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社会矛盾十分尖锐:1、下层民众反抗;2、奴隶主 贵族之间内讧
6世纪末7世纪初 推古改革,拉开序幕
圣德太子(574-622)
冠位十二阶
宫廷政变
645年(皇极天皇(女)三年),三韩(新罗、百济、高句 丽)进贡的使者来到日本 ……
大化改新
时 间:646年(开始) 人物:孝德天皇 年号:大化
庄 园 制 形 成
武
镰
德明
士
仓
川治
集
幕
幕维
团
府
府新
7
5
世
世
纪
纪
中
期
8
9
12
19
世
世
世
世
18
纪
纪
纪
纪
68
中
中
晚
晚
年
期
期
期
期
清康熙帝(1654—1722)对日本人评价
“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 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 其有稍许好颜色。”《康熙朝起居注》
唐 朝 时 期
日本人是菊花与利剑两极刚柔合一的特殊的人。 ——美国.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成文于1944年
)
收获与感悟
日本原先只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却积极向中国学习各 种制度,从而走向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对于我 们有何启示?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
绝历无史高告低诉优劣我之们分,…只…有我交们 应流该互秉鉴持,平一等和种尊文重明,才摒能弃 傲充慢满和活偏力见!,加深对自身文
1、(2021·湖南邵阳)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 公布新年号为“令和”。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 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 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 ( ) A.大化 B.德川 C.明治 D.裕仁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习题精练获奖课件
伯数字”,大大促进了算术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字
B.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 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
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B
13.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其中“阿拉
伯人的口”主要说明了( )
A. 阿拉伯人善于言辞
15. 恩格斯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 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伊斯兰教创立时的历史转折主要表现在 () A. 阿拉伯半岛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B. 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 C. 阿拉伯奴隶B社会正日益发展 D. 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
D. 古罗马人
B
5. 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
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课后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其“新”主要
体现在( )
A.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 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共同信仰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数字
医典
天方夜谭
重点句子 1.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 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日常一练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知识点三 幕府统治
皇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日
新 经济上: 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授
本
给公民暂时使用;统一赋税
发展
武士出现: 庄园主组织武士 武士集团形成: 镰仓幕府: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知识点二 大化改新
1、背景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 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 皇即位,年号大化。 2、开始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 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 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3、主要内容
材料一 大化改新时日本历史上发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运动 。它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它 为日本历史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 的先例;它维护了主权,防止了社会的分裂;它使日本从 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 1、大化改新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材料一说大化改新“ 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
从646年开始。原因: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 孝德天皇即位,开始进行改革。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 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赛课获奖教案_0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等图片。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二)、讲授新课一、6世纪前的日本1、日本的地理位置:结合地图说明: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问: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2、日本的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1、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出大化改新背景: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3.内容:
①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班田授田制;统一赋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 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 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 (仿效中国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和“租调制”)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 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 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 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法令规定的? ②以上法令是哪个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 ③这次改革是效法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有何历史意 义?
①“大化改新”诏书。
B 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4、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
C 志性事件是 (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5、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
是(
)
隋唐时期,日本与中国进行了频繁接触(13次 “遣唐使”),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
你知道今天的日本还保 留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
吗?
