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

合集下载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范文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范文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的课程内容是《神奇的毛细现象》,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神奇的毛细现象》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液体和其性质以及密度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毛细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毛细现象的原理,掌握其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②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实验,发现和解释毛细现象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采用了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学法是: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和展示材料,以便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和实验,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理解力。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引入今天的课题。

我会在教室里放置几个不同宽度的玻璃管,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

然后我会问学生,为什么有些液体会往上爬上去,有些则不会。

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和探讨。

2. 实验探究我将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在一些玻璃管的两端倒入不同的液体,并观察液体在玻璃管中的表现。

然后,学生会被要求尝试改变液体的种类、管径等条件,以观察其对毛细现象的影响。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和理解毛细现象。

3. 知识深化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我将与他们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出毛细现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我会使用图表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4. 拓展应用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问题和案例,让他们思考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为什么吸管可以吸水?为什么树可以从根部吸水到叶子上?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毛细管》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毛细管》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毛细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主要围绕第3章节“奇妙的毛细现象”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毛细现象的基本概念、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毛细现象的原理以及毛细现象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毛细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毛细现象的原理。

教学重点:毛细现象的概念、生活中的毛细现象以及毛细现象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用毛细管、染料、水、毛巾、玻璃棒、滴管、实验操作盘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包括毛细管、染料、水、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湿毛巾吸水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毛巾可以吸水?2. 教学内容讲解:a. 讲解毛细现象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毛细现象。

b. 举例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如毛巾吸水、植物的根吸水等。

c. 通过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毛细现象的原理。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利用毛细现象进行染色实验。

4.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染色实验,观察毛细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毛细管》2. 内容:a. 毛细现象的概念b. 生活中的毛细现象c. 毛细现象的原理d. 毛细现象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毛细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解释原理。

2. 答案:示例:观察毛巾吸水现象,因为毛巾的纤维具有毛细作用,可以将水分子从毛巾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毛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收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实例,开展“毛细现象小发现”活动,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神奇的毛细现象: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吧!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一聊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现象——毛细现象。

你知道什么是毛细现象吗?别急,让我慢慢告诉你。

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毛细管。

毛细管是一种非常细小的管道,它的内径只有几纳米到几十微米不等。

在毛细管里,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间距非常小,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变得非常强大。

这种强大的相互作用力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毛细现象。

二、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那么,毛细现象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其实,毛细现象的发生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当液体或气体通过毛细管时,它们会受到管壁对它们的吸附作用,使得液体或气体在管壁上形成一层薄膜。

这层薄膜的厚度取决于液体或气体的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

三、毛细现象的应用毛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说,我们在家里喝水的时候,水龙头里的水会在水管里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

这就是因为水分子通过毛细管时受到了管壁的吸附作用。

再比如说,我们在植物根部浇水的时候,水会顺着土壤的毛细管上升到植物的叶子上。

这也是毛细现象的一个例子。

四、毛细现象的实验探究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实验,看看毛细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一根塑料吸管、一些砂糖、一些水和一个容器。

然后,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 把砂糖倒进容器里。

2. 用吸管把水吸进容器里。

3. 把吸管的一端放在砂糖上面。

4. 慢慢地把吸管里的水倒进容器里。

5. 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会发现,当水流经过砂糖时,水分子会沿着吸管壁上升到砂糖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这层薄膜的厚度取决于水流的速度和砂糖的浓度。

如果速度越快,薄膜就会越厚;如果浓度越高,薄膜也会越厚。

这就是毛细现象的一个生动实例。

五、结语好了,今天的科学课就到这里了。

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实验能够更好地理解毛细现象。

其实,科学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能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奇妙现象。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毛细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实验方法的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和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

2.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出以下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当你在玻璃杯中倒满水,水都不会溢出来呢?为什么水从一根细细的草茎上一直往外流呢?”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实物的展示和示意图的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毛细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毛细现象是指,液体在细小通道中自行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导致的,当液体进入细小通道时,由于分子间的吸引力比重力大,液体会自行上升。

