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主体与客体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写作的主体与客体

第二章 写作的主体与客体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养 一、生活实践素养
一是作者所具有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别人的生活中汲取和获得独特的体味、有益的 滋养和借鉴的意识及能力。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养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 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 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 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 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 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 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 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 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 一、观察力
“如果用我所喜欢的语言,观察力不如说是发现力,为 什么叫发现力呢?它是指一种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之中,发现新 事物,发现特别强烈,很奇妙的东西的这样一种能力;是从平 淡的生活当中,发现起所有的惊心动魄的或感人肺腑的东西的 这样一种能力;是从一些细枝末节当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的 时代意义的事物的一种能力,从这些很细小的事物是能够感受 到时代的脉搏,能够看到社会生活,能够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放生了变化的征兆。我为什么说是一种发现力呢?因为生活 就好象大海一样,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是不会终结的,我们需要 时时刻刻对生活有新的发现。指的就是这种能力。”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养 四、情感意志素养 情感是文学的生命、灵魂,也是一切文章的重要内容;情 感又是形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使文章产生美感并具感染力的重 要因素。 意志则能增强写作热情、信心与毅力。

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作者:曹长英来源:《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2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写作主体与客体,并论述了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写作主体赋予写作客体以生命和灵魂,写作客体内化为作者写作的动力、动机,写作主体在写作实践活动中进行控制和调节,不断解决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关键词: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关系文章的作者,在整个写作传播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因此称之为“主体”。

写作主体是指作者自然形态、心理形态同写作的关系。

一、客体内化为作者写作的动力、动机和写作蓝图写作主体观察、体验写作客体,完成写作活动,需要具有认识、理解、把握客体的基础和条件,从理论上讲,只有当生活中那些和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发生同构关系,并为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同化而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才能成为写作思维产生的对象。

创作主体同化客体的关键,在于主体必须有相应的素质、修养、能力。

没有认识和反映生活的写作能力,创作主体既不能发现可以转化为作品的客体,也不能使这个客体的对象通过写作完美地表达出来。

写作不仅是对作品的创作,而且也是对事物的主动认识;客体不仅是被动描述的对象,同时又是一个被认识的对象。

认识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知觉总是在现有的“心理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

作者不是作为一般人去感知客体对象,而是自觉地、积极的,在从事写作活动主体特有的“心理定势”上去观察客体、感知客体,认识客体的。

当生活的信息流向创作主体的大脑时,创作主体首先有一个选择、同化的过程,凡是和写作主体的气质、性格、情绪、情感、思想能够吻合、同构的生活信息,便被创作主体积极同化,而成为凝结了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

二、主体对客体加以意化的改造而成为写作的内容首先,思维对客体的自然形态的总体把握,对客体的本质特征的深刻理解,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因此客体的意化过程,也就是对客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改造过程。

按照一定意图的需要,意化后的客体也就进入了写作的范围。

现代写作教程[解析]

现代写作教程[解析]

名词解释1、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

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2、风格:风格是作家的个性。

风格没有优劣之分。

风格源于作者的精神气质。

3、格调:指品位。

格调却有高低之分。

格调源于作者的思想观念。

4、抽象思维:这是舍弃了具体的感性形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为基本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

5、形象思维:这是自始至终不舍弃感性形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以表象为工具,通过联系、再现、想象来组成形象、画面的思维活动。

6、素材:指作者为创作需要而通过各种途径所收集的原始材料,它一般是零乱的,不完整的。

7、材料: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人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

8、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倾向。

9、结构:原是指文章各部分按一定的组合关系联结而成的序列形式。

原是建筑学中的术语,后来借用到文章写作中,指文章的总体安排。

10、叙述:是将人物、事件本身及其原委陈述给读者或听众的一种表述方法。

它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个基本要素。

11、顺叙: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进程,人物活动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进行叙述。

12、倒叙:先把叙述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片段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传统上称为“倒插笔”。

1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的事情或必要的解说。

14、消息:在这里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图片,对国内外新进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进行迅速及时报道的文体。

15、倒金字塔:指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面,把次重要的内容放在稍后,依据材料的重要性依次排列,这种结构方式很像倒臵的金字塔。

