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常见传染病 ppt课件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流感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休息,加上清淡饮食, 流感患儿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 染;
病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根据感染病毒的种类选择抗病毒药物, 如果是流感病 毒,应该选用奥司他韦、金刚烷胺类的药物,如果是其他病毒感染,比如鼻病毒
、合胞病毒感染,应该选用中成药,以及植物的抗病毒药物; 对症治疗主要是对发热、呕吐、腹泻等给予相应处理
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对乙醚、75%酒精和5%来苏等不敏感 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
活。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染源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排出病毒,发病后1周内传染 性最强。粪便排出病毒可持续2-3周。
12 月第二周为流感教育宣传周。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导致的、具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症, 以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最为广泛,与程度最重的流感爆发有关。流感病毒作用于上
、下呼吸道,在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飞沫向外播散。
流感病毒
1.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 单股负链 RNA 病毒 。典型病毒呈球状,外层囊膜由脂质双层构成。囊膜上有三种呈放射状排列的突 起糖蛋白 ,包括有 红细胞血凝素( HA )、 神经氨酸酶( NA )和基质蛋白幼儿常见传Biblioteka 病幼儿常见传染病病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上呼吸道因引起的疾病,简称上感,俗称感冒,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病因
1. 病毒 : 占 90% 以上,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 、冠状病毒、 EB 病毒。
小儿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水痘 、带状疱疹—预防
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或出疹后7天为止。 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
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 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
伴随现象:头痛、全身酸痛、疲倦、食欲减退,咽干、咽痛、咳嗽、咳痰、 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 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流行性感冒--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 温开水漱口,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
高热时可用退热剂 烦躁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
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 营养的食物,补充足 量水分;
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继发细菌感染给抗生素
麻疹患儿对VitA需要量大, 应补充VitA。
麻 疹--预防
被动免疫: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 蛋白0.25ml/kg,可预防麻疹发病;0.05ml/kg仅能 减轻症状;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
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国家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也没有特效药。 除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
麻 疹--流行病学
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传染源:麻疹患者。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
均有传染性。 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
流行期间不到人群聚集、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经常 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 就诊
托幼机构及小学
学前儿童常见的几种传染病PPT课件

❖能力目标:在以后工作岗位上, 根据患儿的症状,对患儿进行正确 的护理,对未感染的患儿进行预防
6
麻疹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7
麻疹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概念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病原体为麻疹病毒。病毒不耐热, 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下能长 期存活。 传染源: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麻疹患 儿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 如合并肺炎,传染期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
❖ 病历分析三
❖ 某幼儿午睡起床后,有一侧耳下腮腺处红肿,表 面发烫,并有发热,怕冷,咽痛等症状。
❖ 思考:1.该幼儿患了什么疾病?
❖
2.应该怎样对他进行护理?
❖
3.预防这种疾病有哪些措施?
5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目标展示
❖学习目标;掌握学前儿童传染病麻 疹和水痘,及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 症状,
3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例分析(二) ❖ 明明上幼儿园大班,很快就要毕业了。一天上午,
教师发现明明不舒服,测得体温,38.5℃,中午 也不好好吃饭。一天后,见于头皮,面部有红色 的小点,一天左右转为水疱。 ❖ 思考:1.明明患了什么病? ❖ 2.依据是什么,作为教师如何指导患儿?
4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24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
9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潜伏期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一般为6~18 天,平均为 10天左右。 可有轻度发 热、精神差、 全身不适。
也称发疹期, 一般为3~4 天。主要表 现:发热、 上呼吸道炎 和麻疹黏膜 斑。
6
麻疹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7
麻疹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概念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病原体为麻疹病毒。病毒不耐热, 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下能长 期存活。 传染源: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麻疹患 儿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 如合并肺炎,传染期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
❖ 病历分析三
❖ 某幼儿午睡起床后,有一侧耳下腮腺处红肿,表 面发烫,并有发热,怕冷,咽痛等症状。
❖ 思考:1.该幼儿患了什么疾病?
❖
2.应该怎样对他进行护理?
❖
3.预防这种疾病有哪些措施?
5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目标展示
❖学习目标;掌握学前儿童传染病麻 疹和水痘,及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 症状,
3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 病例分析(二) ❖ 明明上幼儿园大班,很快就要毕业了。一天上午,
教师发现明明不舒服,测得体温,38.5℃,中午 也不好好吃饭。一天后,见于头皮,面部有红色 的小点,一天左右转为水疱。 ❖ 思考:1.明明患了什么病? ❖ 2.依据是什么,作为教师如何指导患儿?
