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习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堂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堂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堂练习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既能体现“变废为宝”理念,又对古代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之一和“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修筑都江堰B.改进了造纸术C.发明活字印刷术D.制造了地动仪3.某地举办文化节时打出了这样的横幅:借来医圣千秋名,添得药都万般彩。

你知道该地举办的文化节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 )A.华佗B.王羲之C.司马迁D.张仲景4.七年级(1)班历史课外小组准备新编一个东汉以得到幸福D.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合纵连横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候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

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廿二史札记》(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在创作体例上《史记》有什么贡献?(2)依据材料分析,《史记》的体例由哪几部分组成?材料对这一著作的体例是如何评价的?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鲁迅评价的是哪一部著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2.图一图二(1)图一和图二建筑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相关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和创始人。

它的传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3)你认为与图二相关宗教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举出这种宗教的两个流派。

一、选择题 1.A 2.B 3.D 4.B 5.A6.C7.D二、非选择题1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本纪,世家,表,书,列传;评价: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③《史记》;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步练习-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步练习-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明1.《西游记》中,唐僧前往西天取经,西天就是当时的天竺(即古印度)。

佛教最早从印度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初年 B.张骞通西域后C.秦朝末年 D.东汉末年2.《史记》是我们研讨历史的重要材料。

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业绩列于本纪之首。

这表明(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独一性 B.传说必然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3.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 B.《孟子》C.《伤寒杂病论》 D.《史记》4.两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以下属于两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①《史记》②《伤寒杂病论》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④全身麻醉手术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以下属于华佗的医学成就的有(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②发明“麻沸散”③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④创编出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由“医圣”张仲景写成,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著作是( )A.《千金要方》 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7.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以下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 A.张仲景 B.张陵C.蔡伦 D.司马迁8.[2019·玉林市玉州区期末检测]东汉之前,我国次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

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次要缺点是( )A.笨重,不便搬运浏览 B.质劣,不能持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9.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两汉的科技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科技篇——世界领先】材料一美国作家汉特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一书,将世界100位名人按照他们对人类历史和人民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序,蔡伦排在第七位。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电视剧《芈月传》的故事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但剧中莒姬留给月儿的信居然是写在纸上的,而事实上我国的纸最早出现在()A.秦朝B.西汉 C.西晋D.隋朝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宋应星 B.蔡伦 C.李时珍 D.毕昇3.右图中的“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 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C.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4.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南阳市,总有大量的各界群众在医圣祠参加祭拜活动,表达对一位医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爱和怀念。

这位医学家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5.传说大将关羽被一支毒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刮骨去毒,身边的将士都吓得面色如土,而关羽仍饮酒谈笑下棋。

如果有人因手术而疼痛难忍,华佗有办法,那就是( )A.给他打麻醉剂B.打晕他C.给他喝大量的粮食酒D.给他喝麻沸散6.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7.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来传入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佛教能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是( )A.其教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B.统治者个人的喜好C.佛教教义引人向善,值得推广D.百姓生活富足,佛教可以丰富人们的闲余生活8.我国古代民俗中出现的神灵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土地神等都来自道教虚构的神仙世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5.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这部史学名著是()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D.《史记》6.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

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这充分表明(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③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7.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感染事件。

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生活于东汉时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所著的 (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8.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是在( ) A.秦灭六国时 B.张骞通西域后C.东汉明帝时 D.班超出使西域后9.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民间兴起于( )A.秦朝 B.西汉初 C.东汉 D.西汉末10.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C.实物资料D.影像资料二、综合题:11.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场景与哪一发明有关?这一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2)图二中的人物有何成就?与他同时期的“医圣”的代表作品是什么?(3)图三中作品作者是谁?这部作品有何地位?(4)综上三幅图片,请概述这一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

1.B2.B3.B4.B5.D6.A7.D8.B9.C10.A 11.(1)造纸术。

西汉时期。

(2)发明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

《伤寒杂病论》。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李仕才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C.华佗——发明“麻沸散”,被称为“医圣”D.华佗——创造“五禽戏”2.下列关于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A.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都曾被统治阶级扶植、利用C.都是起源于亚洲的宗教D.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司马迁著的《史记》,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可以查到的历史史实有()A.道教教义B.陈胜吴广起义C.佛教传入中国D.北京人已经使用火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商汤灭夏②商鞅变法③巨鹿之战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⑤官渡之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以下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C.“神医”华佗制成了全身“麻沸散”D.《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6.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

