆的活用教材,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如感受大地妈妈的美丽、探究大地妈妈哭了的原因等设计,但是教学又不拘泥于教材,即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引导学生围绕伤害大地妈妈的行为来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与发现,是教学既立足课堂,又超越了课堂。

在教学中,田老师还特别注意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学目标有机的结合,启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可以说,在此课教学中,田老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是到位的,对教材的处理是成功的。

而且我发现,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朴实简练,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生活的过程。

比如问题水的作用是什么、阳光有什么作用、屏住呼吸有什么感受等等,无一不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最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大地妈妈已经伤痕累累,保护大地妈妈人人有责。

由此拉近了环境与儿童的关系较好地处理了活动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有活动,活动中有生活。

因此,学生虽然经历了35分钟的学习,但是下课时学生是带着快乐与期盼离开教室的。

可以看出,孩子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教师真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的大象无形。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国旗国旗真美丽》评课稿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国旗国旗真美丽》评课稿

《国旗国旗真美丽》评课稿
评课:
这堂课,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在这节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

本课的亮点是衔接巧妙、结尾精彩。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

同样,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

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

“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毕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

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我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生动的结尾,请学生演唱或全班学生不拘形式的演唱。

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像听小说连播,观看连续剧那样在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周音乐课的到来。

本课强调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两个环节,并不意味着其他环节
可以忽略。

音乐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它们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部件”,只有每个“部件”运转正常,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这是一节还算成功的音乐课。

评课稿模板5篇

评课稿模板5篇

评课稿模板5篇篇一:评课稿模板品生社评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们知道《品德与生活》是一们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纵观本堂课,视频中的授课老师通过等教学活动,围绕着《》这一主题,激发孩子在课堂活动中将情感转化为行动力,促进学生。

教学思路层次清晰,一气呵成。

整节课中,我们能够被授课老师的智慧所折服,能够被孩子们的活跃的参与度所吸引。

特别值得我学习的有以下几点:一、生活认识的源泉品生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教师能够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截取学生生活中片段,如:二、学生课堂的音符我们知道,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也是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

课堂中,教师以学生的需要和问题出发,设计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此外教师的评价语:三、活动(实践)感悟的列车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这位老师创设了四、开放空间的妙用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课堂从教师拓展到到家庭、社会。

如:从而让儿童五、引导神奇的魔法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好差相差20倍。

可见教师的引导是多么的重要。

课堂中教师注意聆听儿童发言,并根据教学目标,巧妙引导。

如纵观品德课程,让我们明白品德课堂不同于其他课程。

他应该是“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动另一个灵魂。

”只有当我们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烂,儿童才会在生活中萌芽,在课堂中飞扬,我们的品德课教学才会流光溢彩。

总而言之,视频中的教师能够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体现了良好的教学素质,学生情绪饱满,是一节扎根于生活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也是一节提升学生道德情感的课堂。

品德与社会《你是我的好朋友》优秀评课稿

品德与社会《你是我的好朋友》优秀评课稿

品德与社会《你是我的好朋友》优秀评课稿尊敬的评课专家、敬爱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来自某中学的语文老师。

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一堂优秀的品德与社会课评课。

一、课题及课型:本堂课的课题是《你是我的好朋友》,属于品德与社会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篇短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友谊”的内涵和价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这个课题,使学生增进友谊、感恩和关爱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友谊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教师简单引述友谊的种种美好,激发学生对“友谊”的向往与思考。

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小结,引入新课。

2. 阅读: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短文中的词汇和句型,并帮助他们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故事情节。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4. 思考拓展: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扩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维系友谊。

5. 归纳概括: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友谊的定义和价值,并进行概括表述。

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方式的表达。

6. 反思点评: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肯定,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和学习。

五、教学手段:1. 彩色PPT:用于展示文本、图片等,提供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锻炼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提问和互动:教师通过提问和互动,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文中情节的发展。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范文(精选5篇)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范文(精选5篇)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范文(精选5篇) 第1篇: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听了张老师的《学习伴我成长》这一课,收获很多。

