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
西藏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鉴定
西藏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一、引言西藏是我国高寒地区的重要农牧业区域,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然而,由于气候、土壤和海拔等因素的限制,西藏的植物病害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更好地掌握西藏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采集与鉴定植物病害标本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二、采集标本的方法和步骤1. 选择适当的时间:根据目标植物病害的发病季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采集。
一般来说,病害发生较多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采集标本效果更好。
2. 确定采集地点:根据已有研究和调查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采集地点。
可以选择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地点,以获取更全面的标本信息。
3. 采集标本的方法:使用尖锐的剪刀或刀片,将患病的植物组织(如叶片、茎等)剪下,尽量保留完整的标本。
同时,注意避免其他病害的污染,使用消毒工具进行操作。
4. 标本的保存:将采集到的标本放入干燥、通风良好的袋子中,并在袋子上注明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植物名称等相关信息。
在回实验室前,尽量保持标本的新鲜度和完整性。
三、标本的鉴定与分类1. 标本的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处理,去除多余的杂质和非目标组织,如附着的泥土、虫卵等。
同时,可以进行标本的切片、染色等处理,以便更好地观察标本的细节结构。
2. 鉴定标本的方法:根据标本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病害症状等进行鉴定。
可以参考植物病理学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数据库,借助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和比对。
3. 标本的分类与归档:根据鉴定结果,将标本进行分类和归档。
可以按照植物科属、病原菌类别等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统计和研究工作。
四、标本的应用价值1. 科学研究:通过采集与鉴定植物病害标本,可以深入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2. 病害防治:通过对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鉴定,可以了解植物病害的分布范围和严重程度,为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 教学教育: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理学教学的重要教具,通过对标本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害标本采集与
水漂洗数小时,然后保存在亚硫酸中(以含5— 6%SO2的亚硫酸溶液45毫升加水1000毫升配成), 亚硫酸浸渍液亦可用下法配成,取无水亚硫酸钠 16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取浓硫酸20毫升徐徐 滴入上述溶液中,配成的溶液在密封条件下可以 贮藏。 本法用于保持绿色叶片及果实等,颜色比醋酸铜 法自然,但应注意密封瓶口,或每年更换一次亚 硫酸浸渍液。
二、材料和用具
• 标本夹、标本纸、采集箱、扩大镜、剪刀、小刀,
纸袋、塑料袋、标签、麻绳、记载本、镊子、电 炉(1000W)、瓷盆(直径40 cm)、标本瓶 (500 mL、1000mL)、大烧杯(1000mL)、酒 精灯、甲醛、酒精、蒸馏水、量杯或量筒(500 mL、1000mL)、醋酸铜、硫酸铜、5%~6%二 氧化硫、硝酸亚钴、氯化锡等。 体视显微镜、显微镜
3.采集注意事项
•
(1)对不认识的寄主植物,应注意采集供鉴定用的枝、 叶、花、果等部分,以便鉴定寄主。 (2)适于干制的标本,尤其容易干燥卷缩的标本,如穗 叶,要注意及时压制,否则叶片失水卷缩后无法展平。 (3)腐烂的果实标本及柔软的肉质类标本,应先以标本 纸分别包裹后,再放在标本箱中,并且不能装得太多,以 免污染和挤压。 (4)黑粉病类、白粉病类标本,也应以纸袋分装或用纸 包好后,再放采集箱中,以免混杂。 (5)标本的采集应有一定的复份,一般应在5份以上,以 便用于鉴定,保存和交流等。
2.浸渍法
• 果实及无性繁殖器官等必须用浸渍法保存在标本瓶
• • • •
中,浸渍液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①福尔马林50mL+95%酒精300mL+水2000mL; ②70%酒精; ③5%福尔马林。 常用于防腐,而不保持原色,宜保存肉质鳞茎、块 根、果实等。 浸渍时应将标本洗净,浸泡在浸渍液中,使浸渍液 淹没标本,用线将标本固定在玻片或玻棒上防止标 本上浮,若浸泡标本量大,浸泡数日后应更换一次 浸渍液。加盖密封保存,标本瓶上贴上标签。
模块一工作任务一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
模块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 工作任务一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
• 教学目标: • 掌握园林植物病害标本采集的方法,明 确标本采集的要求,了解园林植物病害标 本制作的一般方法,能进行园林植物腊叶 标本的制作。
• 知识准备: • 1.病害标本采集用具及用途 • (1)标本夹 用以夹压各种含水分不多的枝叶病 害标本,多为木制的栅状板。 • (2)标本纸 应选用吸水力强的纸张,可较快吸 除枝叶标本内的水分。 • (3)采集箱 采集较大或易损坏的组织如果实、 木质根茎,或在田间来不及压制的标本时用。 • (4)其他 剪枝剪、小刀、小锯及放大镜、纸袋、 塑料袋、记录本和标签等。
• • • • •
3.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1)干燥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① 标本压制 ② 标本干燥 ③ 标本保存
图2-1 植物病害标本纸袋折叠方法
