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劝学素材.doc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象祠记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象祠记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象祠记精品素材王守仁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之而不敢废也。
〞予曰:“胡然乎?有庳②之祠,唐之人盖尝毁之。
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毁于有庳,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
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
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瞽瞍③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④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周也。
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
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本文有删节〕①象祠:象的祠庙。
象:人名,传说中舜的弟弟。
②有庳: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北。
相传舜封象于此。
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祠庙。
③瞽瞍〔ɡǔ sǒu〕:舜父名。
④底:通“抵〞,到。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其祠屋新:把……修整如新B.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恶:厌恶C.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意:猜测D。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吏道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吏道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吏道精品素材邓牧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
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
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
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
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
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民害邪?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选自《伯牙琴》〕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固:固然,虽然B.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才:人才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蕃息:滋生繁衍D.以日夜窃人货殖..货殖:财物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吏道〞的批评的一组是〔〕①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②禁制不得不详③取民愈广,害民愈深④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⑤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⑥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传是楼记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传是楼记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传是楼记精品素材〔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①缃帙〔zhì〕:浅黄色的书套。
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
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③呻佔〔zhān〕:诵读.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启钥灿然启:启发B.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慨:叹息C.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易:交换D.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迹:行为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汪琬认为是正确的读书方法的一组是〔〕①部居类汇,各以其次②藏而勿守,犹勿藏也③采其华而忘其实④始乎博,终乎约⑤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⑥尊所闻,行所知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描述徐健庵造楼藏书的言行,交代了“传是楼〞的来历.B.楼主人认为把书传给子孙更有价值,因此汪琬将其楼命名为“传是楼〞.C.文章由藏书写到守书,再写到读书,由表及里,思想有深度,启人深思。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留侯论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留侯论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留侯论精品素材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
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节选自苏轼《留侯论》)8.对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教训B.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C.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弊:疲惫,衰败D.非子房其谁全.之全:齐全,完整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有过人之.节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B.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其.孰能讥之乎C.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以.乱易整,不武D.油然而.不怪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下列各项中的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①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②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③ 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④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⑤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⑥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人有明珠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人有明珠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人有明珠精品素材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
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
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
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
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乃以博.财物耶博:增加B.禄秩.优厚秩:品级C。
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D.事觉.自死觉:败露答案 A解析博:换取、接受。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④愚者多财生其过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A.①③④ B。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青霞先生文集序素材
青霞先生文集序茅坤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
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
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①以为功。
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
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
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
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以下其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
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
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③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
