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省优质课一等奖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合欢树》
迁移运用
• 给自己爱的人写一则短柬
延伸拓展
《给母亲的短柬》
1. “当我见到桔梗花砰然绽放,令我 想起你在年轻的日子,大太阳下,撑 着一把伞。”
2. “求你来领我出去,妈妈,我在森林 中迷路了!”
3. “在我小时候,曾骂:‘你去死吧! ’。现在,我多想把那小孩杀掉。”
叹息
第三年 叶子茂盛 高兴不敢大意
又过一年 移栽 念叨
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
“合欢树”是 一种象征,既 是作者个人命 运的写照,更 是母爱的承载 者。
合 作 探 究:
文章中三次写到合欢树,写 到合欢树下渐渐长大的孩子 ,怎样理解?
爱是人类普遍的情 感并会传递下去。
“母亲生前居住的那间小院, 也已经没有了。她亲手种在窗前的 那棵合欢树也未幸免。不过,相似 的小院并不难找到,合欢树更是不 会绝迹。”
《给母亲的短柬》
4.“在电话中说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我偷偷 写个字条:‘对不起,妈妈’。”
5.“妈,我今天在巴士站见到一个女人很像你 ,我帮她提袋子了。”
6.“妈妈,你快乐吗?满足吗?——你猝然去 世后四年,我才有力气问你这个问题。”
7.“你一定很奇怪,我是从来不跟你写信的, 彩子她怀孕了,妈妈。”
合
—
欢பைடு நூலகம்
树
史 铁
生
梳理梗概
为什么在开篇特 意写自己“十岁那年 ”的事?
(提示:和第3段比较, 领会母亲的变化)
与第3段的内容形成呼 应和对照,通过母亲 的变化,突出母爱的 深刻。
深入探究
合欢树有什么变化?母亲的心 情有什么变化?
阶段 树的生长 母亲的心情
那年
挖回心来思在别处
第二年 没发芽
《合欢树》经典优质课件优质教案资料
《合欢树》经典优质课件优质教案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五章第三节《木本植物的特征与分类》,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合欢树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生态价值以及其在我国的文化意义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合欢树的基本特征,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其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植物、分析植物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热爱,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态价值和在文化中的地位。
2.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生活习性和识别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认识这种树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新课导入:介绍合欢树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让学生亲身感受合欢树的特点。
4. 例题讲解:通过PPT课件展示合欢树的识别特征,讲解相关知识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合欢树的形态图,加深对合欢树特征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树形:直立,树冠圆锥形叶: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头状花序,花色淡红果实:扁平,带状2. 合欢树的生态价值水土保持美化环境气候调节3. 合欢树的文化意义我国传统文化象征民间传说与习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收集有关合欢树的民间传说或习俗,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合欢树树形直立,树冠圆锥形。
叶为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
花为头状花序,花色淡红。
果实扁平,带状。
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水土保持、美化环境、气候调节等作用。
2. 合欢树的文化意义:合欢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如寓意吉祥、团圆等。
《合欢树》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合欢树》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会从自然景物中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审美情趣。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学会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3)懂得感恩和珍惜,努力成为有责任感和有爱心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僻词语的含义,提前了解课文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合欢树》优质课教案
《合欢树》优质课教案《合欢树》教案池州市第八中学姚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作者史铁生。
2. 疏通文意,学会通过对事件的把握体会其中饱含的作者的深沉情感。
3. 赏析合欢树形象,提高品读散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丰富内涵的能力。
4.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借助生活琐事和细节描写表现情感主题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1. 注重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熟悉文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注重诵读,诵读全文以及其中感人至深的句子,在诵读中品味情感。
3. 围绕关键问题,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
情感与价值观:1.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浓浓亲情,收获感动。
2. 理解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深愧疚,引发联系自身的反思。
3. 激发学生珍视亲情,学会感恩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诵读文章相关文段,体会作者在叙事中抒发的深沉情感。
2. 在收获感动的同时,理解作者深深的愧疚,引发自身的反思。
教学难点1. 品读合欢树形象的丰富内涵。
2. 学习文章借生活琐事和细节描写表现情感主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诵读品味、讨论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与《我与地坛》前两节,了解作者史铁生的大致人生经历与其对母亲的深切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满文军歌曲《懂你》。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满文军这首歌抒发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怀念和热爱,那种发自心底的共鸣震撼每一位听者的心灵,是一首深刻歌颂母爱的歌曲。
然而,懂得亲情,懂的母爱是有一个过程的,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史铁生是怎样理解母爱的。
二.谈谈作者关于史铁生。
大家经过了预习,就请你讲讲你所了解的史铁生吧。
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 1 -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合欢树》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合欢树》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合欢树》教学设计课程思政主题:一棵永恒的合欢树,一首深情的母爱赞歌教学目标1.语言构建与运用立足文本,阅读品味语言,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2.思维发展与提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象征手法等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4.文化传承与理解超越文本,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学会感恩,珍惜拥有。
教学重点理解永恒不变的是“我”母亲的深情和母亲对“我”的深爱。
教学难点1.探究“合”的含义以及作者和妈妈真正实现“合欢”的意义,理解作者思想的转变;2.品读文中令人难忘的生活细节和关键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叙事背后含蓄而深沉的情感。
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史铁生曾经在书中这样写道: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它们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它们是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合欢树》,在《合欢树》这篇课文中咂摸这种复杂的情感吧。
