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小学简单科学实验报告(共3篇)

篇一: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日益发展,科学实验也随之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实验的种类日渐繁多,如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的逐渐过渡,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逐渐转变,由课内实验向家庭实验、研究性实验的逐步扩大……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实验报告应该如何书写呢?不同的年级阶段要求不同,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或撰写科学小论文,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不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内容上应不必强求一致,该繁则繁,该简则简。
一、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六方面展开来写的:1.实验名称: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
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器材: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
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现象:正确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
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
这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精选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1实验内容5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筑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实验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洁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预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看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2实验内容9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看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3实验内容10光与热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实验步骤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实验现象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局部,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看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枯燥,一边湿润。
小学实验报告例文(优秀范文五篇)

小学实验报告例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小学实验报告例文小学实验报告范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实验报告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实验是有趣的,那么作为小学生的你,做完实验之后实验报告要怎么写呢?是为大家带来的,仅供参考。
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实验是有趣的,那么作为小学生的你,做完实验之后实验报告要怎么写呢?是为大家带来的,仅供参考。
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结构框架”意在从宏观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
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实验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培养与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
我校的教研组推出的四环节实验课教学模式,以其较完美的操作性、开放性、优效性和灵活性形成了自然实验课的基本框架,较好地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
现就模式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几点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一)提出问题阶段提出问题阶段是当研究一个问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并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阶段。
教师可结合要研究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提问,让学生在观察和思维中发现问题。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先进行演示实验,在铁架台上放一平底烧瓶,瓶中装满水,用酒精灯加热,水还没烧开,瓶中的水就往外溢。
教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这个现象有什么想法?学生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水加热后往上溢呢?”“水难道会变多吗?”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应千方百计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如:做游戏、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出示挂图、运用幻灯等。
引起学生要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出自己的想法。
小学实验室实验报告范文(通用6篇)

小学实验室实验报告小学实验室实验报告范文(通用6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实验室实验报告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实验室实验报告1根据《关于转发市安委会关于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我校于9月开学后,组织专人对学校科学实验室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我校现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科学实验室一个,科学实验专用教室一个,兼职实验室管理员一人。
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开足科学课,科学实验室的管理规范化、经常化,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为了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的安全工作要求,在认真自查的基础上,学校经过研究,完善并重申了实验室管理制度: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责任心,时刻提高警惕,积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房间,每个药品柜、每个实验台,不留死角。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特种设备、危险药品、实验室“三废”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对自己分管的实验室、药品保管室、准备室、仪器室等严格管理,做好防火、防盗、防水、防爆、防触电、防污染、防中毒、防传染等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不出安全事故。
4、坚持每天进行安全巡查,并在做好安全巡查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
5、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实验室秩序,不私自转让、出借危险化学品,防止学生将危险药品、器具带出实验室。
不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
能熟练使用灭火器,一旦本实验室出现安全事故,能迅速实施应急救援。
6、实验室中暂时不用的危险药品要及时归橱上锁,长期不用的危险药品及时退库,标签不清的及时更换标签、容器破损的药品及时更换容器。
7、节、假日前,对自己分管的所有房间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关好水管、门窗、电源等,妥善放置各种实验室危险物品。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教科研课题:《小学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小学课题申报\小学科学课题申报《小学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小学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的理论依据(一)生活教育理论(1)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
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2)在杜威那儿,教育就是儿童生活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
儿童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儿童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
(3)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为生活而教育”。
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二)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三)课程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学习要体现开放性。
二、课题实验的足迹(一)组建研究组织,确立运行工作机制为确保“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实验的正常运转和深入发展,根据本课题研究自身的要求,吸纳若干骨干教师为课题组核心成员。
采取并试运行工作例会机制。
结合常规教研活动,每月最少召开一次课题研究核心组成员会议。
核心组成员的职责是:收集、反馈实验中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实验有效推进。
教研课题阶段实验情况汇报

