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教版六年级劳技说课稿 布质杯垫的制作
小学劳动教案杯垫

小学劳动教案杯垫教案标题:小学劳动教案——制作杯垫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及劳动的意义;2. 学习制作杯垫的基本步骤;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杯垫制作所需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笔、彩笔等;2. 展示杯垫制作的范例;3. 教师准备好相关讲解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劳动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认识;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杯子是否会留下水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探究:1. 展示杯垫制作的范例,向学生解释杯垫的作用,并简要介绍制作杯垫的基本步骤;2. 分发杯垫制作所需的材料,并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这些材料;3. 指导学生使用铅笔在彩色纸上画出想要的杯垫形状,然后使用剪刀将其剪下;4. 学生使用彩笔或彩色纸进行装饰,可以涂鸦、贴纸等,发挥他们的创造力;5. 学生使用胶水将杯垫的边缘粘合在一起,确保杯垫的稳固性。
展示与分享:1. 学生完成杯垫制作后,教师组织展示与分享环节;2. 学生可以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杯垫,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3.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制作杯垫的基本步骤;2. 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活动;3. 教师提醒学生在使用杯垫时的注意事项,并鼓励他们将制作的杯垫用于实际生活中。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其他形状的杯垫,如动物形状、花朵形状等;2. 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杯垫送给家人、朋友或老师,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2. 教师评估学生的杯垫制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美观和实用性。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使用剪刀和胶水时的安全;2.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拘泥于范例;3.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可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小学劳动技术绳带编织麻绳杯垫的制作教案

小学劳动技术绳带编织麻绳杯垫的制作教案【小学劳动技术】绳带编织麻绳杯垫的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 掌握绳带编织的基本方法;2. 学会使用麻绳制作杯垫;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耐心;4. 培养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材料:麻绳、彩色绳带、剪刀;2. 学生准备材料:麻绳、彩色绳带、剪刀。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绳带编织麻绳杯垫的制作。
2. 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让学生了解麻绳和绳带的特点,以及杯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Step 2: 材料准备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2. 老师检查学生的材料准备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Step 3: 绳带编织方法示范1. 老师向学生们介绍绳带编织的基本方法,包括打结和编织的手势。
2. 老师示范一种基本的绳带编织方式,并仔细讲解步骤。
3. 学生们跟随老师的示范,一起完成第一种绳带编织方法。
Step 4: 绳带编织实践1. 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彩色绳带,提醒他们要注意搭配。
2. 学生们使用绳带编织的方法,按照自己的创意设计编织杯垫。
3. 老师在学生编织的过程中进行示范指导,确保每位学生的进度和技巧。
Step 5: 修整和完善1. 学生们在编织完成后,修整绳带的长度和形状,使其更加美观整齐。
2. 学生们用剪刀将多余的绳带剪掉,并做好收尾处理。
Step 6: 效果展示1. 学生们将自己创作的绳带编织麻绳杯垫展示给全班同学。
2. 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评比,并选出几个最有创意和精美的杯垫。
四、思考拓展1.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杯垫设计比赛,从中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
2. 学生可以运用类似的编织方法制作其他小物件,如手链、钥匙扣等,以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和兴趣。
3.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讨论麻绳和绳带在制作杯垫时的优缺点,并鼓励学生们探索其他材料的可能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制作杯垫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制作杯垫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项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以制作杯垫为主题。
这项活动既提供了创造性的实践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制作杯垫,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工艺技能,同时也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教案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活动目标、教学资源准备、具体步骤、评价方式以及适用年级。
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采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实用的杯垫。
教学资源准备:1. 制作杯垫所需的材料:彩色毛线、塑料编织圈、剪刀、颜色鲜艳的纸板。
2. 展示一些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杯垫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具体步骤: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杯垫作品,让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样式和材质,并引导学生讨论杯垫的作用和设计要素。
2. 解释:解释杯垫的材料和制作方法,介绍所需材料的用途。
3. 演示:教师展示一种制作杯垫的方法,并解释每个步骤的细节。
4. 练习:提供足够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按照演示的步骤制作各自的杯垫。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作品供学生参考。
5. 创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可以变换颜色、形状,甚至尝试不同的材质。
6. 完成:学生完成杯垫制作后,可以将作品进行展示,让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创意和设计。
评价方式:1. 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专注度和自主性,评价他们的创意和设计。
2. 以学生作品为主进行评价:评价作品的美观程度、实用性和创意程度。
适用年级:此教案可以适用于小学各个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可以调整活动的难度和要求。
通过制作杯垫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培养了细致耐心的品质,学会了合理运用工具和材料,锻炼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不同杯垫作品的鉴赏与比较,学生可以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增强审美情趣。
此外,学生还在设计杯垫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劳技教案串珠杯垫