二、整体感知(一)细读文,注视“我”的变化1.十岁的我写的一手好作文2.二十岁的我双腿残废3.三十岁我发表第一篇小说,母亲病逝四年4.三十三岁小说获奖,心烦摇车躲到小公园、后来到老院子但没进去,告别街坊摇车到街上,悲伤也成了享受仔细品读下面的文字,可以得出哪些思考?“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秋天的怀念》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
《合欢树》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合欢树》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合欢树》公开课优秀课件实用!(1)
《合欢树》公开课优秀课件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合欢树》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合欢树的特征、生长环境、生态习性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该内容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二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合欢树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和生态习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态习性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PPT课件、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植物,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种树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内容讲解:a. 介绍合欢树的基本特征:形态特征、生长周期等。
b. 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气候、土壤等。
c. 阐述合欢树的生态习性:耐旱、耐寒、抗污染等。
d. 分析合欢树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绿化、美化环境,提供木材、药材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让学生亲自感受其特征。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基本特征2. 合欢树的生长环境3. 合欢树的生态习性4. 合欢树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描述合欢树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b. 分析合欢树的生态习性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c.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合欢树的认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对合欢树的认识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生长环境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植物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如树干、树叶、花朵等,可通过实物或高清图片直观展示。
合欢树一等奖教案
合欢树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合欢树》一课为例,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③第二单元。
本单元主题是“亲情、友情与成长”,旨在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感悟成长的过程。
《合欢树》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母亲在合欢树下的往事,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亲情的深厚。
文章以合欢树为线索,穿插讲述了作者童年、少年和成年三个阶段的生活片段,展示了亲情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亲情的伟大。
2. 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
3. 能够提高自己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亲情的深厚。
难点: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合欢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3. 课堂讲解(20分钟)讲解文章的背景,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
4. 互动环节(10分钟)5. 朗读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合欢树亲情成长象征手法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3. 朗读课文,并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家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
但在朗读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把握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合欢树》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合欢树》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合欢树》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文化内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特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及生态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合欢树实物或图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植物,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种树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合欢树的相关知识,包括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合欢树,描述其特征,并进行讨论。
4. 例题讲解:以“合欢树的形态特征”为例,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特征。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合欢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生长环境2.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3. 合欢树的生态习性4. 合欢树的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描述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答案: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包括树冠整齐、叶形独特、花朵美丽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合欢树象征着爱情、亲情和友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合欢树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植物,了解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及生态习性的理解。
《合欢树》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合欢树》教案一、教案背景《合欢树》是著名作家萧红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叙述女主角乐融融的婚姻生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沉重的束缚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教学《合欢树》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对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和婚姻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意识、批评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合欢树》的背景知识,熟悉故事情节。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他们的性格,理解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分析小说中的社会思潮及故事中所揭示的封建礼教对女性造成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理解、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5.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通过审视小说中的女性命运和婚姻问题,引导学生反思现实社会中的婚姻观念和女性地位。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他们的性格。