• (2)浸渍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 果实病害为保持原有色泽和症状特征,可制成浸渍标本进行保存。果 实因其种类和成熟度不同,颜色差别很大。应根据果实的颜色选择浸 渍液的种类。 • ①保存绿色浸渍液 • 醋酸铜浸渍液 • 硫酸铜亚硫酸浸渍液 • ②保存黄色和桔红色浸渍液 • 亚硫酸浸渍液 • ③保存红色浸渍液 • 瓦查(Vacha)浸渍液 • 硝酸亚钴 15g 福尔马林 25g • 氯化锡 10g 水 2000ml • 将标本洗净,完全浸没于浸渍液中两周,取出保存于以下溶液中: • 福尔马林 10ml 95%酒精 10ml • 亚硫酸饱和溶液 30~50ml 水 1000ml
• ④浸渍标本的保存 制成的标本应存放于标本瓶中, 贴好标签。因为浸渍液所用的药品多数具有挥发 性或者容易氧化,标本瓶的瓶口应很好的封闭。 封口的方法如下: • 临时封口法:用蜂蜡和松香各1份,分别熔化后混 合,加少量凡士林油调成胶状,涂于瓶盖边缘, 将瓶盖压紧封口;或用明胶4份在水中浸3~4h, 滤去多余水分后加热熔化,加石蜡1份,继续熔化 后即成为胶状物,趁热封闭瓶口。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首先,选择健康的植物作为标本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的植物可以提供清晰的形态特征,而受感染的植物可能会呈现一些异常的形态,这会影响标本的质量。
其次,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收集标本。
一般来说,病害标本应在植物有病征但尚未死亡时收集。
这可以确保标本中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并且可以保存植物在病害发生时的真实形态。
收集标本时,应注意不要伤害植物,以免影响标本的形态特征。
剪刀或刀片应该是干净锋利的,以保证切割的准确性和光滑度。
将剪刀或刀片消毒后,切割植物的受感染部分,并将其放入塑料袋中。
尽可能地收集整个受感染区域,并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在收集标本后,应立即处理标本,以免病原微生物滋生或植物变质。
将标本通过快递或快递运送到实验室,在实验室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保存。
在实验室中,首先将标本在清水中清洗干净,以去除附着在标本上的灰尘和杂质。
然后,在福尔马林或其他适当的防腐剂中浸泡标本。
根据标本的大小和厚度,浸泡的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较小的标本可以在6-8小时内完成,而较大的标本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浸泡完成后,将标本从防腐剂中取出,用纸巾轻轻擦干,以去除多余的防腐剂。
然后,将标本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以便它们彻底干燥。
干燥的时间取决于标本的大小和湿度,一般需要2-3天。
一旦标本完全干燥,可以将其安置在标本箱或玻璃瓶中,以便保存和展示。
标本的保存时间可以非常长,只要注意保持干燥和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下。
制作植物病害标本是一项技术复杂的工作,需要仔细操作和专业知识。
只有通过正确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标本,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理解植物病害标本制作有所帮助。
病害标本采集与徒手制片
三、内容和方法— 3.蜡叶标本的制作
标本经压制干燥后,需进行选择整理,并填写 好标签一并放入蜡叶标本袋或蜡叶标本盒中保 存,在标本袋或标本盒上也要贴上标签,然后 按寄主或病原分类存放。 存放时要避光照、潮湿、灰尘,防止虫蛀。
三、内容和方法— 4.浸渍标本的制作
柔软多汁的果实、块茎、块根及肉质的菌类子 实体,不适于干制,必须用浸渍液保存,以便 保持标本的色泽和症状特征。 浸渍液的配方很多,常根据浸制标本的色泽和 浸制的目的进行选择。
三、内容和方法—2.采集方法
(1)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本,尽可能采集到 不同时期、不同发病部位的标本。 (2)采集有病征的病害标本,以便进行病原物鉴定 工作。真菌病害的病原一般有无性、有性两个阶段, 应尽量在不同的时期分别采集。有些真菌的有性子实 体常在地面的病残体上产生,也要注意采集。 (3)避免病原物混杂,采集时对病原物容易混杂、 污染的标本,如锈病、黑粉病、白粉病等要分别用纸 夹(包)好,以免观察病原物时发生差错。
三、内容和方法— 4.浸渍标本的制作
(3)保存黄色和橘红色标本浸渍液 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果实如杏、梨、柿、黄 苹果、橘桔或红辣椒等,用亚硫酸溶液保存为 适宜。注意浓度不宜过高,因亚硫酸有漂白作 用。浓度过低防腐力不够,影响保存,可加少 量酒精。 果实浸渍后如发现崩裂,可加少量甘油。
三、内容和方法— 4.浸渍标本的制作
三、内容和方法— 4.浸渍标本的制作
(2)保持绿色浸渍液 ②硫酸铜-亚硫酸浸渍液 将标本浸在5%的硫酸 铜溶液中6~24h,取出用清水漂洗数小时, 然后保存在亚硫酸溶液中。亚硫酸溶液的配制, 可用含5%~6%二氧化硫的亚硫酸溶液15ml, 加水1000ml,或以浓硫酸20ml,加在1000ml 水中,然后加入亚硫酸钠16g即配成。这种方 法适用于不能煮沸的水果等。
第十二讲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实作课)
第十二讲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实作课)一、采集和制作标本用具1.采集标本的用具采集夹、标本夹、标本纸、标本箱(筒)、剪刀、修枝剪、高枝剪、手锯、手铲、纸袋、标签、手持放大镜及采集记录本、海拔仪等。
(1)采集夹。
在野外临时收存新采标本的轻便夹子。
一般由两个对称的用一些木条按适当的间距平行排列的栅状板(亦有用胶合板或硬纸板组成的),其上附有背带,在接近四个角落的地方,设有长短可以调整的活动固定带或弹簧,以适应采集过程中标本逐渐增多的需要。
(2)采集箱。
用于临时收存新采集的果实等柔软多汁的标本。
是由铁皮制成的扁圆箱,内侧较平,外侧较鼓,箱门设在外侧,箱上设有背带。
(3)标本夹。
是用来翻晒、压制标本的木夹。
由两个对称的一些平行排列的栅状板组成。
每块栅状板在接近上下端处钉一根厚实的方木条,木条端部向外突出约5cm长,以便于用绳捆绑标本夹。
标本夹上:应附有约6m长的一条绳子。
(4)标本纸。
主要用来吸收标本的水分,使标本逐渐干燥。
—般用草纸或麻纸作标本纸,它们的吸水性较好。
旧报纸也可代替,但因其上有油墨吸水性较差。
(5)修枝剪。
主要用于剪取较硬或韧性较强的枝条,高处的枝条要使用高枝剪,难于折断的枝干则要借助于手锯。
手铲用来挖掘地下患病植物器官(如根、块根、块茎等)。
2.制作标本用具及试剂剪刀、标签、标本瓶、玻璃瓶、玻璃板、塑料绳、水浴锅(或简单的加热装置)、水、硫酸酮试剂、明胶、石蜡等。
二、实验操作(一)室外采集1.病叶用剪刀剪取病植物上的发病叶片。
如小麦锈病的病叶、水稻稻瘟病的病叶、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病叶、大豆霜霉病的病叶、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叶、丁香白粉病的病叶及梨黑星病的病叶等,装入采集夹中。
尽量剪取整个一致的。