具体的原理可以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实验进行说明。

3.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观察和探究毛细现象。

实验材料包括一根细细的草茎、水,以及其他必要的实验器材。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观察水在草茎上的上升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规律。

学生们应该观察到水在草茎上缓慢上升的现象,这是由于毛细现象导致的。

引导学生提出原因,帮助他们理解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液体在细小通道中的运动。

5.生活应用(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草木吸水是由于毛细现象的作用,让水分从根部向上运输到其他部位。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及其他一些应用,如毛细管测压、吸管原理等。

通过生活应用的讲解,增强学生对毛细现象的实际认识。

6.扩展拓展(15分钟)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和思考,提供一些与毛细现象相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索。

例如,“为什么湿纸巾可以吸水?”、“为什么一根细细的吸管可以喝到深处的液体?”等等。

毛细现象说课稿

毛细现象说课稿

毛细现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小学自然第八册第14课《毛细现象》本课在教学第五册《地球引力》、第六册《雨水的流动》,知道水是往低处流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点拨下,了解哪些物体会发生毛细现象、发生毛细现象的条件,以及毛细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一个水往高处流的矛盾现象。

毛细现象的探究,也为以后学习和研究虹吸现象、渗透现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解读学生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毛细现象虽然学生在生活、生产中大都见过,但是不一定会去研究它,更不会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科学课程标准》对确定科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也就是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

《毛细现象》的教学内容编排基本适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根据实际情况要进行适当的教学内容重组。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教材的简单剖析和对学生的潜心解读,又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的课程改革的方向。

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科学探究: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研究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3、科学知识:认识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难点定位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在:认识毛细现象和了解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

难点是探究认识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因素。

五、教学准备学生方面:分组实验材料:如餐巾纸、水彩笔芯、玻璃片、玻璃管等等;教师方面:①演示实验器材。

②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应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六、教学策略为达成上述目标,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质世界》第三节《神奇的毛细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毛细管的定义、毛细现象的原理、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毛细管的定义,理解毛细现象的原理。

2. 能够观察并描述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毛细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毛细管的定义,掌握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滴管、玻璃棒、色素、吸管、纸巾、实验材料等。

学具:记录本、笔、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张滴有颜料的纸巾,引导学生观察纸巾上的颜色变化。

(2)提出问题:“为什么纸巾上的颜色会向上爬?”2. 例题讲解(1)讲解毛细管的定义。

(2)介绍毛细现象的原理。

(3)展示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毛细现象。

(2)分组讨论并记录毛细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

4. 实验操作(1)用滴管向玻璃棒上滴色素,观察色素上升的现象。

(2)用吸管吸取水,观察吸管内水位上升的现象。

(3)将纸巾放入水中,观察纸巾吸水后颜色变化的现象。

(2)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毛细管2. 内容:(1)毛细管的定义(2)毛细现象的原理(3)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毛细现象的原理。

(2)举例说明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毛细现象的原理:毛细管内液体与外部液体接触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在毛细管内形成弯月面,使液体上升。

(2)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植物吸收水分、毛巾吸汗、钢笔吸墨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毛细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有了深入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仔细,讨论积极。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细管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毛细管的定义和特点2. 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3. 毛细管实验三、教学准备:1. 教具:毛细管、液体、试管、显微镜等。

2. 材料:纸巾、棉花、吸管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神奇的毛细管》引起幼儿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毛细管的定义和特点,讲解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让幼儿观察毛细管实验,了解毛细管的作用。

4. 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毛细管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毛细管现象,并拍照记录。

2. 第二天分享自己的发现,加深对毛细管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使用直观演示法,让幼儿清晰地观察毛细管实验过程。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评价其动手能力的发展。

