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
幼儿园中班语言:竹篱笆与牵牛花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竹篱笆与牵牛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以及手工制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竹篱笆与牵牛花》: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观察牵牛花和竹篱笆,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手工制作: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篱笆和牵牛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竹篱笆与牵牛花》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牵牛花和竹篱笆,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小篱笆和牵牛花,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竹篱笆与牵牛花》的PPT或视频。
2. 实物:牵牛花和竹篱笆的图片或实物。
3.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竹篱笆与牵牛花》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展示牵牛花和竹篱笆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关系,让幼儿理解相互依存的概念。
4. 制作: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小篱笆和牵牛花,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5.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6.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观察和描述环节中是否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
3. 考察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表现。
4. 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表达。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美好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美好情感。
2.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竹篱笆和牵牛花图片、画纸、画笔。
2.环境准备:整洁的教室、舒适的座位。
四、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
2.讲述故事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故事的名字叫《竹篱笆和牵牛花》。
故事讲述了一个竹篱笆和牵牛花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故事中,竹篱笆为了让牵牛花更好地生长,不惜牺牲自己,为牵牛花提供支持。
而牵牛花也不负所望,为竹篱笆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3.故事讨论幼儿1:我觉得竹篱笆很有爱心,它为了牵牛花的生长,不惜牺牲自己。
幼儿2:我觉得牵牛花也很棒,它为了让竹篱笆不那么单调,为它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师:说得很好!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情感就是相互关爱、共同成长。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关爱他人,共同成长。
4.观察竹篱笆和牵牛花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观察它们的特点。
看看竹篱笆的形状、颜色,以及牵牛花的花瓣、颜色。
幼儿观察并分享观察结果。
5.绘画活动师:请小朋友们用画笔和画纸,画出你们心中的竹篱笆和牵牛花。
可以画一株牵牛花,也可以画一片竹篱笆。
画完后,可以跟小伙伴们分享你们的画作。
幼儿绘画并分享作品。
师:今天,我们通过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学会了关爱他人,共同成长。
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在生活中,像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样,相互关爱,共同成长。
五、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1.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提高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画了解和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读、写、说、唱能力,使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学会用竹篱笆、牵牛花等词语进行语言表达;2.加强幼儿的语音语调,提高唱歌技巧;3.引导幼儿通过图画理解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2.2 教学难点1.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的含义,区分词语之间的差异;2.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教学内容3.1 教学准备儿歌《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歌曲录音,图片展示材料。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词语通过图片向幼儿展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形态,并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引导幼儿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步骤二:学习儿歌歌词播放歌曲录音教孩子唱儿歌。
在唱歌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掌握歌曲的整体情感。
引导感性理解,提高幼儿的语感。
同时让幼儿注意歌曲中出现的竹篱笆和牵牛花等词语,并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的解释和讲解。
步骤三:学习常用汉字通过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引导幼儿掌握并认读“竹”、“篱”、“笆”和“牵”、“牛”、“花”等汉字。
步骤四:说故事根据图片引导孩子们讲述“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通过讲述让孩子们加深对新词语的理解,并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乐趣。
步骤五:巩固新词让孩子们用竹篱笆和牵牛花等生活中常用的词语,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如用“竹篱笆”和“牵牛花”描述花园中的景物。
4. 教学总结通过以上教学,幼儿们掌握了竹篱笆和牵牛花等常用词语的用法和含义,并加强了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通过讲述和唱歌,幼儿们也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和语感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竹篱笆与牵牛花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竹篱笆与牵牛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篱笆、牵牛花和各种小动物的特点。
2. 学会正确运用“伸、长、爬、越、乐”等词语。
3. 能够参与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竹篱笆与牵牛花》:讲述了一堵篱笆墙上各种小动物的活动,以及牵牛花给它们带来的快乐。
2. 生词:伸、长、爬、越、乐等。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
2. 生词卡片。
3. 角色头饰。
4. 画有篱笆、牵牛花和小动物的图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观察课件或图片,引导他们注意篱笆、牵牛花和各种小动物。
2. 讲述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篱笆、牵牛花和各种小动物的特点。
3. 学习生词:通过生词卡片,让孩子们认读、跟读、拼读,巩固记忆。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故事情节。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篱笆、牵牛花和小动物,分享故事中的快乐。
2. 家长协助孩子用词语“伸、长、爬、越、乐”进行家庭小故事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表达、互动等。
2. 评估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篱笆、牵牛花和各种小动物的特点。
3. 检测孩子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包括词语的认读、拼读和运用。
4.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活动的看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篱笆、牵牛花和小动物,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进行角色扮演,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绘制自己心中的篱笆、牵牛花和小动物,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竹篱笆与牵牛花教案
1.教师播放录音。
师:故事的名字叫做什么?竹篱笆为什么很难过?牵牛花为什么哭?牵牛花的愿望实现了吗?
