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曼的著作
1972: Between Class and Elite. 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Labour Movement. A Sociological Stud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0719005027 (Polish original 1960) 《阶级与精英之间:英国劳工运动的发展》,此书为鲍曼的第一 本英文著作 1973: Culture as Praxi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ISBN 0761959890 《作为实践的文化》 1976: Socialism: The Active Utopia. New York: Holmes and Meier Publishers. ISBN 0841902402 《社会主义:积极的乌托邦》,无中译本 1976: Towards a Critical Sociology: An Essay on CommonSense and Emancipa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ISBN 0710083068 《论批判社会学》,无中译本 1978: 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London: Hutchinson. ISBN 0091325315 《解释学与社会科学》,无中译本 1982: Memories of Class: The Pre-history and After-life of Class. London/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ISBN 0710091966 《阶级的记忆》,无中译本
back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社会学
后现代主义的含义 1.激进的或否定的后现代主义 2.建设性的或修正性的后现代主义 3.简单化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 3.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 1.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研究社会问题 2.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性的理论不可能是经过修正 的现代性理论,即一种带着否定性标记的 现代性理论。一种充分的后现代性理论 也许只能在一个由一系列不同的假定组 织起来的认知空间中建构起来,它需要自 己的语汇。因此,从现代性话语滋生的概 念和问题中解放出来的程度应是衡量这 一理论充分性的恰当标尺。” ——鲍曼
BACK
《现代性与大屠杀》
恶 动 中 者 性 的 化 道 德 化 , 行 动 的 善 行 : 羞 论 纵 与 理 拉 态 种 操 性 学 格 常 和 种 社 会 理 社 : 会 的 考 的 社 理 读 米 合 作 和 义 和 性 主 义 后 的 ( 德 思 道 的 德 录 后 附 耻 七 事 初 六 探 一 种 道 之 伦 者 特 族 主 之 受 害 的 独 姆 五 四 服 从 使 屠 杀 诱 ) 性 三 大 族 二 灭 现 绝 代 ( 性 ) 、 种 族 杀 2 族 二 灭 现 绝 代 性 : 、 种 屠 大 (1) (1) 会 一 学 导 论
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现代性三部曲”: 《立法者与阐释者》(Bauman,1987) 《现代性与大屠杀》(Bauman,1989) 《现代性与矛盾态度》(Bauman,1991) “后现代性三部曲”: 《后现代伦理学》(Bauman,1993) 《生活在碎片之中》(Bauman,1985) 《后现代性及其缺憾》(Bauman,1997)
“对我而言,鲍曼是一个 后现代性的理论家。 他用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 创造了一个任何人 都必须认真对待的立场” —— 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最为著名的社 会理论家之一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社会学与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社会的组织结构方面:现代性标志着资本主 义新的世界体系趋于形成,世俗化的社会开 始建构,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 界范围的流动; 思想文化方面,以启蒙主义理性原则建立起 来的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 开始建立
பைடு நூலகம்
1985 Stalin and the peasant revolu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dialectics of master and slave. Leeds: University of Leed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ISBN 0907427189 《斯大林与农民革命》,无中译本 在苏联解体之前,鲍曼关注的还是社会主义乌托邦,但自87年, 他开始转向现代性的研究,不久又转向了后现代性。 1987: 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 On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Intellectual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421047 《立法者与阐释者》,上海人民 1988: Freedo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35155928 《自由》,吉林人民 1989: 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80142397X 《现代性与大屠杀》,译林 1990: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An introduction for Everyone. Cambridge, Mass.: Basil Blackwell. ISBN 0631163611 《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1: 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426030 《现代性与矛盾性》,商务(此书与《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 与大屠杀》并称为“现代性三部曲”。) 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New York: Routhledge. ISBN 0415067502 《后现代性的通告》,无中译本 1992: Mortality, Immortality and Other Life Strateg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SBN 0745610161 《必死性、不朽性与其他生命策略》,无中译本 1993: Postmodern Ethics.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ISBN 0631-18693-X 《后现代伦理学》,江苏人民 1995: Life in Fragments. Essays in Postmodern Morality.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ISBN 0631192670 《生活在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 1996: Alone Again - Ethics After Certainty. London: Demos. ISBN 1898-30940-X 《再次孤独:追寻确定性伦理》,无中译本
1997: Post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ISBN 0745617913 《后现代性及其缺憾》,学林(书名模仿了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缺 憾》) 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35201555 《工作、消费和新穷人》,无中译本。 1998: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745620124 《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商务 《废弃的生命:现代性及其流浪者》,无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在翻译。 2004: Europe: An Unfinished Adven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SBN 0745634036 《欧洲:未完成的冒险》,无中译本 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chi.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SBN 0745633080 《认同》,无中译本 2005: Liquid Lif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SBN 0745635148 《流动的生命》,无中译本
当今用英语写作 的最伟大的社会 学家——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鲍曼生平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1925年出生在波 兰西部波兹南一个贫苦的犹 太家庭。 1939年,二战爆发,鲍曼全 家逃亡苏联。1943年,18岁 的鲍曼参加了在苏联的波兰 军队,战后,鲍曼升为上尉, 不久又被升为上校,就是在 这个时期,鲍曼开始攻读社 会学的学位,师从波兰当时 的知名学者奥索夫斯基和霍 施菲尔德。 在1953年的反犹太清洗中, 他成了牺牲品,被突然撤消 职务
1997: Post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ISBN 0745617913 《后现代性及其缺憾》,学林(书名模仿了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缺 憾》) (澳大利亚学者贝贰哈兹把《后现代伦理学》、《生活在碎片中:论后 现代道德》、《后现代性及其缺憾》称为鲍曼的“后现代性三部曲”。) 鲍曼在98年开始明显地有了一个政治学转向,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术 谱系。 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35201555 《工作、消费和新穷人》,无中译本 1998: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745620124 《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商务 1999: In Search of Poli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SBN 0745621724 《寻找政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他于1954年起在波兰华沙大学哲学与社 会科学系任教。 1966年,鲍曼担选波兰社会学协会执行 委员会的主席。 1968年因反犹主义和“毒害青年罪”被 驱逐出波兰 。 1972年后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 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 (Amalfi Prize)。 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 (Theodor W. Adorno Prize)。 《流动的现代性》(Bauman,2000)、 《共同体》(Bauman,2001a)、《个 体化的社会》(Bauman,2001b)、 《被围困的社会》(Bauman,2002) 和《流动的爱》(Bauman,2003)、 《虚度的光阴》(Bauman,2004)。
back
鲍曼的特点
思想飘忽不定,既具有说服力和启发性,又令人费 解。 多产且涉猎广泛:20多本英文著作和众多论文;研 究涉及最令人感兴趣的主题——优生学、艺术、性、 犯罪学、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等 一些的主题始终贯穿着鲍曼的写作,这些主题横跨 了确定性与秩序、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社 会主义和社会学,以及导致所有这些主题的矛盾态 度。 “矛盾态度”而非“后现代”构成其著作的核心价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