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 制度是什么?
狭义的教育 制度是什么?
广义的教育制度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 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 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 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从逻辑上讲,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和教育的各种管理机 构与组织都是教育制度这个题目应当论述的范围。 在教育学中,教育制度这个题目通常只论述教育的各种施教机 构与组织构成的系统。
研究生院 年级
23 22 21 20 19 18 17
(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 研究生
大学和专门学院 4-5 年)
高中、职业 高中(3年)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专科学 校(23年) 中专 (2-4 年) 初中(3-4年)
育打好基础。
主要招收三至六岁儿童。
2、初等教育 指小学教育。主要是招收年满六~七周岁儿童入学,城 市一般是六周岁,农村一般是七周岁。但目前在城市里有 的也提前到五周岁或五周半,农村也有提前到六周入学的, 而在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也还有八岁入学的。 学制年限基本上是五~六年,大部分农村地区多采用五 年制,并逐步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小学阶段主要是进 行最基本的读、写、算的教育和人格教育,为在中学阶段 进一步学习作好必要的准备。 现在我国不仅从法律上保证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而 且已经普及了初等教育。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提高质量。
汉语中,“制度”一词有两种意思: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 按一定规程办事的规则,如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二是在一 定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体系,如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等。 综合而言,“制度”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或组 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 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 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一)教育形式构成: 1、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 明确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各级各类教育发 展的具体目标。 2. 在教育结构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 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 摆到突出的位置。 3. 改革办学体制。 4. 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5.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6. 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由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构成 的完整体系。其中,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 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 学校教育制度的设立受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要考虑 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规律。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 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 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 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学制确立的依据
学制的产生、发展、变化一般受到如下 因素影响: (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的直接制约。 (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影响学制产生 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学校教育制度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 接制约。 (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经常吸取原有 学制的合理成分,借鉴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 益经验。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校教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的类 型
现代学制由两种结构所构成:一是纵向划 分的学校系统,一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 段。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 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由横向划分 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 单轨学制。介于以纵向学校系统占绝对 优势的学制结构和以横向学校阶段占绝 对优势的学制结构两极之间的学制结构, 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
四、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引入和发展 1904年公布的“癸卯学制”, 1922年公布的“壬戌学制”。 1951年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癸卯学制系统图
壬戌学制系统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系统图
(二)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构成
1、我国现行教育的形式构成
形态构成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阶段构成 社会教育
一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 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 等。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法》 。该法共 10 章 84 条 , 规定了我国教 育的性质、地位、方针和教育活动的基本 原则 , 教育基本制度 , 学 校、教师、学生 等教育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 ,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 作 , 以及教育法律责任等。
苏联20世纪80-90年代学制图
4、三个类型学制的比较及其发 展趋势
(1)三个类型学制的比较 西欧双轨学制的优点是它的学术性一轨具有较高的水平, 缺点是不利于教育的普及,特别是不利于中等教育的 普及,这就扼杀了劳动人民子女升入大学并成为脑力 劳动者的可能性。 美国单轨学制单轨和多分段的形式,使它具有有利于 教育的逐级普及的优点。 苏联型学制,既有美国单轨学制有利于普及的优点, 又有西欧双轨学制学术性一轨高水平和职业学校职业 培训扎实的优点。这是它的两大长处。但要保持这两 大长处,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统得过严、管得过死和 不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缺点。
教育学原理——教育制度_图文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特点:
1. 客观性 2. 规范性 3. 历史性 4. 强制性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 客观条件。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二)政治
政治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是直接的。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 级性。 教育公平已成为政治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三)文化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又承担者一定 的文化功能。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教育 的制度。
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大。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时期
产生条件
教育制度特点
原始时代 社会未分化
阶级社会
教育从社会生产、 生活中第一次分离
。 代表国家:英国、法国、德国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五)职业学校
产生条件:现代生产的劳动者不仅应具有初中的文化水平, 而且还应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同时第一次世 界大战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代表国家:德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德国:1919年,决定对14—18岁青少年继续实施义务的 职业教育。
教育从社会生产、 现代 生活中第二次分离
未产生
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和年限规定,学校 类型少,层次简单
系统性和完善性:教育内容上的科学性 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学校规模上的群 众性和普及性;学校结构上的多种类型 和多种层次性。
当代
随社会的发展变化 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分类
国家教育制度:1995年教育法 学校管理制度 教学制度
教育体制: 是指一个国家关于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学校系统和规定。 它与教育制度相比,侧重组织、领导、规划。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
壬戌学制的主要特点是: 缩短小学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 若干措施注意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不作硬性规定(弹性学制——新学制的指导者和起草者胡适说:“新学制的特别长处,在于它的弹性。” ) 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和补习教育。 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实用。 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6
