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学生版
泰七中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最后一次讲演)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的】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重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学习难点】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知识链接】1.创作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篇演讲。
会后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
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的即兴演说,但演讲的思路非常清晰。
这是演讲稿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演讲内容的思路混乱,是不能激励听众的。
这篇即兴演说先是痛斥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公朴先生的罪恶行径,颂扬李公朴及昆明人民为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
然后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制造白色恐怖的虚弱本质,揭示人民必胜,真理永存,阐述中心论点。
最后号召人民起来奋斗,表达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
整篇文章的结构完整,一气呵成,体现了演讲词的基本特点。
2.文体知识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演讲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束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精品教案)
13 最后一次讲演课题最后一次讲演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演讲的方式,把握演讲的主要特点。
2.体会口语强烈的感情色彩。
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者,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感知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
有删节。
闻一多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
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只闻一多先生一人。
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
闻一多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
闻一多先生在发表这次演讲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
读准字音污蔑..(wū miè)屠.杀(tú)捶.击(chuí)卑鄙.(bǐ)蛮横..(mán hèng)赋予..(fù yǔ)卑劣..(bēi liè)毁.灭(huǐ)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课前预习辨清字形理解词语悲愤:悲痛愤怒。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卑鄙无耻:形容品质低下,不知廉耻。
《最后一次演讲》导学案
《最后一次演讲》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学习闻一多的崇高品质。
2、理解本文的思路和结构。
3、练习概括、提炼主题,揣摩语言。
【学习重难点】1、理解本文思路,结构特点。
2、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闻一多的精神品质。
【学习过程】一、课前热身(一)了解作者及文体特点、背景1、作者:李可染,中国现代画家。
他的山水画变革,使中国画得到了世界的重视。
其艺术成就被称为“李家山水”。
代表作品:《万山红遍》《无限风光在险峰》等。
画论《谈山水画》。
2、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县人。
13、最后一次演讲课件“最后一次演讲”课件一、教学目标:1、体会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学者品格、崇高爱国情怀,感受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学习本文融情于事、融景于情的写作方法。
3、领会本文语言富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的思路和结构层次。
2、领会本文融情于事、融景于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本文用典较多、言辞犀利,运用的都是新典故,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2、有些语句含义深刻,不易理解。
3、融情于事、融景于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一大特色,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把握,需要教师作具体指导。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1、朗读法;2、点拨引导法;3、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1、由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引入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杀。
)2、简介闻一多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正音正字后强调重点词语。
4、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四,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1)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演讲)。
(2)分析问题(如何对待三中一大的召开)。
(3)解决问题(行动起来,制止内战)。
最后一次讲演第二课时导学案
二、研读赏析(一).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找出最能表达作者爱憎情感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并说出其特点及表达效果。
★★1.说说下列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a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b有理由和事实都可以讲出来。
第一句由两个感叹句组成,语气强硬,语调斩钉截铁,情绪激愤,面对敌人,形成强大的攻势。
a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b 特务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第一句用简明的语言向敌人发问,发人深思,接着宣判反动派必然灭亡的下场,通过反复,既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灭了敌人威风,又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嘲讽。
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b妄图用杀人来达到目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第一句用“一个”和“千百万个”,“杀死”和“站起来”作对比,给了敌人有力的打击,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号召人民前赴后继,斗争到底。
(二)、探究活动1、根据大家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本篇演讲稿的写作特点★★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2、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提示: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式特点、修辞、语气语调等方面思考)★★★(1) 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
如第一段中用“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
第二段用“无耻”和“光荣”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表达了演讲者分明的憎爱感情。
第五段用“光明”和“黑暗”这对反义词,表明了演讲者冲破黑暗,争取光明的强烈思想感情。
(2) 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如第四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情。
第一段“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用递进复句,步步紧逼,增强了揭露敌人的力量。
八下语文13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
13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重点)2.了解演讲的方式,把握演讲的主要特点。
(重点)3.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感知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重点)二.文体知识: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三.补充人物简介闻一多(1899年—1946年)四.补充背景链接闻一多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
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只闻一多先生一人。
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
闻一多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
闻一多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
字词学习污蔑()屠杀()捶击()赋予()卑劣()卑鄙()蛮横()毁灭()挑拨离间()wū miètú mán hènɡchuí bǐ tiǎo bō lí jiàn fù yǔbēi liè huǐ课文解读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第③自然段中同时列举“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惨案的用意是什么?连续列举正义人士被害的典型惨案,赞扬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同时揭露了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恶企图。
2.文中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什么表达效果?无耻光荣3.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教研组定稿)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等第【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xī)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代表作有《红烛》和》《死水》,作品都收在《闻一多全集》里。
2.写作背景:《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
它体现了闻一多的爱国决心和献身精神。
【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卑()劣() 污()蔑() 屠()杀恐()怖召()开离间() 卑鄙() 蛮()横() 赋()予() 捶()击(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晓得:知晓;了解。
卑劣:卑鄙恶劣。
无耻:不知耻辱;不要脸。
毒手:用以杀害人的不人道的、狠毒的方法、手段。
污蔑:捏造假象败坏别人的名誉。
屠杀:血腥、野蛮地大批残杀;宰杀。
悲愤:悲痛愤怒。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势力: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
毁灭:彻底破坏,消灭。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蛮横: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予:交给重任,使命等。
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
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感知课文】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探究】1.题为“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意义?2、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
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3、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5、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6、演讲者谈及特务时直呼“你们”,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017部编版)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导学案
掌)这成什么话?”
