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讲义_图文
合集下载
《孟子两章》课件(共41张PPT)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 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 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 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足以与之抗衡 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便常常会被消灭。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字词小结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修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细读课文
理解、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 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 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检 3分钟
1.背诵全文。
2.预习第二章。
限时练
2019/2/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听读课文,积累词汇。 2·深入理解课文
2019/2/5
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 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 长,但其效果却截然不同。古语有云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 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2019/2/5
《孟子》 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课文 3·翻译课文,理解段落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字词小结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修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细读课文
理解、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 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 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检 3分钟
1.背诵全文。
2.预习第二章。
限时练
2019/2/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听读课文,积累词汇。 2·深入理解课文
2019/2/5
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 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 长,但其效果却截然不同。古语有云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 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2019/2/5
《孟子》 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课文 3·翻译课文,理解段落
《孟子二章》课件

促进道德建设
通过学习《孟子二章》,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 会责任感,推动社会道德 风尚的提升。
提供治理智慧
借鉴《孟子二章》等传统 文化中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智 慧和启示。
THANKS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
孟子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于现代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和 使命。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05
《孟子二章》的实践应用
《孟子二章》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培养道德观念
传承文化底蕴
通过《孟子二章》的学习,家长可以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理解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 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孟子二章》,家长可以向 孩子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
塑造良好品行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孟子二章》中的教诲,培养孩子谦 逊、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行 。
《孟子二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融入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将《孟子二章》作为语 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辅助教 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
孟子的思想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
孟子的思想在历史上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但其影响和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02
《孟子二章》的背景和意义
《孟子二章》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 争霸,人民生活困苦。孟子作为 儒家代表人物,致力于弘扬儒家 思想,解决社会问题。
内容。
开展主题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孟子二章》的朗诵 、解读、角色扮演等主题活动,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孟子二章PPT专题知识讲座

使劳…:…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使……资财缺乏 乱:使……颠倒错乱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D(名词作状语)入:在里面,指国内出:在外面,
E(通假字)曾:通“增” 增
指国外
衡:通“横”梗塞长,指不顺 拂:通“弼 辅佐
F所以: 用来(经过那样旳途径来……)
然后:这么后来 则:假如
于 生于忧患 在
二、请补充例子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补充 事例
1、司马迁 经历磨练, 遭受宫刑之辱写出 了《史记》 2、贝多芬双眼失明,但他不向命运低头, 扼住生命旳喉咙,成为世界不朽旳音乐家。 3、海伦 凯勒从小 双目失明,又聋又哑,但她经过自己
旳不懈努力 ,终于 成为世界著名 旳文学家。 4、春秋时,越王勾践败给吴王夫差,他卧薪尝胆,发
今义 池塘
今义 外亲,外戚
3、通假字 畔: 通“叛” 背
叛
4、常用虚词
A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表承接(修饰) 表转折
委而去之 表 承接
B之 夫环而攻之 代词 ,指代小城。
三里之城 助词,旳
寡助之至 动词 到,往,去
吾欲之南海。
亲戚畔之
辍耕之垄上。 代词 ,指代“失道者”
以天下之所顺 助词,无义(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旳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旳君主,帮助支持他旳人就多,不施行“仁政” 旳君主,帮助支持他旳人就少。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二、请补充例子来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补充事例
1、秦朝施行残暴旳统治,失去了百姓旳“人 和”,所以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
对比 论证
《孟子二章》ppt课件

使……劳累 使……饥饿 财资缺乏 使…
处在贫困之中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
违背;扰乱 用这些(办法)来……
曾益其所不能。
使…震撼 使…坚忍
曾同“增”;曾益,
增加
才能,本领
精选课件
23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 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 的筋骨劳累,使他经饥饿之苦,使他 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 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 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 才能。
精选课件
34
富贵不能淫:钱学森 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
力学家,中国解放时,美国人害怕他回国,先许以高官厚禄, 但他不为所动,后冲破层层阻碍,终于回国。由于钱学森回 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 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 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 救济粮,不受嗟来之食。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 子的气节和情操。
关于纵横家的处世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苏秦使锥子扎 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 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自己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策 划,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 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还会联合别国害你。这种事在他们看 来没有什么的。本来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 胜谁得势,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的不成,就改说合纵, 在策士看来,这理所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 也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 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处在贫困之中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
违背;扰乱 用这些(办法)来……
曾益其所不能。
使…震撼 使…坚忍
曾同“增”;曾益,
增加
才能,本领
精选课件
23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 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 的筋骨劳累,使他经饥饿之苦,使他 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 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 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 才能。
精选课件
34
富贵不能淫:钱学森 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
力学家,中国解放时,美国人害怕他回国,先许以高官厚禄, 但他不为所动,后冲破层层阻碍,终于回国。由于钱学森回 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 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 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 救济粮,不受嗟来之食。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 子的气节和情操。
关于纵横家的处世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苏秦使锥子扎 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 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自己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策 划,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 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还会联合别国害你。这种事在他们看 来没有什么的。本来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 胜谁得势,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的不成,就改说合纵, 在策士看来,这理所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 也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 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孟子二章(共39张PPT)

