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3ab4d2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7.png)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并且知道如何对植物进行照顾和保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爱护自然环境和植物的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特点,学会给植物浇水、修剪、喷洒杀虫剂等基本的养护方法。
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规律,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敬畏之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基本养护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规律,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4. 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实际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情感渗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培养学生的爱植物意识,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5. 教学过程(1)启发学习:教师先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家里或者学校里种的植物有哪些,或者是有见到一些特别好看的植物,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对这些植物的感受。
(2)植物观察:学生带着放大镜或者显微镜,对植物进行仔细观察,观察植物的叶子、根部、茎等部分,了解植物的构造和特点。
(3)基本养护方法:教师讲解给植物浇水、修剪、喷洒杀虫剂等基本的养护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一下。
(4)生命规律的理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规律,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爱护植物的意识。
6. 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植物的态度和行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形成一个循环的评价机制。
二、点评《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结合了启发式教学和情感渗透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b75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e.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标题:《我的植物朋友》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了解其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记录、思考,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写作,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植物?它是什么样子的?”以此引入主题。
(二) 教学新课
1. 观察与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植物或教室里的植物,引导他们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2. 讲解与示范:教师可以选取一种常见的植物,如向日葵,详细讲解它的特点,包括叶子、花朵、果实等,并示范如何用文字描述。
3. 实践与反馈: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写下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 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自己选择的植物,并完成一篇《我的植物朋友》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能学到关于植物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描写,也能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五、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在家中种养一种植物,定期记录其生长情况,以此来持续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36b9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2.png)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2.掌握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3.能够区分不同的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处;4.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材:植物科学教育网站提供的有关植物的教材和资源;2.已准备的PPT或幻灯片;3.室内或室外植物样本;4.纸笔和其他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利用已准备的PPT或幻灯片带领学生回顾植物的基本特征,如叶子、茎、花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植物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植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食物?”、“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
2. 植物分类与命名规则(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通过PPT或幻灯片,教师解释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标准,并向学生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和名称。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植物科名,并解释科名的含义。
3. 植物的特点与用处(30分钟)教师给每组学生分发一些室内或室外植物样本,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学生可以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部分,并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这些植物是怎样吸收养分的?”、“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长环境要求?”等。
4. 小组活动(4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分成小组进行活动。
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并围绕该植物展开讨论。
小组讨论的内容包括植物的产地、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等。
每个小组需要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展示相应的图例和图片。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发表自己对植物的观点,并展示他们绘制的植物图画。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示相关知识的扩展资源。
四、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与学生进行口头互动,检查他们对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2.检查学生绘画的植物图画,评价其对植物的观察能力;3.评估学生小组活动的表现,包括活动的组织性、讨论的深度和汇报的内容等。
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f1d17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4.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关注过身边的植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植物的奥秘。
2.增强思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用文字描绘植物,表达内心感受,提高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人文底蕴:通过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与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植物,并能用文字描绘植物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2)掌握文章结构,学会通过事例表达自己对植物的情感;
-在修辞手法上,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如将向日葵比喻成“阳光的使者”,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植物,将观察到的特点进行详细描绘;
(2)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如何让学生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举例解释: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手动脑,主动去探索和发现。他们通过观察植物在光照、水将这些观察融入到写作中。看到他们在展示环节中充满自信地分享自己的成果,我深感教学目标的达成。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显得比较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的主题还不够熟悉,或者是在小组中缺乏足够的发言机会。这提醒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作文我的植物朋友讲评课教案
