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三讲
《弟子规》第三课1
归
类
胡 说八 道
汉
字
(虧)
训 诂
繁体字
造字法 会意字。从丂(kǎo),从一。(动)
本义
气力不足,未将号角吹响。
文义
欠缺,损害。
亏
号角吹不出任何声音叫“
知
”(表示完全缺乏中气)。
识 号角未能吹响、只发出“嘘嘘”声叫“ ”。
拓
号角高亢并紧急叫“
”(“呼”,部落紧
急招集的号角)。
展 号角吹得音调悠长、稳定、没有起伏变化叫“
cáng
藏
shì
擅
cháng
事
常
汉 字 训 诂
会意字。从巾,尚聲。(名)
造字法
本义 遮蔽下体的古代流行长裙。
文义
经久的,固定的。
知 识分 享
古代称连体裙为“裳”(cháng)。
称长裙为“常”。
汉 字 训 诂
造字法 会意字。从手,亶(dǎn)聲。(动)
本义
独自占有大量财物。
文义
自作主张。
汉 字 训 诂
造字法
会意字。从艸(cǎo),句(gōu)声。(名)
本义
一种植物,表面有芒刺容易粘附人或家畜的毛发。
文义
假使,如果。
汉 字 训 诂
金文
造字法
会意字。从辵(chuò),从首。(动)
本义
引路,当向导。
文义
道理。
1、释义:道路
羊 肠小 道 道听途 说 道 不拾遗
2、释义:道理成头 Nhomakorabea头是 道
尊 师 重道
第三课 居有常
——《弟子规》
第三课 居有常
熟
读
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
弟子规第三课
1.引导发问: (1)黄香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如何照顾父亲?冬天很冷的时候,又是如何做呢? (2)黄香除了照顾父亲外,剩余的时间都在做什么?(用功读书) 2.给学生们的话: (1)黄香在他9岁时就懂得照顾父亲,你们一定也可以,如拿报纸、倒水、按摩、 搥背等。 (2)黄香用功读书,做好事荣耀父亲,这也是孝顺的行为之一。
还有个孩子,放学后回到家里,没有跟家长打招呼,偷偷地一头扎在自己屋 内打电脑。天色已晚,父母认为他在在学校没回来,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老 师告诉几点下课,应该到家里了,母亲听后非常着急地到处打电话,寻找这个孩 子。最后,在老师的提醒下,到孩子的房间里一看,正在网络天地“畅游”。孩 子没有“反必面”出现了上述状况,也许有的父母将孩子狠狠地打一顿,但这不 是最好的办法,一定要把孩子引导过来,要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性在哪里,告诉 他:“如果父母没有到你的房间里去看,就急急忙忙出去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 在路上,因为‘慌不择路’,很容易被车撞了;也许还会把父母急出病来;还有 奶奶爷爷、姥姥姥爷如果心脏不好,会出现生命危险的,上述无论哪一种状况出 现,你将是终生的遗憾,同时你也是一个不孝子孙!”这样给孩子讲清楚,小孩 是很受教的。另外我们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孩子一定会养成“出必告,反 必面”的好习惯。
2012年事件
台湾孝子抱母就医 大陆孝子搂着老父亲睡觉
出必告
反必面
生命的代价 沉痛的教训
临近暑假,某学校老师通知学生第二天下午放半天假, 并要求学生告知家长。却有两名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通 知家长,擅自和小伙伴一起到河边游泳,落入深水中,再也 没有上来……由于他们两个没有做到“出必告,反必面”, 所以没有得到家长的及时照顾,直到晚上家长不见孩子回家 才发现出事了,但为时已晚!这样的人间悲剧每年都有发生, 同学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啊!
