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 探讨李商隐主题多样性

合集下载

论《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

论《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

论《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向来认为《锦瑟》的主题有多种,比较有代表的是:悼亡说、自慨出身说、弹瑟说。

只管各说有很大的差异,可是都言之有据。

本文拟从另一角度来阐释《锦瑟》的“悲情”说主题,并联合其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说明其所写“悲情”的模糊性和复杂性。

一中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一世是崎岖多灾的,造成其惨剧性人生的要素也是多种的。

他所处的中晚唐正是朝代日趋衰落,社会各样矛盾尖利的期间,再加上自己有才没法获得发挥的贫士渎职的不平,老婆的早亡等原由,给他的心灵留下了伤痕。

反应到他的诗文中,就表现出浓郁的惨剧性色彩。

他的诗文也成为了其惨剧性人生的外化。

《锦瑟》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颇重的。

就其基调而言,全诗是充满悲伤的,意象是模糊的、迷茫的、支离破裂的。

只管这样,全诗实有其内在一致点将各个意象连成一体,这就是诗人主观化的情思。

自然,作为一名抒怀诗人,李商隐是重情的、主情的,反应到作品中就特别关注情,存心于写情和抒怀。

在这首诗的尾联,他特别提到“此情”,这些情正是上文所言之情的代指。

可见,作者是存心识要向读者传达此诗是他的写情之作,经过写情向读者传达模糊之情和艰涩之情,同时能领悟他的人生磨难。

罗宗强先生在剖析《锦瑟》时就曾言:“ 由五十弦的锦瑟而思华年,锦瑟喻什么 ?是喻’断弦’因之是悼亡,或许喻行年五十而为感叹出身遭际 ?喻体锦瑟所要喻的本体并未出现,取代本体出现的是一缕迷惘的情思。

庄生梦蝶喻什么 ? 取代本体出现的是一种迷惑感叹的情思。

杜鹃啼血出现的是一种凄恻悲伤的情思。

以下的两个喻体情况也类此所表露的悲伤情调、迷惑希望与迷惑绝望的情思却极其浓烈。

全诗所表现的是浓厚的怅望、迷茫、感慨的模糊情思”固然,罗宗强先生是从造成李商隐该诗意象模糊的原由来剖析《锦瑟》,可是从中也能够为我们剖析《锦瑟》的主题以很大的启迪。

因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主要原由在于其意象的解读难,而假如能够找到解读意象的打破口,那么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摘要】《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运用比喻、对比、象征、意象和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法,展现出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和痛苦。

比喻手法使诗歌中的琴弦比喻为人的感情,对比手法则对照了琴弦的美丽和脆弱,象征手法则将琴弦与人心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意象手法通过描绘琴弦的形态和声音传达了诗人的心情,而音乐手法则为诗歌增添了动听的音乐感。

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感慨和追求,使诗歌富有情感与音乐美感,展现出了深刻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李商隐, 《锦瑟》, 艺术手法, 比喻手法, 对比手法, 象征手法, 意象手法, 音乐手法, 文学作品, 引言, 正文, 结论, 背景, 重要性.1. 引言1.1 介绍李商隐《锦瑟》的背景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细腻、含蓄而著称。

《锦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离别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追求和失落。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对比、象征、意象和音乐等手法,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读者,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锦瑟》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感受他那种深沉、含蓄的内心世界。

1.2 阐述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文学作品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播文化、表达情感的载体。

文学作品可以带领读者探索人性的深层次,反映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李商隐的《锦瑟》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通过深邃的意象和精妙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沉重,引发人们对爱情和生命的反思。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赏析,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艺术性和审美享受,更在于它对人类情感、思想的影响与启迪,成为人们心灵的一种精神食粮,滋养着人们内心的丰富与深度。

对李商隐《锦瑟》的分析

对李商隐《锦瑟》的分析

对李商隐《锦瑟》的分析对李商隐《锦瑟》的分析晚唐李商隐的诗歌意象纷繁复杂,以其诗意的朦胧美著称。

一、图形背景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早在一个世纪前就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首先提出,后由心理学家用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

在观察周围环境时,人们倾向于把所关注的物体作为知觉上凸显的图形,而把周围环境作为背景,即突显原则。

经过各理论家对图形背景理论的丰富与拓展,如今,图形背景已经淡化了具体事物的外衣,它们所各自代表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从具体事物到抽象事物,甚至是思想、意境等也可分别对应到图形和背景上。

Stockwell认为,阅读是影像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令人震撼的形象和回声的过程,文学的语篇特征,含义和联想正式建立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之上。

(刘立华、刘世生:2006)诗歌之所以感人且让读者产生共鸣,与诗歌本身所提供的图形背景的建立与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运用图形与背景理论调控自己的作品(尽管作者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让文学文本尽可能的传达自己的意思;而读者在阅读时根据作者的安排和思路,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解码文本中的情节、人物、意象等等。

二、《锦瑟》:通过意象叠加方式体现图形背景通过意象叠加方式体现图形/背景关系主要是根据联想特征中空间大小、突显性、依赖性决定。

(梁丽、陈蕊,2008)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前三句全部为名词,没有一个动词和介词,通过几个意象的叠加,构成了一副画面。