16、五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简称“五何”或“五个W”。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17
我们的大学时光~~
18
❖ 其实宿舍早上就像停尸房,偶尔诈尸起来一 个去上个厕所......下午就像养老院,大部分 都是躺在床上神智不清,只有少数几个偏瘫 的能拿起手机看看。晚上就像疯人院,又哭 又笑又乱叫。半夜就像特工部,一个个白光 蓝光在脸上晃着,键盘声响个不停。
19
❖ ❖
沁园春 考试
还往试骄甚晃惜 互看试打好教飘考 看矣作,是脑八 贺试比手,室,场 今,弊时苦。股 。卷高势交内万风 朝数出代恼死取 成;,头外里光 。风高骄。记士 绩需欲接,眼,
❖ 写作中的观察是有目的的行为、重在有所发现。 ❖ (二)主要作用:
1、是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2、能提高写作主体的写作素养; 3、可激发写作者的写作动机和灵感。
例如:校园文学(课桌、寝室、厕所、海报等)
16
大学生活
❖ 大学生活,枯燥乏味,早起晚睡,又困又累;
铃声一响,掀起热被;出操列队,洗漱排队;
流招子一硬, ,来与耳风瞟千 高。,代背摇 互日考,景。里 手俱考天,头 喜,官互甚望纸 ,
20
上联: 考试不作弊来年当学弟 下联: 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
横批: 就是要过!
21
(三)观察的方法
1、定位观察——俯、仰、正、反 (1)鸟瞰式:刘鹗《老残游记》 (2)脔尝式(分割观察): 如余秋雨《这里真安静》 (3)聚焦式(透视法、以点代面观察法):
争分夺秒,收拾叠被;早餐馒头,令人反胃;
一二节课,昏昏欲睡;下课一到,起立准备;
蜂拥而上,厕所排队;跑得再快,还是没位;
三四节课,肠胃开会;伸伸懒腰,倒头再睡;
白日做梦,时光荒废;教授提问,啥都不会;
每日自习,吹牛派对;胶水信封,样样具备;

作文的构成要素

作文的构成要素

作文的构成要素
作文的构成要素包括:
1、写作主体:即进入写作状态的人,通常称为作者。

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负责创作动人的诗句和感人的文章。

2、写作客体:指作家所要描绘的现实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以及一切能够成为写作对象的人、事、景等客观对象。

写作客体制约和引导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3、写作受体:即写作活动的接受对象,通常称之为读者。

写作受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一个要素,其价值和地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日益受到重视。

4、写作载体:一般而言,写作载体是指书面文章。

写作载体是构成写作行为的、以语言文字有规律的排列传递信息的组织系统,通常由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5、主题:主题是作文的核心,决定了文章的方向和重点。

一篇优秀的作文,主题必须明确、突出。

6、内容:内容是一篇作文的主体,应该与主题紧密相连,为主题服务。

在写作时,应该尽可能地丰富内容,提供足够的细节和例子。

7、结构:结构是作文的骨架,决定了文章的布局和逻辑。

一篇优秀的作文,结构必须合理、紧凑。

8、语言:语言是一篇作文的表达能力,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一篇优秀的作文,语言必须简练、准确。

9、用词:用词是一篇作文的表达能力,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一篇优秀的作文,用词必须精准、恰当。

10、文笔:文笔是一篇作文的表达能力,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一篇优秀的作文,文笔必须流畅、优美。