《弟子规》第三课2
抬
(tái)抬高,高抬贵手。
苔
(tái)青苔,苔藓。
跆
(tái)跆拳道
汉 字
(憂) 训 诂
金文
繁体字
会义字。从心,尤聲。(动)
造字法
本义 多思多虑,放心不下。
文义 忧虑、焦急。
汉 字 训 诂
会意字。从丑,丑亦聲。(动)
造字法
本义 谦恭进献烤羊。
文义
耻辱。
合
作
探
究
把每个字的解释带入句子中,试着把整 句话的意思整理出来。
经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 文 理
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解
易解: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 尽力准备齐全。凡是父母所厌恶的东西,一 定要小心谨慎的处理掉。如果身体受了伤, 就会让父母担心忧虑。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 失,就会使父母蒙受羞耻。
故事 分享
点击编辑文字内容
合 作 分 享
第三课 居有常
——《弟子规》
第三课 居有常
熟
读
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
成
诵
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复 习回 顾
第二节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读一读 写一写
学完本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熟读成诵(第二节内容)。 2、回家后把你收获的感受说给
爸爸妈妈听。
hào
wèi
wù
好
为
恶
shēn
shāng
yí
身
伤
弟子规第3课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里也讲到出门一定要跟双亲禀告。孔老夫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方。”(《论语· 里仁》) 意思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 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在这里,孔子所着重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对孔 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当父母 都在家里的时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不管你去得远或者近, 也一定要讲明我到哪一个地方,好让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 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为人子女一出门就一定要向父母禀明到哪里,或者说到 同学家,到哪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回来,都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为什么?绝对不能 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 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居有常,业无变’。这个“居”就是居住,居住的地方,“常”就是要固定。 我们都晓得,子女长大以后都会到外面工作或者求学,一旦我们如果在外面已经立 业或者成家,我们也要让父母宽心。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要让父母晓得,不要经常变 换,让父母担心儿女在外头居无定所,好像到处漂泊流浪一样。所以为人子女,如 果在外面读书求学,或者经商做事,我们也要让父母知晓我们居住的地方。
大家一起来学习弟子规
入则孝
(jì ng)
冬则温 夏则凊
xǐng
晨则省 昏则定
gù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①冬则温:冬天用自己的身体先为父母把被窗口 焐暖。 ②凊:凉。这句说夏天替父母把床铺扇凉。 ③省:探问,请安。 ④定:定省,子女早晚问候父母。这里专指昏定, 即晚间服侍父母就寝。《礼记· 曲礼上》:“凡为 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⑤告:读音故,是报告的意思。 ⑥反:同“返”,指返家。 ⑦面:当面向父母禀报平安,让父母放心。 ⑧业:职业,做事。 ⑨无变:没有改变。指在外做事有规律、合规矩, 不随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
弟子规第三讲心得体会.doc
弟子规第三讲心得体会我在上周经常对女儿说,宝贝要开始跟着妈妈一起读经典了,和我们中国最有智慧的圣贤学习,我们要做有智慧的宝宝,有智慧的小姑娘最美了。
昨天女儿的书收到了,晚饭后就开始试验她的状态,第一次让她读经,心里还蛮激动的。
先读《弟子规》,把书放在桌子上,让女儿坐在她的小凳子上,抓着她的小手指读,鼓励她跟我念。
她以前很少会跟着我读儿歌,好像也不知道妈妈在做什么,坐在那里也不出声。
我不停鼓励她、夸她,结果她跟着我读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她读出来一句我就亲她一下,再后面她就不跟读了。
今天早上起床盥洗后第一件事是继续读《弟子规》,也是鼓励了她好长时间,还把她喜欢的娃娃和火火兔放在前面说你读给他们听,结果比昨天多跟读了两句。
她第一次能坐在那里跟着我读已经很知足了,我想只要孩子读一句也要鼓励她,给她信心,让她感觉读书是和妈妈的亲密时光,不断地给她正面的心理暗示让她喜欢上读经典。
老师这节课反复讲了读书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孜孜不倦,真的感受到老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苦心,希望我们都能把孩子教得出色,将来成为能够利益社会的人。
教之道,贵以专曾国藩说过;凡事皆贵专。
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
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所谓的专,就是所说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句话不仅针对孩子,尤其针对父母。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令人眼花缭乱,他们的说法也千差万别,甚至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如果父母没有智慧地选择,盲目跟风,很容易让孩子成为试验品,这个方法试一下,那个方法试一下。