前三句中,“瘦马”为图形,其余的“枯藤、老叔、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均沦为背景。

后两句,夕阳西下,黄昏将至,“断肠人”依然在“漂泊”。

人物相对于整个环境成为图形,而前面所有环境均为背景。

众多密集意象的使用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李商隐的无题诗意象丰富、意境幽远、情感浓郁,《锦瑟》作为李商隐无题诗的代表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由于本文意象繁多,意境深远,主旨众说纷纭,因而笔者仅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解读文本本身。

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李商隐的《锦瑟》属于咏怀诗,李商隐借瑟咏怀,抒发了自伤身世的感慨。

一从题目上看,《锦瑟》只取首联头两个字为题,应属无题诗一类。

无题诗中有一部分是以描写爱情为主题的艳诗,另一部分则是有寄托意义的朦胧性抒情诗。

如《无题》(何处哀筝随管急)一篇,即借贫寒女子无媒难嫁,自伤迟暮,抒写政治上失意的苦闷。

《锦瑟》当属无题诗中后者,此类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在内容的把握上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锦瑟》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时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结合写作的背景和张中行先生的注释,我们可以对《锦瑟》的内容作如下的诠释:“轻抚锦瑟,往事涌上心头,似乎一弦一柱都在追忆思索着已逝的美好华年。

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往事,简直一言难收。

曾经也有过梦想,就像庄子在拂晓时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也害过相思,就像杜宇把自己心中的幽怨寄托在杜鹃的哀鸣之中。

可如今,梦已破灭,情亦难终。

残留于我们的,只是一生的迷惘、无谓的追求,像晴日照耀下的蓝田宝玉,可望而不可及。

回想起来,旧情着实难忘,只是一切都不复存在,恍若隔世,如水东流。

”和中唐诗人相比,晚唐诗人无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有的只是理想无法实现的慨叹和雄才无法施展的感伤。

李商隐以瑟起兴,通过对流失年华的回忆,叙述自己理想完全变成虚幻,表达了他不能实现理想的遗恨和忧国伤时的感情。

和其他几位诗人相比,他不像白居易那样,借琵琶女之口抒发自己的心中之苦,不像李贺那样,运用一些神秘的虚幻的意象表现出自己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构思,也不像韩愈那样,用多种意象和陡健的笔锋来感染读者。

李商隐只在隐隐的瑟声中,将读者带回过去,让读者感受他的经历,用他那微妙的笔触、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去撩拨读者心中那根同情之弦。

以上是对《锦瑟》内容的粗略分析。

从《锦瑟》看开去,李商隐的无题诗还包括以描写爱情为主的艳情诗。

《锦瑟》主题解读

《锦瑟》主题解读

《锦瑟》主题解读我认为《锦瑟》主旨是诗人自伤身世。

李商隐的爱情诗尤为出名,像两首《无题》,其中均有传诵千古的佳句,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

如果这首诗被看做“悼亡诗”,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然而若再深入挖掘,“悼亡”也可看成是自伤身世的一种表现。

李商隐一生仕途不得志,然而起初婚姻的幸福美满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妻子王氏的早逝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让他的精神世界开始迷茫,在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中,他更加感伤自身坎坷多舛的身世,于是造就了这首“独恨无人作郑笺”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在演奏,它悲凉凄苦的音调勾起诗人的满腹愁绪,奠定了全诗凄婉哀愁而又隐晦的感情基调。

诗人倾听弦声,音乐悠悠中,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历。

诗人已经步入中年了,曾经的年华早已不待人,只顾匆匆离去,可是记忆却历历在目。

当年的意气风发早已寻觅不到,曾经的春风得意被现实狠狠地打垮,岁月的沧桑给诗人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妻子已然不在,风雨之中徒留诗人一人黯然神伤,那些曾美好的时光终成记忆,幸福却也永远回不来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究竟哪些是梦境哪些是现实,谁还分得清?悠悠琴声,如梦如幻,梦幻中的诗人有些迷茫,若心找不到方向又该怎么办?诗人的身世正是在这惘然之中,诗人本是最无辜,偏要夹在两党之间处处受排挤、打击,他便迷茫了。

诗人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没,空有满怀壮志却有施展的机会,何其可悲啊!“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万物朦胧,若有若无地让人心怀期待。

可是那理想的缥缈是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理想在前方,诗人却永远无法到达,正如那海市蜃楼,美好的终究是幻影。

诗人心中的凄凉悲苦,根源是他那浮萍般的身世,他在人事中浮沉找不到精神的寄托,孤零零的诗人让他笔下的诗句都虚无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到哀痛,年华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苦涩的悲哀。

在明月有泪的悲凉里,在良玉生烟的缥缈中,诗人回忆他的年华往事,追忆昔日的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年华流逝不等人,而我的远大抱负已然成空。

锦瑟 研究性学习报告

锦瑟 研究性学习报告

《锦瑟》李商隐研究性报告摘要:选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李商隐《锦瑟》一诗是大家所熟悉的,众所周知,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莫衷一是。

