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

合集下载

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n 淀粉水解后,外层PVA随之破裂、变形,并从织 物上脱落
n 退浆液组成
n BF-7658酶/L
n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g/L
n 工艺流程
n 浸轧退浆液(50~60℃)→堆置(30~60min) → 90~95℃汽蒸(或热水浴浸渍) →充分水洗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4)漂白
氧漂:
n 采用氧漂的产品白度较亚漂差,但对环 保、设备方面远较亚漂优越,故得到广 泛应用,尤其在西方一些国家应用更广 泛。
n 1、常压高温汽蒸法
n 2、高温高压汽蒸法
n 3、冷堆法
PPT文档演模板
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常压高温汽蒸法
n 采用平幅汽蒸设备,温度为100℃,时间 为60~90min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PPT文档演模板
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4)漂白
n 氯漂:涤棉织物一般不用氯漂,因氯漂 去杂效果差,必须有良好的煮练效果。 但涤纶不耐高温强碱,很难获得良好的 煮练效果。但可用于深色品种。
n 亚漂:用于涤棉混纺织物漂白有独特的 优点。白度“晶莹透亮”,对棉纤维损 伤小,手感柔软,去杂好,可煮漂一浴。 但对人体有危害,对设备腐蚀严重,不 是一种理想工艺。
n 工作液配制(g/L)
n 100%H2O2
5±2
n 35%Na2SiO3 7±3
n 渗透精练剂 1~2
n NaOH
适量(调PH=10.5~11)
n 氧-氧双漂、亚-氧双漂、氯氧双漂
PPT文档演模板
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高温高压汽蒸法
PPT文档演模板
n 采用特殊高温高压设备进行生产
n 温度
130-142℃

混纺织物的前处理—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

混纺织物的前处理—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
(3)两种纤维都需要但又不能使用同一条件者,只能先进行对一方 有用,另一方影响较小的工艺,然后再进行对另一方有用,对这一方 影响较小的工艺。如增白、染色等。
由于涤纶和棉的化学属性差异较大,所以很难制订出理想的生产 工艺。有些工艺只能做到大体上对另一方无害或少害。
涤/棉织物在烧毛前必须保持平整、干燥、无油污斑渍,否则烧毛不尽或是油 污在高温时进入涤纶内部而造成疵点。烧毛后,干布落布温度必须保持在 50℃以下。在生产运行中应经常注意落布质量,以便随时调整车速、火口角 度及其他工艺参数,防止烧毛不匀、烧毛过度、手感发硬。烧毛后,要求达 到3~4级质量标准。门幅收缩不得超过2%。
工艺条件:
浸轧温度
30℃
轧余率
80%~90%
汽蒸温度
142℃
汽蒸时间
60s
涤纶的定形方法主要采用在张力状态下的加热 定形。热定形后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形态稳定性 、平挺度、弹性手感,改善起毛和起球现象, 同时染色性能也产生一定的变化。
涤/棉织物在2%~4%的超喂条件下进入针铗定形机。
必须通过控制针铗链间距来调节织物幅宽,一般情况是, 在定形机上拉幅的幅宽要比成品大2~3cm。
涤/棉织物上浆剂,我国主要采用聚乙烯醇和淀粉的混合浆料,两者比例不 等,上浆率控制在12%左右。
涤/棉织物的退浆要求退浆率在80%以上,布上残浆必须控制在1%(布重 )之下。
涤/棉织物的退浆方法有生物化学法、碱法和氧化法,此外还有发展中 的溶剂退浆法。此外溶剂退浆也可以和酶退浆混用。酶溶解在溶剂乳液的水 相中,协同退除淀粉和合成浆料。
2~5 g/L
浸轧煮练液,保持70%的煮练液(按织物重量),在85~90℃作
用1h后水洗。
为了缩短工序,便于连续生产,退浆、煮练、漂白可合并进行。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与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与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与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品种类越来越多,其中涤棉混纺织物在服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也会逐渐变得老旧无用,但它们仍然可以被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因此,如何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进行高效的分离与高值化利用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技术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技术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目前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方式。

1、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手动拆卸和机械拆解。

手动拆卸通过人工拆卸来分离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和棉纤维,但存在分离效率较低、工作条件劣等弊端。

机械拆解主要是通过机械设备完成分离过程,分为机械撕毁和机械剪切两种方式。

光机械撕毁不能有效地分离涤纶和棉纤维,而机械剪切技术对棉纤维的切割效果显著,但对涤纶纤维的切割难度较大。

2、化学法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和棉纤维的物理性质以实现分离效果。

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处理涤棉混纺废弃物可以使其中涤纶分解溶解,棉绒在水中静置沉淀而实现分离。

但由于化学处理过程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是否适宜实际应用并需要考虑。

3、生物法生物法主要是应用微生物或酶类等生物体或生物制品,能够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分解和转化涤棉混纺废弃物中的棉纤维和涤纶。