2.病穗用剪刀剪取玉米丝黑穗病的病穗、高粱丝黑穗病的病穗及谷子白发病的病穗等,装入采集筒中。
对于黑粉类的病穗,每种病穗要及时放入小的采集袋中,同时注意隔离,以防黑粉散落和不同病穗间相互混杂。
3.病果用剪刀剪取茄子褐纹病的病果、番茄溃疡病的病果、辣椒炭疽病的病果以及梨黑星病的病果等,装入采集筒中。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
实训十、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一、目的要求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了解植物病害标本采集要求,学会标本的采集与记录,掌握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进一步巩固病害知识,每人抽签完成1份病害标本。
二、材料和用具标本夹、吸水纸、塑料袋、纸袋、标签、铅笔、记号笔、小刀、枝剪、手锯、标本缸、酵酸铜、硫酸铜、95%乙醇、甲醛溶液、亚硫酸、甘油、蒸馏水等。
三、内容与方法(一)病害标本的采集1 标本采集基本要求采集完整的标本,最好是先摄影然后再压制或浸渍保存,拍照越清晰越好,要求拍正常植株和病害部位。
每号标本,样本数量应至少采集2-3份。
2 取样部位(1)标本上有子实体的应尽量在老叶上采集因为它比较成熟,许多真菌有性阶段的子实体都在枯死的枝叶上出现,而无性阶段子实体大多在活体上可以找到。
(2)柔软多汁的子实体或果实材料,则应采集新发病的幼果。
(3)病毒病应尽量采集顶梢与新叶。
(4)线虫病害标本应采病变组织,为害根部的线虫病害标本除采集病根外还应采集根围土壤。
(5)表现蔫萎的植株要连根挖出,有时还要连同根际的土壤等一同采集。
(6)对于粗大的树枝和植株,则宜削取一片或割取一截。
(7)如果病害在叶、果实和枝干上都有表现时,尽量采集全面。
(8)寄生类应和寄主一起采集。
病害症状很特殊病害,要连同植株的枝叶或花一起采集,以便鉴、定其寄主名称。
3 标本数据记录和标本编号要求记录准确、简要、完整。
完整的记录与标签同样十分重要,要有寄主名称、采集日期与地点、采集者姓名、生态条件和土壤条件等。
4 标本采集方法(1)枝干类、根部病害标本的采集取其得病部位,用锯、枝剪或高枝剪采取,切勿用手折断,影响标本的美观,对纤维长而强韧的枝干等,尤应注意。
(2)叶部病害标本的采集大型叶植物,它们的叶子和花序均很大,采集标本时可采一部分或分段采集,以同株上幼小叶加上花果组成一份标本(同时标明叶实际大小);或把叶、叶柄各自分段取其一部分;对于像菟丝子、列当这样的寄生植物应连同寄主一起采集,并记录寄主的名称。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指导书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指导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标本采集与制作综合实习(植物病害)指导教师:丁晓帆适用专业:植保植物病害标本是对其症状的最直观的记载和描述。
它在教学中具有直观、不受季节和区域限制的特点。
因此,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习)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中,应对症状的变化情况给以特殊的注意。
例如,症状可能表现为典型症状,也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在采集时,均应加以注意。
一种病害,在同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先后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如橡胶白粉病。
标本采集后,除去需要及时分离和鉴定的标本外,其余的一般都要经过制作之后保存起来,以备需要时进行分离和鉴定;或者是在教学和研究时,供观察和识别,要求是能尽量保持原来的性状。
一、目的要求学会采集植物病害标本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常见的叶片和果穗等干标本以及对柔嫩果实的浸渍标本的制作,同时训练真菌玻片标本的制作,学习并掌握标本干燥制作、浸渍制作以及玻片标本制作等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室外采集标本是获取植物病害标本的重要途径,也是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了解植物病害发生情况的最好方式。
标本的制作是为了日后能较为方便地观察植物病害的症状,无论用干燥制作法保存标本,还是用浸渍制作法保存标本,都是为了尽量减缓所保存标本变质的速度或不使其腐烂霉变。
同时也是为了尽量使标本保持其原色,以延长标本的使用时间和提高标本的保存质量。
真菌玻片标本的制作是为了直观地观察病原物、辅助诊断、鉴定病害种类,并通过永久玻片标本的制作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基本素材。
三、采集和制作标本用具1.采集标本的用具采集夹、采集袋、标本夹、标本纸、标本箱(筒)、剪刀、修枝剪、高枝剪、手锯、手铲、纸袋、标签、手持放大镜及采集记录本、海拔仪、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小木板、挑针、镊子、滴瓶、各种试剂等。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四 贴标签
无论是装干标本的纸袋,还是装液浸标奉的玻璃瓶,
都需在其适当位置贴上正式标签。对于纸袋,应贴在
其右上角的位置;对于玻璃瓶,应贴在瓶体的中央位
置。标签的大小和位置,应根据具体的纸袋的大小和 玻璃瓶的大小而定。同时,要兼顾标本袋或标本瓶的 整体协调性和美的形态和色
泽,但保存的时间有限,且需占用比较大的 空间。一般用于制作教学和示范标本。
腐烂的水果、肉质子囊菌和担子菌的子实体
一、浸泽液种类和配方(单位:ml)
1. 防腐(不保色):福尔马林50,酒精
95%300, 水2000
2.防腐漂白浸渍液。此种浸渍液是由亚硫酸饱
(三)标本的整理
对于同一种病害的标本,应尽量保留带有不 同发病阶段的典型症状的标本。
对于真菌性病害,在发病部位最好带有子实
体,叶片或果实要保持完整。
外出采集,每天晚上都要将当天采集的标本
进行整理、压制,第二天及时换纸或晾晒, 防止霉变。
(五)干燥标本的制作
1.含水量小的标本的压制:直接平放标本夹 2.含水量大的标本的压制:先晾晒,降低含水量后 再弄平整压倒标本夹。 3.附临时标签 在压制时,每份标本都要附上临时标 签 4.标本整理 在第1次换纸前,要对标本进行形状的 整理,尽量使其舒展自然 5.换纸 6.果穗及较粗大茎的标本的干燥 7.装袋保存 ,要随时贴上正式标签
和溶液、酒精和水按照1:1:8比例配制而成。
亚硫酸饱和溶液,即指二氧化硫的饱和水溶液。
(2)保存绿色的浸渍液。
①醋酸铜浸渍液。醋酸铜结晶加入50%醋酸液中到饱和, 原液用时稀释3-4倍。用时需要加热。
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五、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及病原鉴定
Common Powdery Mildew Genera
球针壳属
Phyllactinia
叉丝壳属
Microshe
Uncinula
单丝壳属