劳技教案串珠杯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工艺术》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围绕“串珠杯垫”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串珠的基本技巧,了解杯垫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串珠的基本知识,掌握串珠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设计并制作出美观实用的串珠杯垫。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培养耐心、细心的品质,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串珠技巧的掌握,杯垫设计的创新。
2. 教学重点:串珠的基本步骤,杯垫的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串珠工具一套,示范用的串珠材料,PPT课件。
2. 学具:每人一套串珠工具,足量的串珠材料,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精美的串珠作品,激发学生对串珠手工艺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制作串珠杯垫。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串珠的基本知识,包括串珠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基本技巧等。
3. 示范讲解(15分钟):现场示范串珠杯垫的制作过程,讲解设计思路,强调制作要点。
4. 动手实践(30分钟):学生按照示范步骤,独立设计并制作串珠杯垫。
5. 交流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串珠杯垫2. 制作步骤:a. 准备材料与工具b. 设计杯垫图案c. 串珠d. 固定e. 整理收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款具有个人特色的串珠杯垫。
2. 答案要求:作品美观实用,创意新颖,体现个人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关于串珠的知识,参加相关比赛,提升自身技能。
编织杯垫教案

编织杯垫教案编织杯垫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编织杯垫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学会编织杯垫的方法,掌握基本的编织技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创造出自己的编织作品。
二、教学内容:编织杯垫的基本知识编织杯垫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编织杯垫的创作过程三、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漂亮的编织杯垫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他们对编织杯垫的了解程度,以此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
讲解编织基础知识(15分钟)介绍编织杯垫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编织线的选择和使用,编织针的种类和用途,以及编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同时,展示一些常用的编织工具,并讲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编织技巧讲解(15分钟)逐步演示编织方形杯垫的编织过程,并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和技巧。
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织线,如何使用编织针进行编织,如何调整编织的密度等。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解答他们在编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学生实践(30分钟)分发编织工具和材料给学生,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完整的编织工具。
让学生按照演示的步骤进行编织,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创造出自己的编织作品。
同时,巡视教室,及时解答学生在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品展示和评价(15分钟)收集学生的编织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们互相评价和交流,分享他们在编织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最后,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可能对编织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够,需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和演示。
同时,也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他们在使用编织工具时不会受伤。
通过这次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编织杯垫的方法和技巧,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杯垫制作教案

杯垫的制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板拼接、间隙拼接的方法与技术要求。
2、知道木工锯割工具的种类与用途。
3、知道小木片的锯割流程和杯垫的组装。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小木片的拼接,学会杯垫的组装。
2、通过工具的使用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通过杯垫的制作体验,知道完成杯垫的规范操作步骤的过程,理解项目制作中规范操作时确保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通过各种媒体收集资料、丰富课内外知识。
2、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如何选择合理的工具来提高效率。
树立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3、能通过学习,培养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1、小木片拼接的方法。
2、手锯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手锯的正确使用方法
【技术应用设想】
本课教师主要以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为主;学生以小组形式,应用学生笔记本电脑,观看相应知识点的微视频。
【教学器材】
1、教具:示教作品及相关课件。
2、学具:锉刀、圆规、双面胶、砂皮纸、手锯、尺、白胶、美工刀、问题记录单。
【教学过程】。
劳动技术杯垫的制作教案

