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四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逍遥游》
道家美学
3、艺术是对于道的表达。
1)艺术作为技艺要合于道。 2)艺术不能囿于小技,而要达于大道。 3)因此,艺术不是关于物而是关于道亦即无的艺 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 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 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 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 而神欲行。依乎天理…… ——《庄子·养生主》
3)主要指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思潮,它以消解、反叛为其根本特色。
思想流派:
1)语言分析
2)结构主义
3)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与传统、现代等思想的关系
首先与传统相分离,断言形而上学的理性哲学的死亡。 其次与现代相分离,清除其思想中的形而上学的残余。 最后与语言维度中的其他思想尤其是结构主义学说相分离。 基于这样的立场,解构主义成为了极端的非哲学和反美学, 因此它排除了美的本质、美感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等等形而 上学的问题,而只是制造对于文本,包括艺术文本的解构策 略。
—— 杜甫《望岳》
小 结:2. 中国美学
2. 1 概 述
2. 2 基本主题
2. 3 儒、道、禅分论 2. 4 中国美学史提要
禅宗美学
3)主张艺术创作如同参禅一样,即参诗如参禅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王维 《辛夷坞 》
诗句赏析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 王维《终南别业》
诗句赏析
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的规定性
没有规定性:
一、反规定性(反对最高的和最后的原则)
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德里达) 2、反对元话语(利奥塔) 3、反深度模式(杰姆荪) 二、无规定性(否定了自身的任何规定性)
1、分延(作为区分和延宕指所指的缺席) 2、撒播(破坏了同一性和直线性) 3、踪迹(不在场的在场和在场的不在场) 4、替补(中心被边缘所替代) 5、无原则主义、多元主义、多视角主义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陶渊明《饮酒》
诗句赏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小 结:2. 中国美学
2. 1 概 述
2. 2 基本主题
2. 3 儒、道、禅分论 2. 4 中国美学史提要
2. 3 儒、道、禅分论
一、道家美学
二、儒家美学
三、禅宗美学
一、道家美学
1、美在于道、美在于自然
1)道家的道是自然之道。 2)美在自然:
a.美在自然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天 道》); b.美在自然而然的本性。
贲卦: 离下艮上 贲: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 ——《周易》
二、美感论:“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 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 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 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 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 乐者天地之和也。 ——《乐记》
“大乐与天地同和”
1)大乐作为美感,美感与天地同和 2)大乐也即人与天地同和 3)天人合一
三、艺术论:“文以显道”
艺术的本性是道本身的显现。
1)艺,本意是指种植,是对于植物的栽培。(艺,种也。——
《说文解字》)
2)技艺、手艺。(“道进乎技”)
3)“艺”与“道”的关系:“文以载道” → “文以显道”
1)中国美学的独特形态
a. 没有关于美、美感分析的独立性的系统著作 b. 但有大量的关于各种艺术门类的论述(如诗论、文论、画 论、乐论等)
2)中国思维的特点:经验思维
a. 自然性思维 b. 历史性思维
2. 2 基本主题
一、美论 美是“道之文” 二、美感论 美感是“大乐与天地同和” 三、艺术论 艺术是“文以显道”
二、儒家美学
1、美在礼乐,在于仁
1)儒家美学的核心不是原初意义的自然,而是社
会,不是美与真之间的关系,而是美与善之间的关系。
2)尽善尽美。 3)自然的美学价值主要在于“比德”,艺术的美 学价值在于对于社会的伦理和风俗起着教化作用。
兴观群怨:
——《论语·阳货》
绘事后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 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
儒家美学
2、美感即中庸
1)中庸是事物自身的度以及人们对于度的把握。 2)感情的中庸,即乐和哀等情感形态都要保持自 身的度。
3)美感是平静、和谐的。
儒家美学
3、艺术关乎人性的塑造,是人性塑造的最高境界,是
道的充分实现。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 而》)
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3)“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吾与点也:
三、禅宗美学
禅宗的核心思想:心灵的觉悟,即对于人自身的佛性也就是自性 的发现。 过程:
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
于外著境,妄念浮云覆盖,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法,
吹却迷妄,内外明彻。
——《坛经》
禅宗美学
心灵觉悟的过程:
—— 老子《道德经》
美是“道之文”
道:
遮蔽 显现 道的显现就是文(天文、地文、人文)
天文、地文(自然之文)→ 美的自然形态(自然美) 人文(人类之文)→ 美的文化形态(艺术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美是“道之文”
文: 文是痕迹,是轨迹。(文,错画也。——《说文解字》)它具体表现为天文、 地文和人文。
道家美学
2、美感是对于道、对于无的经验
1)通过心灵的否定,即去蔽,去掉心灵的蒙蔽 (“心斋”、“坐忘”等)。
2)达到“虚静”境界,从而“静观”、“玄览”、 “与道为一”。 3)至乐无乐、至味无味。
逍遥游: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 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德 里 达
总 结:西方五个时代的美学主题
古希腊美学 : 美在整体(世界)
中世纪美学 : 美在上帝
近代美学 : 美在自由
现代美学
: 美在存在
后现代美学 : 美的无规定性
2. 中国美学
2. 1 概 述
2. 2 基本主题
2. 3 儒、道、禅分论 2. 4 中国美学史提要
2. 1 概 述
一、美论:美是“道之文”
道:
道的本意是指人所行走的道路(道,所行道也。——《说文 解字》),也指人的道说和言说。
→
一方面它指人之外的存在的根据,是天下万物自身的规律和 法则; 另一方面是人对于这种道所思考出来的道理和学说,如孔孟 之道和老庄之道。
美是“道之文”
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首先,人的本性是清净的; 其次,妄念遮蔽了人的本性;
最后,通过去蔽顿悟成佛。
禅宗美学
1)美在意境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 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禅宗美学
2)美感是妙悟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美学原理
复 习:1. 4 现代美学
什么是现代 现代哲学美学的形态
现代美学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的美学 尼采的美学 海德格尔的美 …… 学
1.4.1 存在维度
1.4.2 心理维度 1.4.3 形式和符号维度
1. 5 后现代美学
什么是后现代
1)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思想,亦即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的思想。 2)指那些不是探讨理性和存在而是探讨语言的哲学,如分析哲学,结构主义 和解构主义。
道家美学
3、艺术是对于道的表达。
1)艺术作为技艺要合于道。 2)艺术不能囿于小技,而要达于大道。 3)因此,艺术不是关于物而是关于道亦即无的艺 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 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 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 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 而神欲行。依乎天理…… ——《庄子·养生主》
3)主要指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思潮,它以消解、反叛为其根本特色。
思想流派:
1)语言分析
2)结构主义
3)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与传统、现代等思想的关系
首先与传统相分离,断言形而上学的理性哲学的死亡。 其次与现代相分离,清除其思想中的形而上学的残余。 最后与语言维度中的其他思想尤其是结构主义学说相分离。 基于这样的立场,解构主义成为了极端的非哲学和反美学, 因此它排除了美的本质、美感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等等形而 上学的问题,而只是制造对于文本,包括艺术文本的解构策 略。
—— 杜甫《望岳》
小 结:2. 中国美学
2. 1 概 述
2. 2 基本主题
2. 3 儒、道、禅分论 2. 4 中国美学史提要
禅宗美学
3)主张艺术创作如同参禅一样,即参诗如参禅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王维 《辛夷坞 》
诗句赏析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 王维《终南别业》
诗句赏析
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的规定性
没有规定性:
一、反规定性(反对最高的和最后的原则)
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德里达) 2、反对元话语(利奥塔) 3、反深度模式(杰姆荪) 二、无规定性(否定了自身的任何规定性)
1、分延(作为区分和延宕指所指的缺席) 2、撒播(破坏了同一性和直线性) 3、踪迹(不在场的在场和在场的不在场) 4、替补(中心被边缘所替代) 5、无原则主义、多元主义、多视角主义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陶渊明《饮酒》
诗句赏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小 结:2. 中国美学
2. 1 概 述
2. 2 基本主题
2. 3 儒、道、禅分论 2. 4 中国美学史提要
2. 3 儒、道、禅分论
一、道家美学
二、儒家美学
三、禅宗美学
一、道家美学