第九章文学创作主客体的关系

第九章文学创作主客体的关系

㈠文学创作主体的形式类分: 文学创作主体的形式类分 面对外在客体对象的创作主 体,这是易于理解的。当作 家、诗人与自然客体、社会 客体、社会思潮、时代精神 以及他人的精神世界,建立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主体 起美的创造关系时,他就是 面对这些外在客体的创作主 体。 面对内在自我精神客体的创 作主体。这是在文学艺术的 作主体 美的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比较 特殊的现象。创作主体面对 的审美对象,即创作客体, 是创作者自身的内心世界、 自我的精神领域。
当代文论家王元化是这样阐释这段话的: “随物宛转”是以物为主,以心服从于物。换言之,亦 即以作为客体的自然对象为主,而以作为主体的作家思想活 动服从于客体。相反的,“与心徘徊”却是以心为主,用心 去驾驭物。换言之,亦即以作为主体的作家思想活动为主, 而用主体去锻炼,去改造,去征服作为客体的自然对 象。…… 刘勰认为,作 家的创作活动 就在于把这两 方面的矛盾统 一起来,以物 我对峙为起点, 以物我交融为 结束。
多 分
㈠文学创作客体的形式类分 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与作家、 诗人在美的创作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对象,它是客观的存在 物。按其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 神客体。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客体 自然客体指的是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人作为自然的 自然客体 一部分,他的对象性客体首先就是自然界。作家、诗人多 以自然界作为自己描绘和表现的对象。 社会客体指的是人的社会生活,即人在社会存在和社 社会客体 会关系中的活动。 精神客体的情况比较复杂,它是指与实践主体构成对 精神客体 象关系的感觉、意识、心理活动等精神现象。其具体形态 包括潜形的社会思潮、时代精神,以及作家个体的内在生 活体验、精神旨趣等。
㈡文学创作主体的特质 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因此,它的创作主 体也像创作客体一样,有着自身的特点。 首先,“文学家是自己时代的儿子”。 首先 其二,文学创作主体须具有特殊的禀赋才能。 其二 其三,文学创作主体具有不同于物质性创造活动及它 其三 种创造活动的精神内质。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2、比较观察——
如《红楼梦》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 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 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 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 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 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 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 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 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 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 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 姥。
余秋雨:《这里真安静》
… …目的地竟是一个坟地。 新加坡的坟地很多,而且都很堂皇。漂泊者们葬身他乡已经够委屈的了, 哪能不尽量把坟地弄得气派一点?但是,这个坟地好生奇特,门面狭小,黑色 的旧铁栏萎萎缩缩。进得里面才发现占地不小,却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一 看几排墓碑就明白,这是日本人的坟地。“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坟地比它更节俭 的了。你看这个碑”,韩先生用手一指,那只是许多墓碑中的一个矮小的方尖 碑,上面刻着六个汉字: 纳骨一万余体 碑下埋着的,是一万余名侵略东南亚的“皇军”的骨灰。 “再看那边,”顺着韩先生的指点,我看到一片广阔的草地上,铺展着无 数星星点点的小石桩,“一个石桩就是一名日本妓女,看有多少!” 用不着再多说话,我确实被震动了。人的生命,能排列得这样紧缩,挤压 得这样局促么?而且,这又是一些什么样的生命啊。一个一度把亚洲搅得晕晕 乎乎的民族,将自己的媚艳和残暴挥洒到如此遥远的地方,然后又在这里划下 一个悲剧的句号。多少倩笑和呐喊,多少脂粉和鲜血,终于都喑哑了,凝结了, 凝结成一个角落,凝结成一种躲避,躲避着人群,躲避着历史,只怀抱着茂草 和鸟鸣,怀抱着羞愧和罪名,不声不响,也不愿让人靠近。 … …

第一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大千世界 无所不察 (六)观察的层次:
感觉——感受——感悟
二、感受能力
(一)感受的含义: 感受是因受外界事 物的影响而引发 的主观世界的千 变万化。
(二)感受的种类
1、按感受的器官分: 视觉感受、嗅觉感受 味觉感受、触觉感受
2、按感受的方式分: 直接感受、间接感受
3、按感受的性质分: 科学感受、艺术感受
(三)感受的特点
1、客观性 2、形象性 3、情感性
(四)感受的要求
1、真实新鲜 2、独特深刻 3、敏锐细腻
Hale Waihona Puke (五)感受力的培养1、敏锐感觉磨砺思 想
2、丰富感情造就情 绪
3、训练思辩加深感 悟
三、联想和想象能力
(一)联想和想象的意义: 1、丰富充实写作材料 2、将分散的材料连成一体 例:脚印:探索者谱写的生命音符
(扩散思维)
们提供不同于他人、优 (2)辐辏思维
于他人的新思路、新方 法、新认识、新成果的
(聚合思维)
思维方式。
第四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与作用
一、写作客体的构成因素: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物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二、写作客体的作用
(一)客体是写作的触发 物: “双手推开窗前月 一石击破水中天”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来坟前愧姓秦”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二)客体是写作的检验 物:
“叶攒千口剑 茎耸万条枪”
第五节 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的关系
一、滋养与反映:写作客体滋养写作主体,写作主体 反映写作客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参 与写作活动的全过程,缺一就不会有写作活动的发 生。
(一)邂逅滋养与寻求滋养 前者是无意的、受动的,有天赐的偶然性 后者是有意的、主动的,有人为的必然性 (二)科学反映与艺术反映 前者是科学地真实地反映;后者是艺术地真实地反映

论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论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论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写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体现了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和理解。

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正确处理有助于增强文章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效果。

首先,需要明确主语和宾语的概念。

主语是表达动作的主体,宾语是所叙述动作的对象。

当写作中的主体和客体重要程度相同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应该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待问题的客观、公正的态度,防止了倾向性和偏见的发生。

例如,“中国人民——世界最勤劳的人民,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既是主语也是客体,体现出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同等重视。

