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三峡》磨课教学设计
2023最新-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3329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3.png)
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三峡》语文课教案设计篇一《三峡》语文课教案设计三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法学法1、教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拓展法。
2、学法:诵读、讨论、探究。
辅助教具小黑板、录音机、卡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语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
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
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2、请同学介绍作者、作品等生A: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生B: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
二、出示目标1、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2、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3、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伴乐(高山流水)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韵律及情调),学生初步领略三峡之美。
2、学生自读(伴乐),自由欣赏三峡之美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
第二段读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读慢,读出清幽;第四段略慢,读出凄美。
初二上册语文《三峡》教案(最新4篇)
![初二上册语文《三峡》教案(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5b017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9.png)
初二上册语文《三峡》教案(最新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二上册语文《三峡》教案(最新4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三峡》教学设计8篇
![《三峡》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76c41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e.png)
《三峡》的教学设计8篇老师肯定都学会制定教学设计,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力量,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可以确定同学的学习需要,下面是范文社我为您共享的《三峡》的教学设计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峡》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娴熟把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同学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育同学喜爱家乡、喜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1、多媒体教学。
以美丽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乐吸引同学,使同学产生探究的爱好,形成剧烈的求知欲望。
在视听想象中,熬炼同学的思维,加深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培育同学喜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让同学懂得可以手中资料、网络媒介等来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培育同学利用资料解决问题意识。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同学能够在练习中仿照运用。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和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同学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时支配】两课时(一课时预习;另一课时集中解决重难点)【课前预备】1、布置预习:⑴反复朗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利用资料翻译全文。
⑵预习课后练习一,预备与同学们沟通。
⑶用行楷抄写课文。
2、老师要预备的一些资料(如:三峡风光图片、录音等),以便引导同学理解课文,用多媒体帮助教学。
【教学内容、过程】第一课时引导同学预习课文,过程略。
其次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导入:你知道长江三峡吗?(待生答)你了解三峡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吗?不知道吧。
好在老师今日有所预备,我有幸请到我们古柏最出名的导游,下面她将带领二(3)班旅游观光团和几位赶扒车的老师一起去参观风景绮丽的三峡。
《三峡》教案4篇
![《三峡》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cfe6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6.png)
《三峡》教案4篇《三峡》教案4篇《三峡》教案篇1 ●教学目的1.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进步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才能。
4.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5.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进步鉴赏才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深化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巧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假如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峡》。
二、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下面老师先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
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
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
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1〕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2〕既然写四季的风光,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3〕确实,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
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4〕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
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过渡〕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
初中语文《三峡》优质课教案(通用10篇)
![初中语文《三峡》优质课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19760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8.png)
初中语文《三峡》优质课教案初中语文《三峡》优质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1.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问:你知道三峡吗?知道些什么?播放有关三峡的风光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人,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二、走进文本,解决字词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听读要求(划出难读的字);显示生字及其注音;提出小组合作理解句意的具体要求;多媒体逐步显示各个句子大意。
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句意,整体感知全文。
听(边看)课文录音,找出难读的字准备发问;掌握生字词、难读字的读音;流利朗读课文、读通节奏;小组讨论理解句意,口头翻译全文。
三峡郦道元教案 《三峡》教学设计(4篇)
![三峡郦道元教案 《三峡》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bdfd7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6.png)