今天看来,自然不能说每一种说法都有道理。

对诗意的理解有种种歧义皆因这首诗意象朦胧,意境凄迷,古今读者都似雾里看花,难得真切。

正文:首联意思是说:锦瑟啊锦瑟,你怎么会五十根弦呢?我弹奏起瑟弦一音一节使我回忆起已逝的青春年华。

首联告诉我们这首诗的诗心是“思华年”。

再看尾联,尾联实际上是呼应首联,意思是说:美好的青春年华已经流逝,只能成为一种追忆,但青春年华的酸甜苦辣之情在当时实际上就使人惘然不知所措了。

尾联抒发一种惘然之情,而这种惘然之情是通过诗人的追忆所获,所以这首诗的线索是追忆,不是很明白吗? 然而,事实并不那么简单,难就难在对“此情”的理解。

“此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呢?我们必须通过理解中间两联,才能确切理解感受这首诗所要抒发的感情。

首先我们来看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

第一组物象我们可以概括为:“庄生晓梦”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是这样的:“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蓬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这句话讲的是庄子哲学的相对性的。

从庄子来说,可以说是庄子梦为蝴蝶;而从蝴蝶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蝴蝶梦为庄周,因而物是相对等齐的。

“晓梦”是美好的,却又是短暂的。

“迷”和“梦”会使我们感知到一种人生“虚幻性”。

从更为深层的文化意义上说,李商隐还受庄子超脱思想的影响。

关于庄子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庄子妻子死了,他不但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十分高兴,他的朋友不理解就问庄子这是为什么呢?庄子就告诉他说,人是积气而成的,来自于自然,现在人死人,又返回自然,不是应该值得高兴的吗?可见庄子哲学的超脱性,李商隐显然也多少受到他的思想影响。

再看“望帝齐心托杜鹃”典故。

青春之碑下最绮丽的花束——李商隐《锦瑟》主题解析

青春之碑下最绮丽的花束——李商隐《锦瑟》主题解析

青春之碑下最绮丽的花束——李商隐《锦瑟》主题解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云:“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这首诗虽然在理性方面难于加以确切的解说,但在感性方面却极易于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喜爱。

诗很具感性,是因为它的形象;诗又很难懂,也是因为它只绘形象,扑朔迷离。

要读懂这首诗,我认为主要应去分析诗的形象,看它给予我们的感发、感动及联想是些什么,而不必去比附事实。

现在先大概的一下诗的概况。

意释如下:锦瑟啊,你为何要有五十根弦呢?每一根弦上所弹奏的哀怨缠绵之声,都像是我追思青春年华的深沉叹息!就像庄周梦醒不知自己梦为蝴蝶,还是自己乃蝴蝶所梦一样,(我之追思逝去的年华也一片迷茫,青春已逝,年华如梦!)望帝能将自己伤春之心寄托于杜鹃的哀鸣,明月照耀的浩瀚大海上,鲛人以晶莹的泪珠告诉世人她的愁苦,碧玉用升腾的烟雾告诉天下自己深埋在山中,(我能用什么来表明自己的愁思呢?)而且,我能清晰地追忆过去么?唉,就是在当时亦已茫然如梦了!注释⑵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庄生梦蝶”比喻梦幻迷离、往事追忆,或梦中佳趣。

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杜宇帝因臣子治水灾有功禅位退隐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李商隐诗词《锦瑟》主题的多样性

李商隐诗词《锦瑟》主题的多样性

李商隐诗词《锦瑟》主题的多样性《锦瑟》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而著称,也以其特有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吸引历代诗评家和注家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锦瑟》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颇得文人雅士的喜爱,但它的主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说、寄兴说和诗序说,每一种学说对诗歌有不同的解读,甚至同一种学说,也有不同的解读。

在认真研读了李商隐的生平、身世资料后,笔者认为《锦瑟》的主题除了悼亡、恋情、自伤和寄兴,还向人们揭示了在对美好事物追求时的迷恋和执着,在美好事物消逝时的失落和怅茫;描绘了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一种复杂心境,莫名的失落、无端的惆怅、说不出的美好和道不明的感伤……古往今来,惹人喜爱的爱情诗比比皆是,令人赞赏的自伤诗数不胜数,为什么只有《锦瑟》倍受推崇?笔者认为,《锦瑟》所揭示的复杂而又无可名状的心境才是它真正引人入胜的原因。

锦瑟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首联写“锦瑟”,是绘有花纹的瑟,是对瑟的美称。

古人有“宝剑配英雄,红粉送佳人”的传统,开篇写瑟的制作精良、装饰华美,来突出瑟的主人温文尔雅,诗人才华横溢、玉树临风的形象跃然纸上。

“五十弦”,有人说象征诗人年近五十的人生(作者创作此诗时46岁),这种说法有点牵强;有人说此处应指25根弦,象征诗人亡妻25岁而殁,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更是附会;也有人说玉谿生写瑟常用“五十”之数,“五十弦”并无深意。