孩子的童年时间分秒如金,是经不起实验和浪费的!最明智的方法是选择经历了时间和历史考验的,我们本身就有数千年传统文化留下来的教育方法,教出一辈辈德才兼备的人不断把宝贵的财富传承至今,根本不用去向外求。
如今我们遇到了传播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准绳教导孩子的善知识,就应该专心致志跟着黄老师认真学习,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从一师,读一书,做一事。
弟子规第三课及解释
弟子规第三课及解释弟子规第三课及解释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让我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一件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弟子规第三课及解释,欢迎借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易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拓展内容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三讲《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素材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三讲《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一、引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父母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弟子规第三讲将教导幼儿如何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培养孝顺、尊重和感恩之心。
这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弟子规中关于与父母关系的教诲根据《弟子规》的第三讲,《父母呼应,勿对不敬;朋友施劝,须敬听从》。
这句话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对待父母和朋友。
父母呼应时必须保持尊重,不可对父母不敬。
而对于朋友的劝告,也要虚心听从,不可轻视他人的意见。
三、如何正确对待父母1. 孝顺孝顺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教育孩子要懂得尊敬父母,尊重他们的意见。
孩子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父母分担家务、照料他们的生活,表现出孝敬的态度。
2. 尊重尊重父母是孩子品格的重要体现之一。
孩子们应该尊重父母的言行举止,不可对父母态度粗暴,要学会尊重父母的劳动和付出。
3. 感恩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恩主,要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让孩子懂得要时刻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体谅他们的辛苦,以感恩之心回报父母的养育之爱。
四、培养孩子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方法1. 榜样示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因此,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对待父母。
2. 沟通家庭中的沟通是培养孩子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有效方法。
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3. 爱的教育父母应该尽力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从而培养孩子正确对待父母的态度。
五、总结弟子规第三讲关于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的教诲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尊敬、孝顺和感恩父母的情感,是构建和谐家庭和培养优秀下一代的关键。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希望每个孩子在家庭中能学会正确对待父母,尽心尽力地孝顺和尊重父母,感恩他们的养育之恩。
杨淑芬老师讲解弟子规(第三集)
我們都曉得,社會上往往很有纔藝的人、很有纔華的人,他很容易遭到嫉妒,有時候我們可以說是他鋒芒太露 了。所以古人很重視韜光養晦,即使你有纔華,也不能在大庭廣眾當中故意賣弄,這樣對自己有很不好的負面作 用。所以,從小子弟在家裡,做父母的也要特別小心註意,千萬不能讓子弟與人覺得這麼小就愛賣弄自己,這是相 當危險的,對將來的前途,對將來立身處世,都有負面的影響。我們再往下看: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這裡也提到,當父母呼喚兒女,或者當長輩叫喚子女或者家裡的成員,我們聽到,如果這個人不在旁邊,應該 要趕緊的代替父母去轉達。「呼」,就是叫喚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趕快的去代為找來。如果 找不到的話,『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趕快來回應,跟父母跟長輩報告說此人不 在,應該要把轉達的情形,再向父母轉達。好比我們在一個團體裡頭,如果主管叫我們代為找人,我們現在可以透 過電話,我們可以直接叫喚他來,也可以透過種種的無線電傳呼到老師彼此之間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師(某某人,然後再加老師這 樣),不是說直接他姓陳,就叫陳老師。就是把他的名字直接呼出來叫老師這樣。結果學生聽了以後,也是直呼老 師的名,雖然後面有加個老師,但是這樣也是不禮貌。為什麼?因為老師他做了不良的示範,讓孩子也這樣直呼老 師的姓名,這樣是不對的。所以成年人在講話,或者父母在講話,我們都要特別註意,如果旁邊有子弟在,我們的 言語,我們的造作,我們都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讓他們落入不好的印象,然後來學習,這樣就非常的可惜!
