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 共同体概念

合集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到党的十八大之后方才逐渐成熟,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突出中华民族以共同体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和实质,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共同性和实体性特征。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前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命运共同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总方针。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都反复强调要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时,学界从不同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

然而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的理解尚存有模糊之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概念及其关联性的阐释尚有歧义,这影响到人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认知和推进工作。

因此,廓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全面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前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究竟何时被提出?何时成为科学概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科学地解答以上问题,无论对于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语词到概念“中华民族”及由其衍生出的一系列相关词语和概念,是随着人们对近代民族概念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得以产生的,它们的内涵呈现出动态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由中华民族衍生出的众多词语和概念之一。

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沟通机制的构建

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沟通机制的构建

33CENTRAL ISSUE区域治理作者简介:马镇耀,生于1996年,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农村社会学。

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沟通机制的构建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马镇耀摘要: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加快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进程。

随着我国社会治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愈加突出和重要。

本文主要对多元治理共同体的内核、特征进行阐释,并对当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和实践困境进行分析,对如何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形成治理共同体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从而促进多元主体间凝聚共识,达成目标,一致行动,使我国社会治理水平和社会建设能够更快升级和更好发展。

关键词:多元主体;社会治理;沟通机制;共同体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8-0033-0002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和方式,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可以推动国家和社会建设更好地开展,推动国家社会文明进步,并且可以使政府更快地转变职能,向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迈进。

近几年来,我们逐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局面,并且取得一定的实效。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多元主体之间“各自为政”,联动缺位的问题,各主体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同沟通机制,多数情况下出现政府主控,社会力量弱小,公众参与意愿不高等情况。

彭本利,李爱年(2019)提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部门本位主义等因素影响,我国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各主体间各自为政,联动缺位,治理效率低下。

[1]吉鹏,许开轶(2019)提出在网络边疆治理中,各主体协同治理意识淡薄,目标一致形成困难。

鲍曼

鲍曼

鲍曼的著作
1972: Between Class and Elite. 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Labour Movement. A Sociological Stud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0719005027 (Polish original 1960) 《阶级与精英之间:英国劳工运动的发展》,此书为鲍曼的第一 本英文著作 1973: Culture as Praxi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ISBN 0761959890 《作为实践的文化》 1976: Socialism: The Active Utopia. New York: Holmes and Meier Publishers. ISBN 0841902402 《社会主义:积极的乌托邦》,无中译本 1976: Towards a Critical Sociology: An Essay on CommonSense and Emancipa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ISBN 0710083068 《论批判社会学》,无中译本 1978: 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London: Hutchinson. ISBN 0091325315 《解释学与社会科学》,无中译本 1982: Memories of Class: The Pre-history and After-life of Class. London/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ISBN 0710091966 《阶级的记忆》,无中译本

“中华民族”何以成为共同体

“中华民族”何以成为共同体

达着人们对社会互动的渴望。 共同体的情感
可以帮助主体排除心理焦虑和内在紧张,可
共同体是
以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缺乏情感的
人们守望相助的集体秩序,帮助人们应对各
人群难以形成固定的交往关系,难以组建成
种社会风险,弥补个体能力的有限和不足。
为共同体。 共同体需要传达爱和敬畏情感,
共同体可以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为个人诉
互信任的社会环境。
级动物,人们总在寻求相互的联结纽带,建构
某种共同体形式。
共同体情感是共同体的另一种凝聚性资
源与联结力量。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
共同体是人们共生一体、互相依赖的生
观体验和感受,是人们行为和道德感知的动
活形式,为个人提供着安全和保护职能。 齐
力,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和判断。 情感激发人
第 43 卷 第 5 期
2023 年 5 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 43 No. 5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敢 不 公 平, 财 物 分 发 不 敢 不 平 均。 《 荀
子·王制》 曰: “ 故 公 平 者, 职 之 衡 也; 中 和
者,听之绳也。” 政事处理应以公平、适度为
准则。
在儒 家 那 里, 不 偏 不 倚、 恰 到 好 处 的
“ 中” 是符合“ 道” 的状态。 《 中庸》 曰:“ 喜怒
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 花) [11] 。 在 中 国 文 化 中, 经 常 有 美 丽、 华
美、光彩、兴旺、光明、文明等含义。 《 诗·周