![三年级作文我的植物朋友讲评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2c42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0.png)
三年级作文我的植物朋友讲评课教案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三年级作文"我的植物朋友"讲评课教案】一、热身引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种过植物呢?在家里或学校,你有没有看到过长势很好、很漂亮的植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的"植物朋友"吧!(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植物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讲评范文【范文】我的植物朋友在我家的小阳台上,有一盆绿油油的仙人掌,它就是我最好的植物朋友。
仙人掌身上长满了尖尖的刺,看起来有点凶猛,但其实它是一种很温顺的植物。
仙人掌非常勤恳,从不偷懒。
每天一大早,它就迎接阳光的到来,懒洋洋地伸展身体,露出圆滚滚的肚子。
到了中午,阳光变得火辣辣的,仙人掌就把肚皮遮挡起来,只露出一点点绿色。
傍晚时分,天气变凉爽了,仙人掌又把肚皮完全展现出来,尽情享受夕阳的温暖。
仙人掌非常节俭。
它的根系发达,可以在干旱的环境里生存。
只要偶尔浇浇水,它就活力十足。
妈妈说,仙人掌是沙漠里的"小强人"。
我很喜欢仙人掌这个植物朋友,因为它很可爱,而且教会了我勤恳节俭的好品质。
有空的时候,我就站在阳台上,看着仙人掌慢慢生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生动诙谐地朗读范文,突出仙人掌"勤恳""节俭"的特点)三、范文解析(1)说明范文写作目的:描写家中一盆可爱的仙人掌,抒发对这位植物朋友的喜爱之情。
(2)逐段分析范文,指出写作手法和优缺点:第一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勾勒出仙人掌外表"尖刺凶猛"但内心"温顺"的形象,吸引读者注意力。
第二段:拟人手法,将仙人掌的一天行为描写得活灵活现,富有童趣。
第三段:概括总结仙人掌的"勤恳节俭"品质,寓意深刻。
第四段:抒发对仙人掌的喜爱之情,结尾感人。
全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分析范文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学习和改进)四、习作指导(1)思路引导: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可以是花草树木等。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c1dc8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d.png)
-写作结构:掌握写作的开头、中间、结尾结构,使文章内容完整、连贯。
-技巧运用:借鉴课文《荷花》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2.教学难点
-观察细致性:学生往往在观察植物时容易忽略细节,需引导他们关注植物的特点,如花瓣的纹理、叶子的形状等。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如何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是写作的基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植物的喜爱。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荷花》。这篇课文是如何观察和描绘荷花的,它展示了如何将情感融入写作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细节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写作技巧的运用,我会通过分析课文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情感融入”方面,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与植物之间的故事,激发情感共鸣,再将其融入写作中。
-对于“写作技巧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练习,如仿写比喻句、拟人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针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提供词汇清单,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型来描述植物。
-在“文章结构安排”上,可以给出文章结构模板,让学生按照模板构思文章,逐步培养结构意识。
其次,关于写作部分,学生在描述植物特征时,语言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他们能够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有时句子显得有些生硬。我想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可以多提供一些优秀的例句和词汇,让学生借鉴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有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自信心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次课堂上鼓励每位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68af5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b.png)
(2)师小结观察方法:要想了解植物,我们可以走近它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充分调动感官。还可以去查查资料或者问问别人了解植物的其他方面。
3.运用观察方法,细化记录卡。
(1)对照总结的集中观察方法,对观察记录卡进行评价。
(2)学生交流、评价。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观察一种植物,能做简单的记录卡。
2. 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 通过习作训练,激发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将记录卡上的内容转化为习作。
②表达连贯,有顺序。
以本单元第3课《荷花》为例,进行示范讲解。要清楚地向他人介绍一种植物,除了抓住特点,细致观察,还要将这些内容按一定顺序进行连接,或者用上一些关联词。
③恰当联想,有感受。以荷花为例展示叶圣陶爷爷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
3.拓展延伸:表达感受的方法。
(1)例文呈现:学生读文观察。
(2)师小结:这些感受既可以出现在文章的结尾独立成段,也可以出现在文章开头或者穿插在文章当中适时表达。并对例文进行点评分析:表达顺序,自己的感受。
(1)学生交流评价。
(2)师小结:重点不突出,表达没有顺序,句子缺乏连贯;语言不够生动,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
2.方法探究:想想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来写好我的植物朋友。
(1)复习回顾本单元内容,交流方法。
(2)师根据学生交流概括小结方法:
①细致观察,有重点。
以《昆虫备忘录》为例,回顾动物的写法都是抓住主要特点:蜻蜓——复眼;花大姐——斑点;独角仙——力气等。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bbf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b.png)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案】作: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介绍在这个作中,我们将探索植物世界,并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
通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发展出与植物的友谊,并学会对植物负责任地照顾。
研究目标- 认识并描述不同类型的植物- 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需求- 探索植物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心和责任心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和讨论: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图片,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的特征和名称。
- 观察实验: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观察过程中记录观察结果。
-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植物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 亲自照顾:每个学生都要负责照顾一个小植物,学生需要每天浇水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日记中。
- 制作海报: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植物的海报,展示他们对植物的理解和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植物图片- 植物观察实验材料- 工艺用纸、彩笔和贴纸等材料评估方法- 学生亲自照顾植物的日记记录- 小组讨论的参与和表现- 制作的植物海报的创意和内容时间安排本次作的时间安排为两周,每周两个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 课时一: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展示并讨论不同类型的植物图片。
