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能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输血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标准操作规程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通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输入到患者体内来治疗疾病或恢复体力。

为了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和有效,医院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标准操作规程。

以下是输血标准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准备齐全的输血器械和材料,如输血袋、输血管、输血针等。

- 核对输血医嘱,确保该患者适合进行输血操作,并了解输血的具体需求,如输血量、血液成分等。

- 核对患者身份和病历信息,确认与医嘱符合。

- 检查输血器械和材料的有效期,确保其处于有效期内。

- 洗手并戴好口罩、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2. 选择输血途径:- 通常情况下,选择静脉输血,可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进行输血。

选择适当的输血途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进行决定。

3. 与患者沟通:- 向患者解释输血过程、可能的风险和预防措施,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

- 向患者核实个人信息,确保输血操作的正确性。

- 在输血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输血过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史,并记录在病历中。

4. 输血准备:- 选择合适的输血袋和血液成分,按照医嘱中的指示进行操作。

- 标记输血袋和相应的输血管,确保命名清晰明确,并记录在病历中。

- 核对输血袋和患者信息,确保符合医嘱和患者需求。

- 预热输血袋和输血液,以减少输血引起的反应。

5. 输血操作:- 洗手并戴好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品。

- 在输血前,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和输血袋信息。

- 安全并正确地插入输血针,避免污染和疼痛。

- 通过输血管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缓慢注入患者体内,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 根据需要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量,以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6. 监测患者反应:- 在整个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 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输血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

- 如有异常情况出现,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通知医生、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等。

7. 输血结束:- 输血结束后,将输血袋和输血管安全进行封闭和处理。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一、输血前准备工作1.1输血准备前的检查工作1.1.1确认输血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1.3确认输血设备完好、齐全。

1.1.4核对输血者的身份、血型,与输血医嘱和血液制品匹配。

1.1.5与输血者沟通,告知输血的目的、风险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1.1.6检查输血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录在病历上。

1.1.8配置输血设备,包括输血管、输血装置、抽血装置等。

1.2输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2.1通过消毒洗手,戴上手套、面罩和帽子,进行换装。

1.2.2准备输血所需的消毒液、药物和输液器材。

1.2.3按要求使用消毒液对输液器、输血管接头等进行消毒,保持无菌状态。

1.2.4准备输血所需的电子秤,用于测量血液制品的净重。

1.2.5对输血者的皮肤进行局部消毒,确保无菌合理。

1.2.6准备输血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急救设备和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1.2.7建立输血者的输血卡,并进行记录。

二、输血操作过程2.1输血操作顺序2.1.1打开输血液体包装,将血袋悬挂在输血架上,连接输血管以及输血装置。

2.1.3进行清底负压法抽取适量空气,保持血液管路通畅。

2.1.4利用血液程控泵等装置,进行血液制品的输入,注意输血速率和滴数。

2.1.5定期观察输血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记录在输血卡上。

2.1.6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确保输血过程稳定。

2.1.7输血结束后,及时停止输血,拆除输血装置和输血管,做好消毒处理。

2.2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2.1输血速度应适宜,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输血反应。

2.2.2严密观察输血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输血30分钟内。

2.2.3注意观察输血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

2.2.4不得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使用,以免引起输血反应。

2.2.5注意观察输血者的皮肤黏膜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予以处理。

2.2.6输血者在输血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迅速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一、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一)临床输血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坚持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安全用血的原则,节约用血。

(二)临床输血申请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2、输血申请单一式两份,由经治医师填写。

申请血型、品种、数量、申请日期、医生签名。

一份交采供血机构,另一份交输血科(血库)备案。

3、确定输血后,由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采供血机构,做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等。

紧急输血时,可先报告,后补送输血申请单。

(三)取血1、取血与发血的取送工作由医护人员担任。

为了防止差错,取血时必须由医师本人亲自到场,以防给错而造成医疗事故。

取血时,应有两名医护人员在场,以防发生问题时互相证明。

如一人取血时,必须请他人来取。

2、取血时,取血人员和送血人员都需仔细核对血液制品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有效期,应与输血申请单相符。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4、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5、输用前先轻轻倒掉一些,以检查有无明显凝块。

有凝块血液绝对不能输入人体内。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6、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制品时,前一袋输完后再接下一袋血液制品继续输注。

输注血小板时例外。

7、输血完毕后,由医师填写输血记录单(即输血卡),包括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供血者姓名、血型、品种、采血日期、有效期、实际采血时间、开始输注时间、结束输注时间、用量等;由医师记录输注开始和结束时间;将血液制品取回后放入冰箱保存24小时备查。

