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名方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加减临床运用举隅
桂枝加附子汤加减临床运用举隅王君琴【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9)006【总页数】3页(P45-46,48)【关键词】自汗;漏汗;顽固性湿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雷诺氏综合症;鼻炎【作者】王君琴【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中医科, 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二十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该方具有调和营卫、扶阳固表之功效,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可以应用在多种疾病,并且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应用举隅报道如下。
1 自汗、漏汗患者刘某,男,26岁,体态微胖,曾因某夏天贪凉久呆于空调屋达数月,此后出现自汗不止,易感冒,后背发凉,阵阵恶风,他自己的话比别人都怕冷,纳可,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予桂枝附子汤加减,处方如下:桂枝15 g,白芍20 g,甘草 10 g,大枣 12 g,制附子(先煎)15 g,桑叶 30 g,生龙骨 20 g,生牡蛎 20 g,黄芪 30 g,白术 15 g,生姜10 g,细辛6 g。
5剂后患者汗出恶风症状大为好转,继服10剂痊愈。
按:本例患者汗漏不止,畏风,恶寒,属汗出日久导致阳虚,阳虚进一步加重卫表不固,正如《临证指南·汗》谓“阳虚自汗”也,辨证营卫失调、阳虚不固,正与桂枝加附子汤病机契合,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制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
桑叶性味甘寒,《神农本草经》载其“除寒热,出汗”,清初名医傅青主誉之为“收汗之妙品”。
龙骨、牡蛎调和阴阳、潜镇摄纳,共桑叶加强敛汗之力,黄芪、白术益气固表,细辛加强助阳之力。
全方共奏助阳止汗之功。
2 顽固性湿疹患者薛某,女,63岁,患慢性湿疹10余年,以腹部、双下肢大片皮疹为主,伴瘙痒无度,数年间服汤剂无数,症状鲜有好转,近2年靠服抗过敏药维持,最近抗过敏药也较差,以皮肤皮疹伴重度瘙痒为主,苦不堪言,再次寻求草药治疗,已服他医7剂不效,余查处方仍是一派清热解毒利湿之剂,追问病史,患者极度怕冷伴自汗,常常颜面周身大汗淋漓,口中和,二便调,舌淡苔白略水滑,脉沉细,予桂枝加附子汤合苓桂剂化裁,处方如下:桂枝 15 g,白芍 20 g,生姜 15 g,大枣 15 g,制附子(先煎)15 g,茯苓 30 g,白术 15 g,乌梢蛇 12 g,防风15 g,地肤子 30 g,白鲜皮30 g,黄芪 30 g,巴戟天15 g,淫羊藿15 g,甘草12 g。
中医综合 《伤寒论》方药方歌
《伤寒论》方歌1.桂枝汤证桂枝汤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2.桂枝汤兼证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二两五十杏,此法微茫未有涯。
桂枝加附子汤汗出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觅要急除。
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具。
桂枝新加汤汗后身疼脉反沉,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
3.麻黄汤证麻黄汤七十杏仁二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教粥到牙。
4.麻黄汤证兼证葛根汤证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四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葛根加半夏汤证二阳下利葛根夸,不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夏半升洗来加。
大青龙汤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小青龙汤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加减歌:若渴去夏取萎根,三两加来功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
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一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5.表郁轻证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株,甘芍姜麻一两符,杏甘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氧均驱。
桂枝二麻黄一汤一两六株芍与姜,麻株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株十七,草两二株五枣匡。
