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蒹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重章叠句的特点,以及重章叠句这一手法在《蒹葭》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重点)2.指导学生借助重章叠句中的“变"与“不变”,品析《诗经》中其他诗歌。

(难点)3.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流程一、导入一曲《蒹葭》传唱了千年,虽然很多同学都会背了,但经典作品值得反复品读,今天我们继续向《蒹葭》更深处漫溯,慢慢读懂它的美。

请同学们用咱们读古诗的方式读《蒹葭》。

同学们还记得吗?平长仄短。

一般情况下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来,一起来读。

预设:教师朗读第一章(起调),女生读第二章,男生读第三章。

二、探寻重章叠句之美1. 品析细微的“变"(1)漫谈交流话蒹葭我刚刚经过你的身旁,觉你今天的朗读特别漂亮,我来采访采访你,《蒹葭》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一个追寻者追求“伊人”的故事。

何为伊人:所爱之人。

再采访一位同学,你发现《蒹葭》的三章都有什么特点?明确:每章只是更换了几个词罢了,均在讲述一位追求者对意中人的渴慕与追寻。

这种形式在《诗经》中特别常见,这就是重章叠句。

(板书:重章叠句)(2)咬文嚼字品微“变"我们一起读读这五组微“变”,想想,究竟是什么变了?明确①蒹葭苍苍,变成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这里有光线明暗的变化,也暗含着时间的推移。

引导学生想象:蒹葭是芦苇,黄色的杆儿很细长,顶着一穗略显沉甸甸的白花,所以芦苇的头总是耷拉着。

苍苍是茂盛的意思,也可以是灰白色,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也有无尽辽远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水边众多白色芦苇,茂密地长着,顺着曲曲折折的河道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萋萋和苍苍的意思是一样的,更换之后,让诗歌的表达更加的活泼。

采采有鲜明的样子,这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是因为阳光来了,所以更显鲜明,这是环境的变化,明暗的变化,也暗含着时间的推移。

引导学生朗读:如果你是追寻者,你的心情如何?也许是焦急,也许是惆怅,无论光线是昏暗还是清晰,蒹葭似乎总是遮挡着我寻觅心中的伊人。

《蒹葭》教案范文

《蒹葭》教案范文

《蒹葭》教案范文
教案:《蒹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蒹葭》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蒹葭》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理解《蒹葭》中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蒹葭》中淡淡的情感和暗示;
2.分析《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功能。

四、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前几堂课的内容,复习《离骚》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阅读《蒹葭》: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蒹葭》,学生自己朗读七遍,然后回答相关问题,讨论意义;
4.分析《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分组讨论《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6.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创设情境,要求学生发表自己对《蒹葭》的感受和观点,并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观点。

五、教学手段:
1.课堂讨论
2.小组活动
3.视频展示
4.课件展示
六、教学资源:
1.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2.《蒹葭》课文材料
3.演唱《蒹葭》的音频或视频
七、教学评价:
1.在讨论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广度;
2.观察学生在展示中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观察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够自由发散,是否能够理解多元观点。

八、教学延伸:
1.给学生一些相关习作,让学生通过写作进一步理解《蒹葭》中的情感和主题;。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学设计教学课题水边的爱慕与追寻——《蒹葭》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①课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在“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在课程内容部分,本课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诗文方面内容“策划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要求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同时“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可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都要求,在学习诗歌时,应关注文学积累、语言特点和主旨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

②教材分析《蒹葭》出自《诗经·秦风》,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手法歌咏真挚、美好情感,给人以怦然心动的感受。

同时,诗中“伊人”意象的多样解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a.单元位置《蒹葭》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怡情养性”为人文主题,整合了五篇古诗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强调通过阅读这些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八年级语文下册12 《诗经》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12 《诗经》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课下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它描写了主人公对“伊人”不懈的追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蒹葭》,用学习《关雎》的方法,来重走这一段经典的爱情马拉松之路吧。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二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诗经》二首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诵读《蒹葭》,读出节奏和韵律,疏通文本。
2.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内在的情韵
重点
诵读《蒹葭》,读出节奏和韵律,疏通文本。
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内在的情韵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
四、精读细研,分析问题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教师进行引导、补充、总结)
五、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蒹葭》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2.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六、课堂检测
1.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左右芼之(挑选)
B.君子好逑(配偶) 寤寐求之(日日夜夜)
C.白露未晞(干)在水之涘(水边)
D.蒹葭采采(采摘)道阻且跻(高)
2.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寤寐求之B.琴瑟友之

