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最新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 PPT课件幻灯片

最新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 PPT课件幻灯片
▪ 网络舆情(Internet Public Opinion,IPO) 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 社会问题主要通过互联网首发或传播,二是 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公众主要是 网民。
三、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 网站新闻评论 ▪ 论坛与社区BBS ▪ 聚合新闻RSS ▪ QQ ▪ MSN ▪ 博客BLOG ▪ 微博MicroBlog (后四项被认为是现在最重要的Me Media或We Media,
▪ 国家应该拓展网络公共讨论的空间,把各方 的意见都呈现给公众,确保公众听到所有应 该听到的声音来保证公共辩论的强健。
网络之殇
▪ 网络在带来传播自由与便利的同时,带来了许多虚 假信息、不良信息和非法内容的传播。
▪ 侵犯公民名誉、传播淫秽图像,网络犯罪的行为也 是屡见不鲜。
▪ 反党反政府言论的传播以及叛乱分子利用BBS发表 煽动性民族分裂言论等严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也日益常见。
▪ 气急败坏的否认不但于事 无补,反而“越描越黑”。
应对网络舆情的20字建议
▪ 高度重视 ▪ 第一时间 ▪ 尊重事实 ▪ 科学应对 ▪ 民生情怀
陈兵
联系方法
0571-86832040 13819126006 Email:mygoodway@
谢谢大家!
方剂学
祛痰剂
•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治疗 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祛痰剂。
• 属八法中“消法”。 • 分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
痰和化痰熄风。 • 应用安神剂注意事项: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
热燥湿的不同;注意病情,辨清标本缓急;有咳 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 血;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腻之品,以防壅 滞留邪,病久不愈。

网络舆论ppt课件

网络舆论ppt课件
Page 16
一般民众
辽宁女事件
汶川大地震网发生后,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举国哀 悼日,在5月21日国外最大视频网YouTube上出现一段长 440秒的视频,在视频中一名女子身处网吧,用很轻蔑的口 气大谈对四川地震和灾区难民的看法,激烈和肮脏字眼充斥 其中,并对地震表示有幸灾乐祸的感觉。她还抱怨网站没有 颜色、电视里全是灾难报道、哀悼日让她玩不成游戏等
Page 23
1.要增强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及时捕捉网络舆 情热点, 增强对有关热点的预见性。
信息采集
监测分析
预警
Page 24
2. 公开透明政府信息,提升政府公信力。
70码---“欺实马”, 是网民创造的一个新 物种,它最初现身于 杭州飙车案中,现今 却已成为公权失范的 代名词。
Page 25
3. 抛弃“封堵”、“删除”的原始做法,积极 、妥善面对网络舆情。
Page 31
鲁迅先生生前说过,有的人甘愿为人民当牛作马,有的 人却骑在人民头上,给人民当牛作马的人,人民会永远记 住他,而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最终会被人民推下。杨达才 就是未密切联系群众,并走上了人民的对立面,导致最后 被人民拉下了马。
Page 12
监督政府类
戴 豪 华 表 购 经 适 房
Page 13
2010年,上海82岁的张亚民老人与开发商签约, 申请经济适用房。这位沪上申请经济适用房第一人, 却被网友发现:手上佩戴了一块价值32000元的欧 米茄手表。
其次,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较为突出,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 激言论,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如果在“监督”的过程中, 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无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就会受到影 响,被偏激的观点所感染,造成人多势众的局面,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 非正常Pag的e 2舆2 论暴力。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ppt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ppt

02
网络舆情基本概念与特点
网络舆情定义与分类
定义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表达、传播和互动关于某一话题、事件、现象 的意见、观点、情感和态度。
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网络舆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议题性质、涉及领域、传 播渠道、情感倾向等。
网络舆情传播特点与规律
传播特点
网络舆情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 强等特点。
研究问题
如何有效地监测网络舆情?如何科学地分析网络舆情的传播 路径和影响?如何制定有效的舆论引导策略?
研究方法与框架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和影 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框架
首先对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机制 ,接着探讨网络舆情的影响效应,最后提出有效的舆论引导策略。
03
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与方法
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与目标
真实性原则
确保传播的信息是真实、客观 的,不夸大、不缩小,呈现事
实全貌。
及时性原则
在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响应 ,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透明性原则
采取开放、透明的态度,与公众进 行充分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
网络舆情引导的常用技巧
倾听与理解
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情绪,给予正 面回应和重视,拉近与公众的心理 距离。
把握时机
在适当的时机发布信息,避免过早 或过晚,影响公众信任度。
善用体
运用多种媒体渠道发布信息,扩大 信息传播范围。
掌握语气
使用平易近人、亲切友好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于激烈或冷漠的措辞。
网络舆情引导的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