桂枝二越婢一汤桂芍麻甘十八株,生姜一两二株具,膏株甘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6.太阳病变证之热证栀子豉汤证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栀子甘草(生姜)豉汤栀豉原方效可夸,气羸二两炙甘加,若加五两生姜入,专取生姜治呕家。
栀子厚朴汤朴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栀子干姜汤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效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须尽所长。
张仲景《伤寒论》经方113方剂总结
,去了解更多的中医知识1.桂枝汤类方 歌 (二十一首)一、桂枝汤: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祛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桂枝加附子汤临床运用-曾荣修
桂枝加附子汤临床运用-曾荣修桂枝加附子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本方是为表阳不固,汗漏不止而设。
其证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其病机由于太阳病误汗、亡阳于外之变证,其因有三:其一、太阳病再三发汗,虚其表阳;其二、其人素体表虚,常自汗出,而重发汗;其三、本桂枝证误服麻黄剂,设此方温经固阳,以救表虚。
方药:附片、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方义:本方即桂枝汤加附子而成。
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因表阳不固加附子,以固表止汗,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汗止、津回,则小便自利,四肢柔和矣。
临床中凡属表阳不固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悉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何某某,女,52,成都纺织厂1981年6月13日,长期背冷,经常感冒,最近打喷嚏、流清涕、无汗、恶风、四肢酸、小便灼热。
脉沉,苔白。
辨证:素体阳虚,新感风邪。
治宜:固表解肌。
方药:附片2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10g,大枣10g,生姜10g,滑石20g,二付1981年6月17日,感冒愈,溲已不热,背冷好转。
原方去滑石,二付[分析]桂枝附子汤的证治,主要是为表阳不固,汗漏不止而设。
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目前该患者并无漏汗不止、小便难等证,仅有恶风一证相同,为何仍用此方?该病员长期背冷,属少阴病。
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
附子汤主云:若口中燥渴,则以白虎汤主之。
由此可知,该病长期背冷,平素该用附子汤。
目前病员新感风邪,无汗,因有少阴病,故不得发汗,脉沉,病在少阴,不得发汗。
这里用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疏风解表,加附子是取附子汤中的主药以温少阴之寒,随营卫散之,故药后背冷好转。
为何此方中加有滑石,该病员目前新患太阳中风,已邪传太阳之腑,故小便灼热,可知邪热已入膀胱,加滑石逐邪从小便而出。
该病员从现象看感冒并不严重,由于素体阳虚,少阴证夹杂其中,临证应全面考虑,慎之。
孙某某,女,67,家住点将台街1992年2月14日,数年来特别畏寒,冬天不敢出门,不敢下床,深居密室,同时恶风,总认为门窗没关紧。
桂枝加附子汤方剂配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剂配方桂枝加附子汤【方剂名】桂枝加附子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各三两(各9克),大枣十二枚(3枚),附子一枚(9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扶阳固表,调和营卫。
【主治】主治伤寒表阳虚弱,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小便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临床病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盗汗、慢性鼻炎、疼痛、室性早搏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1.盗汗(个案):患者证系心阳不足,卫气虚弱一以本方加枣仁、五味子治疗。
3剂后复诊,盗汗显减,再进3剂原方,盗汗止,心悸除,食欲增进:瞩其按上方为丸,连服2周以巩固疗效。
半年后随访,盗汗一直未发。
(《中医药学报》1990年第1期)2.慢性鼻炎:以本方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120例。
中药治疗前4日停用西医抗组胺药和鼻喷雾剂。
1个疗程为15日,治疗2个疗程:与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联合鼻甲封闭治疗120例对照。
