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革新 八上 新教材
文化教育革新 (1)
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近代报刊和新式出 版业的蓬勃发展 兴学堂、废科举
一.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翻译) 近代西学的 传播,极大 地改变了中 国人是思想 观念,对社 会发展产生 重要影响。 广学会
报 刊 进 入 人 们 的 生 活
2.报纸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 国创办外文报纸。
1898年百日维新时创办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
的最高学府。
在戊戌政变期间,为什么只 有京师大学堂没有被取消?
京师大学堂是开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它的存 在并不会威胁到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只会对国 家有利。因此,它的开办得到了各个派别的认同, 才会一直存在。
钦定大学堂章程(1902)
1.科举制废除的背景
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时间
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 度,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 什么要废除呢?
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日益成为禁锢读 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
2.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是怎么被废除的呢?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申报》报馆新楼
“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申报》是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报纸,被喻 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和近代报刊一样,中国近代新式出版业最 初也是由外国人创办的。那什么时候,中国人 自己创办的新式出版机构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 起来呢?
上海申报报馆
你知道这些书曾经的出版社吗?
时间:1897 地位:商务印书馆后来发展成为近代中 年 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 出版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 人物:夏瑞 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座”。 芳等 地点:上海 机构:商务 印书馆
2020春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8.3.2文化教育革新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二框文化教育革新[见学生用书P96]一、背景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外,__文化教育__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二、表现1.西学的传播(1)概况:鸦片战争后,一些重要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开始被翻译成中文。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学传播的渠道大大拓宽。
(2)影响: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1)创办报刊①传入:近代报刊率先在西方社会发展成熟,__鸦片战争前后__,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最初都是由__外国人__创办的,到19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
②《申报》(2)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①概况:和近代报刊一样,中国近代新式出版业最初也是由外国人创办的。
19世纪末,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出版机构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
②__商务印书馆__:1897年,__夏瑞芳__等人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后来,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为近代__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__,与__北京大学__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__双子星座__”。
③影响: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为__开启民智__、普及知识、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教育革新(1)创办学堂: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__京师大学堂__。
(2)推行新式教育制度:1901年开始,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改革科举和兴办学堂的谕令和章程。
1904年,清政府颁布《__奏定学堂章程__》,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__中国近代教育体制__的确立。
此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
(3)废除__科举__: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从此,中国历史上延续1 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
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首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50年代末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教育部门开始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目的是使课程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实用性和现代化。
重点改革包括将语文、数学等科目内容进行修改,增加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0年代。
该时期的改革旨在排除“四旧”文化遗产对课程内容的负面影响,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进一步强调了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科学、艺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定义和调整。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0年代末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次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加入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也得到革新,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合作变得更加活跃。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重点是与国际接轨。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教育部门推动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开始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和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部门将课程改革的方向定为“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试图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这次改革也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代中期。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于2015年,该次改革被称为“新高考改革”。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近代中国的文化革新与教育改革
近代中国的文化革新与教育改革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革新与教育改革是两个紧密相连且至关重要的主题。
它们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更是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19 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并积极寻求文化革新的道路。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
林则徐、魏源等思想家率先睁开眼睛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抵御列强的侵略。
这一思想虽然还局限于器物层面,但却为后来的文化革新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文化革新逐渐深入到制度和思想层面。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人士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改革政治制度,同时倡导新学,传播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
他们创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试图培养具有现代知识和观念的人才。
然而,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所倡导的文化革新和教育改革的理念却深入人心。
20 世纪初,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其中包括废除科举制度和兴办新式学堂等教育改革措施。
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终结,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文化革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
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在教育改革方面,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们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蔡元培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和学术研究的中心。
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为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与此同时,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还注重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归纳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归纳在建国以来的50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全面考察这8次课程改革,将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和今后的改革有所助益。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8次课程改革依据什么标准加以阶段划分,每个阶段该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者们并没有很好地加以讨论。
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据此,笔者以历史环境的变迁和重大教育政策的转变为依据进行阶段的划分,并对每个阶段的课程计划、标准与教材的变革进行厘定。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对这一时期的课程母锲鸬搅酥苯拥闹傅甲饔茫?哟丝?剂宋夜?谝淮慰纬谈母铩?br>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
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时间:1915年。
(2)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新青年》杂志社迁往北京: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新青年》杂志社不久也迁往北京。
【相关链接】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月刊。
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地称为《新青年》,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这个刊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俄国十月革命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主持下,《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
4.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思想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知识点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解读课件-第八单元
教育、 教育发展 新闻 出版 业的 发展 报刊业发展
兴办新 式学堂
废除科 举制度
洋务运动时期:同文馆、福 州船政学堂 甲午战争后:北洋西学堂、 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期间:京师大学堂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著名报刊:《申报》《大公报》 《东方杂志》《新青年》等
出版业:商务图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新华书店等
文学 艺术 的成 就
文学:鲁迅《狂人日记》 《阿Q正传》
美术
齐白石:擅长绘花鸟草虫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
音乐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田汉:作词《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电影: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单元框架构建
核心问题突破 核心一 根据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探究近代民族 工业的曲折发展。
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它是中国近代民族工 业的一个缩影
例1 (贵州黔南)“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 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 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请回答:
(1)“忽如一夜春风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指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行业有哪些?