生物法处理过程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高效等优点,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关于反应速率和反应物质浓度等的优化。

二、废旧涤棉混纺织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高值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回收再利用和能源利用等方面。

1、回收再利用涤棉混纺织物在生产中的原材料中所需比例不一,制品的处理也不完全相同,因而所产生的回收品种比较复杂。

涤棉混纺织物含有两种不同性质和性能的纤维,其在回收后再利用制作纺织品仍然很难达到原有的品质,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实现技术改良。

2、能源利用能源利用包括热能利用和化学能利用。

涤棉混纺工艺

涤棉混纺工艺

涤棉混纺工艺涤棉混纺工艺是一种将涤纶纤维与棉纤维混合使用的纺织工艺。

涤棉混纺面料既保留了棉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又具备了涤纶纤维的耐磨性和抗皱性,因此在纺织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涤棉混纺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纤维原料的选择、纺纱、织造和后整理等。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涤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混合。

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抗皱性,而棉纤维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在选择纤维时,需要根据面料的用途和要求,确定混纺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接下来是纺纱工艺。

涤棉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与纯棉或纯涤纶的纺纱工艺类似,但相比之下要更加复杂。

在纺纱过程中,需要克服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的差异,保持纤维的均匀度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纺纱工艺控制,可以获得质量稳定、结构均匀的混纺纱线。

织造是涤棉混纺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在织造过程中,需要根据面料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织造机型和织造工艺。

同时,还需要调整纱线的密度和张力,保证织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涤棉混纺织物的织造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控制和操作。

织造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整理工艺。

后整理主要包括预缩、热定型、整理和染色等环节。

预缩是为了减少织物的收缩率,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热定型是为了使织物具备一定的抗皱性和形状记忆性。

整理是为了提高织物的手感和外观效果。

染色是为了赋予织物丰富的色彩,增加织物的价值和吸引力。

涤棉混纺工艺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涤棉混纺织物既具备了棉纤维的舒适性和透气性,又具备了涤纶纤维的耐磨性和抗皱性,既保暖又耐穿。

其次,涤棉混纺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和稳定性,不易褪色和变形。

此外,涤棉混纺织物还具备良好的柔软度和光泽度,触感舒适,外观美观。

然而,涤棉混纺织物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的差异,涤棉混纺织物的抗皱性和耐热性较差,容易起皱和变形。

另外,涤棉混纺织物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注意纤维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差异,以避免色差和染色不均的问题。

涤棉混纺工艺是一种将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合使用的纺织工艺。

棉织物的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及探讨

棉织物的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及探讨

棉织物的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及探讨摘要:印染加工过程中棉织物的前处理能耗、污染负荷和水耗最大,其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烧碱。

本文通过分析棉织物上存在的各种杂质和烧碱及酶制剂对这些杂质作用并采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相结合开发无烧碱前处理工艺。

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无烧碱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短,能耗、水耗和废水的COD值大大降低,生产效率高,是低碳时代实现低能耗棉织物前处理的有效途径[1]。

本文通过对纯棉织物传统的烧碱氧漂工艺和新型练漂剂氧浴宝“一浴法”工艺进行了比较 ,重点介绍了练漂剂氧浴宝“一浴法”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应用,并进行了工艺原理和技术经济的分析与比较。

生产实践证明练漂剂氧浴宝“一浴法”前处理工艺具有节能环保 ,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势,处理后的织物可以达到传统工艺的白度和毛效 ,撕破强力好于传统工艺[2]。

关键词:短流程棉织物氧浴宝酶1.前言1.1前处理简介纺织纤维不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本身或多或少都含有杂质,尤其是天然纤维含杂较多、较复杂,而且纤维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各种浆料,沾染了油污。

这些杂质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了织物的润湿性和白度,并使织物手感粗糙,妨碍染色及印花过程中染料的上染,影响色泽鲜艳度和染色牢度。

因此,无论是漂白、染色或印花产品,一般都需要进行前处理[3]。

前处理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纤维上所含有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使纤维充分发挥其优良品质,使织物具有洁白的外观、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渗透性,以满足使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前处理过程一般包括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和热定形等工序。