杯垫的制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杯垫的基本构造与制作流程;②熟练掌握锯子、木锉刀、砂纸等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③掌握“留线加工”的操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通过比较与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技能方法;②通过技能体验,熟练掌握木工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树立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②养成科学严谨的良好习惯;③通过作品的制作,理解技术操作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工具的正确使用;2、“留线加工”技术。
三、教学难点:1、木料边缘的平整度加工;2、理解“留线加工”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引入] 师:展示,对比两个作品。
生:比较,谈谈想法。
(会是什么原因?)师:提出“技术含量”的说法。
引出——以“杯垫”为载体,体会技术对作品的影响。
[分析外形结构]师:提问“自己设计杯垫,会做怎样的?”。
生:各抒己见。
师:显示多种杯垫照片,认同学生的想法,建议先统一制作构造简单的杯垫。
生:观察,简单描述杯垫如何制作。
基本流程:原材料——两个相同正方形——其中一个中间去掉一个圆——上下两层相连接。
生:观察原材料,思考“这是什么形状?”。
师:辨析,引出“先要检验垂直度”。
介绍工具角尺及使用方法。
生:学生尝试使用。
师:制作前,帮助复习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践操作1]师:布置任务。
生:检验木板垂直度(如必要),将长方形木板加工成两个相同尺寸的正方形。
师:巡视,收集典型范例,个别指导。
[反馈与分析]师:请1-2位学生描述操作过程。
(方法1或方法2)生:反思,聆听别人的想法。
师:检验学生作品,提出方法1的疑问,帮助分析。
生:思考,交流,尝试找出原因。
师:列举“方法2”(长大于宽的两倍)。
提问“长不大于宽的两倍时的情况,怎么办?”。
生:思考,交流,得出“方法3”。
师:归纳3种方法,引出“留线加工”技术。
生:体会其意义,认同此技术的优点。
[实践操作2]生:修改各自的作品,使线条准确。
手工杯垫的制作方法

手工杯垫的制作方法
制作手工杯垫的步骤如下:
材料:
1. 织物(如棉布)
2. 缝纫线
3. 针
4. 剪刀
5. 不干胶纸或卡纸
6. 碎棉花或海绵
步骤:
1. 准备材料:选择一块合适大小的织物作为杯垫的底部。
2. 剪裁织物:用剪刀按照所需尺寸剪裁出一个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布块。
确保大小适合杯子的底部。
3. 制作装饰:如果你想要给杯垫增加一些装饰,可以在另一块织物上绘制或贴上一些图案,然后将其剪裁成与底部布块相同的形状。
4. 缝制边缘:将底部布块和装饰布块的正面朝内对齐,然后使用缝纫针和线将它们的边缘缝合。
5. 留口:在缝制边缘时,留一个小口,方便后面填充碎棉花或海绵。
6. 填充杯垫:通过小口将一些碎棉花或海绵填入杯垫中。
填充程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确定。
7. 缝口:将填充好的杯垫的小口手工缝合起来,确保填充物不会外溢。
8. 完成:检查一下杯垫的线头是否全部缝好,这样手工杯垫就制作完成了。
以上就是手工制作杯垫的简单步骤,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来制作不同的风格和形状的杯垫。
劳动与技术杯垫教案