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

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

”下列成就不能支持此结论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指南针用于航海7.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或典箱往往要用车来拉运,很不方便。

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技术是()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B.火药的发明C.印刷术的发明D.指南针的发明8.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每天坚持做一套医学体操,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

人教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步测试试题(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步测试试题(带答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1 造纸术的发明发明: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改进:时,宦官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作用: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影响: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是中国对的伟大贡献之一。

知识点2 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他是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

华佗:末年的名医,擅长用、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

他发明了“”;还创编出了“”,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知识点3 历史巨著《史记》作者: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到时约3 000年的史事。

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知识点4 道教和佛教道教:东汉末年,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创立的五斗米道。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佛教产生: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世纪的。

创始人是,又称。

佛教思想主张: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它主张,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

佛教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传入中国。

东汉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佛教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1.造纸基本方法在西汉已经掌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道教是一种宗教,而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不能将二者混淆。

1.电视剧《芈月传》的故事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剧中莒姬留给月儿的信是写在纸上的,而事实上我国的纸最早出现在( )A.秦 B.西汉C.西晋D.隋朝2.蔡伦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名单,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西汉的科技和文化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西汉的科技和文化习题新人教版

第15课西汉的科技和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B.战国C.秦D.东汉2.医术高明,擅长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的药剂“麻佛散”,他是()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4.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被后世认为是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这里的“他”是( )A.孔子B.司马迁C.杜甫D.司马光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

其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是(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A.①③B.②C.③D.②③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中认为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

材料二北宋陈槱在《负暄野录》中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

”材料三《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请阐述理由。

(2)“旧亦有之”,你认为“旧”应该指何时?(3)请你认真研究一下《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蔡伦用哪些原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与以前的书写材料相比有什么优点?(4)造纸术给人类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请你想一想,采用哪些办法可以减少污染呢?参考答案1.D2.C3.A4.B5.B6.C7.(1)北宋陈槱的观点是正确的。

理由: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旧”指的是西汉时期。

(3)原料: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等。

优点: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价格便宜,不仅质量大大提高而且易于推广。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及答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既然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A、古埃及人的纸草B、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C、欧洲以羊皮做的纸D、“蔡侯纸”3、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A、张角B、蔡伦C、张仲景D、华佗4、“蔡侯纸”的改进者生活于()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时期5、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西汉前我国已经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B、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为造纸原料C、西汉时期植物纤维纸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D、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6、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A、发明了印刷术B、改进了造纸术C、发明了火药D、制成了罗盘针7、在我国很多中医院的前在都有一座塑像,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A、张仲景B、蔡伦C、扁鹊D、华佗8、小明的爷爷是一位中医。

请你告诉小明华佗是什么时期的名医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9、如果让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

①针灸②外科手术③创制“麻沸散”④创制“五禽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被后人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A、《春秋》B、《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11、2009年2月,考古学家在陕西韩城市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珍惜宋代壁画墓,首次发现了一幅生动地展现中医药研制场景的画面。

韩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

司马迁的最大历史贡献是写成了()A、《史记》B、《缀术》C、《资治通鉴》D、《水经注》12、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A B C D1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曹操14、下列与《史记》的成书原因无关的是()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B、国家的需要C、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D、当时文化繁荣15、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16、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 在造纸术问世以前,我国古代人们使用的比较普遍的书写材料是( )A. 羊皮B. 竹木简和帛C. 树叶D. 青铜器2.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李冰B. 蔡伦C. 祖冲之D. 毕昇3. 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 造纸B. 炼铁C. 纺织D. 制瓷4. 东汉名医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打开衙门坐堂行医,救治了无数湖南百姓。

至今在长沙湘雅医院还立有其雕像,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医学家对湖南的源源遗泽。

以下古代医学巨著与他有关是( )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5. 华佗不求名利,不慕富贵,全部精力都集中于医药的研究上。

《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被人们称为“神医”。

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①在世界上最早采用麻醉手术法①是中医临床理论的开创者①创编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6.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它就是( )A. 《史记》B. 《周礼》C. 《左传》D. 《论语》7. 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8. 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

