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常见的照应方法
【语文答题技巧】语文记叙文答题公式
【语文答题技巧】语文记叙文答题公式一、记叙文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①照应——公式:……与……相互照应,为下文……情节做铺垫,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②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公式:作者的本意是……,而先……,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使所表现的对象形象更丰满,更鲜明。
③象征——公式:使抽象事物具体化/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之意,表达了……的情感。
④托物言志——公式: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
⑤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公式: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情感,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⑥衬托(正衬/反衬)——公式:突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性格或特点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⑦伏笔和铺垫(常作答案要点)——公式:使得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⑧悬念(常作答案要点)——公式:先把……抛给读者而又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以达到更好地表达主题的目的。
⑨烘托——公式:把表现对象……的心理,放在一个……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二、记叙要素的作用①时间——公式: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公式: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公式: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公式:以……的活动来写,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归纳中心或中心思想答: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什么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讽刺了、批判了)什么(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什么的感情。
2.概述故事情节答:包含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根据文章删减)四、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题公式:本文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怎么用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如比喻的修辞手法:本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样的特点、形态、样子等,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首尾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首尾式照应首尾式照应,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又再次出现,从而构成首尾呼应的关系,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整体。
首尾式照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它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强化主题意义,加深读者印象,提高表达效果。
二是在结构上,它可以增强文章的完整性和回环美。
首尾式照应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运用倒叙方法的记叙文,必然是首尾照应,这种情况最多,也最典型。
例如《记一辆纺车》,它运用了倒叙的方法,首尾照应很严密。
请看首尾两段的有关内容:首段:“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
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尾段:“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
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
……”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感情上、修辞上、时间上、地点上、表达方式上等方面,几乎都是相同的,前者放在开头,领起全篇,造成悬念,揭示主旨,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后者放在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中心,回扣文首。
这样,既强调了作者与纺车的密切关系,又深化了纺车的不平凡意义,使文章形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整体。
第1页共2页二是运用顺叙方法的记叙文,也有首尾照应的,但没有运用倒叙方法记叙文的照应那么周密,那么严整,运用的频率也不高,难度却较大,但如果运用得好,会产生别出心裁的效果,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用顺叙方法写成的记叙文,其中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