下面谈谈一些浅薄看法。

教师通过评价学生两年来学会的本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从而鼓励学生攀登新的高峰,将自信心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

三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这为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但是,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烦恼和学习困难也会越来越多,这对刚进入中年段的学生来说面临着新的挑战。

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这是思维发展中最艰难的一个阶段,孩子们刚刚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发展的程度也不平衡。

这一时期若不注意引导,有的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这就是为什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对于很多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学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学习”的概念还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是终身学习,更不明白人为什么需要终身学习。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周围大人们的学习情况,明确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以学习,从而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获得成长。

因此,本课重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懂得学习是人成长的需要,并且需要终身学习;引导学生理清学习的概念,理解并树立新的学习观,懂得学习的空间、途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生活处处皆学习。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第2篇: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选手、老师们:大家上午好!在这绿树成荫、你追我赶的火红季节,酉阳县第三届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竞赛活动,经过三天紧张精彩的角逐,即将在这里落下帷幕。

借此机会,我代表本次赛课的评委,对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平台和为本次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甘溪教管中心,甘溪小学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向参与本次活动的其他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老师们,本次品生、品社优质课竞赛活动是又一次成功的、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赛课活动。

小学品德与生活听课记录及评析

小学品德与生活听课记录及评析

小学品德与生活听课记录及评析记录:
- 日期:2021年5月20日
- 时间:上午9点至10点
- 主题:守时与守信
课堂内容概述
本次听课内容主要围绕守时与守信两个方面展开。

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解释了守时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准时上学是一种良好的惯,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接着,老师讲述了守信的含义,强调了信任和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举例和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地向同学们传达了守时和守信的重要性,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做到守时和守信。

主要观点
- 守时是一种良好惯,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 守信是建立信任的基础,诚信在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

- 同学们通过听课和讨论,对守时和守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通过讲故事和举例的方式,可以更生动地向学生传达守时和守信的重要性。

评析
这堂品德与生活的听课内容非常实用和生动。

老师巧妙地运用故事和例子,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并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守时和守信的内涵。

同时,老师还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增强了他们的互动性和合作意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吸收知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我认为,这堂课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本次听课记录了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内容,强调了守时和守信的重要性,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评析。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将会有所提高。

品德评课稿

品德评课稿

教学目标主要让学生学会赞赏别人,懂得用赞赏的眼光看别人,别人更美好;用赞赏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更美丽。

同时学会随时发现别人的优点,为别人的优点或进步感到高兴,并大声说出来。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寻找同学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优点访谈”活动。

效果不错,主要是——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区,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此课的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与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体验、来实现。

我把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如积极创设情境,夸夸自己的同桌,说说他有什么优点或最近有什么进步,并采访几组学生,让他们谈谈当受到同学的夸奖时,自己有什么感受;在夸奖别人时,又有什么感受等。

都说明教学内容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的;不是老调重弹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饱满的,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来自于自信,也使课堂生成更加精彩。

2.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去称赞别人。

如当有的学生被别人称赞唱歌棒、画画厉害的时候,老师及时地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来称赞这个同学,这时候学生说出来的称赞话语就是发自内心的,被称赞的学生也会有一种真实的快乐;3.坚持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发掘后进同学的优点或进步,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被称赞的愉悦。

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小孩子的对“棒”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学习一个方面,他们称赞的目光往往只关注几个学习最棒的学生,那些中下游学生尤其是后进的学生就有可能受到冷落。

我在课前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我事先了解班级里这些学生的相关情况,认真准备了他们的资料,引导大家来寻找这几个同学的闪光点,这样不仅使那些后进的学生从别人的称赞中获得了自信,而且也大多数学生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秋天在哪里》评课稿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秋天在哪里》评课稿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秋天在哪里》评课稿我今天的评课内容是韩老师讲授的《秋天在哪里》。

《秋天在哪里》一课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主题之一。

这课是通过观察秋天的天气、动植物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听了韩老师的课后我认为《秋天在哪里》这课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品德与生活这门活动型综合课程的三个特点来进行的,即: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

从韩老师的课堂中我能感到她设计的教学活动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教学活动,分别是“谈话导入秋天” 、“找秋天”、“欣赏秋天”、“留住秋天”四个部分组成。