其中,除烧毛和热定形必须以平幅加工处理外,其他过程均可以绳状或平幅的形式加工。

具体加工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原布品种和后续加工的要求而定。

就棉而言,前处理的过程主要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3棉织物的前处理工

3棉织物的前处理工

D、氧化剂退浆 氧化剂退浆适用于以PVA以及PVA为主与其
它浆料混合上浆的合纤纯纺及混纺织物。退浆迅 速且效果好,并有部分漂白作用。 E、双氧水-烧碱退浆法对纤维素纤维有部分损 伤;用料多,成本高 2、煮练 A、煮布锅煮练
工艺程序:轧碱--进锅--煮练--水洗 注意事项:轧碱前布含水率力求减少,以免冲淡 碱液;煮练用水硬度超过120ppm时,应先用磷 酸三钠软化后使用;练液应定量加入,不宜过多 在蒸汽供应不足时更需注意。加压煮练起压前, 锅内空气必须排尽,以免产生氧化纤维素。煮
B、碱退浆 碱退浆用于以化学浆料(如PVA等)上浆以
及化学浆料为主与其它浆料混用上浆的各类织 物,用于以淀粉或淀粉为主、上浆率较低的织 物。 碱退浆优缺点:酶酸退浆烧碱可利用煮练 或丝光废碱,成本低;可除去棉纤维上的部份 杂质。用淀粉上浆织物碱退浆的效果不如酶退 浆。 C、碱酸退浆
用于淀粉及淀粉为主与其它浆料混合上浆的 棉布,用于含杂较多的棉布,如低级棉布等;用 于对渗透要求较高的紧密织物,如府绸等。碱 酸退浆优缺点:去除棉纤维杂质及矿物质效率 较高,并能提高半制品白度和吸水性;半制品 周转时间较长;适宜于绳状加工。
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
孙文虎讲师制作 版权所有 谢绝复制
退浆、煮练、漂白工艺
一、名词解释及一般工艺要求 1、退 浆 退浆是织物练漂前的重要过程,它不仅可去除
织物上的浆料,而且可除去棉纤维上的部份杂质。 退浆应根据织物上浆料组成成分和产品特点选择, 以提高退浆效果。织物经退浆后,一般要求退浆率 在80%以上,或织物上残浆量少于1%。
煮练不透;漂后脱氯不净;漂后水洗 水质不纯。
漂前织物上有铁锈;漂白过程中与铁 器接触;一些存水或用纱布过滤用 水,化学品及水中带入铁质。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前处理汇总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前处理汇总

20 2、连续式碱减量加工 平幅方式 NaOH 汽蒸温度 时间 1、织物力学性能 2、织物空隙率 3、织物的染色性
0.27~0.4kg/L 110~130 ℃ 3~5min
碱减量加工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21 ATYC公司的间歇式转笼特殊整理机
聚酯减量工艺
22
五、涤纶织物的热定形
目的:热定形是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织物保持一
28
2.退浆: 涤棉混纺织物的上浆剂,我国目前采用以
聚乙烯醇为主的混合浆料。在各种浆料中,聚乙烯醇 的退浆是比较困难的,可采用热碱退浆或氧化剂退浆。 热碱退浆工艺为:织物浸轧80 ℃的含烧碱5~10 g/L的溶液→堆置或汽蒸30~60 min →热水或冷水洗 涤至织物上的pH值为7~8。 氧化剂退浆工艺为:织物浸轧含H2O2 4~5 g/L、 适量烧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汽蒸→热水洗 →冷水洗。
31
由于涤纶耐碱性差,不可能进行充分的煮练,而漂 白剂具有去杂能力。因此,涤棉织物退浆、煮练、漂 白三道工序应统筹考虑,根据不同品种和加工要求, 采用一步、二步或三步法工艺。 (1)漂白涤棉织物产品:亚-氧双漂工艺、碱煮-氧 -氧双漂工艺。 (2)中浅色涤棉织物:亚漂工艺、碱煮-氧漂工艺、 碱煮-氧-氧双漂工艺。 (3)深色涤棉产品:碱煮-氧漂工艺、碱煮-氯漂工 艺。
17 四、涤纶织物的碱减量加工 目的:获得真丝绸般柔软的手感、柔和的光泽、较好的悬 垂性和保水性,滑爽而有弹性。一般减量率为15% ~20%。
减量率 碱处理前织物重量 碱处理后织物重量 100% 碱处理前织物重量
碱减量加工的影响因素: NaOH的用量: 随碱浓度增大,减量率差距增加;氢氧化 钠用量为8%,减量率为19.2%。 促进剂:加快碱对涤纶分子的分解反应。阳离子表面活 性剂1227。

涤棉针织物分散直接染料两浴浸染法工艺设计

涤棉针织物分散直接染料两浴浸染法工艺设计

涤棉针织物分散直接染料两浴浸染法工艺设计染整912 潘梅09201316 1产品特点涤棉针织物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然,膨松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能满足人民对针织物内衣外穿的要求。

涤棉混纺织物,既具有纤维素纤维吸湿透气的功能,又具有涤纶良好的保型性,极佳的悬垂性,免烫性和染色牢度,深受人们的喜爱。

2工艺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练漂→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成品3工艺内容(1)坯布准备①坯布规格:线密度14.5tex×2,幅宽150cm,平方米重180g∕m2。