2. 教师播放录音。
师:听了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竹篱笆和牵牛花高兴?
他们为什么会不高兴合个人经验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一个人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难过?为什么情感会变化?怎样帮助别人才能使大家都感到高兴?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跟随教师迁移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在生活中做一个乐意帮助别人的小朋友。
通过对故事的延伸提问和经验讨论,帮助幼儿迁移故事经验,更好的运用于生活,做一个乐意帮助别人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
中班语言:竹篱笆与牵牛花
授课日期
第三周 星期一
活动目标:
1.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各自从高兴到难过的原因。
2.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活动重、难点:
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并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一定的情绪转换的经验。
2.物质准备:相关活动课件、故事录音。
3.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呢小朋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的道理。
再次认真倾听故事,回答教师的提问,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要内容,知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道理。
通过再次欣赏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主要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并更好的理解故事的教育意义——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方法与手段:谈话法、展示法、讲述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能够听懂简单的中文话语,包括词语和简单的句子;2.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记忆故事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顺序;3.能够说出故事中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二)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听、说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2.培养幼儿的情感沟通能力,通过参与交流和相互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情感目标1.能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人物关系的变化;2.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二、教学内容(一)教学材料•《竹篱笆和牵牛花》绘本;•课堂教具:棕色纸板、彩色便签纸、颜色笔。
(二)教学策略•情感启发策略;•直观感知策略;•团体活动策略。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时间: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们介绍绘本《竹篱笆和牵牛花》;2.请幼儿们谈论有关竹篱笆、牵牛花的事情和自己和朋友之间的事情。
2. 故事阅读(时间:15分钟)1.教师朗读绘本《竹篱笆和牵牛花》;2.教师呈现故事主要情节(竹篱笆们和牵牛花的故事,不断变幻的情感)。
3. 分组交流(时间:20分钟)1.教师组织分组活动,让同组幼儿合作完成一件任务;2.让小组挑选一段故事情节,选出重要的词语,表达这段故事情节;3.幼儿依据任务描述进行完成。
4. 情感延伸(时间:1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们品读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得出这个童话寓意的感悟;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运用课堂教具表达对故事的感悟。
5. 反思总结(时间:5分钟)1.教师与幼儿总结整节课程;2.采用幼儿园语言适用的点评方式,鼓励幼儿们表达自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3.面向幼儿,让他们表达对今天课堂的感悟。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师尝试采用了“情感启发策略”、“直观感知策略” 和“团体活动策略”,结合具体实例让孩子们学会参与学习、思考、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悟,尝试把学科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更加有趣、生动和实际。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互动关系。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习词语:美丽、篱笆、牵牛花、互相、感谢、成长。
4.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讲述故事。
2. 学习词语:美丽、篱笆、牵牛花、互相、感谢、成长。
难点:1. 理解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关爱和互相帮助。
2.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竹篱笆和牵牛花》。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音乐CD《种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美丽的牵牛花。
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互动关系。
3. 活动一:角色扮演。
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篱笆和牵牛花,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角色特点。
4. 活动二:创作环节。
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篱笆和牵牛花,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 活动三:音乐欣赏。
播放音乐CD《种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并结合故事内容进行舞蹈表演。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的主要情节。
2. 观察周围的植物,发现它们的成长变化,并和家长一起记录下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幼儿兴趣。
2. 运用角色扮演法,增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创作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4. 音乐欣赏法,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主动参与活动。
2. 故事讲述:评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否流畅地讲述故事情节。
3. 创作作品: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作品的想象力、美观度以及表达能力。
4. 音乐舞蹈:观察幼儿在音乐欣赏和舞蹈表演中的表现,评估其艺术素养和协调能力。
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精选5篇)
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精选5篇)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篇1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各自从难过到高兴的原因。
2.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出故事。