核心框架:
核心要点
(1)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是民族工业的萌芽时期,也是大 生纱厂的创办和发展时期 (2)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大 经历 生纱厂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3)一战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大生纱厂也由于帝 国主义又一次大量倾销棉织品而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时期短暂且艰难曲折,在 结论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 从社区看我家2. 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3. 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 人类的栖息地2.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1. 地形多样2. 气象万千3. 众多的河湖4. 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人口与人种2. 语言与宗教3. 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 稻作文化的印记2. 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1. 垂直的生计2. 山地之国第三课傍水而居1. 耕海牧鱼2. 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1. 逐水草而居2. 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1. 石油宝库2. 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第四课汽车城:蔚山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 辽阔的疆域2. 行政区划3. 众多的人口4.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课山川秀美1. 复杂多样的地形2. 季风的影响3. 母亲河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 秦岭—淮河分南北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3. 交流与互补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1. 红松之乡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第二课南方地区1. 水乡孕育的城镇2. 富庶的四川盆地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4.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课西北地区1. 丝路明珠2. 草原风情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第四课青藏高原1. 海报最高的牧区2. 高原圣城——拉萨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 规则之“源”2. 规则之“变”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三课生活的故事1. 生活的时代印记2. 生活的代际差异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古代埃及2. 古代西亚国家3. 古代印度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早期国家与社会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 百家争鸣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1. 西方文明的摇篮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西方文明之源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的民族融合4.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1. 隋的兴亡2. 唐的盛衰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3. 南宋与金的和战4.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5. 经济重心的南移6. 社会生活与文化7.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农耕文明的繁盛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皇权膨胀2. 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 “人的发现”2. 科学革命3. 启蒙运动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2. 美国的诞生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 德国统一2. 美国南北战争3. 俄国改革4. 明治维新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1. 维新变法运动2. 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课悄然改变中的社会生活1. 生活中的变化2. 头脑中的变化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俄国十月革命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 印度的觉醒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 30年代的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工农武装割据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3. 全民族的抗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大战的爆发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1.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2. 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综合探究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1. 内战的爆发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2.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3.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4. 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课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1.殖民体系的瓦解2.动荡的中东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 巩固新生政权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3. 失误与挫折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 改革开放的推进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第四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1.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二课经济全球化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第二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第四课发展的选择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因地制宜谋发展综合探究八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八单元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和文教革新-2020春人教版历史和社会八年级下册学案
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节维新变法运动1.公车上书2.维新派的活动(1)活动与表现(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他将历代帝王斥为“民贼”,呼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思想的传播严复严复在《国闻报》上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
他特别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
他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法,才能由弱转强,这样才符合进化的规律,否则将会走向灭亡严复巧妙地运用进化论来阐述自己的变法主张,让国人耳目一新,轰动一时(3)影响: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制造舆论的作用。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1)背景:①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下,维新变法运动迅速高涨。
②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4)变法开始: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5)变法的主要措施(6)结果:新政措施的推行,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强烈抵制和反对。
清廷中的维新派与顽固派的矛盾开始激化。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变法失败了。
这场变法运动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7)影响: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8)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9)教训(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必须要立足革命,从中国实际出发。
建国以来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
第一次:(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 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 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 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 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 第六次:(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 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 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 合的教育方针。” •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 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 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 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
• 第八次:(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开始 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有别于应试教育的 课程。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 前七次课程改革遗留的课程问题,为了顺应世界 课改的潮流,中国政府又开始了一场广泛、全面、 深入持久的课程系统改革。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 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 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教育 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 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 人民满意的教育。