如果按照教育证书分:学历教育机构、学位教育机构、培训教育机构,等等。
7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学制类型变革:双轨制向分支和单轨制发展 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 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西欧学制:一轨学术性,一轨职业性). 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美国的学制) 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学制结构,叫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制度
1、重视学前教育,入学年龄提前。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四岁到五岁的时候,他 们的智力、性格与体能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布卢姆1964年指出,在一个孩子不到五岁的时候,就 可以大致预见到他在以后的十三年中智力发展的状况。如果 说17岁为100,4岁为50%,其余30%在4-8岁,20%在8-17岁。
(3)、中等教育 我国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年限各为三
年,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 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我国已从法律上规定 将初中教育列入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也就是 普及九年制的义务教育。
(4)、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高等专科教育(2-3年)、 本科教育(4-5年)和研究生教育(2-6年)。这也可 分为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教育三种。全日制主要 的是指正规的高等院校,它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 同等学历者。半日制和业余的主要是指夜大、函大、 电大、职大以及自学等,这些学校或通过考试择优 录取,或志愿报名参加学习,无年龄限制。我国高 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各类高级 专门人才。
第七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概述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当前国内外学制改革的趋势
一、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制定的依据
(一 )教育制度的概念 1、概念
广义: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所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 施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设施: 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 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学位制度等等
(3)、现代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系统图
入学年龄
层次 年级
6
初等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制建立依据是什么?①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②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⑤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及其小学教育的衔接。
这种既不把幼儿教育小学化,又重视即将入学的儿童适应小学教育和教学的新起点,从生理、心里方面做好准备的做法,对我国是有借鉴意义的。
②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4、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类型正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①层次增多。
不仅有两年制的短期大学也有四年制的本科,而且有二到三年的研究生院等。
②短期大学迅速发展。
③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④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5、我国新学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①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
②新学制明确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③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都有受革命的政治教育的机会。
④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
6、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如何解决?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提高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制度
•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3)以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为依据 (4)受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案例链接
南京试行教师轮岗制——江南时报
思考:轮岗制的出发点是什么? 轮岗制的现实推进困难在哪里?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2)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 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 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 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 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 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 、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 的表现作了纠正。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一)双轨型学制
是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之一,主要存在于20世纪中叶之前的 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等。这个学制把学校系统分 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 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们受到比较高深的、完备的教育, 以便成为生产管理、商业经营、科学研究和从事其他社会活 动的人才,具有精英教育性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 立的,学生读完初级小学之后,不允许进入文法中学或公学, 只能进入高等小学或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适合生产需 要的工人。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到了隋代,士族地主已失去政治上 的垄断地位,庶族地主的势力已发展到要求参政的地位。 这样,“九品中正”制就不怎么适应了。隋朝统治者为了 集中选士大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于606年开始实行科 举考试,其特点就是专门用考试的办法来挑选人才,而不 是由地方察举。
科举考试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如唐代,先由祭酒、 长史选出优秀的“生徒”和地方官吏选出“乡贡”,然 后由礼部定期命题考试;省试中者必须送入国子监的太 学读书,酌加津贴,然后再到尚书省吏部复试,及格者 录用授官,不及格者越三年再试。科举考试越到后来越 脱离实际,弊病多端。特别是到明代,考试之法大为变 更,最突出的则为经义采用排偶文体,称为“八股”, 通常又称“制义”。“八股”文体,一文可分六段,计
作了必要的准备。
2、新学制的建立 全国解放以后,我国学制实际上存在两种系统。一是老解 放区的教育制度;一是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经过初步改造
了的旧教育制度。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使教育
事业能够适应政治、经济的需要,改革学制就势在必行了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关于“人民
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
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
(二)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 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
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 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返回
二 教育制度的意义
教育制度意义重大。科学而完备的教育制度不 仅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贯彻、对整个教育 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青少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一级五年;第三阶段是高等教育 (11-12年),分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 学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并设有师范、实业学堂,以 及进士馆、仕学馆等。这个学制的特点是:修业年限太长, 从小学到大学通儒院毕业共二十六年;还保留了封建残余, 如专为贵族子弟设进士馆、仁学馆等;女子无教育地位。 一九O五年以后,清政府对这个学制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如通令设立半日堂,专收贫寒子弟;一九O七年颁布了 《女子小学堂章程》,开始对女子实行初等教育,但男女 分校;还颁行了《简易识字学塾章程》,专为年长失学的 成人而立。
教育学第五章