教育论文——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点

教育论文——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点

教育论文——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点教育论文——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点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视角来审阅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生活与学习生活,我们发现,课堂生活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非主题性的、奠基性的、主观的、直观的存在,是教师和学生将课堂教学作为其生命存在的展现过程。

作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生活应该具有自然、习惯、非课题、非预设、自发本能等特点。

然而,“实然”的课堂生活则成为一个完全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隔绝的目标性、科学性、规范性、预设性、非交往性的过程,成为一个教师与学生为了知识而存在的过程。

这种课堂生活状态,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生活与其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正在逐渐地缩小,日常生活世界的时间与空间正在被无限扩大的教学专业世界所填充,使教师和学生封闭地生活在一个狭隘的、没有生命情趣的课堂世界之中。

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生活世界缺乏交往的体验,缺乏生命的表现,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正因为这样,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与教学专业世界同时被异化,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生活得不像一个正常的社会化了的人,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失去了其生活世界作为基础,使专业世界成为异化人的存在的主要工具。

原本成为学生乐园的课堂成了学生最烦恼的地方,应该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地方,却与学生的经验、认知、爱好、活动、交往、情感等没有多少关系。

而且还会使他们纯真的情感和天生的好奇心得到压制。

传统课堂的生活是一种压抑的生活、奴性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的异化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生活的快乐。

我们认为,这种课堂生活状态所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将知识视为客观性、终极性和价值中立的存在,忽视了知识的境域性,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知识的奴隶。

实质上,传统的课堂主要是“知识”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生活都是围绕着知识而展开的,教知识,学知识,考知识成为学校生活的全部,在这种状态下的人自然而就异化为认识的工具。

流动的现代性视角下“三农”短视频的乡村传播

流动的现代性视角下“三农”短视频的乡村传播

|RADIO &TV JOURNAL 2020.11近年来,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创新内容展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短视频因其移动化、易创作、微记录、可视化、轻传播、社交化等特点得到蓬勃发展,其中“三农”短视频就是不可忽略的一种类型。

“三农”短视频指自媒体人向社交平台提供分享,取材于农村,反映农村生产、生活,播放时长在5分钟之内的视频。

“三农”短视频以真实、接地气的风格成为乡村传播的“软窗口”。

一、“三农”短视频兴起的背景(一)政策扶持: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其内容包括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农业信息化,提升农业品牌。

“三农”短视频正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红利之下把握互联网与“三农”特点的产物。

(二)平台引流,技术加持一方面,由于农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技术红利使得农村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插上了翅膀。

另一方面,各大平台也相继发力:今日头条依靠技术优势开辟“三农”频道作为扶持发展的内容领域,并在2017年推出“金稻穗计划”,在激烈的短视频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以差异化的传播策划脱颖而出;快手举行幸福乡村“家乡好货”公益直播,启动幸福乡村“5亿流量”计划、“乡村带头人”计划、“创业学院”计划;梨视频、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也积极参与。

技术与平台为“三农”短视频的孵化、专业化营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三)内容创作者下沉截止到2020年3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整体网民的28.2%。

移动互联网的触手可得性以及短视频的低门槛极大地激发了三四线农民群体的创作热情,大批农村青年参与到拍摄“三农”短视频的队伍中,通过网络将自己拍摄的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展示在互联网平台。

头部“三农”短视频博主有巧妇九妹、牛不啦妯娌、我是小熙、西北小强、农村四哥等。

哈贝马斯“世界公民社会”思想评析

哈贝马斯“世界公民社会”思想评析

哈贝马斯“世界公民社会”思想评析陈雪飞【摘要】迫于全球化挑战的压力,民族国家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而加强了社会管理,以行政权力和货币为媒介的系统整合使得社会的团结力量受损,资本主义统治遭遇合法化危机.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使民族国家失去对经济的管控,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则让民族国家不得不从各自为政走向合作共赢.基于此,哈贝马斯认为民族国家将被超越,并提出了建立“世界公民社会”的构想,即依靠程序主义法律范式将全球公民联合起来.从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来看,世界公民社会只是一种乌托邦,但从乌托邦的理想性和批判反思性考虑,世界公民社会的设想又给予民族国家建设以及国家间的相处以启示.【期刊名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7)001【总页数】5页(P105-109)【关键词】哈贝马斯;世界公民社会;乌托邦;价值【作者】陈雪飞【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06“战争是历史上司空见惯的事情之一,不会随着文明与民主的发展而减少。