1.这是谁?你见过它吗?2.陈老师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看见一个伤心的竹篱笆,它为什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察图片,在猜测中理解故事内容。
1.猜想故事第一段。
你看到竹篱笆是怎样的表情?你猜猜它为什么很伤心、难过?2.猜想故事第二段。
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提问:(1)竹篱笆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看到牵牛花在哭,竹篱笆会问它什么?牵牛花又会怎样回答?(请幼儿自由表述,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及看法。
)3.猜想故事第三段。
提问:竹篱笆会帮助牵牛花吗?是怎样帮助它的?是谁帮助了它?4.猜想故事第四段。
提问:看到了什么?他们开心吗?竹篱笆帮助了别人,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帮助别人很快乐。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边看图片边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竹篱笆与牵牛花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和你猜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并表演故事情节。
(1)讨论:牵牛花开始时为什么哭?是谁帮助了它?竹篱笆是怎样帮助它的?牵牛花的愿望实现了吗?(2)老师和幼儿一起表演竹篱笆与牵牛花的对话。
(3)竹篱笆开始时为什么不高兴?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后来竹篱笆为什么会高兴?竹篱笆做了什么感觉自己很幸福?他是怎么说的?3.教师小结:哦,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真快乐。
四、幼儿组织讨论,拓展经验。
你帮助过小伙伴吗?是怎样帮助他的?帮助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篇2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各自从难过到高兴的原因。
2.愿意帮助别人,知道帮助别人也能使自己快乐。
二、活动准备1.ppt “竹篱笆与牵牛花”。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互相帮助。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能够自主阅读故事,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互相帮助。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难点:1. 能够自主阅读故事,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竹篱笆和牵牛花》2. 故事图片:篱笆、牵牛花、小鸟等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关系。
2. 欣赏故事:教师讲述《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互动。
a. 故事中的篱笆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b. 篱笆和牵牛花是如何相互帮助的?c. 你觉得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4. 表达情感: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感情的看法。
5. 绘画活动:给幼儿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篱笆和牵牛花。
五、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并讨论故事中的情感。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估他们回家后的分享和讨论情况。
七、教学反馈: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后续的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八、教学延伸:1. 开展关于植物生长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亲手种植牵牛花,体验种植的乐趣。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共同制作篱笆,增强家庭亲子关系。
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
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外形、形态和习性2.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的能力3.通过诗歌,引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4.通过生动的课堂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准备1.画有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2.录有《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诗歌3.牵牛花的种子和土4.相关的电子器材三、教学内容1、引入本节课通过引入诗歌《竹篱笆和牵牛花》,以及相关的教学图等,引发幼儿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知,营造感性体验的情境。
2、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外形、形态和习性在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外形、形态和习性之前,向幼儿讲述一些植物的基本知识,如:种子、根、叶、花、果实,以及花的颜色。
接着,让幼儿自由观察图片上的竹篱笆和牵牛花,并让他们描述它们的外形、形态和习性。
比如,竹篱笆是植物的一种,不仅可以当隔离物,还可以防风洒绿;牵牛花原来是南美洲的一种植物,它的花色非常漂亮,有红色、白色等几个颜色。
3、学习诗歌让幼儿一起朗读《竹篱笆和牵牛花》,让他们体验到诗歌带来的美好感受,同时培养他们欣赏诗歌的习惯,并引导他们从诗歌中发挥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4、种植牵牛花在学了诗歌后,提醒幼儿在家中寻找种子和土,同时,在教室里给每个孩子一个小花盆,指导他们如何将土和种子培植牵牛花。
在课后,让幼儿观察牵牛花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5、语言表达作为对诗歌学习和植物了解的巩固和深化,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语言表达的过程,让孩子们练习他们的语言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让幼儿们展示他们刚刚种植的牵牛花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的生长状态。
此外,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小游戏,让他们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运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活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接触性、情感性和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主线,注重幼儿的主动性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是通过观察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检查他们记录的牵牛花数据、以及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综合考虑。
竹篱笆和牵牛花中班语言教案
竹篱笆和牵牛花中班语言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1. 引导幼儿对竹篱笆和牵牛花产生兴趣,丰富幼儿的词汇。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1.2 教学内容1. 认识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
2. 学习相关词汇:竹篱笆、牵牛花、绽放、绚丽等。
3. 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美好。
第二章:教学资源2.1 教具准备1. 图片或实物:竹篱笆、牵牛花。
2. 故事课件或图书。