叉丝单囊壳属
Sphaerotheca
Podosphaera
霜霉目霜霉科分属检索表
1. 孢囊梗粗壮,顶端分枝不规则,粗而密,寄生于禾本科植物 …………………………指梗霉属(Sclerospora)(谷子白发病) 1’. 孢囊梗细长,并有规律的分枝 2. 分枝末端膨大呈盘状,盘的边缘生小梗,梗上产生孢子囊 ………………………………盘梗霉属(Bremia)(莴苣霜霉病) 2’. 分枝末端不膨大 3. 孢囊梗单轴分枝,与主梗近直角,分枝末端平钝 …………………………单轴霉属(Plasmopara)(葡萄霜霉病) 3’. 孢囊梗非单轴分枝 4. 孢囊梗二叉状分枝,孢子囊无乳状突起 …………………………霜霉属(Peronospora)(白菜霜霉病) 4’. 孢囊梗先单轴分枝一次,然后不完全对称二叉状分枝,孢子囊有乳状突 起……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黄瓜霜霉病)
实验五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及病原 鉴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熟悉和掌握植物病害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 项。 学习和掌握植物病害病原鉴定的方法。 熟悉临时玻片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标本夹、剪刀、塑料袋、显微镜、载玻片、盖 玻片、切片用刀片、挑针、擦镜纸、吸水纸、 蒸馏水等。
1
2
3
1. 2. 3. 4. 5.
4
指梗霉属(Sclerospora) 盘梗霉属(Bremia) 单轴霉属(Plasmopara) 霜霉属(Peronospora) 假霜霉属 (Pseudoperonospora)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02 采集方法与步骤
叶片病害的采集
叶片病害的采集需要选取具有典型症状的叶片,包括变色、斑点、穿孔等。采集时 要保持叶片完整,避免破损和污染。
采集时要特别注意叶片的正反面,因为有些病害的症状可能只出现在叶片的背面。
采集后需要将叶片放入干燥、清洁的纸袋中,并标注采集信息,如植物名称、采集 地点、采集时间等。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 存
目录
• 采集前的准备 • 采集方法与步骤 • 制作病害标本 • 保存与维护 • 应用与发展
01 采集前的准备
确定采集目的
科学研究
防治试验
为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采集病害标本, 需确保采集的标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 性,能够反映该病害的普遍特征。
为病害防治试验采集标本,需选择具 有代表性的病害样本,以便在试验中 获得可靠的防治效果。
枝干病害的采集
01
枝干病害的采集需要选取具有典 型症状的枝干,如溃疡、腐朽、 流胶等。采集时要保持枝干完整 ,避免破损和污染。
02
采集后需要将枝干放入干燥、清 洁的纸袋中,并标注采集信息。 如果枝干较大,可以将其切成小 段后再进行标注。
根部病害的采集
根部病害的采集需要选取具有典型症 状的根系,如腐朽、根肿、根癌等。 采集时要保持根系完整,避免破损和 污染。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保护专 业的重要教具,有助于学生更好 地理解病害特征和识别方法。
实践教学的素材
通过实地采集和制作病害标本, 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病害诊断 和防治技能。
在科研中的应用
病害研究基础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是研究病害发生规 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 基础资料。
种质资源保护
对于珍稀、濒危植物的病害标本,其 保存和研究有助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和 利用。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项目八 园林植物病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任务1 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28/45
任务2 病害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任务提出】
不同的病害,发生在植物的不同部位,有的是叶,有的 是花,有的是果,有的是根,有的甚至是全株,发生部位不 同时,在采集时一定要加以区分,标本采集时要有针对性的 采集不同部位,保持症状的全面性。发生部位不同,在保存 时也要加以区分,有干制标本,有浸渍标本。该任务就是要 针对不同的病害种类,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采集、制作和保 存病害标本。完成此任务需要熟悉病害的采集用具和采集方 法;了解病害标本采集时应注意的问题。需要掌握不同病害 的制作和保存方法。
任务2 病害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29/45
任务2 病害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任务分析】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症状及其分布的最好实 物性记载。有了植物病害标本才能进行病害的鉴定和有关 病原的研究,保证防治工作正常进行。通过工作任务的完 成,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 法,并通过标本采集、鉴定,熟悉当地常见病害种类的症 状特点和发生情况。
任务1 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24/45
【任务实施】
二、任务实施步骤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技术
1.昆虫干制标本的制作
(1)虫体针插 (2)整姿 (3)展翅
2.小型昆虫针插标本的制作
(1)装标签 (2)修补
3.昆虫浸渍标本的制作
(1)酒精浸渍液 (2)5%福尔马林浸渍液 (3)绿色幼虫浸渍液(4)黄色幼虫浸渍液 (5)红色幼虫浸渍液
(一)常用采集用具和采集方法
4.吸虫管 昆虫。
吸虫管用于采集蚜虫、红蜘蛛和蓟装有 透气金属纱和活动的盖孔。
吸虫管
采集盒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手锯、采集箱、修枝剪、手持放大镜、镊子、 记载本、标签等。
(三)园林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1、症状具有典型性;
2、有转主寄生的病害要采集两种寄主上的症 状; 3、每一种标本只能有一种病害;
4、进行野外记录。
(四)园林植物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
1、病菌孢子容易飞散飘落的标本;
