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3.2坐标变换和动态数学数学模型的简化

合集下载

坐标系变换的概念和方法

坐标系变换的概念和方法

坐标系变换的概念和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坐标系变换这个神奇的玩意儿。

你说坐标系变换像不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呐!它能把一个东西在不同的“世界”里变来变去,可有意思啦!比如说,咱在一个坐标系里看一个图形,普普通通的,没啥特别。

但要是给它来个坐标系变换,哇塞,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就好像突然给它施了魔法一样。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平面上画了个正方形,这就是它在原本坐标系里的样子。

可要是咱把这个坐标系歪一歪,或者挪一挪,那这个正方形不就变样了嘛!它的位置、形状可能都会发生变化,多神奇呀!这就好像你原本在家里,然后你换了个房间,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不一样了。

坐标系变换在很多地方都大有用处呢!比如在物理学里,研究物体的运动。

物体在不同的参考系下运动状态可不一样哦!就像你坐在火车上,看窗外的树是往后跑,但在地面上的人看,树可没动呀。

这不就是坐标系变换在起作用嘛!在数学里那就更不用说啦,解决各种问题都可能用到它。

它能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问题的本质。

好比是给我们配上了一副神奇的眼镜,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咱再打个比方,坐标系变换就像是给一个故事换个角度来讲。

原本你从主角的视角看故事,觉得平平无奇。

但要是换个配角的视角,或者从反派的视角来看,哇,故事一下子就精彩起来了,有好多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都冒出来了。

你说这坐标系变换是不是特别厉害?它能让我们看到同一个事物的不同面,能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加丰富。

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好多扇我们以前没发现的门。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坐标系变换。

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都能派上用场的好帮手。

我们要学会运用它,就像掌握了一门神奇的武功秘籍一样,能在知识的江湖里闯荡出一番天地来。

不管是解决难题,还是探索新的领域,坐标系变换都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知识的乐趣所在嘛!。

坐标系的平移、旋转变换——超详细

坐标系的平移、旋转变换——超详细

坐标系的平移、旋转变换——超详细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坐标系的平移和旋转变换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本文将深入探讨坐标系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包括其基本概念、数学表示、应用示例等内容,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

1. 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坐标系是用来描述空间中点的工具。

在二维空间中,我们通常用笛卡尔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它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组成。

在三维空间中,我们通常使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它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组成。

坐标系的原点是坐标轴的交点,用来表示零点位置。

2. 平移变换。

平移变换是指将坐标系中的点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在二维空间中,平移变换可以表示为:x' = x + a.y' = y + b.其中(x, y)是原始点的坐标,(x', y')是平移后点的坐标,(a, b)是平移的距离。

在三维空间中,平移变换可以表示为:x' = x + a.y' = y + b.z' = z + c.其中(x, y, z)是原始点的坐标,(x', y', z')是平移后点的坐标,(a, b, c)是平移的距离。

3. 旋转变换。

旋转变换是指将坐标系中的点绕着原点或其他中心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在二维空间中,旋转变换可以表示为:x' = xcosθ ysinθ。

y' = xsinθ + ycosθ。

其中(x, y)是原始点的坐标,(x', y')是旋转后点的坐标,θ是旋转的角度。

在三维空间中,旋转变换可以表示为旋转矩阵的形式,这里不做详细展开。

4. 应用示例。

坐标系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在计算机图形学、机器人学、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变换来实现物体的移动和旋转;在机器人学中,坐标系的变换可以用来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运动轨迹;在航天航空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坐标系的变换来描述飞行器的姿态变化。

