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曲线要素计算

合集下载

曲线计算公式

曲线计算公式

一、曲线要素计算已知:JDZH 、JDX 、JDY 、R 、L S1、L S2、L H 、T 、A 1、A 2(L H =L S1+L S2+圆曲线长)1、求ZH 点(或ZY 点)坐标及方位角⎪⎩⎪⎨⎧-=-=-=11sin cos AT JDY ZHY A T JDX ZHX TJDZH ZHZH 2、求HZ 点(或YZ 点)坐标及方位角⎪⎩⎪⎨⎧+=+=+-=22sin cos AT JDY HZY A T JDX HZX L T JDZH HZZH H3、求解切线长T 、外距E 、曲线长L(1)圆曲线⎪⎩⎪⎨⎧=-==180/)1)2/cos(/1()2/tan(απααR L R E R T (2)缓圆曲线 )2/(2/)2/cos(/)(2180/)21()2/tan()(020R l l l Rl l R p R E l R L qp R T s s s HsH H ===⎪⎩⎪⎨⎧-+=+⨯-=+⨯+=ββαπβα时当其中 二、直线上各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ZH 、X 、Y 、A ⎪⎩⎪⎨⎧+=+==-=A L Y DY A L X DX A T ZH DZH L sin cos 三、第一缓和曲线上各桩号点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ZHZH 、ZHX 、ZHY 、A 1、R 、L S1、i (Z+1Y-1) ⎪⎩⎪⎨⎧⨯-+=⨯++=⨯⨯-==-=-=1111121132125cos sin sin cos /180)2/()6/()40/(Ay i A x ZHY DY A y i A x ZHX DX Rl l i A T Rl L y l R L L x ZHZH DZH L s s s π四、圆曲线上各桩号点坐标及方位角计算已知:ZHZH 、ZHX 、ZHY 、A 1、R 、L S1、i (Z+1Y-1)⎪⎩⎪⎨⎧⨯-+=⨯++=⨯+⨯-=⎪⎩⎪⎨⎧=-==++-=-++=--=1111121231110211231111cos sin sin cos /180)/2/(24/240/2/2/24/)]/2/cos(1[240/2/)/2/sin(Ay i A x ZHY DY A y i A x ZHX DX R L R l i A T R l p R l l q R l R l R L R l R y R l l R L R l R x ls ZHZH DZH L s s s s s s s s s s πβ其中五、第二缓和曲线上个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HZZH 、HZX 、HZY 、A2、R 、L S2、i (Z+1Y-1) ⎪⎩⎪⎨⎧⨯--=⨯+-=⨯⨯+==-=-=2222222232225cos sin sin cos /180)2/()6/()40/(Ay i A x HZY DY A y i A x HZX DX Rl l i A T Rl L y l R L L x DZHHZZH L s s s π六、边桩坐标求解 已知:DZH 、X 、Y 、T 、BZJL (Z+Y-)、DLJJ 、N (距中桩距离,左正右负)⎪⎩⎪⎨⎧-=-=+=T N Y BDY T N X BDX T T sin cos α七、纵断面高程计算(1) 直线段上高程计算 已知:直线上任一点桩号(ZH )、高程(H )、纵坡(i ))(*ZH DZH i H DH -+=(2) 竖曲线上高程计算已知:竖曲线起点桩号(ZH )、起点高程(H )、竖曲线半径R 、起点坡度(i )、k (凸曲线+1、凹曲线-1) )2/(2R l k il H DH ZHDZH l ⨯-+=-=注:JDZH 、JDX 、JDY :交点桩号、交点X 、Y 坐标R 、L S1、L S2:半径、缓和曲线1、缓和曲线2LH :缓和曲线1长 +圆曲线长+ 缓和曲线2长 A1、A2:方位角1、方位角2 T :在曲线要素中代表切线长;在坐标计算中代表被求解点的坐标方位角。

曲线要素等计算公式表格

曲线要素等计算公式表格

左边桩距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0.900 0.000 20.000 20.000 24.000 24.000 15.000 15.000 23.000
桩号 K716+100.000 K716+100.000 K716+100.000 K716+100.000 K716+100.000 K228+265.899 K718+153.833 K718+210.000 K718+210.000 K718+210.000 K718+210.000 K718+210.000 K718+210.000 K718+210.000 K718+210.000 K718+210.000 K718+210.000
Y 519085.088 519082.168 519082.168 519082.168 518738.184 526279.356 526296.381 526308.590 526294.298 524061.827 526332.070 523920.860 523853.932 523855.632 523825.527 523810.141 523821.966 523803.645 523799.102 523779.297 523778.422 523742.714 523685.632 523563.133 523449.901 523451.714 523436.323 523429.087 523392.676 523399.873 523386.237 523388.033 523367.165 523347.919 523329.614