9.用纸条把干燥的标本固定在台纸上,贴好标签, 再贴上盖纸。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 作与保存技术
指导老师:李伟 商丘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园林工程技术
本节知识点
1、了解园林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保存 技术; 2、能利用常见工具制作园林植物病害标本
一、园林植物标本的采集工具
(一)园林植物的采集工具
标本夹
(二)园林植物标本的采集工具
标本纸
一般采用麻纸、草纸或旧报纸。
经济价值的植物,还要采集它的应用部分,如树皮、果实、根茎等。 雌雄异株的植物,要分别采集雄株和雌株。
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列当则应连同寄主一齐采下。
具地下根茎、块茎、鳞茎、块根的植物应将其地下部挖出编号保存。
3.给采集的标本挂上号牌
如何进行野外记录和编号
野外采集应有现场记录,记在专用野外记录本上,按格式 填写,但其中几项最为重要,如植物的土名、经济用途、 生态环境、海拔高度、花、果的颜色等。因为花、果的颜 色经标本夹压制后很容易变色,影响正确鉴定种类。 野外记录的同时对每份标本进行编号,号码写在号签和野 外记录本上,二者必须一致,这样可按号签查找野外记录。 同一地点在同一时间内采的同一种标本,一般要采集2~3 份,可编同一号数,但不同地点、时间采集的认为是同种 某一植物时,则应分别编不同的号,每份标本都应拴上号 签,以免差错。
实训三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商丘学院
园林植物病虫害实验指导杨朝霞吴慧商丘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实验一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一、实验目的识别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病状和病症,熟悉观察对象的基本特征,为病害诊断奠定基础。
二、实验器材1.仪器:体视显微镜、放大镜2.材料:园林植物病害的各种症状类型标本三、实验步骤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每种标本的症状,仔细观察各种典型病状和病症标本,认识各类症状特点及其所属类型。
1.黄化:整株或局部叶片均匀褪色。
2.花叶:整株或局部叶片颜色颜色深浅不均,浓绿和黄绿互相间杂,有时出现红、紫斑块。
3.斑点:多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形状和颜色不一。
区分黑斑、褐斑、灰斑、漆斑或角斑、圆斑、轮斑、不规则斑等症状,病斑后期常有霉点或小黑点出现。
4.炭疽:症状与斑点相似。
病斑上常有轮状排列的炭质小点,有时还产生粉红色黏质状物。
5.溃疡:枝干皮层、果实等部位局部组织坏死,病斑周围隆起,中央凹陷,后期开裂,并在坏死的皮层上出现黑色的小颗粒或小型的盘状物。
6.腐烂:发生在根、干、花、果上,病部组织腐烂。
枝干皮层腐烂与溃疡症状相似,但病斑范围较大,边缘隆起不显著,常带有酒糟味。
7.腐朽:是指植物根、茎木质部变质解体,外部常长出各种蕈体。
区分白腐、褐腐、海绵腐朽和蜂窝状腐朽。
8.畸形:叶片皱缩或形成毛毡,叶子变小,枝条带化,果实变形等。
9.疮痂:发生在叶片、果实和和枝条上。
局部细胞增生而稍微突起,形成木栓化组织。
10.肿瘤:枝干和根上的局部细胞增生,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瘤状物。
11.丛枝:顶芽生长受抑制,侧芽、腋芽迅速生长,或不定芽大量发生,发育成小枝,由于小枝多次分支,叶片变小,节间变短,枝叶密集,形成扫帚状。
12.白粉:病部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物,后期在白粉层上散生许多针头大小的黑色颗粒状物。
13.煤污:病部覆盖一层煤烟状物。
14.锈粉: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
15.霉层: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16.菌脓: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实验一、二 林木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授课
植物病害发生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时间: 植物 名称 和生 育期 年 月 日 地 6 块 7 8 9 1 0 调查地点:
发 病 1 2 3 4 5
病虫害名 称
1.2
重点调查
对一般调查发现的重要病害,可作为重点调查对象,深入了解 它的分布、发病率、损失、环境影响和防治效果等,重点调查 次数要多一些,发病率的计算也要求比较准确。
病名或学名
鉴定人
采集人
2.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干燥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浸渍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玻片标本的制作
本干燥
自然干燥法 人工热源干燥法 烘箱或微波炉
③ 标本保存
玻面标本盒保存 封套标本 台纸标本:是指把蜡叶标本装订在一张硬纸板上,用四开纸包好,装入标本 柜内。
2.1.2 分级计数法
根据病害发生的轻重,对植物影响不同,可将病害分级,调查时记录每级 发病田块数、平均发病率。
病情指数的计算,首先根据病害发生的轻重,进行分级计数调查, 然后根据数字按下列公式计算。
∑[各级病株(叶、果等)数×相应级数代表值]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株(叶、果等)数×最高级代表值
上取5~9点调查,调查数目不低于总数的5%。
2.3.3 取样时间
调查取样的适当时期,一般是在田间发病最盛期。
(2)浸渍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果实病害为保持原有色泽和症状特征,可制成浸渍标本进行保存。果实因其 种类和成熟度不同,颜色差别很大。应根据果实的颜色选择浸渍液的种类。 ①保存绿色浸渍液 醋酸铜浸渍液 硫酸铜亚硫酸浸渍液 ②保存黄色和桔红色浸渍液 ③保存红色浸渍液 ④浸渍标本的保存
(3)玻片标本的制作
对于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一般采用制片的方法观察和保存。对生长在 植物表面的病原物,可直接用挑针或刮刀挑取少许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或 其他浮栽剂上,加盖玻片即可进行观察。对植物组织内部的病原物,可将 选好的材料用刀片切成薄片,或先将材料夹在胡萝卜、马铃薯内,再切成 薄片,用毛笔蘸水轻轻取下,放在有水的浅皿中,选其中最薄的制片观察
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五、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及病原鉴定
1
2
3
1. 2. 3. 4. 5.