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

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是在( )A. 秦朝时期B. 汉朝时期C. 南北朝时期D. 唐朝时期9. 中学生丁文和丁澄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他们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于佛教建筑的是( )A. 陕西韩城太史祠B. 河南洛阳白马寺C. 四川成都青城山D. 福建泉州老君岩10. 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者是蔡伦①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①秦始皇、汉武帝、华佗都被记载在内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11. 在一部电视剧中,描写楚汉之争时,刘邦的夫人吕雉为了躲避战乱,逃进了尼姑庵中。

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

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李仕才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C.华佗——发明“麻沸散”,被称为“医圣”D.华佗——创造“五禽戏”2.下列关于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A.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都曾被统治阶级扶植、利用C.都是起源于亚洲的宗教D.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司马迁著的《史记》,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可以查到的历史史实有()A.道教教义B.陈胜吴广起义C.佛教传入中国D.北京人已经使用火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商汤灭夏②商鞅变法③巨鹿之战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⑤官渡之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以下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C.“神医”华佗制成了全身“麻沸散”D.《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6.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

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

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

”下列成就不能支持此结论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指南针用于航海7.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或典箱往往要用车来拉运,很不方便。

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技术是()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B.火药的发明C.印刷术的发明D.指南针的发明8.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每天坚持做一套医学体操,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01知识管理知识点1造纸术的发明___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时,宦官____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知识点2张仲景和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_____________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和“________”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________”,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________”,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知识点3历史巨著《史记》西汉伟大的史学家________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到________时约3000年的史事。

知识点4道教和佛教道教:东汉末年,________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________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________。

创始人是__________,又称释迦牟尼。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__________传入中国。

东汉________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造纸术的发明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

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2.“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电视剧《芈月传》的故事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但剧中XXX留给XXX的信居然是写在纸上的,而事实上我国的纸最早出现在()A.秦朝B.西汉C.西晋D.隋朝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XXXB.XXX.XXXD.XXX3.右图中的“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XXX改进造纸术B.记念XXX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C.记念造纸术创造进程D.记念XXX被东汉当局封为“XXX”4.每一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南阳市,总有大量的各界群众在医圣祠参加祭拜举动,表达对一名医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开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爱和思念。

这位医学家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5.传说大将XXX被一支毒箭射中右臂。

神医XXX为他刮骨去毒,身边的将士都吓得面色如土,而XXX仍饮酒说笑下棋。

如果有人因手术而疼痛难忍,XXX有办法,那就是(。

)A.给他打麻醉剂B.打晕他C.给他喝大量的粮食酒D.给他喝麻沸散6.下列时间轴表示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7.XXX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厥后传入我国,获得广泛传播。

XXX能在中国流行的缘故原由是(。

) A.其教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B.统治者个人的喜好XXX教义引人向善,值得推广D.百姓生活富足,XXX可以丰富人们的闲余生活A.孔子的儒家思想B.思想C.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9.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单项选择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

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 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2.据《东观汉记》载: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

其原因应该是蔡伦( ) A.出使西域归来B.完成历史巨著《史记》C.发明“麻沸散”D.改进造纸术3.医坛素有“医门之仲景,犹如儒门之孔子”的佳话。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是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被后人称为“医圣”,他所著的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是( ) A.《水经注》B.《伤寒杂病论》C.《九章算术》D.《齐民要术》4.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为此他( ) A.编写《伤寒杂病论》B.创编“五禽戏”C.发明“麻沸散”D.编写《本草纲目》5.史学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可以从《史记》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②张骞出使西域③商鞅变法④蔡伦改进造纸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

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表明(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7.有一则广告词:“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

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 )A.春秋、战国B.春秋、秦朝C.战国、西汉D.战国、东汉8.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东汉时期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主张符合人民的心理B.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C.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D.佛教能让人彻底摆脱痛苦二、组合列举9.两汉时期,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稳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以下人物中与纸的改良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张仲景 B.张陵 C.蔡伦D.司马迁2.板蓝根是我国传统中草药 ,能有效抵抗传染性病毒。

在防治传染病方面 ,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 )A.?本草纲目?B.?千金方?C.?伤寒杂病论?D.?唐本草?3.以下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创造“麻沸散〞③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④创编出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 ,郭沫假设同志曾为之题诗:“功业追尼父 ,千秋太史公。

〞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5.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良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⑤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6.佛教传入我国后 ,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

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 ,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我国文化的开展有深远的影响D.佛教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7.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 ,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

