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内部控制简答题
内控简答题第一章1。
请简述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于发展历经的阶段,并指出每一阶段的特点。
答: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四个不同的阶段,并已初步呈现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演变的趋势。
(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从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内部牵制的基本思路是分工和牵制.这一阶段的不足之处在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强调内部牵制机能的简单运用,不够系统和完善。
(2)内部控制系统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由此内部控制正式被纳入制度体系之中,同时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进入内部控制结构组成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对内控发展的贡献:其一,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其二,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而统一以要素来表述。
(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1992年9月,COSO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它对内部控制的发展最重要的贡献:对内部控制下了一个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定义。
提出了内部控制三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构成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5)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2004年9月,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这一阶段的显著变化是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提出风险管理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构成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2.《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进步:答:(1)从目标上看,ERM框架涵盖内部控制框架中的经营、财务报告和合规三个目标,并且新提出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扩大了报告的范畴。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流程和机制,对组织、人员、财务和业务活动进行监督、规范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手段和方法。
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演进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控制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第一阶段:初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的建立最初是为了防止欺诈行为和内部失误的发生。
在这一阶段,企业主要通过制定和执行一些基本规章制度,如内部审计制度、财务报告制度和风险防控制度等,来建立基本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二阶段: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一阶段,企业开始着重完善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包括风险评估和防范、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业务流程规范和监督、内部审计和监控等,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第三阶段:内部控制与企业战略的一体化
在这一阶段,内部控制被视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目标和价值导向相一致。
企业将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战略工具,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设计制度,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第四阶段:数字化内部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也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企业开始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等,来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精准度,提前预警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总之,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步建立到完善,再到与企业战略一体化,最后走向数字化的演进过程。
这一历程体现了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的提升和对风险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近况
中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近况内部控制是一种组织管理和运营的体系,旨在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控制风险、保护企业利益、达到预期目标。
中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起步阶段,到21世纪初的初步发展阶段,再到现在的成熟阶段。
在起步阶段,中国内部控制理论主要受到国际上的影响。
国内学者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控制理论,如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根据国情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应用。
同时,国家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初步发展阶段,中国内部控制理论开始有了一定的原创性和自主性。
国内学者对国际上的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内部控制三重目标”、“内控社会责任理论”等理论框架。
同时,专业学术机构和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推动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进入成熟阶段后,中国内部控制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内部控制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
各类内控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也越来越多,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细则》等。
此外,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国内企业还开始使用国际通行的内部控制框架,如COSO(委员会赞助的组织的内部控制综合架构)。
近几年来,中国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首先,内部控制成为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和融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次,各行各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应用不断加深,内部控制文化开始在企业内部得到普及。
此外,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发展为内部控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如虚拟内部审计和数据挖掘等。
然而,中国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还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其次,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落实情况还不够,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企业内部控制发展五个阶段
2.2企业内部控制的演变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完善阶段、成熟阶段、超越阶段。
‘(⑧《企业内部控制》,张颖郑洪涛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页)第一个阶段为萌芽阶段:公元前3600年以前至20世纪30年代,主要理论是内部牵制。
1912年,R.H.蒙可马利在其出版的《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所谓内部牵制,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
第二个阶段为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40一70年代,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
195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报《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CAP No.29SeopeoftheIndependentAuditorSReviewofInternalControl)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accounting)和内部管理控制(internaladministrativeeontrol)两类,这一分类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分法”的由来。
第三个阶段为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含义转向具体内容的深化。
其标志是美国AIC以于1988年5月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55),在公告中,“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