教研课题阶段实验情况汇报一、实验背景。
本次教研课题旨在探究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通过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课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础实验操作,包括仪器使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的培养;二是实验设计与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最终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过程。
1. 基础实验操作。
在实验课程的初期,我们主要进行了基础实验操作的训练。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学生们掌握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流程和技巧。
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的配合度较高,能够很好地完成实验操作,初步培养了实验技能。
2. 实验设计与实践。
在基础实验操作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验设计与实践的阶段。
教师在此阶段主要是进行实验课题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确定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工具。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实验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增强了实验课程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实验效果。
通过本次教研课题的实验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同时,学生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教师在实验课程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也得到了体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实验设计阶段的想法较为局限,缺乏创新性;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安全意识不强,容易出现操作失误。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同时,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小学实验报告

小学实验报告小学实验报告(精选6篇)小学实验报告篇1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小学实验报告篇2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小学实验报告篇3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小学实验报告篇4【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检查科学小实验情况汇报

检查科学小实验情况汇报尊敬的老师:我是某某小学某某年级某某班的某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一道道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现将实验情况汇报如下:第一个实验是关于“水的三态转化”的实验。
我首先取了一个透明的小水杯,将杯子倒扣在切菜板上,然后将冷水倒入杯子中,再缓缓的倒出来。
杯子上面的水蒸气迅速的凝结成小水滴,这说明水具有三态转化的特性。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对水的三态转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加深了对物质状态变化的认识。
第二个实验是关于“气体膨胀”的实验。
我首先取了一个透明塑料瓶,然后往瓶中倒入一些温水,再将瓶口套上一个橡皮塞。
随着水的加热,瓶内的空气逐渐膨胀,最终导致瓶嘴上的橡皮塞自动蹦出来。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空气在受热后会膨胀,以及气体的性质具有可压缩性。
第三个实验是关于“颜色的分离与结合”的实验。
我首先取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并且在杯底放入一些蓝色的食用色素。
然后,我将温水倒入杯中,搅拌至蓝色的食用色素完全溶解。
接着,我又将一些盐倒入杯中,颜色便发生了变化,由蓝色变为逐渐淡化的颜色。
这个实验让我理解了颜色是由物质的组成决定的,当加入新的物质时,颜色会发生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的完成,我不仅更加熟悉了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还培养了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温水的控制、物质浓度的调节等,但我都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请教,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小实验的探索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一定会在科学领域有更大的突破。
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此致敬礼!某某。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6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6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1、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4、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
5、通过浮和沉的实验,使学生能对浮和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通过数学课中的各种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1、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2、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要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实验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二本学期科学教材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八个,其中,分组实验有:第3课《馒头发霉了》,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第10课《距离和时间》,第20课《蚯蚓找家》,演示实验,分别是:第7课《铁生锈》,第8课《牛奶的变化》中,第14课《白天与黑夜》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分组实验。
小学生实验报告13篇

