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法国大革命word教案(1)

法国大革命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2、教材分析:本单元的题目是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其中第9课讲述了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的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第10课和第11课分别讲述了英国与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与英美有什么异同,这是重点也是考点,所以要引起重视。
3、中招考点:从历年各地中考试题来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中考的重点,选择题、识图题、材料题和探究题都有涉及。
就本课而言,考查的重点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历史作用。
要注意对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4、学情分析:学习完本课后,可引导学生对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各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其异同,弥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碎片化。
二、学习目标1、说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的历史作用。
三、评价任务①能说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②同桌之间互相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的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激情导入利用课本前言《马赛曲》的图片与来历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分析课标及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让学生明确这个专题内容的重要性,复习时多加注意。
目标①说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①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73——75页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相关内容,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略读。
时间:3分钟。
自学检测:提问1、爆发的根本原因: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学生能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标注出相关要点,回答自学检测中的几个问题。
1、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导火线是三级会议。
《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掌握《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理解法国大革命对法国乃至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伟大斗争。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社会进步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分析法国大革命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其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反映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电影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初步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介绍 18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包括封建等级制度、经济困境、思想启蒙运动等。
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引发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按时间顺序讲述革命的主要阶段,如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颁布、雅各宾派专政等。
结合地图和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革命的发展轨迹。
《人权宣言》展示《人权宣言》的原文,带领学生解读其主要条款。
探讨《人权宣言》所体现的思想原则和在法国大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的影响。
探讨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其他国家革命的启发。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法国大革命名师教案3 中华书局版

第12课法国大革命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2、通过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其功过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比较英、美、法三国革命的异同,让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布置学生在课前查阅法国大革命的有关资料,能用历史史实来证明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2、对拿破仑的评价,可安排学生在课后根据所学并查找有关资料写成人物小传,出一期历史人物墙报,进行展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顺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的。
2、使学生明白法国大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具有国内意义,而且为欧洲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也具有世界意义。
3、使学生认识到法国人民在整个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到拿破仑取得政权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
2学情分析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
课文以“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拿破仑的主要活动”三个标题内容来讲述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次重要革命。
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并树立了榜样,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重要的一环。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人权宣言》的内容。
《人权宣言》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目标和理想,是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和主要成果之一,理解好了有助于理解资产阶级的目的和阶级性,也有助于理解法国大革命在世界资本主义民展史上的地位。
2、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一位伟大历史人物,对欧洲历史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讲法国历史,还是讲近代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可能绕过拿破仑及其主要活动教学难点:对拿破仑的评价。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法国大革命教案2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2课法国大革命1学习目标1、明确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大革命的影响。
明确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知道革命的原因。
2、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通过启蒙思想的分析,了解《人权宣言》产生的背景。
3、评述拿破仑的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2学情分析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
本科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教材弱化了对法国资产阶级的背景的分析,简化了大革命的过程,突出了《人权宣言》的背景、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巴黎人民对革命的推动作用,《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难点: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正确评价拿破仑4评价任务1、通过播放电影《法国大革命》片段,说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2、学生自主预习,学会本课的基本知识点。
3、通过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其功过,学会评价人物。
5教学过程5.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拿破仑图片展示拿破仑系列图片,简单介绍导入新课。
活动2【导入】自主学习一、法国大革命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一句话概括)2、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开始标志:年月日,巴黎人民攻占。
颁布文献:1789年制宪议会颁布了,宣称人们生来,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法兰西第一某某国的建立:年,建立了某某国。
高潮:1793年,等人掌握了政权,实行雅各宾派专政。
结束:年7月,热月政变推翻了罗伯斯庇尔等人的统治,高潮结束。
影响: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1、年底,发动了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2、年5月,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对内:3、拿破仑统治措施对外:4、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年活动3【讲授】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的人物,法国因为她而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历史。
他出生与1769年的科西嘉岛,1821年病逝于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的一生都与法国大革命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以“拿破仑生活中的法国”为主题来学习这节课。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资料片、图片展示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历史资料片、图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资料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总结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和条件。
第17课 法国大革命(教案)

中华书局版九上历史第十七课《法国大革命》教案课题法国大革命单元四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本课,见证那段血雨腥风又荡气回肠的历史。
课前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准备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效率,巩固记忆。
讲授新课一、攻占巴士底狱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又一场排山倒海式的革命风暴。
法国是欧洲大陆最顽固的封建堡垒,为何会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1、革命的背景展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两幅图片,从中可获得什么信息?学生:法国社会等级森严,下层受到上层压迫跟随老师思路,思考并回答问题有效掌握知识重点步性表现为宣称人生而平等,法律应有全体公民制定等,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制度。
而其中还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反映出《人权宣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带有鲜明的阶级色彩,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
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革命开始时并没有立即废除国王,只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后来为什么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呢?展示:1791年6月20日国王路易十六偕王后、王子化装潜逃,并勾结外敌和逃亡贵族,企图镇压革命。
学生:国王的背叛,激起法国人民的愤怒,人民群众再一次发动了起义,把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13课内容,本课从大革命的爆发、《人权宣言》的发表、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三个子目讲述了法国大革命。
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本国的封建统治,也涤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知道“热月政变”,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1.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从而培养学生的史实比较能力。
2.通过阅读与讨论,使学生大体了解《人权宣言》的思想内涵。
3.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原因,提高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影响深远。
2.通过对《人权宣言》内容的探讨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和人治社会向民主与法制社会过渡的一个重大事件,培养学生树立历史的进步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和人权意识。