公告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下列三个要素组成:(1)控制环境(eontrolenvironment),(2)会计制度(aeeountingsystem),(3)控制程序(eontrolProeedure)。
第四个阶段为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2年9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工CPA)与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执行官协会(FEI)、国际内部审计师(I工A)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工MA)组成的发起组织委员会(theColnlnitteeof SponsoringOrganizati。
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
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控制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以下将介绍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无控制阶段。
这时期的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缺乏认识,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制度,导致企业的资产安全难以保障,经营效率低下,风险管理困难。
第二阶段是简单控制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仍然采取简单的控制手段,如人工核查、单纯的审批制度等。
这种控制手段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第三阶段是体系化控制阶段。
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开始体系化建设,制定控制目标、责任分工、控制程序等,并采取科技手段进行辅助控制,如电子审批系统、内部审计等。
这种体系化的控制手段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第四阶段是数据化控制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开始广泛采用数据化的控制手段,例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
这些系统可以实现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第五阶段是智能化控制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企业内部控制开始智能化,如智能风险预警系统、自动化审批系统等。
这些系统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提前预测和识别潜在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对企业的智能管理和风险防控。
总之,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从无控制到智能化控制,体现了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升控制手段的科技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内部控制发展的5个阶段
内部控制专题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刘慧萍联系电话: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国际发展历程□我国内部控制发展动因与最新动态□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指引一、内部控制国际发展历程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内部控制”一词最早见诸于文字,是作为审计术语出现在审计文献中的 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在其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内部控制”这一专门术语,其中指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程序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审查企业的内部牵制和控制,企业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越好,财务报表需要测试的范围则越小。
”内部控制漫长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五阶段。
(一)内部牵制阶段一般认为,上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牵制就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某位职员的业务与另一位职员的业务必须是相互弥补、相互牵制的关系,即必须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和业务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相互牵制,防止错误或弊端。
这就是内部控制的雏形。
《柯氏会计词典》给它下的定义是:“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次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人们对上述内部牵制概念长期以来没有根本的异议,以致在现代的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成为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可以说是传统的内部牵制思想与古典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必要性》的专题报告,该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内部控制简答题
内部控制简答题内控简答题第一章1、请简述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于发展历经的阶段,并指出每一阶段的特点。
答: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四个不同的阶段,并已初步呈现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演变的趋势。
(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从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主要特点就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她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内部牵制的基本思路就是分工与牵制。
这一阶段的不足之处在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强调内部牵制机能的简单运用,不够系统与完善。
(2)内部控制系统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由此内部控制正式被纳入制度体系之中,同时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进入内部控制结构组成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与控制程序。
对内控发展的贡献:其一,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
其二,不再区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而统一以要素来表述。
(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1992年9月,COSO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就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它对内部控制的发展最重要的贡献:对内部控制下了一个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定义。
提出了内部控制三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与合规目标,构成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与监控。
(5)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2004年9月,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
这一阶段的显著变化就是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
提出风险管理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与合规目标构成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与监控。
2、《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进步:答:(1)从目标上瞧,ERM框架涵盖内部控制框架中的经营、财务报告与合规三个目标,并且新提出一个更具管理意义与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扩大了报告的范畴。
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
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保障资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革,内部控制也将经历不同的阶段。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入手,探讨每个阶段的特点和目标。
第一阶段:混乱和无序阶段在企业刚刚成立或初期运营阶段,内部控制往往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
管理制度不健全,员工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规程,容易出现错漏、失误等问题。
此时,企业需要建立基本的内部控制框架,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性增加,内部控制开始逐渐得到重视。
企业开始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如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库存管理制度等。
同时,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进行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此阶段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风险的可控。
第三阶段:内部控制优化和风险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企业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体系,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应对各类风险。
此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风险的全面管理。
