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思考题.doc

合集下载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术语解释: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学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模拟法2、比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运用。

3、简述心理学的发展史及其理论流派。

4、简述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5、论述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名词解释:神经元反射反馈2、如何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是一种电化学过程?3、突触传递是通过哪两个过程完成的?4、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

5、如何理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动的相互拮抗作用?6、简述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7、简述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性。

8、简述内分泌系统及其机能。

第三章感觉1、名词解释:感觉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联觉2、识记视网膜的结构及其机能特点和网膜感光细胞的作用。

3、利用感觉的一般知识和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感觉现象。

第四章知觉1、名词解释:知觉定势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双眼视差似动现象诱导运动2、简述知觉与感觉的联系与区别。

3、单眼线索主要有哪些?4、运用知觉的相关知识,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1、名词解释:意识注意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分心注意分配注意转移随意后注意2、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

4、简述注意的基本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记忆1、名词解释:记忆语义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遺忘组块化内隐记忆外显记忆2、简述记忆系统。

3、简述感觉记忆的特点及功能。

4、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5、论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6、简述影响长时记忆提取的因素。

7、遺忘的规律是什么?根据这一规律,在学习中应该如何正确组织复习?第七章思维1、名词解释:思维表象想象概念推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创造性2、简述思维的特征。

3、简述思维的分类。

4、如何理解表象的直观性与概括性?5、创造想象有什么特点?6、专家和新手在问题解决中有哪些区别?7、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基础》课后练习题

《心理学基础》课后练习题

《心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导论一、单选题1. 重视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理论派别是()。

A.行为主义B.认知派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2. 在心理理论派别中,()主张用客观实证的方法去考查个体的外显行为,反对用内省法研究人内部的意识活动,试图用刺激一一反应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A.行为主义B.认知派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3. 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倡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心理学理论是()。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构造主义4. 在实验研究中,由实验组操纵的变量叫()。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5. 在实验研究中,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的反应叫()。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6. ()就是在实验者控制的情景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考察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访谈法7. 在自然情景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测量和纪录,以了解其心理的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访谈法8. 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情绪、人格特质、价值观、心理健康以及其它心理品质的方法是()°A.测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访谈法9.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A.公元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10.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判断题1. 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说明了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

2.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 注意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4. 意志和情绪一样,都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

()5. 科学心理学研究有严密、科学的方法和一套尽可能减少误差的收集和解释数据的程序,所以科学心理学与常识不同,与心理玄学也不一样。

()填空题1. 失言、笔误、梦等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 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一、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人的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活动的和。

4、记忆从内容划分有、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

5.情绪情感是在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6.人的意志的目的能否达到,决定性的因素是行动目的是否符合。

7.双趋冲突是指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吸引人们的目标时所产生的。

8.神经系统的三种特性是兴奋和抑制的、、。

9.俗话所说“秉性难移”是指人的特点,它具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

10.情感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理智感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

11.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面对,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2.教师的育人观的重点是回答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

二、名词解释1.创造能力 2.创造想象 3.创造性思维 4.道德感 5.定向反射6.发散思维 7.反射 8.非智力因素 9.感觉 10.感觉适应三、单项选择题1.现代科学心理的创始人是()。

A、华生B、马斯洛C、弗洛伊德D、冯特2.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紧张性和集中性D、紧张性和选择性3.平衡觉、运动觉和机体感觉属于()。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运动知觉D、空间知觉4、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时,头脑中重现出的天安门城楼形象是()。

A、再认B、回忆C、表象D、想象5、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记叫()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6.思维是以()为基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7.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8.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9.一个小孩得了虫牙,感到非常疼痛,但他又不肯就医。

新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新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心理学课后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答: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

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能形成对外界的映象,产生心理。

客观现实是指在人的心理之外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它们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通常为分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两者都是人类心理的源泉,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最终乃至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

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一方面也反映着个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

也就是说,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陈述和规定往往带有主观的色彩。

个人的经验也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当然,人们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水平,并且也要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

总之,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折射。

因此,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2、试述小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