三峡郦道元教案《三峡》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这里是作者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找到的《三峡》教学设计(4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文《三峡》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及对珍贵自然遗产的欣赏、保护意识。
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难点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环节说明复习新课导入一、导语:语文真是一座包罗万象的艺术殿堂,走进这座殿堂,我们去欣赏过古朴的赵州桥,参观过宏伟的故宫,游览过如画的苏州园林,真是美不胜收。
曾经有外国朋友问当代有名学者余秋雨:“中国较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在哪?”他脱口而出——三峡。
为什么三峡在余秋雨的眼中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同学们,你们也想去山峡游览一番吗?现在就开始我们的三峡之旅吧!课程讲授二、整体感知:1、观看视频,欣赏三峡风光,感受美。
2、谈论观感,说说你印象中的三峡是怎样的。
3、了解作者及《水经注》三、朗读提示:读好文言文关键要把字音读对,把停顿读对。
1、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阙(que)处叠嶂(zhàng)乘奔御(yù)风曦(xī)月属(zhǔ)引素湍(tuān)绿潭襄(xiāng)陵绝巘(yǎn)林寒涧(jiàn)肃沿溯(sù)长啸(xiào)飞漱(shù)其间2、根据文意标出停顿A、自三峡七百里中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至于夏水襄陵D、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E、其间千二百里F、虽乘奔御风G、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H、绝巘多生怪柏3、自读课文,在书上划出标记。
初二语文《三峡》教学设计(精选4篇)
![初二语文《三峡》教学设计(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d7bd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d.png)
初二语文《三峡》教学设计(精选4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
2.理解文意。
3.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
2.理解文意。
3.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写了三峡的风光,请同学们齐声朗诵。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今天我们走进另一篇文章,来更细致地领略三峡的景色。
二、介绍三峡: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风景之首。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三大峡”。
瞿塘峡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
瞿塘峡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
瞿塘峡在三峡中虽然最短,却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以幽深秀丽称奇于天下。
巫峡两岸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
“秀峰岂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万峰”。
西陵峡滩多流急,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
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三、走近作者1.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关于本文作者及代表作品的介绍。
郦道元:字善长。
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
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切钻研。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9943e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e.png)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优秀10篇)《三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借助课文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峡的奇丽风光。
3.学习本文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要求:1.借助工具书和页下注,读准字音,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句的主要意思。
3.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搜集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学生观看影片后,教师导入: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三峡的俊美。
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三)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1.学习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作者和《水经注》的材料,教师巡视;2.提出课前学习中遇到的'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小组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老师。
教师可以让学习小组以小字条的形式将问题记下交上来,然后到下一环节学生疏通文意的时候,再将问题交由大家讨论。
(四)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初步领略山水之美。
2.请2-3名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3.请大家齐读课文。
4.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
教师有意识地参与一到二个小组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深入研读: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学习小组合作探究:①作者是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展现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来回答。
《三峡》 教案(4篇)
![《三峡》 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79be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e.png)
《三峡》教案(4篇)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区境内的长江干流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编辑为大家分享的《三峡》教案(4篇),仅供借鉴。
课文《三峡》教学设计篇一《三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学板块:朗读—品析—欣赏—背诵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由《三峡之歌》导入二、朗读,读出韵味。
1.听读。
听录音,或听教师泛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教师提出如下字词,请学生要注意读准字音:阙曦襄陵沿溯御素湍飞漱属引哀转2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意。
结合课后练习三,解释重点词语:重岩叠嶂(山崖和峰峦一层一层的。
)夏水襄陵(夏季,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
)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疾风。
)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
)绝山献(极高的山峰。
)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3吟读,要求读准节奏,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文语句特点:本文多用四字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四字对偶句一般二二停顿,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散句要根据意义来停顿,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梳理课文1分组分别找出描写三峡的景物及相关语句。