笔者认为,古瑟50弦,后来的瑟一般25弦,那我们能不能猜想“五十弦”是一对少男少女在对奏呢?想象作者25岁时见到王氏的情景,这是否也有合理之处呢?“一弦一柱思华年”,精美的瑟,让人联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爱慕的对象和一生中的美好时光,古人也常常用美好的事物象征自己的才华、理想与抱负。

分析李商隐《锦瑟》的主旨

分析李商隐《锦瑟》的主旨

分析李商隐《锦瑟》的主旨一、要尊重人类思维的规律。

二、把诗歌作品看作一个内容上互相紧密联系的整体,而不是将各部分割裂开来分析。

上面本人已经提到,如果是“感伤身世的诗”,要探究意象、典故、传说等自身或者是背后隐藏着的意味,与李商隐的身世有无关系,存在怎样的关系。

除此,还要从整体上考虑这些意象、典故、传说相互间的联系。

这或许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方法,但是本人认为,在用之考究诗人的思想主旨上去,无疑要比很多没有根据的“奇思妙想”要好得多。

对于很多“奇思妙想”的方法,用之于文本创作技巧和手法的探究,或许是好的方法。

因为,主旨是作者思想中的东西,是唯一的,容不得我们通过玩“文字游戏”去臆测,技巧和方法是诗人自身无意识或者是有意识提炼出来的,直接通过语言和作品的架构体现出来,我们能够直观的从作品表面看到,这时候“奇思妙想”探究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只要有根有据,不需要去推测诗人本身有没有这种看法。

简单的说,也就是从作品中解读出的思想主旨,是我们和诗人共同的,作品中得出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诗人没有意识到的,尽管对它们的探究都是以“当下人的眼光”看的。

因此,本人认为运用这一传统的方法去探究李商隐《锦瑟》的主旨尚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这样李商隐才不是一个神秘的人,才是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而不是一个“失常”或者“超常”的人,无论是“失常”还是“超常”都是一种不正常,不正常就是疯子,只有疯子才能胡说八道、胡拉乱扯。

但李商隐自身,其并不是疯子,即或是疯子,也是一个“正常的疯子”,具有正常的思维,倘我们用一些“奇思妙想”、“无端臆测”去理解其诗歌的主旨,那么我们才是“真正的疯子”,残忍地贬低了这位“正常的疯子”,把他当成了“真正的疯子”。

下面,我们就简单解读下《锦瑟》这首诗。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从义山写此诗的年龄来看,其当时大概是四十七岁,年近五十。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李商隐 锦瑟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李商隐 锦瑟

论李商隐诗《锦瑟》的多重诠释摘要:《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七言律诗。

有人说是这首诗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已故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音情感相结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瑟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一首七言律诗自晚唐以后在各个朝代时段,都有学者诗人对其作出多重的诠释。

以下将从咏瑟、悼亡、自伤,三个方面去论述这首诗歌的含义。

关键词:李商隐七言律诗咏瑟悼亡自伤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生于河南荥阳。

他的诗作文学价值很高,并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二十二首被收录,位列第四。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瑰丽,尤其能把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

诗人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仕途坎坷,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

诗家自古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有人说是这首诗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已故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音情感相结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瑟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一首七言律诗自晚唐以后在各个朝代时段,都有学者诗人对其作出多重的诠释。

以下将从咏瑟、悼亡、自伤,三个方面去论述这首诗歌的含义。

此诗截取诗篇的首二字为题,以发端比兴实际上是一首无题诗。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这是一首咏瑟的诗歌这首诗的在历代有多种诠释,有者说是咏瑟,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都是瑟所表现的音乐境界,是适、怨、清、和四种情调。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本文以《锦瑟》语境的若干意见为引首,浅析《锦瑟》诗情感内涵:以心境作为表达对象,表达复杂精微的人生感受和人生经验。

同时知道了多解的原因源于此,而且只有对李商隐创作的特殊性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的诗歌。

关键词:李商隐情感内涵熔铸物象锦瑟绪论李商隐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诗人。

他的诗歌我看过不少,和许多人一样,尤为喜欢他的《无题》诗,这首《锦瑟》以诗歌的前两个字作题目也应该是他的无题诗。

对于这首诗,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

我认为《锦瑟》这首诗是以作者的整个心境作为描写对象的,写出了一种人类普遍的体验。

在本文的写作中,我首先阅读了大量关于《锦瑟》文章的注解,历来它获得了较全面的感性认识;然后查阅了关于它的论文,获得了于此相关的理性认识,并了解到对李商隐的研究动态。

然后形成自己的文字,这是自己对《锦瑟》的一次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最难解的一首诗,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就曾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们瑟怨年华。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做郑笺。