1个疗程为5次。
显效标准:单纯性鼻炎:鼻腔通畅,分泌物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肥厚性鼻炎:鼻塞消失,鼻甲明显缩小。
结果:显效67例,有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
(《陕西中医》2013年第2期)3.疼痛:以本方加减合济生肾气丸治疗糖尿病性疼痛30例,与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芬必得治疗30例对照。
2组均予控制血糖:1个疗程均为2周,观察2个疗程。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的疼痛强度变化。
疗效评定以疼痛程度减轻2度以上即为显效。
结果: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
(《河北中医》2008年第5期)4.室性早搏(个案):本方加味治疗:患者证属阳虚自汗。
予以本方。
三诊,患者自觉冷汗止,身体轻松,自行再服原方4剂,心悸消失。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新中医》2002年第5期)5.更年期综合征:以本方加减治疗52例,与更年安片治疗42例对照。
《伤寒论》所有鉴别类总结
桂枝加附子汤
4
病机
表邪不解,胸阳 受损,阳气不足
表证未解,阳虚卫外不固, 阴液不足
胸满,脉微,伴 发热,恶风寒,头痛,汗
证候 恶寒,头痛
漏不止,小便难,四肢微
急,难以屈伸,脉浮
同
解肌祛风,温经扶阳
治 法
异
畅通胸阳, 温经复阳
调和营卫, 补阳敛汗
方同 药 异 去芍药加附子
桂枝汤 加附子
证名
麻黄汤证
桂枝新加汤证
病机
风寒束表,卫阳被 遏,营阴郁滞
营卫不和,营气损 伤,经脉失养
证候
身疼痛,伴发热、 恶寒、头痛、无汗
身酸困疼痛、麻木, 或有头痛、发热、 恶风、汗出
脉象 浮紧(或浮数) 沉迟
①未经发汗身疼 鉴别 痛,汗后痛减 要点 ②脉浮紧或浮数
③病程较短
①汗后身痛不减或 加重 ②脉沉迟 ③病程较长
证名
中风表虚证
3. 茯苓甘草汤重用生姜温胃散水,治疗胃阳虚,水停中 焦,证见心下胃脘部悸动不宁,并可有胃中震水音。
4. 三方虽药仅一味之差,剂量略有出入,而主治迥异。
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三证鉴别
证 名 桃核承气汤证
抵当汤证
抵当丸证 14
相同 神志异常,小便自利,少腹满,轻,病势较为 轻浅
五苓散用桂枝化气行水,二苓、泽泻导水下行,白术健脾利水(以二苓、泽泻为主,重 在利水); 茯苓甘草汤则重用生姜温胃散水,桂枝、茯苓通阳化气逐饮(以茯苓、生姜为主,重在 和胃)。 二者主要鉴别点是渴与不渴、小便利与不利,以及饮水后的反应。
证型
病机
同
异
五苓散证、茯苓甘草汤证鉴别表
主证
治法
同
异
《伤寒论》类方整理——1、桂枝汤类方
《伤寒论》类方整理——1、桂枝汤类方一、桂枝汤类方目录:1、桂枝汤2、桂枝加桂汤3、桂枝加芍药汤4、桂枝加大黄汤5、桂枝加附子汤6、桂枝新加汤7、桂枝加厚朴杏子汤8、桂枝加葛根汤9、桂枝甘草汤10、桂枝去芍药汤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1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14、桂枝救逆汤15、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16、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7、小建中汤18、桂枝人参汤1、桂枝汤适应证: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
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
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
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浅析《伤寒论》中附子汤
浅析《伤寒论》中附子汤摘要:《伤寒论》中的附子汤临床疗效明显,已广泛应用于各个系统疾病治疗当中,特别是骨关节疾病应用最多[1]。
本文笔者综合概述附子汤条文的解析及收集整理目前关于此方临床应用,浅谈对附子汤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附子汤条文临床应用1.条文《伤寒论》中关于附子汤的条文,分别是以下两条:“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此方具有温补元阳、祛除寒湿、通脉止痛之功,主要用于少阴阳虚、寒湿凝滞经脉。
患者阳气虚弱,口中和而无口渴、口苦等里热表现,因督脉总一身之阳气,循经于背部,少阴真阳不足,不能充达周身,故而出现背恶寒、手足寒冷。
寒湿之邪浸滞于筋脉骨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而骨节痛。
[2]方义解析《景岳全书》中:“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
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
”此方以附子重用为君药,散阴寒之邪气;配以人参,温壮元阳;白术、茯苓健运脾土,祛除湿浊,增附子之功;佐以芍药益阴和营,制约附子温燥而护阴,又通血脉、止痛。
