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之读懂诗歌

合集下载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高考真题演练】1.【2020·新高考Ⅰ卷(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们: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略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看见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历风雨磨练。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和诗人情感的读懂和理解。

“表达含蓄蕴藉”错误。

从本诗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情表达十分直接,并不含蓄。

2.(1) C 【解析】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古诗词鉴赏 读懂诗歌 知识讲解

古诗词鉴赏   读懂诗歌  知识讲解

高考解决方案读懂诗歌读懂诗歌高考考什么(7)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8)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怎样读懂古诗词一、注意诗的题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

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就透露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从题材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二是怀古的地点,在京口北固亭。

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结合诗歌的背景,我们就能迅速地读懂这首诗了。

2.2012年北京卷《柳堤》,题目中可显露出信息,作者在种满柳树的长堤观景而发感慨,即为借景抒情。

所以读诗歌时,先抓住景色特点,再细分析诗人传达的情感。

3.2011年北京卷《示秬秸》,“示”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通过下文注释可知道“秬”“秸”是作者的两个儿子的名字,可知作者写作的目的是给两个儿子指出一些人生道理,以作警语。

并且通过诗歌的小序也能得到本诗的写作目的,所以在阅读时,注重读出示警的内容。

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

如汉代以后的诗人用古乐府诗的题目写诗,有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体。

古诗词鉴赏之“读懂诗歌”(教师版)

古诗词鉴赏之“读懂诗歌”(教师版)

古诗词鉴赏之“读懂诗歌”【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词专题的考查要求。

2、从标题、作者、文本的角度切入,了解读懂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过程】一、了解高考1、《考试说明》中这样表述: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2、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江苏高考卷)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荃。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山静似太古”句的含意是什么?(2分)(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进行分析。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大纲全国高考卷)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分)(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6分)(总结:2013年江苏卷和全国卷更加关注对诗内容的理解和评价上,读懂诗歌是考查的核心,而技巧手法有弱化的倾向。

)二、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1、关注标题(1)教你思考:2013年江苏诗歌考题,标题是“醉眠”(见上文),作者为什么而醉,真的醉了吗,核心是醉还是非醉,从哪个字可以看出,为什么?(2)小试牛刀: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答:诗中塑造了女主任公对她远征在外的丈夫深深的思念。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古代诗歌赏析之读懂诗歌

古代诗歌赏析之读懂诗歌

古代诗歌赏析之读懂诗歌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古代诗歌的赏析,看看如何读懂这些美丽的诗句。

我们要明确一点,古代诗歌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俚语、成语、俗语一样,都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所以,只要我们用一种轻松幽默的心态去阅读,就能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读懂古代诗歌呢?这里我给大家提供几个小技巧:1. 熟悉诗歌的基本结构古代诗歌有很多种形式,比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固定的结构和韵脚。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举个例子,五言绝句的结构是:每句五个字,共四句,每两句押一韵。

我们可以先从这个基本结构入手,慢慢熟悉各种诗歌的形式。

2. 注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古代诗歌往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来传达作者的思想。

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抓住这些意境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比如,杜甫的《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里的“国破山河在”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代的忧虑;而“城春草木深”则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

3.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夸张、排比等。

这些手法可以帮助诗人更加生动地描绘景物,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我们在阅读时,要学会发现这些修辞手法,从而更好地欣赏诗歌的美。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里的“离离”形容草长得茂盛,而“一岁一枯荣”则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无常。

通过这种修辞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感慨。

4. 多读多练,积累经验我们要记住,读懂古代诗歌需要时间和实践。

我们要多读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读懂古代诗歌并不是一件难事。

只要我们用一种轻松幽默的心态去阅读,同时注意诗歌的基本结构、意境和情感以及修辞手法,就一定能够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2024年高三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诗家语精品课件

2024年高三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诗家语精品课件
宾语前置
【语序倒装】
A.主谓倒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正确的语序是: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分析:“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 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译文: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病树的前头万树茂盛。
名—形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文: 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潭影令人心坦荡空灵。
形—使动
读懂诗家语 ——空白省略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 《水调歌头》)
译文: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
|—
——
合乎押韵和对仗的要求
平仄不符合
昼卧 陆游
忽忽见春尽,徂年那更还。
|—
—|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
|—
转化词类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整合句意
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
唐代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文
旅行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 恰好把帆儿高悬。
能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含义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读懂诗歌突破口
02 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 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赅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古代诗歌鉴赏考点一向失分较多,问题出在哪里?读不懂。