其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可因文章内容而有所不同。

在纪实文学和新闻报道中,客体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主体应尽量察觉和表现出客体的优良品格,加以赞美和称道。

例如,“黑龙江最美的学生”这篇文章,作者采用歌颂的口吻刻画了学生的美德和其他积极因素:“他们用热情、智慧、勤奋点亮了人生的一盏盏灯笼,在黑龙江大地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这种方式既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又能提升客体的地位和价值。

同时,在行文中偶尔可以让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反转。

作者可以放弃个人立场,来审视客观事物,如历史事件、现实状况和社会问题等,把自己放进客体中,从客体的角度,揭示出社会的阴暗面。

这种方式能够抓住读者的心理瓶颈,增强文章的共鸣和感召力。

例如,“如果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既涉及到家庭,又涉及社会。

”作者将家庭和社会作为客体,让读者产生共鸣,体会社会风浪之中的挣扎和无奈。

在实际写作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应该与写作目的和读者群体相匹配。

在宣传文章中,作者应当以主宾同等、表达高度肯定的方式,突出宣传对象的优点和特点,为其制造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口碑;在探究性文章中,应尽可能做到严谨客观、平等相待,兼顾多种角度,充实文章的内容;在抒情文章中,主宾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以一种表达爱、赞美、喜悦、感恩的方式来表达,从而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感动。

《基础写作》名词解释

《基础写作》名词解释

1.写作客体:写作客体,即与写作主体发生对应关系、写作主体认识视野中的一切认识对象。

它包括一切被写作主体认识、描摹、评价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外部世界与主观世界。

从山川草木到社会生活、从事物外貌到内在结构、从他人言语到自我内心,都可以作为写作客体。

写作客体近似于人们说的“社会生活”,但又与它不尽相同。

存在于写作主体之外的社会生活,在与写作主体发生对应关系之前,只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有进入写作主体的认识视野,成为写作活动对象的社会生活才是写作客体。

因此,写作客体相对于社会生活的概念,其外延比较狭窄,是“对象化了的社会生活”。

2.主题对象化:3.白描: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

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要求作家准确地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

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

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作文秘诀》)。

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

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作品中,作者有时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

4.灵感: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

不用平常的感觉器官而能使精神互相交通,亦称远隔知觉。

或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

或指作家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创作情状。

5.意化:6.象征: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7.意义段:8.主题:9.叙述人称:10.主体意识: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

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是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自主意识是指,人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人居于主导和主动方面;同时,人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第二讲+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二讲+写作主体与客体
一、缺乏学识有什么后果?
1 使你的作品信息量少,空洞无物,如白开水。 2 使你的作品错误百出,硬伤累累。 3 使你成为井底之蛙,立意偏执、错误乃至反动。 • 文革中文艺舞台上作品:《苏联人民日夜想念毛
泽东》《日本孩子想念毛主席》
一、人品与文品:“文如其人”、“文以气 主”。1、鲁迅:“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 出来的都是血。 ”
2、法捷耶夫:“毋庸争辩,个人品质——作家 的才力、修养、智力的发展的趋向、气质、意 志以及其它的个人特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都 起着重大作用。”
一、审美理想:衡量真善美与假恶丑。
/programs/view/G81_pQ
7YZHU/
(向天再借五百年,康熙王朝)
/v_show/id_XMjQ0MjY1NTY
w.html
(最后的倾诉,汉武大帝)
一、缺乏学识有什么后果?
• 1 使你的作品信息量少,空洞无物,如白开 水。
• 2 使你的作品错误百出,硬伤累累。 • 3 使你成为井底之蛙,立意偏执、错误乃至
反动。
• 二、必须尽可能多地用人类各方面的知识 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L/O/G/O
第二讲 写作主体与客体
一、谁来写:写作主体的素质
1、生活素养 2、学识修养 3、人格品味 4、审美理想
一、讨论:谁更了解这座岛屿? 茫茫太平洋上有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岛上四 季长青,温暖如春,特别适于生存。这里不知 从什么时候起,生息繁衍着一个部落。他们一 代又一代,自得其乐。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 一个青年走出了这座孤岛。几年之后,他回来 了。开始看不惯岛上的很多事物,指责这也不 是,那也不是。老人们非常生气。他们说,闭 嘴,毛孩子,我们认识这岛上的每一株花草和 每一只甲虫,你懂得什么?是你了解这里还是 我们了解这里?