《蒹葭》教案(通用8篇)

《蒹葭》教案(通用8篇)

•••••••••••••••••《蒹葭》教案《蒹葭》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蒹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蒹葭》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

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

初中语文_《蒹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蒹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 通过反复咏叹诗歌,感悟《蒹葭》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解读“伊人”的丰富内涵。

【课前预习】一、资料助读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共收入自至大约年的诗歌篇,又称。

2.诗经“六义”:指、、、、、。

3. 《诗经》共分、、三个部分。

(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

4.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

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

《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

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

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

二、自主探究(一)字词积累【课堂设计】一、导入新课(2分钟)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经里的经典爱情诗篇《关雎》,这首诗以关雎鸟起兴,引出男子对年轻姑娘的爱慕,以及思念、追求的过程,表达了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光辉起点,对后代诗歌的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

一些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

(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

“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学习掌握《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章法节奏特点3.背诵诗歌教学重点分析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意境,把握全诗的主旨教学难点理解“兴”在诗歌中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云:“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可见诗歌是文学艺术中的瑰宝。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它具有崇高的地位与深远的影响。

抒情诗是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这是从《诗经》开始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选自《诗经·秦风》的诗歌-------《蒹葭》。

二、内容上品味诗韵1.介绍课文出处:《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2.朗读诗歌。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然后播放课件)3.结合课文注释,给关键字词注音释义,并疏通诗意。

蒹葭(jiānjiā):泛指芦苇苍苍、萋萋、采采:茂盛的样子白露为霜:白露凝结成霜。

为:动词,在这里解释为“凝结成”。

伊人:那个人溯洄:逆流而上溯游:顺流而下从之:跟随她宛:好像晞(xī):干湄:岸边水草相接处跻:高而陡坻(chí):水中的小洲小岛已:晒干涘(sì):水边。

右:道路弯曲沚:水中沙滩“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4.提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答: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怀人诗。

一个深秋的早晨,河边芦苇上的露水还没有干,诗人在寻找那心中思慕的“伊人”。

伊人仿佛在流水环绕的洲岛上,他上下左右求索,可望而不可即。

细玩诗味,意境飘逸,神韵悠长。

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与求而不得的惆怅。

5.齐读一遍诗歌,体会其中韵味。

三、艺术表现手法上品味诗韵1.提问:《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答: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指的是体制,赋比兴指的是表现手法。

初中《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蒹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诗文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诗文的朗读、背诵和理解。

2. 教学难点:诗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诗句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的题目和首句,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诗文中的字词障碍。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文的意义和寓意。

(2)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文的主题思想。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诗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教师通过举例、引申等方式,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文中的情感,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进行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诗文感悟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文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蒹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蒹葭》 教案

《蒹葭》  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一、豁然开朗析教材,析学情1、分析教材:《蒹葭》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经》两首,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执著之意,感情淳朴、真挚。

文字很简单,但却有种美丽至极,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之感。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境界。

主人公形象也耐人寻味。

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写尽了情致。

双声叠韵,四言句式,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更是让诗歌宛如一曲天籁,有余音绕梁之感。

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于是编者将这被誉为“《诗经》中境界最美的篇章”选编进了教材,作为初中阶段最后一册书最后一个文言诗文单元的最后一课,既想以此作为初中古典诗词学习的完美收官,又想通过《蒹葭》开启通往《诗经》的艺术大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鉴赏《诗经》等其他古典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分析学情: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尤其是本诗在《关雎》的学习以后,学生对《诗经》的有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

同时,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热烈、执著的追寻对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情感体验,他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诗歌。

再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背诵,乐于背诵。

易于吟唱,乐于吟唱。

这些,都为学生学习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蒹葭》一诗场景朦胧,意境含蓄,学生要真正领会,实属不易。

二、有的放矢“标”导航——定目标,定重难1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诵读古诗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基于对课标和单元要求的把握以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A、定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感受诗歌的意境。

