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行能力
合集下载
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

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辆流量的能力,通常以车辆数或流量单位来衡量。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条件,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分类:
1.设计通行能力(Design Capacity):这是指在道路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标准和规范计算的道路的理论最大通行能力。
它考虑了道路的几何特征、交叉口形式、交叉口控制方式等因素。
2.实际通行能力(Actual Capacity):是指道路在实际运行中的通过车辆流量的能力。
实际通行能力可能受到交通管理、道路维护、车辆类型和驾驶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小时通行能力(Hourly Capacity):是指在一个小时内通过车辆流量的能力,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这是评估道路性能和交通流畅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4.日常通行能力(Daily Capacity):是指在一天内通过车辆流量的能力,通常以日为单位。
这对于长时间段内的交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5.峰值通行能力(Peak Capacity):是指在交通流量峰值期间,即一天中交通最拥堵的时候,通过车辆流量的能力。
峰值通行能力通常是交通工程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因素。
6.交叉口通行能力(Intersection Capacity):针对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考虑了交叉口类型、信号控制、转向行为等因素。
这些通行能力的分类有助于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中的决策制定。
具体的通行能力评估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以确保道路系统的安全和效率。
《高速公路规划与设计》讲义第九章道路通行能力

第九章 道路通行能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第三节 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第四节 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第五节 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 第六节 公共交通通行能力
第一节 概述
道路通行能力:也称道路容量,指道路的某 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确定在不同 运行质量情况下1h所能通行的最大交通量, 即在指定的交通运行质量条件下所能疏导交 通的能力。
C 3600 ht
C 1000v hs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值,表9-25.
二、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 (一)通行能力计算式 CD C n
பைடு நூலகம்
• 式中:CD— 设计通行能力,pcu/h;
•
C — 理想通行能力,pcu/h ;
•
— 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
— 车道宽影响修正系数;
•
— 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
n — 车道数修正系数。
(二)影响因素
• 1.自行车影响折减系数的确定
• 分三种情况考虑
–有分隔带或隔离墩:几乎没有影响,可不考虑,折 减系数取1;
–无分隔带或隔离墩,但自行车道负荷不饱和:有影 响,但自行车基本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对机动车 影响不大,取0.8;
–无分隔带或隔离墩,且自行车道负荷超饱和:自行 车侵占机动车道而影响机动车正常运行。
辆让主要道路上的车辆先行,寻找机会,穿
越主要道路上车流的空挡通过路口。
(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 主要介绍两向停车方式下,次要道路的通行 能力计算。
确定交织区运行状态 计算交织区效率指标 确定交织区服务水平
交织区服务水平分析流程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第三节 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第四节 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第五节 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 第六节 公共交通通行能力
第一节 概述
道路通行能力:也称道路容量,指道路的某 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确定在不同 运行质量情况下1h所能通行的最大交通量, 即在指定的交通运行质量条件下所能疏导交 通的能力。
C 3600 ht
C 1000v hs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值,表9-25.
二、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 (一)通行能力计算式 CD C n
பைடு நூலகம்
• 式中:CD— 设计通行能力,pcu/h;
•
C — 理想通行能力,pcu/h ;
•
— 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
— 车道宽影响修正系数;
•
— 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
n — 车道数修正系数。
(二)影响因素
• 1.自行车影响折减系数的确定
• 分三种情况考虑
–有分隔带或隔离墩:几乎没有影响,可不考虑,折 减系数取1;
–无分隔带或隔离墩,但自行车道负荷不饱和:有影 响,但自行车基本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对机动车 影响不大,取0.8;
–无分隔带或隔离墩,且自行车道负荷超饱和:自行 车侵占机动车道而影响机动车正常运行。
辆让主要道路上的车辆先行,寻找机会,穿
越主要道路上车流的空挡通过路口。
(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 主要介绍两向停车方式下,次要道路的通行 能力计算。