2.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社会背景和小说作者的生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课文解读(1)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他们的性格,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文本分析(1)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引导学生反思现实社会中的婚姻观念和女性地位。
(2)讨论小说中的社会思潮和封建礼教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加深对封建社会的认识。
4.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1)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女性命运和婚姻问题对他们的启示。
(2)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社会思潮。
最新中职职业-语文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获奖《合欢树》教学设计
错过,就是过错?——《合欢树》教学设计精品文档设计亮点1.紧贴文本立足《合欢树》散文文体特征,挖掘文中种种“错过”背后的复杂情感流动和深刻智性思考,领会作者独特选材视角和精到言语表达。
紧紧抓住语言这把钥匙,打开文本,让学生真正深入“这一篇”,读懂“这一篇”。
2.紧贴学生以学生的母爱体验和阅读初感为基础,以“错过”巧妙引入,抓住文中学生易忽略的质朴的对话、简洁的虚词,由寻“错过”到思“错过”,通过碰撞、咀嚼、表达,形成“错过,就是过错!”——“错过,就是过错?”的教学框架,使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由浅入深,把对文中母爱的感受提升到对生命真谛的领悟,体会流淌在史铁生文字里的“起伏”与“宁静”。
教学理念1.从“外”到“里”文章有不同体式,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以合适的方法读不同体式的文本,从这一文本中读出应该读出的东西,即要有文体意识。
散文叙述的是日常琐事,表达的是作者独特情感认知,它是作家的秘密,它最容易亲近,又最不容易读透。
散文教学要将触角由外在的言说对象转到内在的作者独特情感体验以及言语表达上去。
这是本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的出发点。
2.从“教”到“学”精品文档佐藤学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指出真正的教学应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应让学生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身对话。
以此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点,本设计尝试激活学生个体经验,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打开文本,找到学生与“这一”文本对接的通道。
文本分析1.文本定位《合欢树》选自高教社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作为首篇,它意在引导学生以感受母爱生发对“人性美”的体悟。
基础模块上下两册开篇课文都以“母爱”为话题,二者排放次序可谓精妙。
《我的母亲》情感相对单纯,教学着力点在文本语言表达的分析和领会上,而《合欢树》内涵更为丰富,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教学着力点应是藉由文本语言表达探究作者对母爱和生命的独特体验。
2.文本特点孙绍振指出,散文不仅要表现感觉、感情,更要关注理性的思考,智性的表达。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引导学生研读和品味作品,体会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3.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体会沉静、淡然的语言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教学目标从文章题目和文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
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李陵悲吟:“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人啊,恬然于父母铸就的港湾,便会向往外面世界的精彩;能够承欢于爹妈的膝下,谁又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人们常说,“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史铁生的《合欢树》里蕴含着的,就是这样一份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
2.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3.品味母亲的形象。
问题:母亲生前的哪些话、哪些事至今还缠绕着“我”?(1)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有何不同的表现,为什么要写这件事?答: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但母亲没有表扬“我”,而是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作文做得还要好,还说“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这让“我”听得扫兴,就装着根本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对治好“我”的腿终于绝望的时候,发现我在写小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就形式而言,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对同一件事,母亲先后说过不相同的话,这是由于“我”的境遇不同,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样。
对于年少的心高气傲的急切期待母亲表扬的孩子来说,一瓢冷水可以让孩子冷静,不至于骄傲、自满;对于因残疾而绝望的青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这是激励,以此鼓励“我”振作精神,把写作的路走下去,以获得生的勇气和尊严,可见母亲用心良苦。
《合欢树》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合欢树》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的生长背景和创作意图。
1.1.2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语文素养。
1.1.3 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培养阅读散文的习惯。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1.2.2 学会利用参考资料,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1.2.3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3.2 领悟作品中所传递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价值观,提高道德品质。
1.3.3 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生态环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
2.1.2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1.3 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作者的生长背景和创作意图。
2.2.2 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2.3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生长背景。
3.1.2 提问:“合欢树”在文中象征着什么?激发学生思考。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3.2.2 学生结合参考资料,深入剖析课文。
3.3 合作探讨3.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3.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4 教师讲解3.4.1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3.4.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3.5 课堂小结3.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3 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关注合欢树的保护。
第五章:评价反馈5.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合欢树》公开课优秀课件实用!