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第二章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如图2-1所示,两相邻直线偏角(线路转向角)为,选定其
图 2-1
连接曲线圆曲线的半径为R,这样,圆曲线和两直线段的切点位置ZY点、YZ点便被确定下来,我们称为对圆曲线相对位置起控制作用的直圆点ZY、圆直点YZ和曲中点QZ为圆曲线三主要点。

我们称R、α以及具体体现三主要点几何位置的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和切曲差(切线长和曲线长之差)D为曲线6要素。

只要知道了曲线6要素,便可于实地测放出圆曲线。

现将圆曲线的元素列下:
:转向角(实地测出)
R:曲率半径(设计给出)
T:切线长(计算得出)
L:曲线长(计算得出)
D:切曲差(计算得出)
偏角是在线路祥测时测放出的,圆曲线半径R是在设计中根据线路的等级以及现场
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的,其余要素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平曲线的五大要素计算公式

平曲线的五大要素计算公式

平曲线的五大要素计算公式以下是关于平曲线的五大要素计算公式。

平曲线是指在平面上描述一条曲线的五种基本参数,包括曲线长度、曲线半径、曲线角度、曲线切线和曲线弧度。

下面是这五种要素的计算公式:1.曲线长度(L):曲线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曲线上的所有坐标点之间的距离来获得。

对于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曲线长度L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L=∫(√((dx/dt)²+(dy/dt)²)dt)
其中,(dx/dt)和(dy/dt)分别是曲线在x和y方向上的速度矢量。

2.曲线半径(R):曲线半径表示曲线在某一点处弯曲的程度。

对于圆弧曲线,曲线半径R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R=(dx²+dy ²)^(1/2)/(1+(dy/dx)²)^(1/2)
其中,(dx,dy)是曲线上的某一点坐标。

3.曲线角度(θ):曲线角度表示曲线在某一点处与x轴的夹角。

对于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曲线角度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θ=atan2(dy/dx)
其中,(dx,dy)是曲线上的某一点坐标。

4.曲线切线(T):曲线切线表示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方向。

对于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曲线切线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T=(dx/dt,dy/dt)
其中,(dx/dt)和(dy/dt)分别是曲线在x和y方向上的速度矢量。

5.曲线弧度(α):曲线弧度表示曲线在某一点处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程度。

对于圆弧曲线,曲线弧度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α=θ
其中,θ是曲线在某一点处与x轴的夹角。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适用于平曲线的一般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曲线类型和表示方式,可能需要对公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曲线要素坐标计算

曲线要素坐标计算
桩号
中线坐标
N(X)
E(Y)
切线方位角
距离
左边桩坐标 右夹角 N(X)
E(Y)
距离
右边桩坐标 右夹角 N(X)
E(Y)
1 397375.16 3240232.143 500684.553 84°54′12.″
4.35
3240236.476 500684.167
397398.8 3240234.232 500708.101 84°56′23.″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中Leabharlann 坐标切线方位角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左边桩坐标
右边桩坐标
桩号
中线坐标
切线方位角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竖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第三节竖曲线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方便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

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相邻坡段的坡度为i1和i2,代数差为ω=i2 -i1ω为正时,是凹曲线;ω为负,是凸曲线。

1.二次抛物线基本方程:或ω:坡度差(%);L:竖曲线长度;R:竖曲线半径2.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竖曲线长度或竖曲线半径R: (前提:ω很小)L=Rω竖曲线切线长:T=L/2=Rω/2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竖曲线外距:二、竖曲线最小半径(三个因素)1.缓和冲击对离心加速度加以控制。

ν(m/s)根据经验,a=0.5~0.7m/s2比较合适。

我国取a=0.278,则Rmin=V2/3.6 或Lmin=V2ω/3.62.行驶时间不过短 3s的行程Lmin=V.t/3.6=V/1.23.满足视距的要求分别对凸凹曲线计算。

(一)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按视距满足要求计算1.当L<ST时,Lmin = 2ST - 4/ω2.当L≥ST时,ST为停车视距。

以上两个公式,第二个公式计算值大,作为有效控制。

按缓和冲击、时间行程和视距要求(视距为最不利情况)计算各行车速度时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见表4-13。

表中:(1)一般最小半径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2倍;(2)竖曲线最小长度为3s行程的长度。