中学数学第十三章 第1节 第1课时 坐标系

中学数学第十三章 第1节 第1课时 坐标系

第1节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1课时 坐标系最新考纲 1.了解坐标系的作用,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2.了解极坐标的基本概念,会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3.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表示的极坐标方程.知 识 梳 理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设点P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x ′=λ·x (λ>0),y ′=μ·y (μ>0)的作用下,点P (x ,y )对应到点P ′(x ′,y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1)极坐标与极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自点O 引一条射线Ox ,同时确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点O 称为极点,射线Ox 称为极轴.平面内任一点M 的位置可以由线段OM 的长度ρ和从射线Ox 到射线OM 的角度θ来刻画(如图所示).这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对(ρ,θ)称为点M 的极坐标.ρ称为点M 的极径,θ称为点M 的极角.一般认为ρ≥0.当极角θ的取值范围是[0,2π)时,平面上的点(除去极点)就与极坐标(ρ,θ)(ρ≠0)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设定,极点的极坐标中,极径ρ=0,极角θ可取任意角.(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设M 为平面上的一点,它的直角坐标为(x ,y ),极坐标为(ρ,θ).由图可知下面的关系式成立:⎩⎨⎧x =ρcos θ,y =ρsin θ或⎩⎪⎨⎪⎧ρ2=x 2+y 2,tan θ=yx (x ≠0), 这就是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3.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微点提醒] 关于极坐标系1.极坐标系的四要素: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和它的正方向,四者缺一不可.2.由极径的意义知ρ≥0,当极角θ的取值范围是[0,2π)时,平面上的点(除去极点)与极坐标(ρ,θ)(ρ≠0)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极径ρ=0,极角可取任意角.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重要区别:多值性.基 础 自 测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坐标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点与坐标也是一一对应关系.( )(2)若点P 的直角坐标为(1,-3),则点P 的一个极坐标是⎝ ⎛⎭⎪⎫2,-π3.( ) (3)在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不是唯一的.( ) (4)极坐标方程θ=π(ρ≥0)表示的曲线是一条直线.( )解析 (1)一般认为ρ≥0,当θ∈[0,2π)时,平面上的点(除去极点)才与极坐标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极坐标θ=π(ρ≥0)表示的曲线是一条射线. 答案 (1)× (2)√ (3)√ (4)×2.(选修4-4P15习题T3改编)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线段y =1-x (0≤x ≤1)的极坐标方程为( ) A.ρ=1cos θ+sin θ,0≤θ≤π2B.ρ=1cos θ+sin θ,0≤θ≤π4C.ρ=cos θ+sin θ,0≤θ≤π2D.ρ=cos θ+sin θ,0≤θ≤π4 解析 ∵y =1-x (0≤x ≤1), ∴ρsin θ=1-ρcos θ(0≤ρcos θ≤1); ∴ρ=1sin θ+cos θ⎝⎛⎭⎪⎫0≤θ≤π2.答案 A3.(选修4-4P15T4改编)在极坐标系中,圆ρ=-2sin θ的圆心的极坐标是( ) A.⎝ ⎛⎭⎪⎫1,π2B.⎝ ⎛⎭⎪⎫1,-π2C.(1,0)D.(1,π)解析 法一 由ρ=-2sin θ得ρ2=-2ρsin θ,化成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y ,即x 2+(y +1)2=1,圆心坐标为(0,-1),其对应的极坐标为⎝ ⎛⎭⎪⎫1,-π2.法二 由ρ=-2sin θ=2cos ⎝ ⎛⎭⎪⎫θ+π2,知圆心的极坐标为⎝ ⎛⎭⎪⎫1,-π2,故选B. 答案 B4.(2015·湖南卷)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则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解析 由ρ=2sin θ,得ρ2=2ρsin θ,所以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y =0,即x 2+(y -1)2=1. 答案 x 2+(y -1)2=15.(2014·广东卷)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1与C 2的方程分别为2ρcos 2θ=sin θ与ρcos θ=1.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C 1与C 2交点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解析 将2ρcos 2 θ=sin θ两边同乘以ρ,得2(ρcos θ)2=ρsin 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2x 2=y ①,C 2:ρcos θ=1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 =1②,联立①②可解得⎩⎨⎧x =1,y =2,所以曲线C 1与C 2交点的直角坐标为(1,2). 答案 (1,2)6.(2014·陕西卷)在极坐标系中,点⎝⎛⎭⎪⎫2,π6到直线ρsin(θ-π6)=1的距离是________. 解析 将极坐标⎝ ⎛⎭⎪⎫2,π6转化为直角坐标为(3,1).极坐标方程ρsin ⎝ ⎛⎭⎪⎫θ-π6=1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 -3y +2=0,则点(3,1)到直线x -3y +2=0的距离d =|3-3×1+2|1+(-3)2=1.答案 1考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易错警示【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x ′=12x ,y ′=13y 后的图形.(1)5x +2y =0;(2)x 2+y 2=1. 解 伸缩变换⎩⎪⎨⎪⎧x ′=12x ,y ′=13y则⎩⎨⎧x =2x ′,y =3y ′.(1)若5x +2y =0,则5(2x ′)+2(3y ′)=0,所以5x +2y =0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5x ′+3y ′=0,为一条直线. (2)若x 2+y 2=1,则(2x ′)2+(3y ′)2=1,则x 2+y 2=1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方程为4x ′2+9y ′2=1,为椭圆. 规律方法 伸缩变换后方程的求法平面上的曲线y =f (x )在变换φ:⎩⎨⎧x ′=λx (λ>0),y ′=μy (μ>0)的作用下的变换方程的求法是将⎩⎪⎨⎪⎧x =x ′λ,y =y ′μ代入y =f (x ),得y ′μ=f ⎝ ⎛⎭⎪⎫x ′λ,整理之后得到y ′=h (x ′),即为所求变换之后的方程.易错警示 应用伸缩变换时,要分清变换前的点坐标(x ,y )与变换后的点坐标(x ′,y ′).【训练1】 在同一坐标系中,求将曲线y =12sin 3x 变为曲线y =sin x 的伸缩变换公式.解 将曲线y =12sin 3x ①经过伸缩变换变为y =sin x ,即y ′=sin x ′②, 设伸缩变换公式是⎩⎨⎧x ′=λx ,y ′=μy(λ>0,μ>0),把伸缩变换关系式代入②式得:μy =sin λx 与①式的系数对应相等得到⎩⎨⎧μ=2,λ=3,所以,变换公式为⎩⎨⎧x ′=3x ,y ′=2y .考点二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例2】 (2019·德阳诊断)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的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两种坐标系中的长度单位相同,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1+2cos α,y =1+2sin α(α为参数),直线l 过点(-1,0),且斜率为12,射线OM 的极坐标方程为θ=3π4.(1)求曲线C 和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2)已知射线OM 与曲线C 的交点为O ,P ,与直线l 的交点为Q ,则线段PQ 的长.解 (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1+2cos α,y =1+2sin α(α为参数),∴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1)2+(y -1)2=2,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整理得ρ+2cos θ-2sin θ=0, 即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sin ⎝ ⎛⎭⎪⎫θ-π4.∵直线l 过点(-1,0),且斜率为12,∴直线l 的方程为y =12(x +1),∴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2ρsin θ+1=0. (2)当θ=3π4时,|OP |=22sin ⎝ ⎛⎭⎪⎫3π4-π4=22,|OQ |=12×22+22=23, 故线段PQ 的长为22-23=523.规律方法 1.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的关键是抓住互化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ρ2=x 2+y 2,tan θ=yx (x ≠0).2.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时,要注意ρ,θ的取值范围及其影响;要善于对方程进行合理变形,并重视公式的逆向与变形使用;要灵活运用代入法和平方法等技巧.【训练2】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点A 的极坐标为⎝ ⎛⎭⎪⎫2,π4,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 ⎛⎭⎪⎫θ-π4=a ,且点A 在直线上,求a 的值及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把曲线C 1:x 2+y 2-8x -10y +16=0化为极坐标方程. 解 (1)∵点A ⎝ ⎛⎭⎪⎫2,π4在直线ρcos ⎝ ⎛⎭⎪⎫θ-π4=a 上,∴a =2cos ⎝ ⎛⎭⎪⎫π4-π4=2,所以直线的方程可化为ρcos θ+ρsin θ=2, 从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2=0. (2)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x 2+y 2-8x -10y +16=0,得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所以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 考点三 曲线极坐标方程的应用【例3-1】 (2019·太原二模)点P 是曲线C 1:(x -2)2+y 2=4上的动点,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以极点O 为中点,将点P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Q ,设点Q 的轨迹为曲线C 2. (1)求曲线C 1,C 2的极坐标方程;(2)射线θ=π3(ρ>0)与曲线C 1,C 2分别交于A ,B 两点,定点M (2,0),求△MAB 的面积.解 (1)由曲线C 1的直角坐标方程(x -2)2+y 2=4可得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设Q (ρ,θ),则P ⎝ ⎛⎭⎪⎫ρ,θ-π2,则有ρ=4cos ⎝ ⎛⎭⎪⎫θ-π2=4sin θ.所以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 θ. (2)M 到射线θ=π3(ρ>0)的距离d =2sin π3=3,|AB |=ρB -ρA =4⎝ ⎛⎭⎪⎫sin π3-cos π3=2(3-1),所以S △MAB =12|AB |×d =12×2(3-1)×3=3- 3.【例3-2】 (2017·全国Ⅱ卷)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4.(1)设点M 为曲线C 1上的动点,点P 在线段OM 上,且|OM |·|OP |=16,求点P 的轨迹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A 的极坐标为⎝ ⎛⎭⎪⎫2,π3,点B 在曲线C 2上,求△OAB 面积的最大值.解 (1)设点P 的极坐标为(ρ,θ)(ρ>0),M 的极坐标为(ρ1,θ)(ρ1>0). 由题设知|OP |=ρ,|OM |=ρ1=4cos θ.由|OM |·|OP |=16得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ρ>0). 因此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2+y 2=4(x ≠0). (2)设点B 的极坐标为(ρB ,α)(ρB >0). 由题设知|OA |=2,ρB =4cos α, 于是△OAB 的面积S =12|OA |·ρB ·sin ∠AOB =4cos α·⎪⎪⎪⎪⎪⎪sin ⎝ ⎛⎭⎪⎫α-π3=2⎪⎪⎪⎪⎪⎪sin ⎝⎛⎭⎪⎫2α-π3-32≤2+ 3. 当α=-π12时,S 取得最大值2+ 3. 所以△O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 3.规律方法 求线段的长度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先将极坐标系下点的坐标、曲线方程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点的坐标、曲线方程,然后求线段的长度.方法二,直接在极坐标系下求解,设A (ρ1,θ1),B (ρ2,θ2),则|AB |=ρ21+ρ22-2ρ1ρ2cos (θ2-θ1);如果直线过极点且与另一曲线相交,求交点之间的距离时,求出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及交点的极坐标,则|ρ1-ρ2|即为所求.【训练3】 (1)在极坐标系中,求直线ρsin ⎝ ⎛⎭⎪⎫θ+π4=2被圆ρ=4截得的弦长.(2)(2019·衡阳二模)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φ,y =sin φ(φ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A ,B 为C 上两点,且OA ⊥OB ,设射线OA :θ=α,其中0<α<π2. (ⅰ)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 (ⅱ)求|OA |·|OB |的最小值.解 (1)由ρsin ⎝ ⎛⎭⎪⎫θ+π4=2,得22(ρsin θ+ρcos θ)=2,可化为x +y -22=0.圆ρ=4可化为x 2+y 2=16,圆心(0,0)到直线x +y -22=0的距离d =|22|2=2, 由圆中的弦长公式,得弦长 l =2r 2-d 2=242-22=4 3. 故所求弦长为4 3.(2)(ⅰ)将曲线C 的参数方程⎩⎨⎧x =2cos φ,y =sin φ(φ为参数)化为普通坐标方程为x 22+y2=1.因为x =ρcos θ,y =ρsin θ,所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1+sin 2 θ.(ⅱ)根据题意:射线OB 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π2或θ=α-π2, 所以|OA |=21+sin 2 α,|OB |=21+sin 2⎝ ⎛⎭⎪⎫α±π2=21+cos 2 α,所以|OA |·|OB |=21+sin 2 α·21+cos 2 α=4(1+sin 2α)(1+cos 2 α)≥21+sin 2 α+1+cos 2 α2=43. 当且仅当sin 2 α=cos 2 α,即α=π4时,|OA |·|OB |取得最小值为43.[思维升华]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成直角坐标方程:对于简单的我们可以直接代入公式ρcos θ=x ,ρsin θ=y ,ρ2=x 2+y 2,但有时需要作适当的变化,如将式子的两边同时平方,两边同时乘以ρ等.2.直角坐标(x ,y )化为极坐标(ρ,θ)的步骤: (1)运用ρ=x 2+y 2,tan θ=yx (x ≠0);(2)在[0,2π)内由tan θ=yx (x ≠0)求θ时,由直角坐标的符号特征判断点所在的象限(即θ的终边位置). [易错防范]1.确定极坐标方程,极点、极轴、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及其正方向,四者缺一不可.2.平面上点的直角坐标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但点的极坐标的表示形式不唯一.当规定ρ≥0,0≤θ<2π,使得平面上的点与它的极坐标之间是一一对应的,但仍然不包括极点.3.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时,应注意两点: (1)注意ρ,θ的取值范围及其影响.(2)重视方程的变形及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使用.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60分钟)1.求双曲线C :x 2-y 264=1经过φ:⎩⎨⎧x ′=3x ,2y ′=y变换后所得曲线C ′的焦点坐标.解 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 由上述可知,得⎩⎪⎨⎪⎧x =13x ′,y =2y ′代入x 2-y 264=1,得x ′29-4y ′264=1,化简得x ′29-y ′216=1,即x 29-y 216=1为曲线C ′的方程,可见仍是双曲线,则焦点F 1(-5,0),F 2(5,0)为所求.2.(2018·武汉模拟)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O :ρ=cos θ+sin θ和直线l :ρsin ⎝ ⎛⎭⎪⎫θ-π4=22.(1)求圆O 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当θ∈(0,π)时,求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 解 (1)圆O :ρ=cos θ+sin θ,即ρ2=ρcos θ+ρsin θ, 圆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x +y , 即x 2+y 2-x -y =0, 直线l :ρsin ⎝ ⎛⎭⎪⎫θ-π4=22,即ρsin θ-ρcos θ=1,则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即x -y +1=0.(2)由⎩⎨⎧x 2+y 2-x -y =0,x -y +1=0,得⎩⎨⎧x =0,y =1,故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为⎝ ⎛⎭⎪⎫1,π2.3.以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21-sin θ.(1)将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过极点O 作直线l 交曲线于点P ,Q ,若|OP |=3|OQ |,求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 解 (1)∵ρ=x 2+y 2,ρsin θ=y , ∴ρ=21-sin θ化为ρ-ρsin θ=2,得ρ2=(2+ρsin θ)2,∴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4y +4. (2)设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θ=θ0(ρ∈R ), 根据题意21-sin θ0=3·21-sin(θ0+π),解得θ0=π6或θ0=5π6,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θ=π6(ρ∈R )或θ=5π6(ρ∈R ).4.(2019·安阳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x +3y =53,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 θ. (1)求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和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2)射线OP :θ=π6与圆C 的交点为O ,A ,与直线l 的交点为B ,求线段AB 的长. 解 (1)因为x =ρcos θ,y =ρsin θ,直线l :x +3y =53, 所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3ρsin θ=53, 化简得2ρsin ⎝ ⎛⎭⎪⎫θ+π6=53,即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由ρ=4sin θ,得ρ2=4ρsin θ, 所以x 2+y 2=4y ,即x 2+(y -2)2=4, 即为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由题意得ρA =4sin π6=2, ρB =532sin ⎝ ⎛⎭⎪⎫π6+π6=5,所以|AB |=|ρA -ρB |=3.5.(2019·福州四校期末联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α,y =2+sin α(α为参数),直线C 2的方程为y =3x .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曲线C 1和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2)若直线C 2与曲线C 1交于A ,B 两点,求1|OA |+1|OB |.解 (1)由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α,y =2+sin α(α为参数),得曲线C 1的普通方程为(x -2)2+(y -2)2=1,则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cos θ-4ρsin θ+7=0,由于直线C 2过原点,且倾斜角为π3,故其极坐标方程为θ=π3(ρ∈R ).(2)由⎩⎪⎨⎪⎧ρ2-4ρcos θ-4ρsin θ+7=0,θ=π3得ρ2-(23+2)ρ+7=0,设A ,B 对应的极径分别为ρ1,ρ2,则ρ1+ρ2=23+2,ρ1ρ2=7,∴1|OA |+1|OB |=|OA |+|OB ||OA |·|OB |=ρ1+ρ2ρ1ρ2=23+27.6.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φ,y =sin φ(其中φ为参数),曲线C 2:x 2+y 2-2y =0.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射线l :θ=α(ρ≥0)与曲线C 1,C 2分别交于点A ,B (均异于原点O ). (1)求曲线C 1,C 2的极坐标方程;(2)当0<α<π2时,求|OA |2+|OB |2的取值范围.解 (1)∵⎩⎨⎧x =2cos φ,y =sin φ,∴x 22+y 2=1,由⎩⎨⎧x =ρcos θ,y =ρsin θ,得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1+sin 2 θ;∵x 2+y 2-2y =0,∴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2)设A ,B 对应的极径分别为ρ1,ρ2,则由(1)得|OA |2=ρ21=21+sin 2α,|OB |2=ρ22=4sin 2α, ∴|OA |2+|OB |2=21+sin 2α+4sin 2 α=21+sin 2 α+4(1+sin 2α)-4, ∵0<α<π2,∴1<1+sin 2α<2,∴6<21+sin 2α+4(1+sin 2α)<9, ∴|OA |2+|OB |2的取值范围为(2,5).能力提升题组 (建议用时:20分钟)7.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2cos α,y =1+2sin α(α为参数).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2)过原点O 的直线l 1,l 2分别与曲线C 交于除原点外的A ,B 两点,若∠AOB =π3,求△AOB 的面积的最大值.解 (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3)2+(y -1)2=4, 即x 2+y 2-23x -2y =0,所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3ρcos θ-2ρsin θ=0,即ρ=4sin ⎝ ⎛⎭⎪⎫θ+π3.(2)不妨设A (ρ1,θ),B ⎝ ⎛⎭⎪⎫ρ2,θ+π3,θ∈⎝ ⎛⎭⎪⎫-π2,π2. 则ρ1=4sin ⎝ ⎛⎭⎪⎫θ+π3,ρ2=4sin ⎝ ⎛⎭⎪⎫θ+2π3,△AOB 的面积S =12|OA |·|OB |sin π3 =12ρ1ρ2sin π3=43sin ⎝ ⎛⎭⎪⎫θ+π3sin ⎝ ⎛⎭⎪⎫θ+2π3=23cos 2θ+3≤3 3.所以,当θ=0时,△AOB 的面积取最大值3 3.8.(2018·厦门外国语中学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1+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在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2 θ=sin θ.(1)求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射线l :y =kx (x ≥0)与曲线C 1,C 2的交点分别为A ,B (A ,B 异于原点),当斜率k ∈(1,3]时,求|OA |·|OB |的取值范围.解 (1)曲线C 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1)2+y 2=1,即x 2-2x +y 2=0,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并化简得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θ. 由ρcos 2θ=sin θ两边同时乘ρ,得ρ2cos 2θ=ρsin θ,结合⎩⎨⎧x =ρcos θ,y =ρsin θ得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设射线l :y =kx (x ≥0)的倾斜角为φ,则射线的极坐标方程为θ=φ,且k =tan φ∈(1,3].联立⎩⎨⎧ρ=2cos θ,θ=φ,得|OA |=ρA =2cos φ,联立⎩⎨⎧ρcos 2θ=sin θ,θ=φ,得|OB |=ρB =sin φcos 2 φ,所以|OA |·|OB |=ρA ·ρB =2cos φ·sin φcos 2 φ=2tan φ=2k ∈(2,23],即|OA |·|OB |的取值范围是(2,23].。