1、美在于道、美在于自然
1)道家的道是自然之道。 2)美在自然:
a.美在自然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天 道》); b.美在自然而然的本性。
贲卦: 离下艮上 贲: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 ——《周易》
二、美感论:“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 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 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 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 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 乐者天地之和也。 ——《乐记》
“大乐与天地同和”
1)大乐作为美感,美感与天地同和 2)大乐也即人与天地同和 3)天人合一
三、艺术论:“文以显道”
艺术的本性是道本身的显现。
1)艺,本意是指种植,是对于植物的栽培。(艺,种也。——
《说文解字》)
2)技艺、手艺。(“道进乎技”)
3)“艺”与“道”的关系:“文以载道” → “文以显道”
1)中国美学的独特形态
a. 没有关于美、美感分析的独立性的系统著作 b. 但有大量的关于各种艺术门类的论述(如诗论、文论、画 论、乐论等)
2)中国思维的特点:经验思维
a. 自然性思维 b. 历史性思维
2. 2 基本主题
一、美论 美是“道之文” 二、美感论 美感是“大乐与天地同和” 三、艺术论 艺术是“文以显道”
二、儒家美学
1、美在礼乐,在于仁
1)儒家美学的核心不是原初意义的自然,而是社
会,不是美与真之间的关系,而是美与善之间的关系。
2)尽善尽美。 3)自然的美学价值主要在于“比德”,艺术的美 学价值在于对于社会的伦理和风俗起着教化作用。
兴观群怨:
——《论语·阳货》
绘事后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 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
儒家美学
2、美感即中庸
1)中庸是事物自身的度以及人们对于度的把握。 2)感情的中庸,即乐和哀等情感形态都要保持自 身的度。
3)美感是平静、和谐的。
儒家美学
3、艺术关乎人性的塑造,是人性塑造的最高境界,是
道的充分实现。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 而》)
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3)“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吾与点也:
三、禅宗美学
禅宗的核心思想:心灵的觉悟,即对于人自身的佛性也就是自性 的发现。 过程:
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
于外著境,妄念浮云覆盖,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法,
吹却迷妄,内外明彻。
——《坛经》
禅宗美学
心灵觉悟的过程:
—— 老子《道德经》
美是“道之文”
道:
遮蔽 显现 道的显现就是文(天文、地文、人文)
天文、地文(自然之文)→ 美的自然形态(自然美) 人文(人类之文)→ 美的文化形态(艺术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美是“道之文”
文: 文是痕迹,是轨迹。(文,错画也。——《说文解字》)它具体表现为天文、 地文和人文。
道家美学
2、美感是对于道、对于无的经验
1)通过心灵的否定,即去蔽,去掉心灵的蒙蔽 (“心斋”、“坐忘”等)。
2)达到“虚静”境界,从而“静观”、“玄览”、 “与道为一”。 3)至乐无乐、至味无味。
逍遥游: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 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德 里 达
总 结:西方五个时代的美学主题
古希腊美学 : 美在整体(世界)
中世纪美学 : 美在上帝
近代美学 : 美在自由
现代美学
: 美在存在
后现代美学 : 美的无规定性
2. 中国美学
2. 1 概 述
2. 2 基本主题
2. 3 儒、道、禅分论 2. 4 中国美学史提要
2. 1 概 述
一、美论:美是“道之文”
道:
道的本意是指人所行走的道路(道,所行道也。——《说文 解字》),也指人的道说和言说。
→
一方面它指人之外的存在的根据,是天下万物自身的规律和 法则; 另一方面是人对于这种道所思考出来的道理和学说,如孔孟 之道和老庄之道。
美是“道之文”
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首先,人的本性是清净的; 其次,妄念遮蔽了人的本性;
最后,通过去蔽顿悟成佛。
禅宗美学
1)美在意境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 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禅宗美学
2)美感是妙悟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美学原理
复 习:1. 4 现代美学
什么是现代 现代哲学美学的形态
现代美学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的美学 尼采的美学 海德格尔的美 …… 学
1.4.1 存在维度
1.4.2 心理维度 1.4.3 形式和符号维度
1. 5 后现代美学
什么是后现代
1)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思想,亦即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的思想。 2)指那些不是探讨理性和存在而是探讨语言的哲学,如分析哲学,结构主义 和解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