(二)凹曲线最小半径和长度1.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距离要求:1)L<ST2) L≥STL<ST Lmin = 2ST - 26.92/ω (4-14)L≥STω /26.92 (4-15)3s时间行程为有效控制。

例:设ω=2%=0.02;则L=ωR竖曲线最小长度L=V/1.2速度V=120km/h V=40km/h 一般最小半径R凸17000 700一般最小半径R凹6000 700 L凸340 14L凹120 14 例题4-3ω=-0.09 凸形;L=Rω=2000*0.09=180mT=L/2=90mE=T2/2R=2.03m起点桩号=k5+030 - T =K4+940起始高程=427.68 - 5%*90=423.18m桩号k5+000处:x1=k5+000-k4+940=60m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 h1=x21/2R=602/2*2000=0.90m设计高程=426.18 - 0.90=425.28m 桩号k5+100处:x2=k5+100-k4+940=160m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 h2=x22/2R=1602/2*2000=6.40m设计高程=431.18 - 6.40=424.78m第一节平面线形概述一、路线路线指路的中心线;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路线的平面;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可分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5大桩曲线要素计算 (带公式)

5大桩曲线要素计算 (带公式)

1122.8057
YH 65+491.747
2526966.1620
514499.0642
106°37′48.45″
1122.8057
QZ 65+940.980
2526851.4908
514933.3356
102°57′11.17″
az 12°50′17.05″YH 66+390.213
2526764.9061
线



曲线五大桩及坐标
数据参考
参数名称 曲线长L (m) 第一切线长T1 (m) 第二切线长T2 (m) 转角角度a (dms) 第一切线方位角 (dms) 数据 里程桩号
X坐标
Y坐标
切线方位角
2238.4661
ZH 64+821.747
2527178.2703
513863.5970
109°22′19.69″
515374.0670
99°16′33.89″
第一切线方位角 109°22′19.69″
109°22′19.69″
HZ 67+060.213
2526678.0645
516038.3464
96°32′2.64″
编制:陈超
复核:
日期:2013Time:2010/03/16 11:21

数据录入
前交点X坐标 前交点Y坐标 本交点X坐标 本交点Y坐标 后交点X坐标 后交点Y坐标 交点桩号JD 曲线半径R 缓和曲线Ls1 缓和曲线Ls2 转角角度a 2530163.9380 505372.1560 2526805.8330 514922.8340 2526435.9290 518152.3660 65944.553 7000 670 670 -12.501705

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曲线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指在平面上由无数个点连接而成的
连续曲线。

曲线具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如长度、弧度、曲率等。

而曲线的要素计算就是计算曲线的各种特征值。

下面,我们就来
介绍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曲线的特征和性质。

一、曲线长度的计算公式:
曲线的长度指的是曲线上所有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总和。

计算公式为:
L = ∫a b √[1+f’(x)²]dx
其中,a和b为曲线上的两个端点,f’(x)表示曲线的导数。

二、曲率的计算公式:
曲率是曲线某一点处曲线的弯曲程度的量度。

计算公式为:
k = |f’’(x)| / [1+f’(x)²]^(3/2)
其中,f’’(x)为曲线的二阶导数。

三、曲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曲线的斜率是指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

计算公式为:
f’(x) = lim Δx→0 [f(x+Δx)−f(x)] / Δx
四、曲线弧度的计算公式:
曲线的弧度是指曲线某一段的弧长对半径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θ = l / r
其中,l为曲线一段的弧长,r为曲线的半径。

以上就是曲线要素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涵盖曲线的多方面特征,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和依据。