2. 评估幼儿对毛细管原理的理解程度,评价其科学知识的掌握。

3. 搜集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评价其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分析幼儿在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其对课堂学习的延伸与运用。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毛细管的原理和应用。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毛细管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校园科学节,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科学作品,提高科学素养。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幼儿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并动手操作?幼儿对毛细管原理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十、教学计划:第一周:了解毛细管的定义和特点第二周:探究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三周:进行毛细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第五周:作业完成与展示,深入理解毛细管知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幼儿对毛细管定义和特点的理解,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毛细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毛细管”。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孩子们解毛细管定义,观察毛细现象,探索毛细现象在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掌握毛细管定义,解毛细现象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探索、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毛细现象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毛细管定义,观察毛细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材料(玻璃棒、纸巾、水、食用色素)、PPT、实物展示。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每组一张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玻璃棒吸水现象,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

(2)讨论:为什玻璃棒能吸水?这种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毛细管定义,让孩子们解毛细管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1)分组实验:让孩子们用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观察毛细现象。

(2)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

(2)拓展讨论:毛细现象还能用于哪些领域?六、板书设计1. 神奇毛细管2. 内容:(1)毛细管定义(2)毛细现象特点(3)毛细现象在生活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毛细现象,记录下来并简要说明原理。

2. 答案示例:植物吸收水分、毛巾吸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但对毛细现象理解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毛细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组织一次“生活中毛细现象”分享会,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关注1. 对毛细现象理解与应用。

2. 孩子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培养。

大班科学《神奇的毛细现象》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毛细现象》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毛细现象》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毛巾、海绵、布、餐巾纸、香*、粉笔、砖头、马粪纸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塑料、铁钉、玻璃等不吸水的材料若干3.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花菜、莴笋等蔬菜。

活动过程:一、设置游戏环境教师无意中打翻一杯水,问:1、“谁能帮老师把水弄干净?”(小朋友帮忙拖地、用抹布抹)2、“说一说刚才的水都到哪儿去了?”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棉花、纸、植物等。

)二、幼儿探索实验1、请你把桌上的东西慢慢地放进水里,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2、教师提问:“抹布为什么会吸水?”(幼儿讨论)3、蔬菜会吸水吗?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萝卜吸水的原因教师总结:像抹布之间细小的缝或者是蔬菜中的细小的管子就叫毛细管。

三、迁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地方存在着毛细现象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活动结束附:知识背景:毛细管:指很细很细的管子,人们通常还把物体的细微缝隙也认为是毛细管,如棉花、海绵、纱布、毛巾、吸水纸纤维间的缝隙。

毛细现象:酒精灯里的酒精由棉纱灯带吸上来供点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块抹布,水很快就被吸干,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

而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再通过许多极细的管道向上输送水分到叶和花朵中,这也是毛细现象,土壤深处的水分则靠土壤的毛细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湿润的。

把直径很细的管子*到液体里,当液体的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时,管内液面下降,表面凸起;当液体的内聚力小于附着力时,管内液面上升,表面凹下。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1)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1)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水世界》中的第三节《神奇的毛细管》。

详细内容包括:毛细现象的概念介绍、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实例、毛细现象的原理讲解、实验观察毛细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细现象,知道毛细现象是什么,能够举例说明。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毛细现象的概念、原理及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毛细现象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演示用毛细管、实验器材、PPT、黑板。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毛细管、水、颜料、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PPT,展示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如植物吸水、毛巾吸汗等。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毛细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毛细现象的概念,讲解毛细现象的原理。

演示毛细现象,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现象。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为什么植物会从土壤中吸水?”引导幼儿运用毛细现象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毛细现象,让幼儿亲身体验。