[1]清代诗人王士祯也说:一篇《锦瑟》解人难。

从九世纪至今1000多年来,对此诗所反映的具体内容的解说仍无定论。

原因何在值得我浅析探索。

对此诗内容的说法,归纳起来约有如下诸说:一、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

宋刘《中山诗话》及计有功等持此说,认为李商隐此诗是写他和令狐楚之子令狐淘府中的爱妾或侍女名叫锦瑟的爱情。

首句即指其名,第三句写爱情如梦幻,未成。

第四句诗人把春心托诸杜鹃;第五句写归还爱情之信物明珠,悲伤有泪;第六句写爱情的美好愿望化为烟雾。

清纪昀在《玉溪生诗说》中认为此诗是“别有所欢,中有所恨,故追忆而作”。

苏雪林在《唐诗概论》中则说这是李商隐掉念与宫女私情之作,以上所说都不出爱情诗的范围。

《锦瑟》课例比较研究

《锦瑟》课例比较研究

《锦瑟》课例比较研究引言《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其诗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历来为人们所传颂。

然而,对于《锦瑟》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锦瑟》课例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课例的特点和优点,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锦瑟》。

《锦瑟》创作于唐代,作者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成为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内容分析《锦瑟》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子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锦瑟”、“五十弦”、“庄生梦蝶”等,这些意象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深厚的内涵和意境。

此外,诗歌中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遗憾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这种情感表达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课例比较本比较研究选取了两个《锦瑟》课例进行比较,分别是课例A和课例B。

课例A是一位年轻教师的教学课例,他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注重对诗歌的逐句讲解和翻译。

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但可能会限制学生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和想象力。

课例B是一位经验丰富教师的教学课例,他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注重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和欣赏。

他通过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此外,他还引入了一些其他诗歌与《锦瑟》进行比较分析,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在比较这两个课例时,我们可以发现,课例B相对而言更加优秀。

因为他注重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和欣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同时,他还能够引入其他诗歌进行比较分析扩大学生视野。

而课例A则过于注重对诗歌的逐句讲解和翻译限制学生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和想象力。

通过对《锦瑟》课例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课例的特点和优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但却可能限制学生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和想象力。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抒发自己情感的诗歌,全诗通过描绘一把被连弹了十年的锦瑟和一个离别多年的爱人之间的相互感情以表达诗人深深的爱和痛苦之情。

其间充满激情和震撼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诗歌开篇即写出“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现实境况,不仅充分明确了诗人主题,而且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琴弦与心中无处发泄的思念产生的反差。

这样的情感与现实的反差把弹一曲《高山流水》作为推出的正面。

然而,这曲曲调中却表现出诗人深深的思念,从而把这支琴的主题转化为诗人的心灵状态。

在这两种状态下,锦瑟和诗人都表现出了深刻的痛苦之情。

关于锦瑟,诗人有着非常深刻的情感。

锦瑟不断地颤抖着,就像诗人的心灵一般。

然而,锦瑟的不停颤动似乎是因为缺乏情感交流的共鸣,而诗人缺乏情感交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爱人已经离去数年,重逢的希望渺茫。

这种情景下,诗人只能借助琴来抚慰心中的痛苦,而感受到情感交流的音符才能让他感到温暖。

诗歌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就是诗人对离别的描述。

诗人表现出了相思之痛,把爱人的离开比作春去秋来、天变地换。

这样的伤痛无论是对诗人的现实还是对魂魄和思想都是一个深刻的伤害。

思念和疼痛不仅仅是在诗人的头脑中存在,而是融入了诗人的血液中,成了他失去爱情之后的日夜梦牵,让他无法平静地度过。

面对这样的折磨,诗人尝试用琴音来表达心中的痛苦,试图借助这个思路来减轻自己的痛苦。

《锦瑟》穿透的痛苦不仅仅是歌颂爱情,也不仅仅是诵读自己的孤独。

它还是一首表达人类内在情感的诗歌。

诗人在表达自己的痛苦时,借用了一些比喻和对比来加深它们的影响力。

通过琴音和进一步描写荒芜的世界来表达,强烈的表达出对思念的崇敬和痛苦之情。

《锦瑟》的情感内涵不仅仅是爱情,它还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灵魂境界与内心感受。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通过锦瑟和离别的爱人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内涵。

每当琴弦拨响,都是心灵的跨越和交流。

纵使离别已成悲凉,但是诗人的痛苦在琴声中能够得到消解。

《锦瑟》主题研究综述

《锦瑟》主题研究综述

《锦瑟》主题研究综述姓名:李政班级:09汉语言2班学号:0969150205摘要:李商隐是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风独特,辞采华丽,属对精工,形成了他独具的沉博绝丽、情韵深美的风格。

而他的《锦瑟》一诗,因旨意过于朦胧而变得晦涩,历来为读者争论不休。

现梳理各家之言,择善而从,兼发己论,以正方家。

关键词:锦瑟、李商隐、爱情诗、多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该诗在李商隐诗歌的诸多版本中均列卷首。

金代诗人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五十年。

诗家总爱西崑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清代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