写作的主体和客体

写作的主体和客体

写作的主体和客体写作的主体和客体导言:主体与客体的哲学分析(1)、什么是主体?具有独立清醒的自我意识即主体意识,能和对象世界之间发生“认识——反映”活动的高级生命状态。

(2)、什么是客体?凡是进入主体认识视野当中的一切认识对象,即所有事物,甚至于主体自己,都是客体。

(3)、主体与客体和精神与物质这两对概念的分析这是两对不同的概念,不同处有:A、精神与物质可以分离而存在,比如精神后于物质而出现,但是主体与客体却不可以分离而存在,客体不会先于主体而出现,它们是一存俱存一不存俱不存的关系。

B、精神与物质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东西,物质不具有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二重性,精神也不有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二重性,但是主体却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客体也可以既是客体又是主体。

这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两极重合于一体现象。

不止如此,认识的主体自己,也可以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比如在写作自传的时候,比如在照镜子的时候——在这种自我的观照时,自己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

C、在精神与物质这对概念里,精神与物质具有不可替换性即既视精神为精神了,就不能同时视精神为物质,但在主体与客体这对概念里,作为主体认识对象的精神或精神产品也都是客体。

第一节、写作主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与写作行为状态之中的人。

他在写作行为与活动过程当中起着主导的(发动机、加速器、方向盘一般的)作用。

一、写作主体的素质素质是一个人于综合的精神状态与行为方式中(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体现出来的个人素养,然则写作主体的素质,就指的是作者在文章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整个行为活动过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表现出来的素养,是作者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1、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生活——生活素养(对生活信息的贮存、对生活材料的积累,从广度、深度、密度三个方面对生活丰富而又深入的体验、感受与记忆)——文化创造钱——存折上的钱(对生活信息的贮存、对生活材料的积累,从广度、深度、密度三个方面对生活丰富而又深入的体验、感受与记忆)——文化创造。

30写作主体与客体 (4)

30写作主体与客体 (4)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案例分析
《寻梦者》一诗,情绪迷离, 境界朦胧,意象繁复,唱出了诗人 和他那一代知识份子寻求理想、憧 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 路历程。诗题“寻梦者”既是作者 的自喻,也是一代人内心世界的艺 术写照。我们从诗中读出这些意味 时,实际上也说明了文学的审美功 能。
案例分析
在艺术创作中,物象 的媒介作用不可缺少。就 是说,作为审美对象的 “物”,以引导情思和运 载情思的双重作用统一于 艺术创作过程中。
典型案例 写鸟声
1.“鸟声很美,很清脆,讨人 喜欢。”
2.“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 听越灿烂,/像若干只女神的 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 美妙的音流,/从绿树的云间, /从蓝天的海上,/汇成了活 泼自由的一潭。”
归纳总结
人们通过对各种文学载体的欣赏使情感和 心理得到平衡、渲泄或满足,从而在这种阅 读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这是文学 的另一社会功能。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一)个体的人生状态
世界上的人,不可能 千人一面,每个人都是独 立个体的存在,都有着自 身的特殊性。个体的人生 状态,是构成群体化的社 会结构的元素。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copyright@《现代写作教程》课题组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互动导入
柏拉图的理想国,希腊罗马的城邦以及埃及的金 字塔,都以文明的符号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无论是俄罗斯散文家普里什文,还是远离尘嚣与 喧哗的大卫·索罗,他们都力图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 态,本真状态。那些智慧的文字、理性的思考带领着 我们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走入写作的世界。

现代写作教程2

现代写作教程2

现代写作教程2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

写作素质,作者在围绕文章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味和审美理想。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一)生活素养的源泉丰富的经历,广阔的视野,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

(二)生活素养的升华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一)学识修养的内涵学识,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学问、见识等。

(二)学识修养的构成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味(一)人品与文品优秀的人格品味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

(二)人格品味与选材立意人格品味影响文章的选材、立意。

(三)人格品味与文章格调人格品味决定文章的格调、价值。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一)审美理想的作用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功能,一种欣赏的体验的活动。

人们对美的追求渗透到一切生活活动之中。

(二)审美理想的创造1、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文章的审美属性是通过内容和形式两各方面体现出来的。

2、美的创造需要激情美的创造需要一种激情。

3、审美创造与美学知识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智力组成: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一)观察的含义观察是写作主体凭借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其他身体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墙的自觉认识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因而又被成为“思维的知觉”。

(二)观察力的构成要素写作主体的观察力具体表现在观察主体对观察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注意力、鉴别力和联想力。