劳动与技术杯垫教案劳动与技术杯垫教案1. 引言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劳动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技术的快速进步不仅改变了工作方式和生产过程,也给劳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针对这一主题,本篇文章将探讨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并介绍一个基于技术的创新教学案例——技术杯垫教案。
2.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和技术是面对面的两个词,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劳动是人类通过实际努力创造出有用价值的体力和脑力活动。
技术则是利用科学知识、工程技巧和创新思维来设计、制造和使用工具、机器和装置的方法。
劳动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而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劳动的实践。
劳动与技术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为人类创造了繁荣和进步的机遇。
3. 技术杯垫教案介绍技术杯垫教案是一种基于技术的创新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他们对劳动和技术的理解和探索。
该教案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杯垫,通过把杯垫制作过程纳入学校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工艺技能和创新思维。
4. 技术杯垫教案实施步骤(1) 简介杯垫的功能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杯垫起到的保护桌面、隔热等作用,并激发他们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垫。
(2) 材料准备和工具使用:教导学生选择和准备制作杯垫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如织物、皮革、胶水、剪刀等,以及如何安全使用这些工具。
(3) 杯垫制作: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设计,使用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杯垫的制作,鼓励他们在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4) 创新竞赛:组织一个杯垫创新竞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评选出设计和功能最佳的杯垫。
(5) 总结和回顾:引导学生总结整个制作过程,回顾他们在劳动和技术中的学习和体验,以及通过此教案获得的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紧密而不可分,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石。
劳动以技术的支持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而技术则在劳动中不断创新和进步。
自制简易杯垫方法

自制简易杯垫方法
自制简易杯垫的方法如下:
材料:
1. 一片颜色鲜艳的布料
2. 一张厚一些的纸板
3. 剪刀
4. 针线
5. 缝纫机(可选)
步骤:
1. 将纸板放在桌面上,用铅笔或者钢笔在纸板上画出一个圆形的杯垫形状。
你可以使用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盘子来帮助你画出一个漂亮的圆形,然后用剪刀将纸板剪下来。
2. 将纸板放在布料上,并用铅笔或者钢笔在布料上画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圆形,比纸板的圆形大1-2厘米左右。
3. 用剪刀将布料剪下来,然后将布料放在纸板上。
4. 将布料的边沿向下折叠到纸板的背面,然后用针线或者缝纫机将布料固定在纸板上。
请务必确保布料牢固地固定在纸板上,这样会使得杯垫更加耐用。
5. 如果你想要让杯垫看起来更加精致,你可以在布料上添加一些装饰,比如刺绣、绣花、绘画等等。
这取决于你的个人喜好。
6. 将自制的杯垫放在桌面上,并在上面放上你的杯子或者玻璃杯。
现在你可以尽情享受你的自制杯垫了!
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到你!祝你制作成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杯垫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杯垫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杯垫引言:杯垫是一种常见但功能却不可小觑的日常用品。
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杯垫的作用、制作方法以及环保意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杯垫制作项目,帮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环保观念。
一、活动目标1.了解杯垫的作用和种类;2.掌握制作杯垫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4.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5.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绘制制作杯垫的步骤示意图、准备所需材料(可回收的废物纸张或布料、剪刀、胶水、画笔、彩色纸等);2.学生准备:组织学生自带废物材料,如废报纸、旧布料等。
三、活动过程1.引导讨论(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杯垫的作用和种类。
通过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杯垫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杯垫对于保护桌面、防止杯子滑动的重要性。
2.制作杯垫(40分钟)(1)向学生展示制作杯垫的步骤示意图,简要介绍制作杯垫的基本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杯垫的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创意,选择废物纸张或布料等材料进行杯垫的制作。
教师鼓励学生使用废物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意识。
(3)指导学生使用剪刀、胶水、彩色纸、画笔等工具,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杯垫。
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4)提醒学生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帮助彼此解决问题。
3.反思与分享(20分钟)(1)每个小组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分享环节。
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收获和改进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组的作品特点,并与学生一起评价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4.环保意义引导(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使用可回收废弃物制作杯垫的环保意义,如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
(2)鼓励学生将环保意义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出更多的环保建议并分享给同学。
小学劳动课杯垫教案