”从北宋到清代至今,许许多多学人诗家讨论李商隐的《锦瑟》,深钩广索,宏论遐思,互相引用,互相驳难,虽非汗牛充栋,亦是洋洋大观。

一首仅仅五十六个字的“七律”,生发出这么多聪明智慧学问考证来,在诗歌研究领域确实并不多见,堪称中华文学的一点奇观。

李商隐的诗歌大体可分为三类:政治咏史诗、咏物抒怀诗和感情诗。

《锦瑟》是政治讽喻诗还是自伤之辞?是悼亡诗还是纯粹的爱情诗?总结前人对《锦瑟》之解,总的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类:爱情诗(刘颁、胡应鳞、施润章等持此说)、咏瑟诗(胡仔、裴斐等持此说)、悼亡诗(朱鹤龄、陈贻焮等持此说)、客中思家之作(叶葱奇等持此说)、对自身诗歌写作的回顾与总结(钱钟书等持此说)、自序自伤之辞(宋翔凤、何焯、吴调公等持此说)。

一、爱情诗元人杨士弘《批点唐音》:“此诗自是闲情,恐不泥在锦瑟耳。

”清人纪昀《玉溪生诗考》:“盖始有所欢,中有所恨,故追忆之作。

”近人苏雪林《李商隐恋爱事迹考》认为《锦瑟》是诗人追忆年轻时与宫女飞鸾和轻凤的爱情诗。

从唐文宗大和三年己酉(公元829年)冬开始,此后八年间诗人一直在令狐楚的府上作幕僚。

晚唐时期的达官贵人蓄妓成风,并常邀名流仕子赴宴吟诗作赋。

李商隐《锦瑟》解读

李商隐《锦瑟》解读

李商隐《锦瑟》解读李商隐《锦瑟》解读《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

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

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锦瑟》解读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李商隐《锦瑟》解读1初读李商隐《锦瑟》,我们感受到的是意象的丰富与朦胧,以及诗中流露出的浓浓的抒情气氛,但怎么美又让人感到茫然。

李商隐一生经历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

这时,曾经是历史上空前强大和繁荣的唐朝,已经趋于没落。

李商隐作为此时杰出的、有代表性的诗人。

在诗歌艺术方面,他通过广泛学习前人,惨淡经营,自成一格,创造了深婉精丽,富于感伤情调和象征暗示色彩的新诗风,为古代诗歌抒情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李商隐是政治上颇有抱负而遭遇非常不幸的诗人,从少年时期起,他就怀着“凌云一寸心”,以后在政治上虽屡遭挫折,仍不时吟唱出“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旦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等具有奋发进取精神的诗句,直到凄凉的晚年,仍为抱负成虚而怅惘不已。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晚年回顾平生遭遇,抒写身世之感的篇章。

与前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相比,李杜他们抒写人生感慨,往往以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感慨为前提。

像李白的.“吟涛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杜甫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等就是如此。

到了李商隐诗中,表达人生感慨发展为基本主题,这成为他创作中一种自觉的贯串一切的要求。

从李杜的面对现实,以表达社会感受为主;到李商隐的面对自我,以表达身世之感人生感慨为主,正反映出唐王朝知识分子的心态由盛世时的开放外向到衰世时的内向收敛的变化过程。

与同时代的杜牧相比,李商隐诗歌的沉郁、感伤以及个性特征的鲜明突出,更能体现历史的趋势和时代特点。

锦瑟流年几更弦——李商隐《锦瑟》主题浅析

锦瑟流年几更弦——李商隐《锦瑟》主题浅析

锦瑟流年几更弦——李商隐《锦瑟》主题浅析康永嘉 渤海大学文学院摘 要:关于《锦瑟》一诗的主题,人们千年来苦苦追寻,莫衷一是。

那是因为李商隐用典较多,用典的手法又技巧高明,一个典故中往往含义丰富,以至于令人费解。

但是不论这首诗在语言表达上如何隐晦委婉,其中蕴含的万般情意依然力透纸背,侵染千年,让今天的我们继续为之迷惘。

如果我们细细品味那些典故的内涵和深意,就会发现这首诗的主题绝非唯一。

关键词:锦瑟;主题;用典;复义作者简介:康永嘉(1976.3-),女,辽宁锦州人,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8-087-02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妈妈生下一对双胞胎后去世了,爸爸给两个孩子取名“张一弦、张一柱”,因为妈妈的名字叫“李华年”。

“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个故事看哭了很多人,也把《锦瑟》这首诗重新带回到人们眼前。

按这个故事看,它很可以起到悼亡诗的作用,可是又不是。

胡适曾经说过:“这首诗一千年来也不知经过多少人的猜想了,但是至今还没有人猜出他究竟说的是什么鬼话。

[1]”对李商隐的诗大家一方面抱怨其晦涩难懂,一方面又欣赏其唯美朦胧,同时又兴致勃勃地探寻着其中的奥秘。

尤其对《锦瑟》这首诗而言,主题到底是什么,人们用了索隐法、实证法、参悟法、以意逆志法,得到的不同观点就有十多个。

从苏轼、王世贞的“咏瑟说”,程湘衡和钱钟书的“编集自序说”,聂石樵、贾恩洪等提出“伤唐室残破”,汪辟疆、程千帆等的“自伤迟暮说”,郝世峰、梁枢提出此诗是“听瑟曲有感”,刘大杰则认为是“感伤时事”,还有爱情说、悼亡说、追忆说、楚妾宫嫔说、游历名胜说等等,莫衷一是。