先看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再看结尾:“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两段文字的照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照应,即“散步”;二是人物的照应,即“我”母亲、妻子、儿子等祖孙三代四个人。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因果式照应_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因果式照应_记叙文写作指导因果式照应,就是所记叙的内容前后有因果关系。
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具有完整性,即因和果的文字,尤其是“因”,交代得比较详细,一两句话不能解决问题,就用整段乃至几段文字去完成。
二是具有重点性,即因与果两方面的文字不能平分秋色,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因”是主要的,要详细记叙,而“果”是次要的,笔墨不宜多,常以交代性为主要特征。
因果式照应是十分严密的。
运用中,它有两种情形:一是先果后因,即先交代事情的结果,然后再一步一步说明原因,形成照应,这种照应,先设悬念,后释悬念,具有倒装的特点。
例如《看戏》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
文章先说结果:“古树是静静的”,叶子同样是“静静的”,整个剧场“同样是静静的”,天气闷热,人挤的很满,“简直是一个人海”,这么多人,为什么这么“静”呢?原来,这里有一场演出,人民艺术家梅兰芳将要来这里表演;然后具体记叙梅兰芳的出场、演技、形象等。
这是第一次因果式照应,以因为主,写了两大段,以果为次,仅用了两小段。
第一次“狂暴的掌声“之后,接着又先交代“果”:“观众向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又静了下来,静得出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观众“看得入了神”,然后写戏达到了顶点,记叙的高潮也达到了顶点,原因的交代十分清楚细致。
这是第二次困果式照应,仍以因为主,用了一大段,以果为次,仅写了一句话。
可见,这种因果式照应抓住了重点,关照严密,有明显悬念,可增加阅读情趣,增强表达效果。
二是先因后果,即按人们正常的逻辑思维顺序,顺向成文,从因到果,自然发展。
但同样以因为主,以果为次。
例如《老山界》这篇记叙文,就是先写翻越老山界的原因和经过,包括瑶家歇脚,山腰露宿,到达山顶等。
然后交代结果:“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给克服了。
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这个结果,主要是体现在“完成了”、“克服了”、“战胜了”三个动词上,既是前文原因过程的自然归结,又是本文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还点明了题目。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导读: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就是记叙文中最常用的四种方法。
我们先假设正常的时间顺序为A-B-C,以它为参照标准来分析这四种记叙方法。
所谓顺叙,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就是A-B-C。
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完全忠于事情的实际。
例如本册教材第8课(阿累的《一面》),作者满怀深情的叙述了他与鲁迅先生的一次见面。
作者从1932年秋天的一天中午写起,进内山书店、看到鲁迅先生的书、欲买书又怕贵、鲁迅先生送书、直到“走出书店的门”,这半个钟头内发生的事,作者如实记下来了,并且与实际情况一致。
这就是顺叙,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忠于实际的写法。
顺叙的写法由于与事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写起来比较容易操作,读者读起来也易于感知文章所写的内容。
不过运用顺叙的记叙方法要注意有祥有略,不可流水帐似的平均使用笔墨。
不然,作文就平铺直叙,读起来索然无味了。
倒叙与顺叙恰好相反,它的模式是C-A-B。
也就是说,倒叙先把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交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般新闻类作品或回忆性文章多采用这种写法。
如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第1、2句)即交代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后面的主体部分才分别从我中路、西路、东路三路大军详细介绍了战役的具体进展情况并作了实事分析。
又如12课《猫》,作者一开始就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可见,这就是倒叙了。
要注意的是:倒叙提前的只是某个部分,其余的内容还是要按照顺叙来写。
采用倒叙,必须是为了制造悬念和波澜,是因为结构或表达的需要,不能为了倒叙而倒叙,把倒叙当作一把万能钥匙。
插叙与顺叙、倒叙的最大区别是插叙涉及到两件事。
它是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插入另外一件与之有关的事,并在插入的故事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故事。
也就是说是A-B(-D)-C模式。
记叙文中常见的照应方法
记叙文中常见的照应方法作者:admin陈乃茹小学语文十二册第五单元训练重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这篇读写例话中讲:“在一篇文章里,又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确实,有了照应,容易把事情说的更清楚,是文章前后联系更加紧密,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记叙文中常见的照应方法又以下几种:一、是首尾照应。