……战争或冲突是万物之父,是各种观念、发明、制度和国家强有力的来源。

和平只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只能靠公认的霸权或势力均衡来维持。

”[1]137威尔·杜兰特和阿里尔·杜兰特在研读历史之后总结出历史关于战争给予我们的教训。

可是齐格蒙特·鲍曼告诉我们“共同体总是好东西”[2]2,那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2]2,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相互依靠对方”[2]2。

所以和平相对于战争和冲突而言是难得而又可贵的,它不只来源于公认的霸权或势力,共同体更能为其提供动力。

在这个多元而又复杂的现代社会,如何通过建构人为的共同体来恢复自然的共同体,哈贝马斯的“世界公民社会”思想可以带给我们启迪。

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这个时代的人,距离被缩短、时空被置换,无论何种肤色何种国籍何种阶层,人类的命运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鲍曼社会理论核心问题

鲍曼社会理论核心问题

鲍曼社会理论核心问题Abstract:ZygmuntBauman’sworksareinvolvedwithmanysubjectssuchassociolo gy,philosophy,culturalstudiesandpoliticalsciences.Inmyview,onlyfindingthece ntralthemesinhisworkscanweunderstandhissocialtheorybetter.Bas edonthisassumption,thepaperfirstdescribeshisviewpointsofmoder nityandpostmoderniy,thenexploresbrieflyhiscentralthemesshiftingfromculture,powerandfreedomtostranger,touristandvagabond,andfinallypointsouttheacademicvaluesofhisworks.Keywords:Bauman,socialtheory,modernity,postmodernity引言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1925-)现为利兹大学和华沙大学退休的社会学教授,是当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最著名的理论家之一。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国际性社会理论杂志ThesisEleven的主编贝尔哈兹(PeterBeilharz)说,鲍曼是“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Beilharz,2001:1);当代走红的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Giddens)也说,“对我而言,鲍曼是一个后现代性的理论家。

他用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发展了一个任何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立场”(SeeBauman,1995:backcover)。

鉴于其对社会学与社会理论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鲍曼于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AmalfiPrize),并于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TheodorW.AdornoPrize)。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构成与本质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构成与本质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构成与本质作者:李云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03期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属性的基础上突出共同体属性,它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共同命运和利益,它是联结中华各民族命运和利益的民族实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属于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知、情感归属和行为卷入。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构成包括主客体两个方面的构成。

在主体构成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是其认同主体。

在客体构成上,一方面,它是对中华民族这一历史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认同,另一方面,它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命运共同体的认同。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把对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提升为对中华民族的国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

本文从内涵、主客体构成、本质等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进行探讨。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主要包括三个概念,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认同”。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属性。

“中华民族”一词由“中华”和“民族”两词组合而成。

根据陈连开考证,“中华”一词大约在晋代出现,是个多义词,区域上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文化是指中原传统文化。

“民族”概念首先出现于欧洲国家,大约在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中国,是民族与国家同一的含义。

“中华民族”一词最先由梁启超提出。

1902年,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提出:“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

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但梁启超所提出的中华民族最初指的是汉族,他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1]。

论社会学对共同体概念的解构与分析

论社会学对共同体概念的解构与分析

产物 ,是 一种 “ 象 的共 同体 ” 想 ,但 他 反对 把 民族 主义看 成完 全虚 假 的捏造 。 安德森 反 复 强调 ,在 民
族主义 中所 包含 的深 沉感 情 ,那样 一 种不 可 选 择 的
也就是所谓 “ 政治共 同体 ” (o ta cm u i ) pl cl o m nt , i i y
系 在一 起 ,其 体现 的人 际关 系 是一 种 自私 自利 、缺 乏 感情 交 流 与关 怀 照顾 的人 际关 系 ,其 外 延则 是 指 人 口异 质 性特 征鲜 明 、价值 取 向多 元化 的城市 社 会
群体 。 ” 可 见 ,滕 尼 斯 是 从 人 际 关 系 结 构 的 角 度来 认
同体概 念 进入 学 科 领 域 应 从 18 87年斐 迪 南 ・ 尼 滕
是生机勃勃的有机体 。
基 于 自然 意 志 的 有 机 组 织 形 式 ,滕 尼 斯 使 用 “ e G me shf 这 一概 念 , 目的 在 于 强 凋人 与 人 之 间 i ca ” n t 的紧 密 关 系 、共 同 的 精 神 意 识 以 及 对 “ eme — G i n shf 的归属 感 、认 同感 。第 一 次 世界 大 战 以后 cat ” 的2 纪 2 O世 0年 代 ,美 国 的 社 会 学 家 把 滕 尼 斯 的 “ eme shf 译 为英 文 的 “ o mui ” Cm— G i ca ” n t C m nt ,“ o y mui ” 也很 快 成 为美 国社 会学 的主 要 概念 。英 文 nt y
“ 词都 有其 含义 ,然 而 ,有 些 词 ,它还 是 一 种 ‘ 感 觉 ’(e1, ‘ 同体 ’这个词 就 是 其 中之 一 。 他 fe) 共 ”