时隔千年,谁也无法真正探究到李商隐当年真实的内心世界。

曹雪芹借宝钗之口说“李义山之隐僻”,鲁迅先生也抱怨说:“玉豁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2]李商隐在诗歌中是多用典故的,不仅是诗歌,他的骈文也几乎是“无一字无来历”。

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创作主旨

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创作主旨

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创作主旨一关于《锦瑟》创作主旨既往研究观点的几点商榷意见历代学者和评论家们对于李商隐《锦瑟》一诗的创作主旨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咏物说、悼亡说、自伤说、爱情说等几种观点。

虽然各种观点皆有自己的论证,但笔者总觉得不够全面和准确,都有一些可待商榷之处。

持咏物说者,仅凭诗名《锦瑟》和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就简单地推断为该诗乃咏物诗,显然比较武断。

根据全诗所表现出的充沛情感和迷离意境,这绝不是一首咏物诗所能解释的,因此咏物说显得非常苍白。

持悼亡说者,根据古人对断弦之说的理解(古代男子的妻子先夫君而去世,该男子即被称之为“断弦”),认为古瑟本为二十五根弦,而此诗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则表明作者写这首诗是悼念自己的亡妻王氏。

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该诗的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似与悼亡之说有所冲突。

既然李商隐如此深刻地爱着并怀念着自己的亡妻,为何会有“只是当时已惘然”之感慨呢?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持爱情说者,以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出发,认为此诗是李商隐怀念昔日恋人所作。

但细品此诗,发现该诗绝非爱情诗所能简单定位的,此诗所发散出的深沉生命之思在颔联和颈联中有充分的体现。

持自伤说者认为此诗乃李商隐自伤身世之作,为自己一生的.仕途郁郁不得志作一首无可奈何的悲歌,持此说者主要是结合李商隐一生的仕途遭际而得出的结论,虽有一些道理,但笔者认为,仍然不能简单地以自伤身世来概括此诗的创作主旨。

二李商隐其人、其世、其仕、其情探究李商隐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

李商隐自称与大唐王朝皇室同宗,经学者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

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其高祖、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职位。

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

品《锦瑟》作文范文

品《锦瑟》作文范文

《锦瑟》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李商隐所作的一首诗,深受后世文人雅士和读者们的情感共鸣。

该诗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瑰丽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爱情、音乐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接下来,我将从诗歌背景、诗歌特点、意象分析、深层内涵等方面来探讨这首经典之作。

一、诗歌背景《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七律,写于唐朝晚期,当时中国正值盛唐时期的末年,社会风貌和文化情境都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

同时,在唐代中叶以后,赋与诗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诗歌的创作方法和风格也有所变化,李商隐则是此时代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诗歌的创作时间和社会背景都为其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时代环境。

二、诗歌特点《锦瑟》是一首七律,每句七个字,总共四十九个字,用字简练、富有韵律感,朗朗上口。

同时,这首诗歌还采用了巧妙的意境和排比,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思想呈现方式。

整首诗具有豪迈激昂、深情绵远的特点,意境丰富、美感深厚。

三、意象分析《锦瑟》充满了美丽、神秘、富有诗意的意象,体现诗人深邃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生活阅历。

诗中用到的美丽意象有“五马蟠轮驾,卷珠帘香柏”、“玉骨冰肌语,透金箔”的描绘,同时也运用了静态形象和动态形象,如“清商怨袅娜”、“一弹一十指,十指连心弹”的运用,使整首诗歌变得更加生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用音乐元素来传递对人性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在诗中与岁月、人生、梦想等主题相贯合,更加丰富了这首诗歌的意境。

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美好瞬息即逝的感悟,具有深刻的情感价值。

四、深层内涵《锦瑟》所包含的深层内涵是对人性、对生命、对爱情的思考和探究。

诗中对手不释卷、锦瑟无端的运用,传递了对情感的深切表达,同时也显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苦短、美好瞬息即逝等问题的思索和思考,体现了一种哲学意识和境界。

这种哲学意识不仅表现在《锦瑟》这首诗歌中,而且也贯穿了李商隐其他诗歌创作中。

结语《锦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掌声,其内容深刻、意境瑰丽、表现手法独特。

李商隐《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

李商隐《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

李商隐《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历来认为《锦瑟》的主题有多种,比较有代表的是:悼亡说、自慨身世说、弹瑟说。

下面一起来看下!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中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一生是坎坷多难的,造成其悲剧性人生的因素也是多种的。