《蒹葭》的教案5篇

《蒹葭》的教案5篇

《蒹葭》的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策划方案、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plan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蒹葭》的教案5篇好的教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蒹葭》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蒹葭》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蒹葭》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蒹葭》教学设计(精选12篇)《蒹葭》教学设计(精选12篇)《蒹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 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305 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这首诗。

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

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

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

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蒹葭》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课《诗经》二首的第二首,是一首抒情诗,出自《诗经·秦风》,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文字简单,重章反复,一唱三叹,唱出了古今多少人的追寻之音。

通过本篇课文的教学,继续让学生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体悟重章叠句所营造出的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在诗歌学习中掌握《诗经》经常使用的比、兴手法;学会使用比兴手法及采用重章叠句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情分析】通过对《关雎》的学习,学生对于比兴手法以及重章叠句有了一定的理解,这将有利于本课的学习,但是作为农村孩子的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上有很大的不足,需要教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诗文大意,并体悟其情感,从而知道重章叠句所营造出的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2.在诗歌学习中掌握《诗经》经常使用的比、兴手法。

3.学会使用比兴手法及采用重章叠句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诗文大意,并体悟其情感。

难点:学会使用比兴手法及采用重章叠句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一:初读课文,理清文意(采取不同的方式朗读课文,掌握《蒹葭》的朗读节奏,体悟诗歌的情感。

1.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雎》,我们知道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相思及追求的故事,从而知道了《诗经》常用的比兴手法。

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蒹葭》,什么是蒹葭呢?诗歌借蒹葭又将抒写什么样的情感呢?2.朗读诗歌初读《蒹葭》,读准字音,划分朗读节奏齐读《蒹葭》,找出读不准的字词并纠正读音。

听读《蒹葭》,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教师范读并展示朗读节奏之后组织学生再次按朗读节奏朗读。

3.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的情感?(师生讨论得出结果:一个热恋者对伊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活动二:精读课文,把握特点(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蒹葭》诗歌的特点。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蒹葭教案设计【篇一】蒹葭教案《蒹葭》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教案设计思路,清晰明了。

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重点诵读教学。

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诵读之本。

第二课时,重点体味情感,难点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美好形象的深层意蕴。

体味情感,把握语文教学情感之美。

意蕴探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

二、教案授课人应云云学科语文学校周王高级职业中学课题《蒹葭》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为更好学好本诗。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写法和翻译,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

3、诵读,美读诗,能够把握重音、节奏、语调、语速,有感情的诵读。

4、深刻体会诗的情感,情景交融的写法。

及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好处。

5、培养喜欢诵读美读诗文的兴趣,领悟追求者痴迷而执著的美好品质,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各种方法诵读课文。

2、把握诗重章叠句结构,反复咏叹的妙处教学难点领悟追求者和伊人美好形象的深层意蕴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自己查找资料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诵读法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美读全诗。

3、合作研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教具、实验情况多媒体两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语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名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诗经》。

根据学生回答适当的补充和强调,并多媒体显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305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

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共同释疑:可能的问题①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②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四.诵读诗歌,美文美读1、请一学生读,教师及其余学生听,并给予适当点评。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采用听读、朗读、品读的方法教学诗歌,教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鉴赏诗歌。

2.理解《诗经》中“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

3.从文中提取精美的内容,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

4.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生活情操。

二、教法与学法1.重视教给学生用情感朗读诗句。

2.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勇气和习惯。

3.运用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

4.注重教师适时的引导与点拨。

三、重点难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诗歌意境及其抒情主人公形象。

2.体会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

3.理解诗歌主题的多重性和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

四、学情分析与教学设想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

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营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初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懂意思。

深读在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读中释义,读中品味,从而得到一种能力,得到一种欣赏古诗文的方法。

教学中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提问、解说等活动,朗读带动讲解,讲解促进朗读,从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对诗歌意象有所了解,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以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请欣赏一首歌曲,注意歌词。

这首舒缓优美的歌曲是由台湾当代作家琼瑶作的词,请问:她的创作灵感与素材从哪里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蒹葭》,《蒹葭》是一首对后世极有影响力的爱情诗。