8、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部分大学本科生毕业后 进一步攻读高级学位。19世纪德国产生了现代学位(哲学博士) 之后,有产生了现代研究教育机构。20世纪初,研究生教育开 始成为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50年代后研究生教 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有的国家的研究生以高于本科生增长速度 的2~4倍增长着。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 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前者从纵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不仅仅 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从横向上讲,说明 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终身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向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揭示。终身教育固然要重 视其在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方面的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 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 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 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引 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终身教育应该处于 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是打开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
(三) 历史性
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又是一种价值性 的选择和体现。而它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 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 会有不同的教育需要因此就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
(四) 强制性
教育制度作为教育机构系统的制度,是先于个体而 存在的。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 的强制作用。只要是制度,在没有被废除之前,都不 管个人的好恶,都要求个体无条件的去适应和遵守。 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内部的丰富多样化,特别是 终身教育的确立与推行,个体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大。
教育学---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我国学制
③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④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 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
权。 ⑤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⑥加强领导, 成立国家教委负责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
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制
第二节 我国学制
3.1964年, 在刘少奇同志倡导下, 我国试行 “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
4.文革期间, 我国学制遭到严重破坏。 5.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
第二节 我国学制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主要内容和措施包括:
①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第二节 我国学制
(4)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其中关于学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 ①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 ②规范义务教育学制,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
制。 ③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制
④基础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⑤加强对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的领导和管理。 ⑥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 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 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 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 条例等。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教育方针的 制度化保证。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二)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 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规定着这些学校 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是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教育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以及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等。
教育制度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等不同层面的因素,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者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制度的定义、功能、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通过规定和约束教育活动的方式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教育制度是由政府或其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和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包括教育目标、学制、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师选拔和培训、考试评价等。
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模式因国家、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有效和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
教育制度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标准,教育制度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
其次,教育制度可以保障教育的公平。
通过规定学制、选课和入学政策等,教育制度可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避免因为经济、社会地位等差异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再次,教育制度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标准和质量评估机制,教育制度可以提升教育的质量水平,促进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业成就。
最后,教育制度可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教育政策、管理教育资源和进行创新,教育制度可以推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然而,教育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差异,教育制度可能存在差异性和不完善性,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教育质量的差异。
其次,教育制度的刚性和僵化可能限制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制度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挑战,但一些教育制度可能因为体制性、利益相关等原因难以做出及时调整。
再次,教育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可能存在问题。
教育制度的有效执行和监管对于维护教育公平和质量至关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制度可能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导致制度执行力度和效果不足。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教育制度
第三章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导论版: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以网络化的形式将学校组织起来,是国民教育制度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影响学制制定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学制的基本类型:双轨制(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德、法、英)、单轨制(美国)、分支制或中间型学制(又称Y 型学制,前苏联、日本、中国)。
四、教育制度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阶段、制度化教育阶段、非制度化教育阶段的过程。
学制的完备是制度化教育的标志,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的。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期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其类型日益多样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五、中国现代学制的沿革1、旧中国的学制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留美派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标志着我国由学习日本学制转向学习欧美学制。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一些常识 1.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 等教育 2.义务教育: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 3.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高中、 中等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 4.中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高中阶段 教育 5.学历:专科、本科、研究生 6.学位:学士、硕士、博士