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古文观止》)【注】①馘(guó):指古代战争中为献功而割的敌人的左耳。
②阃(kǔn)寄:统兵在外的人。
阃,郭门的门槛。
寄,托付。
意即郭门以外的事委托全权处理,所以用来专指在外负责军事专职的人。
③荐绅:士大夫。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丰乐亭记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丰乐亭记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丰乐亭记精品素材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②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③,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④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⑤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注:①滃然:水盛大的样子。
②周师破李璟兵:后周出兵由赵匡胤指挥,进攻南唐,在滁州的清流关大败之.南唐主李璟割地求和。
③铲削消磨:削平削灭。
④涵煦:滋润化育. ⑤刻露:清晰地显露出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顾:回头 B。
升.高以望清流之关升:登上C.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按:察看D.遂书.以名其亭焉书:写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B。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简堂集序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简堂集序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简堂集序精品素材归庄①先太仆府君②,故居安亭,为昆山、嘉定之界,而去嘉定为近.当时执经问学者,嘉定尤多。
嘉定有唐叔达、娄子柔两先生衍其派。
子柔之高弟子曰马巽甫先生,《简堂集》者,其所著也。
先生交余父兄间,余尝一再奉教,犹不数数见其文.去年,至嘉定,先生殁久矣。
先生之子应之出是集,属予序;得受而读之,知先生之文所自来也。
盖从流溯源,得之府君为多。
吾朝文章,自浦江、乌伤③开一代风气,上与唐宋诸大家匹。
读两公文,原知文之不可苟为也.而后之学者,趋尚不同,顾以盛名奔走天下。
至嘉靖中世,几无复知有两公者矣。
府君独起而振之。
万历之季,所号为文章家者,与嘉靖诸公虽异趋,要皆入幽蹊仄径,披榛翦茀④,终不能致于康庄。
然人情喜新,咸望而归之.独先生守其师之学不变,岂非所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耶?先生之文,大约详整博雅而有精思,至其变化出没,非拘墟者⑤所能测。
抑余又有感焉。
古之求人之文者,惟其文;苟其文足以传后,虽布衣可也.而能文者,亦视其人之可传与否,而不轻为。
世俗之求人之文者,不惟其人惟其贵。
寻常无闻之人,往往购名公卿之文,镌金石、登屏幛以为荣.而名公卿不必能文,或能而不暇,则倩人以应。
一以执笔之有人也,而轻应之;一以署名之非己也,而谩为之;于是天下之文日益多.余观《简堂集》代名公卿作者十居六七,余既笑世俗之人之鄙,又叹先生之不遇世也。
虽退之、子瞻、子固⑥集中代人之作至今传,然终不多见。
且夫先生之才与其学,苟文皆为己作,不烦瞻前顾后,必能自吐其胸中之奇,当有不止于此者.余尝叹太仆府君,以如此之文而老得一第,又处下位,不获修国家谱牒,记元老大臣事迹,不得尽其才以为恨。
况先生遂以书生老也!后之观先生之文者,欣赏之余,当亦不胜其太息矣.余浅学,不当序先生之文,因应之请之不置,又以先生之文得吾家之传也,故不辞而为序。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患盗论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患盗论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患盗论精品素材宋·刘敞天下方患盗。
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
〞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此所谓盗有源也。
〞丰世无盗者,足.也;治世无贼者,均也;化世无乱者,顺也。
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不务化盗而务禁盗,是纵焚而救以升龠①也。
且律:使窃财者刑,伤人者死,其法重矣;而盗不为止者,非不畏死也,念无以生,以谓坐而待死,不若起而图生也。
且律:使凡盗贼能自告者,除其罪,或赐之衣裳剑带、官爵品秩,其恩深矣;而盗不应募,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以谓为民乃甚苦,为盗乃甚逸也。
然则盗非其自欲为之,由上以法驱之使为也。
其不欲出也,非其自不欲出,由上以法持之使留也。
若夫衣食素周其身,廉耻夙加其心,彼唯恐不得齿.良人,何敢然哉?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则虽烦直指之使,重督捕之科,固未有益也。
今有司本源之不恤,而倚办于牧守,此乃臧武仲所以辞不能诘②也。
凡人有九年耕,然后有三年之食;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
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吾恐未得其益,而汉武沉命之敝③,殆复起矣。
故仲尼有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推而广之,亦曰:“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
〞引而申之,亦曰:“禁盗吾犹人也,必也使无盗乎!〞盍赤反其本而已矣.爰自元昊④犯边,中国颇多盗,山东尤甚。
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
于是令州郡:“盗发而不辄得者,长吏坐.之。
〞欲重其事。
予以谓未尽于防,故作此论。
①救以升龠〔yuè〕:意思是用一点点水救大火。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劝学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劝学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劝学精品素材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
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
圣人生于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①,非说之也。
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
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②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③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
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
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
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④,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
〞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①兑:通“悦〞。
②硾zhuì:系上重物使下沉。
③堇:野葛,可做毒药。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与于襄阳书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与于襄阳书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与于襄阳书精品素材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
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
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往无赫赫之光。
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
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
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之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耶?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
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
〞②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
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
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
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愈恐惧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注]①于襄阳,名由页,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襄阳。