1. 归纳这一语段的段意。
2. 文中标有横线的三个词从词性上看是什么词?这三个词强调了什么内容?
3. 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说说在表达上起的作用。
4. “这成什么话?”是反问句,将其改成陈述句,与原句作比较,说说原句的表达作用。
【共助反馈】(我能够达标)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②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③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④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⑤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1. 上文演讲词哪一句话体现作者的观点:()
A. ①
B. ④
C. ⑤
2. 上文①这个设问句的表达作用是:()
A. 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B. 加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C. 引起听众的思考,以产生感情的共鸣
3. “无耻”“光荣”“集团”“诬蔑”这些词的感情色彩是:()
A. 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贬义词
B. 中性褒义词贬义词贬义词
C. 贬义词褒义词中性贬义词
4. 上文选自闻一多写的《最后一次讲演》,“最后”一词的意思是
()
5. 上文中“你”指代(),“他们”指代()。
末句的“两桩事”指的是⑴()⑵()
续助反思
(我收获新知)。
13、《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
《最后一次讲演》学案答案:第一课时二、预习与交流(一)文学常识: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出身子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参加学生运动,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后研究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出版诗集《红烛》《死水》。
1943年,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
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① 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②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③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五)文体常识演讲词:也叫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
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表达主张、见解等。
演讲词是以“写”来体现“说”的艺术的,因此,与其他文体相比,演讲词具有鼓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等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结构:提出问题或亮明观点——阐述讲演主旨——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消除文字隔膜。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捶击(chuí)屠杀(tú)卑劣(bēi liè)恐怖(bù)氛围(fēn )诬蔑(wū miè)两桩事(zhuānɡ)义愤填膺(yīnɡ)卑鄙(bǐ)蛮横(mán hènɡ)赋予(fù yǔ)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 )3.解释下列词语卑劣:卑鄙恶劣。
13《最后一次讲演》课堂导学设计
13.最后一次讲演名师导学1理清结构:2语言特色:(1)语言通俗,明白易懂。
这是一篇讲演词,口语性很强。
口语可以充分利用面对面的条件直接进行信息交流,可以充分发挥语调的抑扬顿挫,可以用平实简洁通俗的语句收到斩钉截铁的效果,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把某个意思充分展开,充分强调,不仅不令人感到哕唆重复,还会使人感到印象格外的明确。
如“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与“有理由和事实都可以讲出来。
”两句相比较,前一个句子是由两个感叹句组成的,口语性很强,语气强硬,语调斩钉截铁,情绪激愤。
(2)语言感情色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歌颂英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斥责反动,不遗余力。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
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
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
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
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
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敌人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
3把握重点:口语表达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1)人称代词不断变换,晓畅地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
面对敌人,闻一多先生直呼“你”(指代国民党特务)、“你们”(指代国民党反动派),直接向敌人发起进攻,表达愤怒的感情。
又连用“他们”(指代国民党反动派),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
同时用“我们”(指代革命人民)的称呼,以表达对人民力量的呼唤,与人民群众心心相通的密切情感。
总之,人称的不断变换,表达出演讲者强烈的爱憎,鲜明的立场。
(2)句式的灵活运用,格外具有感人的力量。
例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一个问句,三个感叹句,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憎恶之情。
一个反问句,答案已在其中,激发了听众的共鸣。
部编版8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最后一次讲演
部编版8年级语文教材同步资料13 最后一次讲演【学习目的】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重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学习难点】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知识链接】1.创作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篇演讲。
会后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
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2.文体知识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一、基础检测1.指出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6分)光明正大()偷偷摸摸()悲愤痛恨()挑拨离间()制造恐怖()卑鄙无耻()2.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分析其表达效果。
(8分)(1)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句式:表达效果:(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呀!句式:表达效果:(3) 你们完了,快完了!句式:表达效果:(4)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句式:表达效果:3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最后一次演讲》导学案(精品教案)
《最后一次演讲》导学案(精品教案)最后一次演讲导学案 (精品教案)一、研究目标1. 了解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巧;2. 掌握演讲中的语言表达技巧;3. 提高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演讲能力。
二、研究内容本次教学将包括以下内容:1. 演讲的定义和重要性;2. 演讲的基本结构和要素;3. 演讲语言的选择和运用;4. 演讲技巧和技巧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演讲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演讲要素和结构 (10分钟)介绍演讲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选择、目的明确、逻辑结构等。
同时解释演讲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并给出相应的例子进行说明。
3. 演讲语言 (15分钟)讲解演讲语言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常用的演讲词汇和短语。
通过分组活动,要求学生练使用这些语言表达。
4. 演讲技巧 (20分钟)介绍几种常用的演讲技巧,如肢体语言、声音控制和眼神交流等。
进行一些简单的练,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5. 演讲训练 (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并进行训练。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展示他们学到的演讲技巧。
6. 总结和反思 (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提醒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练演讲,并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自信心。
四、作业要求请学生在课后准备一篇300字左右的演讲稿,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演讲。