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如果我們看到現代這一輩能敬老尊賢,等到我們老的時候,我們的下一代,他也會尊敬 我們。所以從小要告誡自己的子女,不管是對自己的親人也好,將來在外頭也一樣,面對老者,我們應該要禮讓。 懂得禮讓,這是很好的美德,做晚輩的一定要註意到。
弟子规第三章的全部内容
弟子规第三章的全部内容
《弟子规》第三章:
1. 孝顺父母:子孝以孝为先,不悖其心,不违其言,安于父坐,即母右,敬礼之礼,孝之本也。
2. 服其勤:敢用力,不困穷,自发自由,不懒惰,不怠慢,不失本分,志在所宜,此服勤本也。
3. 修其良:以明晓畅为先,以慎而行,以礼义为常,以服务人为目的,临机而决,恕其所欲,修其良者也。
4. 慎其俗:穿衣整洁,辨俗训诫,与人和合,守习俗,讲究礼拜,若容若笑,事事体义,慎其俗者也。
5. 端其典:遵守天命,守礼仪,坚守仁义,端其典者也。
6. 节约本分:饮食贫寒,衣食节省,分施宽厚,节约本分者也。
7. 惧其忌:视恶如坏,不恕其罪,忌言忌行,言行相应,安静令良,惧其忌者也。
个弟子规第三课
个弟子规第三课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培养品德的教材。
本文将深入探讨《弟子规》中的第三课内容,探讨其对我们个人品德修养的启示。
在此之前,我们先对《弟子规》做简要介绍。
《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修养品德的经典著作,它是由清代的李毓秀所编纂而成。
《弟子规》共分为三十课,每课都包含了培养儿童四方面品德的教导。
这些品德包括孝道、友爱、诚信和努力。
第三课是《弟子规》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它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在《弟子规》第三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中指出,一个人只有拥有真诚的心态,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
这种诚信也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
一个人如果信誉不佳,往往很难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并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和帮助。
诚信不仅仅是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还体现在一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上。
第三课中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真实和诚实,不要撒谎和说假话。
当我们对自己诚实时,我们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尊严,还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人也做到诚实。
同时,诚实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不欺骗别人。
除了对个人品德的培养外,《弟子规》第三课还涉及到一些社会道德的规范。
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尊敬上级和师长。
文中强调了尊重老师、父母和其他长辈的重要性。
通过尊重长辈,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他们的帮助和指导,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谦虚和谨慎,以及对社会价值的尊重和理解。
此外,第三课中还重点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
节俭是一种正确的金钱观和物质观,它教导我们不要太过奢侈和浪费。
通过节俭,我们可以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为未来的成功和发展做好准备。
同时,节俭也是一种环保意识的体现,我们应该保护和爱护我们的环境资源,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总之,《弟子规》第三课在培养个人品德方面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指导。
通过学习和践行其中的内容,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品德特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弟子规第三课
父母命, 行勿懒。
xūjìngtīng
父母教, 须敬听。 fù mŭ zé xūshùnchéng 父母责, 须顺承。
世界上有一种 最美丽的声音,那 就是母亲的呼唤。 (意大利)但丁
易解: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 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 做,不拖延或推辞偷懒。
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会呼唤你? 那时你是怎么做的? 爸爸妈妈每天为你做哪些事? 你帮爸妈做过什么事情?
易解:《弟子规》所讲述的,是至圣先师孔子的训导。首 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做事小心谨慎,说话诚实 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好这些之后,还有 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入则孝
fù
fù fù
mŭ
hū
yìng wù huăn
xíng wù lăn
父母呼, 应勿缓。
mŭ mìng mŭ jiào
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中 华 传 统 教 育 必 读
弟 子 规
天 天 落 实 多 多 收 益
dì zǐguī shèngrénxùn shǒuxiàotì cì jǐnxì n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fànàizhòng érqīnrén yǒuyúlì zéxuéwén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做爸爸妈妈最贴心的好宝贝! 做爸爸妈妈最省心的好孩子! 做爸爸妈妈最热心的好帮手!
《弟子规》第三讲
夏则凊 昏则定 反必面 业无变
讲解意思:
温暖
凉爽
冬则温 晨则省
夏则凊 昏则定
向父母问安
照顾父母安定 入睡
出门
通“返”,从 外面返回
出必告
起居作息
反必面
从事的 工作
与父 母见 面
变动
居有常
业无变