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毛细现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毛细管2. 内容:毛细现象概念毛细现象原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实例实验观察毛细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毛细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2. 答案示例:观察植物从土壤中吸水,原因是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毛细管作用被植物吸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关注幼儿对毛细现象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培养幼儿观察力。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探索毛细现象,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毛细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毛细管现象。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毛细管的定义,探究毛细管的作用,以及在生活中毛细管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毛细管的定义,知道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善于发现、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毛细管的定义,知道毛细管的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让幼儿理解毛细管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玻璃管、色素、吸管等)、教学课件、示范用毛细管实验装置。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玻璃管、色素、吸管、棉花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管现象,如毛巾吸水、植物吸水等。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毛细管现象。

2. 讲解毛细管的定义与作用(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毛细管现象。

解释毛细管的定义,讲解毛细管的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如“为什么毛巾能吸水?”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毛细管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毛细管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毛细管2. 内容:毛细管的定义毛细管的作用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植物,思考它们是如何通过毛细管吸水的。

收集生活中的毛细管现象,与家人分享。

2. 答案:植物通过根部的毛细管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生活中的毛细管现象如毛巾吸水、纸巾吸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毛细管现象,但部分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毛细管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土壤的湿度等,增强幼儿对毛细管现象的认识。

《神奇的毛细现象》

《神奇的毛细现象》

《神奇的毛细现象》一、活动顺应了幼儿的求知欲几个星期前我与幼儿做了小实验“睡莲花开”,小朋友觉得这种现象十分神奇,力量使得闭合的莲花开了呢?小朋友好奇极了,我告诉幼儿这是纸上的小细管吸水的缘故,幼儿一知半解。

但这种毛细现象是一种物理现象,幼儿对此摸不着又难理解,怎么能让幼儿更深一层的理解呢?因此我选择了《神奇的毛细现象》这一教学内容。

二、活动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第一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为“水盆里的水娃娃搬家”的情景,提供毛巾、海绵、布、输细管、塑料布条、铁线等,让幼儿自由探索,规则是不能用“倒”的方法,只能用小筐里提供的东西。

可有趣了,幼儿一个个都那么全神贯注,每一种材料都想尝试,当有两三组幼儿已帮“水娃娃”搬完了家之后,我组织谈话:“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娃娃搬家的?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帮“水娃娃”搬家?”小朋友可谓心得多多,毛巾、海绵、布、输液细管能帮“水娃娃”搬家,因为它们能吸水,而塑料布条、铁线不能。

这可是幼儿经过自己的探索、判断得出的结论,这种心理过程始终处在一种好奇、主动、积极、愉悦的氛围之中,幼儿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不但兴趣浓厚,而且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活动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二个环节我设下疑问:“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吸水?它们是怎么吸水的?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吸水?”提供红墨水、长条形积塑、纸条、白布条等让幼儿再次探索,让幼儿从中发现当这些东西的一端浸在水中时,会产生水沿物体上升的现象。

之后,我带幼儿观察几天前放入红墨水中的各种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掰开植物的茎或梆找一找有什么发现?掰开植物的茎,幼儿看到的是一条条很明显的红色小细管,许多幼儿瞪大眼睛“哇”的一声,那神态不亚于见到大恐龙!抓住了幼儿好奇的眼光,我问幼儿:“小细管为什么会变红呢?”幼儿惊讶地发现那是一条条小细管把红墨水吸上来的。

再组织幼儿讨论:毛巾、海绵、各种布、其他植物里有“小细管吗?”然后通过小结让幼儿知道这些东西能吸水的现象就是毛细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教案名称:神奇的毛细管教学目标:1. 了解毛细管的定义和原理;2. 理解毛细管现象的原因;3. 运用毛细管现象制作简单的实验。

教学准备:1. 材料:透明的细毛细管、水、染料(如墨水)、吸管、玻璃杯等;2. 工具:放大镜、板书。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放大镜给幼儿展示一株植物的叶子,并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吗?”2. 引导幼儿思考,可能有以下回答:根部吸收、通过茎传输等。

3. 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水从根部进入茎,如何上升到树叶的顶部?导入:1. 解释毛细管的定义:毛细管是一种细小的管道,在其中我们能看到若干细小的毛细孔。