论社会转型期的网络共同体的建构与发展

论社会转型期的网络共同体的建构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 深入 ,首先是所
区 的幻觉 ,而非真实 的社 区。后者 则认 将 人类 群 体 分 为两 种 类 型 ,即社 区 和 有制 的改革 ,单一公有制 的解体 ,农村 的共 同体首先 开始解体 ,原来 的人 民公 为 ,网络 在 很 大程 度 上 把 人 际关 系 从 社 会 。社 会 是社 会 共 同 体 ,以 目的 、
6 奢 闻知f 0 2 『 I 2 1 年第O 期 1
本 刊 特 稿
W 8 嬲爨8 熊 {
社不 复存 在 ,生产 和生活资料可 以在体 对客体 的认 识和利用 的关 系 ,征服与被 动 不 居 的单 子培 育 起 多重 的可 以 随意 制外 流动。体制外 出现的可 自由流 动资 征服 ,改造 与被改造 的关 系 ,主张维护 选 择 的 亲 和 关 系 。 ” 网 络 的 快 速 传 链 源 ,社会 成员 由此可 以摆脱原有体 制的 个体优先性 和个体先于社会 ,社会只是 播 性 、交 互 性 、超 强 “ 接 性 ”等 特 征 ,及 网络 本身 的 自由 、平 等 特性 , 依赖并 获得新 的生存 资源 ,最终导 致原 为满足个体 需要 的一种工具性 的联合 。
事实上 ,越来越 多的研究 已经证 明 体 兴 起 的 催 化 剂 同一主题 的网络社 区集 中了具有共 同兴 在 计划经济时代 ,人 民公社 、生产 趣 的访问者 。虚拟社 区虽 然依赖于 网络 通 过 网络不 仅可以建立起 良好 的人际关 在农村 )和单 位 ( 在城市 )以行 政 这样 一种虚拟 空间 ,但地 域上 的共 同性 系 ,而且还是 一支促进社会 发展和进步 队 ( 建制 的方式构 建成人与政府 之间的共 同 已不成其 主要特征 ,而意识 、行为及 利 的不可忽视 的力量 。 益的共同性是虚拟社 区的主要特点 。

浅谈《流动的现代性》

浅谈《流动的现代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书文章题目《浅读<流动的现代性>》专业班级 08机电<一>班姓名史庆庆学号 **********【所读作品内容简介】:在《流动的现代性》中,齐格蒙特•鲍曼把当前的社会状况描述为“轻灵的”或“流动的”现代性,以区别昔日“沉重的”或“稳固的”现代性。

作者试图通过解放、个性、时空、工作和共同体这五个概念来理解当前的社会状况。

鲍曼首先从物理学意义上对“流体”(liquid)的“流动性”(fluidity)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流体具有惊人的流动能力,它能绕过或溶解障碍,也可渗透静止的物体。

在遭遇固体时,它完好无缺,而固体却被改变了,或者变得潮湿,或者被浸透。

通过对“全景监狱”,“路边的旅店”等社会场所的运营和管理方式的分析,通过对马克思、弗洛伊德、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相关言论的辩证解析,通过对一些国际事件、大型企业的解析,通过对“前现代”、“后现代”、“现代性”等社会论述的总结和创新性的阐释,论述了一个新型的“流动性的现代性”的社会。