《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课件

《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课件

VS
详细描述
点的旋转是指将图形中的点以某一点为中 心,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旋转。在直角坐 标系中,点的旋转可以表示为在x轴和y轴 上的分量分别乘以对应的旋转矩阵,并加 上旋转中心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我们 可以实现对图形进行旋转操作。
点的缩放
总结词
点的缩放是图形变化中常见的形式之一,通过改变点的大小,可以实现对图形 的缩放操作。
详细描述
点的缩放是指将图形中的点的大小进行缩放,以改变其所在的位置。在直角坐 标系中,点的缩放可以表示为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分别乘以对应的缩放因子。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对图形进行缩放操作。
点的反射Biblioteka 总结词点的反射是图形变化中常见的形式之一,通过对点进行镜像反射,可以实现对图 形的对称操作。
详细描述
OpenCV中的坐标与图形变换实例
图像坐标系
OpenCV中,图像坐标系 的原点位于图像的左上角 ,x轴向右,y轴向下。
图像变换
OpenCV中,可以通过多 种变换方法对图像进行处 理,如平移、旋转、缩放 等。
例子
通过仿射变换,实现将一 张图像映射到另一张图像 上。
Pygame中的坐标与图形变换实例
《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课件
汇报人: 2023-11-29
目 录
• 坐标与图形的概述 • 坐标与图形的变化 • 坐标与图形的变换矩阵 • 坐标与图形的变换应用 • 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实例
01
坐标与图形的概述
坐标与图形的定义
坐标
坐标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是确定平面点位和空间点位的数学工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轴和纵轴分别称为 x轴和y轴,其上任一点P(x,y)称为平面坐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分别称为x轴、y 轴、z轴,其上任一点P(x,y,z)称为空间坐标。

坐标变换ppt课件

坐标变换ppt课件
❖ 假定在原坐标系统中变量为x 1 、x 2 、 … x n
❖ 令 Y CX ❖ C为变换系数,既可取常数,也可取时间的
函数。在线性变换中,系数与变量无关。
❖ 若要原变量和新变量间存在单值关系,转 换矩阵C须满秩。
精选ppt课件2021
3
二、综合矢量
二、综合矢量
❖ 时间矢量 –随时间作正弦变化的量 –可以用沿逆时针旋转的矢 量在y轴的投影表示 – y轴称为时间轴
精选ppt课件2021
7
二、综合矢量
综合矢量的计算
❖ 综合矢量的计算 –设有正序电流
精选ppt课件2021
8
二、综合矢量
综合矢量的计算
–正序电流综合矢量为
–其中, a为旋转算子
精选ppt课件2021
9
二、综合矢量
综合矢量的计算
❖ 图解
精选ppt课件2021
10
二、综合矢量
综合矢量的计算
–设有负序电流
精选ppt课件2021
20
二、综合矢量
综合矢量的优点
❖ 三相同时考虑 –除零序分量
❖ 在任意轴线上的投影 –表示与该轴线圈有关变量的瞬时值
精选ppt课件2021
21
三、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统间的转换
❖ 旋转电机的坐标变换:两大类
–坐标轴线放在定子上的静止坐标系统,如 abc,αβ0,+-0坐标系统
–坐标轴线放在转子上的旋转坐标系统,如 dq0,fb0坐标系统。
精选ppt课件2021
4
二、综合矢量
单时标多矢量法
❖ 单时标多矢量表示法 –三相对称系统 –三个旋转矢量 –一个时间轴
精选ppt课件2021
5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