第四阶段:信息化和自动化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内部控制逐渐向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企业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实现对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督,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内部控制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第五阶段:持续改进和创新内部控制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
企业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加强内部控制的创新和适应性能力。
同时,紧跟外部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内部控制是因管理的需要而产生,是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拓展期四个阶段。
萌芽期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提出、认识和接受。
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
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施“双人记账制”,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对同一业务加以登记,然后定期核对双方的记录,以检查有无记账差错或舞弊行为,进而达到控制财物收支的目的。
在20世纪初,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是要求组织中任何个人或部门都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业务权利,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在各个部门或个人之间形成一定的牵制关系,以查找错误、防止舞弊为主要目的,以职责分离为主要特征。
1通过具体的管理实践,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根据内部牵制的基本思想,在组织结构、业务程序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控制措施,如,相互制约、相互检查和相互协调,为内部控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世界行经济大危机后,许多企业加强了对生产经营的监督与控制,使企业的内部控制超越了会计的范畴,进入到企业所有部门及全部业务活动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业务日益复杂,而且在异地的分支机构不断出现,使得企业管理者无法事必躬亲,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与企业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的各类控制制度,使企业的业务程序化、标准化,人员职责分工制度化,以避免错误和舞弊。
随着企业管理实践的深入以及企业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内部控制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针对财务会计领域或单项业务活动进行控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
在新的形式下,要求内部控制转向面向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由此,内部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期。
发展期在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一系列外部事件的发生,使内部控制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
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以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护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经营效率和遵守法律法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在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审计控制阶段审计控制阶段是内部控制发展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企业主要依靠外部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审计控制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审计等。
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的控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风险控制有一定的限制。
第二阶段:制度控制阶段制度控制阶段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三阶段:风险控制阶段风险控制阶段是内部控制的核心。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防范。
风险控制主要包括内部控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等。
通过风险控制,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
第四阶段:信息化控制阶段信息化控制阶段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信息化控制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数据管理控制、电子商务控制等。
通过信息化控制,企业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风险和成本。
第五阶段:全面控制阶段全面控制阶段是内部控制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实现了内部控制的全面覆盖和无缝衔接。
全面控制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和内部控制监督的实施等。
通过全面控制,企业能够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的定义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强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纵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
内部牵制制度的内容内部牵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
不相容职务指的是不能同时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
我们知道,每项业务的处理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和检查等五个步骤。
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下,为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同步骤应交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去完成。
换言之,有五项要求。
第一,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二,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批准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三,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四,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第五,保管与记录某项资产的职务与账实核对的职务要分离等。
由此可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即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具体实行时,包括四个要点(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四个要点)。
第一,识别不相容职务,即对通常不能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这些职务包括出纳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记账、业务经办与业务审批、业务审批与记账、财物保管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财物保管、业务操作与业务复核;第二,合理界定不同职务的职责与权限,只有这样,才能在有关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去合理地分离不相容职务,也只有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才能准确地分清责任;第三,分离不相容职务,在进行定岗和分工时,注意将不相容职务分离开来,使其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第四,必要的保障措施,如物理措施(保险柜、专用钥匙等)或技术措施(网络口令等),定期的岗位轮换等。
内控的定义及演变历程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演变历程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全面认识内部控制;●了解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掌握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进程。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的过程。
1.内部控制的主体内部控制的主体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或岗位,如同财务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不只涉及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而是与企业的所有员工都相关,只有所有员工都了解财务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企业的财务工作才会健康,人力资源工作才会做好。
企业的内部控制如果只有董事会和总经理重视,那么内部控制体系不会做好,只有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衔接部门理解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支持并贯彻执行,内部控制体系才有可能真正健康化,否则只是形式主义。
2.内部控制的目标实施内部控制,是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目标效益性控制的目的不是增加成本、限制人员自由、限制弹性,首要目标是保证经营活动的效益性,产生增值。