文章中大量引用了前人的言论,就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上对现代社会进行了分析。

以下摘录自本书目录:“前言论轻灵和流动第一章解放解放――复杂的幸事・批判的偶然性和批判的变化的身份・与公民作斗争的个体・个体化社会中批判理论的困境・批判理论再论・生活政治批判第二章个体性资本主义――沉重的和轻灵的・有汽车,就能旅行・不要告诉我;做给我看・被迫行为变成了上瘾行为・消费者的身体・作为驱逐妖魔仪式的购物・自由购物-和它看起来的差不多・分裂了,我们就去购物第三章时间/空间当陌生人遇上陌生人・禁绝之地,吞噬之地,乌有之乡和虚幻空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作为时间历史的现代性・从沉重的现代性到轻快的现代性・诱人的轻巧性质・短暂的生存第四章劳动发展进步和信任历史・劳动的兴衰荣辱・从结合到共处・附论:延迟的短暂发展史・不稳定世界的人的结合关系・不信任的自我存续・第五章共同体民族主义,标志2・团结――通过相似性还是通过差异性?代价高昂的安全稳定性・民族国家之后・填补真空・衣帽间式的共同体补论:论写作和写作社会学”【文章内容简介】:原著涉及范围很广,未能详读,只能就:“破除传统”、“创立传统”、“现代性”、“个体性”、“机会”、“流动性”、“差异”处理方式、“推迟满足”等方面简单的理解接收。

中国社会共同体的演变与重构:以民间组织为视角

中国社会共同体的演变与重构:以民间组织为视角

虑的困境。那么共同体究竟是什么呢?本文认为 , “ 同体” 共 是一种人类共 同生活于其中 、 利益上休戚
与共 、 有着 共享 的文化 传统 与信 仰 的一种 亲 密性 的 群 体 。在 现代性 背 景下 , 不仅 仅指 涉共 同 的空 间 它
完 全 目的理 性 的并 为 着 某 种 目的而 冷 静 地 建 立起
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 , 社会 只不过是一种 暂时的和表面的共 同生活。因此 , 共同体本 身应该 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 , 而社会应该被理
基金项 目: 本文为南 昌航空大学社科基金项 目《 中国文化视野下的非政府组织研究 )E 2 0 1 1 3 的阶段性成果。 ) C 0 84 7 ) (
2 0 年第8 ( 第 2 9 )3 09 期 总 4期
汪火根 : 中国社 会共 同体 的演 变与 重构 : 民间组 织为视 角 以
来 的社 会关 系 , 都能 够促 成超 越原 先 随意 确定 的 目
被逐步消解 。正如当代英国社会学家鲍曼所言, 在 当代社会 , 共 同体的纽带 日益 变得可有 可无 了 “
念 ,系统梳理 了中国社会共 同体 的演变轨迹 ,并在民间组织视 角下探讨 了当今 中国社会共同体的重构问
题。
[ 关键词 ] 同体 共
演变
重构 民间组织 解为一种机械 的聚合和人工制品” 。在滕尼斯看 【 ”
来 , 同体 是 自然形 成 的 , 社 会 是 非 自然 的 即人 共 而
念 进行 了进一 步 阐发 。 韦伯 指 出 ,如果 而且 只要 社 “
学家为了唤起市 民回归家园的渴望 , 期盼重建一个 “ 出入相友 , 守望相助和疾病相抚 ” 的亲密团体 , 首 次提出了“ 同体 ” 共 概念 。在其经典之作《 同体与 共 社会 》 滕尼斯指 出, 同体有三种基本形式 : 中, 共 血

现代性的两种形态_解读齐格蒙特_鲍曼的_流动的现代性_郇建立

现代性的两种形态_解读齐格蒙特_鲍曼的_流动的现代性_郇建立

现代性的两种形态*———解读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郇建立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在1999年2-3月份同贝尔哈兹(P.Beilharz)交谈时说,他倾向于把当前的社会状况描述为“轻灵的”或“流动的”现代性,以区别昔日“沉重的”或“稳固的”现代性(Beilharz, 2001:319)。

翌年,他出版了备受关注的《流动的现代性》,并试图通过解放、个性(individuality)、时空、工作和共同体这五个概念来理解当前的社会状况。

在这本书中,鲍曼详细考察了我们从沉重的稳固的硬件取向的现代性向轻灵的流动的软件取向的现代性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给人类状况带来的深刻变迁。

总体而言,鲍曼试图通过固体和流体所具有的性质来理解现代性在不同阶段上的总体特征,进而说明当前的社会状况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状况。

在他看来,流体至少在以下两方面有别于固体:首先,它不容易保持自身的外形,而固体则有明显的空间维度。

因此,对于流体而言,真正具有意义的是流动的时间,而不是它们临时占用的空间。

正是在此种意义上,鲍曼才会说,“在描述固体时,我们可以总体上忽略时间;而在描述流体时,不考虑时间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第2页)。