确定交织区运行状态 计算交织区效率指标 确定交织区服务水平
交织区服务水平分析流程图
道路通行能力

一、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旳路口90%以上仍是平面交叉 口,直接影响道路旳通行能力,需要要点研究。 整个交叉口旳通行能力——各个流向旳通行能力。 HCM中旳运营分析法,研究进口道或车道组旳通 行能力。单一车种,环境不很复杂旳情况下建立,不 适应于我国混合交通流旳情况,分析车道组通行能力 旳思绪可借鉴旳。
2.用于道路规划 在分析目前交通流旳质量水平,评估既有公路
网承受交通旳适应程度旳基础上,经过交通量预 测及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旳评估,提出改善和提 升公路网旳规模和建设项目及其实施环节。 3.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根据预测交通量旳增长情况和运营条件旳分析, 制定各阶段旳交通管理措施。
第二节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主要受交叉口通行能力旳制约。 两条或两条以上旳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称为平面 相交,两条不同方向旳车流经过平交路口时会产生车 流旳交叉。 平交路口可能经过旳相交车流旳最大交通量就是平 面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平面交叉口旳通行能力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 不加任何交通管制旳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 中央设圆形岛旳环行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 设置交通信号旳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指定旳车道组或进口道旳通行能力可表达为:
Ci Si (g / c)i
(6—2)
(二)信号交叉口旳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旳服务水平用延误来衡量。延误是
反应驾驶员不舒适、受阻、油耗和行驶时间损失旳指 标。服务水平原则用15min分析期间内每辆车旳平均 停车延误来表达。
(三)交叉口旳运营分析 运营分析是为了拟定每个车道组、进口道及整个交叉口
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A至F六级: ➢ 服务水平A:交通量很小,交通为自由流。 ➢ 服务水平B:交通量较前增长,交通处于稳定流范 围内旳很好部分。 ➢ 服务水平C:交通量不小于服务水平B,交,交通处于稳定交通流 范围旳较差部分。
交通工程学——道路通行能力

轴的平均值;
K2 —系数:三路交叉口K2=150 (pcu/h), 四路交叉口K2=140 (pcu/h)。
34
四、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概述 交叉口信号是由红、黄、绿三色信号灯组成的,用以指挥车辆
的通行、停止和左右转弯,随信号灯色的变换使车辆通行权由一个方 向转移给另一个方向,根据信号周期长度及每个信号相所占时间的长 短,可以计算出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行能力,即:
C规划(设计) =Co× v/c
19
第三节 交叉口通行能力
20
一、概述
定义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称为平面交叉。两条
不同方向的车流通过平交路口时产生车流的转向、交汇与交叉,在平 交路口可能通过此相交车流的最大交通量就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分类:
无控制交叉口 环行交叉口 信号控制交叉口
7
管制条件:是指道路管制设施装备的类型、管理体制的层次,交通信 号的位置、种类、配时等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性管制条件,其它还有 停车让路标志、车道使用限制,转弯禁限等措施。 其它条件:有气候、温度、地形、风力、心理等因素。但其中直接影 响通行能力数值的主要因素有:车行道宽度及侧向净空,车行道数量、 交通组成、驾驶员特性、道路纵坡、横向干扰与视距等。
18
三、规划(设计)通行能力
概念: 设计通行能力或称规划通行能力,是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
不同,按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通行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 承担的服务交通量,通常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计算:
只要确定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 Co),再乘以预先给定服务 水平的服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v/c),就得到规划(设计)通
23
二、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通行能力
十字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当出现可插间隙时间α时,次要方 向的车流可以相继通过的随车时距为β,推导出下列计算公式:
K2 —系数:三路交叉口K2=150 (pcu/h), 四路交叉口K2=140 (pcu/h)。
34
四、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概述 交叉口信号是由红、黄、绿三色信号灯组成的,用以指挥车辆
的通行、停止和左右转弯,随信号灯色的变换使车辆通行权由一个方 向转移给另一个方向,根据信号周期长度及每个信号相所占时间的长 短,可以计算出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行能力,即:
C规划(设计) =Co× v/c
19
第三节 交叉口通行能力
20
一、概述
定义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称为平面交叉。两条
不同方向的车流通过平交路口时产生车流的转向、交汇与交叉,在平 交路口可能通过此相交车流的最大交通量就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分类:
无控制交叉口 环行交叉口 信号控制交叉口
7
管制条件:是指道路管制设施装备的类型、管理体制的层次,交通信 号的位置、种类、配时等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性管制条件,其它还有 停车让路标志、车道使用限制,转弯禁限等措施。 其它条件:有气候、温度、地形、风力、心理等因素。但其中直接影 响通行能力数值的主要因素有:车行道宽度及侧向净空,车行道数量、 交通组成、驾驶员特性、道路纵坡、横向干扰与视距等。