答: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促进小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必需做到以下四点:①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人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原望就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就越能引起人们的有意注意。

②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在有意注意的过程中,外部环境有各种刺激物的干扰,内部又有自身机体某些状态和无关思想、情绪的干扰。

为了何持有意注意,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排除干扰,最重要的是发挥意志的力量,把注意保持在要完成的任务上。

③反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在智力活动中进行实际操作,是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

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心理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感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上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5.记忆:回忆,指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的事情在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6.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7.想象:想象也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是大脑对已有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9.情绪: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

10.意志:意志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的支配,调节个人的行为以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11.个性: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2.需要:需要时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

13.动机:动机是由特定目标与内在需要相结合而形成的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理倾向。

14.兴趣: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15.气质: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倾向性等特点。

16.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7.能力:能力是指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思考题1.1用列表的方法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心理过程:认知(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心理学现象意识过程:就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1.2“狼孩”的事例有何启示?狼孩的故事反映了心理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即社会性,狼孩脱离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心理随即发生改变。

公共《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公共《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公共《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度一、论述题1、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答: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相联系。

2、认知过程通过形象或者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情感通过体验来反应客观事物。

情绪情感会影响人的认知过程,而人对事物的不同认知也会影响情绪情感。

3、意志与认知的关系:认知是意志的前提。

意志具有目的性,人的目的性不是凭空产生而是认知活动的结果,意志能影响认知过程,人在进行各种认知活动时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困难则需要作出意志努力。

4、意志与情感的关系:首先,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其次,意志可以影响情感的发展,使情感服从励志。

2、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

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一)创设问题情境适当分析;(二)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分析;(三)适当开展竞赛,分析;(四)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分析;(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正确归因分析3、试分析自己的性格,并说明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4、试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答:一、家庭影响:1、家庭环境;2、家庭教育方式;3、家庭教育内容;4、父母的期望二、学校影响:1、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2、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艺术;3、学校环境;三、社会影响:1、社会风气; 2、社会环境; 3、大众传媒;四、学生自身原因:1、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4、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5、结合实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答:1、从学习任务的利用性价值来激发学习动机;2、提出明确要求和相应的期望;3、对学习结果给予及时清晰的反馈与评价;4、把表扬给予努力而不仅仅给予能力;5、注意安排评价、奖惩的频率;6、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6、以自身为例,分析自己性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手机版 简版心理学思考题

手机版 简版心理学思考题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有哪些类型?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

类型:1.学习动机来源:外部和内部动机;2 学习动机作用:近景和远景性动机;3. 学习动机活跃程度:辅助性和主导性动机;4. 学习动机性质: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有何关系?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的强度适中,学习效率也高;动机水平过弱或过强,学习效率也不高。

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水平提高而增强,直至达到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而上顶峰,之后随学习动机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从事较为简单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高的学习动机,从事较为复杂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低的学习动机。

三.分析比较不同取向学习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育意义。

主要有:1. 行为主义强化理论:认为强化可以同时用来解释操作性学习的发生和学习动机的引发。

动机被看作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推动力量,并用强化来解释学习动机的引起和作用。

其教育意义:现代学校中用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奖赏、表扬、竞赛等教育措施都是以强化动机理论为依据的。

2.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

具有以积极努力为标志;能够面对挫败;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其教育意义:应增强学生追求成功的倾向,排除害怕失败的消极心态,使学生以获得成功为快乐。

3. 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是一种从认知的视觉探讨动机的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其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做科学归因,发展学生平衡的控制结构,替代性的选择。

4.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指向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通常取决于人们的需要。

大致分为:1 基础需要;2 成长需要。

其教育意义: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根本上讲,是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心理学习题及思考题(含答案)

心理学习题及思考题(含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 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 (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 (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 (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 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 (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 (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11. (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普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普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普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复习心理学时,思考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思考问题并回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供几个普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并附上详细的解答。

希望这些问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知识。

1. 什么是经典条件作用?请描述其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

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存在。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多次重复将一个原本并不具有条件反射的刺激(无条件刺激,UCS)与一个本来没有引起反应的刺激(条件刺激,CS)同时呈现给实验对象,从而在实验对象身上建立起对条件刺激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CR)。