小学生实验报告小学生实验报告13篇在当下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实验报告1听爸爸说:“蜗牛虽小但力气很大。
”小小的蜗牛能有多大的力气?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便和哥哥准备做一次实验—让蜗牛拉菇码。
一天下午,我们捉了许多蜗牛,从中挑选出3只比较健壮的,分别编了号,还给3只蜗牛称了体重:1号12克,2号11。
5克,3号12克。
为使实验更加精确,我们还借来了砝码。
我们先用一根细线系住一个10克重的砝码,并把它拴在1号蜗牛的壳上。
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I号蜗牛。
心想:这下你神气不起来了吧?可没想到,它竟拉着砝码,轻松地向前爬去。
于是,我又小自地放上了一个10克重的珐码,看它仍旧毫不费力地拉来拉去,我一下子把砧码加到了100克。
此时的蜗牛仍未显得吃力,直到我把砝码加到210克时,它才“面露难色”。
只见它把脖子伸得老长,四根触角笔直地竖了起来,身子紧紧地贴在桌面上,我在一旁看了大声喊道:“加油哇,加油哇!“蜗牛似乎听懂了我的话,身子东摇摇西摆摆,拼命地拉。
可是挣扎了半天,也未能往前爬动多少,它这才垂头丧气地把头缩了回去。
于是,我们记录下1号蜗牛最后的成绩:拉动200克砝码。
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给2号、3号蜗牛做了实验。
结果是2号蜗牛能拉动240克砝码,3号蜗牛能拉动260克砝码。
小小的蜗牛有这么大的力气,能拉动比自己重许多的物体,这是为什么呢?随着我知识一天天地增多.我想我今后一定会知道这个谜底的。
香菇培育观察报告去年秋天.我们班买了几筒香菇种,做育菇实验。
我们剥去了包在筒上的塑料膜,然后把它们放在事先砌好的长方形坑内。
为了保持温度和湿度,我们把塑料膜垫在坑底和围在坑四周,坑的上面用湿布罩起来。
每天中午,我们打开罩布,给它们通风半小时,并在塑料膜上洒些水。
小学科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科学实践教学,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科学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科学探究环境中体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本次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科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科学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学校决定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实践内容1. 实践主题:观察植物生长2. 实践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实践步骤:(1)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2)实施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实验数据;(3)总结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生长的规律,分享实验心得。
四、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通过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每组学生负责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植物的外观、生长速度、叶子形状等方面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 总结阶段在总结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生长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植物生长的普遍规律。
最后,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实践成果1. 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实验数据,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报汇报材料小学科学实验情况汇报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报汇报材料小学科学实验情况汇报〔一〕科学课堂教学现状1.科学课程开设情况。
在我们调查的实验区中,每所学校都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实施,每周2课时。
统一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教科书。
2.科学课程任课教师情况。
经调查得知,我市现进入小学科学课程实验的教师中,X教师占100%;调查结果说明,95%的教师都很喜欢科学课程,他们说,开设科学课程以来,自己比以前更加努力工作了,因为它对教师要求更高了,这是对我们一次有意义的挑战。
老师们能够这样地看待自己,认识新课程,这是制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内在动力。
3.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反映。
调查了解到,95%以上的学生喜欢科学课程,70%的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和活动,课堂气氛非常活泼,情愿和其他同学合作探究问题,有时能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
在家遇到科学方面的问题,到校后就能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40%学生在课余时间也渐渐喜欢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了,把看到的科学故事说给同学们听,这是与自然课程所不同的,学生们说:“我非常喜欢科学课。
因为教师能带我们到室外观察事物,能学会观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亲手捉蜗牛、蚂蚁。
4.科学课程教学实施情况。
〔1〕对教材的认识。
我们选用的是教科版的(科学)教科书,教师们对其中意程度还是比拟高的,他们一致认为,新教材内容比拟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能充分表达新的课程理念,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开展为本。
〔2〕教学方法方法多样化。
科学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灌输式的教学已悄然离去,呈现的是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有利于学生开展的观察、探究、研讨、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
〔3〕教学的时空放开了。
实验教师们对课程放开性的意识初步形成。
在时间上,不限定40分钟,如果对孩子感兴趣的有研究意义的问题,一节课研究不完,下节课可以接着研究;在空间上,不限定在教室内,依据需要,可以到教室外上课,这是自然课所没有的;在课程开发上也表达了肯定的放开性,利用网上资源、图书馆、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
小学科学实验总结范文(三篇)