8、凡发生过敏反应的,应做好记录;过敏反应严重者应及时通知送血站或医院领导;如系血液质量问题应向领导及时汇报情况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输血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救治病人、改善病人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输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以下是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输血前准备1. 确定输血指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保输血是必要和适宜的。

2. 召集输血人员:医护人员、实验室人员和输血人员等参与输血的相关人员要提前召集,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3. 进行血型鉴定:医护人员要从输血人员身上获取足够的血样,并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相符合。

4. 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将输血人员的血样与所需血型的供血者试验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出是否存在配血不符的情况。

5. 检测血液指标:对输血人员进行一系列血液指标的检测,如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等,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二、输血操作步骤1. 确定输血途径: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医生要确定输血的途径,可以是静脉输血或者动脉输血。

2. 输血器材准备:准备好输血所需的器材,如输血管、输血袋、输血针等,并确保其在使用前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无菌处理。

3. 输血前验血型:在输血操作前,再次对输血者的血型进行验证,确保输血者的血型和供血者的血型相同,避免因输血型不符而引发的不良反应。

4. 开始输血:医护人员要按照操作规范,将输血袋与输血针连接好,将针头插入输血者的静脉或动脉,将血液缓慢地注入输血者的体内。

5. 监测输血过程: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输血者的反应情况,特别注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感染和输血不良反应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6. 完成输血:当输血袋中的血液全部输入输血者体内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关闭输血管路,并将输血针拔出,处理好相关器材。

三、输血后处理1. 输血结束观察:结束输血后,医护人员要继续观察输血者的情况,特别关注是否出现输血反应等,以及血液循环、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恢复情况。

2. 病情评估和记录:对输血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记录,并将结果报告给相应的医生。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一、前言
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但是,输血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规程旨在规范输血技术操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二、操作要求
1. 输血前,医护人员需确认患者的身份和输血单信息,确保患者的血型和配血信息准确无误。

2. 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随时监测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输血时,应注意传染病的防控,确保输血器材的洁净和消毒。

三、操作流程
1. 患者的身份确认:医护人员在输血前需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检查输血单上的相关信息,确保配血信息和患者的血型相符。

2. 输血器材准备:医护人员需准备好所需的输血器材,包括输血管、采血针、输液器等。

3. 输血操作:医护人员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输血,确保输血速度和血液温度的适宜。

四、注意事项
1. 输血器材的使用需符合卫生标准,采血针和输血管使用后应严格消毒并适时更换。

2.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 输血后,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处置方式处理输血器材。

五、总结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是保障患者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也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

安全输血的操作规程

安全输血的操作规程

安全输血的操作规程1. 引言安全输血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将血液或血液制品从一个人输送到另一个人的过程。

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一系列操作规程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输血的操作规程。

2. 输血前准备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病人身份确认医务人员必须仔细核对病人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确认病人身份后,应将其与输血标本进行核对。

2.2 血型鉴定医务人员应在病人体内进行血型鉴定,以确保所输血液与病人的血型相匹配。

还需检测病人是否存在异常抗体。

2.3 检查过敏史医务人员应询问病人是否有过敏史,并记录相关信息。

如有必要,可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以确认是否存在过敏反应风险。

2.4 检查输血适应证和禁忌症医务人员应仔细审查病人的病历,确保输血符合适应证,同时排除可能存在的禁忌症。

2.5 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务人员应与病人或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详细解释输血的风险和效果,并征得其同意。

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作为法律依据。

3. 输血操作在进行输血操作时,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步骤:3.1 血袋准备医务人员应核对血袋上的标签信息,确保其与病人身份一致。

还需检查血袋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3.2 输血管道准备医务人员应选择适当的输血管道,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在接触输血管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3.3 输血前筛查在开始输血前,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交叉配对试验以确认供者和受者之间的兼容性。

还需进行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的匹配。

3.4 输血速度控制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输血速度。

一般来说,初始输血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3.5 监测病人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定期记录相关数据。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6 输血后处理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仔细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并记录输血后的观察结果。

还需妥善处理废弃物和清洁工作。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规程医院安全输血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了提高医院输血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输血操作前的准备第一节患者的准备1、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应仔细核对匹配的输血血型和交叉试验的结果,确保输血血液与患者的血型相匹配。

2、在输血前,医务人员应询问患者有无输血相关的过敏史或不良反应,必要时做过敏试验。

3、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二节输血仪器的准备1、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查输血仪器的功能是否正常。

2、输血过程中应使用一次性的输血器具,保持器具的清洁。

第三节输血血液的准备1、在进行输血前,检验科工作人员应检测所用血液的安全性和合格性,确保输血血液没有病原体的污染。

2、输血血液应采用新鲜的全血或洗涤红细胞,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第三章输血操作的步骤第一节输血准备1、制定输血操作计划,明确输血的目的和方法。