6.5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本节提要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坐标变换和变换矩阵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一、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2. 交流电机数学模型的性质1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时需要进行电压或电流和频率的协调控制,有电压电流和频率两种独立的输入变量;在输出变量中,除转速外,磁通也得算一个独立的输出变量;因为电机只有一个三相输入电源,磁通的建立和转速的变化是同时进行的,为了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也希望对磁通施加某种控制,使它在动态过程中尽量保持恒定,才能产生较大的动态转矩;多变量、强耦合的模型结构由于这些原因,异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而电压电流、频率、磁通、转速之间又互相都有影响,所以是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可以先用图来定性地表示;图6-43 异步电机的多变量、强耦合模型结构模型的非线性2在异步电机中,电流乘磁通产生转矩,转速乘磁通得到感应电动势,由于它们都是同时变化的,在数学模型中就含有两个变量的乘积项;这样一来,即使不考虑磁饱和等因素,数学模型也是非线性的;模型的高阶性3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有三个绕组,转子也可等效为三个绕组,每个绕组产生磁通时都有自己的电磁惯性,再算上运动系统的机电惯性,和转速与转角的积分关系,即使不考虑变频装置的滞后因素,也是一个八阶系统;总起来说,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假设条件:1忽略空间谐波,设三相绕组对称,在空间互差120°电角度,所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周围按正弦规律分布;2忽略磁路饱和,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恒定的;3忽略铁心损耗;4不考虑频率变化和温度变化对绕组电阻的影响;1. 电压方程三相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为:电压方程续与此相应,三相转子绕组折算到定子侧后的电压方程为: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将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并以微分算子 p 代替微分符号 d /dt或写成6-67b2. 磁链方程每个绕组的磁链是它本身的自感磁链和其它绕组对它的互感磁链之和,因此,六个绕组的磁链可表达为:或写成6-68b电感矩阵式中,L 是6×6电感矩阵,其中对角线元素 LAA, LBB, LCC,Laa,Lbb,Lcc 是各有关绕组的自感,其余各项则是绕组间的互感;实际上,与电机绕组交链的磁通主要只有两类:一类是穿过气隙的相间互感磁通,另一类是只与一相绕组交链而不穿过气隙的漏磁通,前者是主要的;电感的种类和计算定子漏感 Lls ——定子各相漏磁通所对应的电感,由于绕组的对称性,各相漏感值均相等;转子漏感 Lk ——转子各相漏磁通所对应的电感;定子互感 Lms——与定子一相绕组交链的最大互感磁通;转子互感 Lmr——与转子一相绕组交链的最大互感磁通;由于折算后定、转子绕组匝数相等,且各绕组间互感磁通都通过气隙,磁阻相同,故可认为:自感表达式对于每一相绕组来说,它所交链的磁通是互感磁通与漏感磁通之和,因此,定子各相自感为:转子各相自感为:互感表达式两相绕组之间只有互感;互感又分为两类:1 定子三相彼此之间和转子三相彼此之间位置都是固定的,故互感为常值;2 定子任一相与转子任一相之间的位置是变化的,互感是角位移的函数第一类固定位置绕组的互感三相绕组轴线彼此在空间的相位差是±120°,在假定气隙磁通为正弦分布的条件下,互感值应为,于是,第二类变化位置绕组的互感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由于相互间位置的变化见图6-44,可分别表示为:当定、转子两相绕组轴线一致时,两者之间的互感值最大,就是每相最大互感 Lms ;磁链方程将式6-69~式6-75都代入式6-68a,即得完整的磁链方程,显然这个矩阵方程是比较复杂的,为了方便起见,可以将它写成分块矩阵的形式式中值得注意的是,和两个分块矩阵互为转置,且均与转子位置有关,它们的元素都是变参数,这是系统非线性的一个根源;为了把变参数转换成常参数须利用坐标变换,后面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电压方程的展开形式如果把磁链方程6-68b代入电压方程6-67b中,即得展开后的电压方程:式中,项属于电磁感应电动势中的脉变电动势或称变压器电动势,项属于电磁感应电动势中与转速成正比的旋转电动势;3. 转矩方程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在多绕组电机中,在线性电感的条件下,磁场的储能和磁共能为:而电磁转矩等于机械角位移变化时磁共能的变化率电流约束为常值,且机械角位移,于是转矩方程的矩阵形式将式6-81代入式6-82,并考虑到电感的分块矩阵关系式6-77~6-79,得:又由于代入式6-83得:该方程适用变压变频器供电含有电流谐波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方程的三相坐标系形式以式6-79代入式6-84并展开后,舍去负号,意即电磁转矩的正方向为使 q 减小的方向,则4. 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在一般情况下,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是TL ——负载阻转矩;J ——机组的转动惯量;D ——与转速成正比的阻转矩阻尼系数;K ——扭转弹性转矩系数;运动方程的简化形式对于恒转矩负载,D = 0 , K = 0 ,则5. 三相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将式6-76,式6-80,式6-85和式6-87综合起来,再加上,便构成在恒转矩负载下三相异步电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用结构图表示出来如下图所示:异步电机的多变量非线性动态结构图三、坐标变换和变换矩阵上节中虽已推导出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但是,要分析和求解这组非线性方程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设法予以简化,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坐标变换;1. 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直流电机物理模型简单励磁绕组d轴上,电枢绕组在q轴上,如果能将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见下图等效地变换成类似直流电机的模式,分析和控制就可以大大简化;坐标变换正是按照这条思路进行的; 在这里,不同电机模型彼此等效的原则是:在不同坐标下所产生的磁动势完全一致;1交流电机绕组的等效物理模型2等效的两相交流电机绕组3旋转的直流绕组与等效直流电机模型再看图c中的两个匝数相等且互相垂直的绕组 M 和 T,其中分别通以直流电流和,产生合成磁动势 F ,其位置相对于绕组来说是固定的;如果让包含两个绕组在内的整个铁心以同步转速旋转,则磁动势 F 自然也随之旋转起来,成为旋转磁动势;把这个旋转磁动势的大小和转速也控制成与图 a 和图 b 中的磁动势一样,那么这套旋转的直流绕组也就和前面两套固定的交流绕组都等效了;当观察者也站到铁心上和绕组一起旋转时,在他看来,M 和 T 是两个通以直流而相互垂直的静止绕组;如果控制磁通的位置在 M 轴上,就和直流电机物理模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这时,绕组M相当于励磁绕组,T 相当于伪静止的电枢绕组;等效的概念由此可见,以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图a的三相交流绕组、图b的两相交流绕组和图c中整体旋转的直流绕组彼此等效;或者说,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在两相坐标系下的和在旋转两相坐标系下的直流是等效的,它们能产生相同的旋转磁动势;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出与和之间准确的等效关系,这就是坐标变换的任务;2. 三相--两相变换3/2变换现在先考虑上述的第一种坐标变换——在三相静止绕组A、B、C和两相静止绕组之间的变换,或称三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静止坐标系间的变换,简称 3/2 变换;三相和两相坐标系与绕组磁动势的空间矢量 :设磁动势波形是正弦分布的,当三相总磁动势与二相总磁动势相等时,两套绕组瞬时磁动势在轴上的投影都应相等,写成矩阵形式,得:考虑变换前后总功率不变,在此前提下,可以证明匝数比应为:为求两项到三项的变换阵将三项到两项的变换阵增广成可逆的方阵,物理意义在两项系统上人为加入零轴磁动势并定义满足功率不变的条件可以求得如下关系:这表明保持坐标变换前后的功率不变,又要维持磁链相同,变换前后两项绕组每相匝数应为原三项绕组匝数的倍于此同时利用上述关系得三项/两项变换方阵:如要从两相坐标系变换到三相坐标系2/3变换可求反变换:N3 /N2 值代入式6-89,得:3. 两相—两相旋转变换2s/2r变换从上图等效的交流电机绕组和直流电机绕组物理模型的图 b 和图 c 中从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 M、T 变换称作两相—两相旋转变换,简称 2s/2r 变换,其中 s 表示静止,r 表示旋转;把两个坐标系画在一起,即得下图;两相静止和旋转坐标系与磁动势电流空间矢量2s/2r变换公式两相旋转—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矩阵写成矩阵形式,得:式中是两相旋转坐标系变换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阵;对式6-96两边都左乘以变换阵的逆矩阵,即得:两相静止—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矩阵则两相静止坐标系变换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阵是:电压和磁链的旋转变换阵也与电流磁动势旋转变换阵相同;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前已指出,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比较复杂,坐标变换的目的就是要简化数学模型;第6.6.2节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三相静止的ABC坐标系上的,如果把它变换到两相坐标系上,由于两相坐标轴互相垂直,两相绕组之间没有磁的耦合,仅此一点,就会使数学模型简单了许多;1.异步电机在两相任意旋转坐标系dq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两相坐标系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旋转的,其中以任意转速旋转的坐标系为最一般的情况,有了这种情况下的数学模型,要求出某一具体两相坐标系上的模型就比较容易了;变换关系设两相坐标轴与三相坐标轴的夹角为, 而为坐标系相对于定子的角转速,为坐标系相对于转子的角转速;变换过程具体的变换运算比较复杂,根据式6-98另0轴为假想轴d轴和A轴夹角为θ 可得:写成矩阵形式:合并以上两个方程式得三相静止ABC坐标系到两项旋转dq0坐标系的变换式1磁链方程利用变换将定子的三项磁链和转子的三项磁链变换到dqo坐标系中去,定子磁链的变换阵是其中d轴与A轴的夹角为,转子磁链的变换阵是是旋转三相坐标系变换到不同转速的旋转两相坐标系;其中 d 轴与α 轴的夹角为 ;则磁链的变换式为:把定子和转子的磁链表达成电感阵和电流向量乘积,在用和的反变换阵把电流变换到dq0坐标上:磁链的零轴分量为它们各自独立对dq轴磁链没有影响,可以不考虑则可以简化;控制有关;代入参数计算,并去掉零轴分量则dq坐标系磁链方程为或写成式中—— dq坐标系定子与转子同轴等效绕组间的互感;—— dq坐标系定子等效两相绕组的自感;——dq坐标系转子等效两相绕组的自感;异步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dq上的物理模型图6-50 异步电动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dq上的物理模型 2电压方程利用上式A得定子电压变换的关系为先讨论A相的关系同理在ABC坐标系下A相的电压方程,代入得为dq0旋转坐标系对于定子的角速度由于为任意值因此下式三式成立同理转子电压方程为式中为dq0旋转坐标系相对于转子的角速度同理利用B相和C相的电压方程求出的结果与上面一致; 2电压方程上面的方程整理有定子和转子的电压方程令旋转电动势向量则式6-106a变成这就是异步电机非线性动态电压方程式;与第6.6.2节中ABC坐标系方程不同的是:此处电感矩阵 L 变成 4 4 常参数线性矩阵,而整个电压方程也降低为4维方程;3转矩和运动方程dq坐标系上的转矩方程为运动方程与坐标变换无关,仍为其中——电机转子角速度;阶数下降,但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性质未变;异步电机在dq坐标系上的动态等效电路2. 异步电机在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在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是任意旋转坐标系数学模型当坐标转速等于零时的特例;当时,,即转子角转速的负值,并将下角标改成,则式6-105的电压矩阵方程变成而式6-103a的磁链方程改为利用两相旋转变换阵,可得代入式6-107并整理后,即得到坐标上的电磁转矩式6-108~式6-110再加上运动方程式便成为坐标系上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这种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又称作Kron的异步电机方程式或双轴原型电机Two Axis Primitive Machine基本方程式;3. 异步电机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另一种很有用的坐标系是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其坐标轴仍用d,q表示,只是坐标轴的旋转速度等于定子频率的同步角转速;而转子的转速为,因此 dq 轴相对于转子的角转速,即转差;代入式6-105,即得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电压方程在二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均不变;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突出特点是,当三相ABC坐标系中的电压和电流是交流正弦波时,变换到dq坐标系上就成为直流;4、按转子磁场定向下的数学模型在dq坐标系放在同步旋转磁场下使d轴与转子磁场的方向重合此时转子的d轴的磁通分量为0,既有下式;带入式6-111三四行出现零元素,减少了耦合,简化了模型上式中解得,带入dq坐标系中的转矩方程有如下结果,这个关系和直流电机的转矩方程非常接近了,如果是鼠笼电机结果会更加简单;五、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作为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和分析基础的数学模型,过去经常使用矩阵方程,近来越来越多地采用状态方程的形式,因此有必要再介绍一下状态方程;为了简单起见,这里只讨论两相同步旋转dq 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如果需要其它类型的两相坐标,只须稍加变换,就可以得到;第6.6.4节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在两相坐标系上的电压源型变频器—异步电机具有4阶电压方程和1阶运动方程,因此其状态方程也应该是5阶的,须选取5个状态变量,而可选的变量共有9个,即转速、4个电流变量和4个磁链变量;状态变量的选择转子电流是不可测的,不宜用作状态变量,因此只能选定子电流和转子磁链;定子电流和定子磁链;也就是说,可以有下列两组状态方程;1.状态方程由前节式6-103b表示dq坐标系上的磁链方程式6-104为任意旋转坐标系上的电压方程对于同步旋转坐标系,,又考虑到笼型转子内部是短路的,则,于是,电压方程可写成由式6-103b中第3,4两式可解出代入式6-107的转矩公式,得状态方程标准形式将式6-103b代入式6-112,消去,同时将6-113代入运动方程式6-87,经整理后即得状态方程如下:——电机漏磁系数,——转子电磁时间常数;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在6-114~6-118的状态方程中,状态变量为输入变量为式中,状态变量为输入变量为。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坐标变换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学中常用的坐标系之一,用于描述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

学会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坐标变换,对于数学的学习和解题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性质以及常用的坐标变换方法。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一个平面上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直线(通常称为x轴和y轴)所确定的。

x轴和y轴的交点称为原点O,它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x, y)来表示,其中x代表点在x轴上的坐标,y代表点在y轴上的坐标。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1. 坐标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互相垂直,且相交于原点O。

x轴是水平方向的,y轴是垂直方向的。

2. 坐标轴的正方向:x轴从左往右延伸,正方向是从左往右;y轴从下往上延伸,正方向是从下往上。

3. 坐标轴的刻度:x轴和y轴上的刻度表示数值,用来表示点在坐标轴上的位置。

沿x轴和y轴的正方向,每个刻度之间的距离相等。

4. 坐标轴的单位: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可以自行确定,一般用数值表示。

5. 坐标变换: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进行坐标变换,不改变原点的位置和坐标轴的方向。

三、坐标变换1. 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最基本的坐标变换。

平移变换只改变点的位置,不改变点的坐标值。

假设有一个点A(x, y),平移变换后的点A'的坐标为(x+a, y+b),其中a和b分别表示平移的横向和纵向距离。

例题:已知点A(2, 3),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平移变换,使得点A'的坐标为(-1, 4),求平移的向量。

解答:设平移的向量为(a, b),根据平移变换的定义可得:-1 = 2 + a4 = 3 + b解方程组可得 a = -3,b = 1。

因此,平移的向量为(-3, 1)。

2. 旋转变换:旋转变换是将平面直角坐标系绕原点进行旋转的变换。

旋转变换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

高中数学中的坐标系与平移变换

高中数学中的坐标系与平移变换

高中数学中的坐标系与平移变换在高中数学中,坐标系和平移变换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坐标系是一种表示点在平面上位置的方式,而平移变换则是一种改变点位置的操作。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讨论。

一、坐标系的基本概念1. 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是最常见的坐标系,由两条垂直的直线(通常称为x轴和y轴)交叉而成。

通过定义一个原点和单位长度,我们可以用有序数对(x, y)来表示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2. 极坐标系极坐标系使用径向距离和极角来描述点的位置。

其中,径向距离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极角则表示点与正向x轴之间的夹角。

3. 其他坐标系此外,还有柱面坐标系、球面坐标系等其他不同形式的坐标系,它们在特定的数学领域和物理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二、平移变换的基本原理在数学中,平移是一种将图形沿着指定方向移动的变换方式。

它通过将所有点的坐标值分别增加或减少一个常数来实现。

平移变换的基本原理如下:1. 平移向量平移变换通过一个平移向量来描述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平移向量由两个分量组成,分别表示在x轴和y轴上的移动距离。

2. 平移的公式设点P(x, y)进行平移变换,平移向量为(a, b),则点P'的坐标可以表示为:P'(x', y') = P(x+a, y+b)三、坐标系与平移变换的关系坐标系与平移变换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坐标系对平移变换的作用坐标系为平移变换提供了基础。

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改变点的坐标值,可以实现平移变换。

而在极坐标系中,则需要通过改变径向距离和极角来实现平移。

2. 平移变换对坐标系的作用平移变换改变了图形中每个点的位置,从而影响了坐标系的布局。

在平移变换之后,原有的坐标系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新的图形位置重新确定坐标系。