•
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 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 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 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 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 评价等方面。这场改革仍在继续,成败与否有 待实践的检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文化素养以及思想道德素养。
1.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历史事实,了解我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
-历程:废除科举制度、兴起新式教育。
-影响: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3.近代文化发展的成就与特点
-成就:维新变法时期的文化事业、辛亥革命时期的文艺作品。
-特点:多样性、创新性,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民精神追求。
课后作业
1.请简要概述我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答案:我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兴起,到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再到辛亥革命时期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答案:近代文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变革的需要,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人民的精神追求,如对科学、民主的追求;文化名人的推动,如梁启超、鲁迅等。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有:多样性,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繁荣;创新性,表现在文学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开放性,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西方文化的传入。
4.请谈谈你对近代教育改革的认识和看法。
(2)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如协助图书馆、博物馆等开展教育活动,亲身体验教育文化事业的工作和价值。
内容逻辑关系
①教育文化事业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知识点:教育文化事业包括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方法的革新等。
-词:教育文化事业、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句:教育文化事业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8.26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 _徐__悲__鸿__:《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
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到1915年,近代新式教育的学科分类覆盖已经越来越全 面,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明显增多。因此,题干反映出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自学指导二(5min)
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结合教材P127—128)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申__报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报刊 《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现代汉语词典》,这所出版机构是( C )
A.开明书店
B.中华书局
C.商务印书馆
D.新华书店
【解析】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 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先进知识分子痛恨外国的侵 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通 过变革挽救民族危亡。
(1)阅读材料一,分析近代有识之士办报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答案来源 能力要求 作答范围
作答内容
-
①审设问
(1)阅读材料一,分析近代有识之士办报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答案来源 能力要求 作答范围
作答内容
列强入侵,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清廷腐败,政治黑暗;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宣传救国思想,唤醒民众,
革新图存。 ③规范答
省学”,但学生重于钻研,“惟益加专精,各执一门,不迁其业”。
中学物理课本改革概况
中学物理教学资料附录20中学物理教材改革概况建国后的五十多年中,国家教育部对物理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而不同版本的物理教材更在百种以上。
这些不同时期的大纲、教材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也凝聚着大批教育工作者、物理学研究者的心血,是中国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超越我国已有的基础物理教育体系,以便能接受社会发展、物理学科发展以及个人发展对基础物理教育提出的挑战。
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介绍如下。
1、学习苏联阶段(1949年—1957年)解放初期,中学课程主要是对旧课本的精简。
1950年教育部印发了《物理精简纲要(草案)》,要求理化教材应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结合起来,删除重叠和陈腐内容:酌减初高中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充实新的科学成就。
1950年开始,教育部编订《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草案)》。
195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初中物理学》(上、下册);1952年,出版了《高中物理学》(第一册)。
这套教材是以苏联的课本为蓝本编译的。
1952年,在当时苏联物理大纲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布了第一个《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
该大纲第一次明确按照力、热、电、光、原子的体系安排物理教学内容,突出了物理教学的学科体系,同时确定了我国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呈螺旋式上升”的格局。
根据该大纲编写的教材是以苏联的教科书为蓝本,内容和体系不变,只对其中不适合国情的部分做了适当修改。
195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该大纲继承了1952年大纲中原有的知识体系,重视基础、突出实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劳动品质等,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按照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参考苏联的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物理教科书,同时出版了教师用教学参考书。
2、教育革命阶段(1958年—1965年)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事业权限下放的规定》,提出“各地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对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可以进行修订和补充,也可自编教材”。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2
课堂练习
一、 选择题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
了( D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
斗争
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
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C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C)
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运动兴起的标志
旗帜
认识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迅
终身以“新 铁肩担道义 中国自由 横眉冷对千夫指 青年”自居 妙手著文章 主义之父 俯首甘为孺子牛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新青年》
新
文
化
口号(大旗)
运
动
的
活动阵地
兴
起
代表人物
民主、科学 《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一、《新青年》的创办
----毛泽东
新 文 化 运 动
时间 标志 代表
内容
性质 大旗 阵地
:::《:::我 “1提 提 提 提陈 陈新民9国本倡倡倡倡独1独青主历5科新新民秀课秀年年”史学道文主创、(知》上和,德学,办李一上杂“反,,反识《大次海对反反对志科新钊线空迷对对独)青学、前索信旧旧裁年胡”的盲道文专》适思)从 德 学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想鲁大国 救 民 的 真 理 ,新文化运动伟大历史迅解它 启 发 着 人 们 追 求 民 主 和 科 学 , 探 索 救意义是什么?放运想 大 解 放 运 动 。动新 文 化 运 动 是 我 国 历 史 上 一 次 空 前 的 思
近代中国的文化革新与教育改革
近代中国的文化革新与教育改革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革新与教育改革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国家前行的道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传统的文化和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变革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清朝末年,中国的封建统治日渐腐朽,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国家与世界脱轨。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和思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他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主张进行文化革新。
文化革新首先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上。
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在近代却受到了质疑。
一些思想家指出,儒家思想中的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他们倡导打破旧有的思想枷锁,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