2、确保输血记录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输血的时间、量及治疗效果等。

第二节输血预处理1、医务人员应确保输血前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稳定,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正常。

2、检查输血血袋的标签和血型鉴定结果,确保输血血液与患者的血型相匹配。

3、检查输血装置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输血过程的无菌。

第三节输血操作1、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采取一次性穿刺和接触性操作,确保输血过程的无菌。

2、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定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如发热、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输血。

第四节输血后处理1、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记录输血的时间、量和效果等,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2、在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水平,确保输血的效果。

第四章输血操作中的安全措施第一节感染性病原体的防控1、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如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等,减少感染的风险。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完整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完整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完整一、引言临床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注入患者体内以治疗疾病或补充血液成分的方法。

输血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医务人员输血操作的步骤和要求,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术前准备1.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正确选择输血血型和血液制品。

2.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充分解释输血的目的、过程和风险,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输血史,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输血相关的风险。

4.医务人员应检查患者的血型和血常规,以便确定输血计划。

三、操作步骤1.医务人员应确保血液制品的贮存温度符合要求,防止血液变质。

3.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将血液制品连接到输血管路,并设置输血泵调整输血速率。

4.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例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情况等。

5.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学指标,例如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等。

6.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输血的关键信息,包括输血计划、输血量、输血速率和输血反应等。

7.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输血,并及时通知患者和家属输血的结果和后续的处理措施。

四、输血相关事件的处理1.如果患者出现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按照院内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紧急处理和报告。

2.如果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需要进一步治疗,医务人员应全力配合,并向患者和家属做出全面的解释和安抚。

3.如果患者因输血相关事件导致严重并发症,医务人员应立即调查事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五、操作风险与安全措施1.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以避免感染或受到血液飞溅。

2.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输血操作培训,并保持相关操作技能的熟练。

3.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输血操作的规程,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要求,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临床输血操作规程是指医疗机构在进行血液治疗时,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输血操作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则1.明确输血指征,经医生评估确有输血必要性,且经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2.严格执行血液管理制度,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核对患者的身份及输血相关信息,确保输血物与患者信息一致;4.遵循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5.遵守临床输血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正确处理和妥善管理输血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操作步骤1.核对患者身份和输血申请单、治疗医嘱等相关资料,确保输血信息准确无误;2.由两名操作人员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包括姓名、住院号、年龄等信息;3.核对输血物的标签和相关信息,包括血液型、Rh因子、血袋号码等,与患者信息一致;4.核对输血物的过期时间和存储条件,确保输血物的质量;5.选择合适的输血针头和输血管路,进行消毒和穿刺;6.设立静脉通路,使用3%氯化钠或生理盐水预冲管路;7.将输血物连接至输血管路,确保连接牢固,无渗漏;8.设置输血速度,根据患者的输血需要和身体状况确定输血速度,通常为滴速15-20滴/分钟;9.输血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和输血情况,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10.输血完成后,停止输血,先关闭输血管路再拔除针头,消毒穿刺部位,并进行观察;11.记录输血相关信息,包括输血物的型号、数量、输血开始和结束时间、输血速度、患者的病情观察等。

三、注意事项1.遵守无菌操作,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穿刺器具等;2.确保输血物质量,核对血液型、Rh因子等,注意血液的保存条件和过期时间;3.遵守输血速度和输血量的限制,避免输血过快或过多导致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4.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和输血过程中的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5.注重输血后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6.认真记录输血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

实施临床输血操作规程,能够确保输血安全有效,减少输血相关风险,提高临床血液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一、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输血指征:在患者存在明确的输血适应证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输血。

2.获取输血同意:在进行红细胞输血时,应该获取患者或患者家属的书面同意。

3.检查输血史:了解患者的输血史,特别是对于反应阴性或疑似输血相关疾病的患者。

4.获取输血所需血液及血管通道: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血型要求,选择适当的血液进行输血。

核实患者和血液的血型,并决定采用何种输血方式(静脉输血或动脉输血)。

5.输血设备准备: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器具,包括输血管、输血针、输血袋、输血管路装置等。

6.输血前检查:在进行输血前应该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二、输血操作步骤1.核对身份:在进行输血前,核对输血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输血给予正确的人。

2.定位穿刺点: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穿刺点,常常选择在手背或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

3.穿刺准备:使用无菌器械进行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穿刺点消毒,穿刺点局麻等。

4.连接输血装置:将输血管连接到输血针上,并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5.缓慢开始输血:逐渐打开输血管的流量,以避免患者出现输血反应。

开始输血后,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6.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在输血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特别是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疾病等。

