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检测十三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__西学东渐
2018届高三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二中国近现代史 含答案 精品
模块综合检测(二)中国近现代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6·乐山三模)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
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解析:选B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初,清政府不同意与英直接正式平等交往,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外国公使驻京的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华夷天下观,故B项正确。
2.有史学家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
”你认为史学家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是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的农民起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即使农民起义成功,原来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也会蜕变成新的地主阶级的皇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史实可以印证,他们只可能改朝换代而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制度,故A项正确。
3.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A.中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B.中国商品日益卷入世界市场C.中国商品国际份额激增D.工业革命引领中国经济增长解析:选B按题干数据,与1840年前相比,1894年三样商品国内销售值上升幅度均小于商品值上升幅度,也就意味着国外销售值在较快增长,故B项正确。
4.近代实业救国的领袖张謇指出:“无工商则农困塞……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义有先后而无轻重。
”“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
”这一认识() A.从新视角肯定了农业的作用B.认为工商先行才能活跃经济C.体现了其传统重农抑商思想D.主张牺牲农业以发展工商业解析:选A材料第一句话说明农业与工商业存在经济活动的先后但是没有轻重之分,第二句在前述基础上提出农业支持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反映了新时代民族资本家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思考,故A项正确。
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18讲 向西方学习 思潮的兴起
第18讲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目标解读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林则徐的思想、洋务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重大史实“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
1.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①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②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鸦片战争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与腐朽。
③鸦片战争中,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④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⑤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2)代表人物及活动①林则徐【知识拓展】《四洲志》为了与英美官员交涉,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②魏源③徐继畬:福建布政使。
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时,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瀛环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3)评价①进步性: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接连出版,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并且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②局限性:初步和模糊地了解了西方,未能付诸实践和形成时代风气。
【知识拓展】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的特点①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
②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
③有着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其思想从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
他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①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运动的不断发展。
②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统士大夫阶层——洋务派出现。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六单元 第16讲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1)“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 主张 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实践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影响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早期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①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了解逐步深入;②民族资本主 背景 义产生、发展;③洋务派失败的教训 代表 王韬、郑观应等
[读懂]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长江流域和东
[系统认知]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
中西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 融合 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救亡 图存
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
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 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 变法运动的实践
[补] “师夷长技”之论,既有“开眼看世界”的宽阔胸怀,更有 贯通古今、察时知变的学术底蕴。唯其如此,“师夷长技”才 不仅从一般的时论层面,而是从深刻得多的社会—文化变革
层面,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代表 以奕 、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等为代表
二史料探史——“中体西用” 史料 《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1876 年)
时间
课程内容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 略;翻译选编 ……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 平三角、弧三角;练习 译书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 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备注 1.由洋文而及诸学共须 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 种,即英、法、俄、德 四国文字也。 2.至于汉文儒学,原当 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 未另列。向来初学者, 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 文。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十三单元单元检测含答案
单元检测选题细目表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7·湖南十校调研)古希腊某著名学者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这说明该学者( )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解析:题干反映两层信息,第一层说明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认为自然的真理无穷无尽且不断变化,第二层反映他主张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即个人道德,由此可判断该学者为苏格拉底。
故C项正确。