(完整版)平曲线要素计算

(完整版)平曲线要素计算

一、路线转角、交点间距的计算(一)在地形图上量出路线起终点及各路线交点的坐标:QD 23810,27180、JD1 23996,26977 、JD 224684,26591、 JD3248480,25885、JD4 25350,25204 、ZD2606225783,(二)计算公式及方法设起点坐标为 QD X0,Y0,第 i 个交点坐标为 JD i X i ,Y i , i1,2,3,4, 则坐标增量 DX X i X i 1, DY Y i Y i 1交点间距 D(DX )22 DY象限角arctanDYDX方向角 A 是由象限角计算的:象限DX DY A象限DX DY A Ⅰ++AⅢ--A180o Ⅱ-+ A 180oⅣ+-A360o转角i A i Ai 11.QD与 JD1之间:坐标增量 DX X1X 0 =2396623810=186 0DY Y1Y026977271802030交点间距 D(DX )2DY 218622032275.33m象限角arctan DY arctan20347.502 oDX186方向角 A0360o360o47.502o312.498o 2.JD1与 JD 2之间:坐标增量 DX X 2X1=2468423966=688 0DY Y2Y126591269773860交点间距 D(DX )2268823862DY788.89 m象限角arctanDYarctan386 29.294 oDX688方向角 A 1 360o360o 29.294o 330.706o 转角 1 =A 1 A 0 330.706o 312.498o 18.208o3. JD 2 与JD 3之间:坐标增量 DXX 3 X 2 =24840 24684=156 0DYY 3 Y 2 25885 26591706 0交点间距 D(DX )221562 706 2DY723.03m象限角arctanDYarctan706 77.54oDX156方向角 A 2 360o360o 77.54o 282.46o转角 2 =A 2 A 1 282.46o 330.706o 48.246 o4. JD 3与 JD 4 之间:坐标增量 DXX 4 X 3 =25350 24840=510 0DY Y 4 Y 3 25204 25885681 0交点间距 D(DX )225102681 2DY850.8m象限角arctan DYarctan 51053.171oDX681方向角 A 3 360o360o 53.171o306.829o 转角 3 =A 3 A 2 306.829 282.4624.369o5. JD 4 与 ZD 之间:坐标增量 DXX X 4 =26062 25350=712 0DYYY 4 2578325204579 0交点间距 D (DX )2 27122 5792 917.706mDY象限角arctanDYarctan57939.118 oDX712方向角 A 039.118o转角 4 =A 4 A 3 39.118o 312.498o 92.289o二、各平曲线要素的计算( 一) JD 1曲线要素计算取R 800m ,设计速度为 60km/ h ,JD1桩号为K0+275.33,转角1.缓和曲线长度 L S,则:L SV 30.0366030.0369.72(m)R800L SV60350(m) 33.63.6L S R~ R800~ 80088.89 ~ 800(m) 99取整数,采用缓和曲线长120m(《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V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为50m ).2.圆曲线内移值 RL2S L4S120212040.75(m)R2688 (R)324 8002688 (800) 324R3.总切线长T hL S L3S120120359.989(m)先求 q240R2224080022所以 T h (R R) tan q(80018.20859.989 188.31(m)0.75) tan224.曲线总长度 L hL S=0.0752RL h ( 2 )R 2L S?R+L S 374.22(m)1801805.五个基本桩号JD 1K0+274.33)T h188.31ZH 1K 0+087.0218.208o60 km h 时,)L SHY1)( L h 2L S )YH1)L SHZ 11L h)2QZ1120.00K0+207.02134.22 K0+341.24120.00 K0+461.24187.11 K0+274.13E h ( R R)sec R (8000.75sec 18.208800 10.97(m)22超距 D2T L h 2 188.31374.22 2.4(m)。

曲线坐标计算(

曲线坐标计算(

曲线坐标计算一、圆曲线圆曲线要素:a -------------- 曲线转向角R -------------- 曲线半径根据a及R可以求出以下要素:T --------------- 切线长L -------------- 曲线长E -------------- 外矢距q -------------- 切曲差(两切线长与曲线全长之差)各要素的计算公式为:L R180(弧长)E RRsec 1)2(sec a =cos a 的倒数)圆曲线主点里程:ZY=J[> TQZ=ZY + L/2 或QZ=JD —q /2YZ=QZ + L/2 或YZ=JD + T—qJD=QZ + q/2 (校核用)1、基本知识里程:由线路起点算起,沿线路中线到该中线桩的距离。

表示方法:DK26+284.56 。

“+”号前为公里数,即26km,“ +”后为米数,即284.56m CK ——表示初测导线的里程。

DK ——表示定测中线的里程。

K ——表示竣工后的连续里程。

铁路和公路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2、曲线点坐标计算(偏角法或弦切角法)已知条件:起点、终点及各交点的坐标。

1)计算ZY、YZ 点坐标通用公式:2)计算曲线点坐标①计算坐标方位角i 点为曲线上任意一点li为i点与ZY点里程之差当曲线左转时用“-”,右转时用“ +”② 计算弦长③ 计算曲线点坐标此时的已知数据为:ZY ( xZY , yZY 、?ZY- i 、C 。

根据坐标正算原理:切线支距法 这种方法是以曲线起点ZY 或终点YZ 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 轴,以过原点的半径为丫轴,则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支距坐标可通过以下公式求得: 利用坐标平移和旋转,该点在大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式中:a 为ZY(YZ)点沿线路前进方向的切线方位角。