网络舆情分析课件PPT模板

网络舆情分析课件PPT模板

第二节网络舆情分 析报告的撰写
一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的撰写原则 二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的要素 三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撰写的基本 要求
第二节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的撰写
一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的撰写原则
(一)如实反映客观事实 (二)信息采集和报告撰写的时效性 (三)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四)资料和观点相统一 (五)观点提炼击中要害
(一)对网络舆情知之甚少 (二)无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 (三)低估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的现实影响和危害
第四节网络舆情与政府执政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乏力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舆情本身的特点使然 (二)网络舆情应对欠妥 (三)网络舆情处置不力
第四节网络舆情与政府执政
三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建议
(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互联网及网络舆情 (二)将网络舆情工作渗透到平时的工作积累中 (三)针对具体的网络舆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体系
一网络舆情内容分析框架
2
二国内外舆情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第五节网络舆情信息的可视化技术
01
一数据可视化技术基本
02
二数据可视化原理
(一)可视化流水线模 型 (二)信息可视化参考 流程模型
03
三常用数据可视化工具
第四章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
第一节网络社会与网络舆情
一网络社会的特
01 征
(一)网络社会的概念 (二)网络社会的特点
第四节网络舆情演化分析
三事件演化分析
(一)基于事件抽取的多文档摘要方法
第四节网络舆情演化分析
四话题内容演化分析
(一)子话题检测 (二)子话题因果分析
第三章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第三章网络舆 情分析技术
第一节网络舆情信息的 采集技术

网络舆情课件ppt演讲

网络舆情课件ppt演讲
网络舆情课件ppt演 讲
目录
• 网络舆情概述 • 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 • 网络舆情的分析方法 •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应对 • 网络舆情的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 • 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网络舆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情绪、 意愿、诉求及意见。
特点
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多元性、互动性和偏差性,需要 关注和引导。
02 发展阶段
21世纪初,博客、微博等个人媒体兴起,网络舆 情影响力逐渐扩大。
03 成熟阶段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多样 化平台涌现,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
02
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
传播渠道
01
02
03
社交媒体
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渠 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 布和转发信息。
媒体自律准则
媒体应遵循公正、客观、真实的 原则,对网络舆情进行报道和评
论。
个人自律准则
个人在网络上发布和传播信息时应 遵循法律法规,不传播虚假、恶意 信息。
行业自律组织
成立相关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 自律规范,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 惩戒。
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民事责任
因网络舆情侵犯他人合法 权益的,应承担相应的民 事责任。
舆情应对策略
总结词
根据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制定相应 的应对策略,有效化解危机。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性质的舆情事件(如突发事 件、社会热点、谣言等),制定相应 的应对策略。明确各部门职责,协同 配合,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谣言 ,化解危机。
舆情引导技巧
总结词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PPT课件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PPT课件
▪ 如果政府对所有言论都放任自由,不予以任 何干预,那么强势者的言论势必压倒甚至淹 没弱势者的声音,一部分人的言论自由非但 没有得到保护反而受到了压制,即所谓的 “沉寂化”效应。
▪ 政府应当在某些情况下积极地有所作为,通 过制度安排和政策手段保障平等的言论机会。 在这个意义上,政府可以是言论自由的朋友 而不是敌人。
▪ 侵犯公民名誉、传播淫秽图像,网络犯罪的行为也 是屡见不鲜。
▪ 反党反政府言论的传播以及叛乱分子利用BBS发表 煽动性民族分裂言论等严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也日益常见。
▪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利益,实现言论自由与其 它公民权利的平衡,对互联网言论进行管制是各国 的通行做法。
14
政府应积极地有所作为
理模式,强调政府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强有 力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和管理互联网。 ▪ 我国现行的网络相关规范,大部分是政府从方便管理的 角度制定的 ,内容大多是对网络从业者或者网民课以 义务。 ▪ 在法律责任部分强调的都是网络经营者或网民违反相关 规定时应承担的责任,如罚款、停业甚至判刑,鲜见对 网络从业者或者网民权利进行保护相关规定。
大的舆论能量。 ▪ 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言论;另
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 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 案例:拆迁之痛。
6
“新意见阶层”关注什么?
▪ 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 ▪ 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政法系统、公检法、城管
队伍、拆迁办等 ▪ 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央企 ▪ 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 ▪ 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 ▪ 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 ▪ 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 ▪ 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