2. 举例说明:类似于我们常见的饮管、吸管等。

探究:1. 准备一根透明的细毛细管,将其放入一杯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 分析现象:水在细毛细管中上升,这是为什么呢?3. 解释毛细管现象的原因:水分子之间存在一种叫做“毛细管作用”的力量,使得水分子在细毛细管中上升。

操作:1. 给幼儿发放一根透明的细毛细管和一杯水。

2. 引导幼儿将毛细管放入杯中,并观察水分子上升的过程。

3. 鼓励幼儿思考:如何使水分子上升的更高呢?实践:1. 给幼儿准备一份染料(如墨水)和若干细毛细管。

2. 引导幼儿将细毛细管放入染料中,观察染料在毛细管中的运动过程。

3. 引导幼儿思考:染料在细毛细管中为什么会上升?总结:1. 让幼儿总结毛细管现象的原理,并进行板书。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应用毛细管现象制作有趣的小实验。

拓展:1. 鼓励幼儿自由探究和设计更多有趣的实验,利用毛细管现象进行水的运输和浸渍等实验。

2. 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应用毛细管现象进行水的过滤和净化实验。

教学反思:本次课上,我通过引入问题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幼儿以探究的角度了解了毛细管现象和原理。

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将更注重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设计更多有趣的实验来应用毛细管现象,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活动目标:1.在探索游戏中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大胆观察毛细现象并独立进行游戏操作。

3.喜欢做科学小实验,逐步形成大胆猜想并根据事实作出结论的习惯。

活动准备:1.毛巾、海绵、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吸管若干(内放纸巾)。

3.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树,塑料小碗若干。

活动过程: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

怎样让小盆里的水住到宽敞的大盆里。

—不能倒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

2.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1.白菜能吸水吗?纸巾能吸水吗?塑料棒能吸水吗?(设疑记录—集体大操作纸)2.幼儿操作,引导幼儿观察三种物质同时在红墨水中的变化。

指导重点:提问:谁能吸水?白菜—不能吸水—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白菜棒子横截面引出“小细管”,总结:这就是毛细现象。

纸巾—能吸水—它是怎么变化的?—像爬楼梯一样,很慢;从下往上;马上就全吸满了。

塑料棒—教师拿纸巾一擦就没了—这只是沾在上面,不能算吸水。

3.比较白菜和纸巾的吸水速度以及成因。

白菜吸得快还是纸巾吸得快?纸巾快,白菜慢——为什么呢?——白菜里面只有一根根比较少的小细管,所以吸水速度慢;反之来验证纸巾吸水速度快是因为里面小细管比较多。

4.讨论:毛巾、海绵、纱布、棉布里有“小细管”吗?三、想一想、玩一玩。

1.印染加工厂。

教师拿出印染好的纸巾,询问幼儿是否想尝试做?老师就是利用纸的毛细现象做成了漂亮的印染纸。

2.学习方法:先用滴管把颜料滴入水中,用滴管随意拨动水纹,形成花纹。

接着将宣纸平铺上去,最后快速的将宣纸拿起来。

《神奇的毛细现象》

《神奇的毛细现象》

公开课教案《神奇的毛细现象》枣园镇中心幼儿园尚金荣【活动目标】1、了解毛细现象,会解释生活中毛细现象。

2、通过探索活动,直观的感受“毛细现象”。

3、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毛巾、粉笔、塑料、铁钉、卫生纸等。

2、塑料盆、红颜色水、毛细管。

3、事先把白菜茎放入红色水中。

【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毛细现象。

难点:会解释生活中毛细现象。

【活动过程】一、发现毛细现象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往高处还是还是低处流呢?(低处),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法,让水往高处走,你们相信老师能成功吗?好,请你们睁大眼睛仔细瞧!(老师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水顺着卫生纸慢慢的爬上来了)二、探索毛细现象1、发现毛细管(1)小朋友们,老师真的有魔法吗?其实很多魔法都是利用了科学,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索这到底藏了什么科学秘密,会不会是卫生纸里藏着秘密呢?(2)在你们的桌子上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卫生纸,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3)幼儿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观察结果。