文字
茶道
服饰、书法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建筑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日本奈良唐式风格建筑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国际:中国隋唐先进文明的影响。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历史的启示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其他 民族的文化,变成具有自己特色 的文化. 日本古代向中国学习, 近代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 不断进步,走向强盛,一步步发 展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经济大 国。
大化改新的启示
板书设计
1-2世纪,兴起 6世纪前的日本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背景、时间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 武士和武士集团 幕府统治
武士道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1)使日本发 展成为一个中 央集权制的封 建国家。
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 (2)标志日本
新
皇 年) 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 从奴隶社会向 公民,每隔六年一颁,不能终 封建社会的转
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 变。
税。
公元618年,唐朝取代隋朝。日本人凭借地理位
置优势,络绎不绝地前往唐朝,日本天皇政府正式
源赖朝曾把后白河天皇比喻为“日 本最大的大天狗”,但他认识到皇 室仍然是可以利用来号令天下的权 威的象征。同时,皇室已经衰弱, 仅靠它来维系国家的统一是不可能 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承认皇权 的前提下,另立政权机构,实行武 家统治。从表面上看,源赖朝凡涉 及国家大事,他均禀呈朝廷批准。 在实际行动上,则时时设法控制朝 廷,让朝廷按自己的意图行事。
武士道的形成
武士的特点和武士道精神 特点:严格纪律和绝对服从 武士道精神:尽忠、献身
武士阶层对日本的影响
武士道(展现武士阶层道德与行为 规范) 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习题精练获奖课件
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
每至班年,即从收授。”这材料中反映了改革中哪项举措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颁行“班田收授法”
C.田地可以自由买卖 D.受田者死后,不用归还国家
( D )7.日本历史上曾有长达 7 个世纪的幕府政治,这也是日
本军国主义的社会根源。幕府统治应该在下列哪一个历史时
二、大化改新
1.背景:6—9 世纪日本积极吸收 中国 文化。中国文化直
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时间:从 646 年开始。 3.特点:日本仿效 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史称“ 大化改新 ”。
4.主要内容: (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 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 , 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六年一次,不能终
( B )10.在幕府统治时代,武士集团是重要的政治力量,武士
集团的首领称为“将军”,也称为幕府将军。在幕府时代,
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庄园主
D.贵族
二、综合题 11.日本因善于学习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日本文明是在吸 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结合下列材料,完成探究 任务。
材料一
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5.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 封建 国家。
三、幕府统治 1.背景: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中 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武士的出现: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 军事 集团,成员称为“武 士”。
( C )5.《全球通史》中提到:“6 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3、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 “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
B 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4、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
内容
经济:公民公田制;班田收授制;统一赋税
本
影响 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庄园出现
3.幕府统治 武士出现
镰仓幕府统治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C 志性事件是 (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A 5、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
是(
)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6、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C 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探究二 大化改新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2、《日出处天子》以大化改新前的日本 为背景,以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圣德太子从 少年到青年的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各种惊 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爱恨情仇的故事。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 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
古代日本
1. 掌握大和统一日本;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年 代;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2. 理解中华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3.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
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 重要性。
第一篇 百国林立,大和统一
中国史书中的日本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统治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古 代
大 时间、人物: 646年开始,孝德天
化 改
政治上:
皇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日
新 经济上: 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授
本
给公民暂时使用;统一赋税
发展
武士出现: 庄园主组织武士 武士集团形成: 镰仓幕府: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源赖朝)
(足利尊氏)
(德川家康)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武士道
知识拓展 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基本理念?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内容:宣扬武士效忠主上,崇尚勇武,重名轻死,知廉耻、守信义。
知识拓展 武士道精神
积极影响:延伸出为理想而不屈奋斗等精神。
消极影响:明治维新后,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展的工具,成为日本右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合作探究
材料一:观察右面的图片。
结合材料一,回答: 1、右面的人物是谁?他参与了日本历史 上哪一次著名的改革?
孝德天皇
大化改新
2、这次改革是仿效哪个国家什么时期的政治经济 制度进行的?
中国
唐朝
合作探究
材料二: 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结合材料二,回答: 3、材料二放映了这次改革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五、幕府统治:
12世纪末,武士集团控制了中央政权,天皇成为虚君, 日本自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统一: 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背景: 中国文化、经济繁荣
大
时间: 646年
古
化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
代 日
改
内容: 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自学导航
一、大和统一日本
1、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 3万年前
。
2、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时间),日本进入文明社会
。
3世纪
“大王”
3、大和国兴起:4世时纪间末:至5世纪初,其君主被称为 。 日本的政治统一
4、首次统一:
(时间),大和国首次实现
了
646年 。
孝德天皇
二、大化改新 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实行政治、经济改革。
1、时间:
;改革者:
。
2①、使开部始民标分志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3②、促作进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作探究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已是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 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 启示?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
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 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其他民 族的文化,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日
日本铜钱和中国铜钱有何相似之处?
“南无阿弥陀佛”
唐代斗茶
日本茶道
日本的大相扑运动
中国唐朝的相扑俑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善于模仿的民族心理
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 ”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 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 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 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 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
实质是封建军事独裁统治
三、幕府统治
幕府 时 代, 森 严 的 等 级 制 度:
天 皇 (傀 儡) 将军
士 大名
武士 农工商
日本武士道
武
武士道在平安时代随武士团的形成而逐渐产 生,到武家开始执掌政权的镰仓时代,逐步兴 盛和发展起来。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儒家 理论道德思想而理论化。其影响深入日本社会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 是学习中国的吗?