①其次,流体具有惊人的流动能力,它能绕过或溶解障碍,也可渗透静止的物体。

在遭遇固体时,它完好无缺,而固体却被改变了,或者变得潮湿,或者被浸透。

如果说现代性经历了“稳固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性”这两个阶* 在现代性的历史问题上,鲍曼的基本观点是,现代性的发展经历了“稳固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性”两个阶段。

不过,笔者倾向于把现代性的两个阶段视为现代性的两种形态,犹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五个发展阶段”的认识通常被视为“五种社会形态”。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技术与现代性研究及其启示》(批准号:05CZX007)的阶段性成果。

① 凡是出自《流动的现代性》(Bauman,2000)一书的引文,笔者只注明页码。

认同的悖谬与平等的难题——解读鲍曼的《共同体》

认同的悖谬与平等的难题——解读鲍曼的《共同体》

人是 群居 动 物 。人 类 在 早期 以部 族 、 封建 同盟 或法 人 团体等 传统 意义 上 的共 同体 为单位 来进 行生
产 和生活 。这 是一 种 亚 里 士 多 德式 的德 性 共 同体 。 在这 样一 种共 同体 中 , 共 同体 的 共 同善 的追 求 是 对 全体 成员 的共 同事 业 , 而在这 样 一种追 求 过程 中 , 德 性是 成功 的保 障 , 们 也 在 这 样 一 种 追求 过程 中获 人 得幸 福和共 同分享 的善 , 实 际 上是 利 益 高度 一 致 这
不变 、 贯 稳 定 的东 西 被 怀 疑 和 不 确 定 的 经 历 取 连
代 。 ¨ 鲍曼认 为 , ‘ 份认 同 ’ 个 今 天 在街 头 巷 ” “身 这 尾 谈论 得 最 多 的 话 题 和 玩 得 最 多 的 最 为 平 常 的游
戏 , 的引人关 注和 引起 的激情 , 功于 它是共 同体 它 归
休社会学教授 , 是当代西方研究现代性、 后现代性和
们越来越痴迷于身份认同的游戏。对现代性当前 阶
收 稿 日期 : 0 00 .0 2 1 -32
作者简介 : 江琴 , , 女 安徽黄 山人 , 东外语 艺术职 业学院讲 师。 广
广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第3 0卷
段发生 的重大转 变 的动 因及 其 后 果 , 曼 进 行 了细 鲍 致分析 。 共 同体 与社会这 两个概 念 , 1 在 9世纪被 德 国社 会学 家斐迪 南 ・ 尼 斯分 割 开来 , 别 指 涉人 的生 腾 分 活 的两种样 态及其对 立 。共 同体 总是给人 以好 的感 觉, 总是 被赋予好 的意 义 , 而社 会 有 时是 中性 的 , 有 时又 给人 以坏 的感 觉 。鲍 曼指 出 , 同体是 温馨 、 共 美 好、 幸福 的代 名 词 , 身 其 中有 一 种 稳 定 的可 依 靠 置 感 。共 同体 是家 的感觉 , 它像壁 炉可 以温暖你 的手 , 是 温馨 的生 活体 , 同体 的人 们 以兄 弟 般 的情 谊 相 共 互依 靠 。这 是 因为 , 同体 建 立在 “自然 而 然 ” 共 共 、 同理解 的基础 上 , 是个人 竞技 的场所 或条件 , 是原 子 式 的个人 偶然相 遇 的场所 , 们 享受 它 的 “ 处 ” 人 好 如 同我们从 来没有 注意到 自己呼吸 的空气一样 。组成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话语表达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话语表达
伦理学语境下包容性话语对共同体意涵的投射,表征了以“善”为根本的道德性意义。亚里 士多德在《政治学》语境中把“共同体”阐述为一种通过群体的“共同活动(to koinon ergon)”、 以“达致某种善”(to koinon agathon)和“共同利益”(to koinon sumphéron)目的而结成的关系体。 这样一种“具有共同利益诉求和伦理取向的群体生活方式”[6],借助不同语词表达了其追求至善 的生存境界。但丁以人类的终极幸福为话语指向,话设了一个世界性共同体。康德在“世界公民” 话语框架下创设了原则性“伦理的共同体”,并在现实性层面以“海牙国际大会”来具象化“各民 族的永久性的联合大会”。黑格尔将共同体指谓为伦理精神的实体化,以“家庭、市民社会、国家” 作为共同体的话语表达形式,认为只有在伦理理念中才能“具有显现的形态和现实性”[7],体现 了共同体话语选择的灵活可塑。此外,泰勒把伦理置于共同体表达的最高位置,指出“共同体是 精神的体现,是比个体更充分、更实质性的体现”[8],将其看做一个生活和主体性的场所。在伦 理学话语框架下,共同体话语表述多变,不论是城邦共同体、世界共同体还是伦理共同体指称, 都是共同体善之诉求的分涉表达,这也是共同体话语表达的起点。
一、包容性话语的共,其主体间性交往的多元链接,表征为一种互动关系,既有 内部各要素的容和,亦有双向场域转化的融通 ;话语,外衍表意过程的符号系统,不仅指涉说话人、 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表达要素运用的方式,而且指向权力、机制、力量、效果等制约要素 作用的基质。在现实性上,包容性话语的共同体表达以表达要素和制约要素相互建构的交互性、差 异性和多质共通性,诠释了话语选择包容性空间和话语使用兼容性场域双重律动的话语融合。
从共同体词源的历史审视,聚焦作为概念的多方协作、利益共享联合组织的共同体内涵,无 论是伦理学范畴下“善”的达致、社会学视域内社群关系的同构,还是政治学视角下国家治理的

