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PPT课件

合集下载

《11.蝙蝠和雷达》完美版-PPT课件

《11.蝙蝠和雷达》完美版-PPT课件

蝙蝠的眼睛 铃声没响 跟眼睛无关 蒙上
蝙蝠的耳朵 铃声响个不 跟耳朵有关
蒙上

蝙蝠的嘴巴 铃声响个不 跟嘴巴有关
蒙上

Page 17
2021
18
第一次实验
哈!没撞到!
2021
19
第二\三次实验 2021
真糟糕!
20
次数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证明的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蒙眼睛 塞耳朵 封嘴
2021
38
比较“试验”和“实验”:
shì
试验:为了查看某种结果而进行尝试。
shí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 而进行操作。
2021
39
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揭开了蝙
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
的(实验),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2021
40
比较“敏锐”和“敏捷”: 敏锐:指感觉灵敏,反应快。 敏捷:指动作灵敏,速度快。
2021
41
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兔子(敏捷 )地一跳,躲开了
老鹰的攻击。
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因为
它的眼睛特别(敏锐)吗?
2021
42
作业: 1.完成同步第10课;背诵第十课的课后题,明 天下午之前背完; 2.预习第十一课《大自然的启示》
2021
31
青蛙和电子蛙眼 青蛙的眼睛对小飞虫非常敏感 ,当小飞虫在它头上飞时,它 会盯住不放。于是,人们模仿 蛙眼的结构原理制成了“电子 蛙眼”,可用来识别飞行中的 飞机和导弹,也可用来预防飞 机相撞。
长颈鹿和“抗荷服”
长颈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

《蝙蝠和雷达》课件(共20张PPT)

《蝙蝠和雷达》课件(共20张PPT)

1
2
3
4பைடு நூலகம்
5
6
7
8
下一张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 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 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 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 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 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 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 电线,它也能灵巧的避开。难道它的眼 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 有的东西吗?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 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 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 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学习小窍门: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方法一 抓住课文的题目联系课文进行概括。 方法二 把课文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概括。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 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 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 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 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 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 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 向。
荧光屏
说说这课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或者有什么感受吧?
说说你了解的仿生 学的事例?
作业:收集一篇有关仿生学的文章。
再见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 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 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 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 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11_蝙蝠和雷达_PPT课件_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精细版.ppt课件精细版.ppt

11_蝙蝠和雷达_PPT课件_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精细版.ppt课件精细版.ppt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课件
结论: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
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 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课件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课件
课件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 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 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 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 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 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 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 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 ,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甜。
。 。
。 。
排比句
•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 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 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课件
•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 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 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 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课件
水是素质的高雅,是花园的恬静;水是 万物的圣洁,是珍珠的梦幻;水是母亲的 温柔,是父亲的宽厚。
开启自己心灵之窗,迈向自然的大门,从大自然形 形色色的不同形态中,去认识并利用它们的结构与功 能, 就能有所发明创造。
课件
课后练习
课件
“即使...也....”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即使出大太阳,解放军也坚持训练。 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中,我们理应勇往直前,即使
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尽力克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_蝙蝠和雷达(讲)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_蝙蝠和雷达(讲)ppt课件

蝙蝠 和 雷达
自学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想: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 (3)问一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
生字学习
biān fú 蝙蝠 wén bì 蚊避 yíng jiē 蝇揭
bǔ é 捕蛾 ruì dāng 锐铛 ài yíng 碍荧
学习生字: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敏锐对敏捷
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兔子( )敏地捷一跳,躲开了老鹰的攻击。 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因为它的眼睛特 别( )吗?
敏锐
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 ),终于试揭验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的( ),看得我们 瞪口呆。 实验
•快速浏览和跳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 讲了什么?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 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 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 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 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科学家是怎样揭开 蝙蝠在夜里飞行的
秘密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__第十一课__蝙蝠和雷达PPT

四年级语文下册__第十一课__蝙蝠和雷达PPT

6.思考: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 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
这个结论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更科学?
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 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实验,分别 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 将耳朵或嘴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 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 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 ,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 的。
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雷达是仿照蝙蝠制造出来的,科 学家还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制 造了哪些现代化的设备?