小学科学实验总结范文一、引言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实验精神和科学思维。
在这学期的科学课上,我们开展了多个有趣的实验,如水的沸腾、植物的生长、光的折射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和乐趣。
二、实验一:水的沸腾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将水加热,观察其沸腾的现象,来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中,我首先采集了一瓶自来水,然后将水倒入一个锅中,慢慢加热。
当水温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产生大量的气泡并冒出水面。
通过这个实验,我意识到水的沸腾是由于水分子受热后运动加剧,形成气泡后冒出水面。
同时,我还学到了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这个温度被定义为摄氏温标中的100度。
三、实验二:植物的生长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种植了几颗小白菜的种子,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实验中,我首先准备了一些种子和泥土,然后将种子撒在泥土上,用水浇湿泥土,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种子发芽,长出了幼苗,最后变成了成熟的植物。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和养分。
水可以滋润种子,并帮助它们发芽;阳光提供了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而养分则提供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同时,我还学到了植物的不同部分的功能,如根吸收水分和养分、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等。
四、实验三:光的折射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研究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的性质和传播规律。
实验中,我首先准备了一块玻璃板和一个黑色笔。
我将玻璃板放在一张纸上,使用黑色笔在纸上标记出玻璃板上的边界。
然后,我用光线照射玻璃板,观察光线在玻璃板上的传播路径。
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当光线射入玻璃板时,会出现折射现象,即光线会发生偏离。
同时,我还学到了光的折射是由于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速度的改变所导致的。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光的特性和行为。
五、实验四:物体的浮沉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探究物体的密度和浮力。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信息”服务于“学科”“技术”致力于“教学”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十一五”课题阶段实验汇报近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惠生”战略呼唤下,确立了“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的工作思路,先后荣获“江苏省电化示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学校”、全国“尝试教学先进单位”等殊荣,承办省十一五“科学认读”、全国少先队课题等活动现场,学校实现规模由小到大、质量由弱到强、品位由低到高的快速跨越。
去年,我校申报“十一五”电教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有力的探索。
现将学校工作汇报如下:一、科研促教,强化课题意识--全力创设“有效整合”实验新保障1.理论为核心。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
小学学科教学:是指在小学阶段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集中学习有关各学科较之独立的、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课题研究范围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思品、体育”学科为主。
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就是追求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指以实现教育的优质化为终极目标,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实验的指导,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2. 队伍为先导。
由全国优秀辅导员、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理事、省少先队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姚恒章校长挂帅、江苏省实验先进个人程瑶校长、泰州市学科带头人王梅兰校长担任主持,组成一支支名教师能领,骨干教师会干,青年教师肯学的科研队伍。
做到一周一议会,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展示。
陆续派出近百名课题实验老师赴外地学习交流,邀请周德藩、华耀国、徐兆兰等知名专家莅临我校讲学。
与农村中心校、盐城阜宁、南京等苏南实验学校联手开展互学互访活动。
3. 技术为台阶。
2018-2019-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范文模板 (1页)