②坯布检验:物理指标:原布幅宽、平方米重,纱的线密度和强力等。

外观疵点:纱的质量,油污纱,破洞,漏针等织造过程中形成的此病。

抽取其总量的10%左右,也可以根据原布的质量情况和品种要求适当增减。

○3配缸:翻布:为防止流通过程中的污渍和正面染色疵点(色渍和擦伤等)的产生,所有坯布应以反面朝外为原则。

配缸依据:应依据设备容量而定,常把同规格、同工艺的坯布划分为一类进行分批。

按照机器生产能力和所要加工品种的任务,将相同规格和加工工艺的针织物配缸,并计好重量,以便染料加入时准确计量。

注意事项:配缸时将坯布翻摆在堆布板上,同时将两个布头拉出,布头不能漏拉,并做到正反一致。

○4缝头:将配缸针织物逐匹用缝纫机缝接,使所要加工的针织物头尾相连,以便在溢流染色机中均匀循环加工。

缝头要求:平整、坚牢、边齐、针脚疏密一致,不漏针和跳针。

或布头打4个均匀结头,使布面受力尽可能均匀。

(2)烧毛①烧毛目的:纤维在纺纱、并线和织造中经受的摩擦,使布面形成长短不一的绒毛,它不仅`使织物表面不光洁、影响外观、容易玷污,同时给染整加工带来麻烦.烧毛就是要烧去长短不一的绒毛,提高织物的光洁度。

②烧毛原理:烧毛是原布以平幅状态迅速地通过火焰或灼热的金属表面,利用绒毛与布身升温速度不同的原理把表面绒毛烧去,而织物本身不受损伤。

○3烧毛方式选择:气体烧毛机,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3.第三章 棉织物的前处理

3.第三章 棉织物的前处理

淀粉的主要性能: 直链淀粉微溶于水,遇碘呈深蓝色;支链淀粉则难溶于 水,遇碘呈紫红色 热水中发生膨化,直链淀粉溶液黏度较小,支链淀粉溶 液黏度较大 低温下,在烧碱溶液中发生剧烈膨化 高温及有氧存在时,碱也能使淀粉分子链中的苷键断裂, 聚合度降低,黏度下降 遇酸,苷键发生水解,形成分子量较小、黏度较低和溶 解度较高的可溶性淀粉、糊精等中间产物,最后水解成 葡萄糖 遇氧化剂会被氧化分解 淀粉酶对淀粉也有水解作用
棉织物前处理的主要工序: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幅、轧水、 烘干、丝光
第一节
原布准备

坯布(原布):来自织造厂未经染整加工的织物
原布准备的内容:原布检验、翻布、缝头

一、原布检验
目的: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促进纺织厂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内容:物理指标检验
(长度、幅宽、质量、经纬纱的规格、密度、强力等 )

聚乙烯醇的退浆方法:
热水退浆、 碱退浆、 氧化剂退浆
3.聚丙烯酸类(PA)——是一类水溶性优良的合成高分子物, 是丙烯酸类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共混物的总称

生产上常用的丙烯酸类浆料是含固量约在15%~50%的水 分散性乳液或溶液,呈白色或带蓝光的乳白色胶体状 主要性能: 具有一定的水溶性 对酸较稳定 对碱很不稳定 在双氧水的作用下可发生降解


煮布锅煮练,则以煮布锅的容布量为依据
绳状连续练漂加工,则以堆布池的容量为准 平幅连续练漂加工,一般以十箱为一批
【分箱】 目 的:便于布匹在加工过程中的运输 原 则:按照布箱大小、原布规格和便于运输而定 绳状双头加工,分箱数应为双数 卷染加工,每箱布能分解成若干整卷为宜
【打印】 目 的:便于识别和管理,避免将工艺和原布品种搞错 印记内容:原布品种、加工类别、批号、箱号、发布日 期、翻布人代号等 印记位臵:离布头10~20cm 印油要求:耐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化学药品; 耐高温,快干,不沾污布匹

涤棉混纺工艺流程

涤棉混纺工艺流程

涤棉混纺工艺流程
涤棉混纺是一种常见的纤维混纺工艺,通过将涤纶和棉纤维进行混合纺和加工,使得最终产品具有涤纶和棉纤维的双重优点,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耐磨性。

下面将介绍涤棉混纺的工艺流程。

涤棉混纺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原料处理、纺纱和织造三个环节。

首先是原料处理。

涤棉混纺的原料主要是涤纶和棉纤维。

涤纶是由聚酯纤维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棉纤维则是天然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在原料处理的环节中,将原料进行精选和净化处理,去除杂质和控制纤维长度,以确保后续的纺纱和织造工艺的顺利进行。

然后是纺纱。

纺纱是将原料纤维进行加工和组织,形成适合织造的纱线。

在纺纱的过程中,将涤纶和棉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行混纺,以确保纱线均匀混合。

经过混纺后的纱线,经过拉伸、延伸和捻合等处理,使得纱线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是织造。

织造是将纺纱好的纱线进行编织成织物的过程。

在织造的环节中,涤棉混纺织物通常采用空中喷水织机进行织造。

织造过程中,将纱线穿入织机中的织布机撬扎机构,经过经纱和纬纱的交替运动,形成织物的网状结构。

织造完成后,将织造好的织物进行整理和熨烫,使其具有平整的外观和良好的手感。

除了以上的工艺流程,涤棉混纺还需要经过染色和后整理等环节,以增强织物的色彩、防皱和防缩性能。

总之,涤棉混纺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纺纱和织造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的完善和操作的合理性,可以生产出具有涤纶和棉纤维双重优点的涤棉混纺织物。