4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24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
9
第15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潜伏期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一般为6~18 天,平均为 10天左右。 可有轻度发 热、精神差、 全身不适。
也称发疹期, 一般为3~4 天。主要表 现:发热、 上呼吸道炎 和麻疹黏膜 斑。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家庭护理PPT课件

体、增强体质、开窗通风、少去人群密集 的地方。
16
浙大儿院历年流感阳性率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阳性率(%)
55.00
+35例
2009
50.00
2010
45.00
2011
40.00
2012
2013
35.00
2014
30.00
2015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23Fra bibliotek4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8
感谢聆听
• 传播途径: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 主要症状:发热、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 和疱疹,口腔内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 显,少数患儿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 炎、肺炎等。
11
流行性腮腺炎
12
流行性腮腺炎
• 病因: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 感染;
•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用具 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诺如病毒 • 流行性腮腺炎 • 水痘 • 流行性感冒
4
5
6
诺如病毒
7
诺如病毒
•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消化道传播为主, 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 传播,常在社区、学校、等处引起集体暴 发。
16
浙大儿院历年流感阳性率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阳性率(%)
55.00
+35例
2009
50.00
2010
45.00
2011
40.00
2012
2013
35.00
2014
30.00
2015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23Fra bibliotek4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8
感谢聆听
• 传播途径: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 主要症状:发热、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 和疱疹,口腔内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 显,少数患儿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 炎、肺炎等。
11
流行性腮腺炎
12
流行性腮腺炎
• 病因: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 感染;
•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用具 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诺如病毒 • 流行性腮腺炎 • 水痘 • 流行性感冒
4
5
6
诺如病毒
7
诺如病毒
•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消化道传播为主, 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 传播,常在社区、学校、等处引起集体暴 发。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ppt课件.
3
常见儿童传染病:
呼吸道:麻疹、风疹、猩红热、水痘、流行 性腮腺炎、百日咳、结核等
消化道: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感染性 腹泻病等
ppt课件.
4
麻疹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流涕、 眼结合膜炎、科氏斑及皮肤斑丘疹。
❖ 病原学:麻疹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家族,
4.流行特征:传染性很强,发病季节以冬 春季为多。
5.潜伏期:6-21天,平均10天左右。
ppt课件.
6
麻疹发病过程示意图
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病毒增殖 第一次病毒血症 病毒进入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第二次病毒血症( 感染后第5-7天) 病毒播散至全身各器官,出现典型临床表
现
全身病毒量迅速下降而消失,临床进入恢 复期(敢然后第15天)
❖并发症:
1.喉炎、支气管炎 2.肺炎 3.心肌损害、心肌炎 4.脑炎 发病率0.01%-0.5%。 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远期(2-17年)、
罕见
ppt课件.
12
诊断:
流行病学史+典型麻疹临床表现+实 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见下表
ppt课件.
13
麻疹与其他出征性疾病的鉴别
结膜炎
麻疹
+
风疹
±
幼儿急诊
ppt课件.
15
风疹
❖ 定义:是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轻,病程短。
❖ 流行病学:风疹病毒为RNA病毒,人为风疹自 然感染的唯一宿主,故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出 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均有传染性。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最高。病后可获持久免 疫力。
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

(1)流行特点
病原体:腮腺炎病毒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多发季节:冬春季 多发年龄:学前儿童 免疫性:持久免疫
2、流行性腮腺炎
(2)临床表现 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腮腺肿大、疼痛。
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 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黏 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
4、水痘
(2)临床表现
出疹前1~2天全身不适,低热、咽痛、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等。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初为红色细小斑 丘疹,数小时后变为 “露珠”状疱疹伴有痒感,后疱疹 变干结痂。
特点:以躯干、腰、头皮多见,四肢稀少,呈向心 性分布;常成批出现,同一皮肤上皮疹、丘疹、水疱、 结痂同时进行,呈“数代同堂”现象。口腔粘膜、咽部、 眼结膜也可见皮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注意室内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少去公共场所,不去病人家串门,减少感染的机会; 增强体质,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和环境卫生; 易感者可服用板兰根3~5日;有条件者接种流感疫苗
2、流行性腮腺炎
1.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巴”,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于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 典型未经正规治疗、久而不愈所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 替出现。
6、细菌性痢疾