首先在课的开始韩老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老师收到了特殊的来信,让学生猜猜看,是谁给老师寄来的。

”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把学生都带入到了课堂中,学生们都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一活动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情。

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再有就是韩老师的整节课有一个主线贯穿始终就是“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秋姑娘的身影”。

以这一问题为条主线从课的开始到结束。

学生在这一条主线的引导下,并配以适当的图片从“从天气、人们的衣着、花草树木、农作物、动物这几个方面去寻找秋天。

”感受到了秋天在五颜六色的叶子里,在美丽的花朵里,在丰收的田野里,在又香又甜的水果里,有趣的动物里,人们的生活里。

体会到秋天来了,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在学生寻找秋姑娘的时候,韩老师的幻灯片配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说到庄稼时,马上出现了一幅幅田野里丰收的场景。

有的学生说到水果时,又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水果。

并且现场还请同学们品尝了石榴,同学们的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

还有一个环节我觉得韩老师处理的也非常精彩,就是感受不同地方的秋天。

我国国土广袤不同地方的秋天景致也不一样,为了突破这一教学环节,韩老师出示了由南到北的.几个具有明显温度变化的城市。

(海南,郑州,北京和哈尔滨)从直观上感受同一时间不同风景的变化,同时也对大自然的奇妙和祖国国土的辽阔而震惊。

2018-小学品德与社会评课万能稿-范文模板(5页)

2018-小学品德与社会评课万能稿-范文模板(5页)

2018-⼩学品德与社会评课万能稿-范⽂模板(5页)本⽂部分内容来⾃⽹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即删除!== 本⽂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便编辑和修改! ==⼩学品德与社会评课万能稿篇⼀:⼩学品德获奖评课稿⼩学品德获奖评课稿让品德教学流光溢彩——《天⽣我材必有⽤》评课稿《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创造性地运⽤教材,⼤胆改⾰课堂教学,营造开放式氛围,实施开放式教学,就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课堂局限,放⼿让学⽣参与实践,使学⽣成为课堂的主⼈,提⾼品德与社会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如何让这⼀新的理念在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新课标指导下的品德课堂应如何凸现课堂的开放性,实施的活动性,让学⽣个性展现,灵性飞扬呢?今天就柳娟⽼师执教的《品德与社会》中的⼀⽂《天⽣我材必有⽤》谈⼏点⾃⼰的感受。

从柳娟⽼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明确本课的教学⽬标是让同学寻找⾝上的优点,发挥⾃⼰的特长,珍视⾃⼰,热爱⾃⼰,培养⾃⼰的⾃信。

⼀、精⼼设计活动,绽放⽣命活⼒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间教与学的沟通和交往的多维活动,教学设计重在设计⼉童的活动,在活动中体现⼉童的主体性,突出⼉童的个性,解放⼉童的创造性,“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加,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品德与社会的实质就是引导学⽣感受。

本课教学设计,教师将活动巧妙引⼊课堂。

1、形式多样,活动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师⽣有效、⾼质量的多项活动,作为教师,应有⽬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活动、情境,刺激维持学⽣的有效活动,⽣活贴近⼉童,深受学⽣喜欢。

如⼀开始的“超级猜猜猜”引起学⽣极⼤的好奇⼼;“打开抽屉⾥神密(秘)的信封”更是让同学兴奋不已;“寻宝摘星”让每个同学⾮常专注地、投⼊地、努⼒地寻找⾃⼰⾝上的优点,尤其是在和同学、⽼师⼀起分享⾃⼰闪光点时更是⼼情激动,情绪⾮常热烈。

有⼀位同学激动地(得)还上去和柳⽼师拥抱;从这⼀情景我们就已看到学⽣的情感通过活动得到了激发,赏识了⾃⼰;为⾃⼰有这么多的优点⽽感到⾃豪。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评课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评课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评课稿
最近听了两位老师的品社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前两位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老师一边观看优美图片,一边听着优美的背景音乐,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的向往,平添几分优美的气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各位老师都通过那优美的声音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唤醒了学生美的感受。