涤棉混纺织物具有吸湿性、透气性和耐磨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涤棉织物低碱短流程前处理

涤棉织物低碱短流程前处理
关键词 :前处理 ; 助剂 ; 涤棉 织物
中 图分 类 号 : S9 .4 T 12 7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0 0— 0 7 2 1 )2—0 1 O 10 4 1 (0 0 2 0 7一 3
Lo . l a is o tne r te t e to o y s e — o t n f b i w a k l h r e d p e r a m n f p l e t r c to a rc Y N ag 。 H N igkn L O D n —og , U G omn , H N ub A G F n Z E GQ n—ag , U e ghn2 D a— i Z O GY ・o

染 (0 0No2 ) 2 1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5生产孜术 9
.。 . 。 .o .。 .
涤棉织物低碱短流程前处理
杨 方 郑 庆康 罗灯 洪 杜 高敏 钟 育波 , , , ,
(. 1 四川 大学 轻纺与食品学院 , 四川 成都 6 06 ; .中 国纺织科 学研 究院北京 中纺化 工 10 5 2 股份有限公 司, 京 10 2 ; .汕头市创新德美4 r 限公 司,广 东 汕头 5 5 4 ) 北 0 05 3 b_有 - 1 1 1
硫酸亚铁 6 g L 水玻璃 2g L 促进 剂 B 142 / 。该工艺前 处理 的效果 与传统工 艺接 近 , 0m / , / , F0 0g L 退浆 率可达 9 % 以上 , 0 毛效达 9e /0m n 白度 > 1相 比传统工艺可省去多道工序 , r 3 i, a 9, 低碱且节能节水。

要: 采用新 型的低碱短流程前处理配方和工艺对涤棉混纺织 物进行前处理 , 并与传统工艺进行 比较 。通

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的理化性质不相同,在染整加工时,两者应兼顾,纤维混纺比例不同时应有相应的工艺。

由于目前涤棉混纺织物是在棉织物染整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及设备安装路线也大体相似,因此带来一些不便之处,分述于下。

1.原布准备2.烧毛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是先烧毛后退浆、煮练。

涤/棉织物虽然也将烧毛列在退煮之前,但可能带来不利之点,如聚酯纤维没有来得及烧掉,受高热形成小溶珠散布在织物表面,在用某些分散染料染色时会因此产生色点;涤/棉织物常用PVA 浆料上浆,经烧毛高温作用后退浆时PVA 较难退掉,织物上油污也将会固着,影响织物白度。

但由于坯布烧毛的工序顺当,管理方便,烧毛机的清洁要求不高,除了个别漂白涤/棉品种在练漂后烧毛,及个别深色卡其在染后烧毛外,坯布烧毛仍是切实可行的。

烧毛时布身温度要求低于180℃,温度过高,则布幅收缩过大,手感发硬粗糙,强力下降甚至脆损。

对稀薄、网眼、提花织物更应引起注意。

烧毛设备仍以气体烧毛机为好,用于涤/棉织物的烧毛机火口上方有冷流水辊筒,烧毛时织物在辊筒上包绕,可吸去布身热量,降低布身温度。

火口还可转动,针对不同织物采取不同的火口角度,如切线烧毛、透烧、直烧等。

烧毛后落布时布身温度应在50℃以下,可用冷风或绕经大冷水辊降温或喷雾降温。

干落布应加装静电消除器以免落布上齐,或者织物被卷绕到落布架上。

3.碱缩涤棉的碱缩工艺与纯棉相似区别在于处理条件缓和,由于涤纶的耐碱性较棉差,特别是在高温碱性条件下,涤纶容易发生水解,所以涤棉针织氢氧化钠浓度一般为90-160g/l 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控制在60—70℃,因为温度较高易造成水解。

• 90—160g/lNaOH •室温浸湿5-20min。

4.退浆涤棉混纺织物多用PVA 及其混合浆料上桨,退浆时可采用碱退浆。

碱退浆工艺用烧碱5~1Og/L,润湿剂适量,80℃轧碱后堆置0.5~1h,热水(80~85℃)冲洗,冷水洗。

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及设备

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及设备

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及设备棉织物前处理须经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工序,工艺流程较长,使用的设备也多。

经过这些加工过程,可以除去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及纺织过程中带来的浆料污物,获得纯净的棉织物,为后续印、染工序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在棉织物加工中,烧毛与丝光必须以平幅状态进行,其它过程用平幅或绳状均可,但厚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仍以平幅加工为宜,以兔生成折皱,影响染色加工。