答案:C2.(2016·马鞍山模拟)古希腊先哲设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个地穴中,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这一设想旨在强调()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性高于感觉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D.“美德即知识"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是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标准,没有完整反映题干中的材料,故A项错误;材料前半部分说明了人的感觉有可能受到外界限制,材料的后半部分反映了摆脱限制之后,人的理性的价值,故B项正确;“‘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只反映了题干的后半部分,没有完整反映材料整体,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美德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7·湖北黄冈质检)柏拉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柏拉图的这段话( )A.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B.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C.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D.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解析: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面前呈现的情况不一样,构成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而这种不同的认知,取决于每一个人的个人感觉,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美德,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人与事物相比人是标准,强调“人"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强调人的重要性,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知识专题7近代西方的思想、科技、文艺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考试必备)
训练7 近代西方的思想、科技、文艺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
这充分说明( )A.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C.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答案 A解析据材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可以得出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没有冲击基督教信仰,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故D项错误。
2.(2018·邵阳模拟)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
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
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
这些新教思想(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 D解析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这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A、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声称他不赞成“平民公决”,为了防止出现谋求私利和考虑不周的法律,“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因自己的喜好而提出新法律,这一权利属于政府成员”,人民只能“对法律表示同意”。
这体现了卢梭的观点是( )A.反对直接民主B.反对代议制民主C.公意高于个人意志D.立法权应当属于政府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卢梭反对每个人由自己来提出新的法律,主张需要政府成员来决定和推行,说明卢梭认为自由和人权并不是无限制的,至少在法律创设这件事上反对由个人意志来表达,因此反对的是直接民主,故A项正确。
4.牛顿特别强调,作为自然哲学中数学演绎的起点,应当是观测到的效果和力学运动的那些规律。
2018版高考历史(全国)一轮复习教师配套文稿:专题十三第40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含解析
[把握·历史脉络]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两条知识主线: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
“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引导民族资产阶级武装推翻清政府,成立了中华民国,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引导中国人民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历程.第40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1)背景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
读书人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2)概况①林则徐:组织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③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向西方学习(1)主要主张①思想上: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反思洋务运动。
②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③经济上: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课时检测:(十三)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西学东渐 含解析
课时检测(十三)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西学东渐(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四川双流中学月考)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 ) A.主张平等商贸往来B.抵制西方掠夺原料C.讲究禁烟策略手段D.文化封闭性的观念解析:选D 材料中林则徐认为中国允许茶叶、大黄出口是中国人对外国的恩惠,说明当时林则徐保守的对外观念,故D项正确。
A、B、C三项在材料中都未体现。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
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C.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解析:选A 材料“‘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反映出民族危机的出现,魏源提出“掌握海权”以实现“制夷”的目标,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故B项错误;魏源的思想未付诸实践,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魏源个人的思想,无法推断对中国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影响,故D项错误。
3.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
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
这种说法( )A.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B.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解析:选B “西学中源”缺乏事实依据,但并非毫无价值,故A项错误;根据“‘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可知这种说法把学习西学看成是恢复中学,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故C项错误;这种说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故D项错误。
通史版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3讲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_西学东渐课件
知识点 西学东渐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和中国与世界联系扩大。
2.目的: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3.代表人物
(1)林则徐:设立译馆、命人译出《各国律例》、编译 《 四洲志 》。
(2)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
4.影响
(4)自身反思:洋务运动破产的反思。
2.代表人物
(1)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 撰写了《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
(2)梁启超:宣传 民权 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 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3)谭嗣同:冲决 纲常礼教 网罗的维新勇士,发出了那个 时代的最强音。
(1)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 一次挑战,是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的开端。
(2)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 道路。
(3)对后来的洋务派和维新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体用之争
1.背景 (1)内忧:太平天国 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2)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3)分歧:面临的内忧外患,就如何 维护清朝统治 问题上,
主题一
顺应世界潮流——地主阶级“师夷长技”的思想
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思想的提出
史料
[探究] 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提示]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严重
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鸦片战争的惨败使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开 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史论形成]
(1)积极性:
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 于仿习机器„„ ——《李鸿章全集》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及理论成果专题过关训练人民版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 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及理论成果专题过关训练人民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魏源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 )A.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B.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D.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D[题干中“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说明魏源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只局限于表面并不系统,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鸦片战争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要变革专制制度,故C项错误;题干中“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可不谓周乎!”表现出了魏源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赞赏,故D项正确。
]2.(2017·宜春二模)洋务运动时期,在洋务派中流行“西学中源”说,即西方科技皆源自于古代中国。
如郑观应引《周礼》《墨经》《淮南子》等书的有关记载,证明西学中的数学、化学、光学、重学、气学和电学均出自古代中国。
“西学中源”说的提出,主要目的是( )A.为“中体西用”论提供理论依据B.减少引进西方科技的舆论阻力C.证明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于世界D.迎合了当时“制洋器”的需要B[“中体西用”与材料中“西学中源”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西方科技皆源自于古代中国的说法有利于国人接受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证明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于世界不是主要的目的,故C项错误;西方科技与“制洋器”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B.和洋务派思想一致C.是维新变法的指导思想D.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与材料中“用西学对儒家思想和制度进行变更以革新,主张中西文化可以而且应当交融汇通”相符,故C项正确。
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考点2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2018·全国卷IⅡ·T28)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本题以严复的《天演论》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思想的理解。
【解析】选D。
严复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严复主张救亡图存、维新变法,严复的《天演论》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其目的是面对民族危机,主张救亡图存,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正确;严复是维新思想家,其目的不是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故A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故B错误;严复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主张,故C错误。
2.(2018·天津文综·T6)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
通过对“晚清”“ 1840-1899年”两个时期翻译小说数量的比较,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解析】选C。
结合所学可知,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是鸦片战争起到的作用,故A错误;据材料“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推断出B、D表述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840-1899年之间中国人的探索主要是从器物和制度两个层面上,而没有重视从思想文化上来学习西方。
2018年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题3分,共计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魏源在《海图国志》中提道:“公举一大酋总摄之,非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墨利加北洲以部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
”这表明( )A.魏源认可美国的选举制度B.魏源认识到美国先进的根源C.魏源借以表达反专制思想D.历史上对魏源的评价偏低解析:根据材料“公举一大酋总摄之,非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墨利加北洲以部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可知这反映了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说明魏源认可美国的选举制度,故A项正确。
B、C、D三项题干材料均无法体现。
答案:A2.洋务运动时期,针对刘铭传请修铁路一事,朝野议论纷纷,认为“铁路而至”则“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
这种议论( )A.表明中国仍在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B.合乎当时中国大众的普遍心理C.客观地反映出列强侵华的重大影响D.体现出中国对西方侵略的抵制解析:材料中出现修建铁路,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学习西方,故仍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说法错误,A项错误;材料中认为“铁路而至”则“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思想仍然比较保守,排斥西方的新事物,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没有体现出列强侵华带来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落后保守的思想,不是对西方侵略的抵制,故D项错误。
答案:B3.从下面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A.宗教文化B.科学技术C.社会理论D.文学艺术解析:《天演论》宣传的是社会进化论思想;《原富》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宣传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宣传三权分立思想;《群己权界论》即穆勒的《论自由》,宣传自由主义。
由此可知,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社会理论领域。
答案:C4.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先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32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限时规范训练(含解
第32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限时规X训练(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某某长郡中学检测)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
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
这种说法( )A.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B.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解析:选B。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中源”思想。
“西学中源”并非毫无价值,故A项错误;根据“‘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可知这种说法把学习西学看成恢复中学,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故B项正确、D项错误;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思想,故C项错误。
2.(2018·某某双流中学月考)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 )A.主X平等商贸往来B.抵制西方掠夺原料C.讲究禁烟策略手段D.文化封闭性的观念解析:选D。
材料中林则徐认为中国允许茶叶、大黄出口是中国人对外国的恩惠,说明当时林则徐保守落后的对外观念,故D项正确。
3.(2018·某某某某期中)“中体西用”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
企图化解中国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模式。
此“模式”()A.最初宣扬了西方科技思想B.消除了中西文化的差异C.动摇了儒家思想主导地位D.意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解析:选A。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X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故A项正确;“中体西用”意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不可能消除中西文化的差异,故B 项错误;“中学为体”说明其维护儒学的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是以不改变封建制度为前提的,故D项错误。
2020届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晚清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晚清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沧州质检)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
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
”这表明当时( )A.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B.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C.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D.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C [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是从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与材料的内容租界不同阶层的人穿着变化不符,故B项错误;租界不同阶层的人穿着变化反映开放程度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故C项正确;租界内人们服饰的变化不能说明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因为广大农村人们的服饰没有变化,故D项错误。