《合欢树》公开课优秀课件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二节《木本植物的特征与分类》,详细内容围绕合欢树(Albizia julibrissin)的形态结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繁殖方法,提高学生对木本植物的识别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3. 通过合欢树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对园林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繁殖方法。
难点: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及其与其他木本植物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PPT、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形态特征,引出本节课主题。
2. 知识讲解:(1)合欢树的形态特征:树形、叶子、花朵、果实等。
(2)合欢树的生态习性:生长环境、生长速度、适应性等。
(3)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播种、扦插、嫁接等。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识别。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合欢树与其他植物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学会区分。
5. 随堂练习:发放植物识别卡片,让学生识别并描述合欢树的特征。
6. 应用拓展:介绍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如孤植、列植、丛植等,并让学生设计园林景观。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特征树形叶子花朵果实2. 合欢树的生态习性生长环境生长速度适应性3. 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播种扦插嫁接4. 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并举例说明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2. 答案示例:合欢树具有优美的树形,叶子为二回羽状复叶,花朵为头状花序,果实为扁平的荚果。
在园林中,合欢树可孤植、列植、丛植等,如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花灌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PPT展示、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合欢树的特征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中职职业 语文教学设计比赛 一等奖获奖《合欢树》教学设计
错过,就是——《合1.紧贴文本立足《合欢树》散文文体特征,挖掘文中种种“错过”背后的复杂情感流动和深刻智性思考,领会作者独特选材视角和精到言语表达。
紧紧抓住语言这把钥匙,打开文本,让学生真正深入“这一篇”,读懂“这一篇”。
2.紧贴学生以学生的母爱体验和阅读初感为基础,以“错过”巧妙引入,抓住文中学生易忽略的质朴的对话、简洁的虚词,由寻“错过”到思“错过”,通过碰撞、咀嚼、表达,形成“错过,就是过错!”——“错过,就是过错?”的教学框架,使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由浅入深,把对文中母爱的感受提升到对生命真谛的领悟,体会流淌在史铁生文字里的“起伏”与“宁静”。
1.从“外”到“里”文章有不同体式,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以合适的方法读不同体式的文本,从这一文本中读出应该读出的东西,即要有文体意识。
散文叙述的是日常琐事,表达的是作者独特情感认知,它是作家的秘密,它最容易亲近,又最不容易读透。
散文教学要将触角由外在的言说对象转到内在的作者独特情感体验以及言语表达上去。
这是本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的出发点。
2.从“教”到“学”佐藤学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指出真正的教学应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应让学生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身对话。
以此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点,本设计尝试激活学生个体经验,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打开文本,找到学生与“这一”文本对接的通道。
1.文本定位《合欢树》选自高教社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作为首篇,它意在引导学生以感受母爱生发对“人性美”的体悟。
基础模块上下两册开篇课文都以“母爱”为话题,二者排放次序可谓精妙。
《我的母亲》情感相对单纯,教学着力点在文本语言表达的分析和领会上,而《合欢树》内涵更为丰富,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教学着力点应是藉由文本语言表达探究作者对母爱和生命的独特体验。
2.文本特点孙绍振指出,散文不仅要表现感觉、感情,更要关注理性的思考,智性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 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 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地香气,只是花 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 所有的叶子居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来晨展 暮合。人们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也就把 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了。
这个故事让人觉着,这合欢树在欢乐 的名誉之下所承受的苦难过于沉重,让人 不由得觉着分外伤感,觉着这世间的一切 美好,其实大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景,由凄 美的灵魂支撑的希望的形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象征手法: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 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文学手 法。
象征的条件: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 , 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要有相似点、相近点 。 (与比喻的区别?)