4
指梗霉属(Sclerospora) 盘梗霉属(Bremia) 单轴霉属(Plasmopara) 霜霉属(Peronospora) 假霜霉属 (Pseudoperonospora)
5
白粉菌分属检索表
1. 闭囊壳内单子囊 2. 附属丝菌丝状……………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2’.附属丝分叉状…………叉丝单囊壳属(Podospaera) 1’. 闭囊壳多子囊 2. 附属丝顶端双分叉………叉丝壳属(Microsphaera) 2’. 附属丝不分叉 3. 附属丝顶端呈钩状………………钩丝壳属(Uncinula) 3’. 附属丝非上述 4. 附属丝基部球形,顶部针状…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4’. 附属丝菌丝状 5 附属丝较长……………………白粉菌属(Erysiphe) 5’附属丝不发达,呈短菌丝状…布氏白粉菌(Blumeria)
霜霉目霜霉科分属检索表
1. 孢囊梗粗壮,顶端分枝不规则,粗而密,寄生于禾本科植物 …………………………指梗霉属(Sclerospora)(谷子白发病) 1’. 孢囊梗细长,并有规律的分枝 2. 分枝末端膨大呈盘状,盘的边缘生小梗,梗上产生孢子囊 ………………………………盘梗霉属(Bremia)(莴苣霜霉病) 2’. 分枝末端不膨大 3. 孢囊梗单轴分枝,与主梗近直角,分枝末端平钝 …………………………单轴霉属(Plasmopara)(葡萄霜霉病) 3’. 孢囊梗非单轴分枝 4. 孢囊梗二叉状分枝,孢子囊无乳状突起 …………………………霜霉属(Peronospora)(白菜霜霉病) 4’. 孢囊梗先单轴分枝一次,然后不完全对称二叉状分枝,孢子囊有乳状突 起……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黄瓜霜霉病)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本文介绍了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包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采集时的注意事项、压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以及标本的保存和维护。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篇1一、采集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采集目标:确定要采集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以及采集时间和地点。
2. 准备采集工具:根据采集目标,准备好相应的采集工具,如剪刀、铲子、刷子、纸张等。
3. 准备标本夹:标本夹是用来夹持植物标本的,一般使用厚实的纸张或塑料板制作。
4. 准备标签:为每个标本制作一个标签,上面注明植物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等信息。
二、采集时的注意事项1. 采集时要选择健康的植物,避免采集生病或受虫害的植物。
2. 采集时要注意保护植物的根系和土壤,避免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
3. 采集时要避免破坏植物的枝叶和花朵,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4. 采集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植物刺伤或中毒。
三、压制标本的制作方法1. 将采集的植物标本放入标本夹中,用纸张或塑料板夹紧。
2. 在标本夹上放置重物,如书籍、砖块等,压制标本。
3. 压制时间根据植物种类和标本大小而定,一般需要压制 2-3 天。
4. 压制结束后,将标本取出,用刷子轻轻刷去多余的土壤和枝叶,然后将标本放入干燥通风处晾干。
四、标本的保存和维护1. 标本晾干后,可以用纸张或塑料袋将标本包装好,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2. 标本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损坏标本。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篇2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采集植物标本: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时,需要准备好采集工具,如标本架、采集箱、挖根刀、剪枝剪等。
选择有花有叶、比较完整的植物作为标本,并去除枯叶。
在采集时,需要注意避免破坏植物的生态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处理植物标本: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放在吸水纸上摊开,再移入报纸中。
实验四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及制作
实验四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及制作一、目的要求: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了解植物病害标本采集要求,学会标本的采集与记录,掌握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
没人鉴定10份病害标本,做3-4病原图,标注病原名称、拉丁学名。
植物病害标本要能表现出植物病害特征,须注意采集病害症状的各种表现。
对不认识的寄主植物,一定要采集花、果实以备鉴定,对常见的局部性病害寄主,就不一定采植物整株。
但若植物各个器官都发病,则应分别采集各个发病器官。
病征是鉴定植物病害的主要依据,凡有病征的植物病害,一定要注意采集带有典型病征或病原物不同发育阶段繁殖体的标本。
二、标本采集1、观察采集时,应县应对一种植物的反常表现进行观察,主要观察他是不是病害(是虫害、或是机械伤害?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这种病害特点是什么?哪些病株可以代表这种病害特点?2、采集典型的病害植株选定后,就可以采集所需要的部分,每种标本应采三份。