验方法源自结果证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把蝙蝠的_____蒙上
铃铛_______
蝙蝠夜间飞行与_______无
把蝙蝠的_____塞上 铃铛_______ 把蝙蝠的_____封住 铃铛_______
蝙蝠夜间飞行与______有关
蝙蝠夜间飞行与______有关
5.科学家从三次不同的实验中 证明了什么?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PPT课件
33
趣味连线
34
Page
35
Page
36
37
我会想,我会写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 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 我们该怎样做呢?以“我”从( )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为 主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38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真糟糕!
第二\三次实验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 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 怎样配合的呢? 读读第6自然段。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 嘴) 里发出( 超声波 ),遇到 (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 的它( 耳朵 )里,传到蝙蝠 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 ( 改变飞行的方向 )。
超声波
向前推进
反射回来
改变飞行的方向
雷 达 探 测 器
天线 荧光屏
雷 达
无线电波
反射
障 碍 物
蝙 蝠
嘴 耳朵
障 超 声 波 碍 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雷 达
天线 无
荧光屏
障 线 电 波 碍 物
21
完成下列填空。
( 天线 ) 雷达的 (无线电波 ) 相当于蝙蝠的 ( 嘴 )。 ( 超声波 )。
( 荧光屏)
( 耳朵 ) 。
11、蝙蝠和雷达
蝙蝠
超声波
清朗
避开
捕捉
敏锐
飞蛾
铃铛
苍蝇 荧光屏
揭开
反射
障碍物
横七竖八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什么?
默读课文:想想课 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 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 奥秘?
第一次实验
8
第一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
哈!没撞到!
1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1蝙蝠和雷达321)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1蝙蝠和雷达321)精品PPT课件

Page 3
蝙蝠和雷达之间到底有 什么联系呢? Page 4
生字学习
biān fú 蝙蝠
wén bì 蚊避
yíng jiē 蝇揭
bǔ é 捕蛾
ruì dāng 锐铛
ài yíng 碍荧
Page 5
Page 6
Page 7
蝙蝠 超声波 苍蝇 荧光屏
清朗 捕捉 避开 敏锐 揭开 反射 横七竖八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 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 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Page 40
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雷达是仿照蝙蝠制造出来的,科 学家还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制 造了哪些现代化的设备?
Page 41
拓展延伸
什么是仿生学呢 ?
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 趣。比如,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他们看活动的东西很 敏锐,可是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人们从青蛙 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机场的指挥人 员在“电子蛙眼”的帮助下,能更加准确的指挥飞机的 降落。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 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 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的。
理解词语:证明
证明: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
读句子: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 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 没碰着。把蝙蝠的耳朵塞上,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 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 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42
青蛙和电子蛙眼青蛙的眼睛 对小飞虫非常敏感,当小飞虫 在它头上飞时,它会盯住不放 。于是,人们模仿蛙眼的结构 原理制成了“电子蛙眼”,可 用来识别飞行中的飞机和导弹 ,也可用来预防飞机相撞。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蝙蝠和雷达_人教新课标(共17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蝙蝠和雷达_人教新课标(共17张PPT)
⑴向父母介绍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
⑵完成练笔《蝙蝠的自述》,采用第一人称手法, 以我是蝙蝠的口气介绍自己夜里飞行的秘密。
⑶从网络和书籍中搜集整理仿生学知识,做一份 仿生学知识小报!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720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3:05:08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72021/8/72021/8/7Aug-217-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72021/8/720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试验 方法
结果
证明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结论: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
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 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蝙蝠 和 雷达
文章主要内容: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 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 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 飞机装上了雷达。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 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 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 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 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 子读一读,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 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应选①
2021
11
造句练习
根据“反复”、“证明” 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造两个 句子。
2021
12
例: 反复——经过反复思考和计算, 小明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证明——看到蚂蚁搬家,小军说 要下雨了,果然,一会儿豆大的雨点 落了下来,证明小军说得对。
索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文第4至第6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
2021
20
4.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 考?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 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 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填写下列表格)
2021
21
实验 目的 次数
方法
结果
证明
2021
22
实验 目的 方法
结果
次数
在一间屋子里
第 蝙蝠 横七竖八拉了 铃铛