•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致了 解,抓住要点即可。
引 言
小毛:我妈妈是硕士,爸爸是博士。 小新:有什么了不起! 小毛:你爸妈是什么士? 小新:我爸爸是男士,我妈妈是女士。 这个笑话之所以产生,就在于不了 解常识。为了掌握一些教育现象中的常 识,就有必要学习教育制度。
• 10.26号,湖北:430万元奖励“教育 制度创新”
• 湖北今年首评“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拿出430万元鼓励各地创新教育制度, 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诸如“减负”、 择校等热点难题。
单轨学制
• 在美国特殊的经济条件和文化历史背景下, 美国原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 分发展,却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 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从而形成了美 国的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 中学、大学。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它有利于教育的逐步普及,对现代生产和现 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和高等学校(12世纪产生,18到20世纪发展完善) 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法国、英国。 ●中学(文艺复兴前后) 英国的文法学校、德国和法国的文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小学(文艺复兴前后)第一次技术革命 到19世纪后,许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 ●初级中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 第二次技术革命,把义务教育延长到了八到九年。 ●职业学校(第一次世界大站后) ●高级中学(20世纪中) 第三次技术革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一些国家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 ●短期大学和大学(20世纪中) ●幼儿教育机构(18世纪末最早出现) 19世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幼儿教育机构; 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机构发展较快; 二战后,个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走向普及。而且,从以保育为主走向以 教育为主。 ●研究生教育机构(19世纪初) 在德国先产生了现代学位,又产生了现代研究生教育机构 ●成人教育机构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教育制度
(一)双轨学制– 西欧(纵向划分的 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
(二)单轨型学制—美国(横向划分 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
(三)分支型学制—苏联(介于两者之间的 学制结构)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级”的概念是指各级学校机构在纵向比
较上的教育程度差异。
➢“类”的概念是指不同性质学校机构横
向比较的差异性。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 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 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
校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 由双轨制发展为一轨制
注重从外部施加
内容涉及知识、情 感、审美、职业、 政治、身体等,并 注意从整体上寻求 它们之间的联系
尊重每个人的个 性、独立性
四、终身教育的实施
1.终身教育的对象是谁 2.由谁来进行终身教育 3.终身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5.怎样实现终身教育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鼓励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 自治能力。
关于“义务”:
第一, 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儿童、 青少年在学龄期受教育的义务。
第二, 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 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第三, 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 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 家长有送子女入学受教育的 义务。
第五, 社会有交纳捐税或集资兴办 学校,发展教育的义务。
2.义务教育的特性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
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 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
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育制度)
钦定学堂 章程(光 绪)
• (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1904实施;规定男女不可同校)
中体西用 28年
• 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日本)
•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规定男女 同校) 蔡元培主持编订
• 4.1922年的“壬戌学制”(美国) • (又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在高中增加职业科 。 使用时 间最长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方向方针 •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 5.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保罗.郎格朗)
•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 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的界限逐渐淡化。
•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包括:教育实施机构、
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规章等)
•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 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 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学校教育 教育类型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 高等教育
• (二)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1 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 工作方针: •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 改革创新(强大动力)
• 促进公平(基本政策) •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 1949年日本制定“社会教育法”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统筹安排各类教育活 动,谋求各类教育之 间的联系和统一
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 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注重使人的素质充分 地得到发展
在教育目的 上 在教育功能 上
传统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比
传统教育 在教育机 主要限定在学校 构上 只能由社会中的 终身教育 扩大到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 的各种环境
在施教人 一部分人(教师) 根据时间和情况的不同,由 员上 来施教 社会整体提供教育机会 在教育内 集中于学习抽象的 内容涉及知识、情感、审美、 容上 知识 政治、职业、身体等,并注 意他们之间的联系 在教育方 注重从外部施加 法上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独立性
用终身教育的眼光建构学校教育制度
•1、建立教育体系的“立交桥”
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
•2、老解放区
一、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3、1951年10月1日《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4、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
的指示》
“两条腿走路” •5、文革:“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6、1978年的三中全会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840年鸦 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 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
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废科举,兴学校”,
改革教育,制定现代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普通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双轨学制
单轨学制
分支型学制
第一节 教育制度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
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 学制方向发展
第一节 教育制度
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幼儿教育阶段:很多国家将其列入学制系统,有的 国家已达到普及水平。机构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 结束期有提前的趋势;二是加强小学和幼儿教育的 连接。 小学教育阶段:已成为普通文化初级阶段。其结构 变化,已无初、高级之分;入学年龄提前;年限缩 短;小学和初中直接衔接,取消了升入初中的入学 考试等。 初中教育阶段:结构变化,学制延长;成为普通教 育的中间阶段;和小学相连接,统一进行文化科学 基础知识教育,取消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考试,加强 初中结束时的结业考试,在整个阶段结束后再进行 分流,或进行进一步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或进行 职业教育。
普及幼儿教育,适度发展学前学制
切实普及义务教育,促进均衡发展
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类型多样化和综合化