只有读懂诗,才可能答好题。

一轮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读懂诗。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是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应该增加解读诗歌的知识储备从而来解读古诗。

一、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歌大意:时、地、人、事、景、物。

二、领会深层意思。

1.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2.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3.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一、由诗歌基本知识切入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1.下列诗词中不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的一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该曲是白朴的《仙吕·寄生草·饮》,其主要内容是劝酒,没有写景。

答案C2.结构谋篇诗词的结构谋篇又称章法。

分成“起”“承”“转”“合”四部分。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

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账,要制造些波澜。

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读懂诗歌——寻找诗歌鉴赏切入点

读懂诗歌——寻找诗歌鉴赏切入点
一、切入点——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 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 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 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 歌鉴赏的向导。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人、事、景、物)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暗示)
孤雁
(唐)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解读】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标题点出所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之物,一“孤”字
【注】矰(zēnɡ):短箭; 缴(zhuó):系箭的丝绳。
含感情色彩。全诗 以“孤雁”自喻, 抒发孤凄忧虑的羁
旅之情。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春行即兴
(唐)李华 【解读】 有感,顿 生兴致而创作。由
涧水东流复向西。 标题可预知用借景
芳树无人花自落, 抒情法。诗中透露
春山一路鸟空啼。 伤春、凄凉之情。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BIAOTIJIEDUSHIGE
【总结】
一、内容 二、思想情感 三、表达技巧
看作者,知人论世
李太白的自信与狂放; 柳三变的相思与艳情; 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 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 寸心千里目。
前本人诗认作为者,不“熟最悉苦,无可山借遮助望所眼给”的在注本脚诗:中南最宋 具后式期,有诗联表人想现。南力联宋,想时你当 期对时 的此南 著有宋 名何王 爱看朝 国法偏 诗?安 人请一 辛作隅弃简的疾要政、分治陆析形游。 等人的诗作,再结合该诗的后两句,就很容易得 出:作者该是一位爱国诗人,这首诗应表现诗人 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之情。

古代诗歌赏析之读懂大意

古代诗歌赏析之读懂大意

三句,诗人正面出场,通过两个具有典型意 义的动作,展示出诗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 观的襟怀。一是"悲歌击筑",用荆轲刺秦王 的故事,表示誓死夺取胜利的决心;二是"凭 高酹酒",这里不只是奠祭为国捐躯的将土, 更重要的是预祝收复长安,获得全胜。"此兴 悠哉"一句,无保留地抒发了这一壮志豪情, 并引出下片。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 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 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 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州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 本人。 收:收复国土。 倩:请。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
译文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 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 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 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 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 风吹泪过扬州。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⑴,风物向秋潇洒⑵。水 浸碧天何处断⑶?霁色冷光相射⑷。蓼屿荻 花洲⑸,掩映竹篱茅舍⑹。 云际客帆高挂⑺,烟外酒旗低亚⑻。多 少六朝兴废事⑼,尽入渔樵闲话⑽。怅望倚 层楼⑾,寒日无言西下。[1]
“有约”一句言因为刚入春 天还冷的缘故,因此见不着 燕子踪迹。此写燕,实用以 寄托思妇的重重心事 。说 “有约”,是嘱燕传递天涯 芳信,但燕却违约不来.
故接用“十二绣帘空卷”一句 ,将闺妇 思夫的烦恼无端发泄到燕子身上。“十 二绣帘 ”,泛指帘幕 。燕巢梁上,垂 帘妨碍燕子活动,故须卷起 。“空卷” 一词,寓有思妇盼燕归来的急迫心情和 对梁燕不来的惆怅与空虚,思妇在春寒 中翘首期盼的痴怜之态跃然纸上,真切 生动。

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读懂诗歌(附答案)

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读懂诗歌(附答案)

一、导入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老子》二、考纲要求1. 能阅读浅近的古代诗文。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诗歌鉴赏题考什么?咏怀(其一) [三国魏]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如何读懂一首诗?一要“读进去”: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该诗是作者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时所作。

二要“展开来”:苏小小墓李贺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注]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但为阮家所阻,遂于忧伤中咯血而死,时年十九,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坞。

译诗:在西陵坟墓间,幽兰上每一滴露水,都如一只沾泪的眼睛。

没有可以用作同心丝带的物件,而袅袅青烟里绽放的花朵,又总是隐没在无边的黑暗里。

绿茵茵的青草如毯,碧森森的松树似盖,风一样清冷的衣裳,水一般幽凉的佩玉。

一乘小小的油壁车,夜色中一个凄清的身影静静守候。

那翠色的烛光如豆,光影黯淡,幽幽闪烁。

西陵坟墓下啊,寒风吹着冷雨……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全国Ⅱ卷)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译诗]昨天夜里秋风劲吹,袭入了大唐的关隘,寒云低压,边月清冷,笼罩着西山岭豁。