此方为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而来。
将其鉴别开来。
真武汤为少阴阳虚水泛,水气不化,三焦表里俱受邪,重在治水饮泛滥。
而附子汤则是主要以少阴阳气虚弱,寒湿邪气袭于肌肉,留滞于筋肉骨节,重在温阳散寒。
此外,两者身体疼痛的区别:真武汤“四肢沉重疼痛”,此为水饮邪气浸淫肢体,不通则痛;附子汤“骨节痛”则除不通则痛之病机外,仍有阳气虚弱,不能温煦机体筋骨肌肉所致的不荣则痛。
[2]2.现代应用附子汤随着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关于此方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越来越多,同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骨关节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2]3.1 骨关节疾病治疗李睿明[3]等经过研究表明,附子汤具有镇痛、抗炎效果。
《伤寒论》中桂枝汤的功效及配伍探析
《伤寒论》中桂枝汤的功效及配伍探析摘要】《伤寒论》开篇第一方为桂枝汤,一直广受中医推崇,目前对其功效有颇多争议。
本文就桂枝的功效以及与其他药物配伍的功效进行探讨,并对配伍药方进行逐一分析,为临床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桂枝汤;配伍;功效【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079-02桂枝,性味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是具有止痛,发汗,通阳化气的药物之一[1],桂枝最早出现在《伤寒杂病论》中,并且在其中使用频率排第二[2]。
桂枝的功效会随着配伍药物的变化而改变,其本草变迁,功效分化,而其所具有的散寒解表、调和营卫、温通经脉、温助阳气、平冲降逆和利肝肺气的功效又多与能助一身之气有关[3,4]。
因此,本文从桂枝的运用及与其他药物配伍后的不同疗效这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1.桂枝的运用1.1 用于外感风寒证外感风寒,表虚有汗,畏风伴有发热,常常配伍白芍一起运用,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外感风寒,表虚无汗,常常配伍麻黄发汗解表,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
1.2 用于风寒湿痹证桂枝能祛风寒湿邪,具有温经通脉的作用,可缓解疼痛,常常配伍附子同用。
1.3 用于痰饮证桂枝能温阳化气,常常与白术、茯苓等配伍运用,用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果膀胱气化不利,而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可配伍茯苓,泽泻同用,以渗利水湿。
1.4 用于胸痹、胸痛或心悸、脉结代证桂枝能通胸中之阳气,治疗胸痹、心痛证,常常配伍瓜蒌、薤白;治疗心悸,脉结代证,常常配伍炙甘草、人参等,以达到助阳复脉的作用。
1.5 用于经寒瘀滞,痛经,闭经及症瘕积聚证桂枝温经通脉,散寒祛瘀,常常配伍当归、川芎达到通经活血的作用;与丹皮、桃仁配伍达到逐瘀消滞的作用。
2.桂枝的配伍2.1 桂枝配芍药桂枝和白芍为1:1的时候是发中有补,散中有收,解表之中,还兼有敛汗养阴的用意,和营之中有调卫散邪的功效。
桂枝汤类方衍方
桂枝汤方为《伤寒论》之方首,由它衍化之方甚多,现摘选其要者祥述于下:1.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本方加厚朴、杏仁,以增强定喘之力。
治桂枝汤证兼喘咳者。
临证多用于支气管喘息,喘息性气管炎。
2. 桂枝加桂汤:本方再加重柱枝量,以增强助阳之力,治气从少腹上冲心之奔豚证。
3. 桂枝新加汤:本方加芍药、生姜各3克,人参15克,以增强敛阴止汗,解表、补气之力。
治伤寒汗后,身体疼痛,脉沉迟,阴血不足者。
4. 桂枝加附子汤:本方加附子,以增强温阳散寒之力。
治因发汗太过,四肢挛急抽搐而紧,恶冷身寒、汗出,小便频数,脉软弱之阳虚证。
5. 桂枝加芍药汤:本方再加芍药9克,以增强敛阴止汗柔肝止痛之力。
治太阳证,误用攻下而引起之腹满时痛者。
临证用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之腹泻疼痛、妊娠呕吐者。
6 .桂枝加葛根汤:本方加葛根,以增强生津濡润筋脉之力。
治桂枝汤证兼见背项强急,俯仰转动不利者。
临证用于颈椎病引起之颈后疼痛,运动不利等7. 桂枝去芍药汤:本方去芍药,以减轻助阴之弊。
治太阳病误下后,表证未解,而兼见脉促胸满者。
8. 桂枝加大黄汤:本方倍用芍药加大黄,以增强敛阴通幽之力。
治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又外薄阳明,又有腹满实痛,大便秘结之里实热者。
9. 桂枝附子汤:本方去芍药,再加重桂枝量外,再加附子,以减芍药敛阴之过,增强桂附温阳通络之力。
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痛,甚则不能转侧,脉虚而涩者。
10. 瓜萎桂枝汤:本方加瓜萎根,以增强彻热荣筋和营卫之力。
治太阳证备,身强几几,脉反沉达,此为痉。
11. 柴胡桂枝汤;本方合小柴胡汤,用桂枝汤解表和营卫;小柴胡汤解半表半里之热,可谓双解之轻剂。
治太阳经与少阳经合病。
12. 厚朴七物汤:本方去芍药,加厚朴、枳实、大黄,以增强攻下之力。
治恶寒发热,胸闷腹热、欲吐,大便闭结,表邪内热者。
13. 黄芪建中汤:本方加黄芪、饴糖,以增强补气和中之力。