(3)保健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环境、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水源,消毒病人排 泄物以及病人所用各种物品。 保护易感人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吃果菜要洗净,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物,把住“病从口入”关。
病原体:腮腺炎病毒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多发季节:冬春季 多发年龄:学前儿童 免疫性:持久免疫
2、流行性腮腺炎
(2)临床表现 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腮腺肿大、疼痛。
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 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黏 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
4、水痘
(2)临床表现
出疹前1~2天全身不适,低热、咽痛、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等。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初为红色细小斑 丘疹,数小时后变为 “露珠”状疱疹伴有痒感,后疱疹 变干结痂。
特点:以躯干、腰、头皮多见,四肢稀少,呈向心 性分布;常成批出现,同一皮肤上皮疹、丘疹、水疱、 结痂同时进行,呈“数代同堂”现象。口腔粘膜、咽部、 眼结膜也可见皮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注意室内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少去公共场所,不去病人家串门,减少感染的机会; 增强体质,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和环境卫生; 易感者可服用板兰根3~5日;有条件者接种流感疫苗
2、流行性腮腺炎
1.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巴”,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于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 典型未经正规治疗、久而不愈所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 替出现。
6、细菌性痢疾
(3)保健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环境、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水源,消毒病人排 泄物以及病人所用各种物品。 保护易感人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吃果菜要洗净,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物,把住“病从口入”关。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PPT课件

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较恒定。 在各种传染病典型症状出现之前,一般会出 现头痛、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一般时间 前驱 为1~2日。有的发病急骤,可不出现前驱期★前 期 驱期患者已具有传染性。 病症由轻而重,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 症状。 ★多数传染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但不 发病 同传染病发热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这一时期一 10
淋巴 细胞
抗体
21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天花病毒
(病原体) ( 产生 抵抗天花病 侵入 人 淋 巴 体细 毒的物质 消灭 胞 (特殊蛋白质) )
天 花 病 毒
抗 原
抗 体
专一性、 特异性、
22
.特异性免疫与预防接 种
先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对一切侵 入机体的异物或病原体都起作用。 免疫 免疫 可分为先天性免疫 和 获得性免疫 两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的,只能对一定的 大类。 异物或病原体其作用的免疫,具有特异性。
(4)预防。
隔离患者保护易感儿。接触者可用板蓝根冲剂预防。
31
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 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它主要经家禽传染给人。自1878年第一次禽 流感被发现,至今全世界已经经历了十余 次大流行。 (1)病因; 病原体甲型是流感病毒的H5N1 亚型病毒。病毒存在于口腔和粪便中, 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可存活 很长时间。人类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家禽及粪便或病毒 本身都会受到感染。
4. 免疫性
6
细菌、病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毒、寄生 虫等
1. 有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周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
微生物。
特征: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甲型肝炎
病原体
甲型肝炎病毒(HAV)。
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毒污染食物或水 后经口感染。
症状
预防措施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 区疼痛等。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加强水 源保护,避免饮用生水;接种甲肝疫苗。
04
其他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
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 播。
预防与控制
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避 免接触感染源,注意并发症的
防治。
03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手足口病
病原体
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 71型。
症状
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可伴 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 ,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饮具等物品传播。
与教育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争 取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对幼儿经常接触的玩具、餐具、桌椅等物品进行定期 清洗和消毒。
家长参与和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途 径,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的 知识和重要性。
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共 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鼓励家长及时报告幼儿在家中 的健康状况,以便幼儿园及时 掌握并采取相应措施。
06
总结与反思
提高师生家长对传染病认识水平
治疗
局部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 严重者需全身用药。
04
头虱和体虱
病因
由虱子寄生于人体头部或体表引起,通过直 接接触传播。
症状
头皮或体表瘙痒、红疹、虱卵或成虫附着。
小学生主题班会 常见传染病预防(课件)(共27张PPT)

不暴饮暴食,不食用不洁食品
总结词
避免暴饮暴食和不洁食品是预防传染病的关 键。
详细描述
教育学生不要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以免给 消化系统带来负担。此外,不清洁的食品可 能携带病菌,因此要确保食物清洁卫生。避 免吃生或未煮熟透的肉、鱼、蛋等食品,水