当起点为ZY 时“土”取“ + ”,XO=X(ZY),YO=Y(ZY),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i=-yi 代入;当起点为YZ 时,“土”取“ -”,XO=X(YZ), YO=Y(YZ),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i 二yi 代入;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弦切角弦的方位角注: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2、切线性质圆的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相垂直3、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上的圆周角4、弧长公式由L/ n R=n /180 °得L=n°n R/ 180 °=n n R/180二、缓和曲线(回旋线)缓和曲线主要有以下几类:A:对称完整缓和曲线(基本形)------切线长、Is1与ls2都相等。

曲线基本要素计算公式

曲线基本要素计算公式
弧度l缓和曲线上任一点至切点的距离n缓和曲线等分仪器在hyyh对于qz的偏角
1、缓和曲线坐标公式:
x L y y x
3
L
5 2
y x
4 2
L
3
40c (1 6c x

6c 293 x
8 4
c R l
2
)当缓和曲线l不太长时:
35 c
237000 c
即三次抛物线
6c
2、圆曲线基本要素计算公式:
T R tg

2
L

180
R
E R sec 1 2
3、偏角法测设圆曲线公式: 圆心角

180 L

R
偏角

90 L

R
弦长 C 2 R Sin

2
4、加设缓和曲线后基本要素计算公式:
i1 (弧度) 6R l L
2
⑵、第 n 点偏角: in
i0
n i1
2
1
3 6R 缓和曲线偏角: L-缓和曲线上任一点至切点的距离 n-缓和曲线 l 的 n 等分

l
(弧度)
仪器在 HY(YH)对于 QZ 的偏角:
QZ ZH 4
2
HY
2i0 β
i0
曲线正矢计算公式: 1、 圆曲线: f1=(1-a2/2)fy=ay fy f0=b2/2fy=az fy
T R p tg L

2
m
E R p sec L
R
R
180
l
R
180

经典-综合曲线测设必读

经典-综合曲线测设必读
(3)后视末端切线方向上的相邻交点或转点, 自 JD于视线方向上测设 (T- x0),可钉设出 YH在始切线上的垂足YC;据此继续向里程 增加方向测设x0 ,则可钉设出HZ。
4.测设出内角平分线,自JD于内角平分上测设 外矢距E0,则可钉出QZ。
5.在始切线上的垂足YC上安置经纬仪,对中、
整平。 6.后视始端切线方向上的相邻交点或转点,向
R
我国采用的方法: 圆曲线R半径不变, 圆心内移, 插入缓和曲线。
变化1: 圆心移动
R
变化2: 园曲线减 短l0
变化3: 曲线总长 度增加l0
曲线的主点:直缓点(ZH)、缓圆点(HY)、曲中点(QZ)、圆 缓点(YH)、缓直点(HZ)。
R
缓和曲线常数
— 0 —缓和曲线的切线角,即HY(或YH)点的 切线角与ZH(或HZ)点切线的交角;亦即圆 曲线一端延长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
1 :2 ::n l12 : l22 :: ln2
2 22 1, 3 32 1, , n N 2 1 0
1
1 N2
0
计算步骤
(1)根据
0
l0 1求80出
2R
0
(2)
0
0
3
(3) 1
1 N2
0
(4) 2 22 1, 3 32 1, , n N 2 1 0
举例 已知R = 500 m,l0 = 60 m,ZH的里程为 K33+422.67,求缓和曲线上各点的偏角。
lp
x
d
l Rl0
180
dlP
dl p
P dx β
lp
HY0
lP Rl0
180
dlP
lP2 180 2Rl0

曲线要素及逐桩坐标计算

曲线要素及逐桩坐标计算

T R tan 2600.00* tan 282636.4 658.950(m)
2
2
L R 2600.000 282636.4 1290.722(m)
180
180
E Rsec 1 2600.000 sec 282636.4 1 82.203 (m)
JD
K75+962.838
-)T
658.950
ZY
K75+303.888
+)L
1290.722
YZ -)L/2
K76+594.610 1290.722/2
QZ +)D/2
K75+949.249 27.178/2 (校核)
JD
K75+962.838 (计算无误)
三、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计算
一、缓和曲线
2

2

D 2T L 2 658.9501290.722 27.178(m)
二、圆曲线计算
二、圆曲线主点计算
例 已知某交点的里程为K75+962.838,测得转
角 右 282636.4 ,拟定圆曲线半径R=2600.000m,求圆 曲线测设元素及主点桩里程。
解:②计算主点桩里程
JD里程 QZ里程 D(校2正值)(校核)
注意:YZ=JD+T-D
二、圆曲线计算
二、圆曲线主点计算
例 已知某交点的里程为K75+962.838,测得转
角 右 282636.4 ,圆曲线半径R=2600.000m,求圆曲线 测设元素及主点桩里程。
解:①计算圆曲线测设元素
0