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问计于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请自隗始!〞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之能垂休.光休:美好B.未始不相须.也须:依赖C.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负:仗恃D.未尝干.之干:从事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B.①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①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②民归之,由水之.就下D.①亦足知其.志之所存②余亦悔随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既表现了自己积极仕进的心情,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B.作者认为,读书人享有大名的原因,是有通显而负天下众望的人做其引导者.C.作者认为,是下位之人恃才傲物、上位之人不肯屈尊下顾导致二者不能“相须”。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斗且见微知著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斗且见微知著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斗且见微知著精品素材斗且廷见令尹子常,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
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
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
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不是过也.公货足以宾献,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
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将何以封矣?〞“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
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
我逃死,非逃富也。
’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
〞“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
民之羸馁,日已甚矣。
四境盈垒,道歹堇相望,盗贼伺目,民无所放。
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期年,乃有柏举之战,子常奔郑,昭王奔随.〔选自《国语·楚语》,有改动。
〕注释:子常,子囊〔即后文的“先大夫〞〕之孙;斗且及后文的斗子文,都是楚国的官员。
文中这些人名及地名下加了横线;文中成王〔后文又简称“成〞〕这类王名下也加了横线.称赋:与兵赋相称。
宾献:馈赠及进贡。
若敖氏,与斗子文同族.放:依.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羞.子文羞:羞辱B.是勤.民以自封勤:使……劳苦C.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令:美好D.其速.怨于民多矣速:招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句读之.不知B.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D.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寡人之于.国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国马足以行军..也..B.是勤民以自封C.至于..今处郧D.一国弃之如遗迹..焉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作“子常必亡〞依据一项是〔〕①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②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③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④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⑤无礼不顾甚于成、灵⑥子常奔郑,昭王奔随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斗且见微知著,从与令尹的交谈中看出对方一心聚敛必然招致百姓怨恨,楚国面临着亡国之灾。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龙渊义塾记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龙渊义塾记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龙渊义塾记精品素材〔明〕宋濂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
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
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
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
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奇来为之助。
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莱之礼。
后敞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
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
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郁然云.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
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
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
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
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
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
〔选自《文宪集》,有删改〕10。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卜地..官山之阴卜地:选择地点B。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袁州州学记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袁州州学记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袁州州学记精品素材〔宋〕李觏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
惟时守令,有哲有愚。
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
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①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
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
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
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②且有日,旴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
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
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
俗化之厚,延于灵献。
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
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③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
天下治,则禅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
若其弄笔墨以徼④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①[尼]通“泥〞,停止。
②[舍菜]开学典礼。
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舍菜。
③[俾]使。
④[徼]谋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殚:竭尽 B.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庖:厨师C.秦以山西..危言者,折首而不悔草茅:指民间..鏖六国山西:崤山以西 D.草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①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C.①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①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②大王来何操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兴学〞作用或目的的一组是〔〕①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汉士择所从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汉士择所从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汉士择所从精品素材汉自中平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然非豪杰不能也.荀彧少时,以颍川四战之地,劝父老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
彧独率宗族往冀州,袁绍待以上宾之礼。
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去而.从曹操。
其乡人留者,多为贼所杀。
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
和洽独往荆州,刘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从本初,避争地也。
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不去,谗慝将兴。
〞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为表所害。
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
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言。