小学劳动课杯垫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杯垫的作用和制作材料,掌握杯垫的制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制作杯垫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制作出个性化的杯垫。
三、教学准备。
1. 杯垫制作所需材料,毛线、剪刀、钩针、胶水、纸板。
2.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示范杯垫、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杯垫的作用,并展示几种不同材质的杯垫,引导学生思考杯垫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2. 讲解制作方法(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杯垫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毛线、使用钩针编织、加工杯垫边缘等步骤。
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杯垫的制作过程。
3. 学生动手制作(3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动手制作杯垫。
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学生展示与交流(10分钟)。
学生完成杯垫制作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展示个性化的杯垫作品。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杯垫制作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鼓励学生将制作的杯垫带回家使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杯垫的方法,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还在制作个性化杯垫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六、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杯垫,可以尝试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材质,让自己的杯垫更具创意。
学生还可以将制作的杯垫送给家人、朋友,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手工制作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杯垫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019-2020年沪科版小学劳动技术六年级《布质杯垫的制作》说课稿教案设计

2019-2020年沪科版小学劳动技术六年级《布质杯垫的制作》说课稿教案设计“布质杯垫的设计与制作”是上海科教版六年级劳技教材第四单元“布艺—笔袋”中拓展性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构思、设计、选料、裁剪、搭配、缝合、修饰等技能,完成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
根据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完成这一内容总共安排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完成有个性的布质杯垫的设计,教师注意指导设计图样大小的大致范围。
<<布质杯垫的制作>>是其中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将设计变成作品、将思想转化为实物,这是学生能否完成作品的重要阶段,这对于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十分重要。
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继续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合适的布料,选择不同的布料搭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课时,主要安排学生选择合适的彩线,采用锁眼针法,明线缝合杯垫,允许同学用彩线绘制图案、字母、线条,作杯垫的修饰。
为了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教学措施:1、重申杯垫的主要功能布质杯垫的主要功能是:隔热保护桌面和美化生活。
在了解布质杯垫功能的前提下学生可以选择各种制作布料:灯芯绒、呢绒、棉布,但不能选择尼龙、涤棉做的制作材料;如果棉布较薄,可以在棉布中安放填充物。
2、交流设计的草图在学生制作前,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交流设计的草图。
劳技学科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用图形和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安排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草图:讲述自己绘制草图的由来;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设计;草图所表达的愿望和想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启发其他学生的设计思路。
3、安排学生选择布料以往学生领取同一尺寸、同一颜色、同一质地的布料,结果全班学生做成的作品往往缺乏个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上节课倡导学生设计出各不相同的图样,因此本节课必须安排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选择自己喜爱的布料,搭配出色彩斑斓的作品。
上海科教版六年级劳技说课稿 布质杯垫的制作

《布质杯垫的制作》说课稿“布质杯垫的设计与制作”是上海科教版六年级劳技教材第四单元“布艺—笔袋”中拓展性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构思、设计、选料、裁剪、搭配、缝合、修饰等技能,完成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
根据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完成这一内容总共安排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完成有个性的布质杯垫的设计,教师注意指导设计图样大小的大致范围。
<<布质杯垫的制作>>是其中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将设计变成作品、将思想转化为实物,这是学生能否完成作品的重要阶段,这对于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十分重要。
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继续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合适的布料,选择不同的布料搭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课时,主要安排学生选择合适的彩线,采用锁眼针法,明线缝合杯垫,允许同学用彩线绘制图案、字母、线条,作杯垫的修饰。
为了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教学措施:1、重申杯垫的主要功能布质杯垫的主要功能是:隔热保护桌面和美化生活。
在了解布质杯垫功能的前提下学生可以选择各种制作布料:灯芯绒、呢绒、棉布,但不能选择尼龙、涤棉做的制作材料;如果棉布较薄,可以在棉布中安放填充物。
2、交流设计的草图在学生制作前,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交流设计的草图。
劳技学科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用图形和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安排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草图:讲述自己绘制草图的由来;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设计;草图所表达的愿望和想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启发其他学生的设计思路。
3、安排学生选择布料以往学生领取同一尺寸、同一颜色、同一质地的布料,结果全班学生做成的作品往往缺乏个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上节课倡导学生设计出各不相同的图样,因此本节课必须安排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选择自己喜爱的布料,搭配出色彩斑斓的作品。
这样的备课,教师课前虽然花费了较多时间,但是促进了学生思考、选择、比较、给了学生较大的构思空间,激发了创新的积极性。
小学劳动技术课教案 杯垫