孩子喜欢模仿大人20的21 动作。
9
反复: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②
颠过来倒过去。③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
。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
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应选①
2021
10
证明:①用可靠的材料来
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2021
27
5.科学家从三次不同的实验中 证明了什么?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021
28
6.思考: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
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
这个结论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更科学?
2021
29
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 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实验,分别 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 将耳朵或嘴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 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 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 ,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 的。
2021
30
7.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
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
怎样配合的呢?
读读第7自然段。
2021
31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 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11.蝙蝠和雷达
2021
1
蝙蝠
2021
2
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 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 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 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 超声波引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 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 眠。
2021
3
雷达
2021
4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
的装置。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
、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
响,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
航海、航空等方面。2021
5
生字学习
biān fú 蝙蝠
wén bì 蚊避
yíng jiē 蝇揭
bǔ é 捕蛾
ruì dāng 锐铛
ài yíng 碍荧
2021
6
比一比,组词
蝙( )蝠( )捕( )蛾( ) 骗( )幅( )哺( )饿( )
• 启示:启发提示,使人有所领悟。
•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
• 横七竖八: 形容纵横杂乱。本课指科学家在做
实验的房子里拉的绳子很多。
•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
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 探路:事先探查道路情况。
• 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 仿模: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2021
18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内容?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
2.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
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夜间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
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
开。
2021
19
3.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
2021
13
一、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揭开了 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受到 启发,发明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间能 安全的航行。
2021
14
2021
15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飞机
夜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段:(3至7自然段)科学家
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
让它在 挂在绳子上 与耳
屋里飞。的铃铛响个 朵有
不停。
关。
2021
24
实验次数 目的
方法
结果
证明
第三次 蝙蝠夜 行探路 是否靠 嘴。
把蝙蝠 同上 的嘴封 住,让 它在屋 里飞。
蝙蝠夜 行探路 Βιβλιοθήκη 嘴有 关。202125
试验 方法
结果
证明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一 次
夜行 许多绳子,绳 一个 探路 子上系着许多 也没 是否 铃铛。把蝙蝠 响。
靠眼 的眼睛蒙上,
睛。 让它在屋子里
飞。
2021
证明
蝙蝠 夜行探 路与眼 睛无关。
23
实验次数 目的 方法
结果
证明
第二次 蝙蝠 夜行 探路 是否 靠耳 朵。
把蝙蝠 蝙蝠就像没 蝙蝠
的耳朵 头的苍蝇似 夜行
塞上, 的到处乱撞,探路
行的秘密。
第三段:(8自然段)科学家模仿
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
飞机在夜里飞行很安全。
2021
16
三、思考问题:
1、蝙蝠在夜里是怎么飞的?
2、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在夜间飞 行的秘密的?
3、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
2021
17
四、学习第一部分
读第一部分思考: 1.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这一自然段描述一架飞机在夜航。 2.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 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蚊( )避( )锐( )铛( ) 纹( )辟( )说( )挡( )
蝇( )揭( )碍( )荧( )
绳( )竭( )得( )萤( )
2021
7
zhe 接着
着 zháo 着急 族
zhāo 高着
méng 蒙难 蒙 měng 蒙古
mēng 蒙骗
sāi 塞车
塞 sài 塞外
sè 堵塞 2021
8
理解词语
• 清朗:凉爽晴朗。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2021
26
理解词语:证明 证明: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
联系上下文找句子
根据三次试验的内容,分别用“证明”一词说一句话。
把蝙蝠的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 证明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