18
三、规划(设计)通行能力
概念: 设计通行能力或称规划通行能力,是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
不同,按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通行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 承担的服务交通量,通常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计算:
只要确定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 Co),再乘以预先给定服务 水平的服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v/c),就得到规划(设计)通
23
二、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通行能力
十字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当出现可插间隙时间α时,次要方 向的车流可以相继通过的随车时距为β,推导出下列计算公式:
5.道路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和可能通行能力的主要区别是:
可能通行能力是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考虑到实际的道路和交通状况,确定其修正系数,再以此修正系数乘以前述的基本通行能力,即得到可能通行能力;
而设计通行能力是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按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通行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担的服务交通量。通常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达到基本通行能力(或可能通行能力)之后,
交通量(达到最大)——运行质量(最低)——交通密度(最大)——车速(最低)——交通量(最低)。
7.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A至F六级:
服务水平A:交通量很小,交通为自由流。
服务水平B:交通量较前增加,交通处在稳定流范围内的较好部分。
服务水平C:交通量大于服务水平B,交通处在稳定流范围的中间部分。
只要确定道路的可能通行能力,再乘以给定服务水平下的服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V/C之比),就得到设计通行能力。
4.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 :
道路条件:是指街道或公路的几何条件,包括交通设施的种类、性质及其形成的环境,每个方向车道数、车道和路肩宽度、侧向净空以及平面纵面线形等。
交通条件:是指使用车道路的交通流特性设计速度、客车、货车、大车、小车、长途短途等交通组成和分布,车道中交通流量,流向及方向分布等。
(2)可能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
是指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已知公路的一条车道或一车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小时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大数量;
(3)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
是指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设计中公路的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小时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大数量。
交通工程 道路通行能力 第一章 通行能力概论

HC M
精选课件
SEU 二 服务水平(Levels of Service)
服务水平 ? (LOS)
精选课件
24
SEU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 服务水平: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 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 服务交通量:不同服务水平要求通过的交通量。 • 通行能力应该与服务水平相联系。 • 服务水平高,服务交通量小;反之,服务交通量大,则
SEU
交通、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
精选课件
1
SEU 引言
• 交通分析
等价于 分析
交通需求 交通供给
交通供给:提供一定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
精选课件
2
SEU
交通系统畅通、不出现拥堵现象
道路通行能力
精选课件
交通需求
SEU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道路通行能力( Highway Capacity ) 第二节 服务水平 第三节 车辆换算系数
精选课件
30
SEU 通行能力分类(美国)
E级:此服务水平的交通常处 于不稳定流范围,接近或达 到水平最大交通量时,交通 量有小的增加,或交通流内 部有小的扰动就将产生大的 运行问题,甚至发生交通中 断。此水平内所有车速降到 一个低的但相对均匀的值, 驾驶自由度极低,舒适和便 利程度也非常低,驾驶员受 到的挫折通常是大的。此服 务水平下限时的最大交通量 即为基本通行能力(理精选想课件条
•C级:交通量大于服务水平B,交通 处在稳定流范围的中间部分,但车辆 间的相互影响变得大起来,选择速度 受到其他车辆的影响,驾驶时需相当 留心部分其他车辆,舒适和便利程度 有明显下降。
•D级:交通量又增大,交通处在稳定 交通流范围的较差部分。速度和驾驶 自由度受到严格约束,舒适和便利程 度低下。当接近这一服务水平下限时 ,交通量有少量增加就会在运行方面 出现问题。
交运交通运输工程课件道路通行能力

交通状况
交通流量、车速、交通流密度等交 通状况参数对道路通行能力计算具 有重要影响,需准确获取相关数据 。
计算实例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根据城市道路的特点和交通状况,选取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参数,计算城市道路 的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计算
针对高速公路的特点和交通流特性,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参数,准确评估高 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03
道路通行能力评估
评估方法