7.输血结束:当输血袋内没有血液时,应该立即停止输血,并拆除输血装置。

在拆除输血设备之前,应注意血管通路是否畅通,如有血块应及时取出。

8.深静脉输血护理:若需进行深静脉输血,应注意保持深静脉输血通路的清洁和畅通,并定期更换输血器具,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输血后的处理1.维护输血通路:输血结束后,应注意维护输血通路的清洁和畅通。

2.随访观察:输血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特别是输血相关疾病和输血反应等。

3.输血相关疾病的处理:若患者出现输血相关疾病,应及时处理。

根据不同的输血相关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输血科操作规程

输血科操作规程

输血科操作规程《输血科操作规程》一、患者血型鉴定1.1 在实施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时使用的血液与患者的血型相匹配。

1.2 取血样时,必须进行标记,并在标本上注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医疗编号。

二、供血者筛查2.1 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其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禁忌症。

2.2 对供血者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和病原体检测,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三、血液储存3.1 血液应储存在专门的血库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3.2 血液储存应按照不同血型和类型进行分类存放,防止混淆和错误使用。

四、输血准备4.1 在进行输血前,应进行患者的血型确认和配对,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4.2 对使用的输血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检查,确保无损坏和污染。

五、输血过程5.1 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必须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处理。

5.2 输血过程中,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记录输血的量和时间,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输血后护理6.1 输血结束后,要及时记录患者的输血情况和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估输血效果。

6.2 对输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七、输血记录7.1 每次输血过程都要详细记录,包括输血量、时间、患者反应、护理措施等,确保患者的输血信息完整准确。

八、事故处理8.1 如出现输血意外事故,要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抢救和处理,同时进行事故报告和记录。

8.2 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以上即为《输血科操作规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士静脉输血操作规程

护士静脉输血操作规程

护士静脉输血操作规程护士静脉输血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预先核对医嘱: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静脉输血,输血项目、输血血液型及配型是否正确。

2. 准备输血所需器材:输血包、输血管、输血输液器、穿刺器、安全患者负压采血针、抗凝剂、注射器、酒精棉球、药物包装袋、消毒棉球、无菌手套和标签等。

3. 告知患者:告知患者关于输血的相关知识,获得患者的同意并解答相关疑问。

4. 与患者核对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输血卡号等相关信息,确保输血操作的准确性。

二、操作细节1. 清洁环境:操作时应保持操作间环境整洁、明亮,消毒操作台和周围区域。

2. 选择静脉穿刺部位:一般选择腋静脉、桡静脉、肘窝静脉等较粗的静脉进行穿刺。

3. 洗手消毒:戴上无菌手套之前必须先洗手消毒,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4. 穿刺部位消毒:用酒精棉球对选定的静脉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从内向外旋转消毒,至少消毒3次。

5. 穿刺操作:用注射器抽取0.2mL抗凝剂,按倒序法穿刺静脉,将抗凝剂注入静脉内,连接输血管。

6. 混匀血液:轻轻摇晃输血包使血液充分混匀,避免血小板沉积。

7. 开始输血:将输血管连接到输血输液器,调整滴定速度,开始输血,同时记录开始时间。

8. 观察患者症状:输血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并注意观察输血反应的发生。

9. 输血记录: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开始时间、血液型、输血量、滴定速度、患者状况等,以备后续参考。

10. 输血结束:输血结束后,记录结束时间,并关闭输血装置,将用过的器材收集起来,进行无菌处理。

11. 留置静脉导管:若患者需要连续输液或多次输血,则将静脉导管留置,固定好输血管。

12. 观察观察输血后患者:结束输血后继续观察患者状况,防止意外并发症的发生。

13. 教育患者:告知患者输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多喝水,避免过度劳累等。

14. 记录报告:将输血相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病历上,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输血情况。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是指在临床上进行输血时,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一系列操作规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的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1. 审查医嘱:医生在病历中开具输血医嘱后,输血前必须由护士进行医嘱审查,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确认患者身份:在输血前,护士必须与患者进行身份确认,包括确认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码等,以避免输血错误。

3. 提供血液安全教育:护士必须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输血的安全教育,包括输血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等,以充分了解患者的知情同意。

4. 检查血液质量和有效期:护士必须检查输血的血液单位的血型、交叉配对结果以及血液有效期,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要求。

5. 准备输血装置:护士必须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装置,包括输血袋、输血管路和输血针等。

6. 检查输血装置完整性:护士必须检查输血装置的完整性,包括检查输血袋是否密封完好,输血管路是否畅通无阻等。

7. 核对血液信息:在输血前,护士必须与临床输血记录和血液单位的标签进行核对,确保血液信息一致。

8. 开始输血:将输血装置与患者的静脉通道连接并固定,开始按照医生指示进行输血。

9. 监测输血过程: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和循环情况,包括心率、血压和
体温等,及时处理输血反应和不良反应。