- 课时二: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第二周- 课时一: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的观点和认识。
- 课时二:亲自照顾植物,每个学生负责照顾一个小植物,并记录每天的观察和照顾情况。
- 课外活动:学生制作植物海报,展示他们对植物的理解和所学知识。
笔者注本教案旨在通过探索植物世界,培养学生的关心和责任心,促进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际观察和亲自照顾植物,学生将更好地体验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影响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海报制作,学生将有机会与他人分享和展示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所得知识。
希望本次习作能够启发学生对植物的热情,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爱和保护意识。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9df3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7.png)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植物的基本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
2.学生能够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生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植物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内容:本课将以植物为主题,通过图片、视频、实物植物展示等多媒体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基本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问候,热身活动。
2.引入本课的话题,提问学生:你们身边有什么植物朋友吗?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二、学习(15分钟)1.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植物的特点和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
2.播放植物生长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植物从种子到成长的整个过程。
3.分小组让学生观察一颗实际植物,用手镜观察叶子的纹理、叶脉、花蕾等特点,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三、实践(20分钟)1.每个小组分配一颗小植物和一些土壤。
2.引导学生用透明塑料盖子做“小温室”,让学生亲自体验植物的种植过程。
3.学生自己填充土壤,种植植物,并给予必要的浇水。
4.引导学生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画出植物的生长曲线。
四、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展示种植过程中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生存条件。
3.提醒学生植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植物和环境。
五、延伸(15分钟)1.给学生分发绘本《我的植物朋友》。
2.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并就故事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绘制自己养的植物的图画,并描述植物的特点和与之相处的经验。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的植物朋友,并用100字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的作文。
2.收作业:下节课时学生交作业,并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的植物事例。
教学资源:1.植物图片、视频资料。
2.实际的植物和土壤。
3.透明塑料盖子或小温室。
4.手镜、画笔、纸张等。
评估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种植过程、观察记录和分享内容来评估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a7b20d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2.png)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设计:课题:《我的植物朋友》教材:幼儿园教材中的一篇关于植物的小故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懂得关心和爱护植物。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 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成长过程。
教学内容:1. 朗读故事《我的植物朋友》。
2. 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观察、种植花草等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3. 联想、讨论幼儿身边的植物朋友,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成长环境和需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谈论自己身边的植物朋友,并问他们知道植物是怎么来的吗?2. 朗读故事:教师朗读故事《我的植物朋友》,引导幼儿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 植物观察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一个小花盆、一块土壤和一颗种子,让幼儿亲自播种并负责浇水和观察,每天观察植物的成长情况,并记录在日记本上。
4. 分享与讨论:幼儿轮流讲述自己植物的成长情况,讨论植物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和怎么照顾植物等问题。
5. 结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再次强调幼儿要关心和爱护植物。
点评:1. 故事的选择:故事选择关于植物的主题,能够让幼儿通过情节的展开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与人类的关系,很好地引导了幼儿对植物的关注和热爱。
2. 活动设计:通过观察、种植植物等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并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情况,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3. 讨论与分享:通过讨论与分享的环节,激发了幼儿思考的能力,也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促进了互相学习和交流。
4. 引导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结束环节:通过总结和再次强调的方式,让幼儿对本节课的重点有更深刻的印象,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优质教案)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c5f5b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5.png)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优质教案)
我的植物朋友》创案
教学设想】
本课将介绍一种特定的植物,并通过观察和感受来生动有趣地介绍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仙人掌的图片,问学生是否愿意和仙人掌成为朋友,并介绍今天的课程将通过冲关方式来介绍仙人掌。
二、勇闯三关
1.第一关:仙人掌的样子
学生观察仙人掌并描述其外观,老师将学生的发言整理成一段话,并引导学生注意描述植物样子的顺序。
老师适时地板书样子按顺序的方法。
2.第二关:仙人掌的生命力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展示仙人掌在沙漠中顽强生存的特点。
老师强调仙人掌在扎根期间需要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存活。
3.第三关:仙人掌的作用
学生继续补充自己查找的资料,介绍仙人掌对于沙漠中人们的珍贵作用,以及它的药用价值。
三、学生作
1.写话要求
学生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描述植物的样子、品质、作用,并突出植物的特点。
同时,学生需要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并将观察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写出来。
2.教师小结方法
老师强调在写话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植物的特点,并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不必面面俱到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冲关方式引导学生生动有趣地介绍仙人掌的特点,同时强调了描述植物样子时需要按顺序进行。
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提高了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99c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5.png)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通过阅读文本和搜集资料,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功能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描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植物的基本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阳光、水分、温度等。