更督催部属猛将进军,追击那骄横敌虏,搏杀战场,不要让敌人的一马一卒跑掉。

例2 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全国Ⅱ卷)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三):从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章法结构入手读懂古诗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三):从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章法结构入手读懂古诗
答案 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 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 恨长来点明春思。(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 繁花;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 思。)
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大概 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 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 之愁、逐客之恨。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 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 诗艺作结。
练中悟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解析 该诗首句从草色、柳色写起;次句写桃花、杏花, 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写诗人 的愁恨;第四句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 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这首诗题作《春思》,诗中也句句就春立意。在艺 术手法的运用上,诗人是以前两句反衬后两句,使所要 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
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 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 媚;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 嫣红、洁白两色。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 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 的深愁苦恨。
后两句诗就转而写诗人的愁恨。这种愁恨深深植根 于内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 唐冯延已《鹊踏枝》词中“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 句,就是直接写出了这一事实。而贾至不这样直写,却 别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构思,使诗意的表现更有深度, 更为曲折。

古诗鉴赏之读懂诗歌

古诗鉴赏之读懂诗歌

(1)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 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2)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 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全国卷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常见意象和情感: 月亮: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 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菊花:高洁、隐逸 梧桐:凄凉悲伤 浮云:漂泊 杜鹃:凄凉、哀伤 鹧鸪:悲凉 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 、指代书信
训练检测: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 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3、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 不得的苦闷。 2、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 “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末句直 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3、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 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反思归纳: 1、读懂诗歌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2、如何分析诗歌典故的作用?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 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 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3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之方法

3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之方法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空伫立。
(3)读意象、表情词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7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空伫立。
(4)请用几个短语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
献芹 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
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三、由诗歌鉴赏内容切入,体会诗情画意
(五)明典故
典故
阐释
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兵驻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
柳营 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
三、由诗歌鉴赏内容切入,体会诗情画意
(四)析意象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杜鹃花得红字 真山民①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②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 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 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
脍,曰'人生贵得适志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遵命驾便归。”后来的人
之思 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三、由诗歌鉴赏内容切入,体会诗情画意
(五)明典故
典故
阐释
典故名,典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辞去君王赏赐的宅第。表现了霍
辞第 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思想。后又以“辞

高中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歌

高中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明确考纲,快速读懂诗歌一、明确考纲《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 级。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

(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等等。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语言主要是考查诗歌的“炼字”“炼句”和语言特色。

表达技巧主要是考查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考情分析】近三年(2017-2019)高考全国卷Ⅰ、Ⅱ、Ⅲ共9套试卷的诗歌鉴赏文本选取以七言律诗为主,有七言古体诗、乐府诗和五言古体诗的节选,也有五言律诗。

这9首古诗的作者均是唐宋有名的大诗人,甚至是有某种雅号的大诗人,比如诗神苏轼、诗王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等。

从题材上看,题材非常丰富:为国选材即景,酬赠嘱咐亲人,题卷戏赠友人,未及第后即景抒情叙事,题卷抒怀,咏古抒怀,题画酬赠,投谒主考明志,劳动场面描绘等。

所选诗歌篇幅精致,情感真挚丰富,写作技法巧妙,文化氛围浓郁,语言优美流畅,风格独具,艺术价值很高。

从这9套试卷诗歌鉴赏的选材来看,可以发现所选诗歌除了少量的即景抒情诗,诗歌鉴赏作为最高能力层级(鉴赏)要求的题目,更多地注重诗歌的交际功能:酬(戏)赠、投谒、题卷、题画等。