小学劳动技术课优秀教案杯垫教学设计展示一、教学目标1.认识废旧物品,通过改造可以变成有用物品。
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感情。
2.掌握简单有用的方法与技巧对塑料吸管进行加工和改造,激发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
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学习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逐渐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用塑料吸管制作杯垫的步骤与方法,并能用学到的方法与技巧制作一个杯垫。
三、教学难点弄清并掌握对吸管进行折、捆、扎等加工、改造的技法。
四、教学打算教师打算:多媒体课件、杯垫范作。
学生打算:吸管、剪刀、棉线等。
五、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各式杯垫,引导学生观察观赏〔1〕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杯垫,王佳璐同学家里就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杯垫,有的是买的,有的是她自己做的,你们看,这些杯垫既有用又美观。
〔2〕请你说说这些杯垫都是用哪些材料制作成的?你还见过哪些不同种类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垫?2.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美丽的杯垫吧!〔板书课题:杯垫〕〔二〕、师生共议,商量制作方法1.出示杯垫范作,商量制作杯垫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2.了解步骤,制定制作方案。
〔1〕谈话:美丽的杯垫是怎么制作成的呢?让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看书P18制作步骤〕〔2〕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商量,制定制作方案3.商量交流,突破难点〔1〕学生交流制作方案〔板书:对扎扎紧、两两捆扎、对接固定、捆扎外端、整理压平〕〔2〕引导学生探究:你们觉得几个关键环节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难点是什么?〔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两捆扎、对接固定〞等难点环节的手部特写录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三〕实践操作,制作杯垫〔1〕提出制作要求,标准〔特别提示学生使用剪刀等工具要注意平安〕。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总结成功得失1.自主展示〔1〕你是如何制作的?你觉得还有那些缺乏之处?〔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说理由。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杯 垫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杯垫引言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大量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杯垫”,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了解杯垫的物理原理、制作过程和美学设计等知识,通过亲手制作杯垫,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1.意识到“杯垫”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了解杯垫的物理原理;3.掌握杯垫的制作过程;4.提高学生的美学意识;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杯垫的物理原理;2.杯垫的制作过程;3.杯垫的美学设计。
教学难点1.改变学生过去认为“杯垫”只是一件随手可得而不重要的小物件的观念;2.学生在创意上有所突破,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新点。
教学方式1.讲授的方式;2.实践的方式;3.互动交流的方式。
教学准备1.制作材料准备:彩色纸张、毛毡、筷子等;2.工具准备:剪刀、胶水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老师介绍杯垫这个概念,让学生了解杯垫的物理原理、使用和制作等方面,让学生产生制作杯垫的想法和兴趣。
步骤二:知识讲解1.讲解杯垫的物理原理,即杯垫的防烫和防滑功能;2.讲解杯垫的制作步骤,即材料的选择和准备,设计素材和制作方法等;3.讲解杯垫的美学设计,即杯垫在色彩、图案、大小等方面的设计。
步骤三:实践制作1.分发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制作杯垫;2.老师指导学生在设计中增加创新和个性化的元素。
步骤四:总结交流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制作的杯垫;2.老师点评学生的杯垫,鼓励学生分享制作的心得和体会。
参考答案1.物理原理:杯垫的防烫和防滑功能由其所使用的材料,如毛毡等而得到实现;2.制作步骤:选择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测量和裁剪,制作和装饰;3.美学设计:在色彩、图案和大小等方面让杯垫更加个性化和美观。
总结通过杯垫的制作,学生不仅掌握了杯垫的物理原理和制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潜力,不仅是一堂创新实践的课程,还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社交活动。
自制简易杯垫方法