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实验者让实验对象接受多次无条件刺激的单独呈现,以建立起对无条件刺激的反射。

- 条件阶段:在这个阶段,实验者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同时呈现给实验对象,以建立起对条件刺激的条件反射。

- 测试阶段:在这个阶段,实验者只呈现条件刺激,观察实验对象是否产生条件反射。

2. 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阐述其中的四个发展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从无法思考的阶段逐渐发展到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的阶段。

他提出了四个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还没有形成内部表象,只能通过感觉和动作来和环境互动。

- 前运算阶段(两岁至七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内部表象,但他们的思维仍然受限于具体的观察和经验。

他们缺乏逻辑推理的能力,容易受到表象的干扰。

- 具体运算阶段(七岁至十一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一些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序列和数量概念的思考,但仍然只能适用于具体的实物或情境。

- 形式运算阶段(十一岁及以上):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进行抽象的思维,具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复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复习

第一部分绪论J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J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L 6、结合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二部分:学习心理.L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L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J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J 12、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J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L 8、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J J 6、简述卡芬顿(M。

V。

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J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J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第三部分认知学习。

J 10、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J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J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L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部分情感与行为规范的学习L 2、评述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L 7、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L 9、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J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J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J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L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

J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J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J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J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20170716 5E 20170902一、简答题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1、试分析学习与研究心理学的意义?师范生为什么必须学习心理学?
2、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

3、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何在?
4、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5、遗忘有哪些规律?遗忘原因分哪几种?
6、分析怎样组织复习才能有效克服遗忘?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记忆品质?
7、试分析分心的原因?怎样克服分心?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8、分析怎样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9、解决问题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因素有哪些?
10、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点?怎样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含创造思维)?
11、分析激情的正负作用及怎样控制和调节人的激情?
12、怎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调适不良情绪?
13、良好意志品质有哪些特点?怎样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14、分析了解气质差异在社会生活和教育上有什么作用?
15、分析性格和气质有什么关系?分析学生的性格的结构构成或差异
16、试分析人的能力差异及以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怎样才能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普通心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doc

《普通心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doc

《普通心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解释概念:心理学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实验法测量法2.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如何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3. 什么是意识?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4. 举例说明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 举例说明研究心理学应坚持的原则和方法。

6.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主要页献是什么?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1. 简述心理的实质。

2. 什么是反射?概述反射的种类。

3. 什么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哪些结构成分?4. 简述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5. 用事实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

6. 试分析人的心理实质。

第三章注意1. 解释概念: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转移。

2. 注意有哪些外部表现?3. 举例说明注意的类型。

4. 联系实际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注意品质。

5. 概述注意的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6. 什么是无意注意?影响无意注意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7. 什么是有意注意?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8. 什么是注意的广度?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哪些?9. 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它与注意的分散有什么区别?10. 什么是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11. 什么是注意的转移?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原因有哪些?12. 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注意效果?13. 教师应怎样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第四章感知觉1. 解释概念:感觉、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适应、联觉、错觉、幻觉、观察力。

2. 举例说明感受性变化的基本形式。

3. 举例说明知觉的基本特征及规律。

4. 谈谈观察力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5. 联系实际说明培养观察力应注意哪些问题。

6. 简述知觉的分类。

7.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8.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章记忆1. 解释概念:记忆、联想、遗忘、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逻辑记忆、追忆、表象、再认、回忆。

(完整word版)普通心理学思考题答案

(完整word版)普通心理学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答:(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分别介绍如下:①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②情绪和动机.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③能力与人格。

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心理的差异性。

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作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3)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只是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接触过心理学。

那些心理学家们能够一眼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够催眠,分析梦.心理学在我看来,是很神秘的一门学问。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答:(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②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大学生心理学思考题精选