果和蔬菜也要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每天应保持至少两次开窗通风 ,每次不少于15分钟,以保证 室内空气流通。
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开 窗通风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 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不在室内吸烟,减少空气污染
吸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削弱免疫 系统的功能,增加传染病感染的风险。
应当全面禁止室内吸烟,包括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
详细描述
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头痛、肌肉疼痛等。预防措施包括接种 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等。
红眼病
总结词
红眼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眼部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详细描述
红眼病的症状包括眼部充血、疼痛、流泪等。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 者、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等。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蔬菜水果富含营养,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 的功能。同时,它们还含有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 道蠕动,预防便秘。鼓励学生每天吃足够的蔬菜水果 ,以增强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05
室内通风与传染病预防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开窗通风可以促进室内外空气 流通,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 度,降低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传染病的特点
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PPT课件

2
第一节 传染病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 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由于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在集体生 活中,儿童接触密切,容易发生传染病, 且可造成流行。 因此,预防和管理传染病,是集体儿童机 构中的一项重要的保健工作。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病原体随同病人或携 带者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排出以后,污染周 围的日常用品,如衣被、毛巾、玩具、食 具等,在这些杂物上的病原体再通过人的 手或其他方式传播到易感者的口鼻或皮肤 上,而使之受染。
因为手经常和食物、饮水、口鼻接触,又 常被带有病原体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 所以手传播传染病的作用很大。肠道传染 病经手传播尤为普遍。
8
1、空气飞沫传播:病人或携带者咳嗽、喷嚏, 使病原体随同飞沫被喷到周围的空气中, 易感者吸入这种含有病原体的飞沫而形成 新的传染,这种传播称为空气飞沫传播。
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等 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空气飞沫传播。
精选2021最新课件
9
2、饮食传播:病原体污染了食物或饮水,经 口进入易感者体内,形成新的传染。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精选2021最新课件
5
(三)有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不感 受性,称为免疫。
人体的免疫状态因病而异,个体之间也有 差别。如麻疹、水痘等,一次得病后几乎 不再感染,称为持久免疫。
流行性感冒痊愈后,经一段时间后可再度 感染。
精选2021最新课件
6
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环节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
二、传染病的特性
(一)有病原体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 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等。
《常见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2021/3/8
16
常见肠道传染病
▪ 肠道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细菌性
痢疾、伤寒、霍乱、以及食物中毒等; 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相关 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等。
2021/3/8
17
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
▪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 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 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 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2021/3/8
9
临床表现:
▪ 人的腮腺在两耳垂下面,像枣大小,很柔
软,能分泌唾液,帮助消化。
▪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2-3周,多数无明显 前驱期症状,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 痛而起病,少数患儿在腮腺肿胀前1-2天 有发热、头痛、咀嚼时腮腺部疼痛等特 征。
2021/3/8
10
临床表现:
▪ 初起时可感到全身不适,轻者可不发热。 也有一部分患儿先有畏寒、发热、头痛和 食欲不振现象,过1-2天后,常常先有一 侧的腮腺肿起来,肿大的腮腺表面皮肤紧 张发亮,但不发红。
2021/3/8
7
预防措施 :
▪ 管理传染源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
疹后7天。
▪ 切断传播途径 通风及换气,避免与急性期
病人接触。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 法消毒。
▪ 保护易感者: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
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 蛋白5ml,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减轻 症状。
一班级14天内出现两例水痘,整个班级学生 及任课老师就需在24小时内水痘疫苗的应 急接种 )应急接种免费自愿
2021/3/8
8
二、流行性腮腺炎
《儿科学小儿常见病》PPT课件

抽搐、昏迷
•
消化系统: 中毒性肠麻痹: 吐泻、腹胀
细菌性肺炎表现:
• 腋温≥38.5 • 呼吸增快 • 存在胸壁吸气性凹陷 • 可有两肺干湿罗音,几乎没有喘鸣症状 • 体征和胸片呈肺实变而不是肺不张 • 但要注意合并其它感染
病毒性肺炎的表现: • 多见于婴幼儿 • 喘鸣症状常见 • 腋温常<38.5 • 明显的胸壁吸气性凹陷 • 肺部多有过度充气征 • RR明显加快 • 胸片示肺气肿、肺不张
高热会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复杂型
单纯型
好发年龄 定 体温 <39也可 发生时间 一定 次数 次 发作形式 局限性 脑电图 癫痫波 预后
6月~4岁 >39
T上升时 每个热程一次
全身性抽搐 一周后正常 自愈
不一
不 多 可为 可有
4、并发症: 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
5、诊断
6、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
急性传染病早期
5. 并发症 脓胸、脓气胸、肺大泡、肺脓肿、 化脓性心包炎
哪些情况下要考虑可能有并发症发生?