二、使用课件、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

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品社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

”各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

如运用“说”、“读”、“演”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还有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边有感情的体会,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

”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我想这些也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吧!。

2018-2019-品德与生活观摩课评课稿-word范文模板 (10页)

2018-2019-品德与生活观摩课评课稿-word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品德与生活观摩课评课稿篇一:优秀品德与生活评课稿范例《远离陋习》评课稿吴老师执教的《远离陋习》的选题课,是四年级第一册中的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中的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第一个主题。

教学中吴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新理念。

整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课程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心理品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自我发展为目标。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

《远离陋习》一课,首先主要是了解、列举封建迷信和不健康行为习惯的现象,再是针对所调查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是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类整理,设立子课题,组织探究小组。

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如: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对平常自己可能忽略的陋习现象进行反思。

吴老师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从时间观念来看,吴老师能合理支配时间,开头简洁直奔主题,谈话精练,环节紧凑,其目的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学多思多动多练,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

吴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思维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主动探究,我们看到了学生真正地思考,热情地投入到小组活动中。

优秀品德与生活评课稿范例

优秀品德与生活评课稿范例

优秀品德与生活评课《换个角度想一想》
常婕老师执教的《相信我能行》一课,是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本第二单元的第2 个主题。

教学中常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新理念。

整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课程价值。

二、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三、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四、本节课几点遗憾
1.教师上课时也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也比较很全面,但语言方式有些单一。

2..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不断锤炼自己,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瑕不掩玉,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层次清晰,流程自然,结构紧凑,实效性强,课堂上体现了老师良好的素质与主导能力,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

以上是自己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可能也有不成熟之处,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你真棒》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你真棒》评课稿

《你真棒》一课老师执教的《你真棒》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教学目标是能发现、欣赏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并能以恰当的形式加以赞美;能学习同学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是让孩子去观察和寻找周围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听了本堂课最大的感受是,徐老师用的教学资源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中,这样孩子们就会比较亲切,就会觉得有话要说,活动体验形式多样,整堂课比较活跃。

因为二年级小朋友的年龄小,小孩子的对“棒”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学习一个方面,他们称赞的目光往往只关注几个学习最棒的学生,那些中下游学生尤其是后进的学生就有可能受到冷落。

徐老师在课前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事先了解班级里学生的相关情况,认真准备了他们的资料,引导大家不仅要寻找学习好的同学的闪光点,那些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的同学也是值得表扬的。

这样使大多数学生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

课堂中穿插了很多小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

击鼓传花这个经典的小游戏,小朋友们玩的不亦乐乎,徐老师也及时改正学生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让接下来的游戏更加的流畅。

如果徐老师也及时在游戏后表扬全班学生及时改正缺点,我想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吧。

课堂的运动的不少图片和视频都是从学生中得来的,在小小评判员这个环节的时候,徐老师也拍摄了很多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视频,在播放第一个视频的时候,因为徐老师没有讲清楚评判什么,似乎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接下来几个视频就好了不少,但是也发现一个问题,第一视频比较难评判,是否可以将这三个视频的顺序颠倒,学生能够发现的更好呢。

评徐芳芳老师的《你真棒》徐老师的《你真棒》一课能紧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根据孩子的生活实际,广泛挖掘可用资源,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感受。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称赞别人和被别人称赞的快乐。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联系生活,在真实情境中称赞别人。

《品德与生活》评课稿

《品德与生活》评课稿

《品德与生活》评课稿我校为了创建高效课堂,立足课堂常规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同上一节课活动,我也积极的加入到这次活动中。

认真的和同事们议课评课,总感觉本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

就借赵红梅老师执教的《春天里的保健》这节课。

说一下观看这节课后的一些小感想。

这一节课教师准备充分,形式多样。

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匪浅,既提高了认识,又学会了技能。

整个教学设计很有特色,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益。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到位,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得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感情真、体验深、目标明。

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为依据、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特征,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活动目标在整个活动中体现得很好,全部活动都围绕着目标在开展,每个小活动的目标都清楚、明确,且相互衔接得十分流畅,力图让学生去感受、春天保健的重要性和科学的保健方法,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在活动过程中,方法新颖灵活,令学生喜闻乐见。