大学生心理学思考题精选

大学生心理学思考题精选
大学生心理学思考题是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大学生心理学思考题:
1. 自我认知
- 你如何描述自己的个性特点?
- 你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
2. 情绪管理
- 面对挫折时,你一般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 你认为自己的情绪对生活的影响有多大?
3. 压力应对
- 你平时面对压力时,会采取哪些方法来应对?
- 你觉得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常犯的错误是什么?
4. 人际关系
- 你在与他人交往时,有何优点和不足之处?
- 你如何看待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
5. 自我成长
- 过去一年里,你最大的成长是什么?是如何实现的?
- 你对自己未来的成长有何期许?
6. 心理健康
- 你认为什么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 你有哪些方法来保持心理健康?
这些思考题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对自我
和他人的认知,以及探索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实现更好的人生目标。

请根据个人情况和兴趣选择其中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从
而促进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的提升。

心理学思考题答案(1)

心理学思考题答案(1)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内容细化一些)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内容:1、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3、心理状态,是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在一定的时限出现的某种相对持续的状态,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

2.请说明科学心理观的主要内容。

答: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即对心理实质的理解问题,是科学心理学必须首先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

(1)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

现代科学表明,那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2)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

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

(3)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附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其次,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第三,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最后必须指出,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3.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不同的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的。

强调内省法(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观点:强调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连续(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实验方法(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维特海默、柯勒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观点:人类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形式支配人的行为(6)、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一、论述题1>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答: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白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是人口觉地确立H的. 并根据H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H的的心理过程。

恬绪借感和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相联系。

2、认知过程通过形象或者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情感通过体验來反应客观事物.情绪情感会影响人的认知过程,而人对事物的不同认知也会影响情绪情感。

3、意志与认知的关系:认知是意志的前提。

意志具有H的性,人的H的性不是凭空产生而是认知活动的结呆,意志能影响认知过程,人在进行各种认知活动时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困难则需要作出意志努力。

4、意志与情感的关系:首先,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其次,意志可以影响情感的发展,使情感服从励志。

2、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枳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

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収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一)创设问题情境适当分析:(二)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分析:(三)适当开展竞赛,分析:(四)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分析;(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正确归因分析3、试分析自己的性格,并说明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4、试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答:一、家庭影响:1、家庭环境:2、家庭教冇方式;3、家庭教育内容:仁父母的期望%1.学校影响:1、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2、教师队伍的索质和教育教学艺术:3、学校环境:%1.社会影响:1、社会风气;2、社会环境;3、大众传媒;%1.学生口身原因:1、闭锁性与强烈交往盂要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4、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徳规范的矛盾5>结合实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答:1、从学习任务的利用性价值來激发学习动机;2、提出明确要求和相应的期望;3、对学习结果给予及时清晰的反馈与评价;4、把表扬给予努力而不仅仅给予能力;5、注意安排评价、奖惩的频率:6、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6、以自身为例,分析自己性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7>请论述并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很多需要,这些需要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系统。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类的需要山低到高分别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脚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白我实现的需要。

其屮,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只有一种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有一种需要才能产生。

8.试述品德不良学生的成因与矫正。

答:成因:一、外部的客观原因: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2、家庭教冇不当;3、学校丁作的失误;二、内部心理因素原因:1、道徳认识上的肤浅、片面、无知,甚至一定程度上的歪曲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2、一直薄弱.自制力不强•缺乏抗诱惑的能力:3、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矫正:1、改变认知,转变态度;2、创设情境,感化引导;3、锻炼意志,培养习惯;4、针对个性、因材施“矫冬5、总结经验,寧握技巧;9.为什么说情绪和情感是特殊的心理过程?请举例说明答: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

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屮,并彰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

但它不同于认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

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约于己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屮得到自己的表现。

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悄绪的本质内容。

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例子:情绪: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当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起來时,是多么的兴奋和喜悦:当ill•国受到敌人的蹂蹒和侵犯时,会无比的愤怒和激动:当祖国处于危难时刻,又会表现出十分忧虑的恬绪。

情感:失散多年的父子相逢时,既喜悦,又悲你当听到亲人壮烈牺牲的消息时.既有为烈士为国捐张的崇高的荣誉感•又有丧失亲人的悲伤感。

“悲喜交加”、“帀感交集” •说明了人具有“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快屮有快感”10.谈谈自己的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自己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1U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答: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人的耒來发展当然方截然不同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性格决定命运是有一定道理的。