曲线坐标计算

曲线坐标计算

曲线坐标计算一、 圆曲线 圆曲线要素:α---------------曲线转向角R---------------曲线半径根据α及R 可以求出以下要素:T----------------切线长L----------------曲线长E----------------外矢距q----------------切曲差两切线长与曲线全长之差 各要素的计算公式为:︒⋅=180παR L 弧长)12(sec -=αR E sec α=cos α的倒数圆曲线主点里程:ZY=JD -TQZ=ZY +L /2 或 QZ=JD -q /2YZ=QZ +L /2 或 YZ=JD +T -qJD=QZ +q /2校核用1、基本知识◆ 里程:由线路起点算起,沿线路中线到该中线桩的距离;◆ 表示方法:DK26+;“+”号前为公里数,即26km,“+”后为米数,即284.56m;CK ——表示初测导线的里程;DK ——表示定测中线的里程;K——表示竣工后的连续里程;铁路和公路计算方法略有不同;2、曲线点坐标计算偏角法或弦切角法已知条件:起点、终点及各交点的坐标;1计算ZY、YZ点坐标通用公式:2计算曲线点坐标①计算坐标方位角i 点为曲线上任意一点;li 为i 点与ZY点里程之差;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弦切角弦的方位角当曲线左转时用“-”,右转时用“+”;②计算弦长③计算曲线点坐标此时的已知数据为:ZY x ZY,y ZY、 ZY- i、 C;根据坐标正算原理:切线支距法这种方法是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 轴,以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则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支距坐标可通过以下公式求得:利用坐标平移和旋转,该点在大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可由以下公式求得:式中:α为ZYYZ点沿线路前进方向的切线方位角;当起点为ZY时,“±”取“+”,X0=XZY, Y0=YZY,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i=-yi代入;当起点为YZ 时,“±”取“-”,X0=XYZ, Y0=YYZ,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i=-yi代入;注: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2、切线性质圆的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相垂直3、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上的圆周角4、弧长公式由 L/πR=n°/180°得L=n°πR/ 180°=nπR/180二、缓和曲线回旋线缓和曲线主要有以下几类:A:对称完整缓和曲线基本形------切线长、ls1与ls2都相等;B: 非对称完整缓和曲线---------------切线长、ls1与ls2都不相等C: 非完整缓和曲线卵形曲线----连接两个同向、半径不等的圆的缓和段所组成的卵形曲线D: 回头曲线------------回头曲线是一种半径小、转弯急、线型标准低的曲线形式,其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180度;1、基本形缓和曲线基本公式:ρ=A2/l A=√Rlsρ为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半径A为回旋线参数l为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到起点ZH的距离弧长ls为缓和曲线的全长切线角公式:缓和曲线直角坐标任意一点P 处取一微分弧段ds ,其所对应的中心角为d β xdx=dscos β xdy=dssin β x缓和曲线常数主曲线的内移值p 及切线增长值q内移值:p=Y s-R1-cosβs=l s2/24R切线增长值:q=X s-Rsinβs=l s/2-ls3/240R2缓和曲线的总偏角及总弦长总偏角:βs=l s/2R 180/Π总弦长:C s=l s-l s3/90R2缓和曲线要素计算切线长外距曲线长圆曲线长切线差平曲线五个基本桩号:ZH ——HY ——QZ ——YH ——HZ缓和曲线主点里程:ZH=JD-T HY=ZH+Ls YH=HY+Ly HZ=YH+LsQZ=ZH+L总/2=HZ-L总/2 