讲解: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 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 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 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 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 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 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 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 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
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 180) 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 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 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 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 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 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责任 。
作业:
1、背诵P6页。 2、帮父母有一件事,写成周记上交。
弟子规第三讲
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自己 先尝一尝,看是否太烫、太苦;并 且要日夜伺候在父母身边,不能随 便离开。父母亲去逝了,必须守孝 三年,要常常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 自己的生活起居要是有所改变,应 该戒绝酒肉。丧事要完全依照礼仪 操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诚意。 对待去世的父母亲,要和他们在世 时一样恭敬。
(1)“亲恶我,孝方贤”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第一:“孝感动天”
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谏: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
译文:
当父母喜欢我们的时候,做到孝顺并 不难;当父母不喜欢我们的时候,我们依 然能用心尽孝,这种行为是最可贵的。父 母有过错的时候,子女应小心劝导;态度 要诚恳,声音要柔和。如果父母不听劝说, 就等父母心情好些时再继续劝说;如果父 母任然不接受劝说,还有哭泣恳求,即使 因此而遭到鞭挞,你也要无怨无悔。
弟子规
第三讲:入则孝之三,之四。
主讲人:郭德忠
岳阳慧腾青少年成长学校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恶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注释:
更:改变。 怡:和悦。
入:指采纳。
号:大哭。
(2)”挞无怨“的故事 ——“伯俞泣杖”
伯瑜有过,其母 笞之,泣,其母 曰:‘他日笞子 未尝见泣,今泣 何也?’对曰: ‘他日俞得罪, 笞尝痛,今母之 之力不能使痛, 是以泣。
(3)“孝尽礼,祭尽诚” ——二十四孝故事“卖身葬 父” 东汉时代董永, 家里非常贫穷, 少年丧母。其后 父亲亡故,董永 卖身至一富家为 奴,换取丧葬费 用。
(4)“亲有疾,药先尝”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亲尝汤 药”
弟子规圣贤教育第三集
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家好!我們上一節課提到學貴立志,學貴力行,學習也貴在能夠掌握綱領。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都會集在《大藏經》之中,我們假如直接去看《大藏經》,也很難掌握綱領,所謂佛經是浩如煙海。
善導大師也提到一個人成就與否,「總在遇緣不同」,我們非常幸運能夠得到師父上人的教誨。
記得我打開《認識佛教》,前面第一頁有一段師長他修學佛法的體悟,把它整理成短短的一篇開示,諸位同修應該都有印象。
第一句話提到,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
所以第一句話就已經點出來,佛教的本質是教育而不是宗教。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人生就是我們自己。
這段開示當中,也把修學的綱領把我們指出來。
修行的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並依戒定慧三學以達到這個目標。
最後,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世修「六度」,「遵普賢願,佛之教化能事畢矣」。
所以,師長在《大藏經》當中選出了五個最重要的修學綱領,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讓我們馬上就知道掌握綱領,找到下手之處,俗話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諸位同修,您是為人父母,您希望你的孩子這一生的成就是比你差還是比你好?諸位同修?你為人長輩,為人父母,一定是把你一生的經驗全心全意傳給你的孩子,希望你的孩子能夠減少你走過的冤枉路,能夠讓人生更有成就。
我相信為人長輩都是這樣的存心。
師長把他幾十年的經驗也全盤托出,教誨我們,所以我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師長絕對不願意我們在跟他學習的時候,抱持的心態是我們一定不可能學得比師長還好。
我們應該珍惜這個緣分,珍惜師長這幾十年寶貴的經驗,應該勇猛精進,這樣才能回饋師長對我們的恩德。
所以行有根本,我們找到了這五個綱領;心有根本,師長也告訴我們,心的根本是菩提心。
師長用五個心,讓我們能夠契入菩提心的境界,這五個心我們比較容易去領會,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弟子规讲解(第三集)
弟子规讲解(第三集)【出则弟】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请看第八条:【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
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象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
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
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
弟子规第3课