板书: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色2、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山和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3、动情朗读,学生自我体会语气、语调、语速,体会景物特点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春冬:春、冬:清澈见底,奇异峻秀摇曳多姿秋:悲寂凄凉忧伤,令人伤感4、为什么先写山?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写呢?(结合课后题)(提示学生从“峡”字的意思“有山有水的地方”延伸理解。
《三峡》教案(优秀6篇)
![《三峡》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febe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2.png)
《三峡》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里是美丽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三峡》教案【优秀6篇】,欢迎借鉴。
《三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1、诵读法。
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
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较后达到熟读成诵。
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较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
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新课:2分钟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有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二、作者及作品简介2分钟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a532d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2.png)
《三峡》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并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4、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当堂成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这是一首歌唱长江三峡的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二、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2、学生默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思考《三峡》中作者描写了三峡哪几个方面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学合作交流,说说理由。
明确《三峡》中主要写了三峡的山、水两个方面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对三峡之美无尽赞叹。
三、研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加点词语的读音、含义。
⑴略无阙处:quē,通“缺”。
⑵沿溯阻绝:sù逆流而上 ⑶重岩叠嶂:zhà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⑷虽乘奔御风:bèn,这里指飞奔的马。
⑸不见曦月: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⑹素湍绿潭:tuān,急流的水。
⑺夏水襄陵:xiāng,上。
⑻绝 t多生怪柏: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⑼飞漱其间shù,冲刷。
⑽清荣峻茂:jùn,高而陡峭。
⑾属引凄异:zhǔ,连续。
⑿沿溯阻绝:yǎn,sù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齐读课文,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有关句子,并在合作中翻译这些句子。
全班交流,在保持文章原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峡的山、水之美。
从中领略作者用词的精妙,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教师在同学的表述中,抓住重点词语,完成板书。
(幻灯展示) 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雄壮 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夏)奔放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清秀 林寒涧肃,哀转久绝(秋)凄婉 小结: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峡》教案(7篇)
![《三峡》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14d2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2.png)
《三峡》教案(7篇)《三峡》教案篇一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咱们安阳是汉字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峡中有什么?(生答"山"。
)往深层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生答"水"。
)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
水因山而活泼,山因水而灵秀。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欣赏中国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
(板书题目及作者:三峡郦道元。
)二、出示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
让我们一起来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齐读)1、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2、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3、感悟作者三峡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读好三峡文我们已经接触到的几篇文言文,那么读好一篇文言文要做哪几步:读准、读懂、读美。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环节。
我来挑战读准齐读:屏显读准字音我能行。
认读生字:襄陵?沿溯素湍?属引?泪沾裳(释“裳”齐读)读懂齐读:屏显准确解释我能行1、掌握下列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自阙?奔霜?绝?三(释“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2、重点点拨下列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三生分)读美:疏通了文意,大家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谁愿意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一生朗读(配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把听到的内容转化为美的画面。
这位同学读得真美。
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不是像屏幕上显示的一样美呢?(画面一组)过渡,如此美不胜收的风景,怎能不让我们佩服造化的鬼斧神工呢!(二)读赏三峡景1、(寻找美)思考:1)本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种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你能各用一个词概括出每种景物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吗?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展示,品读明确?提示山:怎样的山?连绵高峻高峻美(雄壮美)夏水:有什么特征凶险迅疾(师范读指导)?奔放美?《早发白帝城》春冬:景色如何?? 清静幽美清幽美秋景:给你什么感觉?凄凉寂静凄婉美2、(欣赏美)在郦道元的笔下三峡景色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优秀6篇)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ec49f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5.png)
郦道元《三峡》备课教案〔优秀6篇〕根据课文内容,想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和课文对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篇一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奇景,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扣住山水,扣住季节,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等。
2.提问: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拟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