刚才我们观察了卫生纸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卫生纸里面有很多很小很小的洞洞,这些很小很小的洞洞还有一个很好听名字叫“毛细管”。

因为它像毛发一样很细,所以就叫毛细管。

2、探索毛细现象这些毛细管有什么本领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毛细管,我们慢慢的把他放进红色水里,然后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1)幼儿实验(2)交流结果教师小结:我们发现红色水顺着毛细管自己爬上来了。

这下终于明白了原来卫生里面有毛细管,发生了毛细现象,所以卫生纸才会吸水。

3、继续探索毛细现象还有什么东西里也有毛细管,会发生毛细现象,能吸水呢?老师桌子上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四个人一组,把它们放水里探索一下,还要想一想为什么?探索完以后,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这张纸上。

每组一张表,你们自己商量,由一位小朋友负责记录。

谁来给老师说说应该怎样记录呢?(如果能吸水就在下面画个,如果不能吸水就在下面画个×)。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现象教学内容:《神奇的毛细管》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现象》第三节《毛细管的力量》。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毛细管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1. 毛细管的定义和结构;2. 毛细管现象的观察和描述;3. 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毛细管的定义和结构,认识到毛细管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毛细管现象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教学重点:毛细管定义、特点的认识,以及实验操作和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毛细管实验装置、彩色笔、纸巾、玻璃瓶等;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管现象(如水杯中的水沿着纸巾上升),引发幼儿兴趣,导入新课;2. 新知识讲解:介绍毛细管的定义、结构,讲解毛细管现象的原理;3. 例题讲解:演示毛细管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毛细管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6. 情景再现:讨论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植物吸水、毛巾吸汗等;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毛细管》2. 内容:(1)毛细管的定义和结构;(2)毛细管现象的观察和描述;(3)毛细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毛细管现象,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幼儿对毛细管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事项的讲解;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毛细管现象,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毛细管现象的理解和实验操作;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和描述生活毛细管现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2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2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精选2篇(一)科学目标:通过展示毛细管的作用和原理,让幼儿了解毛细管的神奇之处。

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细管的作用和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材料:1. 一根细小而长的管子2. 一瓶水3. 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幼儿回忆之前学过的吸管原理,回答“当我们用吸管吸水的时候,水是怎么被吸上来的呢?”2. 引入新的知识点:“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种吸水的方式,这种方式叫做毛细管吸水,它和吸管有什么不同呢?”探究:1. 给每个幼儿一根细小的管子,让他们观察,并描述一下这根管子的特点。

2. 给每个幼儿一瓶水和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让他们加入几滴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

3. 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将管子放进水中,然后将管子慢慢抬起来,并将管子的一端对准纸张。

4.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纸上出现的现象。

总结:1. 引导幼儿回忆和总结毛细管的作用和做法。

2. 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会用到毛细管呢?”3. 结合幼儿的回答,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毛细管的应用。

拓展:1.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替代管子,看看是否仍然能够吸起水来。

2. 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类似的现象,比如毛细管珠宝中的水珠、荷叶上的水滴等,让他们观察并描述这些现象。

评价: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毛细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精选2篇(二)课题:买礼物适用年级: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能运用数的概念,了解买礼物需要用到数数的概念。

2. 能通过数数的方式,了解购物的过程。

3.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小型玩具模型。

3. 小型购物篮。

4. 彩色纸张。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展示一些小型玩具模型,并问幼儿:“你们有没有买过礼物呢?买礼物是什么样的过程呢?”2. 引导幼儿思考,并给予适当提示。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质世界》第三节《神奇的毛细管》。