这是高考诗歌鉴赏选材的一大特征。

古代诗歌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也不仅仅是艺术品位或者把玩,更多的是实用功能。

这些功能在现在来看变成了交际雅趣,让生活充满文化气息。

这9套试卷重在考查“如何写的”“怎么写得这么好”“写了什么”这三方面,“写了什么”是最新出现的趋势。

这种命题思路有效地真实地检验了考生是否读懂了诗歌、领会到诗歌的意蕴。

古代诗歌鉴赏初步:如何读懂古典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初步:如何读懂古典诗歌
提示3:为什么不早不迟偏偏在天将明时才去望呢?
提示4:为什么她听到鹊喜声就想到门前去望呢?
意象的含义 意象前后的关键词 表情或表意
提示5:给诗歌补上题目,并完整地说说本诗的主要内容。
闺情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引导1: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你关注了题目中的哪个词?“寄”是什么意思?“寒食”是什么意思?
题目的内涵往往丰富,它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诸多重要信息。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明示了诗的题材属归隐一类;“秋”点明季节;“暝”点明具体的时间。“秋”与“暝”在古人的笔下往往流淌着悲愁,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山居”那欲隐而难藏的惬意与满足就使“秋暝”的感情亮丽畅快起来了。
3、关注表情、表意的关键词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在经年累月的磨合之后,意与象的关系早已约定俗成。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当然,诗人用意象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子规的常意为孤寂哀愁,而在“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中,子规却是一个对美好事物留恋、热爱和执著不懈地追求的形象。
引导2:根据这个诗题,试推测诗歌的内容及其感情基调。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引导3:试结合诗题对本诗表达情感的特点进行赏析。 诗眼→感情基调→抒情方式
因题测诗
抓住关键词语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1:以题材划分,这两首诗分别属于哪一类?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比答题更重要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比答题更重要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比答题更重要【学习目标】1.掌握读懂诗歌的“三种路径”(八读法)。

2.综合运用多种途径读懂古诗。

【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导学案“找准路径,精准理解”部分。

(20分钟)2.边讲边练:读懂诗歌的“三种路径”(八读法)。

(45分钟)3.强化训练:完成“即练即悟”(10分钟)4.归纳整理笔记(5分钟)【学习内容】找准路径精准理解一、找准最直接的路径——标题、情语和注释1.读标题,挖信息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

其蕴含信息有: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皮日休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边练边悟1 根据下列标题,挖掘蕴含信息。

①交代写作缘由、目的(袭美抱疾杜门)②表明诗的题材或体裁(奉和诗)③暗示可能的情感(安慰朋友,希望早日康复)①表明诗的题材(咏物诗)②交代写作对象的特点(苦)③暗示表达技巧(托物言志)敲黑板【不要被标题引入歧途】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题都具有以上功能,不要让下面这些标题引入歧途。

如:“饮中八仙歌”“丽人行”“李凭箜篌引”“病妇吟”,这里的歌、行、引、吟表示诗歌的类型;词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台近”“二郎神”“忆王孙”等不反映词作的具体内容;乐府旧题一般只揭示诗歌的题材类型,而不反映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出塞”“塞下曲”“关山月”“青楼曲”等。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三:读注解
【注释】:①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 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 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 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 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明疑点难点
四:读意象
意象:象,即形象;意,即意念、情感,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 主人公情感的物象。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人 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秦观鹊桥仙·七夕 ——交代了写作对象〔七夕〕;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
相思相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 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交代了时令、地点、事件;暗含写作者的所闻所感。
原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例六、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答复以下问题。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
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
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
〞的代称。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所蕴含的思想情感。(2006浙江卷)
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总结方法
(五)看意象,品意境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
,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意象:含有特定情意的物象。 意境:由意象组合构成的艺术境界。
【例五】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
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
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六)再现情景,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情景,设身进入
这一情景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 要有再现诗词画面的习惯和能力。
练习
通过联想或想象,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这两句诗句的画面,品味其意境。



赏 01
2024高考专题复习
❀ 如何读懂古诗词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
(一)了解诗歌发展的概况:
《诗经》 《楚辞》
汉魏五、七言 古体诗
唐诗(近体诗)
宋词
元曲
明传奇(剧本)
清(集大成) 现代诗(自由体、律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 古体诗 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
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 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 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羁旅思乡之情。
从军行 杨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赏析之读懂诗歌“两步四法”解读诗词曲-----“看一看”“抓一抓”“辨一辨”“思一思”读懂诗词高考《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由此可见,古代诗词鉴赏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应该包含在思想内容中。

这四个方面也是诗词鉴赏的主要命题方向。

虽然知道了这些,但还不够。

要想做好诗词鉴赏题,首要的是读懂诗词。

只有读懂了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才能有针对性地得出答案。

因此,诗词鉴赏的关键是读懂诗词。

那么,怎样去读懂诗词呢?可以采用“两步四法”。

第一步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解读文辞,揣摩情意就是从标题、注释、意象、关键词句等方面把握诗词大意,从而揣摩诗词情感。