柔举家适.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见袁绍,谓其谋臣辛评等曰:“智者审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与共济大难,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评等曰:“袁氏今最强,去将何之?〞嘉不复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见,与论天下事。
出曰:“真吾主也.〞杜袭、赵俨、繁钦避乱荆州,钦数见奇于.表,袭曰:“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
〞及天子都许,俨曰:“曹镇东必能济华夏,吾知归矣。
〞遂诣操。
河间刑颙在无终,闻操定冀州,谓田畴曰:“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
请以身先。
〞遂装还乡里。
畴曰:“颙,天民之先觉者也。
〞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从之。
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
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
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选自《容斋随笔》,有改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不可黩近..黩近:狎近 B 。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尚志斋说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尚志斋说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尚志斋说精品素材宋·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
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
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
不以圣贤为准的②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
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
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
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
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
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
〞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
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
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
济也,尚思立志乎哉!①正鹄:靶心。
②准的:标准.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挽必圆,视必审.审:清楚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谕:超过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慑:屈服,改变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党:同类答案 B解析谕:通“渝〞,改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B.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此立志之最先者也.公子畏死邪?何泣也.?D.援笔书所.欲言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答案 A解析A均是介词,替B 表语气/兼词 C表判断/疑问语气 D 所字结构/表被动。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狨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狨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狨精品素材狨者,猿猱之属,其雄毫长一尺、尺五者,常自爱护之,如人披锦绣之服也。
极嘉者毛如金色,今之大官为暖座者是也。
生于深山中,群队动成千万.雄而小者,谓之狨奴。
猎师采取者,多以桑弧檑矢射之.其雄而有毫者,闻人犬之声,则舍群而窜。
抛一树枝,接一树枝,去之如飞。
或于繁柯秾.叶之内藏隐之。
身自知茸好,猎者必取之。
其雌与奴,则缓缓旋食而传其树,殊不挥霍..。
知人不取之,则有携一子至一子者甚多.其雄有中箭者,则拔其矢嗅之,觉有药气,则折而掷之.颦.眉愁沮,攀枝蹲于树巅。
于时药作抽掣..,手足俱散.临堕而却揽其枝,揽是者数十度。
前后呕哕,呻吟之声,与人无别。
每口中涎出,则闷绝手散.堕在半树,接得一细枝稍,悬身移时,力所不济,乃堕于地。
则人犬齐到,断其命焉。
猎人求嘉者不获,则便射其雌,雌若中箭,则解摘其子,掷去复来,抱其母身,去离不获,乃母子俱毙。
若使仁人观之,则不忍寝其皮,食其肉.若无悯恻之心者,其肝是铁石,其人为禽兽.昔邓芝射猿,其子拔其矢,以木叶塞疮。
芝曰:“吾违物性,必将死焉。
〞于是掷弓矢于水中.山民无识,安知邓芝之为心乎?〔选自《玉堂闲话》〕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于繁柯秾.叶之内藏隐之秾:浓、深B。
殊不挥霍..挥霍:浪费D.颦.眉愁沮颦:皱眉D.于时药作抽掣..,手足俱散抽掣:抽搐答案 B2.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狨的“慈母之心〞的一组是〔〕①生于深山中,群队动成千万②抛一树枝,接一树枝,去之如飞③其雄有中箭者,则拔其矢嗅之④临堕而却揽其枝,揽是者数十度⑤雌若中箭,则解摘其子⑥抱其母身,去离不获,乃母子俱毙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 D。
③⑤⑥答案 D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了狨的生存状态。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让县自明本志令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让县自明本志令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让县自明本志令精品素材曹操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几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含,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
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
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日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又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好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
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责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夫能以大事小也.音乐毅走赵,赵玉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己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柳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柳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柳精品素材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
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
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
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
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
凡属鸣禽,皆当呼予为知己。
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
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选自李渔《闲情偶寄》〕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长则无袅娜之致.致:获得 B。
得时闻鼓吹..者 鼓吹:此指蝉唱和鸟鸣 C.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鸟 D.隔婵娟..而不使见者 婵娟:指月亮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 C. D.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垂柳之可爱写到蝉附鸟集,因而能让人“时闻鼓吹〞,“耳则无时不悦〞,于袅娜重柳的蝉唱鸟鸣中产生一片悦情,寻觅到一种生活的乐趣.B。
文章写鸟在白天有“虚患之念〞,故“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清晨则无“防患之心〞,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两相对比,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
C.文章由“悦耳〞引出一段关于“鸟声〞的探幽发微的议论,句句写鸟,又似句句非止于写鸟:晓时鸟鸣,一无所虑,其声清月越明澈,自由透脱,此间岂无寄欤?D。
文末由“种树之乐〞写到种树之“不便〞在于“枝叶繁冗,不漏月光〞,这是“树木无心〞与“人无心〞造成的.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与元微之书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与元微之书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与元微之书精品素材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②,各欲白首。