他所处的中晚唐正是朝代日益衰败,社会各种矛盾尖锐的时期,再加上自身有才无法得到施展的贫士失职的不平,妻子的早亡等原因,给他的心灵留下了伤痕。

反映到他的诗文中,就呈现出浓烈的悲剧性色彩。

他的诗文也成为了其悲剧性人生的外化。

《锦瑟》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颇重的。

就其基调而言,全诗是充满哀伤的,意象是朦胧的、迷惘的、支离破碎的。

尽管如此,全诗实有其内在统一点将各个意象连成一体,这就是诗人主观化的情思。

当然,作为一名抒情诗人,李商隐是重情的、主情的,反映到作品中就特别关注情,有意于写情和抒情。

在这首诗的尾联,他特别提到"此情',这些情正是上文所言之情的代指。

可见,是有意识要向读者传达此诗是他的写情之作,通过写情向读者传达朦胧之情和晦涩之情,同时能领悟他的人生苦难。

罗宗强先生在分析《锦瑟》时就曾言:"由五十弦的锦瑟而思华年,锦瑟喻什么?是喻断弦因之是悼亡,或者喻行年五十而为慨叹身世遭际?喻体锦瑟所要喻的本体并未出现,代替本体出现的是一缕怅惘的情思。

庄生梦蝶喻什么?代替本体出现的是一种迷茫慨叹的情思。

杜鹃啼血出现的是一种凄恻哀伤的情思。

以下的两个喻体情形也类此所流露的哀伤情调、迷茫希望与迷茫失望的情思却极其浓烈。

全诗所表现的是浓重的怅望、迷惘、感伤的朦胧情思'①虽然,罗宗强先生是从造成李商隐该诗意象朦胧的原因来分析《锦瑟》,但是从中也可以为我们分析《锦瑟》的主题以很大的启发。

因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意象的解读难,而如果能够找到解读意象的突破口,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锦瑟》主题动作

《锦瑟》主题动作

《锦瑟》主题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颇得文人雅士的喜爱,但它的主题说法有很多。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说、寄兴说和诗序说,每一种学说对诗歌有不同的解读,甚至同一种学说,也有不同的解读。

在认真研读了李商隐的生平、身世资料后,我认为《锦瑟》的主题除了悼亡、恋情、自伤和寄兴,还向人们揭示了在对美好事物追求时的迷恋和执着,在美好事物消逝时的失落和怅茫;描绘了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一种复杂心境,莫名的失落、无端的惆怅、说不出的美好和道不明的感受。

古往今来,惹人喜爱的爱情诗比比皆是,令人赞赏的自伤诗数不胜数,为什么只有《锦瑟》倍受推崇?笔者认为,《锦瑟》所揭示的复杂而又无可名状的心境才是它真正受欢迎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 依诉 悠
依悠
“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 琴 此
瑟情
奏凭
是哪种感情?
何谁
思感 念慨 亡人 妻生
官 场 失 意
爱 情
=
悼 亡


+
伤 身



+治
诗 说
+
爱 情
+ ……

• “有情人从《锦瑟》中痛感情爱, • 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 • 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 • 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体会情感,探究主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所用典故,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主题的多样性
李商隐, (约813~约858)晚唐 诗人。字义山,号玉谿 生。怀州河内(今河南 沁阳)人。与杜牧并称 “小李杜”。
唐之韵19.rmv b
体会李商隐其他 诗作所表达出的
意境及主题
穿越无限的时空, 融入无端的思绪, 体会无尽的惘然, ——请与李商隐对话,
写一篇短文。 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 再见
连线题:大词人苏轼曾用“怨”“清””
适”“和”
来形容诗歌中典故所表达的四种不同的意境,
请庄将生它们晓和梦对迷应的蝴诗蝶句连接起来。
(悲怨)
望帝春心托杜鹃
(清旷)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适意) (平和)
无端的思绪

精妙的典故

朦胧的意境
无端的思绪

精妙的典故

朦胧的意境
惘然的人生
探讨研究
提出问题
音 依诉 悠
依悠
“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 琴 此
瑟情
奏凭
是哪种感情?
何谁

无端的思绪
精妙的典故

过 往
此情现 过 可待
实 往 过往
成追忆
过 往
庄 生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
然胡蝶也,自喻适志昙与花?一不现知
蝶 晓 周也。俄然觉,则蘧晓蘧梦然一周场也。 梦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 迷 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作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蒙
无题
相见夜时乐雨难游寄别原北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君春问向蚕归晚到期意死未不丝有适方期,尽,, 巴蜡山驱炬夜车成雨登灰涨古泪秋原始池。干。。 何却晓夜蓬当 话夕 只镜 吟 山共巴阳 是但应 此剪 山无近愁觉 去西 夜限黄云月 无窗雨好 昏鬓光多烛时, 。改寒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 昔人有人姓杜名宇,杜王蜀, 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 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
人闻子规鸣,皆•曰生望而帝不也能” (《蜀记》) •死则续命
• 辽阔深远
• 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 孤鱼独,凄不凉废织 绩,其眼能泣珠”(《博物志》)
诗家之景, 如蓝田日美暖好,事物 良玉生烟, 可望而可不望不可即 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司空表圣文集》)

无端的思绪
精妙的典故

庄生梦蝶 望帝托鹃 鲛人泣泪 玉暖生烟
用典
• 氛围渲染
用典亦称用事,诗文中引用 过去的有关人、地、事、物 等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 比喻,而增加词句的含蓄与 典雅。
本诗中所用的四个典故 是具体陈述某件事情?
还是表达了某种感情? 或者是创设了某种独特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