室生寺五重塔
日本仿唐建筑
平等院凤凰堂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 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西
东
市
朱市
雀
大
街
朱 雀 大 街
西
东
市
市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善化于当模中有仿哪的些民地族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 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 绶。”
——《后汉书·东夷传》
汉倭奴国王印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大和政权的统一:
①地理特点: 日本是一个岛国,
由北海道、本州、四 国、九州四个大岛及 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
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 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 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 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 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历史上的日本和中国有何联系?
唐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形成封建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 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2、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含义:
①武士: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 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 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 称为“武士”。
日本武士
武士集团:武 组成士武集士中集在团一。地区,最强大豪强贵族旗下,
击败
源氏
平氏
幕府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 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 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 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 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 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 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幕府将军。
幕府统治
2、幕府统治
材料二:7世纪初,日本仍处于奴隶社会, 阶级矛盾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 及部民,权势很大。一些地方贵族反抗中央, 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使皇权旁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地方失去控制,社会局势动荡
形成封建庄园“不输不入”
为了保护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成员称为“武士”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中在一地区最强大豪强贵族旗下,组成武士集团。
对抗地方政府
响应朝廷征战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镰仓幕府
时 间:12世纪晚期 人 物: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镰仓 影 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肯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 时来献见云。” 材料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材料三:《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 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二、大化改新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 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 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 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 ,定年号为大化。
二、大化改新
时间: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 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2.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B.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课堂小结
6世纪前的日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掌握大和统一日本;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年 代;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2. 理解中华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3.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
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 重要性。
1、大化改新前的 日本
邪马台国 亲魏倭王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 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1、为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发
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
境。
2、改变了日本的国家性质,
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
建社会。
孝德天 皇
二、武士与武士集团
1、武士武士集团 兴起过程
土地国有制 破坏
庄园经济兴 起
武士阶层形成
争夺土地,保护 财产
源氏,平氏两大武 士集团
征夷大将军,镰仓幕 府建立
2、日本幕府
更迭
源
赖
镰仓幕府
朝
( 1185年—1333年)
足
利
室町幕府
尊 氏
(1336年—1573年)
德川幕府
德 川
家
(1603年—1867年)
康
三、日本对中
国文化的吸收
观察图片,找出与中国文化有 茶道、服饰关、的绘元画素、瓷器、家 具、坐姿
1、日本遣唐使、 留学生
吉备真备
空海
晁衡(阿倍仲麻 吕)
2、日本文字— —假名
2、大化改新背景(原因)
国际: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 处于繁盛阶段, 对周边国家有很强 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本大批留 学生从中国学成回国,产生了改 革求新的要求,充当了大化改新 国内:7世纪中叶,日本大奴隶主 的推动力量。 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国统 治出现危机。为了打击贵族,挽 救危机,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 拥立孝德天皇,建年号为“大
发展
武士出现: 庄园主组织武士 武士集团形成: 镰仓幕府: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政治体制的改革。
——齐
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4、大化改新
内容 时间:
646年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
由国家管理。
财
政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
权
“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军
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废除贵族 权
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中央和地方设 人
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事
权
5、大化改新 的影响
3、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本民族的 优秀文化传统。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统治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古 代
大 时间、人物: 646年开始,孝德天
化 改
政治上:
皇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日
新 经济上: 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授
本
给公民暂时使用;统一赋税
3、大化改新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
的目的
权国家
苏我氏大臣作为氏族豪强势力的代表,
世代外戚,独揽朝政,擅权跋扈,是改
新派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障
碍。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大化改新是以中大兄为首的改新派在
遣唐留学生的影响和支持下,以“法制
完备”的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为建
立天皇中心主义的律令制国家而进行的
片假名(吉备
真备)
平假名
(空海)
今 天 的 日 本 文 字
3、佛教及其他领域
佛教
文学
儒学教 育
合作探 究
以史为鉴:从日本大化改新以及日本对 中国文化的吸收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1、一个民族要想繁荣强盛,必须 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 族2、的中优华秀民文族化伟成大果复。兴离不开创新, 我们要不断改革创新。
中央: 大和国的最高 统治者称为“天皇”,依 靠贵地族方统:治王全室国和。贵族各 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 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 组织生产。
奴隶制国家
大和兴起的地 方
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
天皇是日本国君 主的尊称,是由最高 统治者“大王”改称 而来。日本史书记载 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 的神武天皇,传说是 天照大神的后裔。在 当今日本,天皇依然 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