各工序加工要求及有关设备分述于下。

1.坯布准备与烧毛(1)坯布准备包括坯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缝头。

坯布准备工作在原布间进行,经分箱缝头后的坯布送往烧毛间。

坯布检验率一般在10%左右,也可根据工厂具体条件增减。

检验内容为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物理指标如匹长、幅宽、重量、经纬纱密度和强度等;外观疵点如缺经、断纬、斑渊、油污、破损等。

经检验查出的疵点可修整者应及时处理。

严重的外观疵点除影响印染产品质量外,还可能引起生产事故,如织入的铜、铁等坚硬物质可能损坏染整设备的轧辊,并由此轧破织物,产生连续性破洞。

对于漂白、染色、印花用坯布,应根据原坯布疵点情况妥善安排。

翻布时将织厂送来的布包(或散布)拆开,人工将每匹布翻平摆在堆布板上,把每匹布的两端拉出以便缝头。

布头上可漏拉,摆布时注意正反面一致,也不能颠倒翻摆。

翻布的同时进行分批、分箱。

此时将加工工艺相同、规格相同的坯布划为一类,每批数量根据设备加工方式而定,如采用煮布锅煮练,则以煮布锅的容布量为一批;采用绳状连续练漂时,则以堆布池容量分批;采用平幅连续练漂时,通常以十箱布为一批。

目前国内印染厂布匹运输仍使用堆布车(布箱),每箱布的多少可根据堆布车容量为准。

由于绳状练漂是双头加工,分箱成双数。

每箱布上附一张分箱卡片,标明批号、箱号、原布品种、日期等,以便管理检查。

每箱布的两头距布头10~20cm 处打上印章,打印油必须具有快干性,并能耐酸、碱、氧化剂及蒸煮。

打印油都用碳黑与红车油自行调制。

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及设备

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及设备

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及设备棉织物前处理须经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工序,工艺流程较长,使用的设备也多。

经过这些加工过程,可以除去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及纺织过程中带来的浆料污物,获得纯净的棉织物,为后续印、染工序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在棉织物加工中,烧毛与丝光必须以平幅状态进行,其它过程用平幅或绳状均可,但厚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仍以平幅加工为宜,以兔生成折皱,影响染色加工。

各工序加工要求及有关设备分述于下。

1.坯布准备与烧毛(1)坯布准备包括坯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缝头。

坯布准备工作在原布间进行,经分箱缝头后的坯布送往烧毛间。

坯布检验率一般在10%左右,也可根据工厂具体条件增减。

检验内容为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物理指标如匹长、幅宽、重量、经纬纱密度和强度等;外观疵点如缺经、断纬、斑渊、油污、破损等。

经检验查出的疵点可修整者应及时处理。

严重的外观疵点除影响印染产品质量外,还可能引起生产事故,如织入的铜、铁等坚硬物质可能损坏染整设备的轧辊,并由此轧破织物,产生连续性破洞。

对于漂白、染色、印花用坯布,应根据原坯布疵点情况妥善安排。

翻布时将织厂送来的布包(或散布)拆开,人工将每匹布翻平摆在堆布板上,把每匹布的两端拉出以便缝头。

布头上可漏拉,摆布时注意正反面一致,也不能颠倒翻摆。

翻布的同时进行分批、分箱。

此时将加工工艺相同、规格相同的坯布划为一类,每批数量根据设备加工方式而定,如采用煮布锅煮练,则以煮布锅的容布量为一批;采用绳状连续练漂时,则以堆布池容量分批;采用平幅连续练漂时,通常以十箱布为一批。

目前国内印染厂布匹运输仍使用堆布车(布箱),每箱布的多少可根据堆布车容量为准。

由于绳状练漂是双头加工,分箱成双数。

每箱布上附一张分箱卡片,标明批号、箱号、原布品种、日期等,以便管理检查。

每箱布的两头距布头10~20cm 处打上印章,打印油必须具有快干性,并能耐酸、碱、氧化剂及蒸煮。

打印油都用碳黑与红车油自行调制。

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

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水、节能、环保已成为印染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开发和应用节水、节能的新型前处理及增白工艺对环境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涤棉混纺织物在印染行业中占比很大[1],对涤棉织物的前处理及增白工艺较成熟,一般的前处理及增白工艺流程为:烧毛→退浆→烘干机轧涤增白剂→定形(190℃,30s )→丝光→退浆机棉增白→拉幅上柔软。

该工艺存在加工机台多、时间长、效率低、能耗高的缺点。

如果选用涤棉荧光增白剂同时对涤棉织物进行增白,即直接将增白剂加入到退浆工艺中,工艺流程为:烧毛→丝光→退浆机涤棉增白→定形→拉幅上柔软。

该工艺流程短,可提高效率,节约能源。

目前,涤棉混纺织物的增白一般采用热熔染色法。

传统的涤棉增白工艺先对涤纶进行增白,涤纶增白剂的定形温度为180~200℃,通过高温作用加速纤维分子链的运动,使增白剂扩散进纤维,从而染透纤维并具有较高的上染率[2]。