《蒹葭》选自?谁来介绍《诗经》?《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开山鼻祖,是四书五经之一,被奉为儒家经典,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让我们走进文本,揭开这首诗的神秘面纱吧。

(一)声情并茂读《蒹葭》1、请同学们先倾听这首爱情恋曲,咱们来个合作,老师朗读第一章,同学们来读第二、三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蒹葭》中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2.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品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3.把握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朴素追求和向往。

4.掌握两首诗歌在表现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学习《蒹葭》中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品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2.把握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朴素追求和向往。

3.掌握两首诗歌在表现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漫步在青青河畔,认识了先秦时期的君子和淑女,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去寻觅最美的歌谣。

二、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欣赏情境课文,集体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朗读节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疏通文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河畔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深秋白露凝结成了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译文: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她就站在河的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又高险。

顺流而下寻觅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四、合作探究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描绘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3、把握诗歌内在的情韵。

反复诵读和想象加以深入体会。

教学重点:1、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2、反复诵读和想象加以深入体会。

教学难点:1、把握诗歌内在的情韵。

2、反复诵读和想象加以深入体会。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有一个梦想,想成为画家,绘出绿肥红瘦;我有一个梦想,想成为歌者,唱出高山流水。

我还想回到以前------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晨雾朦胧,河水悠悠,芦苇飘荡。

一位痴情人徘徊在河畔,为心上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

你听------(书写题目《蒹葭》)一、初读《蒹葭》,品韵味,知内容品韵味1、老师带着感情朗读诗歌第一章,营造唯美意境。

学生齐读二、三章。

2、找三位学生各读一章,检查字音。

沚(zhĭ)涘(sÌ)湄(méi )洄(hu í)3、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诗歌的三章内容,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同桌讨论)教师明确:①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②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躋、;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③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同一内容的反复咏唱,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4、请大家齐读诗歌,来感受这艺术魅力。

知内容(同桌互听,修改翻译)请学生结合注释,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诗歌。

二、再读《蒹葭》,看画意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

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同桌讨论)明确:依稀看见了茂盛的、飘忽不定的芦苇。

追问,哪个词语告诉你的?可否给大家读一读?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再追问,为什么要这样读?因为延长,停顿,体现了惆怅的感觉;拉长声音有一种风吹芦苇,芦苇飘荡的感觉,芦苇叶子上似乎有了霜花。

还看见了晶莹的露珠凝结成霜;(白露)看见了芦苇尽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伊人)看见了(主人公)追逐的身影,他们的身影忽隐忽现,他们的距离忽近忽远。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一等奖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一等奖

蒹葭教案设计蒹葭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了解《诗经》的基本学问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形象思维、想象增加诗词积累,提高同学诗词鉴赏的力量。

2. 以读带讲,以讲促读加深同学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熟悉古代劳动人民对美而好爱情的追求和憧憬,培育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力量。

重难点:明确“赋、比、兴”在诗中的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课题:这首《在水一方》是琼瑶依据《诗经》中的一首诗改编而成的。

他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首诗大家知道吗?(蒹葭)美丽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蒹葭》。

二、介绍有关《诗经》的学问《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日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