治虚劳体弱,脾胃不和,腹中时痛者。
14. 当归四逆汤:本方加当归、细辛、本通,以增强散寒、养血、通脉之力,治血虚有寒,手足寒冷,拘挛疼痛者。
《伤寒论》113方【中医基础版】
《伤寒论》113方【中医基础版】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11.28桂枝加附子汤汤
《伤寒论》“辩可发汗病 脉证并治第十六” 说:“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zeze然, 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清楚地指 出,汗要周遍,使手脚都见到汗,要出小汗, 微汗,还要使汗出持续一定的时间,也就是加 盖衣被保温发汗到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就是两 个小时左右。如果做到这三点,才较汗出透了, 才可以达汗出热退,脉静身凉。
胆巴,也俗称卤水,其 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镁、 氯化钠和金属离子。
临床上常见的附子:生附子、盐附子、白附片、黑顺片、 熟附子、淡附片 生附子:洗净,晒干 盐附子:较大附子,胆巴、盐、水混合后浸泡、沥干水后, 再浸,连续3天,捞起,暴晒。 白附片:中等的附子,胆巴,清水浸泡7天,煮约1小时, 捞出放清水浸泡,剥皮,再清水浸泡,晒至卷角,再晒或 烘至全干。 黑顺片:小个的附子,胆巴泡,放入锅里煮,清水浸泡, 不剥皮,捞出用红糖浸染呈黄黑色,蒸晒干或烘干。 熟附子:中等的附子,经胆巴水浸、煮、水漂、去皮及根 下端部分,切横片,经蒸、烘(晒)至全干即成。 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泡,至盐分漂尽为度,与甘草、 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除去甘草、黑豆,烘(晒)。
思考三
*李士懋《平脉辨证 经方时方案解》
伤寒论里面阳虚者禁汗,为什么这个 方是阳虚还用桂枝将息法发汗呢?
柯琴说本证是离中阳虚,不能敛液,当用桂枝汤补心之阳, 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坎中阳虚,不能制水,必加附 子以固肾之阳,阳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
桂枝汤主要以温补心阳,附子温补肾阳为主。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 (切),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尿血验案
孙右,74 岁,系张师门诊老病友,曾于 2012 年因不寐求 诊于张师,予中药调理月余所苦若失。2017 年 8 月 18 日因 血尿再次求诊于张师。患者诉自 2016 年 7 月淋雨后即出现
作者简介 :储小腾,男,2016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医
脾胃,班级 :2016 级中医硕士班。
多见于久病之后,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 舌质淡,脉细弱。治当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2.1.4 肾气不固证
多 见 久 病 之 后,血 色 淡 红,头 晕 耳 鸣,精 神 困 惫,腰 脊 酸 痛,舌质淡,脉沉弱。治当补肾益气,固摄止血。 2.2 变法
韩业红等 [4] 曾用导水茯苓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尿血;姚梅 龄老先生 [5] 曾用生姜泻心合宣痹汤加减治疗气虚水饮血结 于下的尿血;张佩青 [6] 曾用三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湿 瘀互结型尿血。上述诸种治法虽不为常法,但临床辩证处方 用之于人却行之有效,故亦可当作尿血一病的治疗参考。以 下为张师临床所治尿血验案,非常法取效,亦当属变法范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年第 18 卷第 45 期
2·病例报告·
储小腾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摘要:张介眉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名老中医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 究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临床 50 余年,在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上颇有心得,笔者跟师临证,就门诊所见 张师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尿血的一则验案介绍如下,冀同道或有所得。 关键词:张介眉;桂枝加附子汤;尿血;经验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45.126 本文引用格式:储小腾 .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尿血验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45):235,243.