3. 坐标系和平移变换的综合应用在几何图形的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坐标系和平移变换。

通过在坐标系中进行平移变换,我们可以研究图形的性质、计算图形的参数等。

坐标变换最通俗易懂的解释(推导+图解)

坐标变换最通俗易懂的解释(推导+图解)

坐标变换的作用
在一个机器人系统中,每个测量元件测量同一物体得出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原因
实现坐标变换所需的数据
我们常用出发与坐标系原点终止于坐标系中坐标点的向量来表示坐标系中坐标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置(距离+方位)。

坐标系的相互转化必须以地球坐标系为媒介才可以实现,即坐标系的相互转化必须已知“任意坐标系中各个坐标轴在world坐标系中的坐标”:
位姿
坐标变换中旋转的实质
坐标变换的实质就是“投影”。

首先,我们解读一下向量是如何转化为坐标的:
其实,这个矩阵的乘法与卷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旋转矩阵的性质:
从B到A的转化:
从A到B的转化:
、都是单位正交仿真,因此
坐标变换中平移的实质
向量可以在坐标系中任意移动,只要不改变向量的方向和大小,向量的属性不会发生变化。

但是我们研究的是坐标系B中一个坐标点在坐标系A中的映射,因此
多坐标变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世界坐标系下坐标系A/坐标系B的各个坐标轴在世界坐标系(参
如何实现坐标变换
其中O1O2是从O1指向O2的向量。

3.2 坐标变换和动态数学数学模型的简化[优质ppt]

3.2 坐标变换和动态数学数学模型的简化[优质ppt]


设在某坐标系下的电路或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向量分别为u和 i,在新的坐标系下,电压和电流向量变成u′和i′,定义新 向量与原向量的坐标变换关系为
Cu u = u′
(3-33)
Ci i = i′
(3-34)
其中Cu和Ci分别为电压和电流变换阵。
当满足功率不变的约束条件时,Cu和Ci的关系为
单,易于实现。 (4)直流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只有一个输入/输出变量——电枢电
压/转速,在工程允许的一些假定条件下,直流电动机可以描述成单 输入单输出的二阶线性系统。

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通以三相平衡正弦交流电流,产生一个
B iB ω1
B
iC CC
F
A
iA A 图a 三相交流绕组

旋转磁动势的产生
然而,旋转磁动势并不一定非要三相不可,除单相以外, 二相、三相、四相等任意对称的多相绕组,通以平衡的多 相电流,都能产生旋转磁动势,当然以两相最为简单。
不同电机模型彼此等效的原则是:在不同坐标下所产生的 磁动势完全一致。
CuT Ci= I
(3-35)
式中 I为单位矩阵。
这里对Cu和Ci的选择并没有加任何约束,它们可以是任意的。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变换阵简单易记,令 Cu = Ci = C
即把电压和电流变换阵取为同一矩阵,则式(3-35)变成 CT C = I 或 CT = C-1 (3-36)

β B
uB iβ uβ iB
600 600 uC iC
α
iA

A
uA

C 图3-6 定子ABC轴系到静止轴系的变换www.sdu.ed (2)等效的两相交流电机绕组

2022年初中数学同步 7年级下册 第13课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教师版含解析)

2022年初中数学同步 7年级下册 第13课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教师版含解析)