如看视频不讲卫生的波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明理大家不喜欢波波的原因是他不讲卫生。

教师讲故事,小猫妙妙生病了。

是学生明白生病的原因是不讲卫生。

用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学生认识到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师生示范,读儿歌,欣赏洗手歌。

教会学生洗手6步法。

开放性地利用教材,用学生日常生活表现做题目,使学生明辨是非,扩展了教学内容。

注意归纳总结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已有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

最后以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健康歌》巧妙地结束本节课。

令锻炼身体这一主题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总之,整节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引导巧妙。

整个活动在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整合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上,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迈出了非常可喜的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评课稿《相信我能行》
(2013-09-26 23:37:24)
转载▼
标签:
教育
李娜老师执教的《相信我能行》一课,是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本第一单元的第四个主题。

教学中李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新理念。

整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让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逐步铸就学生相信自我、展示自我、敢于大胆尝试的良好品质。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课程价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心理品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自我发展为目标。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

《相信我能行》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经历,懂得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时刻给自己加油,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的道理。

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展示等,再现生活情景,谈议结合,分析原因,追溯危害,让学生达到学文明理的目的,如:开课时,教师用两种方式问好,情境创设新颖独特;课尾舟舟指挥图片的启发、引诱,以及教师个人的亲行、亲历,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象,把学生引入生活中,使学生入情入景,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老师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从时间观念来看,李老师能合理支配时间,开头简洁直奔主题,谈话精练,环节紧凑,其目的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学多思多动多练,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

李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思维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主动议、主动探究,我们看到了学生愿意展示自己,有意识地给自己加油,充满自信的话语和行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

在课堂中,李老师善于“煽情”,能挖掘演绎教材内蕴的情感,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情趣,鼓励学生体验情感,使学生情绪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不同状态之中。

情境创设比较到位,“煽情”恰到好处,学生有了情感体验,自然就有话说,这是教师空洞说教无法做到的。

尤其是学生在朗诵诗歌《我能行》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拓展了“行”的内涵。

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了深入,心理品质得到了拓展,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

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层层深入,由个体到集体,上升到社会,让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活生生的体验,它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得到了不断的升华。

二、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教材。

在教学中,李老师为学生提供话题和范例,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颇具匠心,能创造性地活用教材。

《相信我能行》一课是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能力。

课前教师用独特的问好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自信与自卑两种心理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接下来以教材中人物甜甜和丁丁的具体表现展开讨论,从讨论中使学生明白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不难看出,本课设计的思路很清晰,教师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要旨,洞悉和分析“学情”,从而制
定出既新颖又实际的教学实施方案,因此,显得课堂的实效性很强。

在情感与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中经常有的问题情景,如:弹琴给老师回课效果不好;英语单词难以记住等,引导学生辨析并给出正确的做法,上升到正确的行为。

使学生从情感体验的基础层面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最终指导其以后的行为与生活。

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转变,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整堂课的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

三、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区,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此课的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与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体验、来实现。

李老师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如教师上课问好的两种表现,学生说的种种现象,这些都是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话题,让学生谈生活的体会,与学生讨论遇到的困惑,帮学生排除烦恼的经验,展示舟舟指挥的图片等,都说明教学内容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的;不是老调重弹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饱满的,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来自于自信,我们也看了课堂生成的精彩。

四、本节课几点遗憾
1.教师上课时也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也比较很全面:如师生评、生生评、自我评,但语言方式有些单一。

2.课堂上,教师语言激情高涨,但彰显教学艺术方面有待提高。

3.课尾教师安排学生朗诵诗歌《我能行》,这恰到好处,学生的认识情感得到了深入,心理品质得到了拓展,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这些很好,如果这时老师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续编一两句诗歌,我个人认为整个过程就更为完美,学生的体验会更加真切。

4.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不断锤炼自己,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瑕不掩玉,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层次清晰,流程自然,结构紧凑,实效性强,课堂上体现了老师良好的素质与主导能力,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

以上是自己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可能也有不成熟之处,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