JD=QZ+q/2校核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坐标计算切线支距法:以缓和曲线起点ZHHZ点为坐标原点,起点的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垂直于切线的垂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则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支距坐标可通过以下公式求得:利用坐标平移和旋转,该点在大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可由以下公式求得:式中:α为ZHHZ点沿线路前进方向的切线方位角;当起点为ZH时,“±”取“+”,X0=XZH, Y0=YZH,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i=-yi代入;当起点为HZ 时,“±”取“-”,X0=XHZ, Y0=YHZ,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i=-yi代入;曲线上任意点的方位角αi=αZH或HZ±ββ为切线角±为右转“﹢”左转“﹣”当点位于圆曲线上,有:其中, , 为点到坐标原点的曲线长;2、非对称完整缓和曲线由于受特殊地形和地物条件限制采用对称缓和曲线型平曲线难以与地形条件相结合,于是引入非对称缓和曲线型平曲线;非对称缓和曲线在计算时较困难,不能简单套用对称缓和曲线的公式;以下阐述非对称缓和曲线几何要素和任意点坐标及方位角的计算原理;1计算原理如图1所示,平曲线由非对称缓和曲线Ls1、Ls2及半径R的圆曲线组成,JD 为平曲线切线交点,转角α;由于平曲线两端的缓和曲线不等长,因此在计算平曲线各要素时就不能简单套用等长缓和曲线的计算公式;平曲线各要素计算:注:第一式最后一项应 +q1根据交点坐标和切线长计算缓和曲线起点ZH或HZ坐标:XZH=XJD+T1×COSαYZH=YJD+T1×Sinαα为JD~ZH方位角XHZ=XJD+ T2×COSαYZH=YJD+T2×Sinαα为JD~HZ方位角曲线上任意点坐标按基本型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坐标变换、旋转来计算求出;3、非完整缓和曲线卵形曲线卵形曲线是指在两个同向、半径不等的圆曲线间插入一段不完整的缓和曲线,即卵形曲线是缓和曲线的一段,在插入时去掉了靠近半径无穷大方向的一段;首先需要计算出实际并不存在只是在计算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完整缓和曲线段的起点即ZH或HZ点桩号、坐标和切线方位角;这样卵形曲线段的计算就转化为完整缓和曲线段的计算;(1)卵形曲线参数式中:R大,R小为卵形曲线相连的两圆曲线半径,为非完整缓和曲线段即卵形曲线段长度;(2)与相对应的完整缓和曲线的长度为(3)卵形曲线的起点Q接大半径圆的点至假设存在的完整缓和曲线起点ZH 或HZ点的弧长为或 =-(4)与对应的弦长为又因为βQ-------切线角ΔQ-------切点Q至假设起点ZHHZ的弦切角故可得,Q点至ZH点的方位角ZH点的切线方位角Q点至HZ点的方位角HZ点的切线方位角求得卵形曲线起点Q至ZHHZ的弦长和方位角后,则ZHHZ点的坐标为求出假设的ZHHZ点的坐标后,就可以根据基本形缓和曲线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上面的公式3到11是以不完整缓和曲线的起点Q 接大圆点来计算假设的完整缓和曲线起点ZHHZ 的坐标;也可以以接小圆的缓和曲线终点YHHY 来计算起点ZHHZ 坐标;如下:① 与相对应的完整缓和曲线的长度为 ② 与对应的的弦长为 总弦长: C s = l s -l s 5/90R 2 l s 2= l s -l s 3/90R 2③ 接小圆的YHHY 点的切线角总偏角: βs =l s /2R 180/Π④ 接小圆的YHHY 点到假设起点ZHHZ 的弦切角⑤ 设接小圆的YHHY 点为Z,则Z 点至ZH 点的方位角αZ-ZH=αZ +180±Rl b s3200==δ ⑥ ZH 点的切线方位角αZH=αZ ±βZ⑦ Z 点至HZ 点的方位角αZ-HZ=αZ ±Rl b s3200==δ ⑧ HZ 点的切线方位角αHZ=αZ ±βZ⑨ ZHHZ 点的坐标为 设接小圆的YHHY 点为ZXZH 或HZ=XZ+ C s cos αZ-ZHHZYZH 或HZ=YZ+ C s Sin αZ-ZHHZ C s 为弦长注:卵形曲线上大圆包含小圆,也就是说接小圆处的曲率半径为R 小,沿大圆方向曲率半径渐大;假设的完整缓和曲线的起点ZHHZ在大圆那边;4、回头曲线什么是回头曲线回头曲线是一种半径小、转弯急、线型标准低的曲线形式,其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180度;在实际中,我们确实经常在山区道路碰到回头曲线,基本的感觉就是一个急弯,并且转了一百八十度,跟掉头差不多,也就是前面描述的: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180度;下图是湘西“公路奇观”的连续回头曲线;这里所讨论的回头曲线,主要是基于其平面坐标计算的特殊性而言的,它只有一个定义,就是:转角大于或等于180度,由于实际使用中很少有转角正好等于180度的情况,所以就是指转角大于180度这种情况了;为什么这么定义呢,因为一般情况下,交点与曲线的关系是:交点在曲线的外侧,即便是转角接近180度,它的交点也在曲线外侧,如下图:而当转角等于180度时,则成为两条平行线,没有交点,或者说无限远,其曲线位置不具有唯一性,这种情况实际中几乎不会采用;而当转角大于180度时,则交点的位置就比较特殊了,如下图:这个图中,JD1和JD3是普通情况下的交点,均在曲线的外侧,而JD2的转角大于180度,其位置在曲线的内侧,这种情况,才是本此讨论的回头曲线;回头曲线的计算1曲线要素的计算先看一个案例,邵怀高速公路溆浦连接线二级公路,有一个回头曲线,其曲线设计参数如下:JD5,交点坐标X=,Y=,转角224°08′″左转,半径60m,缓和曲线长35m,曲线ZH 