实车试验法
经验评估法
通过实际车辆在道路上进行测试,记 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车 速、流量、延误等,以此评估道路通 行能力。
根据经验和实践,对道路通行能力进 行评估。这种方法需要丰富的实践经 验和专业知识,通常由经验丰富的交 通工程师进行。
数学模型法
基于交通流理论和数学模型,通过模 拟道路交通流状况来评估道路通行能 力。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流体力学模 型和跟驰模型等。
交运交通运输工程 课件道路通行能力
目 录
• 道路通行能力概述 •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 道路通行能力评估 • 道路通行能力提升 • 道路通行能力研究展望
01
道路通行能力概述
定义与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定义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道路、 交通、管制条件下,单位时间内 道路设施允许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
道路通行能力概念
04
道路通行能力提升
提升策略
01
02
03
04
交通需求管理
通过政策、经济手段等,有效 控制和引导交通需求,减少不
必要的出行。
交通网络优化
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布局,优化 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
交通设施完善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
交通流量、车速、交通流密度等交 通状况参数对道路通行能力计算具 有重要影响,需准确获取相关数据 。
计算实例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根据城市道路的特点和交通状况,选取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参数,计算城市道路 的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计算
针对高速公路的特点和交通流特性,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参数,准确评估高 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03
道路通行能力评估
评估方法
实车试验法
经验评估法
通过实际车辆在道路上进行测试,记 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车 速、流量、延误等,以此评估道路通 行能力。
根据经验和实践,对道路通行能力进 行评估。这种方法需要丰富的实践经 验和专业知识,通常由经验丰富的交 通工程师进行。
数学模型法
基于交通流理论和数学模型,通过模 拟道路交通流状况来评估道路通行能 力。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流体力学模 型和跟驰模型等。
交运交通运输工程 课件道路通行能力
目 录
• 道路通行能力概述 •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 道路通行能力评估 • 道路通行能力提升 • 道路通行能力研究展望
01
道路通行能力概述
定义与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定义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道路、 交通、管制条件下,单位时间内 道路设施允许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
道路通行能力概念
04
道路通行能力提升
提升策略
01
02
03
04
交通需求管理
通过政策、经济手段等,有效 控制和引导交通需求,减少不
必要的出行。
交通网络优化
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布局,优化 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
交通设施完善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
7道路通行能力解析

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 些方面?
3、道路通行能力分为哪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 如何定义的?三者间有何联系?试说明之。
4、什么叫服务水平?评定服务等级的主要指标有 哪些?有何用途?
道路的通行能力
什么是通行能力(traffic capacity)?
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控制条件、环境条件 下、道路断面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根据交通量增长情况,制定各阶段的交通管理措施
7.1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是指主线上不受匝道附近车辆汇合、分离 以及交织运行影响的路段部分
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
(1) 3.75m≤ 车道宽度≤ 4.50m (2) 侧向净宽≥ 1.75m (3) 车流中全部为小客车 (4) 驾驶员均为经常行驶高速公路且技术熟练遵守交通法规者
基本路段的服务水平
计算思路 由于两个方向上的交通互不依赖,且两个方向在其前进方向上 的线性不同,因此,两个方向车行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 别进行计算。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基本通行能力 2000 2000 1900 1800
设计速度(km/hr)
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 / hr·lane)
严格地说,没有无通行能力的服务水平,也没 有无服务质量的通行能力,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通行能力主要反映道路服务数量的多少或能力的大小 服务水平主要反映道路服务质量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用于道路设计 确定车道数、服务水平评估、发现瓶颈路段
用于道路规划 根据交通量预测、投资效益评估、环境效益评估, 确定路网改进办法与实施步骤
Mservice i最大服务交通量 N 单向车道数
3、道路通行能力分为哪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 如何定义的?三者间有何联系?试说明之。
4、什么叫服务水平?评定服务等级的主要指标有 哪些?有何用途?
道路的通行能力
什么是通行能力(traffic capacity)?