要求演讲稿结构合理、语言表达流畅,并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技巧和要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实践训练,他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并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今后的学习中,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这些技能,为将来的演讲和表达提供良好的基础。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同步学案导学案
《最后一次讲演》活动版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讲演词的特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闻一多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
【课前预习】1.查找资料,了解文体、作者及背景。
(1)文体——讲演词。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
第二,观点。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了解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湖北浠水人。
现代、学者和坚强的战士。
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入中国诗坛。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
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现实极端的恨。
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
1928年1月,诗集《》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炽烈,而虚幻的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
”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3)了解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新人教版
最后一次讲演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及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容,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4、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写作背景《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
它体现了闻一多的爱国决心和献身精神。
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xī)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代表作有《红烛》和》《死水》,作品都收在《闻一多全集》里。
本文的体裁以及特点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读准字音卑bēi劣liè污wū蔑miè屠tú杀shā恐kǒng怖召zhào开离间jiàn卑鄙bǐ蛮mán横hèng赋fù予yǔ捶chuí击学习词语晓得xiǎo de知晓;了解。
卑劣bēi liè卑鄙恶劣。
无耻wú chǐ不知耻辱;不要脸。
毒手dú shǒu用以杀害人的不人道的、狠毒的方法、手段。
污蔑wūmiè捏造假象败坏别人的名誉。
13《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附答案
13《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难字生词和文体常识。
2.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式和修辞在演讲中的作用。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式和修辞在演讲中的作用。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枪口拍案而起等都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辞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闻一多同志在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板书文题、作者)二、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1.字词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卑劣.(liè) 污蔑.(miè) 捶.击(chuí) 屠.杀(tú)蛮横.(hèng) 毁.灭(huǐ) 赋.予(fù)(2)解释下面的词语。
污蔑:捏造事实来诋毁别人。
光明正大:心地光明,言行正派。
挑拨离间:挑起是非争端,破坏团结。
(3)指出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
光明正大(褒义) 偷偷摸摸(贬义) 悲愤痛恨(中性)挑拨离间(贬义) 制造恐怖(贬义) 卑鄙无耻(贬义)2.背景链接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这篇讲演。
《最后一次讲演》名师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最后一次讲演》名师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最后一次讲演》名师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最后一次讲演》名师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文将对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最后一次讲演》一文进行分析,并提供导学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
一、文章背景文中描述的是一位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老师,即将离开教育岗位,发表最后一次讲演。
这是一场感人肺腑的演讲,回顾了这位老师的教育人生和成果,同时也批判了一些当前的教育问题。
二、文本结构本文主要由老师的讲演和学生的反应两部分构成。
在老师的讲演中,他讲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学生的爱与关怀;在学生的反应部分,他们纷纷对老师表达感谢和敬意,同时也对老师的表白和批判提出了一些疑问和探讨。
三、文章主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爱、关怀和责任的事业,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心去做,并深刻反思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四、核心句解析1. “在这些光辉的时刻中,’爱’是指引我前行的精神之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爱的重视和尊崇,并且认为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够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成功。
2. “教育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职业,而是对未来的投资。
”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认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为学生的未来付出更多的努力。
3.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这句话批判了当前一些教育教育方式过于机械和注重成绩,而忽略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4. “学校不仅应该培养有用之才,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
”这句话呼吁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
五、导学案1. 读懂文章背景和主题:要求学生了解文中的老师是如何献身教育事业的,以及作者想要通过本文表达的教育观念和理念。
2. 分析文本结构: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组成部分,特别注意老师和学生的讲演和反应的表述和逻辑关系。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
没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部分学生的预习准备不 够充分 ,朗读稍显吃力 ,情感体验不足。
13 最后一次讲演
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 ,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 ,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 ,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
第 பைடு நூலகம்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他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
“你可知‘ Macau’不是我
二、教学新课
真姓 ? 我离 开你 太久 了 ,母
目标导学一:合作探究 ,分
敬 ,语气热情;斥责反动 , 不留
1.闻一多先生的遗愿 ,上一
余地。
代青年人完成了 , 他们用鲜血和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
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换
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
(3)语句简短 ,句式多样。
们, 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任务又是
语句简短 , 更加有力度 ,明 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
闻先生情绪激动 ,不可抑制 ,
群众发扬光荣传统 ,为争取民主 因此讲演的第 2 段突然改换人称 ,
和平而斗争 ,表达自己勇往直前、 厉声怒喝: “这里有没有特务?