第13课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目标导航课程标准1.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2. 能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知识精讲知识点0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确定点的位置的必经过程,只有建立了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点的位置才能得以确定,才能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的过程:(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注意:(1)建立坐标系的关键是确定原点和坐标轴的位置,我们一般选择那些使点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的方法,例如借助于图形的某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等,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是不唯一的.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点的坐标不同.(2)应注意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的确定.知识点02 用坐标表示平移1.点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注意:(1)在坐标系内,左右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右加左减;(2)在坐标系内,上下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上加下减;(3)在坐标系内,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沿x轴平移纵坐标不变,沿y轴平移横坐标不变.2.图形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注意:(1)平移是图形的整体位置的移动,图形上各点都发生相同性质的变化,因此图形的平移问题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问题来解决.(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能力拓展考法0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典例1】小明写信给他的朋友介绍学校的有关情况:校门正北方100米处是教学楼,从校门向东50米,再向北50米是科教楼,从校门向西100米,再向北150米是宿舍楼……请画出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宿舍楼的位置,并写出这四个点的坐标.【分析】选取校门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可以容易地写出三个建筑物的坐标.否则就较复杂.【答案与解析】解:(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学校的建筑物位置如图所示,比例尺为1:10000.(2)校门的坐标为(0,0);教学楼的坐标为(0,100);科技楼的坐标是(50,50);宿舍楼的坐标为(-100,150).【点睛】选取的坐标原点不同,各个据点的坐标也不同,不论是哪个点表示原点,都要让人一听一看就清楚所描述的位置.【即学即练】一个探险家在日记上记录了宝藏的位置,从海岛的一块大圆石O出发,向东1000m,向北1000m,向西500m,再向南750m,到达点P,即为宝藏的位置.(1)画出坐标系确定宝藏的位置;(2)确定点P的坐标.【答案】解: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250作为单位长度,以大圆石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如图,中心带有箭头的线是行动路线,点P的位置如图所示.(2)点P的坐标是(500,250)【典例2】如图是一所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国旗杆的坐标为(-1,1),写出其他几个建筑物位置的坐标.若国旗杆的坐标为(3,1),则其他几个建筑物位置的坐标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请写出坐标,若不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解:当国旗杆的坐标是(-1,1)时,校门的坐标是(-4,1),实验楼的坐标是(2,-2),教学楼的坐标是(2,1),图书馆的坐标是(1,4);若国旗杆的坐标是(3,1),则校门的坐标是(0,1),实验楼的坐标是(6,-2),教学楼的坐标是(6,1),图书馆的坐标是(5,4).【点睛】根据已知点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进一步求得要求点的坐标.【即学即练】如图,是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位于点(1,﹣2)上,位于点(3,﹣2)上,则位于点上.【答案】(﹣2,1).解:∵位于点(1,﹣2)上,位于点(3,﹣2)上,∴位于点(﹣2,1)上.考法02用坐标表示平移【典例3】如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1)写出点A、B的坐标:A(,)、B(,)(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B′(,)、C′(,).(3)△ABC的面积为.【分析】(1)A在第四象限,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B的第一象限,横纵坐标均为正;(2)让三个点的横坐标减2,纵坐标加1即为平移后的坐标;(3)△ABC的面积等于边长为3,4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2个边长为1,3和一个边长为2,4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答案与解析】解:(1)写出点A、B的坐标:A(2,﹣1)、B(4,3)(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0,0)、B′(2,4)、C′(﹣1,3).(3)△ABC的面积=3×4﹣2××1×3﹣×2×4=5.【点睛】用到的知识点为: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格点中的三角形的面积通常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若干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表示.【即学即练】已知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为A(-2,3),B(-4,-1),C(2,0).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P(x0,y0)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1(x0+5,y0+3).将三角形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三角形A1B1C1:(1)求A1B1C1的坐标.(2)求三角形ABC和△A1B1C1的面积大小.【答案】解:(1)A 1(3,6),B 1(1,2),C 1(7,3).(2)ABC A B C S S '''=△△11124246143222=-⨯⨯-⨯⨯-⨯⨯=24-4-3-6=11. 考法03 综合应用【典例4】在A 市北300km 处有B 市,以A 市为原点,东西方向的直线为x 轴,南北方向的直线为y 轴,并以50km 为1个单位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气象台预报,今年7号台风中心位置现在C (10,6)处,并以40千米/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台风影响范围半径为200km ,问经几小时后,B 市将受到台风影响?并画出示意图.【分析】当台风中心移动到据B 点200千米时,B 市将受到台风影响,从而求出台风中心的移动距离,除以速度,即可求出所需时间.【答案与解析】解:∵台风影响范围半径为200km ,∴当台风中心移动到点(4,6)时,B 市将受到台风的影响.所用的时间为:50×(10-4)÷40=7.5(小时).所以经过7.5小时后,B市将受到台风的影响.(注:图中的单位1表示50km)【点睛】考查类比点的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即学即练】一长方形住宅小区长400m,宽300m,以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和较长边平行的直线为x轴,和较短边平行的直线为y轴,并取50m为1个单位.住宅小区内和附近有5处违章建筑,它们分别是A(3,3.5),B(-2,2),C(0,3.5),D(-3,2),E(-4,4).在坐标系中标出这些违章建筑位置,并说明哪些在小区内,哪些不在小区内.【答案】在小区内的违章建筑有B、D;不在小区内的违章建筑有A、E、C.题组A 基础过关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A.(﹣1,1)B.(﹣1,﹣2)C.(﹣1,2)D.(1,2)【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已知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可得点A′的横坐标为1﹣2=﹣1,纵坐标为﹣2+3=1,即A′的坐标为(﹣1,1).故选A.分层提分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的值为()2.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 bA.2B.3C.4D.5【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点A、B及其对应点的坐标得出平移方向和距离,据此求出a、b的值,继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点A(2,0)的对应点A1(4,b)知向右平移2个单位,由点B(0,1)的对应点B1(a,2)知向上平移1个单位,△a=0+2=2,b=0+1=1,△a+b=2+1=3,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横坐标的平移规律为: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的平移规律为:上移加,下移减.3.已知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A.(1,2)B.(2,9)C.(5,3)D.(–9,–4)【答案】A【解析】【详解】△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而点A(−1,4)的对应点为C(4,7),△由A平移到C点的横坐标增加5,纵坐标增加3,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1,2).4.如图, ,A B 的坐标为()()1,0,0,2,若将线段AB 平移至11A B ,则-a b 的值为( )A .1-B .0C .1D .2【答案】B【解析】【分析】 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B 点平移前后的纵坐标分别为2、4,可得B 点向上平移了2个单位,由A 点平移前后的横坐标分别是为1、3,可得A 点向右平移了2个单位,由此得线段AB 的平移的过程是: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以点A 、B 均按此规律平移,由此可得a=0+2=2,b=0+2=2,△a -b=2-2=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5.已知A (3,﹣2),B (1,0),把线段AB 平移至线段CD ,其中点A 、B 分别对应点C 、D ,若C (5,x ),D (y ,0),则x +y 的值是( )A .﹣1B .0C .1D .2【答案】C【解析】由对应点坐标确定平移方向,再由平移得出x,y的值,即可计算x+y.【详解】△A(3,﹣2),B(1,0)平移后的对应点C(5,x),D(y,0),△平移方法为向右平移2个单位,△x=﹣2,y=3,△x+y=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的平移,掌握点坐标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点坐标平移: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下减上加.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向下平移,纵坐标相减,横坐标不变解答.【详解】△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A【分析】已知线段AB ,BC ,AC ,分别以三条线段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图形进行判断.【详解】如果以线段AB 为对角线,AC ,BC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在第四象限;如果以线段AC 为对角线,AB ,BC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在第二象限;如果以线段CB 为对角线,AC ,BA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在第三象限.故不可能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00),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80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 .(0,9)B .(9,0)C .(0,8)D .(8,0)【答案】C【解析】【详解】 【分析】由题目可以知道,质点每秒运动一次,(0,0)→(0,1)→(1,1)→(1,0)用的秒数分别是1秒钟,2秒钟,3秒钟,到(1,1)用2秒,到(2,2)用6秒,到(3,3)用12秒,到(4,4)用20秒,依此类推:到点(n ,n),用n 2+n 秒,这样可以先确定,第80秒钟时所在的点所在正方形,然后就可以进一步推得点的坐标.【详解】质点每秒运动一次,(0,0)→(0,1)→(1,1)→(1,0)用的秒数分别是1秒钟,2秒钟,3秒钟,到(1,1)用2秒,到(2,2)用6秒,到(3,3)用12秒,到(4,4)用20秒,依此类推:到点(n ,n),用n 2+n 秒, △当n=8时,n 2+n=82+8=72,△当质点运动到第72秒时到达(8,8),△质点接下来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80-72=8秒,△此时质点的横坐标为8-8=0,△此时质点的坐标为(0,8),△第80秒后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0,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题——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难度较大.题组B 能力提升练9.将点()1,24P m m -+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落在x 轴上,则m =___.【答案】-3【解析】【分析】点坐标向上平移2个单位,就是纵坐标加上2,落在x 轴上,就是纵坐标为0,求出m 的值.【详解】解:点()1,24P m m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1,26P m m '-+,△平移后落在x 轴上,△260m +=,解得3m =-.故答案是:-3.【点睛】本题考查点坐标的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坐标平移的方法.10.已知直线AB△x 轴,点A 的坐标为(1,2),并且线段AB =3,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4,2)或(﹣2,2).【解析】【详解】分析:AB△x 轴,说明A ,B 的纵坐标相等为2,再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详解:△AB△x 轴,点A 坐标为(1,2),△A ,B 的纵坐标相等为2,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则有AB=|x -1|=3,解得:x=4或-2,△点B 的坐标为(4,2)或(-2,2).故本题答案为:(4,2)或(-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都相等.注意所求的点的位置的两种情况,不要漏解.11.已知点A(a ,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答案】±4【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坐标与图形得到三角形OAB 的两边分别为|a|与5,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有:15102a ⋅⋅=, 解得a=4或a=-4,即a 的值为±4.考点:1.三角形的面积;2.坐标与图形性质.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 (1,3)与点N (x ,3)之间的距离是5,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答案】-4或6【解析】【详解】分析:点M 、N 的纵坐标相等,则直线MN 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列出等式|x -1|=5,从而解得x 的值.解答:解:△点M(1,3)与点N(x ,3)之间的距离是5,△|x -1|=5,解得x=-4或6.故答案为-4或6.13.如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 平移至11A B ,则a b +的值为_____.【答案】2【解析】【分析】由图可得到点B的纵坐标是如何变化的,让A的纵坐标也做相应变化即可得到b的值;看点A的横坐标是如何变化的,让B的横坐标也做相应变化即可得到a的值,相加即可得到所求.【详解】由题意可知:a=0+(3-2)=1;b=0+(2-1)=1;△a+b=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得到各点的平移规律.14.把点A(a,-2)向左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点与点A关于y轴对称,则a等于____.【答案】1.5【解析】【详解】试题解析:由题意,得a+(a-3)=0,解得a=1.5.点睛: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5.(1)把点P(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2)把点A(-2,-3)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3)把点P(2,3)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答案】(4,-3) (-2,-6) (-2,7)【解析】【分析】(1)根据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即横坐标加2,纵坐标不变求解即可;(2)根据点向下平移3个单位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3求解即可;(3)根据点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即横坐标减4,纵坐标加4求解即可.【详解】解:(1)△把点P(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横坐标加2,纵坐标不变,△点P'的坐标是(4,-3);(2)△把点A(-2,-3)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3,△点B 的坐标是(-2,-6);(3)△把点P (2,3)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 ',△横坐标减4,纵坐标加4,△点P '的坐标是(-2,7).故答案为:(4,-3);(-2,-6);(-2,7).【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向左平移,点的横坐标减小,纵坐标不变;向右平移,点的横坐标增大,纵坐标不变;向上平移,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大;向下平移,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小.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则D 的坐标为_______,连接AC ,BD .在y 轴上存在一点P ,连接P A ,PB ,使PAB S =△S 四边形ABDC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答案】 (4,2) (0,4)或(0,-4)【解析】【分析】根据B 点的平移方式即可得到D 点的坐标;设点P 到AB 的距离为h ,则S △P AB =12×AB ×h ,根据S △P AB =S 四边形ABDC ,列方程求h 的值,确定P 点坐标;【详解】解:由题意得点D 是点B (3,0)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的对应点,△点D 的坐标为(4,2);同理可得点C 的坐标为(0,2),△OC =2,△A (-1,0),B (3,0),△AB =4,△=8ABDC S AB OC ⋅=四边形,设点P 到AB 的距离为h ,△S △P AB =12×AB ×h =2h ,△S △P AB =S 四边形ABDC ,得2h =8,解得h =4,△P 在y 轴上,△OP =4,△P (0,4)或(0,-4).故答案为:(4,2);(0,4)或(0,-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解题时注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 题组C 培优拔尖练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1,4),点A 在坐标轴上,且S 三角形PAO =4,求点A 的坐标.【答案】A(2,0)或(-2,0)或(0,8)或(0,-8)【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于点A 的坐标不能确定,故应分点A 在x 轴上和点在y 轴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试题解析:当点A 在x 轴上时,设A(x ,0),△S △PAO =4,A(1,4) △12|x|×4=4,解得x=±2,△A(-2,0)或(2,0);当点A 在y 轴上时,设A(0,y),△S △PAO =4,A(1,4)△12|y|×1=4,解得x=±8,△A(-8,0)或(8,0).综上所述,A 点坐标为(-2,0)或(2,0)或(-8,0)或(8,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的面积,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进行分类讨论,不要漏解.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3),B(-5,1),C(-2,0),P(a ,b)是△ABC 的边AC 上任意一点,△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A 1B 1C 1,点P 的对应点为P 1(a +6,b -2).(1)直接写出点C 1的坐标;(2)在图中画出△A 1B 1C 1;(3)求△AOA 1的面积.【答案】(1)(4,-2);(2)作图见解析,(3)6.【解析】【分析】(1)根据点P 的对应点为P 1(6,2a b +-)确定出平移规律为向右6个单位,向下2个单位,,由此规律和C(-2,0)即可求出C 1的坐标;(2)根据(1)中的平移规律确定点A 、B 、C 平移后的对应点A 1、B 1、C 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3)利用△AOA 1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1)△点P(a ,b)的对应点为P 1(a+6,b -2),△平移规律为向右6个单位,向下2个单位,△C(-2,0)的对应点C 1的坐标为(4,-2);(2)△A 1B 1C 1如图所示;(3)△AOA1的面积=6×3-12×3×3-12×3×1-12×6×2=18-92-32-6=18-12=6.考点:图形的平移变换.19.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例如从A到B记为:A→B(+1,+4),从D到C记为:D→C(﹣1,+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B→C(______,_____),D→_____(﹣4,﹣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答案】(1) (3,4);(2,0);A;(2)答案见解析;(3)10.【解析】【分析】(1)根据规定及实例可知A→C记为(3,4)B→C记为(2,0)D→A记为(﹣4,﹣2);(2)按题目所示平移规律分别向右向上平移2个格点,再向右平移2个格点,向下平移1个格点;向左平移2个格点,向上平移3个格点;向左平移1个向下平移两个格点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在图中标出即可;(3)根据点的运动路径,表示出运动的距离,相加即可得到行走的总路径长.(1)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A →C 记为(3,4)B →C 记为(2,0)D →A 记为(﹣4,﹣2);(2)P 点位置如图所示.(3)据已知条件可知:A →B 表示为:(1,4),B →C 记为(2,0)C →D 记为(1,﹣2);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故答案为(3,4);(2,0);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数与负数,利用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移动时,如何用坐标表示.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1)写出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 ,PB ,使S 三角形PAB =S 四边形ABDC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Q 是线段BD 上的动点,连接QC ,QO ,当点Q 在BD 上移动时(不与B ,D 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DCQ BOQ CQO +∠∠∠的值不变;②DCQ CQO BOQ+∠∠∠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值.【答案】(1)C(0,2),D(4,2),S 四边形ABCD =8;(2)存在,点P 的坐标为(0,4)或(0,-4);(3)结论①正确,DCQ BOQ CQO+∠∠∠=1. 【解析】(1)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左减右加,上加下减,即可得到点C、D的坐标,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即可;(2)设点P的坐标为(0,y),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乘以高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结论①正确.过点Q作QE△AB,交CO于点E,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证得△DCQ+△BOQ =△CQO,由此得到结论①正确【详解】(1)△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C(0,2),D(4,2),AB△CD且AB=CD=4,△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S四边形ABCD=4×2=8.(2)存在,设点P的坐标为(0,y),根据题意,得12×4×|y|=8.解得y=4或y=-4.△点P的坐标为(0,4)或(0,-4).(3)结论①正确.过点Q作QE△AB,交CO于点E.△AB△CD,△QE△CD.△△DCQ=△EQC,△BOQ=△EQO.△△EQC+△EQO=△CQO,△△DCQ+△BOQ=△CQO.△DCQ BOQCQO∠∠∠=1.【点睛】此题考查点平移的坐标规律,利用面积求点的坐标,平行线的性质,(2)中利用面积求点坐标时,高度为点纵坐标的绝对值,得到纵坐标为两个值,这是题中易错点。

最新3.2 坐标变换和动态数学数学模型的简化电子教案

最新3.2 坐标变换和动态数学数学模型的简化电子教案


➢ 设在某坐标系下的电路或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向量分别为u和 i,在新的坐标系下,电压和电流向量变成u′和i′,定义新 向量与原向量的坐标变换关系为
Cu u = u′
(3-33)
Ci i = i′
(3-34)
其中Cu和Ci分别为电压和电流变换阵。
➢ 当满足功率不变的约束条件时,Cu和Ci的关系为
➢ 式(3-36)就是坐标变换满足功率不变的约束条件,且取 电压和电流变换阵相同时对变换矩阵的要求,这样的坐标 变换属于正交变换。
(二)3s/2s变换

➢ 众所周知,交流电机三相对称的静止绕组 A 、B 、C ,通 以三相平衡的正弦电流时,所产生的合成磁动势是旋转磁 动势F,它在空间呈正弦分布,以同步转速 1(即电流的 角频率)顺着 A-B-C 的相序旋转。
CuT Ci= I
(3-35)
式中 I为单位矩阵。
➢这里对Cu和Ci的选择并没有加任何约束,它们可以是任意的。

➢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变换阵简单易记,令 Cu = Ci = C
➢ 即把电压和电流变换阵取为同一矩阵,则式(3-35)变成 CT C = I 或 CT = C-1 (3-36)
如果控制磁通的位置在 M 轴上,就和直流电 机物理模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这时,绕组M相 当于励磁绕组,T 相当于伪静止的电枢绕组。