10. 输血后处理:输血结束后,护士必须妥善处理输血装置和废弃物,并及时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以便进一步的跟踪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医疗机构可能会有具体的临床输血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进行输
血时应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规定和操作流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输血技术操作规程一、操作准备1.核对输血医嘱操作人员应仔细核对输血医嘱内容,包括患者姓名、血型、输血标本号码、输血品种和数量等信息,确保医嘱的准确性。

2.选择适当输血器材根据医嘱要求和患者特点,选择适当的输血器材,如输血管道、输血针头、输血袋等,确保器材完整无损、无过期。

3.准备输血环境确保输血室整洁、通风良好,并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准备输血架、输血椅、注射用具等。

4.确认患者身份和适应证操作人员应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内容,确保患者适应输血。

二、取血样及配血1.取血样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取患者的血样,常用的有静脉采血、皮下采血等,并按照规定的方法、时间和要求做好记录,以防止血样污染和质量下降。

2.实验室检验操作人员将血样交由实验室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等必要的试验,确保输血前的血型检查结果准确无误。

3.选择输血血袋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选择与患者血型和抗体相匹配的输血血袋,确保血袋的合适性和安全性。

三、输血操作1.准备输血器材操作人员应在开始输血前,检查输血器材是否齐全、无损和干净,如输血管道、输血针头、输血袋等。

2.核对患者信息操作人员应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血型等信息,与血袋上的标签和医嘱核对,确保患者信息正确无误。

3.清洁操作部位输血前,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输血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血袋和输血管道连接将输血袋与输血管道连接,确保连接牢固、无渗漏。

5.开展试验输血将少量血液按规定方法注入输血管道,以排除管道和血袋中的空气,同时检查输血管道是否通畅、无漏气。

6.开始输血根据医嘱,以适当速度开始输血,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和呼吸等,以及血液反应的迹象,如皮肤红斑、发热等。

7.定期观察输血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输血结束当输血满足医嘱要求或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规范医院内输血操作,保障患者安全,订立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我院各临床科室及输血科。

二、术语定义1.输血:将血及其衍生物经适当途径输入人体,以改善或恢复患者的血液功能。

2.输血品:指用于输血的血液及其衍生物,包含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

3.输血者:指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

三、输血前准备1.患者评估:在决议是否进行输血之前,由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包含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试验室检查等。

2.申请单及同意书:患者需提交完整的输血申请单,并患者或其监护人需签署相应的同意书,明确知情同意。

3.输血品准备:输血科依据医生的指示,从输血库房领取相应血液制品,确保血液品种、数量、有效期等符合要求。

4.输血管路准备: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管路设备,包含输血输液器、输血针头、输血管等。

四、输血操作流程1.预准备工作:输血前医务人员应洗手并佩戴手套,准备所需设备、血液制品及输血管路等。

2.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年龄和性别等身份信息,并与输血申请单上的信息核对全都。

3.核对血液制品:打开输血包装前,核对血液制品的标签、有效期、血型、配型等,确保与申请单及患者匹配。

4.核对输血设备:核对输血设备,确保输血管路无损坏、漏液等情况。

5.准备输血设备:在干净的工作台上,连接输血设备,防止气体进入管路,确保输血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6.输血准备:开启输血设备,检查输血液流,确保无空气进入管路。

7.缓慢输血:在医生或护士的引导下,将输血设备连接到患者的静脉通道,并缓慢开始输血,注意察看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停止输血并报告。

8.输血察看: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全程察看患者的状态,包含血压、心率、体不冷不热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信息。

9.输血结束:输血结束时,医务人员应按要求停止输血,拔除输血针头,帮忙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并察看输血效果。

10.输血记录: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输血患者的相关情况,包含输血过程、输血品种和数量等信息。

临床输血操作规范

临床输血操作规范

临床输血操作规范本规范参考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全国临床检查操作规程(第三版,11 月)》,结合本院实际而制订,作为上述规范和规程的补充,以确保输血安全。

一、临床输血申请、血样采集与送检(一)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南规定,科学、合理地掌握输血适应症。

对的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涉及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二)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眷阐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映和经血传输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眷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眷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三)《输血治疗同意书》上输血前九项检查应在输血前完毕,逐项填写。