(3)以顺为正者
以:介词,把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他的相关事迹。 一、字音 往之女家:rŭ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与民由之 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但他遭到贵族排挤,被流放至沅、湘流域,秦国攻破楚国国都后,屈原投江自杀。
劳其筋骨(使……劳累 ) 饿其体肤(使……饥饿 ) 空乏其身(使……财资缺乏 ) 行拂乱其所为(使…… 错乱)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心忍性(使……震撼) (使……坚强(坚忍) )
(三)名词用作动词 人恒过(犯过错) 生于忧患(生存) 死于安乐(死亡)
(四)名词作状语
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发于畎四亩、之古中今异今义义:送出 古义:被任用
中华民族流淌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出 共同点:出身贫贱,历经磨难,终有成就
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于畎亩之中发”
戒之曰
_____________
丈夫之冠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了无数的“大丈夫”形象,请你列举一位并说说 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
—“义”。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013广安)
富贵不能扰乱其心智,贫贱不能改变其操守,武力不 能使其意志屈服。
文本精读 深层探究
1.熟读课文,思考: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成
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正音并翻译课文
《孟子二章》-优秀课件

16
疏通文意 字斟句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7
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 配称为大丈夫?
•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
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
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呼尔而与之: 蹴尔: 用脚践踏着。尔,助词。 不屑: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得不 到它就要死,可是如果轻蔑地吆喝着给他吃,过 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践踏着给人吃,乞丐 也不愿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算不上大丈
夫。
在孟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 是真正的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因迷乱、动摇 、屈服。
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生与死、利与义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二章
疏通文意 字斟句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7
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 配称为大丈夫?
•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
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
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呼尔而与之: 蹴尔: 用脚践踏着。尔,助词。 不屑: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得不 到它就要死,可是如果轻蔑地吆喝着给他吃,过 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践踏着给人吃,乞丐 也不愿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算不上大丈
夫。
在孟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 是真正的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因迷乱、动摇 、屈服。
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生与死、利与义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二章
《孟子两章》课件(共41张PPT)

国家 国防
翻译课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 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 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 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 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 了相位。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域: 限制。以:凭,靠。固国:巩固国防。威:震 摄。寡助之至:之,到。至,极点。畔:通 “叛”,背叛。顺:归顺,服从。故:所以。
本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 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 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 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 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
思10分钟 议6分钟
1· 解释重点词语 2· 翻译文意
2019/3/27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 不顺 “拂”通“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拂士。 辅佐
一词多义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
表露,表现
国
国恒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贝多芬 即使在双耳 失聪的情况 下,仍然坚 持音乐创作。
小结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 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 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 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 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 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 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 境的优越性。 限时练
孟子两章-课件

这样,可是。 4、三里之城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介词,解释为“凭、靠”。
阅读思考
1.本篇文章谈的是战争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2.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 几个?作者认为三者之间谁最重要?
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 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
的?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比一比
•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 3加点字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必有得天时者矣,然 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8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 寡:少。
• 亲戚: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 母兄弟。今义指跟自己家庭 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 畔:同“叛”。
• 顺:归顺,服从。
虚词解释
1、环而攻之而不胜 第一个“而”表修饰,解释为“着、地”。第 二个“而”表示转折,解释为“但是、却”。
2、夫环而攻之 句首发语词,表示下面发议论。 3、然而 不胜者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介词,解释为“凭、靠”。
阅读思考
1.本篇文章谈的是战争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2.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 几个?作者认为三者之间谁最重要?
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 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
的?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比一比
•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 3加点字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必有得天时者矣,然 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8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 寡:少。
• 亲戚: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 母兄弟。今义指跟自己家庭 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 畔:同“叛”。
• 顺:归顺,服从。
虚词解释
1、环而攻之而不胜 第一个“而”表修饰,解释为“着、地”。第 二个“而”表示转折,解释为“但是、却”。
2、夫环而攻之 句首发语词,表示下面发议论。 3、然而 不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