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实行分类指导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法规
一、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内涵 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方
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家机关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主体 教育法规调整的对象是教育社会关系
层 级 形 式 制 定 机 关
第一层 宪法中关于教育 次 的条款 第二层 次 教育基本法律 教育单行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委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委会 国务院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第三层 次
第四层
教育行政法规 地方性教育法规
教育学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第⼀部分教育学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指⼀个国家根据⼀定原则建⽴的相互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和相关制度的总体。
其核⼼是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的、要求、⼊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终⾝教育:是⼀种⼀体化的、开放性的、多样性的全⾯组织的教育体系,这种体系在时间上应包括从婴幼⼉、青少年、中年到⽼年的正规和⾮正规教育和训练的连续过程,在空间上应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切可利⽤的教育场所和⽅式。
4、全民教育:指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全体国民都应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其基本⽬标就是满⾜全体国民的基本学习需要,是普及教育实践的继续和发展。
⼆、填空题:1、⼴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2、国民教育制度是⼀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的,从组织系统上建⽴起来的⼀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4、学制是⼀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的、要求、⼊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我国颁布并在全国实⾏的第⼀个学制是癸学制。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的决定》中指出,我国教育体制改⾰的根本⽬的是提⾼民族素质,多出⼈才,出好⼈才。
7、1912年,以孙中⼭为⾸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学制是壬⼦癸学制。
8、我国颁布的第⼀个学制是壬寅学制。
9、义务教育是依国家法律规定,适龄⼉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0、我国学制改⾰的原则是: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相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1、我国现⾏的学制系统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等教育四个部分。
12、《中华⼈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颁布实施。
13、中共中央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制的产生
二、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学制 2、单轨学制 3、分支型学制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制的产生
3、能说出我国学制发展的情 况,并能正确评价。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重点:
1、分析学校教育制度 2、义务教育的特点 3、发达国家学制发展的趋势。 4、我国学制改革
难点: 1、学制概念 2、学制类型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定义及特点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教育学教育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1
教育学教育制度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 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 营利性民办学校。”这是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三次审议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 正案草案对民办教育实行分类管理提出的最新议案。 如果这次审议通过,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民办学 校都只能举办非营利性学校.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定义及特点
(二)特点 1、客观性 2、取向性 3、历史性 4、强制性 5、文化性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定义及特点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1、二政)治人的身3、心文发化展因素
2、经济 4、人口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制的产生
(一)学制概念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 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 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各级? 各类? 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学制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2.单轨学制
《教育学》教育制度
单轨学制(美国)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制的类型
无
双轨学制(英国) 单轨学制(美国) 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行学制的演变 二、我国现行学制的形态 三、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 四、我国主要教育法令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制的产生 (二)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产生 问题:1、现代大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2、中等学校是怎么发展的?是否可以说实科中学的出 现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初级中学、高级中学、职业 学校的出现能否说明教育制度越来越科学?
3、西欧的最早的小学是为谁服务的? 4、短期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成为我国教育大众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三、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二)从学校阶段分析,每个阶段都发生了 重大变化。
1、重视幼儿教育,加强幼小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高中任务趋于综合化。
4、职业教育普通化、高移化。
5、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功能多样化。
6、终身教育受普遍重视。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 (二)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1、制约教育的纵向分段 2、制约学校类型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无——有 古代教育制度——学校 现代教育制度——层次、类型多样化
终身教育制度
• 1、根据历史发展:古代学制和现代学制
• 2、学校教育层次: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 育
• 3、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 成人教育
• 4、学校教育的形式: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和业余制学校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制的产生 二、现代学制的类型 三、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北京:2015年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5.7万人,在校生16.9万人,毕业生5.8万 人;普通初中招生8.9万人,在校生28.3万人,毕业生9.3万人 ;普通小学招生14.6万人,在校生85万人,毕业生10.4万人; 幼儿园入园幼儿14.9万人,在园幼儿39.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 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4.1万人,在校生13.4万人,毕业生 5.5万人。特殊教育招生930人,在校生7136人,毕业生1786人 。 全市共有民办高校15所,在校学生6.7万人;民办普通中学93 所,在校学生3.7万人;民办小学60所,在校学生6.7万人;民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制的产生 二、现代学制的类型
三、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一)从学制类型分析 (二)从学校阶段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三、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一)从学制类型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 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定义及特点
(一)概念 (二)特点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定义及特点
(一)概念
制度: 一方面指机构或组织系统。 另一方面指机构或组织系统的 运行规则。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或
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教育学》教育制度
办幼儿园574所,在园幼儿14万人。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学目标:
1、能阐述“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 的概念。 2、能列举当前发达国家学制发 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