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和谐—浅析北镇文化定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祈福·和谐

—浅析北镇文化定位

北镇因医巫闾山而得名。医巫闾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深受上至统治阶层,下至黎民百姓的尊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为北镇积淀了厚重而多彩的文化。构建以“祈福〃和谐”为核心,以“镇山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村文化”为支撑,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符合北镇自身特色、符合建设全省先进县(市)奋斗目标的文化体系,是有效推动北镇.文化大振兴、大繁荣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北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医巫闾山背倚阴山山脉,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前面是一马平川的辽河平原,以气吞沧海之势,屹立北方。古人描述:“医闾之地,左环辽水,右拥幽燕,北枕阴山,南襟沧海,诚天府之地也。”医巫闾山地处北温带,傍山面海,又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枢纽,因此,特殊的地型和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使笃信风水学和星象学的古人早在虞舜时期,就把这里封为镇山,期盼这座神山能够为北方地区带来福运。最早人们的原始祈盼是“天道祥顺”,就是希望一年四季能够风调雨顺,没有自然灾祸。

在有关先秦的文献记载中,五岳之称鲜见于史,在《周礼》中,才出现五岳之名,然而何山为五岳并未固定,直到东汉,人们才正式将岳山与镇山区分开来,医巫闾山与扬州之会稽山、青州之沂山、霍州之霍山为四大镇山,但同时也指出四镇之山也可称岳(隋朝开皇十六年正月,准西镇吴山造神庙)。唐天宝年间,诏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宋、元时期为广宁王和贞德广宁王,明洪武三年被封为医巫闾山

之神,清光绪年间,又专门将医巫闾山谥加“灵应”,这是其他岳镇之山无法比拟的。

从汉代起,皇帝就开始立有“天地二郊”,其中“地郊”就包括各大名山,医巫闾山一直位列“地郊”之中。每遇大事或各种节令,皇帝都要祭祀“天地二郊”祈福,期盼“国道恒昌”,希望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医巫闾山作为祈福之地,绝非是北镇地区的祈福之地,而是整个北方乃至整个中国,甚至是东北亚地区的祈福之地。自医巫闾山被封为镇山之日起,历经数千载历程,多个朝代、多位皇帝、包括朝鲜人和日本人都曾祭拜医巫闾山进行祈福,祈望天下太平。因此,医巫闾山体现的是一种期盼平安、吉祥、和谐的民族文化,也是北方民族的精神支柱。医巫闾山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多元一体的综合文化体系。医巫闾山文化的根脉、底蕴、内涵,并不是单样单色的,而是多姿多彩的。医巫闾山是包括儒学、道学、佛学在内的不同学派、不同教派人物的共居共处之地,并不是单一的佛教名山或道教名山。在医巫闾山,各个教派、各种学说的先辈哲人智者都有一席之地,都有自由的活动场所、活动空间,众多的庙宇寺观林立,显示一种多样性共存的局面。这也鲜明地体现了和谐的文化内涵和“多元一体”的特性。有容乃大,有了包容才有博大所带来的精深。这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体现了一种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医巫闾山融雄奇与灵秀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融多种思想流派于一体,具有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

如今,现代人在祈盼“天道祥顺,国道恒昌”的同时,还祈盼“家道和睦,人道安康”,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天道祥顺,

国道恒昌,家道和睦,人道安康”就是北镇祈福〃和谐文化的真谛所在。

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今简称闾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境内,总面积为630平方公里,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它以悠久、博深的历史文化和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而享誉国内外,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

闾山,四千年的文化积淀,证明了历史上它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星罗棋布的碑刻摩崖;烟云缭绕的古刹殿堂,无一不映照着它曾有过的辉煌。它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闾山,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姿态万千,象一幅辉宏博大的泼墨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目不暇接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的苍松翠柏;水丝如帘的石棚飞瀑;梨花巧构的“香雪海”,真可谓人间仙境,壮美瑰丽。闾山八圣水盆、蝌蚪。

闾山,正以它绚丽多彩的雄姿和灿烂文化赋予它的神韵,迎接国内外宾朋友的光临。

二:独具历史特色的镇山文化

1:闾山舜封之镇山

闾山的镇山文化从文献记载发端于周。【周礼。夏官职方氏】中说:“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乃辨九州之国”。“其山镇曰会稽。曰横山。曰华山。曰沂山。曰医巫闾山。曰霍山。曰恒山。”这就是闾山作为中国九大镇山之一的最早文字记载。此后又有十二州镇山之说,闾山仍名列其内。西汉时期,全国名山有了五岳五镇的称谓。隋

朝后,五大镇山成为定制,即“北镇幽州医巫闾山(今辽宁省北宁市)。南镇扬州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西镇雍州吴山(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镇青州沂山(山东省临朐县)中镇冀州霍山(今陕西省霍州)”再以后,有关北镇医巫闾山的记载,在文献典籍史书中屡见不鲜,以成为读书者所熟知。闾山作为华夏五镇之一,历代都曾对其封号,使这座名山获得了崇高的殊荣。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十四年,诏封闾山为“北镇名山”,并“就山立祠”,“建庙设主”。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年诏封闾山为“广宁公”;宋、金时封闾山为“广宁王”,元代加封为“贞德广宁王”,明清时封为“医巫闾山之神”。

自瞬封九州之镇以来,闾山就成了神山、圣山和天地的象征,具有至高无尚的形象。直到现在,在北京的地坛和先农坛,都还保留着明、清两代皇帝祭拜的北镇医巫闾山神位,在闾山的镇山庙---北镇庙内的石碑上,还镌刻着康熙二十八年春正月初六黎明,到北京地坛祭祀地袛,从祭北镇医巫闾山的祭文诗。诗中有句:“虞封万古镇幽营,圣祖怀柔祭告成。”

闾山镇山文化的展示,主要集中在北镇庙和闾山山门区。在闾山山门区将有闾山镇山宝鼎、五岳、五镇牌位和五镇祭祀等场景、实物、图片、资料等展示,供游人参观。

2:辽代的生命之山

辽代对闾山推崇倍至,视为“作翰之区,栖神之地”【全辽志】载:“辽境内,山以医巫闾山为灵秀之最。”据史书明确记载,辽代九帝中,曾有六位皇帝先后四十多次来闾山狩猎,祭祀。有三位皇帝(辽世宗耶律阮、辽景宗耶律贤、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十几位皇妃、二十几位王公大臣葬于闾山。在辽代,还有开国皇太子耶律倍、皇太后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