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控制条件、环境条件 下、道路断面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根据交通量增长情况,制定各阶段的交通管理措施
7.1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是指主线上不受匝道附近车辆汇合、分离 以及交织运行影响的路段部分
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
(1) 3.75m≤ 车道宽度≤ 4.50m (2) 侧向净宽≥ 1.75m (3) 车流中全部为小客车 (4) 驾驶员均为经常行驶高速公路且技术熟练遵守交通法规者
基本路段的服务水平
计算思路 由于两个方向上的交通互不依赖,且两个方向在其前进方向上 的线性不同,因此,两个方向车行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 别进行计算。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基本通行能力 2000 2000 1900 1800
设计速度(km/hr)
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 / hr·lane)
严格地说,没有无通行能力的服务水平,也没 有无服务质量的通行能力,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通行能力主要反映道路服务数量的多少或能力的大小 服务水平主要反映道路服务质量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用于道路设计 确定车道数、服务水平评估、发现瓶颈路段
用于道路规划 根据交通量预测、投资效益评估、环境效益评估, 确定路网改进办法与实施步骤
Mservice i最大服务交通量 N 单向车道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需分别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的道路组成部分 (1) 高速公路(控制进入)的基本路段; (2) 不控制进入的多车道公路路段; (3) 不控制进入的双车道公路路段; (4) 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路段; (5) 匝道,包括匝道-主线连接部分; (6) 交织区; (7)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8) 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9)市区及近郊干线道路。
第三节 路段通行能力
1.基本通行能力计算
理想通行能力是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道路进行观测,取得很多实测的 资料,并绘制速度——流量关系曲线和密度——流量关系曲线,并 进行图上的标定估计,其曲线的峰值即为理想通行能力。 在缺乏大量实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出最小的车头间距来 得到理想通行能力。
第三节 路段通行能力
100km/h,CB=2000pcu/h/ln 80km/h,CB=1900pcu/h/ln 60km/h,CB=1800pcu/h/ln 双车道一般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时,基本通行能力为 CB=2000mvu/h
第三节 路段通行能力
2. 可能通行能力计算 计 算实际通行能力Co是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考虑到实际的地
三者间的关系
设计通行能力
指定服务水平 下的V/C比
可能通行能力
各种修正系数
基本通行能力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C可能—理想通行能力的基础上作各项系数的修正, 即C可能= C理想×r1×r2…×rn
C设计—理想通行能力的基础上作各项系数的修正, 同时还要考虑到服务水平的影响(即V/C比)。也就 是说:C设计=C可能×(最大服务交通量/基本通行能 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到这三种通行能力之间的关系 式为: C理想>C可能>C实用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在学习道路的通行能力时,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交通量可能大于道路的通行能力(这是由于有一个服务 水平的存在),当道路的服务水平高时,相应的通行能力 就小。 通行能力的大小是以标准车型来计算的。对于混合交通 中的非标准车要作标准车的转化。对于城市道路、高速公 路和一级公路是使用小客车(pcu)作为标准车型的;而 对于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则使用中型载重汽车 (mvu)作标准车。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2. 通行能力的分类
1950年出版的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即HCM)中根据通行能力的性质和使用要 求,将通行能力分为下面三类: 基本通行能力 可能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基本通行能力 basic capacity
公路的某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的一 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pcu) → 通常以高速公路上观测到的最大交通量为基准(理想、理论通行能力)
第三节 路段通行能力
一般取安全车头间距为L安=2m,大车长度L大车=8m,小车长度 L小车=5m,反应时间t取作1s,Φ查大量实测数据的经验值 通过计算发现通行能力一般变化于500~1200之间,但按实际观测 到的最小车头时距计算则可达2000辆/h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路面干 燥使附着系数Φ增大,并且道路的平纵线形和视距好,驾驶员估计 不会出现意外停车,从而减少了车头应保持的最小间隔。我国在作 通行能力分析时作出了如下的规定: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120km/h,CB=2000pcu/h/ln
形、道路和交通状况,确定其修正系数,再以此修正系数乘以前述 的基本通行能力,即得实际道路、交通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通行能 力。
影响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交通条件修正系数
需将不同类型的车辆换算成 同一车型,即涉及到车辆换算系数。 见课本表7-15.