例如,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介绍了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中国传统的“天命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也是文化革新的重要标志。
文言文作为传统的书面语言,晦涩难懂,限制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白话文运动主张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使文学作品更贴近大众生活。
这一运动不仅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也为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文化革新相伴而生的是教育改革。
传统的科举制度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试内容,培养的是死读书的儒生,无法适应近代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在洋务运动时期,一些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实用课程。
这些新式学堂的出现,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的科技人才。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提倡兴办新式学校,普及教育。
虽然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教育改革的思想却深入人心。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开始大规模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制度,建立了新式教育体系。
新式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用技能。
晚清时期的文化现代化与教育革新
晚清时期的文化现代化与教育革新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与教育革新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不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反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首先,晚清时期的文化现代化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的现代科学和思想进入中国,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认为传统文化的束缚和滞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引进现代科学,进行自主的文化现代化。
这种思潮不仅影响了文化界,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
其次,教育革新成为晚清时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在晚清时期,中国的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给予了中国知识分子提供接受新知识和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机会。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中国开始进行教育革新,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式学校和学院,如京师大学堂、洋务学堂等。
同时,一些海外留学生回国创办了各种教育机构,引进了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知识,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然而,晚清时期的文化现代化和教育革新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不稳定,文化现代化的进程遭遇了许多障碍。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引发了许多思想之争和文化之争,各种保守派和进步派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同时,中国社会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这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不少教育机构在政治动乱和经济危机中倒闭,教育事业陷入了低潮。
然而,晚清时期的文化现代化与教育革新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尽管在晚清时期的文化现代化与教育革新程度有限,进展缓慢,但它的意义不可低估。
它为后来的变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本和人才储备。
回顾晚清时期的文化现代化与教育革新,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一场复杂的历史变革,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也有对现代文化的接纳和吸收。
中国的现代化教育与文化革新
文化创新与国家发展
文化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创新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文化创新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现代化教育与 文化革新的关 系
教育在文化革新中的作用
教育是文化革新的重要推 动力
教育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 和创新
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 素养和审美能力
加强不同文化之 间的交流与融合
推动文化创新, 鼓励多元文化的 发展
提高公众对文化 多样性的认识和 接受度
教育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教育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教育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推动文化创新和教育发展 教育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中国现代化教 育的发展历程
清朝末年的教育改革
背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内忧外 患,教育改革成为救国图存的重要 手段
影响: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科学知 识和民主思想的人才,推动了中国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改革措施: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 式学堂,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
局限性:改革未能彻底改变封建教 育体制,未能完全适应中国社会的 发展需求
的延伸
教育与文化革 新相互促进, 共同推动国家
发展
教育与文化革 新是国家软实 力的重要组成
部分
教育与文化革 新是国家创新 和进步的源泉
中国现代化教 育中的问题与 挑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城乡差距: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地区差距: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学校差距: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匮乏 学科差距: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资源丰富,音乐、体育等学科教育资源 匮乏
近代中国的文化革新与教育改革
近代中国的文化革新与教育改革近代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革新与改革,这些变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末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显得愈发保守和僵化。
长期以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文化的核心,强调礼教、等级制度和科举取士,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
科举制度的八股文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知识分子大多埋头于古籍经典,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创新精神。
与此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不仅带来了枪炮和商品,更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和思想。
西方的科学技术、民主理念、教育制度等开始在中国传播,引发了有识之士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西方文化的借鉴。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文化革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迷信。
他们主张以新的思想和文化来唤醒民众,推动社会的进步。
白话文的推广使得文化能够更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接触到新知识、新思想。
而对民主与科学的倡导,则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
在文化革新的同时,教育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传统的科举制度在 1905 年被废除,这标志着中国教育制度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新式学堂纷纷建立,课程设置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而是增加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以及外语、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这些新式学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知识和观念的人才。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一些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问:清末,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哪些深刻 变革? • 主要有西学传播、近代报刊与新式出版业 蓬勃发展、教育制度变革三方面
西学传播
请介绍一些被翻译到中国来 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 问:这些书籍是怎么样传播 到中国来的? 问: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 力军是谁?西学中传播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 响? 答: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先 进的经济政治教育方面的 学说。极大地改变人们的 思想观念,促进了社会变 革
商务印书馆发行所
兴学堂、废科举
问: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 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 阶段科目有何异同?说说你的看法
不同点:这一时期课程设置中有讲 经读经课程;相同点:都设置了自 然科学、历史、体育、外语课程
这一时期新式学堂 迅速发展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你是否认同严复对废 除科举的评价?说说 你的潮的原因? 宣传为新思想的需要 1.从上述资料看,《申报》主要刊登哪些方面 的内容? 2.《申报》在新闻报道上坚持什么原则?其目 的是什么? 3.《申报》的办报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可借鉴 之处?说说你的理由。
近代新式出版社机构蓬勃发展
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 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被誉为中 国近现代化文化“双子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