] 2.(2018·蚌埠一模)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
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
这一变化( )A.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B.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C.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D.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C [材料反映的是郭嵩焘坐轮船以及熊希龄、蒋德钧两人创办轮船企业,没有涉及制度变革,故A项错误;熊希龄、蒋德钧创办轮船企业四处奔走,在次年获得总督批准,说明障碍还存在,且B项中“扫除了”一词太过绝对,故B项错误;郭嵩焘乘轮船回家竟然被苦阻,17年后创办轮船企业竟要总督批准,说明近代航运业何其艰难,故C 项正确;熊希龄、蒋德钧创办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说明民众仍不开化,故D项错误。
] 3.20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于中国”。
(通史版)202x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十六)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西学东渐(含解析)
课时检测(十六)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西学东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永州一模)魏源在《海国图志》卷47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
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反映了魏源( )A.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B.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C.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D.向往欧美的民主制度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魏源只是看到了英美等国决策的形式,但对于英美等国的体制并不理解,因此他对于西方民主存在感性的认识,故A项正确。
2.(2019·湛江调研)1862年,曾国藩提出了“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的观点。
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张之洞又强调“以工商立国”“以兵战为用”。
这体现了当时( ) A.政府立国政策的转变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商本思想的逐渐形成D.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解析:选C 据材料“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以工商立国”“以兵战为用”可知洋务派从商战到重视商业发展思想的演变,故C项正确。
3.19世纪末,清王朝的钳口禁忌(限制言论自由)进一步被突破,知识分子在许多地区创办学会、报馆、学堂。
学会多达百余个,报纸也由19种增至70种。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社会启蒙的不断深入B.中学西学间矛盾的解决C.中体西用观念的流行D.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普及解析:选A “知识分子在许多地区创办学会、报馆、学堂。
学会多达百余个,报纸也由19种增至70种”可得出有利于社会思想的启蒙,故A项正确。
4.(2019·邯郸期中)“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
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解析:选B 19世纪60年代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冲突,故A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C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务运动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 项错误。
专题12 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 含解析 精品
【母题再现】高考选题:(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
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
”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革命道路的探索。
【名师点睛】注意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推动实现的;都采取国共合作的形式;都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都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告终。
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前,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体内容不同——革命统一战线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的协调行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受法律保护,有更大的独立性;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并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使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解题技巧:材料型选择题做题方法:①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②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
③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康有为说:“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他还认为《尚书·尧典》为孔子所作,其中有谈民主政治者,尧有大事找“四岳”商议,并禅让于舜,此为四岳共和制.康有为如此主张的目的是( )A.树立孔子的权威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C.改变孔子守旧的形象D.论证共和制的合理性2、晚清的留日学生刊物多以《四川》、《江苏》、《河南》、《江西》、《新湖南》、《浙江潮》等命名,欧榘甲在长篇文章《新广东》中提出“以广东之人,办广东之事,筑成广东自主之势,以健全全国自立之起点”。
这反映了留学生中普遍存在的()A。
反清革命的意识B。
国家救亡的心态C. 联省自治的主张D. 立宪改良的愿望3、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提出侧重“冲决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由此看来他们都()A.倡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B.抨击封建道德推动民主革命C.利用传统思想进行社会改良D.倡导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4、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译载了《玩偶之家》,这部剧作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B.提倡新道德C.提倡新文学D.传播马克思主义5、1861年,曾国藩攻占太平军军事重镇安庆之后,立即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
他在日记中说:“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
”据这段日记可知,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 )A. 剿灭太平天国,以平内乱B。
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C。
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D。
兴建近代工业,以谋国富6、青年胡嗣穈在某书中看到“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话,想到当时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此后便将“适之”作为自己的表字,偶然用“胡适"作笔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十三)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西学东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江淮十校联考)近代思想家魏源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这一言论说明魏源主张 ( ) A.改革体制,中体西用B.兴利除弊,变革政体C.经世致用,改革旧法D.变通治法,提倡工商解析:选C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故A项错误;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涉及政体变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魏源主张变革,是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故C项正确;魏源并未提倡工商,故D项错误。
2.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
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
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解析:选C 《海国图志》反映了社会变革思想,而这一时期中国却没人重视,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缺乏变革社会的意识,故C项正确。
3.《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这反映出清朝幼童留学制度( ) A.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B.中学为主要学习课程C.实行全面发展的方针D.旨在培养新时代公民解析:选A 材料“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可知晚清留学教育制度始终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以最终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
