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1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分,
共 4 分。)
【三】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 赦蹴然②曹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 “夫爵商者, 人妒之; 官大者, 主恶之; 禄厚者怨归之③。 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 “不然。
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必先苦.其心志


(2)人则无法家拂.士


(3)仆闻.之


(4)官大者,主恶.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 此之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干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孙叔敖曰:不然
【注】① 赦:赦免 ② 种:指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 ③ 墟:废墟
1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 4 分)
( l ) 必先苦.其心志
( 2)人恒过.
(3)入则无法家拂.士
( 4)女.忘会稽之耻邪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 4 分) ( l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2)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2.阅读【甲】 【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参考答案:
1.( 1)使……痛苦( 2)通”,辅佐( 3)听说( 4)讨厌,厌恶 2. D 3.( 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17.语段(一)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 3 分)
18.语段(二)中勾践哪些事情体现了 “生于忧患 ”?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 4 分)
参考答案: 15. ( 1 )使 ¨痛苦 ( 2 )犯错误
(3)

( 4 )通“汝”,你
( 4 分)
通“弼”,辅
16. ( 1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句 2 分,共 4 分。)
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A 征.于色(
) B 而后喻.(

C 被.服以立(
) D 卒.得反国(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万钟于.我何加焉 B.曾益其.所不能 其.真不知马也 C.由宋君观之. 庖丁之.见牛也 D.发于声,而.后喻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点。 ② 两文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甲文说
“ 人恒过, 然后能改 ” ;乙
文中的宋昭公 “ 亡而能悟 ” ,有过能改,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能写出一点并
结合材料展开谈便可)
5 、如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6 、例:兵家、孙武、 《孙子兵法》 、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二】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吴既赦① 越,越王勾践反国, 乃苦身焦思, 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 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欲使 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②不如蠡;填抚国 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於是举国政属大 夫种。
居二年, 子胥谏 (吴王) 曰:“臣闻勾践食不重味, 与百姓同苦乐。 此人不死, 必为国患。 ” 吴王弗听, 子胥言曰: “王不听谏, 后三年吴其墟③ 乎!"(节选自 《史记 ? 越王勾践世家》 )
学说派别
代表人物
著作
名言
参考答案: 1 、 A 征验、表现 B 明白 C 通 “ 披 ”D 终于,最终。
2、 D
3 、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天下的原因,是说谄媚话的人太多了。
4 、 ① 两文都谈到了 “ 法家拂士 ” 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甲文说
“ 入则
无法家拂土,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 ;乙文则通过宋昭公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一
( 2 )用 (意对即可。一
17. 共同点: 都出身贫贱, 历经磨难, 最终都有所作为。 (1 点 1 分,共 3 分 )
18. 示例:①勾践被赦免回国后,在忧患中卧薪尝胆,励精图治。②勾践在忧患中深知治
国必须人尽其才,故从谏如流,听从范蠡的建议。
③勾践在忧患中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
举国上下齐心协力 ,奋发图强。 (不限于上述要点,合情合理即可。写出一条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
丘丈人曰:“善哉盲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
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
【一】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
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
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2 分
12、翻译下面句子。 2 分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3、甲乙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具体谈谈。
4分
14、请为甲文中的观点 “生于忧患 ”补充一个课外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2 分
1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甲文的作者孟子便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请你选择百家 中一种学派,完成下列表格。 4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