让学生感受法国巴黎人民在革命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发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拿破仑战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和法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巴黎最高建筑物,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法国巴黎的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这座铁塔建成于1889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爆发一百周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国大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埃菲尔铁塔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部分包括革命前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大革命的过程以及大革命的影响。
拿破仑帝国部分包括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法典、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两个事件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两个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史实,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知道拿破仑的主要事迹以及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影响;拿破仑的主要事迹、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课程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史实,让学生对这两个事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展示法国国旗。
2.提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这首曲子?认识这是哪国的国旗吗?国旗上的三色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阅读教材,探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理论准备: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探究四:评价拿破仑
(三)归纳总结
(四)课堂检测
个性思考部分
教学反思
2.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启蒙运动的作用。
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伏尔泰
材料二: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祖国了。应当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时
班级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原则。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
3.认识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探究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及意义
1.阅读教材,梳理法国大革命的重大事件。
革命的导火索
开始的标志
革命的发展
革命的高潮
革命的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13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2.掌握《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了解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学会正确评价拿破仑。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难点: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拿破仑。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提问并导入: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仅仅隔了几年,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
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让我们一同走进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板书课题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二)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2.掌握《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了解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学会正确评价拿破仑。
(三)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认真阅读课文,在文中勾划并将记忆下列问题,发现疑难问题标出,寻求组内解决)知识点(一)法国大革命1.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进程:(1)开始时间及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颁布的重要文件:________________(①时间②内容在文中标出)③文件意义:是法国大革命纲领性的历史文件,体现了要求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时间____________,处死国王(4)革命高潮:__________ 等人掌握了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5)革命高潮结束:年 7月,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即雅各宾派专政结束,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国大革命》一课是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丰富的史实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了解到法国大革命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教材内容不仅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还包括思想、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历史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但学生对于法国大革命的一些具体内容和细节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弥补这一空白。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意义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其背后的原因和过程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学生疑惑的解答和对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背后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国大革命背后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史实和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教学案例:搜集相关的案例,用于案例分析环节的教学。
3.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用于导入环节的教学。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大革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脉络,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进步力量与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始终影响着大革命的进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
通过对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恐怖政策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鉴别、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人权宣言》、对恐怖政策的认识和评价、第一帝国与大革命的关系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对恐怖政策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五、课时安排: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下,年,法国也爆发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向旧制度宣战。
革命波澜壮阔、曲折反复。
在革命期间,法国人民推翻了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法国革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词汇和问题。
法国革命是如何逐步推进的?最终又走向了何处?(二)讲授新课一、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国内: (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矛盾、财政状况).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 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
. 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
. 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
二、大革命的爆发.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年月日 )——在三级会议上国王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等级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采取了怎样的行动?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国王:解决财政问题;第三等级:要求召开制宪议会( 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领导者——资产阶级;主力军——工人、农民、城市贫民;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革命爆发——攻占巴士底狱(..)月日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法国大革命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 课。
课文以“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拿破仑的主要活动”三个标题内容来讲述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17 世纪上半叶到19 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次重要革命。
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并树立了榜样,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重要的一环。
学生分析:本班学生为我校的快班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课也有较浑厚的兴趣,在学完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两课后,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学的进行,欠缺的是如何收集、整理资料进而去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2、通过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其功过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比较英、美、法三国革命的异同,让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布置学生在课前查阅法国大革命的有关资料,能用历史史实来证明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2、对拿破仑的评价,可安排学生在课后根据所学并查找有关资料写成人物小传,出一期历史人物墙报,进行展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顺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的。
2、使学生明白法国大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具有国内意义,而且为欧洲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也具有世界意义。
3、使学生认识到法国人民在整个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9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19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它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
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教材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法国大革命。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弱化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理论分析,简化了大革命过程,突出了《人权宣言》的背景、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第二目: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重点讲述了拿破仑上台后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及帝国的败亡。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感知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是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新奇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由于学生现实生活中通过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中接触过一些关于法国与拿破仑报道,因此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报道回顾历史。