桂枝加附子汤举隅
桂枝加附子汤举隅
张明元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1(022)010
【摘要】@@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附子组成,笔者用本方治疗低热,不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举隅如下:
【总页数】2页(P628-629)
【作者】张明元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6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桂枝加附子汤化裁临证举隅 [J], 黄素结;敬娇娇
2.桂枝加附子汤临床应用举隅 [J], 霍香
3.桂枝加附子汤治疗糖尿病伴见多汗举隅 [J], 郭晶
4.桂枝加附子汤治疗糖尿病伴见多汗举隅 [J], 郭晶
5.桂枝加附子汤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J], 李君依; 王诗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效果分析与探究
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效果分析与探究发表时间:2020-12-15T08:13:27.779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9期作者:吉贤[导读] 目的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
(白银市平川区兴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白银 730913)摘要:目的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42例,使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42例,采取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患者采取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可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缓解中医症候,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桂枝附子汤中风是一种高致残、致死、复发率的脑系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一般情况下,中风可分为三期,即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后遗症期是指患者发病后6个月以上仍遗留神经损伤障碍,包括感觉、言语、运动等[1]。
该时期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康复治疗,减少其对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影响。
目前,西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并无特效方案,效果不理想,而中医药则能够利用其辨证论治优势,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后遗症,固本培元,防止中风再次复发。
因此,本文将以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
纳入标准:(1)符合《神经病学》中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中风-中经络”诊断标准,辨证分型为气虚血淤证;(3)发病时间超过半年;(4)病情平稳,有自主意识,无智力障碍;(5)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桂枝附子汤是什么?
桂枝附子汤是什么?说到桂枝附子汤一段会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因为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听名字就可以感觉出来,这是一定中药的汤剂的名字。
桂枝附子汤主要是材料就是干草、桂枝和附子这个三味中药。
这个几味中药加在一起煎煮之后,可以用来治疗伤害、风湿、红肿和身体中的各种疼痛。
现在很多人比较相信中药的功效,也比较喜欢用中药调理一下疾病,但是对中药的煎煮不怎么明白,现在就说说桂枝附子汤的煎煮方法。
★一、附子汤如何煎服1、桂枝加附子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桂枝12克(去皮)、附子15克(炮,去皮),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甘草6克(炙)组成。
2、方中桂枝散风寒,通经络,附子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二药相配,散风寒湿邪而止痹痛。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补脾和中。
五味合用,共奏祛风除湿,媪经散寒之功。
3、附子性为大热药,祛寒的要药,桂枝具有温经通脉的作用,其力在于温舒肢体,营养末梢神经。
此药的煎法就是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附子先煎,之后文火一同将药煎10分钟左右。
去渣,分三次温服。
★二、桂枝附子汤的功能主治1、桂枝附子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2、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3、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
★三、桂枝附子汤治咳嗽1,咳嗽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也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有不少条文辨治咳嗽,如果辨证准确,用活经方,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非常好。
2,临床病案表示,某人因受感冒发病,频频咳嗽,咳痰,伴胸闷喘息,去某医院诊为慢阻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住院输液12天,用过甲强龙针剂,出院后不久,又发咳,痰,喘,动辄加重。
3,天气骤寒,诸症加重,咳剧时伴全身大汗,非常痛苦,求治。
诊断为精神萎顿,不时剧咳,咳白色黏痰伴喘息,阵发性胸闷心慌,疲倦乏力,畏风怕冷,咳时大汗,口干渴而不欲饮,无口苦,双踝部轻度凹陷性水肿,纳差,眠差,二便可,舌质暗,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方剂组成】桂枝 9 克,芍药 9 克,甘草(炙)9 克,生姜〔切)9 克,大枣(擘)4 枚,炮附子 6~10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振兴代谢机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若陷于阴证
者,多宜以本药配方治之。
桂枝加附子汤即治桂枝汤证而现少阴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 20 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
附子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本桂枝证,医误以麻黄汤大发其汗,遂使汗漏不止。
其人恶风半由于桂枝汤证未解,半
由于已陷入阴证。
小便难,即由于汗漏不止,体液大量亡失的结果。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亦由于津液亡失,
筋肉失和的极虚证候。
以上种种,纯由于误治表证还未解而且陷入阴证,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按:桂枝加附子汤为少阴病的发汗剂,即不因误治,而见本方证者亦宜用之。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汗出恶风明显,小便难,四肢微急者。
【验案】任某,女,33 岁,首都机场门诊病历号 131,初诊日期 1966 年 3 月 25 日。
因腰背疼在积水潭
医院、北京中医学院附院检查均诊断为“脊椎骨质增生”。
近来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胀疼,手麻,
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苔白舌淡,脉沉细。
证属桂枝加附子汤证,予其方药:
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炙甘草 10 克,生姜 10 克,大枣 4 枚,制附片 10 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痛减,四肢逆冷好转。
服一月后全身症状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