(三)观察方法1、定位观察定位观察是写作主体确立某一观察点,从这一特定的位置、角度对事物作观察。

常用的观察点:鸟瞰式;脔尝式;聚焦法。

2、移位观察3、比较观察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一)感受的含义感受是指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即通过感觉知道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再一步了解、综合,形成事物的整体形象。

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2020/8/13

一、写作主体的含义
❖ 写作主体的涵义: ❖ 认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 表达过程中起着支配、控制作用
反馈过程中起着检验、评价作用
2020/8/13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 (一)对写作客体的选择和加工
❖ 客观世界经过了写作主体头脑“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 改造。作品的内容由“物质性的东西”
❖一位哲人说:文学不能直接改变世 界,但文学能够改变那些能够改变 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观念、情感和 心灵。
2020/8/13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 素质与修养
❖ 素质 ,通常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 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素养。
❖ 脑组织:
❖ 突触(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 亚神经元(细胞内结构)
❖ ① 思索中的苦闷:物→意—思不得其解
❖ ② 表述中的烦恼:意→文—语言的痛苦

心有所想 ≠ 写有所成
❖ 运用抽象化、概念化、规则化客体化的语言 符号表述主体的精细幽微、变化莫测的精神 世界
2020/8/13
二、写作主体的阅历修养
❖ 修养 ,指人经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和 积累,在阅读、学识、思想方面所达 到的一定水平。
2020/8/13
一、写作主体心理素质
❖ 1、写作主体的气质 ❖ 气质 ,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个人“表现
于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 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 力方面的特点。”
2020/8/13
一、写作主体心理素质
❖ 巴甫洛夫(俄国生物学家)从“兴奋”与 “抑制”过程的不同特点将气质分为四种类 型:
2020/8/13
❖写作素质 ,是写作主体在围绕文章 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 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 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公文写作要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公文写作要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公文写作要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公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主体指的是撰写公文的机关、个人或团体,而客体则是公文所涉及的事物、对象或事件。

在公文写作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需要平衡和协调,以确保公文的准确、客观和权威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首先,公文写作要以客观、准确的态度对待客体。

作为公文的撰写者,应该保持客观、客观的态度来描述和解释客体,不带偏见和主观意见。

公文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权威性、客观性、准确性和严谨性。

这意味着公文应该避免使用主观感受、夸大或夸大事实、造假、隐藏信息,以及将个人观点混入其中。

公文的目标是传达客观、真实的信息,为机关、个人或团体提供决策和参考。

其次,在表达时应注重权威性和合理性。

权威性是公文的重要特征之一,体现在撰写人员的资历、机关的职能和地位等方面。

在公文中,应明确指出撰写人员的身份和机关的授权,并使用客观、权威的语言和论据来支持说法。

此外,公文的表达应合乎逻辑、谨慎平衡,并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公文应该提供详尽的事实和数据,以支持所提出的观点和建议,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公文的内容。

第三,要注意主体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形象的建立。

公文的撰写者代表机关、个人或团体,他们的形象直接反映在公文中。

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应该提高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注重形象的建立和维护。

这包括语言的规范与得体,用词的谨慎与严谨,内容的统一与协调,以及格式的规范与规整。

公文的撰写者应该遵循有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每一份公文都能体现主体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态度。

最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也要取得平衡。

一方面,公文的撰写者应该理解和尊重客体的权益和利益,不得公然侵犯、歪曲、捏造客体的事实或信息。

另一方面,公文的主体也需要主动与客体沟通和协商,充分了解客体的意见和诉求,并在公文中予以相应的体现。

公文不仅是主体表达意见和决策的工具,也是与客体沟通、协商和促进合作的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写作得系统【教学目标】1、理解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得含义、构成以及在写作中得地位及其作用。

2、弄清四体之间相互影响得关系。

3、体会写作主体在写作系统中得核心地位可以给我们学习写作得人得重要启示。

【教学难点】1、为什么说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相互协作、共同作用,构成写作得横向系统?2、写作主体在写作系统中得核心地位可以给我们学习写作得人怎样得启示?3、作者怎样才能做到在顺应读者得同时引导读者?【教学方法】以教师得理论讲解为主,注意把握写作系统得整体性,重点突出其中“写作主体”得核心位置。