2018-2019-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也许您还喜欢:
•“兴趣作文教学法”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报告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C语言实验报告《综合实验》
•什么是实验报告及实验报告怎么写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报告要求
•怎么写化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
•霜霜的圣弓回溯实验报告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实验报告
•爱情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总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探究物体的沉浮【课题】探究物体的沉浮【教学时间】120分钟【教学对象】小学生【教学内容分析】◆内容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对简单的物理知识有所了解,还要求学生懂得一定的生活常识。
物体的沉浮是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我们从物体沉浮的现象,来发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从而探究物体沉浮的秘密。
本教学设计通过小石块、泡沫塑料块、橡皮泥、萝卜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分析物体沉浮的秘密。
【学生情况分析】小学生好奇心强,易兴奋,但注意力往往难于长时间集中。
另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弱,主要还处在发展形象思维阶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浮力的概念;(2)了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1)能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实验过程,做好相关实验记录;(2)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物体沉浮的因素,培养自身的归纳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识到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认真完成预定的任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教学过程设计】23【板书设计】略【相关资源】一、《少儿百科全书》之会浮的东西二、《十万个为什么》之为什么会沉?三、《生活小知识》12级(小学数学与科学)4陈妍蓉4。
小学实践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实验报告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简要说明本次实验想要达到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二、实验原理简述实验所依据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2. 实验工具:- 工具一: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二: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三: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2. 实验操作:-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3. 数据记录与分析:-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五、实验现象与结果详细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1. 现象一: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一:____________________2. 现象二: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二:____________________3. 现象三: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三: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六、实验讨论与分析1. 结果分析:- 结果一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三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2. 实验误差分析:- 误差一:____________________- 误差二:____________________- 误差三: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类推)七、实验结论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并说明实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信息”服务于“学科”“技术”致力于“教学”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十一五”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近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惠生”战略呼唤下,确立了“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的工作思路,先后荣获“江苏省电化示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学校”、全国“尝试教学先进单位”等殊荣,承办省十一五“科学认读”、全国少先队课题等活动现场,学校实现规模由小到大、质量由弱到强、品位由低到高的快速跨越。
去年,我校申报“十一五”电教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有力的探索。
现将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科研促教,强化课题意识
--全力创设“有效整合”实验新保障
1.理论为核心。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
小学学科教学:是指在小学阶段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集中学习有关各学科较之独立的、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课题研究范围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思品、体育”学科为主。
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就是追求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指以实现教育的优质化为终极目标,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实验的指导,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2.队伍为先导。
由全国优秀辅导员、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理事、省少先队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姚恒章校长挂帅、江苏省实验先进个人程瑶校长、泰州市学科带头人王梅兰校长担任主持,组成一支支名教师能领,骨干教师会干,青年教师肯学的科研队伍。
做到一周一议会,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展示。
陆续派出近百名课题实验老师赴外地学习交流,邀请周德藩、华耀国、徐兆兰等知名专家莅临我校讲学。
与农村中心校、盐城阜宁、南京等苏南实验学校联手开展互学互访活动。
3.技术为台阶。
依靠原有的财力资源,增设了电子阅览室、电子读吧、网络教室,制定科研制度、健全科研网络,开放科研网页,为科研投入近一百多万元;依靠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展寒暑假、晚间和双休日培训活动,为教师培训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pp、photshop、网页制作、个人博客的创建,为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
二、科研强师,开展课题研究
--致力追求“有效整合”指导新境界
1.构建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制定了《中心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心小学教师培养方案》,设立了“中心小学名师实验指导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
借助校园网、校务平台,及时上传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供老师自主选择学习,达到了资源共享和学习促进的作用。
2.构建实践平台,实现研讨互动。
集体备课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各年级组各学科组教师根据学科备课组长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稿发布到教研平台相应学科的“集体备课室”中。
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
网络集体备课,真正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无障碍的参与与探讨。
开展制作课件互动与共享,从而引进课堂,进行实践分析、量化比较、总结完善,形成定案,共同享用。
3.构建交流平台,实现思想互联。
――网络教研。
学校把qq群网聊引入教研,建立不同学科的qq群,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等,不定期地开展qq网聊“零距离”主题研讨活动。
――个人博客。
借助“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平台,教师人手一博,全校上下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实现了教师新研修资源的共享和思想互联。
――站。
鼓励师生登陆教育在线
三、科研兴校,形成课题效应
--奋力打造“有效整合”成果新品牌
1.围绕“学科整合”,各课题组有序地开展了“三学三课三研”活动。
“三学”即读一本课题研究专著,完成三万字学习笔记,外地学习一次;“三课”即一学期内一节研究课,每组一节公开课,每科一节示范课;“三研”即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发表获奖,以课题组为单位组织一系列活动,以课
题组为首的老师撰写的论文二百余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三十篇,并形成了我校论文集《探索交流发展》和特色刊物《钟晓春韵》。
2.针对“科研”,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赛课活动:高级教师示范月活动、骨干教师风采月活动、青年教师成长月活动、科研教师研讨月活动、师徒结队青蓝工程月活动,至今为止我校陈俊华、于璇、朱燕恺等在省市获奖老师达20人次,孙晓兰、周群龙老师在泰州市网络环境下课堂整合大赛荣获一等奖;殷燕、黄晨老师在新体系研究课堂信息技术与语数教学有效整合获省一、二等奖;赵留锋老师代表泰州大市赴省参加“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赛课荣获二等奖;居春美老师利用信息技术与科学识字整合在省一举夺冠荣获一等奖。
就在前不久我校对全市开放的三十四节课堂全部引进了信息技术,学科涉及到语数英、音体美、思想品德中队活动,给全市同行全新视觉。
上月全国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近三百名专家教授,聆听了我校两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晚上,与市委领导、教育局和镇上主要负责人一起观看了我校师生表演的经典诗文晚会,气氛热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戴仁泉,市政府副市长周桂香给予了大力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