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

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雅》是周王朝国都四周的乐歌,又分《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大雅》31篇,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还有一种唱更具创造性,就是改编之后再来唱,台湾作家琼瑶就曾把这首《蒹葭》改写成了一首新歌叫《在水一方》,我们一起来听听。
【目标B\10分钟】
1.齐读《蒹葭》。
2.注意“苍苍”“萋萋”“采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等词句的重叠与变化,体会此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写法所表现的音乐之美。
3、正确、流畅地朗读《蒹葭》。
教学板块
学生课堂练习单
第一板块——预习检测
1.《诗经》内容分为、、三大类,其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种。
2.《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属秦国民歌。蒹葭就是,皆生于水边。
3.请正确流畅地朗读《蒹葭》。
【目标A\3分钟】
1.一名学生回答《诗经》六义的内容:《风》、《雅》、《颂》,赋、比、兴。
2.一名同学介绍《蒹葭》的出处,解释“蒹葭”的意思:《蒹葭》出自《国风》中的《秦风》,蒹葭,指的是芦苇。
3.三名学生朗读《蒹葭》,其他同学认真听,订正读错的字音。
第二板块——读出韵味
1.老师听全班同学齐读,进行点评,指出读诗要读出韵味,读出韵味的前提是读通诗的大意。
2.逐段朗读,边读边解释词语,理解大意。
课后反思:
朦胧的雾霭
轻抚着晶莹的露珠
苍茫பைடு நூலகம்芦苇
环抱着悠悠的流水
我轻轻地走在岸边
3.鼓励学生从伊人的视角来写几句诗表达自己的体会。
4.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诗句,出示老师以伊人的角度改写的诗句。
【目标B\10分钟】
1.听老师讲“以诗解诗”的方法。
2.读老师改写的诗句。
3.从伊人的视角来看这个故事,写几句诗表达自己的体会。
4.老师指名的学生读自己改写的诗句。
5.齐读老师从伊人的视角改写的诗句。
第四板块——音乐之美
1.齐诗《蒹葭》。
2.引导学生注意变色的词,理解这首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音乐之美。
3.指出《诗经》中的诗尤其是《国风》,就是当时的流行歌,人们是边劳动边歌唱的,鼓励同学们唱起来。老师可以先唱。然后同学们自由唱,指名一位同学试唱。
学习古诗,有个很好的途径就是以诗解诗,就是将自己读诗的体会,用另一首诗表达出来,可以借用你读到的别的诗,也可以自己写一首诗。
2.出示“以诗解诗”的范例。
只见她呀衣襟飘飘
从我梦中走出来越走越远
立于水的中央
她回眸那一笑啊
让我梦绕魂牵
永远惦念
下面请同学看老师读过《蒹葭》写下的这首小诗:
深秋的清晨是一个梦幻
3.老师指名的同学朗读。
4.分析诗的意象和意境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蒹葭、白露、霜)
(2)这些意象写出了什么特点?呈现了怎样的意境?(凄清秋景 孤寂落寞
可望而不可即 空灵悠远 执著追求 怅惘迷茫)
5、聆听《蒹葭》赏析,齐读全诗。
第三板块——以诗解诗
1.讲解“以诗解诗”的方法。
《蒹葭》教学设计
施教时间年级班 教师:
课题:蒹葭
课时数:1
教学
目标
A类
朗读、背诵《蒹葭》,理解大意。
B类
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赏析,把握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音乐美。
C类
联系当下的生活,兴发感动,执着追求自己的梦想。
预习
作业
1、《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
2、诗中的《蒹葭》指的是什么?诗中写到了哪些意象?
3.听老师歌唱后,自由歌唱。
4.老师指名的同学唱诗。
5.聆听歌曲《在水一方》。
第五板块——读出自我
1.提问:诗中的伊人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生命中值得我苦苦追寻的是什么?在追梦的路上,我也会不辞辛苦、百折不回吗?
2.出示王国维关于人生境界的语句,理解追求梦想的过程。
3.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鼓励同学们执著追求梦想。
蒹葭、白露、霜凄清秋景孤寂落寞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空灵悠远
青年执著追求怅惘迷茫
5.老师播放《蒹葭》赏析,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目标A、B\10分钟】
1.全班同学齐读
2.和老师一起逐段朗读,说出“伊人”、“溯洄”、“溯游”“宛”“萋萋”“晞”、“湄”“跻”“坻”、“采采”“未已”、“涘”、“沚”的意思,理解诗句的大意。
3.再指名同学朗读,老师点评,然后播放范读录音。然后指出读诗要读出韵味,还要理解诗的意象和意境,想象自己就在那个情境中。
4.师生共同分析诗中意象和意境。
(1)意象就是诗歌中用来表达诗人情感的艺术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写出了什么特点,呈现了怎样的意境呢?
老师板书:
4.结语:美丽的伊人美丽的梦,正在不远的前方向你招手,无所畏惧的少年啊,就请你抛开迷惘,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相信你终能圆梦,笑看风云。
【目标C\7分钟】
1.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理解“伊人”的象征意味,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
2.读王国维关于人生境界的语句,体会追求梦想过程的艰辛。
3.树立追求梦想不辞辛苦、百折不回的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