点桩号K49+,切线方位角359°23′″,平面图形如下所示:交点桩号:ZH点桩号K49+加上切线长T,结果为K49+;从这个计算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与一般曲线要素不同的地方是:1.切线长T和外距E为负值;2.交点桩号比ZH点桩号小;设计文件中的直曲表数据也表明了这一点:2中桩坐标的计算虽然回头曲线的曲线要素与普通曲线有一些特别的地方,但现在我们更关心的是,按照普通平曲线的中桩坐标计算公式,能否计算出准确的结果;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否则我也不会写这篇文章,在这里白费神了;中间具体的计算过程我就不展示了,按照普通平曲线的中桩坐标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出各个桩号的坐标,只可惜是错误的结果;按照这个错误的结果,展示该回头曲线的图形如下:回头曲线的处理回头曲线按照普通曲线中桩坐标计算方法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原因在于它的交点实际在曲线内侧,而程序则把它当作普通曲线来处理,从上面那个图形即可看出;处理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回头曲线一分为二,分成两个普通曲线,如下图所示,将JD5对称地分为JD5a和JD5b;这样,只要把JD5 a和JD5b当作普通曲线交点进行计算就行了;首先需要确定JD5 a和JD5b的相关参数,先看JD5a;1计算终点;显然,JD5a的计算终点就是回头曲线的曲中点,从设计文件直曲表上可查得,是K49+;2本交点桩号;JD5a的桩号嘛,应该是回头曲线的ZH点加上JD5a曲线的第一切线长;回头曲线的ZH点在直曲表上有,K49+,而JD5a曲线的第一切线长,那就需要计算一下了;根据示意图,由于图形的对称性,JD5a和JD5b的切线长有两个:T1和T2, JD5a的曲线要素为:半径R=60m,第一缓和曲线Ls1=35m,第二缓和曲线Ls2=0m,交点转角是回头曲线转角的一半,即224°08′″/2=112°04′″,可计算得:T1=106.865m,T2=89.986m;则JD5a的桩号= +=3本交点X/Y坐标;根据坐标正算原理,按照几何关系,已知JD5的坐标为X=,Y=,JD5-JD5a的距离=+=239.493m,JD5-JD5a的坐标方位角359°23′″,容易得出JD5a的坐标为:X=,Y=;4交点之前直线方位角,就是JD5-JD5a的坐标方位角359°23′″也是JD5ZH 点的方位角;5交点转角;交点转角是回头曲线转角的一半,即224°08′″/2=112°04′″,左转; 6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半径R=60m,第一缓和曲线Ls1=35m,第二缓和曲线Ls2=0m;7交点计算起终点桩号;就是曲线的起终点桩号,~到此,JD5a数据搞定;JD5b的数据,计算方法和前面基本一致,结果如下:计算终点:;交点桩号:;交点坐标:X=,Y=;交点之前直线方位角:247°19′07″;交点转角:112°04′″,左转;半径R=60m, Ls1=0m,第二缓和曲线Ls2=35m;交点计算起终点桩号:~;参数数据计算出来后,就可以按普通平曲线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出回头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案例当中回头曲线逐桩坐标表:。

曲线要素计算

曲线要素计算

竖曲线任意点标高计算方法
一、曲线要素的计算
1、转坡角ω=(i1-i2)(上坡取正、下坡取负)
2、竖曲线曲线长 L = ω× R ( R为曲线半径)
3、切线长 T = L ÷ 2
4、外矢距 E = T2 ÷ 2R
二、任意点起始桩号、切线标高、改正值的计算
1、竖曲线起点桩号 = 变坡点里程-切线长竖曲线终点桩号 = 变坡点里程+切线长
2、切线标高 = 变坡点标高(不考虑竖曲线标高)-(变坡点里程-待求点里程)× i1(所求点位于变坡点后乘i2)
3、改正值 = (待求点里程-起点里程)2
÷(2R)(所求点位于变坡点前) = = (待求点里程-终点里程)2÷(2R)(所求点位于变坡点后)
4、待求点设计标高 = (切线点标高-改正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