有文章第一段与文章末一段的照应,有文章开始所写的内容与结尾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能使篇章浑然一体,结构紧凑完整。
例如《冀中的地道战》的开头:“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睡地道战。
“这句话说明了冀中人民创造地道战的原因。
结尾处这样写到:”有了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备份碎了。
这样首尾照应,突出了地道战的伟大作用。
又如《小木船》开头说:“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陈明来。
”结尾处写:“我把送给我的小木船珍藏在抽屉里。
一看见这只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
”这样首位照应,不仅结构完整,而且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夜莺的歌声》也是首尾照应的。
二、是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即前后呼应。
行文中为了使情节合乎逻辑的发展,使文章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文章常前埋伏笔。
后面照应。
图《十六年前的会议》一课,前提到李大钊有时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文件,少文件,这是为什么?课文后面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据是越来越紧张,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只好把一些书籍文件烧掉。
再如前面讲工友阎振三一早上去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回来。
他到哪里去了?后面再讲李大钊被捕时,阎振三被押着出现了。
这样前后照应,使读者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三、是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即“点题”。
这种方法又的在开头点题,有的在结尾点题,又的在文中点题。
如《彩色的翅膀》中结尾写“我忽然发现玻璃上听着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煽动者彩色的翅膀。
中考记叙文讲解---照应手法讲解+专练
中考记叙文讲解---照应手法讲解+专练一、含义照应,这个概念我们经常听到,像首尾照应、前后照应等等。
其实照应,可以简单理解为呼应,是指前文写了一个内容,后面要再提到,前后文的内容有紧密的联系,这样前后就形成了照应,这种写作手法能够让我们的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二、分类我们常用到的照应,分为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三、分点讲解1、首尾照应——开头和结尾我们也称为首尾呼应,是开头和结尾的内容形成联系,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开篇第一句提到“忘不了父亲的背影”,结尾时候又提到“看到那青布棉袍、黑色马褂的背影”,这样开头和结尾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密,又强调了主题。
作用/好处:文章首尾形成照应,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紧凑,同时能够起到再次点题、深化中心的作用。
2、前后照应——位于文章中间,前后不同段落间首位照应是开头和结尾相照应,那如果文中中间部分前后也有联系怎么办?这种写法,我们就可以叫做前后照应。
也就是在文章中间部分,前面和后面的部分有联系,但又不在开头和结尾,我们叫做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是我们在阅读理解中比较常遇到的,我们经常说“与前文……相照应”,其实就是前后照应。
作用/好处:是让读者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使文章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3、文题照应——文章中内容与标题相照应文题照应,其实就是文章时时刻刻围绕题目来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处处点题”,我们自己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文中一定要点题,因为点题才能不跑题。
文题照应的作用和好处:对文章主题起到强调、渲染、升华等作用。
四、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的选文进城山伯这辈子,去过一次县城,唯一的一次。
那天早上,跟往常一样,鸡叫第四遍的时候,山伯就起床了。
一般情况下,张牙舞爪洗下脸,咕咕咚咚灌一碗水,一边啃着馍一边就下地了。
可那天山伯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今儿个到县城一趟。
”在灶台前忙绿的山娘愣了一下,撵出门外,瞅着山伯朦胧的轮廓,嘟囔道:“麦还没割完呢。
”“丢不了。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
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
衬托经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伏笔:对后文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提示或暗示。
埋下伏笔后,后文一定要有照应。
照应: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这些表现手法可以帮助作者更生动地描绘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
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导读:一、过渡在文章中,过渡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不仅要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相连的地方要彼此衔接,语气贯通,让读者思路能够顺利地从前者过渡到后者,这样使文气连贯,布局缜密,转承自然,而不致发生间隙或阻隔。