流动社会中的共同体r——对齐格蒙特· 鲍曼共同体思想的再评判

流动社会中的共同体r——对齐格蒙特· 鲍曼共同体思想的再评判

流动社会中的共同体r——对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思想的再评判谭志敏【摘要】基于现代性的流动特征,鲍曼认为由滕尼斯开启的共同体话语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现代性想象.鲍曼吸收了社会学经典理论关于共同体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积极类型的表述,认为共同体是安全和谐的象征,意味着思想和行动领域的同一性.但这一切随着流动的现代性而变得无法实现,共同体因此成为不可能之物.由于方法论上的局限,鲍曼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差异在共同体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执拗于共同体与社会之间的二元对立,并且忽视了友谊等类似于共同体的当代形态.尽管鲍曼关于共同体的批判性分析启发良多,但总体上仍是不恰当的,需要人们在借鉴和思考的过程中加以辨识.【期刊名称】《内蒙古社会科学》【年(卷),期】2018(039)002【总页数】6页(P160-165)【关键词】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流动社会【作者】谭志敏【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基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关,国内学界对“共同体”的关注力度与日俱增。

在生活世界日益碎片化的今天,流动性成为人们对直观社会的基本印象。

齐格蒙特·鲍曼认为,无论是梦想中的共同体还是实际存在的共同体,都只是人们幻想的天堂。

[1](P.6)如果鲍曼以“流动”来描述现代性有其合理之处的话,那么流动社会中的共同体又能否存在?考虑到共同体思想属于社会学的核心议题,对象征着整体和秩序的共同体的“想象”构成了旨在追求整合与和谐的社会学经典理论的核心关切。

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回溯社会学经典理论中的共同体思想。

一、社会学经典理论中的共同体鲍曼认为,“共同体”这个词意味着一种美妙的感觉。

实际上,马克思、涂尔干、滕尼斯、韦伯等人对此概念基本都持正面态度,共同体这个词构成了他们“想象”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作为社会关系积极类型的共同体共同体概念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曼共同体概念
鲍曼(Zygmunt Bauman)是一位波兰裔英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也是现代研究共同体概念的重要思想家之一。

在鲍曼的理论框架中,共同体是指由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彼此间的关系构成的一个群体或团体。

共同体的形成通常基于人们的归属感和互助意愿,成员之间共享相似的经验和共同的目标。

然而,鲍曼也指出,现代社会中的共同体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他认为,现代性的发展导致了个体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兴起,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而较少关注他人的需求。

此外,全球化和移民现象也对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持提出了挑战,因为不同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背景的碰撞可能导致社会分化和冲突。

在鲍曼看来,共同体的建立需要基于包容、对话和互助的原则。

这意味着人们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并为实现共同的利益而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鲍曼主张以多元文化主义为基础,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以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和持久的共同体。

总之,鲍曼对共同体概念的研究旨在探讨现代社会中共同体的困境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协同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