等效的概念
由此可见,以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图a
的三相交流绕组、图b的两相交流绕组和图c中整体旋转
的直流绕组彼此等效。或者说,在三相坐标系下的 iA、 iB 、iC,在两相坐标系下的 i、i 和在旋转两相坐标系 下的直流 im、it 是等效的,它们能产生相同的旋转磁动 势。
止绕组A、B、C和两相静止绕组、 之间的变换,或

常用坐标系介绍及变换PPT课件

常用坐标系介绍及变换PPT课件
常用坐标系介绍及变 换ppt课件
目录
• 常用坐标系介绍 • 坐标变换基础 • 坐标变换的应用 • 坐标变换的数学表达 • 坐标变换的物理意义 • 坐标变换的计算机实现
01
常用坐标系介绍
笛卡尔坐标系
01
02
03
直角坐标系
以原点为中心,x轴、y轴、 z轴分别代表三个相互垂 直的坐标轴,用于描述平 面和空间中的点。
二维坐标变换
总结词
二维坐标变换是指平面内的坐标变化, 包括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
详细描述
二维坐标变换涉及平面内的点,可以 通过平移、旋转或缩放等操作进行坐 标变化。这种变换在平面几何、图形 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可以通过矩阵 运算实现快速变换。
三维坐标变换
总结词
三维坐标变换是指空间中的坐标变化,包括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
详细描述
三维坐标变换涉及空间中的点,可以通过平移、旋转或缩放等操作进行坐标变化。这种变换在三维建模、动画制 作、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应用广泛,需要使用三维矩阵运算进行实现。
03
坐标变换的应用
图形变换
图形变换是指通过数学方法将一个二维或三维图形在坐标系 中进行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以达到改变图形位置、大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将物体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可 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形变程度。有限元分析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06
坐标变换的计算机实现
OpenGL中的坐标变换
投影变换
将三维场景投影到二维屏 幕上,包括正交投影和透 视投影。
视图变换
将场景中的坐标系与观察 者的坐标系进行关联,实 现视景体裁剪。
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只改变其方向。

dq坐标变换数学原理

dq坐标变换数学原理

α

2 1
2
0 2
iA iB
按照所采用的条件,电流变换阵也就是电压 变换阵,同时还可证明,它们也是磁链的变换阵。
3. 两相—两相旋转变换(2s/2r变换)
从两相静止坐 标系到两相旋转坐 标系 d、q 变换称 作两相—两相旋转 变换,简称 2s/2r 变换,其中 s 表示 静止,r 表示旋转。
• 主磁通的方向沿着与之垂直的 d 轴;直流电机
的主磁通基本上唯一地由励磁绕组的励磁电流决定, 这是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比较简单的根 本原因。
• 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
如果能将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等效地变换成类 似直流电机的模式,分析和控制就可以大大简化。 坐标变换正是按照这条思路进行的。
众所周知,交流电机三相对称的静止绕组 A 、 B 、C ,通以三相平衡的正弦电流时,所产生的合成 磁动势是旋转磁动势F,它在空间呈正弦分布,以同
图中,两相交流电流 i、i 和两个直流电流 id、
iq 产生同样的以同步转速1旋转的合成磁动势
Fs 。由于各绕组匝数都相等,可以消去磁动势
中的匝数,直接用电流表示,例如 Fs 可以直接 标成 is 。
d,q轴和矢量 Fs( is )都以转速 1 旋转,
分量 id、iq的长短不变,相当于d,q绕组的直流 磁动势。
但 、 轴是静止的, 轴与 M 轴的夹角 随时间而变化,因此 is 在 、 轴上的分量的长
短也随时间变化,相当于绕组交流磁动势的瞬时 值。由图可见, i、 i 和 id、iq 之间存在下列 关系
id iα cos iβ sin
iq iβ cos iα sin
பைடு நூலகம்
• 两相旋转—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6.5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

6.5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

6.5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本节提要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坐标变换和变换矩阵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一、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2. 交流电机数学模型的性质(1)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时需要进行电压(或电流)和频率的协调控制,有电压(电流)和频率两种独立的输入变量。

在输出变量中,除转速外,磁通也得算一个独立的输出变量。

因为电机只有一个三相输入电源,磁通的建立和转速的变化是同时进行的,为了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也希望对磁通施加某种控制,使它在动态过程中尽量保持恒定,才能产生较大的动态转矩。

多变量、强耦合的模型结构由于这些原因,异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而电压(电流)、频率、磁通、转速之间又互相都有影响,所以是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可以先用图来定性地表示。

图6-43 异步电机的多变量、强耦合模型结构模型的非线性(2)在异步电机中,电流乘磁通产生转矩,转速乘磁通得到感应电动势,由于它们都是同时变化的,在数学模型中就含有两个变量的乘积项。

这样一来,即使不考虑磁饱和等因素,数学模型也是非线性的。

模型的高阶性(3)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有三个绕组,转子也可等效为三个绕组,每个绕组产生磁通时都有自己的电磁惯性,再算上运动系统的机电惯性,和转速与转角的积分关系,即使不考虑变频装置的滞后因素,也是一个八阶系统。

总起来说,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假设条件:(1)忽略空间谐波,设三相绕组对称,在空间互差120°电角度,所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周围按正弦规律分布;(2)忽略磁路饱和,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恒定的;(3)忽略铁心损耗;(4)不考虑频率变化和温度变化对绕组电阻的影响。

1. 电压方程三相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为:电压方程(续)与此相应,三相转子绕组折算到定子侧后的电压方程为: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将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并以微分算子 p 代替微分符号 d /dt或写成(6-67b)2. 磁链方程每个绕组的磁链是它本身的自感磁链和其它绕组对它的互感磁链之和,因此,六个绕组的磁链可表达为:或写成(6-68b)电感矩阵式中,L 是6×6电感矩阵,其中对角线元素 LAA, LBB, LCC,Laa,Lbb,Lcc 是各有关绕组的自感,其余各项则是绕组间的互感。

直角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直角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直角坐标系与坐标变换直角坐标系,又称笛卡尔坐标系,是描述平面或空间中点位置的常用坐标系统。

它由两条垂直的坐标轴组成,通常标记为x和y。

直角坐标系中,原点表示位置的参考点,x轴和y轴分别表示水平和垂直方向。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都可以由一对有序实数(x,y)来表示。

x坐标表示点在x轴上的位置,y坐标表示点在y轴上的位置。

点的坐标是相对于原点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在立体直角坐标系中,除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坐标轴,还加入了一条垂直于平面的z轴。

每个点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元组(x,y,z)来唯一确定。

坐标变换是指将一个点的坐标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常见的坐标变换方式有平移、旋转和缩放等。

平移是通过将坐标系整体移动,实现点的坐标变换。

平移的实质是在原有的坐标基础上加上一个平移向量,使所有点的坐标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旋转是通过将坐标系绕着某一点或某一轴进行旋转,实现点的坐标变换。

旋转的实质是通过一系列的线性变换将原有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映射到新坐标系中。

缩放是通过改变坐标系中的比例尺度,实现点的坐标变换。

缩放的实质是通过乘以一个比例因子来改变点的位置。

除了上述基本的坐标变换方式,还有一种特殊的坐标变换叫做仿射变换。

仿射变换是指保持直线在变换前后的位置关系不变的变换。

它可以用来实现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各种变换。

总结来说,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常用的坐标系统,用于描述平面或空间中点的位置。

坐标变换是指将点的坐标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常见的坐标变换方式有平移、旋转、缩放和仿射变换等。

通过坐标变换,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几何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坐标系与坐标变换一、坐标系的概念与作用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坐标系是一种描述点的位置的系统,它由坐标轴和原点组成。

我们可以利用坐标系来精确地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从而进行各种数学计算和几何分析。

1.1 笛卡尔坐标系最常见的坐标系是笛卡尔坐标系,也称为直角坐标系。

它由垂直于彼此的两条直线构成,形成了一个二维平面。

这两条直线分别称为x 轴和y轴,它们的交点被定义为坐标系的原点(0, 0)。

1.2 极坐标系除了笛卡尔坐标系,还有一种常用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

它通过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和与x轴的夹角来描述一个点的位置。

极坐标系常用于描述圆形和柱状对象的位置。

1.3 坐标系的作用坐标系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定位和描述各种事物,从微观粒子到宇宙中的天体,都需要利用坐标系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坐标变换是指将一个坐标系中的点的位置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中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个物体在一个坐标系中的位置描述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中的位置描述,以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计算。

2.1 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指将一个点沿着x轴和y轴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在新的坐标系中给出其新的位置。

一般来说,平移变换可以通过在原始坐标上加上一个平移向量来实现。

2.2 旋转变换旋转变换是指将一个点绕着指定的中心点旋转一定角度,在新的坐标系中给出其新的位置。

旋转变换可以通过一组数学公式和矩阵运算来实现。

2.3 缩放变换缩放变换是指将一个点的位置在x轴和y轴方向上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在新的坐标系中给出其新的位置。

缩放变换可以通过乘以一个缩放因子的方式进行。

三、实际应用案例3.1 地图坐标系在地图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地球上的一个点的经纬度转换为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坐标,以便在地图上显示。

这涉及到大地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

3.2 机器人定位在机器人技术中,机器人的定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7.3.2用坐标的变化表示位似变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7.3.2用坐标的变化表示位似变换
16
知识点一:位似图形的坐标变化规律
新知归纳
②轴对称变换:若以x轴为对称轴,则对应点的横坐标相等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以y轴为对称轴,则对应点的纵坐 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③旋转变换:若一个图形绕原点旋转180°,则旋转前后 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④位似变换:若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则变换前后两个图形 对应点的坐标之比的绝对值等于相似比.
18
知识点二:坐标系内图形的位似作图
合作探究
19
知识点二:坐标系内图形的位似作图
学以致用
1. 如图,原点O是△ABC和△A′B′C′的
位似中心,点A(1,0)与A′(-2,0)是对
应点,△ABC的面积是 ,则△A′B′C′
的面积是 6 .
2.如图,正方形OEFG和正方形ABCD
是位似图形,点F的坐标为(1,1),点C
x
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4
知识点一:位似图形的坐标变化规律
新知探究
如图2,△AOB三个顶点 的坐标分别为A(3,3),O(0,0), B(4,0).以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 为2,将△AOC放大观察对应顶点坐 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y
·
·x
5
知识点一:位似图形的坐标变化规律
新知归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 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 比等于k或-k. 即若原图形的某一顶点坐标为(x0,y0),则其位 似 图 形 对 应 顶 点 的 坐 标 为 (kx0, ky 0)或(-kx0,-ky0).
25
思维导图
位似图形
以原点为位似中 心,相似比为k,
原图形上点(x,y)

《坐标变换和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坐标变换和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坐标变换和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坐标变换和二次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可用于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这两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各个领域,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首先,坐标变换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将某种形式的数据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例如极坐标变换为笛卡尔坐标,反之亦然。