由于涤棉混纺织物在200℃的高固色温度下会泛黄,所以在后续工艺中需加入棉织物荧光增白剂来弥补白度不足的缺陷。

此工序成本高、流程长、操作复杂。

本项目采用可以同时对涤棉织物进行增白的荧光增白剂BLANKO⁃PHOR ®TC ,可对涤棉混纺织物一浴增白,烘干织物摘要介绍了涤棉混纺织物的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在织物的前处理过程中,实现退浆、漂白、增白的过程,缩短织物增白生产工艺流程,降低成本。

结果表明,涤棉混纺织物经过该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处理,能获得优异的增白效果。

关键词涤棉混纺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低温增白中图分类号:TS192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21)04-0040-03Whitening process of polyester/cotton fabric with high efficiency short process pretreatmentAbstract The high efficient short process pretreatment whitening process of polyester/cotton blended fabric was in-troduced.In the pretreatment process of fabric,the desizing,bleaching and whitening could be realized to shorte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fabric whitening and reduce the co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cellent whitening effect of polyester/cotton blended fabric could be obtained after the short pretreatment process.Key words polyester/cotton blended fabric;high efficiency short process;pretreatment;low temperature whitening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收稿日期:2020-08-12基金项目:山东省短流程印染新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鲁科字(2014)170号]作者简介:刘晓敏(199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节能减排短流程技术研究。

涤棉混纺针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

涤棉混纺针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
L j Bo
( Gu a n g z h o u Z h o n g f u y i ma n Dy e Co . ,L t d . ,Gu a n g z h o u,Gu a n g d o n g 5 1 0 4 2 5,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e o n e — — b a t h o n e — — s t e p d y e i n g a n d i f n i s h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p o l y e s t e r — — c o t t o n b l e n d e d k n i t t i n g  ̄b i t c wa s
在 前处理 中, 可 以使 用 煮 练 生 物 酶VC进 行 生 物 酶 低 温 ( 5 5 o C) 煮练 , 以减 少加 工 时 间 、 能耗 和 污 染 : 合 理
选 用 中性 活 性 染料 和 分 散 染料 可 以 实现 涤 、 棉 的同浴染色: 最 后 在 染 色机 内对 织 物进 行 柔软 处理 . 并在 定
i n t r o d u c e d .c o mp a r e d t h a t w i t h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t w o - b a t h t wo - s t e p d y e i n g a n d f i n i s h i n g p r o c e s s .I t i s f 0 u n d t h a t i n t h e p r e t r e a t me n t o f t h e o n e - b a t h o n e - s t e p d y e i n g a n d in f i s h i n g p r o c e s s ,s c o u i t n g b i o — e n z y me VC c a n b e u s e d t o r e d u c e t h e t r e a t i n g t i me, l e s s e n t h e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a n d p o l l u t i o n .C o t t o n a n d p o l y e s t e r c a n b e d y e d i n o n e

为什么要加强对涤棉混纺交织物的前处理_

为什么要加强对涤棉混纺交织物的前处理_

问与答问:为什么要加强对涤棉混纺交织物的前处理?答:对涤棉针织物和梭织物染色时,出现相同的棕褐色染疵斑点,经试验分析,发现大多与前处理不当有关。

涤棉混纺交织针织物前处理大多在喷射溢流染色机上进行,通常在碱性介质中,添加螯合分散剂、精练剂和净洗剂等表面活性剂,经100 60m i n处理(染浅色加3~5g/L H2O2 ,以增加色泽的鲜艳度),水洗后仍在原机上染色。

而梭织物前处理大多采用冷堆,或在平洗轧车上进行,然后在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上染色。

传统加工认为,涤棉混纺织物无论配比如何,其前处理比纯棉或纯涤纶织物容易,其实不然。

一般,原棉上含有6%~7%蜡质、脂肪、果胶和半纤维素(即不成熟的纤维)等杂质,若原棉的等级较低,则杂质含量还要高;加之经纱上的浆料,涤纶上3%~5%低聚物,以及纺丝和织造过程中的油剂等,其前处理有一定难度。

要去除原棉上的杂质,不仅要有足够的碱剂,同时还必须加入防止返沾的精练剂。

但如果碱剂加入过多,会使涤纶产生减量(剥皮),反之碱剂少,难以除净杂质。

梭织物上的浆料为3%~4%,特别是混合浆料中的化学浆,在织物上剩余3%~5%就会影响染色质量,主要是染斑。

实践中,化学浆料的去除主要靠高温。

涤纶中的低聚物耐碱性较差,在高温高压条件下(130 0.18Pa)会不断地溶落下来,游离在染液中与染料发生聚集,一旦吸附在织物上或沾附在染机内壁就很难去除,尤其在烘干或热定形后,根本无法去除。

在生产实践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前处理,既不能影响织物的强度和手感,又要把织物上两种纤维的杂质去净。