3. 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
4. 音乐播放设备。
2.2 环境创设1. 创设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可以摆放一些植物、花朵等。
2. 墙上贴上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和花朵,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竹篱笆和牵牛花。
3.2 故事分享1. 讲述一个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如《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
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3.3 词汇学习1. 展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特点。
2. 学习相关词汇,如绽放、绚丽等。
3.4 绘画活动1. 发给幼儿绘画材料,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竹篱笆和牵牛花。
2.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5 歌曲欣赏1. 播放一首与竹篱笆和牵牛花相关的歌曲,如《篱笆墙下》。
2. 引导幼儿跟着歌曲一起唱,感受音乐的美好。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内容1. 幼儿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程度。
2. 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
3. 幼儿在歌曲欣赏中的参与度。
4.2 评价方法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记录幼儿的发言和活动情况。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
3. 课堂互动,了解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如幼儿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程度。
竹篱笆和牵牛花中班语言教案
竹篱笆和牵牛花中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题。
1.2 学会生词和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4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竹篱笆和牵牛花》是一则关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片竹林和一朵牵牛花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成长历程。
2.2 生词和语句学习:通过故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竹篱笆”、“牵牛花”、“共生”、“依存”等词语,并学会运用这些词语描述事物。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故事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3 讨论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能复述故事内容,正确使用生词。
4.2 学生能理解故事主题,表达出自己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看法。
4.3 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关爱环境。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绘画活动:学生可以发挥想象,绘制自己心中的竹篱笆和牵牛花。
5.2 观察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5.3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幅以“竹篱笆和牵牛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拍照至班级群。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情感体验。
6.2 故事续编: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故事续编后续情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促进和谐共生。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故事图片:教师准备故事相关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7.2 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7.3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收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料,用于教学参考。
第八章:教学策略8.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实物、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幼儿园中班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竹篱笆”、“牵牛”、“花”,增强幼儿对于生活中物品的认知能力;2.能够听懂、理解短文,并表达出自己的理解;3.能够感受到竹篱笆和牵牛花在文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想象和感性认识能力;4.能够通过绘本的形式了解自然和生活,引导幼儿爱护自然,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启动老师出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并与幼儿交流,询问幼儿对于这些物品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2. 教学重点通过绘本《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形式,带领幼儿了解两种物品的特点,掌握相关词汇,同时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老师与幼儿们一起唱儿歌《小兔子乖乖》。
3.2. 朗读绘本老师给幼儿讲述绘本《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情节,适时朗读短句,指引幼儿跟随阅读。
在讲述过程中,老师注重指出生活中的细节,带领幼儿了解生活和自然中丰富多彩的事物。
3.3. 交流讨论老师引导幼儿交流关于绘本故事情节、人物表现及环境形象的感受,引领幼儿讨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在大自然中的作用。
3.4. 唱歌和游戏老师带领幼儿唱儿歌《牵牛花开啦》,边唱边表演花朵的开合;老师和幼儿一起模拟竹篱笆,摸索构建属于自己的“竹篱笆世界”,增强幼儿的空间想象和手眼协调能力。
4. 课程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对于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幼儿表达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同时提供适当的评价和肯定,激励幼儿获得成就感。
三、反思与后续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情况及反馈信息,对本节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可以结合生活场景和情境,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竹篱笆和牵牛花在我们生活中的形象和意义,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喜欢听故事,乐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周围的环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
2. 故事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故事中的相关词汇和句型,能够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