以下哪一现象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影响( )A.使用公元纪年法B.在洛阳建造白马寺C.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D.圣诞节前人们互赠圣诞贺卡8.?西游记?中 ,唐僧前往西天取经 ,西天就是当时的天竺(即古印度)。

佛教最早从印度传入我国是在( ) A.秦朝初年B.张骞通西域后C.秦朝末年D.东汉末年二、非选择题9.秦汉科技文化的成就推动了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开展 ,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影响着世界。

阅读材料 ,探究问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纸创造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最早的纸出现于( B )2.?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

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

这说明( B )3.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作出突出奉献的科学家是( D )4.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那么,奠定了中医治疗学根底的著作是( C )A.?丹经?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5.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B )A.张仲景B.华佗6.(2021岳阳联考)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鹿、熊、猿、鸟等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锻炼的人为之叹服。

创编这套体操的古代医学家是( B )A.张仲景B.华佗7.(2021重庆垫江育才中学质检)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A )8.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区分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

由此可见司马迁( B ) A.侧重史书记载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9.(2021盐城大丰)道教是中国的外乡宗教。

如果小明想去道教名胜旅游,可以推荐的景点是( C )10.2018年3月31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起源于( B )D.古埃及11.(易错易混题)中学生丁忞和丁澄为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他俩考察了以下四大建筑,其中属于佛教建筑的是( B )12.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开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以下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C )①?史记? ②甲骨文③造纸术的创造和改良④全身麻醉手术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几千年来,中医药文化不断丰富和开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基础练习 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基础练习 新人教版.doc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读书可以让阳光驻进我们的心灵,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书目并选出与叙述周武王、秦始皇和中央集权制等有关的一部是()A. 《本草纲目》B. 《史记》C. 《农政全书》D. 《红楼梦》2.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治末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霍去病3.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A. 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 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 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4.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这部史学名著是()A. 《汉书》B. 《后汉书》C. 《三国志》D. 《史记》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A.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 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 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 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6.图显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路线()A. 基督教B. 佛教C. 伊斯兰教D. 犹太教7.下列属于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及其成就的是()A. 祖冲之和圆周率B.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C. 郦道元和《水经注》D.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 华佗──麻沸散B.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 贾思勰──《齐民要术》D. 祖冲之──造纸术9.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的是()A. 祖冲之B. 蔡伦C. 贾思勰D. 顾恺之10.请问下图中的工艺流程图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什么?()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11.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月球上共计以l4个中国人的名称命名了l9个月球地理实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

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A.发明了指南针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改进了印刷术2.“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是因为“蔡侯”()A.改进了造纸术 B.发明了印刷术 C.研制了指南针 D.配制了火药3.下列四大发明中由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的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4.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改进造纸术 B.发明印刷术 C.修筑都江堰 D.编著《史记》5.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部著作是()A.《春秋》 B.《左传》 C.《史记》 D.《资治通鉴》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这部史书记述历史的起止时间是()A.黄帝——汉武帝 B.黄帝——汉高祖 C.西汉——东汉 D.战国——五代7.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

假如要介绍图二中被隐去的典籍,你将选择()C根源篇11种孙武:《孙子兵法》孔子:《论语》创变篇9种司马迁:朱熹:《四书集注》图二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先生曾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取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C.该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D.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8.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将此著作誉为“史家之地唱,无韵之离骚”。

“他”是()DA.孔子 B.司马谈 C.班固 D.司马迁9.“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

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这充分表明( )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③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2.右图中的“蔡伦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C.纪念造纸术的发明过程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3.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

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张仲景B.华佗C.扁鹊D.李时珍4.华佗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

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制成“麻沸散”③提出“治未病”理论④编制“五禽戏”5.我们经常做广播体操来锻炼身体。