细分來说,应该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的成熟是相对的.绝对的成熟是不存在的。

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不定來讲,性格也有一定变化.除非受到较大刺激,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就基本稳定不变。

12、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不良情绪,请列举出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控制不良情绪。

答:不良情绪:烦恼.焦虑.抑郁、恐惧.易激惹.冷漠(无聊)。

实际: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有人过來打扰我,我生气了。

控制:我会利用暗示來控制口己的不良情绪,我会告诉口C不要生气,或许别人是有爭来找我帮忙的,从消极借绪屮走1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答:1、要学生明确学习目标:2、向学生讲明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和作用:3、提高教师素质,讲究教学艺术性;4、给子及时和适当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5、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结合14、请举例说明学生的认知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生具体表现场独立型学生的表现: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他们不易受周用因索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爭物的独立判断。

2、冲动型和沉思型学生具体表现冲动型学生的表现: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金血思考,有时问题还未搞清楚就开始解答。

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 但错误率高。

冲动型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

3、具体型和抽象型具体熨学生的表现: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否则很容易造成他们对问题的偏见。

4、视觉型和听觉型的学生的具体表现视觉型学生的表现:善于通过接受视觉刺激而学习,喜欢通过图片、图表、录像、影片等各种视觉刺激手段接受信息.表达信息。

5、趋同型和趋异型的学生的表现趋同型学生的表现:学习的主体意识较强,善于以自我为中心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15、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答:(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

及时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为为两种.一种是集中复习.一种是分散复习。

(二)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的恰当安排也是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索。

(三)反复阅读与试图冋忆相结合。

复习时,可以通过一遍一遍的反复阅读來进行,也可以通过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试图回忆來进行。

(四)复习方法多样化。

复习并不等于单纯重复。

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到疲倦。

闻如果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止学生毎次都能在新的联系屮接触到有关的复习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新颖.有利于调动学纶智力活动的枳极性•并能让学纶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复习活动,使学生对复习内容建立多种联系,从而更加巩固的寧握知识,提高复习效果。

16、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答:一、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习者的不随总注意。

1、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更多的是依赖刺激物•强度大,新颖、对比鲜明和活动变化的信息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学习屮要善于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不随意注意,同时,抑制与学习无关的刺激干扰,注意学习坏境的选择与布置.环境要安静、简朴、整洁等。

2、符合个体需要和兴趣的食物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

因此.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与使用,学习内容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内容丰自、难易适中,带有实践性的。

二、采用活动组织的方式着重培养学习者的随意注意。

1、随意注意足以学习活动的自觉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等为条件的,因此应加深对学习目的人物的理解, 激发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对活动任务的意义理解得越淸楚、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越能保持良好的随意注意。

2、培养间接兴趣。

稳定的间接兴趣有助于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

3、合理组织学习活动。

把智力果冻与实际操作结合起來,有助于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o三、开展自我指导训练,培养学习者善于利用两种注意的规律。

不随意注意和随慝注意经常交替地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屮,能够使注意长时间地保持集屮。

17、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答:1、喻理:2、自慰:3、暗示:k放松:5、发汕:;6、转移注意;7、升华;18、学校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答:1、做一名健康的教师;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3、开展丰富多彩疏导的活动:4、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有效途径:19、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一、从内部因索着手的方法: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3、树立学生的成就动机:二从外界因素找突破的方法:1.鼓励学生勒学;2、合理、幼小的运用表扬;3、学习任务难度适当:4、进行恰当的辅助;5、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6、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20、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答:主要因索:1、问题的特征与表征;2、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4、情绪与动机状态:5、个体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个性特征等因素:捉髙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2、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3、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策略:4、捉高多样化的练习机会;5、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2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答: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加强发散思维训练:丰富学生的短识经验和想象力:培养优良的个性22.联系实际谈一谈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1)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如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丰富且逻辑性强等。

无意注意也可以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

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Q '⑵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