将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控制到位,会为企业带来很大好处:第一,企业能够赚钱;第二,企业赚钱具有持续性;第三,企业赚钱比较有质量。
很多企业赚钱没有质量,只追求账面利润,而忽视现金利润。
如果将内控做好,不仅能够让企业效益更好,而且会大大提升效益的质量。
数据的可靠性企业实施内控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例如,财务制度中的财务核算制度,就是依据国家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制定的,这对于企业的财务处理非常重要,因为针对同样业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处理效果。
法规的真实性法规的真实性是指,要按照国家的法律制度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3.内部控制的目的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主要有四大目的:实现企业目标实施内控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确保企业守法经营实施内控可以保证企业各经营层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违规行为。
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要素
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
目标
提高经营效率效果
控制活动 信息系统与沟通
内部控制
遵循法律法规
提供可靠财务报告
对控制的监督
金字塔结构
1. 监督(持续进行中) 2. 信息和沟通 3. 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 4. 控制环境(基础)
安然事件——股东损失700亿美元
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1941至1947年间,随着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权渐渐分散,到1979年, InterNorth Inc.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并取代北部天然气公司在纽约证交所挂牌。 1985年, InterNorth收购竞 争对手休斯敦天然气公司,并更名“安然”(Enron)。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是世 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 》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 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 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目前公司的留守人员主要进行资产清理、执行破产 程序以及应对法律诉讼,从那时起,“安然”已经成为公司欺诈以及堕落的象征。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安然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 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 在2011年10月16日安然公布第二季度财报以前,安然公司的财务报告是所有投资者都乐于见到的。看看安然 过去的财务报告:2000年第四季度,“公司天然气业务成长翻升3倍,公司能源服务公司零售业务翻升5倍”; 2001年第一季度,“季营收成长4倍,是连续21个盈余成长的财季”……在安然,衡量业务成长的单位不是百分 比,而是倍数,这让所有投资者都笑逐颜开。到了2001年第二季度,公司突然亏损了,而且亏损额还高达6.18 亿美元! 然后,一直隐藏在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安然高层官员所控制, 安然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更让投资者气愤的是,显然安然的 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 安然假账问题也让其审计公司安达信面临着被诉讼的危险。位列世界第五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作为安然公 司财务报告的审计者,既没审计出安然虚报利润,也没发现其巨额债务.
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演变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1
提纲
一、内部控制的渊源和早期发展 二、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态:内部牵制 三、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演变 四、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 五、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情况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一、内部控制的渊源和早期发展
内部控制的渊源十分久远 ,自从有了人类的群体活动和组织之后, 就会产生对组织的成员及其活动进行控制的需要。 内部控制的发轫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公元前3200年的苏美 尔文化时期。 古埃及、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都有原始内部牵制制度 的雏形。 原始的内部牵制制度最早是为部落、城邦、庄园、国家服务的。 中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商业组织开始出现,内部牵制进入企 业领域,开启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控制(control)一词最早产生于17世纪,其原始含义是“由登记者 之外的人对帐册进行的核对和检查”。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五、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情况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1年1月31日,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已废止) 2002年12月3日,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 2003年12月15日,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修订) 2006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 2007年2月13日,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二、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态: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是从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以前,盛行的观念和实务都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牵制的目的是纠错防弊,其前提性假设是:两个或多个人犯同一种错误 的概率较小,两个或多个人串通舞弊的可能性较小,难度较大。 内部牵制的基本思路是分工和牵制。
内部控制发展的历程
内部控制发展的历程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企业自我管理阶段
早期,在缺乏法律法规规范管理的情况下,企业自行制定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实施自我管理。
公司内部部门之间协作合作,相对自闭,理念混乱。
这种阶段较为简单粗暴,通过简单的人员配备、法人制度明确、管理层的权威调配来予以解决。
2. 法律法规约束阶段
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渐健全,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内部控制体系规范管理,如财务制度、内部审计等。
这种体系使得内部控制逐渐成熟,能够对公司的财务和资产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
3. 完善管理体系阶段
进入21世纪,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内部控制需求不断提升与变化。
公司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控制信息流、人力资源、客户信用等各方面的风险。
同时,企业需要制定符合实际管理环境的内部控制政策,使得政策能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得适当的运用。
4. 信息化时代阶段
现在,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管理体系亦逐步向内部控制集成化发展。
企业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管理内部风险,加强企业内部流程的安全性与风险防范,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对内部控制要求变得更为综合化,管理人员也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内部控制要求。
内部控制发展的5个阶段
内部控制专题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刘慧萍联系电话: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国际发展历程□我国内部控制发展动因与最新动态□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指引一、内部控制国际发展历程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内部控制”一词最早见诸于文字,是作为审计术语出现在审计文献中的 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在其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内部控制”这一专门术语,其中指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程序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审查企业的内部牵制和控制,企业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越好,财务报表需要测试的范围则越小。
”内部控制漫长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五阶段。
(一)内部牵制阶段一般认为,上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牵制就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某位职员的业务与另一位职员的业务必须是相互弥补、相互牵制的关系,即必须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和业务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相互牵制,防止错误或弊端。