通过学习学生已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此类内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学生应具备了一定阅读、理解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但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规律性、本质性的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对涉及到的政治上的知识和规律把握不清,对片面、零散的史实还缺乏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2)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2.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介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川教版)第15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的第4课。
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记住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开始的标志;(2)知道《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3)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2.过程与方法:(1)在感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2)在解读《人权宣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3)在赏析教材插图的过程中,学习以图证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人民群众推动法国大革命发展的史实,对学生进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2)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拿破仑战争性质的变化和作用的两面性,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难点:拿破仑主要活动及评价。
四、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片段,了解和感受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通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加深学生对变法内容、影响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正确的历史观。
五、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素材(音乐、图片、视频、导学案);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主要内容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分析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能力。
但在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复杂性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掌握相关历史概念和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实解读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在法国和欧洲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难点: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历史背景、原因及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历史史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批判性思维培养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3.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史料,呈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9课,主要内容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插图,向学生展示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具体细节和深层次影响,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及其影响。
2.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
2.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图片、文字、插图辅助教学:生动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备课资料:收集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图片、文字和插图。
2.教学道具:准备相关的历史文物或模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武器、拿破仑的肖像等。
3.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文字和插图,简要介绍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详细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某个方面进行分组讨论,如原因、过程、影响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情况,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如:法国大革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等。
(3)学生能够初步欣赏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关注现实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情况,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法国大革命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法国大革命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课文,了解大意。
(2)生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记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4)整体理解: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梳理课文内容,确保每个同学都能理解课文。
3. 深入探讨(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如封建制度的腐朽、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2)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重要事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重要事件,如巴黎起义、雅各宾专政等。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如推动民主制度的发展、促进世界历史的进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法国大革命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知道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共和国、雾月政变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历史背景和意义;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2、能力与方法
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认识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自主学习,概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表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拿破仑的主要革命活动,评价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正确思想。
通过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
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从图画中支寻找历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是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2、难点
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个国家一年的许多节日,比如元旦、春节、劳动节等,但是一个节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生答)那么大家知道法国的国庆节是什么时候吗?为什么要把国庆节定在这一天,它有什么意义吗?请大家浏览一下课文。
生(看书)
法国大革命(板书)
师:请一位同学来将本课内容概述一下。
(生答)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法国大革命是怎样爆发的?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生看书上,回答)
一、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的爆发。
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板书)
师:(提问)18世纪的法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生答)
师(归纳)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而封建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二者的矛盾不可调和,从而引发了革命。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矛盾(板书)引发这次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
师:革命前法国的社会关系的一大特点是什么?(生阅读注解,回答)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各自有什么目的?他们的目的相同吗?(生答)
2、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
3、革命的开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4日)
为了纪念这次起义,7月4日被确定了法国的国庆日。
师: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后,1789年8月通过了《人权宣言》。
二、《人权宣言》
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1)《人权宣言》表达了哪些民主思想?(2)它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如何评价《人权宣言》?
(生答)
师(归纳)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2)主权在民;(3)三权分立;(4)保护私有财产。
它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相比,相同之处在于倡导自由、民主和平等。
(指导欣赏插图,体会当时人民的喜悦心情)
从分析中可了解到,这是一部进步的纲领性文件,成为反封建专制制度的一面旗帜,体现了铲除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的意义。
它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所以它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纲领。
师:《人权宣言》发表后,革命也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四个问题,并开展讨论:(1)拿破仑是在怎样的背景一夺取政权的?(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和他
所推行的战争?(4)你认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生讨论后发言)
1、雾月政变(1799年)
师:拿破仑上台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生谈谈对其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认识)
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生答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分别有哪些?说说其作用)
3、拿破仑所推行的战争?(生答)师:你如何评价他所推行的战争?(生答)
师:拿破仑所推行的战争,分两个阶段分析。
以1806年为界,此前的战争主要是针对反法同盟,这是维护法国在革命的成果,是正义的战争。
1806年起,战争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争夺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战争给被奴役地区的人们带来了灾难,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也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4、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师:总结帝国崩溃的主要原因:扩张侵略战争激起了被奴役地区的人民的强烈反抗。
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生答)
师: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应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第二,看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
因此,对拿破仑的总体评价应该是:第一,他掌权期间,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第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1)正义性,保卫法国;(2)进步性,保卫和传播了资本主义制度;(3)侵略性,奴役和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4)争霸性,与英国争殖民霸权,与俄国争欧洲大陆霸权。
第三,他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师:拿破仑帝国的崩溃,标志着法国历史一个阶段的结束。
请大家概述本课内容。
(生概述本课内容)
课后作业:比较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