植物的功能:提供食物、提供氧气、净化空气、防止风沙等。
三、教学步骤: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植物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植物世界的探索之旅。
观察植物:让学生亲自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并记录下来。
阅读文本:让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文本资料,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功能等。
分析资料:让学生分析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并概括出植物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功能等。
表达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了解的植物,进行交流分享,并记录下来。
总结评价:让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功能等基础知识。
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概括,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听取学生的交流分享,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查看学生的记录和总结,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自我评价能力。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5篇】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8396b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7.png)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优秀5篇】《我的植物朋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按照样子制作记录卡。
从名称、样子、颜色、气味等方面做记录。
(重点)2.在写之前,先去观察这种植物,发现新的变化。
3.在写作的过程中,加以想象,模仿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把这种植物写清楚,写生动。
(重点)4.写出自己的感受。
(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教学PPT,了解常见植物,搜集资料。
学生准备:观察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制作记录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
前段时间,我们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交到了哪个植物朋友呢?预设:生1:我观察的是校园里的水杉。
看着它慢慢发芽,长出羽毛一样的叶子。
生2:我观察的是小区里的迎春花。
看着它开出了金黄的花朵。
生3:我观察的是小河边的垂柳。
看到它慢慢地冒出芽,这两天已经像头发一样挂在河面上。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以交朋友的方式去观察植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进行观察,为下面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写作1.说一说,交流自己的记录卡。
2.出示范例,指名说一说,课文中的是从哪几个方面制作记录卡的。
3.交流:课文中的是从桃花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其他”这几方面来制作记录卡的。
这份记录卡中的“其他”包括桃花开放的时间、开花后结的果,以及不结果的观赏桃花等内容。
4.学生交流自己制作的记录卡。
预设:生:名称:垂柳枝干:很粗壮,有很多枝条垂向河面,所以人们称它为“垂柳”。
叶子:碧绿碧绿的,狭长,像弯弯的眉毛,所以有一种眉毛叫“柳叶眉”。
花:柳树也会开花,只不过很小,像毛毛虫,没有美丽的花瓣,不太讨人喜欢。
其他:最后会结籽,一到四月底,漫天飞舞的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有的人会过敏。
很多诗人都喜欢柳树,写了许多和柳树相关的诗词。
……5.师生评价。
6.借助记录卡用完整的一段或几段话介绍自己的植物朋友,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的植物朋友微课教案
![我的植物朋友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84a37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4.png)
我的植物朋友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学习植物的分类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
3. 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习性。
4. 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5. 探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植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观察植物所需的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3. 准备与植物相关的实物,如种子、树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基本特征: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3. 植物分类:讲解植物的分类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植物。
4. 观察实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5. 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
6. 植物与人类生活:探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8.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性作业,如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9. 课后跟进: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研究植物。
10. 课程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植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评价学生对植物分类的认识和应用。
3. 评价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539513f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6.png)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设计
主题:我的植物朋友
班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植物名称和形态
3.提高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4.增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带着学生们参观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
2.为学生展示几幅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们猜测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1.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有根、有茎、有叶等。
2.向学生展示几种常见的植物,并让他们观察和比较植物的不同之处。
3.介绍植物的分类,如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等。
2.带着学生们到校园内寻找各种植物,并记录下其名称、形态等信息。
2.引导学生们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植物信息。
1.向学生们介绍植物的作用,如制氧、美化环境等。
2.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呼吁学生们共同保护好校园内的植物。
教学评价:
本教学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实践、讲解等,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学设计还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寻找和记录植
物过程中,增强了观察和记录能力,同时增强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但是,在实践和探究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生团队合作,多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交流。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a86fe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5.png)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我的植物朋友》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4.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教学重难点】观察植物时,要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观察图片:你能想到什么?二、习作内容自己的植物朋友做个观察记录卡吧。