这就是内部控制的雏形。
《柯氏会计词典》给它下的定义是:“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次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人们对上述内部牵制概念长期以来没有根本的异议,以致在现代的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成为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可以说是传统的内部牵制思想与古典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必要性》的专题报告,该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的定义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强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纵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
内部牵制制度的内容内部牵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
不相容职务指的是不能同时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
我们知道,每项业务的处理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和检查等五个步骤。
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下,为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同步骤应交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去完成。
换言之,有五项要求。
第一,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二,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批准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三,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四,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第五,保管与记录某项资产的职务与账实核对的职务要分离等。
由此可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即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具体实行时,包括四个要点(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四个要点)。
第一,识别不相容职务,即对通常不能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这些职务包括出纳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记账、业务经办与业务审批、业务审批与记账、财物保管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财物保管、业务操作与业务复核;第二,合理界定不同职务的职责与权限,只有这样,才能在有关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去合理地分离不相容职务,也只有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才能准确地分清责任;第三,分离不相容职务,在进行定岗和分工时,注意将不相容职务分离开来,使其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第四,必要的保障措施,如物理措施(保险柜、专用钥匙等)或技术措施(网络口令等),定期的岗位轮换等。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国内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初期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在这个阶段,国内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对简单,主要以财务控制为主,存在较大的盲区和薄弱环节。
这一阶段主要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2. 制度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领域的改革,国内对内部控制的意识逐渐增强,相关法规和规范文件相继出台。
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逐步建立相关制度。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阶段(21世纪中期至今):为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国内开始推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2008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报告相关规定》,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内部控制报告。
2010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这一阶段,国内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和标准逐渐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4.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阶段(近年来):近年来,国内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密切关系,开始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起来,形成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
这一阶段,企业不仅关注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还注重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以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国内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从意识薄弱到意识增强、从简单控制到完善制度、从单一评价到全面管理的过程。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1、管理科学的发展
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被定义为“利用系统管理观点应用、数学和科学方法来改善管理决策的学科”,它一般以一种应用数学、计算
机科学、经济学、数据库管理、财务和统计技术,以支持决策分析为核心,是管理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科学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并在90
年代后期迅速发展,管理科学的主要发展为科学决策、决策支持系统、自
动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等等。
2、系统思维发展
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是一种思维方法,以系统的角度,以
整体的方式,对象概念提出,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目标系统提出科学的
解释,以促使这个系统实现理想状态。
系统思维的发展主要包括人际关系
系统,社会关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技术系统,策略管理系统,组织管
理等。
3、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
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Top-down Internal Control)是指通过上级
管理者的指令和管理,结合各级别管理者对细小事务的审核和检查,构成
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以满足部门或者组织的经营要求,实现企业的管理
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的定义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强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纵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
内部牵制制度的内容内部牵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
不相容职务指的是不能同时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
我们知道,每项业务的处理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和检查等五个步骤。
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下,为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同步骤应交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去完成。
换言之,有五项要求。
第一,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二,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批准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三,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四,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第五,保管与记录某项资产的职务与账实核对的职务要分离等。
由此可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即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具体实行时,包括四个要点(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四个要点)。
第一,识别不相容职务,即对通常不能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这些职务包括出纳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记账、业务经办与业务审批、业务审批与记账、财物保管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财物保管、业务操作与业务复核;第二,合理界定不同职务的职责与权限,只有这样,才能在有关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去合理地分离不相容职务,也只有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才能准确地分清责任;第三,分离不相容职务,在进行定岗和分工时,注意将不相容职务分离开来,使其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第四,必要的保障措施,如物理措施(保险柜、专用钥匙等)或技术措施(网络口令等),定期的岗位轮换等。