需用“三法”:“看一看,找启示”“抓一抓,寻突破”“辨一辨,明关系”。

方法一:看一看,找启示看诗词的题目、注释、诗序甚至标点等,从而找到理解诗词的启示点。

【启示一】看题目,思考信息[讲一讲]题目是诗词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揭示诗歌的线索;⑤表明诗歌的题材;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悟一悟]1.根据表格中的解读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卷别诗题重要信息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留别);②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2014年高考四川卷秋暮吟望①点明了时间秋暮;②交代了诗歌的内容望;③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落寞、惆怅2014年高考广东卷望江怨送别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②暗示了全词的感情基调悲凉2.阅读下面的诗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

边词张敬忠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可以从题目抓住题材。

这首诗的题目是“边词”,应属边塞诗,行役戍边之作。

【启示二】看注释,推测作用[讲一讲]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

注释作用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则主旨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有关。

[悟一悟]3.根据表格中的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诗歌借助注释理解写作意图赠花卿[注]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花卿:名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平叛中立过功;后居功自傲,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

“此曲只应天上有”是说花卿僭用天子音乐,不当受之。

“人间能得几回闻”隐含警示之意,意谓这种享受难于长久4.阅读下面的诗歌,重点关注注释,回答后面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

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被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

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这首词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答:答案:①表现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②作客他乡的羁愁;③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朝廷如此对待自己的不满。

方法二:抓一抓,寻突破抓诗词的意象,抓诗词中的关键词句,抓题干中的暗示信息,来突破诗词情感。

【突破一】抓意象[讲一讲]“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

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也最能表现诗人情感。

[悟一悟]5.阅读下面的诗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中的主要意象:杜鹃;词中直接描写其特点的语句:声声只道不如归;这首词的主题:游子思乡。

【突破二】抓关键词句中国古代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

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1.关键词[讲一讲]诗词中的关键词包括:(1)情感词。

直接表明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如悲、喜、愁、闲、苦、忧等;如:技巧举例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词”。

如抓住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

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了诗人的孤独感;“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2)修饰词。

冷暖色调的形容词等。

“墨分五彩,词含七情。

”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

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

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深加体味。

(3)表现景、人、事、物等特点的词语。

注意景的时令性以及景物本身的暗示性,人的动作行为的暗示性,特别注意描写人的细节性词语。

[悟一悟]6.阅读下面的诗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本诗借柳条、藤蔓、黄莺等景物以及“好”“离情”“相识”“别”等词语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拜新月李端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2)本诗可以从细节解读形象。

“即便”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

“细语”二字,惟妙惟肖地状写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

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

而“北风吹裙带”看似客观描写,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裙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

诗歌采用素描手法,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

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

2.关键句[讲一讲]这些关键句多指用典句和诗词的尾句。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增加诗的意韵。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句,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

如:技巧举例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王维的《山居秋暝》最后一联“随意春芳歇,诗的主旨王孙自可留”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的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悟一悟]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庆庵寺桃花[南宋]谢枋得[注]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

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1)诗中的典故句:(2)诗歌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1)寻得桃源好避秦。

(2)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

【突破三】抓题干的暗示[讲一讲]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

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

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悟一悟]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

流莺①李商隐②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③何处有花枝?【注】①流莺:不知所往、飞落无依的黄莺。

②李商隐:唐代诗人,颇具才华,但受尽冷遇排斥,潦倒终生。

③凤城:这里借指长安。

1.金圣叹称此诗为“托流莺以见意也”,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1)分析题干提供的信息:“托流莺以见意也”,就需要分析流莺的特点,然后把流莺的特点和作者的“意”(情感)对接。

(2)本诗妙在使用托物言志手法,明写黄莺,暗喻身世。

首联借流莺的漂泊无依写自己的辗转流徙(飘零身世),借流莺的“不自持”写自己的命运难以掌控;颔联借流莺的美妙啼唱写自己的才华横溢;颈联借流莺啼唱的执着写自己的求索的坚执(希望得到赏识);尾联用流莺无枝可栖写自己的年华虚度、抱负成空。

通过对流莺形象的刻画,生动抒发了自己遭受冷遇、终生潦倒的愁苦和无奈。

方法三:辨一辨,明关系[讲一讲]就是辨一辨人、事、景、物、情之间的关系,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明确是否是托物言志、因事说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关系。

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

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全诗,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

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其中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

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的主旨。

明朝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弄清了景和情的关系,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

要想尽快辨明人、事、景、物、情之间的关系,还要掌握以下常识:1.结构章法诗错误!词⎩⎪⎨⎪⎧ 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阕:抒情主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