【学时安排】6学时第一学时从写作得生成与传播系统来瞧,写作活动就是由写作主体(谁来写)、写作客体(写什么)、写作受体(为谁写)与写作载体(怎样写)等因素构成。

它们就是写作赖以发生、存在与发展得条件,缺一不可。

其中,主体在写作过程中起统摄、主导作用,就是写作活动得实施者,也就是其它构成因素合而为一得归宿。

客体就是写作得基础与本源, 它既制约写作主体又受制于写作主体。

载体就是写作得成品、写作行为实施得结果,它负载着写作主体所要传递得各种信息,成为沟通写作主体与写作受体得媒介。

受体就是写作主体诉诸得对象与写作载体得接受对象,就是写作活动得先导起因与自然延伸。

写作活动中得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常常受到受体得影响。

它作为主体意识渗入写作过程,而且在接受过程中可以对载体进行“二次写作”。

第一节写作主体、写作主体得含茨1、写作主体,就就是进入写作状态、实施写作行为得人。

2、写作主体与作家、作者得区别与联系。

一个人,由于受到外界得刺激,产生了写作得欲望并拿起笔来,就进入了写作行为过程。

随着她由日常状态进入写作状态,这个人自身也由常态得人转化为写作主体。

当她写完搁笔,此次写作行为宣告结束,写作状态随即消失,她又由写作主体转化为常态得人,直到进入下一次写作行为过程。

因此,“写作主体”这一概念与“作家”、“作者”得概念有所区别。

“写作主体”与“写作行为”紧密关联,更加强调当下所处得行为状态。

而"作家”指从事写作职业并有成就得人,“作者”得概念比较强调作品得归属,她们只有在进入写作状态、实施写作行为时,才成为写作主体。

二、写作主体就是写作系统得核心一切有关写作得心理得、思维得活动与行为,都就是由写作主体发出得。

在整个得写作系统中,写作主体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写作系统得其它组成部分都受到写作主体得制约,并围绕着写作主体展开。

1、写作主体成就写作客体。

“客体”得概念本来就就是相对于“主体”而存在得,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

一处自然景观再优美、再引人留恋,只要它没有成为写作主体观照得对象,就不能称作写作客体。

也就就是说,写作主体就是写作客体赖以存在得前提。

2、写作主体控制写作载体。

写作载体中得内容与形式要素都就是写作主体赋予得,主题得提炼、材料得选取、结构得营建、语言得运用,都离不开写作主体得思维活动。

3、写作主体影响写作受体。

写作受体接受得对象就是写作主体通过写作活动生产得产品——文章,受体得接受活动就是在阅读文章得基础上进行与实现得。

写作主体通过自己得文章对受体施加影响, 包括控制受体得阅读方向与阅读方式,引导受体得理解,培养受体得能力与水平等。

三、写作就是写作主体素养与能力得体现因为在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她得写作素养、写作能力得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得进行与作品得质量,可以说,写作正就是写作主体素养与能力得体现。

要提高主体得写作水平,也必须从提高主体素养与能力入手。

(一)写作主体得素养素养就是人得素质与修养得合称。

素质指得就是人得某些先天得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就是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方面得特点。

修养指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与培养所达到得水平,属于后天性得条件。

写作素养,即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得素质与修养,它就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阅历等得综合反映。

刘勰在论述“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时指出,作者应“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文心雕龙•神思》)°她认为要领会为文之道, 首先要积累知识、辨明事理,要参考自己得阅历来获得对事物得透彻理解,并训练情致以整理、运用文辞。

她得主张,正与我们强调得写作主体在生活、文化知识、思想、审美几个方面得素养相一致。

1、写作主体得生活素养①社会生活就是写作活动得源泉,生活素养就是人们从事写作得根基。

写作主体要记述生动得事件、塑造鲜明得形象、抒发对人生得感受、表达对事物得观点,都需要了解生活、研究生活。

许多成功得作品,如茅盾得《子夜》、巴金得《家》、曹雪芹得《红楼梦》等,表现得都就是作家熟悉得生活,有得还隐含着自己得经历。

司马迁能写出不朽得《史记》,一个重要原因就就是在长期游历中收集到大量得详实得史料,从而把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历史事件写得绘声绘色。

近年来流行得"行走文学”,也就是要求作家深入生活,为写作积累材料、积累思想、积累情感。

脱离生活,或某些方面得生活储备不足, 写出得东西就会内容干瘪失实、缺乏生活气息,或者根本无法写作。

②生活素养得升华。

写作主体要具有一定得生活素养,这不仅要求写作主体有丰富得阅历、广阔得视野,更要有对生活得热情与投入。

很难想象,一个对外界事物漠然处之、毫不关心得人会成为优秀得写作者。

写作主体只有带着一颗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得心灵去瞧、去听、去感觉,才能够扩大视野、丰富阅历,加深对事物得认识,使感性与理性得积累得到充实,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2、写作主体得学识素养①内涵:学识,就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得知识、学问、见识等。