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
〞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
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下至家人,幸皆无恙。
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
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
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余习③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
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
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
圣人生于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①,非说之也。
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
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②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③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
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
凡遇合也,合不可必。
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
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④,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
”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
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注】①兑:通“悦”。
②硾zhuì:系上重物使下沉。
③堇:野葛,可做毒药。
④孔子畏于匡:畏,通“围”;公元前407年10月,孔子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在经过匡地时,匡人误认为孔子是阳虎,围困了孔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理:治理。
B.圣人生于疾学疾:敏捷。
C.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信:(被人)相信。
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要:通“邀”,求,取。
11.下面句子中,表明尊师的一项是
A.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
B.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C.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D.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
”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君主希望自己的臣子忠,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孝;每个人又希望自己能光荣显赫。
但往往事与愿违,其原因在于这些人都不懂理义,而不懂理义是因为他们不学习。
B.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做到尊师就不会去计较老师是否富贵荣耀了。
像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号就响亮了,德行就彰显于天下了。
C.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D.文中举了曾点与曾参父子两人的故事,是用来说明尊师和尊父一样重要。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4分)
(2)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4分)
(3)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
(3分)
参考答案
10.B (疾:奋力,用力,努力。
)
11.D (D项的大意是:孔子被围困在匡地时,颜渊落在后面,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
”颜渊说:“您还活着,
我怎么敢死?”说明颜回对待自己的老师孔子如同曾参侍奉父亲一样十分尊重。
A项的意思是:“然而,做君主与父母的,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忠孝,做子女和臣下的,也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向往的显荣,这是由于不懂得理义造成的。
”这是讲不能得到忠孝显荣的根源,不是尊师。
B项的意思是:“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这是从反面说明重学。
C项的意思是:“因此,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呼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
”这不是表明尊师。
)
12.C (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弗能兑而反说”,即“不能使人心悦服反倒生硬地说教”。
“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是“弗能兑而反说”所造成的结果。
)
13.见“参考译文”中画线句。
(第①句注意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第②句“名之显、身之安”译为“名声显赫,自身平安”,“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独立性,不译。
注意:不是定语后置现象。
)
参考译文:
在先王的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更荣耀,没有什么比忠更显达。
忠和孝,是做君主和做父母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显达和荣耀,是做子女和做臣下十分愿意获得的东西。
然而,做君主与父母的,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忠孝,做子女和臣下的,也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向往的显荣,这是由于不懂得理义造成的。
不懂得理义,是由于不学习的缘故。
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并且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
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会治理得好。
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
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
像这样,(这个从师学习的人)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
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
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
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
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
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述而彰明了。
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呼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
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得以施行,使自身得以尊贵,不也差得太远了吗?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从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凡是进行说教,应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生硬地说教。
当今世上的说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倒生硬地进行说教。
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把石头绑在那人身上让他沉下去,这就像救治病人反倒给他喝毒药一样。
(这样)使世道越来越乱、不肖的君主越发昏惑的情形,从此就出现了。
所以当老师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推行道义。
事理明辨了,道义确立了,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们就不敢怠慢他们了,直到至高无上的天子,这样的老师去朝见也不会感到心惭。
凡是君臣际遇,相互间的和谐不可强求。
如果丢掉事理放弃道义而去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想要别人尊敬他,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尊贵起来。
曾子说:“君子在道路上行走,谁有父亲可以看出来,谁有老师也可以看出来。
对于那些不孝敬父亲不尊重老师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是说尊师应如同侍奉父亲一样。
曾点派他的儿子曾参外出,过了约定的日期却没有回来,人们都来看望曾点说:“怕不是遭到困厄了吧。
”曾点说:“即使他遭到困厄,我还健在,他怎么敢因困厄而不回来!”孔子被围困在匡地时,颜渊落在后面,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
”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颜回对待孔子如同曾参侍奉父亲一样尊敬啊。
古代的贤人,他们尊重老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地教诲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