内部牵制制度的方式一般而言,内部牵制制度的执行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的牵制,其立足点在于增设核对点和平衡点,以加强上下、左右的制约。
1.实物牵制实物牵制即由两个以上人员共同掌管必要的实物工具,共同完成一定程序的牵制。
例如,将保险柜的钥匙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保管,不同时使用这两把或两把以上的钥匙,保险柜就无法打开,以防止一个人作弊。
2.机械牵制机械牵制即只有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机械,才能完成一定过程的操作。
它采用的是程序牵制。
即将单位各项业务的处理过程,用文字说明方式或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以形成制度,颁发执行。
它属典型的事前控制法,即要按牵制的原则进行程序设置,而且要求所有的业务活动都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办理程序。
程序控制的关键是实行以内部牵制为核心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3.体制牵制体制牵制即为防止错误和舞弊,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要求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分工负责,以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的机制。
这主要通过组织分工来实现。
其基本要求是职责分离。
它不仅要求划分职责,明确各部门或个人的职责和应有的权限,同时还要规定相互配合与制约的方法。
因为,恰当的组织分工是内部牵制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4.簿记牵制簿记牵制即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会计凭证与账簿、账簿与账簿、账簿与会计报表之间核对的牵制。
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是程序牵制的一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内部牵制制度只是对业务活动及有关记录处理的一种程序或制度规定,该制度是否合理,执行效果如何,则应由内部审计去检查、监督与评判。
内部牵制的作用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基于两个设想:1.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按照这样的设想,通过内部牵制机制,实现上下牵制,左右制约,相互监督,因而具有查错防弊这个主要功能。
所谓的上下牵制,左右制约是指:从纵向看,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上下级有关人员之手,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制约,促使上下级均能忠于职守,不可疏忽大意。
从横向看,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彼此不相隶属的两个部门的处理,使每一部门工作或记录受另一部门的牵制,不相隶属的不同部门均有完整的记录,使之互相制约,自动检查,防止或减少错误和弊端;同时,通过交叉核对也能及时发现错误和弊病。
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以及与财产保护和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应规范的内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会计改革过程中,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以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和强化自身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
对这些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应作出书面文字规定,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有关人员了解处理日常会计事项的政策和方法,也有利于企业会计政策的前后连贯。
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2.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4.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5.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措施1.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
企业的用人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要杜绝帐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充分发挥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能作用,则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2.企业必须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帐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3.应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杜绝企业管理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
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1.要起到既有防错防弊,又有促进经营管理效果的作用;2.要起到事前预防和能在事中或事后及时发现工作漏洞的作用;3.要在认真总结、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手续安全度、业务分工合理的制约方法,切忌过于繁琐;4.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如电算化管理)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3.会计控制管理控制阶段(1)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各单位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建立并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就比较扎实,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就能有效发挥作用。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保护制度、预算控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各单位建立哪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及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
不同类型的单位会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不同的选择,如非企业单位往往不需要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等。
1.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
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这方面的内容,在本章第三节中已经涉及),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
第二,各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具体分工。
第三,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
第四,对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考核办法等。
3.账务处理程序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是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单位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
第二,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的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
第三,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辅助账等的设置、格式、登记、对账、结算、改错等要求。
第四,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对外财务报告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同时根据单位内部管理需要确定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和考核要求。
4.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制定内部牵制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
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
5.稽核制度稽核制度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对有关会计账证进行审核、复查的一种制度,该项制度的建立也应当结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并进行考虑。
其主要内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
6.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建立规范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能够起到重要保证作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和填制方法,包括填制、签署、传递、汇集、反馈要求等;原始记录的审核要求;有关人员对原始记录管理的责任等。
7.定额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是指确定单位定额制定依据、制定程序、考核方法、奖惩措施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定额管理的范围,如劳动定额、物资定额、成本费用定额、人员定额、工时定额等;制定和修订定额的依据、方法、程序;定额的执行、考核、奖惩的具体办法等。
8.计量验收制度计量验收制度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
其主要内容包括:计量检测手段和方法;计量验收管理的要求;计量验收人员的责任和奖惩办法等。
9.财产保护制度企业应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明确财务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