3、编号登记采集数种病害标本以后,即可进行编号和登记。
按照采集顺序给所采集的标本编“采集号”。
采集标签、采集记录本是记载标本症状特点的重要备查依据,应及时、详细地填写记载。
三、标本压制采集的标本要及时经过压制,使其迅速干燥和平展,尽可能地保持其自然色泽和状态,干燥后的标本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材料永久保存。
为此务必做到:1、在压制前须进行标本的修剪和整形,勿使过大、过密,然后放在标本纸中加压吸水干燥。
2、勤换纸、翻压标本。
新采的标本,每日至少换干标本纸一次,遇秋季高湿及多汁标本,每日应换两次。
初次换纸翻压时应对标本进行整形。
三五日后,标本已大部干燥,可以隔日换纸、翻压直至干燥。
四、采集工具标本夹、标本纸、采集标签、记录本(采集号码、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海拔、寄主名称、危害部位、症状特点、病害名称、病原菌学名、受害程度、产地环境、产地环境、采集人、标本号数、备注等)、手持放大镜、修枝剪、手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十、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一、目的要求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了解植物病害标本采集要求,学会标本的采集与记录,掌握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进一步巩固病害知识,每人抽签完成1份病害标本。
二、材料和用具标本夹、吸水纸、塑料袋、纸袋、标签、铅笔、记号笔、小刀、枝剪、手锯、标本缸、酵酸铜、硫酸铜、95%乙醇、甲醛溶液、亚硫酸、甘油、蒸馏水等。
三、内容与方法(一)病害标本的采集1 标本采集基本要求采集完整的标本,最好是先摄影然后再压制或浸渍保存,拍照越清晰越好,要求拍正常植株和病害部位。
每号标本,样本数量应至少采集2-3份。
2 取样部位(1)标本上有子实体的应尽量在老叶上采集因为它比较成熟,许多真菌有性阶段的子实体都在枯死的枝叶上出现,而无性阶段子实体大多在活体上可以找到。
(2)柔软多汁的子实体或果实材料,则应采集新发病的幼果。
(3)病毒病应尽量采集顶梢与新叶。
(4)线虫病害标本应采病变组织,为害根部的线虫病害标本除采集病根外还应采集根围土壤。
(5)表现蔫萎的植株要连根挖出,有时还要连同根际的土壤等一同采集。
(6)对于粗大的树枝和植株,则宜削取一片或割取一截。
(7)如果病害在叶、果实和枝干上都有表现时,尽量采集全面。
(8)寄生类应和寄主一起采集。
病害症状很特殊病害,要连同植株的枝叶或花一起采集,以便鉴、定其寄主名称。
3 标本数据记录和标本编号要求记录准确、简要、完整。
完整的记录与标签同样十分重要,要有寄主名称、采集日期与地点、采集者姓名、生态条件和土壤条件等。
4 标本采集方法(1)枝干类、根部病害标本的采集取其得病部位,用锯、枝剪或高枝剪采取,切勿用手折断,影响标本的美观,对纤维长而强韧的枝干等,尤应注意。
(2)叶部病害标本的采集大型叶植物,它们的叶子和花序均很大,采集标本时可采一部分或分段采集,以同株上幼小叶加上花果组成一份标本(同时标明叶实际大小);或把叶、叶柄各自分段取其一部分;对于像菟丝子、列当这样的寄生植物应连同寄主一起采集,并记录寄主的名称。
(3)肉质或多汁植物(花、果实)病害标本的采集应将其纵切或横切,有时需将其内部的组织挖出,还要考虑是否将一半的材料浸泡在保存液中保存。
在野外干燥时,要在切开的茎表面洒大量食盐,用盐包裹的材料应置于夹有多层报纸的标本夹中,24小时后要把浸有盐水的报纸移去,或者用开水将材料烫死,然后放置在薄纸板-铝板的三明治层中烘干。
(二)病害标本的制作从田间采回的标本,除一部分用作分离鉴定外,对于典型的病害症状最好是先摄影然后再压制或浸渍保存。
压制或浸渍的标本尽可能保持其原有性状,微小的标本可以制成玻片,如双层玻片、凹穴玻片或用其它小玻管小袋收藏。
(三)病害标本的保存1干燥法适用于一般含水较少的茎、叶等病害标本的制作,最简单、最经济、应用最广。
将采集的标本夹在吸水纸中,同时放入写有采集地点、日期和寄主名称的标签,再用标本夹压紧后日晒或加温烘烤,使其干燥,干燥愈快愈能保持原有的色泽,标本质量亦愈高。
夏季采的标本在温湿度高的情况下,容易发霉变色,换纸宜勤,通常在压制的最初三、四天每天换纸l-2次(视标本含水多少,及温湿度情况而定),以后每二、三天换一次,至完全干燥为止。
在第一次换纸的同时,应将标本加以整理,因经初步干燥,标本变软易于铺展。
烟草、蚕豆、梨、马铃薯的茎叶等很易发黑变色,都是很难保存颜色的标本,在制作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快速干燥。
需要保持绿色的干制标本,可先将标本在2-4%硫酸铜溶液中浸24小时,或经过醋酸铜溶液(配方及方法见浸渍法中醋酸铜的浸渍法)处理后再压制。
也可以在叶面抹一层液体石蜡后再压,可以保持鲜绿色2-3天。
2 浸渍法适用于多汁的病害标本,如果实、块根或担子菌的子实体等,必须用浸渍法保存。
浸渍液体种类很多,有纯属防腐性的,亦兼有保持标本原色的,现介绍数种常用及效果较好的方法。
(1)防腐浸渍法:此类浸渍法仅能防腐而没有保色作用,如萝卜、甘薯等,不要求保色的标本,洗净后直接浸于以下溶液中。
①5%福尔马林浸渍液。
②亚硫酸浸渍液:l000ml水中加5%-6%亚硫酸15ml(一般市售的亚硫酸含量为5—6%)或用亚硫酸钠10.5g,浓硫酸8ml,水500ml配成混合液。
(2)保持绿色标本的浸渍液及浸泡法:①醋酸铜保(绿)色浸渍法:往50%的醋酸中逐渐加入醋酸铜结晶溶解至饱和作为母液(大约1000ml50%的醋酸中加入l5g醋酸铜即可达饱和),使用时兑水稀释1-4倍(稀释倍数视标本颜色而异,色深者稀释倍数可小些)。
将此液加热煮沸,投入标本,开始时标本的绿色被漂去,再经数分钟后标本又恢复绿色,此时立即将标本取出,用清水洗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此法称为热处理。
冷处理的办法是将标本置于上述稀释液中浸3小时后标本退色,再经72小时后标本恢复绿色,此时将标本取出,取水冲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