主要内容为介绍毛细管现象的基本概念,探索毛细管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验观察毛细管的吸水与排水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毛细管的概念,掌握毛细管的基本特性,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毛细管的概念、特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毛细管吸水与排水现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细管实验装置、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

学具:每组一套毛细管实验材料(玻璃管、水、红墨水、食用油)、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湿毛巾吸水、卫生纸吸油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

提问:为什么湿毛巾和卫生纸会吸水吸油?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毛细管的概念、特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释毛细管吸水与排水现象的原理。

3. 例题讲解(5分钟)展示毛细管实验装置,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示范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毛细管吸水与排水现象。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毛细管吸水与排水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毛细管的概念、特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生活中的毛细管现象?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毛细管》2. 内容:毛细管概念毛细管特性毛细管在生活中应用毛细管吸水与排水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毛细管现象,记录下来并简单分析原因。

设计一个毛细管实验,验证毛细管吸水与排水现象。

2. 答案:生活中的毛细管现象:如土壤吸水、毛巾吸汗等。

毛细管实验:可用玻璃管、水、红墨水等进行实验。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毛细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毛细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探索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理解生活中毛细现象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毛细管的定义,了解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毛细管的定义,以及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细管实验装置、色素、水、毛巾、玻璃棒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毛巾吸水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毛细管的定义,展示毛细现象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探讨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毛细现象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5. 互动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毛细管2. 内容:毛细管的定义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毛细现象,记录下来并解释原因。

答案示例:毛巾吸水,因为毛巾的纤维具有毛细管作用,能将水分子吸附并向上运输。

2. 课后实践:利用毛细现象,设计一个简单的节水装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毛细现象的兴趣浓厚,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毛细现象在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毛细现象的基本原理上,这是理解毛细管作用的核心。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枣园镇中心幼儿园尚金荣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

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一、说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

比如:我们有些东西可以吸水而有些东西不能吸水,《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所以,针对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自己探索“吸水”的原因。

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有些东西不容易吸水,一般来说,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说活动目标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了解毛细现象,会解释生活中毛细现象。

2、通过探索活动,直观的感受“毛细现象”。

3、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了解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活动难点:解释生活中毛细现象。

四、说活动准备:1、毛巾、粉笔、塑料、铁钉、卫生纸等。

2、塑料盆、红颜色水、毛细管。

3、事先把白菜茎放入红色水中。

五、说活动教、学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毛细现象》说课稿
枣园镇中心幼儿园尚金荣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

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

比如:我们有些东西可以吸水而有些东西不能吸水,《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所以,针对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自己探索“吸水”的原因。

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有些东西不容易吸水,一般来说,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说活动目标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了解毛细现象,会解释生活中毛细现象。

2、通过探索活动,直观的感受“毛细现象”。

3、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了解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活动难点:解释生活中毛细现象。

四、说活动准备:
1、毛巾、粉笔、塑料、铁钉、卫生纸等。

2、塑料盆、红颜色水、毛细管。

3、事先把白菜茎放入红色水中。

五、说活动教、学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教法
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提问法: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影响
而转移,有针对性、有质量的问题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科学教育活动。

2、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中,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让幼儿形成丰富生动的表象。

因此,在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学法有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等。

观察法、讨论法我就不进行赘述,我详细说一下观察法:
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吸水”的秘密。

六、活动过程:
在课堂中已经呈现,我就简单说一下:整节课我是按照:发现、探索、应用为主线进行教学。

(一)导入环节:我一直在乡镇幼儿园工作,在我的认识里县城幼儿应该比农村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导入时为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我通过提问题进行表扬,增强幼儿自信心与积极性,通过表演“魔法”增强幼儿好奇心。

(二)结束部分:在这节课中,为了让幼儿感觉到成功的喜悦,我利用纸吸水膨胀会将折了的纸拉直这个“纸开花”礼物,送给幼儿“你真棒”作为礼物结束本节课。

七、说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