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
目标导学二:解读文章 ,体 出来讲! ”运用感叹句和反复的
会讲演情感
修辞手法 ,表达对特务的憎恨。
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耻 ,语势凌厉 ,如匕首直刺敌人
2. 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
心脏。
明确: (1)语言通俗 ,明白易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的历史背景和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2.注意讲演时的语气语调,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讲演词的语言特点,了解即兴讲演。
【学习重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学习难点】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知识链接】1.创作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篇演讲。
会后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
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 2.文体知识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
它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表达主张、见解等,具有鼓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等特点。
一、基础检测 1. 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卑劣诬蔑屠杀锤击恐怖卑鄙无耻蛮横赋予召开挑拨离间 2. 解释词语诬蔑:卑劣:赋予:蛮横:卑鄙无耻:挑拨离间:二、合作探究1. 整篇讲演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2.分析第一段义愤填膺的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3.第五段不同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4.这篇讲演词的主题归纳答案参考:1.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__3段)高度赞扬李公朴和昆明人民的斗争精神,痛斥反动派。
第二部分(4__5段)剖析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__12段)号召人民坚持传统,勇敢斗争,表达自己献身的决心。
13.最后一次讲演 导学案
有志者事竟成13最后一次讲演教师寄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
2.能够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情达意的技巧,并且学以致用。
3.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学习重点】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学习难点】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
【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卑劣.( ) 蔑.视( ) 卑鄙.( )蛮横.()赋.予()捶.击()2.本文作者,本文的题材是3. 指出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光明正大()偷偷摸摸()悲愤痛恨()挑拨离间()制造恐怖()卑鄙无耻()4.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3)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4)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合作探究】阅读课文第四五段回答问题5.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6.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你们:我们:。
7.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一句话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8.这一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9.赏析下列语句(1)现在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2)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拓展延伸】10. 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力征服中国失败后,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的妄想,以“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总结反思】参考答案13最后一次讲演1.li mièbǐhèng fùchuí2.闻一多;演讲词3.褒义,贬义,中性,贬义,贬义,贬义4.(1)对比(2)反问(3)比喻(4)反复5.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最后一次演讲》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准、书写本课生字词
2、能简单介绍闻一多、李公朴的事迹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3、初步感知演讲词的特点
4、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够划分文章层次,归纳主旨自主学习
(一)演讲词: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 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
闻一多,。
2.李公朴是什么人?
李公朴,。
3.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三)、检测词语,学生互查为主。
★
1.注音
卑劣()诬蔑()卑鄙()
离间()蛮横()赋予()
2.解释词语
卑劣:
诬蔑:
蛮横:
赋予:
挑拨离间: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请快速阅读课文,并标上段落序号。
2.思考归纳: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3.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5)
第三部分:(6--12)
合作探究
1.针对会场的特殊情况,演说一开始,闻一多先生就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紧接着从哪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作用是什么?
(1)
(2)
(3)
2.文章中的“他们”、“你们”都是指特务,闻一多先生为什么用了这两种指代?3.文末表达了闻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4.归纳本文的中心。
达标测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接触了演讲稿这种文学体裁及其特点,学会了无论是讲话还是写作都要根据特定场合和对象讲话,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请你说说关于爱国的诗词佳句,进一步感受闻一多的爱国精神。
课题:《最后一次演讲》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式,修辞,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感情的作用。
2.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自主学习
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合作探究
(一).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找出最能表达作者爱憎情感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并说出其特点及表达效果。
★★
1.说说下列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
a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b有理由和事实都可以讲出来。
a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b 特务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b妄图用杀人来达到目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二)、探究活动
1、根据大家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本篇演讲稿的写作特点★★
明确:
2、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提示: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式特点、修辞、语气语调等方面思考)★★★
明确:
达标测评
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力征服中国失败后,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的妄想,以“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为题,写一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