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
过渡常用承上启下的段,句子或关联词语。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大部分之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就是以段过渡的一个范例。
记叙文的过渡,其过渡的情况和主要作用是:①开头与正文间过渡。
在有些文章开头使用倒叙的方法,或由眼前的景物而引出与之相关事情的叙述,这时,为了使开头部分与正文衔接紧密,往往使用过渡。
例如:《繁星》一文首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首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表露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为第二句引出“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了铺垫。
又如,《背影》一文,一开头就有这么一句“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起到了总领全文,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②不同事件或场景间过渡。
一幅优美的画卷,画面要注意色彩明暗、浓淡的过渡,注意景物虚实、主次的过渡;文章当然也要重视上下文的衔接、转换。
宋代僧人志南有一首绝句,内容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一句写树阴下(“古木阴中”),第三四句写“杏花雨”与“杨柳风”,诗人又是怎样过渡的呢?“杖藜”扶着诗人由“古木阴中”来到“桥东”,完成了地点的转换。
“杖藜扶我过桥东”,是拟人化的.写法,更是自然过渡的典范。
③叙述顺序转换间过渡。
有些文章在顺叙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插入一些与之有关的情节来补充,然后再回头叙述原来的事,这就需要使用过渡。
如:在《故乡》一文中,“我”在与母亲对话中插入了对闰土的回忆:“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写作指导:记叙文四种照应方法
写作指导:记叙文四种照应方法记叙文照应方法----伏笔式照应伏笔式照应,就是在的前面为后面设下埋伏的内容。
这种照应,有的体现在事物上,有的体现在线索上,有的体现在情节上,用得比较多的是后者。
伏笔式照应讲究的是“伏”,“伏”的内容设计要服从全文的主要情节,不能旁逸。
同时,后文要有对前文“伏”的内容的说明,使“伏”的内容有个圆满的交代,从而形式前伏后应的密切关系,使结构严谨。
伏笔式照应既有单一性的,又有多样性的,前者按一条线索设置伏笔,单线发展,这种照应,比较简单,读者容易掌握.后者多方面地设置伏笔,也多方面交代结局,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读者不易把握,但用得好,可以增加的结构美。
例如,《挺进报》就运用了这种多样性的伏笔照应。
开头提到陈然:“决心学写仿宋字”,狱中党组织又指示陈然“心须坚持写仿宋字”,这两处都是伏笔,后来,特务们核对许晓轩的笔迹,得出“笔迹相同”的结论,这是对前面两处伏笔的交代,照应十分严密。
如果前面没有那两处伏笔,这个结论就很难作出,如果硬写上这个结论,就显得突兀了,这是组伏笔式照应。
又如,陈然被捕前,小心的把扫帚挂在窗外钉子上,这是为什么呢?后面有照应:市委的同志来了,看到扫帚就立即转身走了,守候在屋里的特务们只能枉费心机,这是第二组伏笔式照应。
再如,前面写党组织批评陈然写了报头,陈然接爱了批评,黄显声的报纸每天按时退回,铅笔等工具也都保藏得很好,后面写敌人搜查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前后也照应起来,这是第三组伏笔式照应。
再如,前面写纸条上的消息是黄显声的报纸,后面写许晓轩回答消息来自于管理室的报纸,结果,搬来报纸,果然找到了那条消息,这是第四组伏笔式照应。
出自于不同的段落,有事有人也有物,多角度设计,多方面照应,前有伏笔,后有交代,细针密线,关联紧凑,使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很美。
伏笔式照应的关键,是要设计好“伏”。
这种“伏”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两次乃至多次,但交代只有一次。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题文式照应_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题文式照应_记叙文写作指导题文式照应,就是正中文的词语与题目中的词语相同或相近,从而构成照应关系,实际上就是点题。
题文中照应的显著特点,是扣题紧凑,关照严密,题能辖文,文不离题,可以避免走题旁逸,加深读者印象,有力地表达文章的主题。
题文式照应最常见的是题目与文首文尾的照应。
文章的开头要点明题目,文章的结尾要总结全文,也往往要点明题目。
这两处点题照应,是写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开头与结尾点题照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完整出现,有时单独列句,有时嵌于句中;二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零散出现,或在开头或在结尾出现题目中的若干关键词语,以达到点题照应的目的。
例如《驿路梨花》,文章照应题目,主要是结尾一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落梨花处处开’。
”这个结尾的重心是引出诗句,诗句中的前四个字就是本文的题目。
可见,这篇文章是以引用为题,结尾点明了题目,从而紧扣了文题,强调了主题,韵味无穷,给人留下了不尽的遐想和深刻的印象。
题文式照应不仅开头结尾与题目相照应,而且也有正文处处都与题目相照应的,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增色很多,运用时,每写一段,每写一处,都要随时想到题目,能与题目挂联的,尽量用题目中的词语表达。
例如《榆钱饭》这篇记叙文,就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