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年轻美貌 热爱生活
调皮活跃 童心未泯 争强好胜
二十岁 双腿残废 早生华发 全副心思 为我治病 心灰意冷 隐忍退让 励我写作 抱着希望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思念感怀
母亲从外貌到性格的巨大变化甚至反差说明了什么?
形象特点: “年轻” “聪明”
母亲 作 文
“好看” 爱美 爱生活
Q1:浏览全文,根据合欢树出现前、出现后 的顺序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说说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分段分到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 上瞎逛,不想回家。”
前面部分写母亲生前的事, 后面部分写母亲逝世后的事; 前者以写“人”为主(实写), 后者以写“树”为主(虚写)。
主题是母爱。全文“无处不在写母爱”。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 小说《务虚笔记》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 篇小说奖。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获得 了很大影响。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 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 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根据下列提示,简要叙述合欢树的由来。
合欢树是母__亲____到_劳__动__局__给__我__找__工__作______时,在路__边___ 挖来的,种在_花__盆___里,母亲非常 喜欢 。第二年,合欢树 ___没__有__发__芽__,母亲___叹__息__了__一__回____。第三年,合欢 树 却又长出叶子 ,而且__茂__盛__了__。母亲 高兴了很多__天__, 常去 侍弄它 。第四年,合欢树长在 窗前的地上 ,母亲 盼望它开花 。第五年,我们搬家,我们把合欢树忘__记__了__。
合欢树——母亲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 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 见证,是母亲生命的另一种 呈现方式。
合欢树——作者自己
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 是病中的作者的象征。
忘记了合欢树 ,不愿提起 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 很想看看合欢树,悲伤也成了享受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的象征。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象征。 合欢树——欢树”
母亲
两腿残废 没有发芽 开始写作 茁壮成长 事业有成 花繁叶茂
叹息,不放弃 高兴,常侍弄 去世,没看到
母亲的恩泽
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 而用《合欢树》为题?
“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1. 母爱树
合欢树仿佛是“我”的患难兄弟,又是母爱的象 征和化身。母爱把“我”和合欢树的命运紧密地 联系起来,母爱是“我们”共同的生命之源。母 爱是博大的,深厚的,无私的,它不仅意味着关 爱与呵护,更意味着信任与理解。 在这棵树上, 也寄托着母亲对我的希望。
2.思念树。我对合欢树那种既渴望相见,又刻意回 避的复杂情感,正是“我”对 母亲无比怀念之情的深刻表现。 为什么刻意回避?
3.母子合欢树。生命中不能剥离之情! 象征意味的转变。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 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 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 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 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 来有相似之处。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语言描写)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 写)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对于治病丧失信心 对生活感到绝望
“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 时
母亲
因操劳而早逝
理解了母亲的苦心,理解了
我
母爱的伟大,深深思念母亲
的同时又满怀深深的愧疚
(子欲养而亲不待)。
Q3:合欢树与母亲、 与我是什么样的关系?
艺术效果: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 体化,显得更含蓄 。
1、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有着某些精神、气质 或情感上的相通。
2、象征使要抒发的感情有了实物的寄托,更有 深度和美感。(如旭日象征新生和希望;高尔基 笔下的海燕象征?)
对我获奖态度:故作轻慢、警戒勉励
竞 赛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获
奖
时
“扫兴” “故意笑”
我 “装作”
——倔强 好强 怄气
“我”双腿残废 后
给“我”治病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鼓励“我”写作
语言描写
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动作描写
无私无怨 坚强执着 宽厚仁慈 牺牲奉献
“我”双腿残废 “我”对母亲的态度 :后
史铁生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 叶互生,为偶数。花美,形似绒 球,清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 日落而合。有“马缨花”、“绒 花”之称。常象征夫妻恩爱、婚 姻美满。
这合欢树最早叫苦情树,也不开花。 相传,有个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 进京赶考。临行时,妻子粉扇指着窗前的那棵 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 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 诺而去,却从此杳无音信。粉扇在家里盼了又 盼,等了又等,青丝变白发,也没等回丈夫的 身影。在生命尽头即将到来的时候,粉扇拖着 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株印证她和丈夫誓 言的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丈夫 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 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 欢合!”说罢,气绝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