网络舆情ppt课件

网络舆情ppt课件

特点
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 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影响力和决策
网络舆情能够迅速传播并 形成舆论压力,对政府和 企业决策产生影响。
社会稳定
网络舆情是社会情绪的反 映,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 有重要意义。
品牌形象
企业通过关注网络舆情, 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 和反馈,维护品牌形象。
CHAPTER
02
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
网络舆情的形成
01
事件触发
特定事件或话题成为网络舆情的触 发点。
信息扩散
通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渠道, 信息迅速传播。
03
02
公众关注
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形成舆论场。
意见表达
公众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观 点和态度。
04
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
社交媒体
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
案例一:某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快速响应、透明沟通、积极解决
详细描述
某企业在面临网络舆情危机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承 认问题并道歉,同时公布了改进措施和补偿方案,有效缓解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恢复了企业形象。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权威发布、积极引导、有效回应
平台。
新闻网站
新闻报道和评论对舆情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论坛和社区
短视频平台
如天涯、猫扑等,成为 意见交流和聚集的平台

如快手、B站等,成为舆 情传播的新兴渠道。
网络舆情的影响力
社会舆论
影响公众对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形成社会舆论场。
政府决策
对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新媒体建设与舆论引导》PPT课件

《新媒体建设与舆论引导》PPT课件
通过社交场景聚合优质粉丝之后… 政府需要不间断的发布内容和设置活动 保证粉丝的互动活跃度,并不断衍生及转化为舆论的好评…
3.内容运营
Special lecture notes
前提…
我们为政务微博确立定位、聚合粉丝,基本骨架已跃然眼前。 这时,#内容#的生产就是为他生产肌肉和组织,让政务微博真正成形。
2 粉丝管理
观察粉丝
Special lecture notes
TIPS:
1.粉丝数量不是衡量微博价值的唯一标准 2.找到有价值的粉丝,扩大微博的传播力 3.不同定位的政务微博需要不同特征的粉丝
意见领袖
微博达人
通常是认证用户 社会精英,具有行业影响力 影响力和粉丝数最多 关注政治,态度鲜明·
认证用户或达人用户 来自草根,行为活跃 影响力和粉丝数较多 关注政治,有态度
Special lecture notes
如何运营好政务微博
Special lecture notes
写在前面—政务微博运营的7点建议
1 坦诚面对网民的质疑和批评 互联网填平了现实生活中身份、地位 的差别 不要关闭微博的评论功能,不要轻易 删除网友评论 不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一边倒的正面 评论
2 慎重处理网民对现实问题的诉求 合理问题及意见,需要“有问必答” “有限回应”网友的利益诉求个案 回应时注意措辞,不要“敷衍了事”
Special lecture notes
要素二:维护粉丝
用户分级定向发布内容示意
意见领袖 微博达人
常规发布 微博议政 会议邀约 互动评论 政策公告 常规发布 微博议政 会议邀约 互动评论 政策公告
更频繁的 沟通交流
围观群众
常规发布 微博议政 会议邀约 互动评论 政策公告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课件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课件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网络舆情概述 •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收集 •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应对 • 网络舆情的处置与应对案例 • 网络舆情应对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网络舆情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 公众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看法、 意见和态度。
特点
政府和企业应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以避免推诿扯皮和激化矛 盾。
提出解决方案
政府和企业应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受害者和家属解决 问题,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谣言应对策略
加强信息监管
01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删除谣言信息,以
避免谣言扩散。
权威辟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政府应通过权威渠道及时辟谣,澄清事实真相,以消除公众疑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舆情应对提供法律 支持。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 的辨识能力。
谢谢
THANKS
媒体监督
网络舆情是媒体监督的重要内容之 一,通过舆情反映社会问题和矛盾 ,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开始 在中国普及,网络舆情初现端倪

发展阶段
21世纪初,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 ,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公众表达意 见和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
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和自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对社 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政府
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02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收集
CHAPTER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应对知识讲稿88页PPT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应对知识讲稿88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来自叔本华谢谢!88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应对 知识讲稿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结果数据
制定预案
内容监管技术
2020/4/3
四 、 自 媒 体 时 代 政 府 如 何 引 导 舆 论
22
如何引导舆论
(一)舆论事件发生之前的准备工作
3、立法手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现有法律的细化
建立网络舆论空间的监管连带责任 建立科学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尽快说,说真话,专业性
2020/4/3
万物互联
5
2020/4/3
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它是一种最新形态的新媒体,外文名是

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
么 是
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
自 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
媒 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6
2020/4/3
2020/4/3
四 、 自 媒 体 时 代 政 府 如 何 引 导 舆 论
一 、 什 么 是 自 媒 体
7
2020/4/3
二、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
变化
新/旧媒体时代
几乎是一切重要信息的被告知者
舆论主体的地位
舆论过程的跟进者
自媒体时代
一些重要信息的发布者 某些重要议题议程的设置者和发起者
舆论内容的主题 党和政府所倡导和强调的主旋律
更多体现公众利益诉求和公众对社会生 活中负面内容的抨击


舆情服务机构分类:










16 题
2020/4/3
三 、 政 府 在 舆 论 引 导 方 面 存 在 的 突 出 问 17 题
党政机关舆情服务机构
重要新闻媒体舆情服务机构
舆情监测系统开发的软件公司 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20研20究/4/3所
三 、 政 府 在 舆 论 引 导 方 面 存 在 的 突 出 问 18 题
制度不完善
(二)网络舆论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善
问题:
1、产品单一、服务同质化、质量不高 2、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 3、缺乏有效监管网络舆情监测的规章制度,缺乏行业标准
2020/4/3

、 自
舆论的形成
媒 体



社会发生较大 在公众聚焦场

变动或事件 所或者是某一

群体、组织内

的情绪感染





党和政府以及 由于文化、民






14 题
2020/4/3


政 制度不完善

在 舆
(一)新闻发言人制度尚不完善
论 引
1、形式化严重
导 方
2、缺乏专业的新闻发言人
面 存
3、缺乏问责机制





15 题
2020/4/3


政 制度不完善

在 (二)网络舆论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善

国家领导人引 族、宗教、道

发的舆论
德传统等引发

19
的舆论
2020/4/3
四 、 自 媒 体 时 代 政 府 如 何 引 导 舆 论
20
如何引导舆论
(一)舆论事件发生之前的准备工作
1、行政手段:“线上”、“线下”合力了解民情民意, 减少诱因
线上
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微博、微信、论坛等舆论平台:
由谁管?发布什么样的信息?避免僵尸化
舆论事件的频率
很少
频繁
8
2020/4/3
9
2020/4/3
二、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
变化
新/旧媒体时代
几乎是一切重要信息的被告知者
舆论主体的地位
舆论过程的跟进者
自媒体时代
一些重要信息的发布者 某些重要议题议程的设置者和发起者
舆论内容的主题
党和政府所倡导和强调的主旋律
更多体现公众利益诉求和公众对社会生 活中负面内容的抨击
3、随时更新动态信息,维护政府公信力
3月17日下午:2分半视频(非官方) 3月17日晚上:发布事件的处理情况(官方) 3月18日上午:对老人的处罚决定书(非官方) 3月18日晚上 :发布道歉信(官方) 3月18日晚上:5分半视频(非官方) 3月20日:微博点赞(官方) 至今:没有发布与此事相关的信息

、 如何引导舆论
自 媒 (一)舆论事件发生之前的准备工作

时 4、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后勤保障机制
代 政
人员保障

领导干部


专业舆情引导队伍
引 导
经费保障


23
2020/4/3
四 、
如何引导
自 媒
(二)舆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引导方略
体 时
1、以正确的理念指导舆论引导工作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线下 ——小型座谈会、调查会,开展民意调查,个别访谈等
2020/4/3
四 、 自 媒 体 时 代 政 府 如 何 引 导 舆 论
21
如何引导舆论
(一)舆论事件发生之前的准备工作
2、技术手段:加强舆论分析和预警,加强内容监管, 降低影响力
舆情监测机构、软件
• 获取信息 整合、分析
实时追踪 • 可能事件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
社会管理教研室 郝亚新
1
关键词一:国家重视
2
2020/4/3
关键词二:现实需要
3
2020/4/3
一 • 什么是自媒体
• 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

• 政府在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 自媒体时代政府如何引导舆论

4
2020/4/3
自媒体的出现与演变
一 、 第一阶段:新闻媒体1.0时代,即以电视、报纸、广播等 什 为代表的旧媒体或传统媒体。 么 是 第二阶段:新闻媒体2.0时代,即依托于数字通信和互联 自 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媒体形态,也就是新媒体时代。 媒 体 第三阶段:新闻媒体3.0时代,也就是自媒体时代。
舆论事件的频率
很少
频繁
12
2020/4/3


政 领导干部存在能力缺陷

在 舆
(一)思想上有偏差

引 导
1、舆论引导的观念滞后

“行政控制”——“弱控制”


2、政治意识和责任感不强



3、对自媒体存在恐惧心理


13 题
2020/4/3


政 领导干部存在能力缺陷

在 舆
(二)实践上有偏差

舆论事件的频率
很少
频繁
10
2020/4/3
11
2020/4/3
二、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
变化
新/旧媒体时代
几乎是一切重要信息的被告知者
舆论主体的地位
舆论过程的跟进者
自媒体时代
一些重要信息的发布者 某些重要议题议程的设置者和发起者
舆论内容的主题 党和政府所倡导和强调的主旋律
更多体现公众利益诉求和公众对社会生 活中负面内容的抨击

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24
2020/4/3
四 、
如何引导
自 媒
(二)舆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引导方略
体 2、及时迅速作出反应,保证公众知情权


政 府
“黄金一小时”法则






25
2020/4/3
四 、 自 媒 体 时 代 政 府 如 何 引 导 舆 论
26
如何引导
(二)舆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引导方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