2. 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如“竹篱笆”、“牵牛花”等。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故事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故事中有哪些角色?”,“牵牛花为什么喜欢竹篱笆?”等,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情景模拟: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绘画活动:邀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绘制自己喜欢的篱笆和牵牛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尊重他人、关心环境的重要性。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的内容,尝试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情景模拟等环节。
2. 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以及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的能力。
3.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实际的篱笆和牵牛花,让幼儿将故事与现实联系起来。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参与故事讨论和绘画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了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的发音和语言表达,及时纠正错误。
2. 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描述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景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述一个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带领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自观察竹篱笆和牵牛花,并用语言描述。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述故事:讲述一个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户外观察:带领幼儿到户外,让他们亲自观察竹篱笆和牵牛花,并用语言描述。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户外观察竹篱笆和牵牛花时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用语言描述。
2. 在课堂上让幼儿复述故事,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
3. 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五、教学资源1. 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
2. 与故事相关的教材或图书。
3. 户外观察的场地。
4. 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六、教学活动1. 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绘制他们观察到的竹篱笆和牵牛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绘画技能。
2.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加深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竹篱笆和牵牛花的不同之处,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回答,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情境教学:通过讲述故事和户外观察,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环境,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户外观察时,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他们接触植物或地形不稳定的地方。
竹篱笆和牵牛花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
3.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交流。
2. 学会分享和关爱,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竹篱笆和牵牛花》。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课件或图书《竹篱笆和牵牛花》,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如友谊、分享、关爱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
4. 活动:1. 画出自己喜欢的牵牛花或竹篱笆。
2. 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画中的故事。
6. 音乐欣赏:7. 结束活动: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竹篱笆和牵牛花”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2. 评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如想象力、创造力、绘画技能等。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等。
2. 针对教学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九、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观察身边的美好情感,如家庭成员间的关爱、朋友间的分享等。
2. 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一幅以“关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感受亲情和友谊。
幼儿园中班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身体方面:(1)能够较精准地仿照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形态,感受它们的美妙与奇妙。
(2)能够较精准地仿照竹篱笆和牵牛花在空间上的运动轨迹,磨练身体的协调性和快捷度。
2. 智力方面:(1)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外形和特点,培育察看力、记忆力和联想本领。
(2)通过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悟生活的美好。
3. 情感方面:(1)培育幼儿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赏识美丽的自然风景和艺术形式。
(2)激发幼儿的爱心和关注,学会敬重生命,珍爱自然。
二、教学过程:1.引入:(1)通过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幼儿了解今日要学习的两个主角——竹篱笆和牵牛花。
(2)播放一段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视频,引导幼儿通过视频看出两者的形态和特点。
2.主体活动:(1)剪纸活动:给每个幼儿发一张白纸和一剪刀,让他们仿照竹篱笆或牵牛花的形态,将白纸剪成相应的形状。
(2)体育活动:选取一些动感的歌曲,让幼儿仿照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动作,跳舞、做体操等。
(3)手工活动:给幼儿供给肯定数量的纸杯和颜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制作本身的牵牛花或竹篱笆。
(4)讲故事:叙述《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悟生活的美好。
3.总结:通过幼儿自我认得和互动交流,归纳总结今日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
三、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选取了剪纸活动、体育活动、手工活动和讲故事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育了幼儿的学习本领、制造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在讲故事环节中,有些幼儿无法专注听讲,需要更多有趣味的互动和视觉辅佑襄助,才能真正理解故事的内涵。