坐标变换的本质就是把一种数据在相应的坐标系中的位置改变成另一种坐标系中的位置,使得原来的数据易于处理和分析。

其次,二次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二元多项式,表达式形如ax²+bx+c,其中a不等于0。

它的图像是一条弯曲
的抛物线,而解二次方程的真实根就是这条抛物线的交点,其值可以通过求根公式求出。

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可以应用于金融、农业、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最后,坐标变换和二次函数的应用也有很多方面。

首先,它们都可以用来求解复杂的图形和方程,例如解析圆、椭圆、曲线、不定方程等问题。

其次,可用于数值分析,例如物理科学中求解偏微分方程、计算和模拟热力学、凝聚态物理、力学等现象,应用于生物学中的系统生物学、计算机的数据挖掘、金融统计等。

总之,坐标变换和二次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能够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解决科学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件3.2.2坐标变换-课件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件3.2.2坐标变换-课件

cos(X i ,Yj cos(Yi ,Yj
) )
z z
j j
cos(X cos(Yi
i ,Z j) ,Z j)
zi
xj
cos(Zi ,
X
j)
yj
cos(Zi ,Yj )
zj
cos(Zi ,Z
j)
i
P
ccooss((XYii,,
X X
j) j)
cos(Zi , X j )
cos(Xi ,Yj ) cos(Yi ,Yj ) cos(Zi ,Yj )
I(旋转): c与j 原点重合,c与i姿态相同
Pc
j c
RPj
j i
RPj
II(平移): c与i 原点重合
刚体姿态: Pi
Pc
P Oc i
j i
RPj
Oj i
P
推导(中间坐标系C) I(平移): c与i原点重合,c与j姿态相同
Pc
Oj c
P
Pj
Pc
Ocj
P
Pj
O
j i
P
Pj
未知
II(旋转): c与i 姿态相同
0
0 1 sin q 0 cosq 0
0 1
cos cosq cos sin sin
sin cosq cos cos sin
sinq sin
cos cosq sin sin cos sin cosq sin cos cos
sinq sin
cos sinq
s
in
s
inq
cosq
注意:多个旋转矩阵连乘时,次序不同则含义不同。
1)绕新的动坐标轴依次转动时,每个旋转矩阵要从左往右乘,即旋转矩阵的相乘顺序与转动次序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T Ci= I
式中 I为单位矩阵。 这里对Cu和Ci的选择并没有加任何约束,它们可以是任意的。
(3-35)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变换阵简单易记,令 Cu = Ci = C 即把电压和电流变换阵取为同一矩阵,则式(3-35)变成 CT C = I 或 CT = C-1 (3-36) 式(3-36)就是坐标变换满足功率不变的约束条件,且取 电压和电流变换阵相同时对变换矩阵的要求,这样的坐标 变换属于正交变换。
三相和两相坐标系与绕组磁动势的空间矢量

B

N2iβ
60o 60o
N3iB
N2i N3iA

N3iC
C

设磁动势波形是正弦分布的,当三相总磁动势与二相
总磁动势相等时,两套绕组瞬时磁动势在 、 轴上的投
影都应相等,
1 1 N 2iα N 3iA N 3iB cos 60 N 3iC cos 60 N 3 (iA iB iC ) 2 2 3 N 2iβ N 3iB sin 60 N 3iC sin 60 N 3 (iB iC ) 2
0 i α 1 iβ 2
按照所采用的条件,电流变换阵也就是电压变换阵,
同时还可证明,它们也是磁链的变换阵。
3. 两相—两相旋转变换(2s/2r变换)

从上图等效的交流电机绕组和直流电机绕组物理模 型的图 b 和图 c 中从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 d、q 变换称作两相—两相旋转变换,简称 2s/2r 变换 其 中 s 表示静止,r 表示旋转。 把两个坐标系画在一起,即得下图。

令 C3s/2s 表示从三相坐标系变换到两相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则
C3 s / 2 s
1 1 2 2 3 3 0 2
1 2 3 2
(3-38)

如果三相绕组是Y形联结不带零线,则有 iA+iB+iC=0,

直流电动机调速性能优异且便于控制是因为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直流电动机的主磁场由直流励磁电流产生,补偿绕组基本上克 服了电枢反应,所以一般认为其主磁场是一个稳定的直流磁场。
(2)当电刷位于几何中性线上时,电枢磁场与主磁场在空间是垂直 的(互差90电角度),是自然解耦的。
和 T,其中分别通以直流电流 im 和it,产生合成磁动
势 F ,其位置相对于绕组来说是固定的。 如果让包含两个绕组在内的整个铁心以同步转速 旋转,则磁动势 F 自然也随之旋转起来,成为旋转磁 动势。

把这个旋转磁动势的大小和转速也控制成与图 a 和图 b 中的磁动势一样,那么这套旋转的直流绕组 也就和前面两套固定的交流绕组都等效了。当观察 者也站到铁心上和绕组一起旋转时,在他看来,M 和 T 是两个通以直流而相互垂直的静止绕组。 如果控制磁通的位置在 M 轴上,就和直流电 机物理模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这时,绕组M相 当于励磁绕组,T 相当于伪静止的电枢绕组。
2s/2r变换公式

由图可见, i、 i 和 id、iq 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iα id cos iq sin
iβ id sin iq cos
两相旋转—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写成矩阵形式,得
iα cos i β sin sin id id i C2r / 2s i cos q q

设在某坐标系下的电路或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向量分别为u和 i,在新的坐标系下,电压和电流向量变成u′和i′,定义新 向量与原向量的坐标变换关系为 Cu u = u′ Ci i = i′ 其中Cu和Ci分别为电压和电流变换阵。 (3-33) (3-34)
当满足功率不变的约束条件时,Cu和Ci的关系为
旋转磁动势的产生

然而,旋转磁动势并不一定非要三相不可,除单相以外, 二相、三相、四相等任意对称的多相绕组,通以平衡的多 相电流,都能产生旋转磁动势,当然以两相最为简单。 不同电机模型彼此等效的原则是:在不同坐标下所产生的 磁动势完全一致。

(3)励磁电流和电枢电流互相独立,各自在不同的回路中,控制简 单,易于实现。 (4)直流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只有一个输入/输出变量——电枢电 压/转速,在工程允许的一些假定条件下,直流电动机可以描述成单 输入单输出的二阶线性系统。

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通以三相平衡正弦交流电流,产生一个 随时间和空间都在变化的旋转磁场。
电流表示,例如 Fs 可以直接标成 is 。但必须注意,这 里的电流都是空间矢量,而不是时间相量。

M,T 轴和矢量 Fs(is)都以转速1旋转,分量 id、 iq 的长短不变,相当于d,q绕组的直流磁动势。 但 、 轴是静止的, 轴与 d轴的夹角 随时 间而变化,因此 is 在 、 轴上的分量的长短也随时 间变化,相当于绕组交流磁动势的瞬时值。
(2)转子电流也产生旋转磁场,它和定子旋转磁场相位不同,但稳 态时都是同步旋转的,在空间上不存在垂直关系。
(3)三相异步电动机(鼠笼式)的转子是短路的,只能调节定子电 流。 (4)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至少是一个七阶的模型,其输入量为电 压(电流)和频率,输出量为磁链和转速,是一个多变量系统。在 静止的A、B、C坐标系中,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为时变方程组。
N3 2 N2 3

代入式(3-37),得
i α i β
1 1 2 2 3 3 0 2
1 i A 2 i B 3 iC 2
(3-37-1)
三相—两相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q
is iβ iq
φ
ω1
iq cos
d
θ1
φ
id cos
id iα
i d sin

it sin

图中,两相交流电流 i、i 和两个直流电流 id、iq 产生同样的以同步转速1旋转的合成磁动势 Fs 。由于
各绕组匝数都相等,可以消去磁动势中的匝数,直接用
当两个旋转磁动势大小 和转速都相等时,即认为图b 的两相绕组与图a的三相绕组 等效。

ω1 i

F
i

图B 两相交流绕组
(3)旋转的直流绕组与等效直流电机模型

T
T
1
it
M
F M im
图c 旋转的直流绕组

再看图c中的两个匝数相等且互相垂直的绕组 M
第三章 高动态性能变频调速系统
山东大学
本章提要

问题的提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动态的变频调速系统
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系统
无速度传感器变频调速系统
3.2 坐标变换和动态数学模型的简化

上节中虽已推导出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 型,但是,要分析和求解这组非线性方程显然 是十分困难的。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设法予以简 化,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坐标变换。

下图中绘出了 A、B、C 和 、 两个坐标系,为
方便起见,取 A 轴和 轴重合。设三相绕组每相有
效匝数为N3,两相绕组每相有效匝数为N2,各相磁动 势为有效匝数与电流的乘积,其空间矢量均位于有关
相的坐标轴上。由于交流磁动势的大小随时间在变化
着,图中磁动势矢量的长度是随意的。
将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等效地变换成类似直流电机的模式, 分析和控制就可以大大简化。坐标变换正是按照这条思路 进行的。 根据电机学原理,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的作用,完全可以 用在空间上互相垂直的两个静止的、绕组来代替,如 图3-6所示。由三相ABC轴系变换到两相轴系以产生同 样的旋转磁势为准则,并需要满足功率不变的约束条件。
等效的概念

由此可见,以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图a 的三相交流绕组、图b的两相交流绕组和图c中整体旋转 的直流绕组彼此等效。或者说,在三相坐标系下的 iA、 iB 、iC,在两相坐标系下的 i、i 和在旋转两相坐标系 下的直流 im、it 是等效的,它们能产生相同的旋转磁动 势。

β B uB iβ uβ
iB
600 600
iA
uA
iα uα
α A
uC
iC
C 图3-6 定子ABC轴系到静止轴系的变换
(2)等效的两相交流电机绕组

两相静止绕组 和 , 它们在空间互差90°,通以 时间上互差90°的两相平衡 交流电流,也产生旋转磁动 势F。

由以上分析可以推想: 如果能够简化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从 而像直流电动机那样分别独立控制励磁电流和 转矩电流,并使它们的磁场在空间位置上也互 差90电角度,就可以获得像直流电动机那样优 异的调速性能 。
坐标变换
二、坐标变换

坐标变换:从一种坐标轴系转换到另一种坐标轴系的变换 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 矢量控制相关的三种坐标系:静止的三相ABC坐标系、静 止的二相、坐标系和旋转的二相d、q坐标系;
或 iC= iA iB 。代入式(3-38)并整理后得
3 i α 2 i 1 β 2
0 i A iB 2

2 iA 3 i 1 B 6
(一)坐标变换的原则 由机电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可知,电动机内气隙磁场是进 行能量转换的媒介,由定子侧输入的能量正是通过气隙磁 场传递到转子的。
在进行坐标变换时,只要能使变换前后产生的气隙基波合 成磁势不变(幅值和空间相位相同),两者就是等效的。 因此,磁势不变是不同坐标系间进行变换的一项基本原则。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出iA、iB 、iC 与 i、i 和 im、it 之间准确的等效关系,这就是坐标变换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