此法保持色泽时间较长,其保色原理大致是铜离子与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发生置换作用。
所以,溶液经多次处理标本后,铜离子会逐渐减少。
如要继续使用,应补入适量的醋酸铜。
此法保存标本往往略带蓝色,与植物标本原色稍有出入。
②硫酸铜保(绿)色浸渍法:用清水冲洗标本,直接浸泡在5%的硫酸铜溶液中1—7天,待标本略带褐色时取出用清水漂洗,去除标本表面多余的硫酸铜溶液,然后保存在亚硫酸浸渍液中。
③保存黄色和桔红色标本的浸渍液:保存杏、梨、柿、红辣椒等果实标本用亚硫酸浸渍液,亚硫酸浸渍液有漂白作用,因此使用时要注意浓度,一般用1 %即可(浸杏时浓度可再稀些),因浓度太小,防腐力不够,可加入适量酒精。
为了防止果实崩裂,可加入少许甘油。
④保存红色标本的浸渍液:保存标本红色较难,因为红色是水溶性的花青素,很难保存。
常用Hesler浸渍液保存,成分是:氯化锌50g,福尔马林25ml,甘油25ml,水1000ml。
将氯化锌溶于热水中,加入福尔马林,如有沉淀,用其澄清液。
此溶液适用于由于花青素而显红色的标本,如苹果、番茄等。
(四)标本的保存制成的标本,经过整理和登记,然后依一定的系统排列和保藏。
菌类标本一般按分类系统排列,要有两套索引卡片,一套是寄主索引,一套是菌类索引,以便于寻拽和整理。
标本室(柜)要保持干燥、潸浩,并要定期施药以防虫蛀与霉变。
1 标本盒保藏教学和示范用的干制病害标本,采用玻面纸盒保藏比较方便,玻面纸盒,的适宜大小为20×28×2 cm。
纸盒中先铺一层棉花,并在棉花中加少许樟脑粉以驱虫。
最后在棉花上放上标本和标签。
2 标本瓶保藏浸渍的标本放在标本瓶内保藏,为了防止标本下沉和上浮,可绑在玻璃条上然后再放入标本瓶。
标本瓶的口盖好后滴加石蜡封口,然后贴上标签。
3 纸套内保藏用牛皮纸叠成15×33cm的纸套,大量保存的干制标本,大多采用纸套保藏,将标本装入纸套内,并在纸套上贴好标签,放在标本柜中即可。
四、作业:制作标本及详细资料。
植物病害标本野外采集记录卡片标本号96 采集日期2013-06-8采集地点重庆市垫江县芙蓉镇牡丹园生态环境阳光充足,土壤深厚肥沃,光热条件较好,地形为坡地,排水条件较好。
寄主名称(通用名及学名)芍药病名或学名芍药红斑病发病部位叶片症状描述叶背出现针尖大小的凹陷斑点,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约5-24mm,叶边缘的病斑多为半圆形。
叶片正面病斑上有淡褐色的轮纹,不太明显。
采集人李倩鉴定人张绍兵芍药红斑病【分布与危害】又称芍药褐斑病,是芍药最常见的病害。
国内芍药栽植均有发生。
红斑病使芍药叶片早枯,连年发生则削弱植株的生长势,植株矮小,花少,乃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了切花产量和“白芍”的产量。
该病害还危害牡丹。
【症状识别】红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枝条、花、果壳等。
早春叶片展开即可受到侵染,叶背出现针尖大小的凹陷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约5-24mm,叶边缘的病斑多为半圆形。
叶片正面病斑上有淡褐色的轮纹,不太明显。
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使整个叶片皱缩、枯焦,叶片常破碎。
幼茎及枝条上的病斑长椭圆形,红褐色,病斑长3-13mm;叶柄基部或枝干分叉处发病呈黑褐色的溃疡斑,病部容易折断。
叶柄上的病斑和茎上的相似;萼片、花瓣上的病斑均为紫红色小斑点。
【病原】红斑病的病原菌是牡丹枝孢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枝孢菌属。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枝条、果壳等残体上越冬;在南京地区,由于叶片的腐烂,病原菌不能在叶片上越冬。
病原菌自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但伤口侵入发病率更高。
在自然界,下雨时泥浆的反溅使茎基部产生微伤口,也有利于该病原菌的侵入,叶片等处茸毛的脱落,也可以造成微伤口。
潜育期短,一般6天左右,但病斑上子实层的形成时间则很长,大约病斑出现1.5-2个月左右才产生子实层,因此再侵染次数极少。
在生长季节该病均可发生。
在南京地区,3月下旬开始发病,6-7月份为发病盛期;北京地区则4月底至5月初才开始发病,7-8月份为发病盛期。
【防治措施】1、减少侵染来源。
秋季割除芍药的地上部分,残茬越短越好,并及时处理病残体。
休眠期发病重的地块喷洒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或在早春展叶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害的发生。
株丛过大要及时分株移栽,栽植密度不要过大,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小气候的湿度;肥水管理要好;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种植圃早春覆盖塑料薄膜,对病残体上越冬菌源的传播起到隔离作用,能大幅度地降低发病率。
3、化学防治。
在芍药展叶后、开花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落花后可交替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波尔多液与0.1%多菌灵。
7-10天喷1次,雨后重喷。
4、栽培抗病品种,并加强养护管理,保持寄主的抗病性。
参考文献:[1]Morley,Joan.Plangt.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8:138—145.[2武三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8[3]陈玉琴,汪霞. 花卉病虫害防治[M].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206.[4]吴时英. 城市森林病虫害图鉴[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47.正常叶病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