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情感。
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怀,表达其独特的审美观。
特别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艰难。
总之,步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似乎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设计篇二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
〔板书文题〕[教学步骤]篇三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布置作业篇四背诵并默写《三峡》。
课时篇五[教学要点]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涵泳品味文章的语言;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比拟阅读的能力。
初中语文《三峡》郦道元教案设计篇六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用简洁语言描绘景物特征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前预习〔自修阶段〕[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嶂隐蔽晨曦襄上溯御湍揣喘潭漱口峻竣浚骏茂盛元旦山涧属引凄凉衣裳巫峡重叠疾风鸣叫朝[2]查找资料,解释词句。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a56a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e.png)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5篇)《三峡》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文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比较精要的描述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赞叹。
因此学习此文要让学生领会文中所描绘的三峡美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并基本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4、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基本能当堂成诵。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师生: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图片以及作者的概况。
教师:制作幻灯片。
教学内容熟读成诵,准确理解,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教学设计一、烘托气氛,导入新课大屏幕以长江为背景,反复播放《长江之歌》。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回答)对,它就是《长江之歌》。
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
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饿俊美。
长江之美,美在三峡。
今天我们就随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大屏幕出现课题。
二、检查预习:1、三峡的地理位置:(大屏幕显示地图)2、作者的情况:(大屏幕显示作者投降及有关资料。
明确: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著《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三、反复朗读:1、教师在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大屏幕显示相应的图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大屏幕显示生字。
学生读出生字读音。
4、学生齐读课文。
四、学生自主探究,疏通课文。
(大屏幕显示学法:1、自主探究。
2、同伴互助。
3、提出疑难)在学生基本疏通课文后,大屏幕展示图片,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试背课文学生在疏通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大屏幕出示相关图片预以提示,试背课文。
《三峡》教案5篇
![《三峡》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9174a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f.png)
《三峡》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策划方案、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plan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峡》教案5篇教案使教师更好地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教学改进,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峡》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三峡》教案范文五篇
![《三峡》教案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1bf63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c.png)
《三峡》教案范文五篇《三峡》教案篇1一、教学设想《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
语言精练,思路清晰。
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
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__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__要达到的课标要求: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__的朗读、体味。
二、教学步骤(一)谈话启发,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吧?你都到哪儿旅游过?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引导)大家小小年纪,游览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免费的旅游,去欣赏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好吗?(二)播放《三峡风光》光盘师: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参与补充,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__,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色。
(三)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师: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既摆出困难,又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师:大家刚才自己读的都不错,哪些同学能给全班同学读一读?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体会__精炼的语言,品味其中的意境。
(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师: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读,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作者笔下描述的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
初二语文《三峡》教学设计优秀6篇
![初二语文《三峡》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aed80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c.png)
初二语文《三峡》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二语文《三峡》教学设计优秀6篇《三峡》是一篇写景的古代散文,作者郦道元用精炼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峡七百里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三峡美景的喜爱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初中语文《三峡》磨课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三峡》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04c9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0.png)