一些体操是模仿动物而创造的。

下图是一套医疗保健体操,你知道它的发明者是谁吗 (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6.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7.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8.下列关于佛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A.起源于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国B.是我国的本土宗教C.产生于东汉末年,尊奉黄帝和老子D.主张世人只有不断地抗争,今生才能享受幸福9.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植。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基础练习 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基础练习 新人教版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读书可以让阳光驻进我们的心灵,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书目并选出与叙述周武王、秦始皇和中央集权制等有关的一部是()A. 《本草纲目》B. 《史记》C. 《农政全书》D. 《红楼梦》2.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治末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霍去病3.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A. 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 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 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4.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这部史学名著是()A. 《汉书》B. 《后汉书》C. 《三国志》D. 《史记》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A.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 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 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 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6.图显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路线()A. 基督教B. 佛教C. 伊斯兰教D. 犹太教7.下列属于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及其成就的是()A. 祖冲之和圆周率B.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C. 郦道元和《水经注》D.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 华佗──麻沸散B.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 贾思勰──《齐民要术》D. 祖冲之──造纸术9.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的是()A. 祖冲之B. 蔡伦C. 贾思勰D. 顾恺之10.请问下图中的工艺流程图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什么?()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11.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月球上共计以l4个中国人的名称命名了l9个月球地理实体。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时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时练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 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书写载体主要是()A. 纸B. 青铜C. 简帛D. 龟骨2.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此可得出结论,蔡伦()A. 是纸的最早发明者B. 因造纸有功而被西汉皇帝封侯C. 扩大了纸的用途D. 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医中药在抗击疫情中交上一份优秀答卷,这一点连国家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都予以认可。

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A. 《伤寒杂病论》B. “五禽戏”C. 《黄帝内经》D. 《论语》4. 今天我们用“华佗再世”称赞某人医术高明。

历史上华佗()①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②擅长外科手术③创制“麻沸散”④编制“五禽戏”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5.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部书上不可能阅览到的是()A. 长平之战B. 秦始皇建立秦朝C. 汉武帝泰山封禅D. 班超出使西域6.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当时张角创立的太平道成为我国本土早期的一个派别。

处应填()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7. 在用纸以前,欧洲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羊皮,印制一部《圣经》要耗费羊皮300多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使用。

造纸术的西传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价,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进程。

因此,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评价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下列内容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B. 中国的造纸术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C. 蔡伦发明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作出贡献D.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传播8.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此否定黄帝存在的真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01知识管理
知识点1造纸术的发明
___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时,宦官____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知识点2张仲景和华佗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_____________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和“________”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________”,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________”,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知识点3历史巨著《史记》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________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到________时约3000年的史事。

知识点4道教和佛教
道教:东汉末年,________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________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________。

创始人是__________,又称释迦牟尼。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__________传入中国。

东汉________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02基础过关
知识点1造纸术的发明
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

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
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
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
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
2.“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
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
知识点2张仲景和华佗
3.右图是河南省南阳市区的一著名景点——医圣祠,导游向你介绍时,肯定会介绍到下列哪一部作品( )
A.《本草纲目》
B.《史记》
C.《伤寒杂病论》
D.《论语》
4.下列哪一位医生为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发明了“麻沸散”()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张衡
5.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
..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创造“五禽戏”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知识点3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
6.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
7.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8.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各项( )
①佛教在古印度创立②汉明帝修建白马寺存放佛经③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④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03能力提升
9.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 )
①都创立于东汉末年
②都以治病的方式进行传道
③对贫苦人民有吸引力
④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 )
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司马迁编写《史记》
C.华佗发明了“五禽戏”
D.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11.仔细观察下面的两幅旅游景点的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洛阳白马寺
图二四川青城山
(1)这两幅图片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图一相关的宗教宣扬怎样的思想?
(2)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宗教在我国开始传播的时间。

(3)请分析一下,我国的封建统治者为什么一直提倡和扶持图一中的宗教?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8年考古学家、诗人郭沫若参观我国西汉一著名史学家故里时,留下这样的诗句:“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膺斧,吐气作霓虹。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1)这首诗称赞的人物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鲁迅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为何对这部书评价这么高?
(3)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对照司马迁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04直击中考
13.(恩施中考)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4.(济宁中考)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管理
1.西汉蔡伦 2.伤寒杂病论治未病麻沸散五禽戏 3.司马迁纪传体黄帝汉武帝 4.张角张陵印度乔达摩·悉达多丝绸之路明帝
基础过关
1.A 2.D 3.C 4.C 5.B 6.D7.B8.D
能力提升
9.A10.A11.(1)佛教和道教。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2)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东汉末年,道教在民间兴起。

(3)因为佛教宣扬的忍耐顺从的思想,有利于麻痹人民的反抗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所以受到他们的扶植与提倡。

12.(1)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史家之绝唱”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是指《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因为这部书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3)司马迁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写出了《史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即使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直击中考
13.A14.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