地上,含泪抱着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 ”这就是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可是如果母 亲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孩子就都要受冻挨饿了。他的这番 话使父亲非常感动,于是就不再赶他的后母了。看到闵子骞一 点都不怀恨于心,后母深受感动,她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 从此也把子骞当成和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疼爱。
❖ 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 奉母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关于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的故事
❖ 民国初年的一位大善人,他是一个农民,不认识字,但因为他 的至孝,还有他的至忠,他就从忠孝这两门入门,开了大智慧, 开了智慧。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他居然能替人讲病,替人治病, 而且他的名声远播,他的智慧开了。所以这个事情跟读不读书 没有关系,跟什么有关?跟智慧有关。而智慧为什么被封闭住? 欲望驱使,私欲所驱使,智慧就封闭了。王善人不认识一个字, 他能替人治病,能替人讲道,他的影响力遍及整个中国,而且 一直延伸到现在。有一个团体叫做“道德会”,道德会现在都 还在禀持着善人行善的言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默默的在从事 社会慈善跟社会教育的工作,值得我们赞叹。
❖
在当时,如果子骞的父亲一怒之下把后妻赶走了,那么可
以说,这个家庭从此以后就天伦不再,妻离子散,这是何等的
悲惨。可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孝子子骞,才使整个家庭结局为之
转变,避免了沦落到如此悲惨境地。而造就这种转变的力量只
在我们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纯洁之孝,也就是每一个人心目
当中都有的自性的纯孝。
❖。
❖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子骞一番挽留后母 的话,非常的凄凉,非常的恳切,又非常的悲愍, 完全是肺腑之言,连铁石心肠的人听后,都为之 声泪俱下,他的天性是何等的孝敬、纯洁,何等 的淳厚、善良。这句话流传千古,让后代的人都 不禁赞美闵子骞的孝心孝行。如果我们也是生长 在类似的家庭环境当中,我们也应该要懂得与后 母好好地相处。如果能向子骞学习,相信在家庭 生活当中,一定可以免去许多的误会、许多的争 执和许多的不愉快。人都有孝心、孝行,天下不 会有人心肠像铁石一样,只要我们肯用心,发自 内心对父母孝顺奉养,父母再怎么不好,也都会 有感悟的一天
弟子规第三课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释文】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聆听;父 母的责备是有道理的,要顺从地接受。 1)一个人在家里不听从父母的话,将来在 社会上很难有那种诚敬之心听领导、长辈 的话。 2)父母的人生经历丰富,听话的孩子可以 少走很多弯路。
《孝心美少年》
入则孝
钟茂森博士
1999年我26岁,博士毕业的时候,我的导师,他 是一位美国在经济、金融学术领域一位比较有名 的教授,他给我在推荐函里面说:“钟茂森是我 25年学术生涯里面遇到的最优秀的学生”。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 、孟子等。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 人。 • 训: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 顺父母。 悌: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 次谨信—— 其次,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 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事还要讲诚信。不 能欺骗别人,讲信用。 • 泛爱众—— 泛:广泛。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 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 而亲仁—— 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 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具备了如上的品德,有多余的精力 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第三课
• • • • • 1.分享做家务的喜悦 2.坐姿与站姿 3.看孝心美少年---龙龙的故事 4.学《弟子规》 5.唱《跪羊图》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不良坐姿影响一生
第三课
• • • • • • 1.分享做家务的喜悦 2.坐姿与站姿 3.读《道德经》 4.看孝心美少年---龙龙的故事 5.学《弟子规》 6.唱《跪羊图》
弟子规第三节
弟子规第三节
《弟子规第三节》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一个好孩子,成为社会中守规矩、尊重他人的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一节的标题。
标题应该与正文内容相符合,明确传达文章的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标题应该是《弟子规第三节》。
这个标题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没有任何误导。
接下来,我们要确保文章内容中没有任何广告信息。
广告信息会干扰读者的阅读体验,降低文章的质量。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会添加任何网址链接或其他形式的广告信息。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避免版权侵权争议。
我们应该确保文章的内容原创或者经过合法授权,不侵犯他人的版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涉及任何版权侵权争议。
此外,我们要注意文章的语言和内容。
文章中应该避免使用不适宜展示的敏感词汇或其他不良信息。
我们将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言,确保文章的内容积极向上,对读者产生正面影响。
最后,我们要确保文章的正文结构清晰,没有缺失语句、丢失序号或段落不完整等问题。
文章的表达应该流畅自然,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