初中语文《三峡》磨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初中语文《三峡》磨课教学设计《三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2.把握文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准确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2.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为世人所称道的奇山异水,它们犹如一朵朵奇葩绽放在花团锦簇之中,今天,我们采摘了其中的一朵,一起来领略它那迷人的风采.(多媒体展示三峡风光片)这段画画展示的是我国哪个著名风景区的美丽风光(三峡)(投影1-13幅)(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三峡: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风景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三大峡”.)三峡是长江的华彩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峡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之美,又具有人改造自然的人工之美,那么历史上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写长江三峡的一段文字.二,走近作者1.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作品.(学生介绍.要求清楚简练.)2.教师点明《水经》,《水经注》与《水经疏》三者之间的关系.(投影14幅)三,初读,读准字音,朗读指导(投影15幅)1.学生自读.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不会读的,弄不懂的字词作个标记.(投影16幅)3分钟后,请学生读一读屏幕上的生字(多媒体展示)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g)曦(xī)月襄(xiāng)陵(líng)沿溯(sù)素湍(tuān)绝献(yǎn)飞漱(shù)属引(zhǔ)2.教师范读.(1)要求学生听的时候注音字音,停顿,语气,语调等,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范读,纠正字音,划出朗读节奏.(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几处重点句子,如(多媒体展示): 自非/亭午夜分,不风曦月沿/溯/阻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3.互助朗读.(1)同桌间可提出自己读不好的词句,互相帮助解决.(2)同桌互相监读,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4.全班齐读.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四,解读,准确翻译,理解内容1.复习文言文的翻译六法.(多媒体展示)(投影20幅图)(1)“对”,即对译.(2)“换”,即替换.(3)“留”,即保留.(4)“删”,即删略.(5)“补”,即补充.(6)“调”,即“调换”.2.按照这“六法”,学生细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资料独立疏通文意.3.请学生分组合作,把自己不懂的字词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忙.(1)小组活动,疏通字词.(2)全班交流,互助解决.4.指名学生翻译第二段(文词方面第二段难点较多),其余学生点评.五,积累(投影22幅图)1.探寻美点.通过刚才解读课文,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用“三峡真美,美在……你看'……'(用文中的语句)”的句式把自己找到的最喜欢的美点跟大家说.示例:三峡真美,美在山高岭连,你看“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交流美点,学生自由发言.美点赏读.(1)三峡真美,美在夏水猛急,你看“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2)三峡真美,美在春冬之山水清幽秀丽,你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倒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三峡真美,美在猿声凄婉,你听“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总分结合,全面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总写气势恢宏,分写特征分明.同是三峡四季景色,特点绝不相同.写夏季作者抓住江水的浩荡,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了流速之快,春冬季作者则抓住清澈来写,“回清倒影”的“素湍绿潭”,加上“飞漱其间”的“悬泉飞瀑”,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描写秋季的巫峡时,作者则通过写猿鸣来突出它的凄凉气氛.3.诵读积累.郦道元真不愧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把《水经》里一条(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十五个字注释得如此之美妙,让我们领略到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之美,而如今因为种种原因,三峡有些美景就要消失了,让我们快把这些美景装进自己的脑袋吧.(音乐伴读,学生试着背诵课文.)4.课外积累.(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字义).(2)梳理本课的文言知识,并用数字归纳出本文的通假字,异义词等.①词语.通假字:阙,转.一词多义:绝.词类活用:奔.②句子,省略句:有时朝发(于)白帝.(3)背诵并默写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1.指名背诵课文.请四位同学分别背诵一个段落,比比看,谁背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简要点评)2.全班同学一起背诵.同学们背得都很好,也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全文仅150多字,却思路清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二,研读,质疑探究,提炼主题1.师可由三峡的“峡”字来引导.(1)“峡”是什么意思注意它的偏旁和字义明确:两山之间有水流的地方.(2)如果要表现三峡,一定要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呢明确:山,水.2.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多媒体展示).(1)两岸夹水称之为峡,三峡两岸的山有什么特征(2)作者写了三峡哪几个季节的景物,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每一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③面对如此美景,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具体做法.①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解决,把归纳四个自然段所描写景物及特征的任务分组布置下去.②学生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发言的时候可按照示例,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表达.示例:第段中写景的句子有“",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分组发言.)同学们说话的主要内容有: ①第1段中写景的句子有”两岸连山……蔽日“,是说两岸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直接)写出了三峡两岸山高岭连的特点,突出了三峡雄奇的气势.②第1段中写景的句子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通过间接描写,还是突出了三峡两岸的山遮天蔽日的特点.③第2段中写景的句子有”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季江水漫上小山包,顺流逆流,来来往往的船只都被阻断隔绝了.通过船都不能通过,反衬了夏天三峡水势之大.写出了夏天三峡水之奔放的壮美.④第3段中写景的句子有”春冬之时……良多趣味“,这里是写冬春两季三峡的特点.描写对象有水,山,树,草,写出了这个季节三峡景物清凉幽静之美.师小结:这篇课文结构非常清晰.首段总写三峡概貌,后三段分写四季的三峡,而且在写景的时候能抓住特征进行描写,景中有情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3.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学生再读全文,回顾梳理,提出疑难问题.问题预设.(1)描写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依次写,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为什么这样安排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明确:作者是根据三峡景物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形势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着山高之后写水势--写夏季江水的水大流急,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三峡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将其合为一体进行描绘,与冬春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天.