6. 实验室检查 WBC+D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病原学检查: 方法: (1)痰标本、咽拭子、鼻咽拭子等标本 (2)血培养 (3)肺穿刺 金标准 (4)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标本 (5)经气管抽吸 (6)血清、唾液、尿和粪便标本特异性抗原
急性兰尾炎
7、治疗
对症治疗
接种流感疫苗能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怎样增强小儿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率?
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 肺炎 败血症 结核病 颅内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川崎病 恶性肿瘤 免疫性疾病
急性感染性喉炎 发热、咳嗽声低沉(犬吠样)、
声嘶、吸气性呼吸困难 使用皮质激素,抗炎、抗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痘 、带状疱疹—预防
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或出疹 后7天为止。
切断传播途径: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房间通 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 场所 。
水痘 、带状疱疹—病征
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 本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 人为惟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
易被消毒剂灭活。
水痘 、带状疱疹—流行病学1
小儿常见传染病 防治
西安市儿童医院六门诊
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分类
直接或间接——水痘、结膜炎(红眼病) 空气或飞沫——水痘、流感、肺结核 经水传播———霍乱、血吸虫 食物传播———痢疾、伤寒 接触传播———淋病、疥疮、艾滋病 血液或体液——乙肝、艾滋病 昆虫或动物——乙脑、疟疾、狂犬 土壤传播———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丙肝、艾滋病 围产期传播——风疹、梅毒、艾滋病 多途径传播——艾滋病
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疹退后,皮
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并发症
喉、气管、支气管炎 神经系统
肺炎 心肌炎 结核情恶化 营养不良 维生素A缺乏症
麻疹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其他:格-巴综合征、 偏瘫、大脑血栓性静脉 炎和球后视神经炎,均 少见。
水痘传染性强。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
有传染性。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
病。 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
水痘 、带状疱疹—治疗
无特效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预防皮肤继发感染。 可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伴随现象:头痛、全身酸痛、疲倦、食欲减退, 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 疾病症状。
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 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流行性感冒--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 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鼻咽及口腔 清洁。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病征
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
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 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流行性感冒—典型症状
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发热,体温 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 至更高,持续3~5天。
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预防
被动免疫: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 蛋白0.25ml/kg,可预防麻疹发病;0.05ml/kg仅能 减轻症状;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
主动免疫: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一般病人 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 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症状较重时,可以吃些治感冒药 咳嗽、咳痰等症状较重时,可选用祛痰和止咳药物; 出现高烧,可吃些退热药。
抗病毒奥司他韦治疗。 流感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病原
属单链RNA病毒,无 外壳、正20面体、直 径20-30nm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口腔疱疹
手足臀皮疹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病人
传 染
携带者
源 受感染
动物
接触
血液
传
播水
途 径
食物
医源性
垂直
媒介
土壤
经济
社 政治 会 因 文化 素 宗教
风俗
易
感
人
群
自 然
气候
因 地理
素
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
1、管理和控制传染源:根本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关键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重要措施
保护易感人员
1、主动免疫:疫苗接种 2、被动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 抗狂犬血清、乙肝免疫球蛋白等 3、体育锻炼
皮疹少则几个,多则百余个;一般 5-7天消 退,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
皮疹的特点
“四不像”
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 不像口唇牙龈疱疹 不像水痘
临床“四不”
不痛 不痒 不结痂 不结疤
手足口病--治疗
抗病毒药物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个人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要洗手
避免接触患儿
麻 疹--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隔离,卧床休息,房 高热时可用退热剂
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 湿度,有畏光症状时
烦躁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房内光线要柔和; 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
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 继发细菌感染给抗生素
营养的食物,补充足 量水分;
麻疹患儿对VitA需要量大, 应补充VitA。
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 上发病。
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 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 年龄后移。
麻 疹--临床分期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 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前驱期: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 染症状:
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国家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也没有 特效药。
除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
衣被”等预防措施。
麻 疹--流行病学
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传染源:麻疹患者。从接触麻疹后7 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 等分泌物中,通过由飞沫传播。
奶具、餐具使用前后应充 分清洗消毒
流行期间不到人群聚集、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经常 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 就诊
托幼机构及小学
公共场所保持良好通风 每日对玩具、用具、餐具
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应穿
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 应立即洗手 每日物表擦拭消毒 养成正确洗手习惯 每日晨检,发现可疑,及 时采取措施 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