自制简易杯垫方法
1. 布料(最好是棉质的)
2. 布料剪刀
3. 圆形模板(可以是一只杯子或者圆形物体)
4. 针线
步骤:
1. 找到一块大小合适的布料。
最好选择棉质的面料,因为它耐用且易于清洗。
2. 将圆形模板放在布料上,以其为模板,用剪刀将布料剪成一个圆形。
3. 将两层布料叠在一起,将其留在一起,以确保它们剪得一样。
4. 使用针和线将两层布料缝在一起。
可以使用任何缝合方式,如简单的直线缝或细褶缝。
确保将两层布料牢固缝在一起,以防止它们移动或分离。
5. 缝完后可以剪掉多余的线头。
完成后,你就可以在家里制作出漂亮、自定义的杯垫了。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或印花的布料,以匹配你的装饰风格。
此外,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杯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质杯垫的制作》说课稿
“布质杯垫的设计与制作”是上海科教版六年级劳技教材第四单元“布艺—笔袋”中拓展性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构思、设计、选料、裁剪、搭配、缝合、修饰等技能,完成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
根据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完成这一内容总共安排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完成有个性的布质杯垫的设计,教师注意指导设计图样大小的大致范围。
<<布质杯垫的制作>>是其中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将设计变成作品、将思想转化为实物,这是学生能否完成作品的重要阶段,这对于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十分重要。
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继续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合适的布料,选择不同的布料搭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课时,主要安排学生选择合适的彩线,采用锁眼针法,明线缝合杯垫,允许同学用彩线绘制图案、字母、线条,作杯垫的修饰。
为了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教学措施:1、重申杯垫的主要功能布质杯垫的主要功能是:隔热保护桌面和美化生活。
在了解布质杯垫功能的前提下学生可以选择各种制作布料:灯芯绒、呢绒、棉布,但不能选择尼龙、涤棉做的制作材料;如果棉布较薄,可以在棉布中安放填充物。
2、交流设计的草图在学生制作前,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交流设计的草图。
劳技学科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用图形和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安排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草图:讲述自己绘制草图的由来;
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设计;草图所表达的愿望和想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启发其他学生的设计思路。
3、安排学生选择布料以往学生领取同一尺寸、同一颜色、同一质地的布料,结果全班学生做成的作品往往缺乏个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上节课倡导学生设计出各不相同的图样,因此本节课必须安排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选择自己喜爱的布料,搭配出色彩斑斓的作品。
这样的备课,教师课前虽然花费了较多时间,但是促进了学生思考、选择、比较、给了学生较大的构思空间,激发了创新的积极性。
4、正确示范和讲述布质杯垫的制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示范或播放一段布质杯垫制作录象,使学生明白裁剪的要领和正确的裁剪方法,知道安全使用剪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安排作品交流学生从构思到绘制草图到布质杯垫的初步完成,这既是一个作品制作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自己技术素养的过程。
根据学生喜爱交流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积极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方法。
使全班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创造力,同时养成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倾听他人表达设计意图的习惯。
教师在学生作品交流中,还应该及时表扬学生的文明行为和安全操作,表扬小组制作中的合作行为。
<<布质杯垫的制作(一)>>教案
上海市二十五中学傅豫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布质杯垫的制作方法。
根据设计图,学会选用合适的布料。
(2)知道布料裁剪方法,会将布料拼合成杯垫毛坯。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交流设计、选择布料、协同制作、展示评价等活动,学会布艺作品制作的一般方法。
(2)在制作过程中,体验观察、讨论、合作、展示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文明操作习惯。
(2)感受制作有个性作品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主题,完成有个性的布质杯垫拼合。
教学难点:杯垫制作的主题与布料选择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图:
四、器材与学习资料:
工具:缝衣针、水笔、剪刀。
材料:纸样、各式布料、丝线
设备:实物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