第三节 路段通行能力
第三节 路段通行能力
3. 设计通行能力计算
第二节 服务水平概述
2.服务水平的划分指标
行车速度:当速度大时,服务水平就高;当速度小 时,服务水平就低。
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度(通畅性); 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的程度,以及行车延误和每 公里停车次数等; 行车的安全性(事故率和经济损失等); 行车的舒适性和乘客满意的程度; 最大密度,每车道每公里范围内车辆的最大密度; 经济性(行驶费用)
美国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A:交通量很小,交通为自由流,使用者不受交通流中其他车辆的 影响,有非常高的自由度来选择所期望的速度,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的舒适 和便利程度极高。 服务水平B:交通量较前增加,交通处在稳定流范围内的较好部分,驾驶自 由度比服务水平B有所下降,其他车辆开始对少数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所提供的舒适和便利程度比服务水平A低一些。 服务水平C:交通量大于服务水平B,交通处在稳定流范围的中间部分,车 辆间的相互作用变的大起来,选择速度受到其他车辆的制约,舒适和便利程 度有明显下降。 服务水平D:交通量再增大,交通处于稳定交通流的较差部分,速度和驾驶 自由度都受到严格约束,舒适和便利程度低下,在接近这一服务水平的下限 时,交通量有少量增加就会在运行方面出现问题。 服务水平E:此服务水平下的交通流常处于不稳定流范围,接近或达到该服 务水平最大交通量时,交通量稍有增加,交通流内部有小的扰动就将产生较 大的运行障碍,甚至发生交通中断,此时所有车速均降到一个较低的但相对 均匀的值,驾驶自由度极低。此服务水平下限的最大交通量即为基本通行能 力或可能通行能力。 服务水平F:交通处于强制流状态,车辆经常排成队,跟着前面的车俩停停 走走,极不稳定。在此服务水平下,交通量和速度同时由大变小,直到零为 止,而交通密度达到最大。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1. 通行能力的定义
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个断面的交通 实体数 ,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通行能力是一个确定的 数值,通行能力在道路设计时就已经确定好了。 通行能力是指在给定的服务水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 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实体数。我国对通行能 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 在谈到某条道路的通行能力时,首先应该明确是在什 么样的服务水平条件下的。
第二节 服务水平概述
选定服务水平的几条原则: 道路交叉口差一级 条件差的比条件好的降一级 主线比匝道高一级 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应不低于二级
第二节 服务水平概述
总结:
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从不同的角度反映 了道路的性质与功能,通行能力主要反映道路服务 数量的多少或能力的大小,服务水平主要反映了道 路服务质量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严格地说,没有无通行能力的服务水平,也没 有无服务质量的通行能力,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举例:上海某二级公路,通行能力为5000~7000辆/天,但 某天在道路上实际测到的交通量为17000辆,怎么出现了交 通量大于通行能力的情况呢? 分析:通行能力为5000~7000辆/天是按照B级服务水平来 设计的,此时车辆的速度可以达到80km/h,司机驾车时的 自由性很大,但当交通量达到17000辆/天时,此时道路的 服务水平已严重下降,可能已经降到E级服务水平了,此时 的速度也可能已下降至20~30km/h了,驾驶员驾车的自由 度很低。
基本通行能力中的理想条件
理想条件:对条件进一步提高也不能提高基本通行能力的条件。
道路条件 车道幅宽十分大(3.5m以上) 到路旁障碍物的距离足够大(侧向净空在1.75m以上) 线性条件良好 交通条件 交通流仅由小客车构成,无车型混合、机非混合 没有任何速度限制 控制条件 是指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和交通规划 环境条件 指无横向干扰等
只要确定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 Co),再乘以预先给定服务水平 的服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v/c),就得到规划(设计)通行 能力,即: CD =Co× v/c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是指主线上不受匝道附近车辆汇合、分离以及 交织运行影响的路段部分
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
(1) (2) (3) (4) 3.75m≤ 车道宽度≤ 4.50m 侧向净宽≥ 1.75m 车流中全部为小客车 驾驶员均为经常行驶高速公路且技术熟练遵守交通法规者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
根据道路通行能力和设计交通量的具体分析,可以正确地确定新建 道路的等级、性质、主要技术指标和线形几何要素。 通过对现有道路通行能力的分析、评估,并与现有交通量进行对比, 可以确定现有道路系统或某一路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出处理的 措施。 可作为改善道路线形的依据 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交通枢纽或其它设施的规划、设计的依据 通行能力还可以作为城市道路网、公路网规划设计的依据 可以作为交通管理、交通运行组织以及交通控制手段等方案选定时 的依据
第二节 服务水平概述
思考:为什么不 用 交通量或密 度作为服务水平 的评价指标呢?
第二节 服务水平概述
(美国)六级服务水平 (中国)四级服务水平 最大服务交通量MSVi
A — B — C — D — E — F 速度高、密度小 ⇔ 速度低、密度大 舒适度高 ⇔ 舒适度低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A B C D E F
可能通行能力
possible capacity
公路的某组成部分在实际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的一 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最大辆数(pcu) → 是现实条件道路上的最大交通量(实际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
design capacity
公路的某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的一 横断面上,在指定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最大辆数(pcu) → 是道路规划、设计的依据(实用通行能力)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运行条件 道路条件: 是指公路的几何特征(车道数、车道、路肩
、中央带等的宽度,侧向净宽,设计速度及平、纵线形 和视距等) 交通条件: 是指交通特征(交通流中的交通组成、交通 量、不同车道中的交通量分布、上下行方向的交通量分 布) 控制条件 : 是指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和交通 规则 环境条件 : 指横向干扰程度以及交通秩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