文章共32自然段,几乎段段可见题目的影子,不少段落直接点题,有时点“榆”(5次),有时点“饭”(4次),有时点“榆钱”(15次),有时点“榆钱饭”“(10次),总共点题达34次之多。
这样,处处见题,时时点题,多角度照应,扣题严密,文章也结构严谨,生动活泼,很有感染力。
题文式照应,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简单重复,要多角度多方面地点题,也就是说,完整地点题要少,零散地灵活地点题要多,以增加记叙文照应的生动性。
二是点题照应要恰到好处,以达到画龙点睛、突出文章中心的目的。
记叙文九种照应方法
记叙文九种照应方法记叙文照应方法----伏笔式照应伏笔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为后面设下埋伏的内容。
这种照应,有的体现在事物上,有的体现在线索上,有的体现在情节上,用得比较多的是后者。
伏笔式照应讲究的是“伏”,“伏”的内容设计要服从全文的主要情节,不能旁逸。
同时,后文要有对前文“伏”的内容的说明,使“伏”的内容有个圆满的交代,从而形式前伏后应的密切关系,使文章结构严谨。
伏笔式照应既有单一性的,又有多样性的,前者按一条线索设置伏笔,单线发展,这种照应,比较简单,读者容易掌握.后者多方面地设置伏笔,也多方面交代结局,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读者不易把握,但用得好,可以增加文章的结构美。
例如,《挺进报》就运用了这种多样性的伏笔照应。
文章开头提到陈然:“决心学写仿宋字”,狱中党组织又指示陈然“心须坚持写仿宋字”,这两处都是伏笔,后来,特务们核对许晓轩的笔迹,得出“笔迹相同”的结论,这是对前面两处伏笔的交代,照应十分严密。
如果前面没有那两处伏笔,这个结论就很难作出,如果硬写上这个结论,就显得突兀了,这是第一组伏笔式照应。
又如,陈然被捕前,小心的把扫帚挂在窗外钉子上,这是为什么呢?后面有照应:市委的同志来了,看到扫帚就立即转身走了,守候在屋里的特务们只能枉费心机,这是第二组伏笔式照应。
再如,前面写党组织批评陈然写了报头,陈然接爱了批评,黄显声的报纸每天按时退回,铅笔等工具也都保藏得很好,后面写敌人搜查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前后也照应起来,这是第三组伏笔式照应。
再如,前面写纸条上的消息来源是黄显声的报纸,后面写许晓轩回答消息来自于管理室的报纸,结果,搬来报纸,果然找到了那条消息,这是第四组伏笔式照应。
出自于不同的段落,有事有人也有物,多角度设计,多方面照应,前有伏笔,后有交代,细针密线,关联紧凑,使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结构很美。
伏笔式照应的关键,是要设计好“伏”。
这种“伏”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两次乃至多次,但交代只有一次。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阅读。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
如《藤野先生》中以仙台职员对我的友好态度来衬托藤野先生;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故乡》中的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4、抑扬相生:“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
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
如《白杨礼赞》中为了赞美白杨树而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
记叙文中的伏笔与照应运用
记叙文中的伏笔与照应运用在写作中,伏笔与照应是非常重要的技巧,能够为作品增添层次与深度,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思考。
记叙文中的伏笔与照应运用,更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能够使整个故事更加巧妙、有趣。
伏笔的运用伏笔指的是事先暗示或交代某些情节、人物、细节或线索,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记叙文中,好的伏笔是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猜测,让他们产生疑问和期待。
通过巧妙的伏笔,作品的情节更有张力,读者也会因为猜测、思考而产生更深的阅读体验。
举个例子,一个关键细节早在故事的开头被提及,看似毫不起眼,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个细节变得越来越重要,最终成为故事的转折点或高潮,这就是伏笔的运用。
照应的运用照应是指通过早前的情节、人物或细节与后续发展进行呼应或对比,以加深作品的内涵与情感表达。
照应不仅能够打破线性叙事的单调,还能够展示作品的主题、角色之间的联系和转变,使整个故事更具有连贯性和深度。
比如,在故事的开始阶段出现的一幕或一句话,后来再在故事的结尾处进行呼应,读者在回味全文时能够产生共鸣和联想,这种照应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情感质感和记忆度。
伏笔与照应的结合伏笔和照应是可以相互结合运用的,在记叙文中尤为重要。
通过提前布置伏笔,给予读者一些线索和暗示,再通过后续的照应来呼应、解释或强化前述暗示,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还能够让读者在文本中发现更多的乐趣。
在运用伏笔和照应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情节的连接和转折,避免显得生硬和不自然。
良好的伏笔和照应应该是平稳、自然地融入故事,为作品添上一层隐喻或深意。
结语记叙文中的伏笔与照应是一种高级写作技巧,能够为作品增色不少。
通过熟练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读者也更容易被吸引和沉浸其中。
希望本文能启发更多写作者在记叙文中灵活运用伏笔与照应,创作出更加引人入胜的作品。
记叙文照应的作用答题格式
记叙文照应的作用答题格式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答题方式:用了描写,写出了+具体内容+作用。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作用:使人如临其境。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