全文这样安排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2)文中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矛盾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明确:前后并不矛盾,前句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的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航.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启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3)课文以渔歌作结,有何用意(或有何好处)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明确:渔歌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三,品读,品味语言,赏析靓点1.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曾说:学语文不能”得意忘言“,也就是说,一般人读文章,只注意文章说了什么,而不注意作者是怎么说的.我们学习语文既要领会作者说了什么,还要注意他是怎么说的.前面的学习,我们更多地是关注他说了哪些美点,而作者是怎么写的,写得是否也很漂亮呢下面我们合作探究《三峡》在写作上妙在何处.请同学们各自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美,写得妙的地方(语句或段落).读出来,并用”《三峡》真妙,妙在你看“的句式简要说明理由.提示学法.(1)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品味语言.(2)可以从表达方式,写景角度等方面欣赏方章独特的写景方法.2.小组合作,探究.3.全班交流.同学们说话的主要内容可能有:(1)《三峡》真妙,妙在结构精巧,你看:全文按总安排内容,先述三峡总体概貌,后分季节绘三峡风光,层次清晰.(2)《三峡》真妙,妙在描绘角度变化多姿,你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俯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这是仰视.(3)《三峡》真妙,妙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你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这是正面写山的”高“和”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侧面烘托山的”高“,”连“和”陡“.(4)《三峡》真妙,妙在语言凝练,你看:”清荣峻茂“,一字一景,令人回味无穷,妙不可言.(5)《三峡》真妙,妙在意境丰富,你想:”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奔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清幽;”高猿长啸“,”哀转久绝“这是凄婉.(6)《三峡》真妙,妙在节奏鲜明,你听:整句与散句结合,齐整而不呆板,错落而不凌乱.四,拓展延伸1.读《三峡》第2段,我们很容易就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学生齐背该诗),这首诗和郦道元的《三峡》有哪些联系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相同点:都描写了三峡风光不同点:体裁方面,《早发白帝城》是诗.《三峡》是写景散文.内容上的联系.(1)文章第2段与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2)文章第4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3)文章第1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2.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投影23-29幅)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师生交流)三峡大坝工程的建设时间表(多媒体展示):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2年11月6日,聚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可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到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老师指名两三位同学发言.五,总结郦道元笔下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郦道元用笔装点三峡,建设者用智慧改造三峡,我相信将来三峡的动人画卷上,一定也会留下属于我们的一笔.课外作业.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2.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第二篇:磨课感受(初中语文)磨课感受在这次磨课过程中,有困惑、有新喜、有兴奋、有彷徨,总之虽然感到有点累,但感到自己收获颇丰,下面我就讲讲自己的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2.把握文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准确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2.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为世人所称道的奇山异水,它们犹如一朵朵奇葩绽放在花团锦簇之中,今天,我们采摘了其中的一朵,一起来领略它那迷人的风采.(多媒体展示三峡风光片)这段画画展示的是我国哪个著名风景区的美丽风光(三峡)(投影1-13幅)(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三峡: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风景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三大峡".)三峡是长江的华彩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峡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之美,又具有人改造自然的人工之美,那么历史上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写长江三峡的一段文字.二,走近作者1.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作品.(学生介绍.要求清楚简练.)2.教师点明《水经》,《水经注》与《水经疏》三者之间的关系.(投影14幅)三,初读,读准字音,朗读指导(投影15幅)1.学生自读.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不会读的,弄不懂的字词作个标记.(投影16幅)3分钟后,请学生读一读屏幕上的生字(多媒体展示)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g)曦(xī)月襄(xiāng)陵(líng)沿溯(sù)素湍(tuān)绝献(yǎn)飞漱(shù)属引(zhǔ)2.教师范读.(1)要求学生听的时候注音字音,停顿,语气,语调等,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范读,纠正字音,划出朗读节奏.(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几处重点句子,如(多媒体展示):自非/亭午夜分,不风曦月沿/溯/阻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3.互助朗读.(1)同桌间可提出自己读不好的词句,互相帮助解决.(2)同桌互相监读,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4.全班齐读.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四,解读,准确翻译,理解内容1.复习文言文的翻译六法.(多媒体展示)(投影20幅图)(1)"对",即对译.(2)"换",即替换.(3)"留",即保留.(4)"删",即删略.(5)"补",即补充.(6)"调",即"调换".2.按照这"六法",学生细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资料独立疏通文意.3.请学生分组合作,把自己不懂的字词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忙.(1)小组活动,疏通字词.(2)全班交流,互助解决.4.指名学生翻译第二段(文词方面第二段难点较多),其余学生点评.五,积累(投影22幅图)1.探寻美点.通过刚才解读课文,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用"三峡真美,美在……你看'……'(用文中的语句)"的句式把自己找到的最喜欢的美点跟大家说.示例:三峡真美,美在山高岭连,你看"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交流美点,学生自由发言.美点赏读.(1)三峡真美,美在夏水猛急,你看"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2)三峡真美,美在春冬之山水清幽秀丽,你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倒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三峡真美,美在猿声凄婉,你听"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总分结合,全面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总写气势恢宏,分写特征分明.同是三峡四季景色,特点绝不相同.写夏季作者抓住江水的浩荡,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了流速之快,春冬季作者则抓住清澈来写,"回清倒影"的"素湍绿潭",加上"飞漱其间"的"悬泉飞瀑",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描写秋季的巫峡时,作者则通过写猿鸣来突出它的凄凉气氛.3.