4.(2016·佛山二模)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为驻英公使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湖南士绅提出要开除他的省籍。
这表明当时 ( ) A.思想观念阻碍近代化进程B.知识阶层民族意识觉醒C.清政府外派使节不得人心D.国人强烈反对屈辱外交解析:选A 材料中任命郭嵩焘为驻英公使的行为受到部分人的反对,这体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阻碍了近代化进程,故A项正确。
5.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
在研究“李鸿章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关系时,以下材料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是( )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解析:选D 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是体现李鸿章本人的意志,且影印件是客观的,故D项正确。
6.(2017·宜春二模)洋务运动时期,在洋务派中流行“西学中源”说,即西方科技皆源自于古代中国。
如郑观应引《周礼》《墨经》《淮南子》等书的有关记载,证明西学中的数学、化学、光学、重学、气学和电学均出自古代中国。
“西学中源”说的提出,主要目的是( ) A.为“中体西用”论提供理论依据B.减少引进西方科技的舆论阻力C.证明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于世界D.迎合了当时“制洋器”的需要解析:选B 西方科技皆源自于古代中国,以方便国人接受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
7.(2016·太原二模)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
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
”这一认识 ( ) 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解析:选A 郭嵩焘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不仅在官府创办官办企业的基础上,提出还有商民应该创办企业,故A项正确。
8.近代思想家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1882年出版)中指出:“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
惟有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
”这段话反映出 ( )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已经突破了“器物”的限制C.以进化论思想作为理论武器D.借助法家思想宣传变法理论解析:选B 由材料“惟有君民共治,上下相通”得知,作者主张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故B项正确。
9.(2017·新乡模拟)康有为提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他强调“中学为体”以传承儒学,“西学为用”以西化儒学。
即用西学对儒家思想和制度进行变更以革新,主张中西文化可以而且应当交融汇通。
该思想 (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B.和洋务派思想一致C.是维新变法的指导思想D.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解析:选C 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与材料中“用西学对儒家思想和制度进行变更以革新,主张中西文化可以而且应当交融汇通”相符,故C项正确。
10.(2017·黄冈中学一模)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说:“取六经义理制度微言大义,一一证以近事新理以发明之,然后孔子垂法万世、范围六合之真乃见。
”而其老师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则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
两者的共同目的是 ( ) A.驳斥“中体西用”思想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C.为维新变法创造历史依据D.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解析:选C 据材料“取六经义理制度微言大义,一一证以近事新理以发明之,然后孔子垂法万世、范围六合之真乃见”“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则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可知康、梁均借孔子的权威宣传变法,从而为变法创造历史依据,故C项正确。
11.赫胥黎原著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A.打上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B.真实地反映了赫胥黎的原著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D.阻碍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解析:选A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体现了中国19世纪后半期对外国文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故A正确。
12.维新派号召全国人民“合一群,同道德,同法律,同风俗,同文学美术,而组织一完全无缺之国家”,断言“世界由是而文明,欧美由是而进者也”。
该言论意在强调( ) A.自由思想的重要性B.民族意识的重要性C.民主权利的重要性D.集体观念的重要性解析:选B 材料中强调全国人民共同的道德、法律、风俗等,体现民族意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在世界文明史上开始居于不容置疑的领先地位。
其间在思想史上的一大关键,便是由神本主义转入人文主义,即由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转入近代“人与自然”的世界观,天主教方面反改革运动的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担当了西学东渐的唯一传播者……就中国方面而言,明清之际也正值一个历史上“天崩地析”的时代。
这个时期不仅在经济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在文化领域萌发着近代思想的新因素,个人的觉醒、个性的解放、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和扬弃、近代科学与科学思想方法,都已崭露头角。
——摘编自何兆武《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材料二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之后,已日益密切地联为一体,已没有一个民族可以保持闭关孤立而与外部世界绝缘,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正如其他许多较为落后的民族一样,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也大抵自然分化为两种倾向,一派主张维护国粹以抵御外侮,一派主张学习西方以求变革图强。
然而仅凭旧文化传统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如欲图强就必须改变中国旧传统,转而学习西方的先进的事物。
——摘编自何兆武《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材料三我们今天需要谈论如何“东学西渐”或者说“中学西传”的问题了。
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从此不要再看西方人写的东西了,而是说“西学东渐”这个概念是指的中西文化相对关系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即不是一种双向交流,而是一种单向传播,这作为历史的一页,应该翻过去了。
——摘编自黄玉顺《从“西学东渐”到“中学西进”》(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相似之处,并分析西方在世界文明史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原因。
(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末清初相比,近代“西学东渐”有哪些特点?(10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个人的觉醒、个性的解放”“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和扬弃”“近代科学与科学思想方法”三句话概括相似之处;根据材料一“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在世界文明史上开始居于不容置疑的领先地位”“近代科学与科学思想方法,都已崭露头角”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第(2)问,根据材料二“欲图强就必须改变中国旧传统,转而学习西方的先进的事物”和所学知识归纳。
第(3)问,根据材料三“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从此不要再看西方人写的东西了”并结合所学,可以归纳为文化流向受文明发展程度及国家实力的影响;根据材料三“应该翻过去了”归纳为从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
答案:(1)相似:个人的觉醒、个性的解放;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和扬弃;近代科学思想方法的出现。
原因:资本主义兴起;新航路开辟和对外殖民扩张;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思想、方法形成。
(2)特点:从“夷夏之辨”到被动接受再到主动选择;内容日益深入;主体发生改变;传播途径逐渐多样化;传播工具不断进步。
(3)认识:文化流向受文明发展程度及国家实力的影响;从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
(言之有理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
……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
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材料二1894年,赫胥黎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
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
严复选译了其中的导言和第一部分,命名为《天演论》,内容上加以增减、改造,又以“按语”的形式借题发挥。
他认为进化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伏尔泰对中国文化、严复对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