总之,《弟子规第三节》是一篇关于教育孩子良好行为的重要文章。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以上几点,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内容符合要求,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弟子规三的意思解释
弟子规三的意思解释弟子规第三章《出则悌》的意思解释如下: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做兄长的要关爱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
兄弟之间和睦友爱,孝道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在关涉利益的财物方面看得比较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气呢?在言语交谈方面说得有度有礼,怨愤自然会消失无踪。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吃喝用饭的时候,或是坐下行走的时候,都要让长辈在前,由长辈先开始,让晚辈在后,由晚辈后进行。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长辈呼唤人,应立即代替长辈传唤,要是那人恰好不在,那自己应立即到长辈面前告知,并询问长辈自己能否帮忙。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称呼尊敬的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讳;在尊敬的长辈面前,不要显摆自己的本领。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在路上碰见长辈,要快速地走上前去作揖致礼,长辈如果没有说什么以示训诫,那便在行礼完毕后后退几步,在一旁恭敬地站着。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遇见长辈的时候,如果在骑马那就应该下马,如果在乘坐马车那就该下车,等长辈经过了依然要在原地等候目送,直到长辈离自己百多步的距离以后才继续自己的行程。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长辈站着的时候,晚辈不能坐着。
长辈坐下了,晚辈得了长辈的吩咐准许才能坐下。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在尊敬的长辈面前,说话的声音要低沉,不能喧闹,但也不能低弱到听不见的程度,那样反而不适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前去面见长辈时,一定要快步走向前;跟长辈告退时,一定要慢慢地往后退下。
长辈问话,一定要站起来恭敬地回答,视线不能随意转动、飘忽不定。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对待别人的父辈叔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辈叔伯一样;对待别人的兄弟姐妹,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自己丢人就是给父母丢人
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事勿擅为,是说不能自己做主,要把父母放在前
边,事事要请示,要听父母的话。 竭力事亲,是说要全心全力为父母服务,父母错
了,也不能有怨言,要好好侍奉父母,要让他们 开心。 以德养亲,是说要注重品德修养,做错了事,自 己脸上无光,父母脸上也无光。
传统文化讲座:
讲读《弟子规》
主讲教师:王红相
目录
1
《弟子规》之题解
3
《弟子规》之“入则孝”
2 《弟子规》之“总叙” 4 《弟子规》之“出则弟”
5
《弟子规》之“谨”
6 《弟子规》之“信”
7
《弟子规》之“泛爱众”
8 《弟子规》之“亲仁”
9 《弟子规》之“余力学文”
三、《弟子规》之“入则孝”
1.父母与孩子的辩证关系 4.四事八法 7.子女能不能自己做主
谢谢观看
主讲教师:王红相
通常都自己做了,不会无故打扰。 对于父母的教诲,现在的孩子通常不以为然。 中国式婚姻总会有中国式的争吵,可到底谁对呢,经
历过了,自然就知道了。 父母才是真正的佛菩萨,不拜父母,不敬父母的礼拜,
等于没做。
6 曾子错了
面对父母的责罚,孔子和曾参的差别在于,一个懂得变通,一个拘泥 不化。
中国人的聪明,在于不固执,在于走曲线,在于变通。 孝顺孝顺,并不是要一味的顺,把父母处处放在心上。 父严母慈,子孝女顺,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都实现了。
都是一个孩子,从小在家里受着皇帝一样的待遇。 如果孩子后来成所器了,那是好苗不愁长,并不是父母的功劳。 父母过分考虑了孩子的感受,会造成孩子的无所顾忌,越来越
难伺候了。 孩子需要父母十几年,父母需要孩子几十年”。
3 三句好话不如一巴掌
道理该不该讲,该讲,也不该讲,得看情况。有 些时候,道理讲得再多,孩子是不听的。
7 子女能不能自己做主
家长是全中国最小的官,却是最权威的官。 无论愿意不愿意,每个人都要做家长并且要争取
做好的。 中国的现代教育挺失败的,到现在,无论怎么做,
都要挨骂。 中国现代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在对教育的主体提
要求,而忘记了给受教育者提要求。 弟子是严格地遵循了老师的教导。指责父母与指
2.一味地顺着孩子会纵容 他们的自私与冷漠
5.父母就是佛菩萨
8.自己丢人就是给父母丢人
3.三句好话不如一巴掌 6.曾子错了
《弟子规》之“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1
Hale Waihona Puke 父母与孩子的辩证关系“入则孝”这一部分内容,总共56句,168字,讲得是如何 孝敬父母的道理。
今天的父母不会做父母,孩子不会做孩子了。 现在,孩子是阳,主动,点支配地位,父母是阴,属于被支
配的。 有时候,得把孩子适当地晾一晾,他们就知道错了,就知道
了,自己并不是那么了不起的。
2
一味地顺着孩子会纵容他们的自私与冷漠
“八法”是孩子对待父母在“冬夏、晨昏、出返、 居业”八个方面的方法。
四事八法,说得都是小事,是身边事,听起来极平 常,但很难做。
问题是,很少有人把父母真正放在心上。 父母,不光是给了孩子生命,还是他们的第一任老
师。
5 父母就是佛菩萨
父母的呼,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事,一种是没事。 现在的独生子女,懒,父母指不上,但凡父母能做的,
一巴掌下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只是,什么时 候打这一巴掌,却大有讲究。
凡事和孩子们讲道理,这是西方的理论,生搬硬 套到中国来,那就是桔生淮北则为枳了,水土不 服。
既然不平等,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适当地给点教 训,哪怕是不讲道理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4 四事八法
“四事”是指父母对孩子单方面的四种指令,即 呼、命、教、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