诵读积累.郦道元真不愧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把《水经》里一条(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十五个字注释得如此之美妙,让我们领略到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之美,而如今因为种种原因,三峡有些美景就要消失了,让我们快把这些美景装进自己的脑袋吧.(音乐伴读,学生试着背诵课文.)4.课外积累.(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字义).(2)梳理本课的文言知识,并用数字归纳出本文的通假字,异义词等.①词语.通假字:阙,转.一词多义:绝.词类活用:奔.②句子,省略句:有时朝发(于)白帝.(3)背诵并默写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1.指名背诵课文.请四位同学分别背诵一个段落,比比看,谁背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简要点评)2.全班同学一起背诵.同学们背得都很好,也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全文仅150多字,却思路清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二,研读,质疑探究,提炼主题1.师可由三峡的"峡"字来引导.(1)"峡"是什么意思注意它的偏旁和字义明确:两山之间有水流的地方.(2)如果要表现三峡,一定要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呢明确:山,水.2.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多媒体展示).(1)两岸夹水称之为峡,三峡两岸的山有什么特征(2)作者写了三峡哪几个季节的景物,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每一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③面对如此美景,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具体做法.①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解决,把归纳四个自然段所描写景物及特征的任务分组布置下去.②学生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发言的时候可按照示例,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表达.示例:第段中写景的句子有"",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分组发言.)同学们说话的主要内容有:①第1段中写景的句子有"两岸连山……蔽日",是说两岸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直接)写出了三峡两岸山高岭连的特点,突出了三峡雄奇的气势.②第1段中写景的句子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通过间接描写,还是突出了三峡两岸的山遮天蔽日的特点.③第2段中写景的句子有"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季江水漫上小山包,顺流逆流,来来往往的船只都被阻断隔绝了.通过船都不能通过,反衬了夏天三峡水势之大.写出了夏天三峡水之奔放的壮美.④第3段中写景的句子有"春冬之时……良多趣味",这里是写冬春两季三峡的特点.描写对象有水,山,树,草,写出了这个季节三峡景物清凉幽静之美.师小结:这篇课文结构非常清晰.首段总写三峡概貌,后三段分写四季的三峡,而且在写景的时候能抓住特征进行描写,景中有情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3.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学生再读全文,回顾梳理,提出疑难问题.问题预设.(1)描写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依次写,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为什么这样安排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明确:作者是根据三峡景物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形势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着山高之后写水势--写夏季江水的水大流急,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三峡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将其合为一体进行描绘,与冬春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天.全文这样安排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 (2)文中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矛盾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明确:前后并不矛盾,前句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的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航.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启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3)课文以渔歌作结,有何用意(或有何好处)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明确:渔歌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三,品读,品味语言,赏析靓点1.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曾说:学语文不能"得意忘言",也就是说,一般人读文章,只注意文章说了什么,而不注意作者是怎么说的.我们学习语文既要领会作者说了什么,还要注意他是怎么说的.前面的学习,我们更多地是关注他说了哪些美点,而作者是怎么写的,写得是否也很漂亮呢下面我们合作探究《三峡》在写作上妙在何处.请同学们各自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美,写得妙的地方(语句或段落).读出来,并用"《三峡》真妙,妙在你看"的句式简要说明理由.提示学法.(1)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品味语言.(2)可以从表达方式,写景角度等方面欣赏方章独特的写景方法.2.小组合作,探究.3.全班交流.同学们说话的主要内容可能有:(1)《三峡》真妙,妙在结构精巧,你看:全文按总安排内容,先述三峡总体概貌,后分季节绘三峡风光,层次清晰.(2)《三峡》真妙,妙在描绘角度变化多姿,你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俯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这是仰视.(3)《三峡》真妙,妙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你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这是正面写山的"高"和"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侧面烘托山的"高","连"和"陡".(4)《三峡》真妙,妙在语言凝练,你看:"清荣峻茂",一字一景,令人回味无穷,妙不可言.(5)《三峡》真妙,妙在意境丰富,你想:"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奔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清幽;"高猿长啸","哀转久绝"这是凄婉.(6)《三峡》真妙,妙在节奏鲜明,你听:整句与散句结合,齐整而不呆板,错落而不凌乱.四,拓展延伸1.读《三峡》第2段,我们很容易就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学生齐背该诗),这首诗和郦道元的《三峡》有哪些联系学生自由发言,明确:相同点:都描写了三峡风光不同点:体裁方面,《早发白帝城》是诗.《三峡》是写景散文.内容上的联系.(1)文章第2段与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2)文章第4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3)文章第1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2.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投影23-29幅)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师生交流)三峡大坝工程的建设时间表(多媒体展示):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2年11月6日,聚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可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到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老师指名两三位同学发言.五,总结郦道元笔下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郦道元用笔装点三峡,建设者用智慧改造三峡,我相信将来三峡的动人画卷上,一定也会留下属于我们的一笔.课外作业.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2.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