如果患者回绝做,必须在《输血治疗同意书》备注后写明“不乐意做输血前检查。

”并签名。

二、输血前检查(一)ABO 血型和Rh 血型,抽血2ml 于紫色盖真空采血管中,送检查科窗口部位,同时配血最少抽血3ml 于蓝色盖真空采血管中;(二)Hb、HCT 和PLT 项目包含在血细胞分析检查中,抽血2ml于紫色盖真空采血管中,送检查科窗口部位;(三)ALT 涉及在肝功效检查中,抽血不少于3ml 于绿色盖真空管中,送检查科窗口部位;(四)乙肝两对半、Anti-HCV、Anti-HⅠV1/2 和梅毒抽血不少于3ml 于绿色盖真空管中,送检查科窗口部位;三、必须恪守《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和登记制度》。

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四、检查科血库应将《临床输血申请单》按月编号登记,妥善保存。

每月由质控办组织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和临床专家,会同检查科血库工作人员,对上月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症掌握状况作检查、评定和总结。

五、《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内容中:(一)血型:涉及ABO 血型和Rh 血型。

初次入院输血患者可不填写此项(但需注明标本已送检字样)。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
一、输血前操作
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血型等信息。

2. 根据医嘱准备好所需的血液制品,包括血袋、输血管、输血针等。

3. 对血袋进行视觉检查,确认血液无浑浊、沉淀等异常情况。

4. 验血袋标签及医嘱单是否一致。

二、输血过程
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留意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

2. 开始输血前,将输血针连接至输血管,并泵入抗凝药物。

3. 护士开启输血泵,以规定速度进行输血。

4. 初次输血25ml/min2小时,无不良反应可达到1小时输完;可接近输完25ml/min进行输完,停止输血后,留置输血管30分钟。

5. 输血过程中,每隔15-30分钟查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等),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情况。

三、输血后操作
1. 输血结束后,关闭输血泵,拔出输血管。

2. 将输血管连接到生理盐水盐水,继续输入一些生理盐水,以保证完全输完。

3. 注意观察患者输血后的恢复情况,包括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4. 输血完毕后,及时将输血过程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
及时反馈给医生。

以上就是《输血操作规程》中的相关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在执行输血操作时应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一、概述安全输血是指将血液和血液制品输输注给患者时,遵守一系列操作规程,保证输血的安全性,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以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二、操作流程1.审核根据患者的输血指征,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并开具相应的输血申请单。

护士根据申请单审核患者的个人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以及输血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2.采集标本护士在执行无菌操作并佩戴好个人防护措施后,采集患者的静脉全血标本,在标本瓶上正确标记患者的姓名、年龄、病区、病床号、采血时间等信息。

3.交叉配血将采集的标本送到血库进行交叉配血。

在交叉配血过程中,护士需注意确定患者的血型与所需输血血液的血型匹配,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获取血液5.核对6.准备输血将取得的血液悬挂在输血架上,打开滴速器,调整输血的速度,通畅输液管路,并在输血的同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输血记录单上,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等信息。

7.输血观察在输血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8.完成输血输血结束后,将输血管路与患者解开,并予以处理。

记录输血结束的时间、输血量以及输血反应的情况等。

将输血记录单整理完善,并存档。

9.输血评估输血后,护士需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评估,包括观察是否出现输血反应的症状、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结果的变化等。

三、操作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护士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并佩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无菌操作在进行采血、取血液以及开启输血包装等操作时,护士必须进行无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3.双人制度在核对输血信息、取血液和输血的过程中,护士应尽量采取双人制度,互相协助核对、避免疏漏。

4.注射速度控制护士要控制输血的速度,遵循医嘱中的要求。

过快的输血速度可能导致患者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5.输血观察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操作规程5篇

输血操作规程5篇

输血操作规程5篇【第1篇】a医院平安输血操作规程医院平安输血操作规程1、临床医师按照患者病情需要,仔细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近亲属讲清利害关系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由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后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血样要保证精确无误并符合配血要求。

如患者为第一次输血,备血时应检查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本来输过血的患者,血型鉴定可以不检查,但上次输血超过7天者,应检查抗体筛检,如为其次次入院,应检查所有项目。

2、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仔细核对输血资料。

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显然凝块、血液色彩有无异样、有无溶血等。

交错配血实验结果;以上核对完成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取血。

3、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送过程中勿强烈震惊,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按照状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光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对以上其次条核对内容再次核对无误后备输。

5、至患者床边输血时,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召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假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含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报告单不能确认患者,就需要与其近亲属共同举行确认,或确认患者手腕上的标识。

6、核对及检查无误后,两名护士签字,遵照医嘱,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根据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7、输血通道应为自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如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在输注另外一袋血液。

8、输血时应遵从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密观看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按照需要调节速度。

一旦浮现异样状况应立刻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准时报告临床医师,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1 方法:试管法。