学识就是通过后天学习习得得。

②写作需要有文化知识方面得储备。

即使写作短小得文章,也必须以丰厚得知识储存为基础。

知识储备越丰富,视野与思路就越开阔。

写作需要多学科知识得组合与运用,写作主体也就既要有历史方面得知识,又要有现实方面得知识;既要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又要有自然科学知识。

《红楼梦》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社会得"百科全书”,就就是因为这部巨著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得知识,除了故事情节外,大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建筑装饰、花鸟鱼虫、医药占卜、官场皇室、酒家商肆、三教九流,无不应有尽有。

没有深厚得文化知识素养,曹雪芹就无法写出这样得皇皇巨著。

鲁迅在谈创作时说过:“先前得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您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鲁迅全集》第13卷3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当前,文理合流已经成为趋势,这对我们涉猎综合知识提出了新要求。

例如,我们师大就要求学生必须文理兼修。

3、写作主体得思想素养(人格品味)思想素养包括思想水平与理论水平两个方面。

思想水平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幸福观与责任感、狡务感等一系列内容。

从选材立意到文章格调,写作主体得思想水平影响与制约着整个写作过程与文章得各个方面。

我国传统得文艺理论历来十分重视作者得人格、人品与文章之间得关系,王国维就曾经说过:“没有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尙伟大之文章者,盖未之有也。

”屈原有“哀民生之多艰”得高尚情怀,才写出《离骚》等不朽诗篇。

李白以傲岸不屈得风骨,才铸造成凌厉奔放得诗调。

杜甫若无关心人民疾苦得意识,何来一代史诗?文天祥若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哪能写出气壮山河得《正乞歌》?讨论:比较《金瓶梅》与《红楼梦》风格与格调得不同。

提示:两者之间不仅就是风格得差异,更重要得就是《红楼梦》格调之高雅。

理论水平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得分析、评价,以及对思想观念加以理论表述得水平。

文章得价值往往在于独到、深刻得见解,写作主体具有较高得理论水准,能够透过事物得现象瞧到本质,超越单一得事物与事物得单一方面瞧到联系,可以极大地提高文章得质量与品位。

伟大得作家往往也就是杰出得思想家,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等。

4、写作主体得审美素养①“按照美得规律”创造美。

文章得内容与形式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作者创造美得意图与创造美得能力,以审美为本位得审美类得文体,如诗歌、小说、散文,一般得议论文、说明文、实用文也包含着美得属性,就是写作主体“按照美得规律”创造得结果,写作活动得过程也就就是创造美得过程。

写作主体得审美素养包括高尚得审美理想、审美情趣,较高得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等。

比起一般人, 优秀得写作者应该能够摆脱日常俗务、平庸观念得困扰,勇敢地追求美,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美得事物,能够用自己得生花妙笔刻画出美得形象。

于就是我们才能瞧到一块“丑到极处”得石头在贾平凹得笔下焕发出大美,瞧到春天被朱自清描绘得那样富有节奏得美感。

②审美创造需要激情与美学常识。

美得创造需要一种激情。

除了激情诱发与情感体验,学写作得人还应当学习与掌握必要得美学常识与美学理论。

有了丰富得美学常识与美学理论,无论就是创造作品还就是分析作品都容易进入艺术得境界, 也容易透过现象抓住美得本质所在。

例如,理解下面月首诗,就需要有关得常识:您,悬崖上得红杜鹃,对着我莞尔一笑,却使我心惊胆颤,我惟恐您掉下来,在峡谷里粉身碎骨——美,从来都面临着灾难。

这就是徐刚《红杜鹃》中得句子。

如杲缺乏中国传统得美学常识,这几句新诗似乎不好理解。

古代诗论讲究空灵、含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这首诗就显得意旨深远。

"红”就是美得象征。

但在封建专制摧残下,"红”又就是那么不幸。

《红书梦》就描绘了一幅“千红俱哭”,“万艳同悲”得画卷。

唐人羊士铐有写秋日荷花得诗:“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红袖倚阑干。

” 明人谢榛有咏牡丹得诗:“花神寞寞展春残,京洛名家识面难。

国色从来有人妒,莫教红袖倚阑干。

”这几首诗可以相互印证。

为什么那么美得"红颜”,往往出现“命薄”得结局呢?显然,就是有恶势力得存在。

而上述作品给人们得启示就就是维护美,对抗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