此外,在体育活动环节中,有些幼儿的体力和协调本领有些欠缺,需要更加关注个别差异,供给个性化的教学引导。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收获颇丰,也发觉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实物等。
2. 环境准备:户外活动场地、种植园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引出本课主题。
2. 认识竹篱笆:教师展示竹篱笆的实物或图片,介绍竹篱笆的特点和作用。
3. 认识牵牛花:教师展示牵牛花的实物或图片,介绍牵牛花的特点和作用。
4. 观察与表达:教师带领幼儿户外观察竹篱笆和牵牛花,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5. 想象力拓展: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植物,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清晰地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3. 观察实践:组织幼儿户外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
4. 创意表达: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讲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理解和想象。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幼儿传授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相关知识。
2. 互动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3. 观察实践法:教师组织幼儿户外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
4. 创意表达法:教师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讲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是什么。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注意力,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使用动作和声音来表达物品和情感。
教学准备:1.教具:手中有图片、卡通人物和其他道具。
2.教材:《竹篱笆和牵牛花》(童话故事)。
3.讲台、投影仪。
4.软件:幼儿音乐播放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情境(1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童话中的图片,并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物品的名称。
2.在得到回答后,教师可以用图像和简单的话语介绍物品,使幼儿对这些物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故事讲解(20分钟)1.教师向幼儿讲述《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情节,并在讲述过程中不断展示图片,使幼儿更易于理解。
2.教师可以问询幼儿一些问题,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故事内容。
第三步:故事角色模仿(20分钟)1.教师可以展示幼儿一些卡通人物或其他模型,然后模仿故事中的物品或角色。
2.在开始模仿之前,教师应该先做个简单的示范,让幼儿掌握一般的技巧和方式。
3.做完示范后,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参与模仿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四步:歌曲和动作(20分钟)1.教师可以播放童谣歌曲,这样幼儿可以跟着歌曲跳动作。
2.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排成一排,然后向他们展示一些动作或姿势需要做的事情,例如蹲下、跳跃和喊叫等等。
3.当幼儿完成动作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其表现得更好。
第五步:神话讲解(2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有关神话的知识,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2.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插图或绘画作品,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教师可以问询幼儿一些问题,以检验他们是否对神话知识了解和理解。
第六步:总结(10分钟)1.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已学的知识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演绎。
2.教师可以随时与幼儿交流,以了解他们是否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3.最后,教师应该进行简要总结,让幼儿能够回想整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在节奏上把握好,确保幼儿在课程中不会感到枯燥或疲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活动:竹篱笆和牵牛花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了解故事内容。
理解词语:“孤零零”、“寂寞”。
2、通过看课件和讨论,感知、理解故事中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情绪变化。
3、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体会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牵牛花与竹篱笆图片
2、PPT《竹篱笆和牵牛花》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吗?这个篱笆是用什么做成的?竹篱笆怎么了?你觉得它为什么难过呢?
讨论: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他变得高兴起来吗?
“咦?竹篱笆听到了一阵哭声,是谁呢?”(牵牛花图片)
“牵牛花怎么哭啦?竹篱笆会和牵牛花说些什么呢?”(幼儿讨论)
“竹篱笆和牵牛花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听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
”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
提问:故事中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牵牛花为什么哭?是谁帮助了它?
竹篱笆是怎么帮助牵牛花的呢?我们一边看图片一边听老师讲故事。
2、分段欣赏。
(!)播放前部分PPT。
提问:“竹篱笆一开始心情怎么样?为什么难过?”(引导学习孤零零、寂寞)“牵牛花又为什么哭?它的愿望是什么?”
“竹篱笆是怎么问牵牛花的?牵牛花又是怎么回答的?”(集体学习对话)
“谁来帮助牵牛花呢?竹篱笆是怎样帮助它的呢?一起再听老师讲故事。
”(2)播放后部分PPT。
提问:“牵牛花的愿望实现了吗?竹篱笆是怎么帮助牵牛花的?现在牵牛花的心情怎么样?竹篱笆还难过吗?它为什么感到幸福极了?它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集体学说对话)
教师小结:哦,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
就像竹篱笆一开始孤零零的,很寂寞,没有朋友,后来它帮助了牵牛花,让牵牛花得到了快乐,自己也感到幸福极了。
3、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掌握对话。
“小朋友,让我们一边看图片,一边学一学竹篱笆和牵牛花是怎么的对话的。
”
三、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自己助人为乐的故事。
1、“竹篱笆帮助了牵牛花感到很幸福,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那你帮助过别人吗?是怎样帮助他的?帮助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今天我们听到的故事叫什么?小朋友想不想拿着图片自己表演呢?那我们下课后,一起去童话剧场表演故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