借助记录卡,写一写你的植物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三、审核指导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我的植物朋友”这是一篇观察习作,就是先观察植物做好观察记录卡,然后借助记录卡习作。
因而本次习作重点在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卡。
四、思路导航1. 如何写好本次习作呢?要想圆满完成本次习作,一定要做好观察记录卡。
2.应该如何做好观察记录卡呢?(1)我们首先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
(2)然后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用眼睛看(样子、颜色),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吃……五、技法点拨1.走进观察,做记录同学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选择一种植物观察时,要一边观察一边真实记录。
2. 补充观察,动笔写。
动笔之前还要注意什么?动笔之前再去观察,以寻找新的发现,同时会将一些植物的前后变化写出来。
示例:虹之玉3. 完成习作,多交流。
写完习作,就算大功告成了吗?写完后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不仅学会分享,特别是写同一种植物的交流,会发现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
六、佳作引路例文:分析《可爱的“肉肉”》《我的植物朋友》教案这篇文章共2149字。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9b70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9.png)
我的植物朋友教案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了解植物的形状、颜色、香味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植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
2、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有关植物的图片和实物。
学生:搜集有关植物的资料,了解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3、揭示课题:“我的植物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植物朋友?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4、指名回答上述问题,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每一种植物的特点。
三、细读课文,感悟情感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想一想,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迎春花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迎春花的形状、颜色和香味等特点。
(2)想一想,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3)用“多么”说一句话,体会作者对迎春花的喜爱之情。
3、学习第3自然段。
(1)课件出示玉兰花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玉兰花的形状、颜色和香味等特点。
(2)想一想,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玉兰花的喜爱之情。
4、学习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油菜花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油菜花的形状、颜色和香味等特点。
我的植物朋友我有一个植物朋友,它的名字叫“仙人掌”。
为什么它叫仙人掌呢?因为它的形状很像人的手掌,所以叫仙人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习作1: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够介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4.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教学重点:
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观察植物时,要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教学准备:
搜集要描写的和你喜爱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观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师: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受得生机勃勃。
如果没有植物,我们的地球将变得一片荒凉,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珍惜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植物呢?要爱护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做才能爱护它,才不会做错事伤害它。
如果我把自己了解和认识的植物写成文章,让看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认识它们,那么,我们
就为环保和绿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写植物的文章。
《我的植物用友》,抓住题眼(植物)(朋友)相机板书
2.什么样的关系オ称得上朋友?植物包括什么(出示植物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进而激发想了解植物的好奇心。
再配以各种植物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己展示喜欢的植物记录卡
1.课前收集整理好所观察植物的资料,做好观察工作,做一个观观记录卡。
包括植物的名称,样子,色,气味和其他所了解的性状。
2.小组内介绍。
3.选出小组内介绍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习环节的延续,在老师的要求下,课前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写作方法指导
1.写好植物的形态
抓住不同植物的特点,有目的地描写。
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
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自然界的植物千差万别。
只有抓住不同于别的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才能将植物写生动。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一般来讲,写植物的顺序有两种:一是按、叶、花、果从下到上
或从上到下的顺序:二是按生长顺序。
设计意图:这样可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1)对比法例如: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喜爱的既不是花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面是可治百病的芦荟(2)比喻法例如: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骨朵,远远地望去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花瓣一层又一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
(3)拟人法例如:《石榴》春天来了。
石榴树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植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
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衬托法芦荟不像社丹那样艳压群芳。
也不像文竹那样温文尔雅,更没有玻瑰那样的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默为人奉献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5)远近结合法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倒如
近看:盛开的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像个大绣球,淡黄色的花,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阳,菊花的茎非常挺直
远看:
a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或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的火苗,漂亮极了
b我家了一盆吊兰。
远看。
她就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少女,尽显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
可使植物更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
5.要有联想地发感情
写植物可进行联想,抒发一些个人感受。
如写梅花不怕风雪的特点时。
可联想到人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写白杨的挺拔高大,可联想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但是联想不能超越客观实际,抒情不要无病呻吟,另外,注重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办法,是描写植物的绝佳秘方。
设计意图:将描写植物和个人感受相结合,可以在原来基上使文章得到升华。
四、尝试写作
学生自由写作。
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板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
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
对比法比喻法拟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