2 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种。

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

正定型就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A抗原或/和B抗原;反定型就是用已知A红细胞和B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3标本种类:EDTA抗凝全血。

4试剂及器材:抗-A、抗-B标准血清;2-5%A、B、O试剂标准红细胞盐水悬液;受检者血清;受检者2-5%红细胞盐水悬液;生理盐水。

试管架;清洁干燥试管;清洁干燥吸管;清洁干燥载玻片;生物显微镜;离心机(或血库专用离心机)。

5操作步骤:5.1 检查所用试剂的批号、外观、有效期及相应的器材。

……(20分)5.2 检查标本的状态。

……( 5分)5.3 标本离心:1000×g 离心3分钟。

……( 5分)5.4 加样:……( 20分)正定型: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抗-A、抗-B。

分型血清各1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 1滴,混和。

反定型: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O细胞。

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浆2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3-5%A、B、O试剂红细胞1滴。

5.5 离心:立即以1000×g离心15秒。

……( 15分)5.6 观察结果:检查是否有溶血,再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试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

如肉眼未见凝集或溶血,应再以低倍镜观察有无凝集。

……( 15分)5.7 ABO血型结果判读。

……(结果错误一票否决)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正定型反定型分型血清+受检者红细胞受检者血型受检者血清+试剂红细胞抗-A 抗-B A细胞B细胞O细胞+— A —+——+ B +————O ++—++AB ———注:+=凝集;-=不凝集6 注意事项:6.1 要求标本离心速度1000×g离心3分钟,保证标本的质量。

6.2 试管、滴管保持干燥,以免溶血。

6.3 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过慢,以防假阳性和假阴性。

RH(D)血型鉴定操作规程1 方法:试管法。

2 原理:根据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上的抗原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阴性。

3 标本种类:EDTA抗凝全血。

4 试剂及器材:IgM单克隆抗D血清,效价≥1:64(ccDee)型;生理盐水。

试管架;清洁干燥试管;清洁干燥吸管;清洁干燥载玻片;生物显微镜;离心机(或血库专用离心机)。

5 操作步骤:5.1 检查所用试剂的批号、外观、有效期及相应的器材。

5.2 检查标本的状态。

5.3 标本离心:1000×g 离心 3分钟。

5.4 加样:标记试管1支,加抗D血清1滴,再加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10分)5.5 1000×g离心15秒,轻轻摇动试管,观察结果。

……(10分)5.6 检查是否有溶血(溶血可能是阳性结果,或者是细菌污染),然后轻轻摇晃使红细胞再悬浮起来,观察凝集的状况,并立即记录结果,必要时可借助显微镜。

5.7 若是阴性结果,需37℃孵育15-30分钟,然后再离心观察结果。

结果若呈阴性需进一步确认是否是弱D。

(本次考试不作要求)6结果判定:……(结果错误一票否决)6.1 阳性反应:出现红细胞凝集,为Rh(D)阳性。

6.2 阴性反应:红细胞不出现凝集,为Rh(D)阴性。

7 备注:凝集强度判断标准4+: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

3+: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

2+: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周围可见到游离红细胞。

1+: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

±: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游离红细胞。

-:镜下未见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

MF:即混合凝集外观,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绝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盐水+凝聚胺介质法筛选不规则抗体操作规程1 方法:试管法。

2 原理:由于输血或妊娠等外源性抗原的同种免疫作用,使机体对外源性抗原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当再次输入相应抗原时就会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应用特定的筛选红细胞(Ⅰ、Ⅱ、Ⅲ号),与待检者血清(或EDTA抗凝血浆)在二种介质(盐水、凝聚胺)中反应,根据反应结果判断机体所产生的同种抗体类别(IgM、IgG)。

对筛选试验阳性的待检者应检查其抗体特异性即不规则抗体鉴定(本次考试不作要求)。

3 标本种类:EDTA抗凝全血或不抗凝血。

4 试剂及器材:特定的Ⅰ、Ⅱ、Ⅲ号2-5%筛选红细胞;低离子强度溶液(LIM)、凝聚胺溶液、悬浮液;生理盐水。

试管架;清洁干燥试管;清洁干燥吸管;清洁干燥载玻片;生物显微镜;血库专用离心机。

5 操作步骤:5.1 检查所用试剂的批号、外观、有效期及相应的器材。

5.2 检查标本的状态。

5.3 标本离心:1000×g 离心3分钟。

5.4 取洁净试管3支,分别标明Ⅰ、Ⅱ、Ⅲ,用滴管分别加入待检者血清(或EDTA抗凝血浆)4滴。

……(15分)5.5 再对应加入2-5%Ⅰ、Ⅱ、Ⅲ号筛选谱红细胞2滴,混匀。

……(10分)5.6 1000×g离心15秒,察看上清液有无溶血,轻轻摇动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结果,记录盐水介质反应情况。