在生产中有效防止染色疵病的产生,除了要加强对混纺交织物的前处理,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前处理处方工艺条件混纺交织物的前处理,一般将传统工艺与低温助剂相结合为好。

织物29.5tex涤棉(40/60)双线汗布色泽玫红前处理处方/(g/L)低温练漂剂QR20100.8低温练漂剂QR20112.0低温练漂剂QR20200.3527.5%H2O2/(mL/L)8注:上述3种低温练漂剂均系上海祺瑞化工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的理化性质不相同,在染整加工时,两者应兼顾,纤维混纺比例不同时应有相应的工艺。

由于目前涤棉混纺织物是在棉织物染整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及设备安装路线也大体相似,因此带来一些不便之处,分述于下。

1.原布准备
2.烧毛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是先烧毛后退浆、煮练。

涤/棉织物虽然也将烧毛列在退煮之前,但可能带来不利之点,如聚酯纤维没有来得及烧掉,受高热形成小溶珠散布在织物表面,在用某些分散染料染色时会因此产生色点;涤/棉织物常用PVA 浆料上浆,经烧毛高温作用后退浆时PVA 较难退掉,织物上油污也将会固着,影响织物白度。

但由于坯布烧毛的工序顺当,管理方便,烧毛机的清洁要求不高,除了个别漂白涤/棉品种在练漂后烧毛,及个别深色卡其在染后烧毛外,坯布烧毛仍是切实可行的。

烧毛时布身温度要求低于180℃,温度过高,则布幅收缩过大,手感发硬粗糙,强力下降甚至脆损。

对稀薄、网眼、提花织物更应引起注意。

烧毛设备仍以气体烧毛机为好,用于涤/棉织物的烧毛机火口上方有冷流水辊筒,烧毛时织物在辊筒上包绕,可吸去布身热量,降低布身温度。

火口还可转动,针对不同织物采取不同的火口角度,如切线烧毛、透烧、直烧等。

烧毛后落布时布身温度应
在50℃以下,可用冷风或绕经大冷水辊降温或喷雾降温。

干落
布应加装静电消除器以免落布上齐,或者织物被卷绕到落布架上。

3.碱缩涤棉的碱缩工艺与纯棉相似区别在于处理条件缓
和,由于涤纶的耐碱性较棉差,特别是在高温碱性条件下,涤
纶容易发生水解,所以涤棉针织氢氧化钠浓度一般为90-160g/l 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控制在60—70℃,因为温度较高易造成水解。

• 90—160g/lNaOH •室温浸湿5-20min。

4.退浆涤棉混纺织物多用PVA 及其混合浆料上桨,退浆
时可采用碱退浆。

碱退浆工艺用烧碱5~1Og/L,润湿剂适量,80℃轧碱后堆置0.5~1h,热水(80~85℃)冲洗,冷水洗。

水洗时水量要充分,防止退下的浆料重新吸附到织物上,影响染色,退浆率要求达到80%。

氧化剂退浆可用亚溴酸钠1~2g/L,
pH9.5~10.5,室温浸轧后堆15~2Omin,用3~5g/L 烧碱于85~90℃碱洗,再用热水、冷水洗净。

也可用烧碱—过氧化氢液退浆。

5.煮练涤棉混纺织物上浆料以PVA为主时,可以退煮一次进行,若是浆料以淀粉为主时,仍应经酶退浆后再煮练。

由于聚酯纤维耐碱性较差,煮练工艺应比棉织物煮练温和。

目前涤棉混纺织物煮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低浓度碱、高温汽蒸煮练工艺;另一种是碱浓度稊高、热堆置的工艺。

煮练设备以平幅汽蒸设备为主,绳状煮练容易造成折皱,一般不用,但也有少数工厂用绳状煮练处理印花用中薄型坯布。

目前生产上趋向用双氧水或亚氯
酸钠进行快速煮漂一浴法,已取得初步成功。

6.漂白涤棉混纺织物漂白主要是为了去除棉纤维中的天然色素。

氯漂仅用于深色涤/棉卡其的漂白。

氯-氧双漂工艺也可用于中、浅色品种的前处理。

亚漂去除棉籽壳能力强,对煮练要求不高,但受设备限制。

氧漂白度较好,不污染环境,对设备腐蚀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漂白方法。

氧漂常用碱—氧双漂工艺,即用过氧化氢(100%)5~7g/L,水玻璃(比重 1.4)7~10g/L、渗透剂及烧碱适量,pH值10.5~11,在100~102℃时汽蒸40~90min,然后再重漂白一次,两次工艺完全相同。

对漂白织物应在热定形前后各漂一次,并结合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的增白加工,棉增白宜放在第二次漂白时同浴进行。

7.丝光丝光是为了改善棉纤维的上染性能,考虑到聚酯纤维不耐高温强碱的作用,冲洗碱液及去碱箱温度不能高于80℃,丝光水洗后,布上带碱量应尽量减少,出布时pH 值控制在7 左右。

丝光设备可用布铗丝光机,也可以用直辊丝光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