肉眼观察无凝集,用滴管吸取管内悬液少许于玻片上,在显微镜下察看有无凝集现象。

……(10分)5.7 若盐水介质无溶血或凝集结果,各管续加低离子溶液(LIM)0.65ml,混匀,再各加凝聚胺溶液2滴,混匀。

……(15分)5.8 1000×g离心15秒,倒掉上清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做。

……(15分)5.9 最后各加2滴悬浮液,轻轻摇动试管混合,同时肉眼观察结果。

……(15分) 5.10 如果60秒内凝集散开,再进一步用显微镜观察有无凝集,镜下无凝集红细胞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阴性;60秒内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阳性。

……(10分)6 结果判读: ......(判错结果,一票否决)6.1 阴性:3管均无凝集无溶血;6.2 阳性:一管或多管出现凝集或溶血。

7 注意事项:引起结果错误的操作缺陷均一票否决,由监考老师掌握。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检验中最重要的试验之一,其目的是证实受血者和供血者是否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试验有两类,一类是“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即受血者血清(血浆)与供血者红细胞的相容试验;另一类是“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即供血者血清(血浆)与受血者红细胞的相容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检测完全抗体,另一种是检测不完全抗体,输血相容性检测必须进行两种方法的交叉配血试验。

一、盐水介质配血试验1 方法:试管法。

2 实验原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是用生理盐水作为红细胞抗原和血清抗体之间的反应介质,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完全抗体起凝集反应,通过离心来观察抗原抗体反应情况,其试验本质是凝集反应。

3 标本种类:EDTA抗凝全血或无促凝剂的不抗凝血。

4 试剂及器材:生理盐水。

试管架;清洁干燥试管;清洁干燥吸管;清洁干燥载玻片;生物显微镜;离心机(或血库专用离心机)。

5 操作步骤:5.1 受血者血清(血浆)和红细胞悬液:离心受血者标本(1000×g离心3分钟),上清液为受血者血清(血浆);取受血者压积红细胞1-2滴加生理盐水2ml,配成2-5%红细胞盐水悬液,在试管上标明PC(或受血者姓名)待用。

……(20分)5.2 供血者血清(血浆)和红细胞悬液:离心供血者标本(1000×g离心3分钟),上清液为供血者血清(血浆);取供血者压积红细胞1-2滴加生理盐水2ml,配成2-5%红细胞盐水悬液,在试管上标明DC(或血袋号)待用。

5.3 将受血者标本和2-5%红细胞盐水悬液(PC)放置在试管架左侧,供血者标本和2-5%红细胞盐水悬液(DC)放置在试管架右侧。

取洁净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次”,放在试管架中间,“主”管放在受血者标本一侧,“次”管放在供血者标本一侧。

标本和试管标识应面对操作者(见图1)。

…(20分)5.4 在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血浆)2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在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血浆)2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加错试管一票否决)5.5 将2支试管放入离心机,1000×g离心15秒。

……(20分)5.6 取出试管,先观察上清液有否溶血现象,然后轻轻摇动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肉眼观察无凝集,用滴管吸取管内悬液涂布于玻片上,在低倍显微镜下察看有无凝集现象。

……(20分)6 结果判定:……(结果错误一票否决)6.1 主、次管均无溶血、无凝集现象,盐水配血试验相合。

6.2 主、次管任一管有溶血、凝集现象,盐水配血试验不相合。

二、凝聚胺介质配血试验1 方法:试管法。

2 实验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凝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所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强度溶液,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溶液,凝聚胺是带有高价阳离子的多聚季铵盐,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的凝集。

最后,加入悬浮液(枸椽酸盐溶液),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如果红细胞被相应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 试剂及器材:低离子强度溶液(LIM)、凝聚胺溶液、悬浮液;生理盐水。

4 操作步骤:4.1 受血者血清(血浆)和红细胞悬液:同上5.1。

……(20分)4.2 供血者血清(血浆)和红细胞悬液:同上5.2。

4.3 将受血者标本和2-5%红细胞盐水悬液(PC)放置在试管架左侧,供血者标本和2-5 %红细胞盐水悬液(DC)放置在试管架右侧。

取洁净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次”,放在试管架中间,“主”管放在受血者标本一侧,“次”管放在供血者标本一侧。

……(20分)4.4 在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血浆)2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在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血浆)2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加错试管一票否决)4.5 各管加0.65mlLIM液,混匀,再各加凝聚胺溶液2滴混匀。

……(10分)4.6 1000×g离心15秒钟,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