会现实。
十一、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作文-记叙文照应方法之设悬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设悬式照应设悬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然后将这个悬念不断推进,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释除悬念,抖开包袱,令人恍然大悟。
这些悬念的文字和情节,上挂下连,前照后应,形成了很严密的照应关系。
设悬式照应的显著效果,就是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流连忘返的思想情趣,因为它既是情节的延伸发展,又是结构的前后关联。
设悬式照应主要是从情节上考虑的,因而它与情节的发展、线索的延伸、顺序的牵引几乎是同步的,一致的,有时甚至是合体的。
例如《枣核》,这篇记叙文以“枣核”为题,也以“枣核”为设悬之物。
文章一开头就设置悬念:访美之前,接到一位同窗的航空信,要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而且是“再三托付”,这是为什么昵?“我”感到“很蹊跷”,悬念由此产生。
“我”一下车,他就殷切地问枣核“带来了吗“,显得很急切,“我”给他后,他“托在掌心”,显得很贵重,但没说明原因,情节又向前推进一步,环扣又紧了一次,照应又严密了一层。
当“我”问他要枣核的用途时,他却很神秘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情节又近了一层,环扣又紧了一步。
然后,他又向“我”介绍他的住房,介绍他的家庭,介绍他的花园栽种和布局,指指点点,让“我”参观,就是不提“枣核”。
这几段,未明写枣核,实际上是侧面写枣核,在暗写枣核,是侧面照应,是内容和情节的照应。
在悬念多次设置的基础上,主人公才最后交代要同窗带枣核的原因,释除了悬念:“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
所以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
”原来是这样的,是他热爱祖国思恋故乡的集中表现。
最后,用了四段文字,记叙了他在外国对祖国和故乡依恋的情景和举动,照应悬念,使悬念的内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和深化。
用作设悬的对象很多,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可以是人,还可以是某句话,某个动作,某个形象特征,某个细节等。
设悬式照应往往要涉及文章的全篇,在运用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掌握设悬的节奏,越向后发展,悬念就越紧,不能有松散累赘之感。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1、常见的:对比、象征、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讽刺夸张2、较常见的:侧面烘托、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区分比较写作手法是一种统称,包括:“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即结尾点题),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对比、衬托、铺垫、详略、顺叙,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一)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照比较(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如鲁迅的《故乡》中将二十年前后的家乡变化进行对比。
《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对比手法的作用: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_____特征,使形象更加鲜明。
(二)衬托:文章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村,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烘云托月”的就是衬托。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因果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因果式照应因果式照应,就是所记叙的内容前后有因果关系。
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具有完整性,即因和果的文字,尤其是“因”,交代得比较详细,一两句话不能解决问题,就用整段乃至几段文字去完成。
二是具有重点性,即因与果两方面的文字不能平分秋色,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因”是主要的,要详细记叙,而“果”是次要的,笔墨不宜多,常以交代性为主要特征。
因果式照应是十分严密的。
运用中,它有两种情形:一是先果后因,即先交代事情的结果,然后再一步一步说明原因,形成照应,这种照应,先设悬念,后释悬念,具有倒装的特点。
例如《看戏》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
文章先说结果:“古树是静静的”,叶子同样是“静静的”,整个剧场“同样是静静的”,天气闷热,人挤的很满,“简直是一个人海”,这么多人,为什么这么“静”呢?原来,这里有一场演出,人民艺术家梅兰芳将要来这里表演;然后具体记叙梅兰芳的出场、演技、形象等。
这是第一次因果式照应,以因为主,写了两大段,以果为次,仅用了两小段。
第一次“狂暴的掌声“之后,接着又先交代“果”:“观众向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又静了下来,静得出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观众“看得入了神”,然后写戏达到了顶点,记叙的高潮也达到了顶点,原因的交代十分清楚细致。
这是第二次困果式照应,仍以因为主,用了一大段,以果为次,仅写了一句话。
可见,这种因果式照应抓住了重点,关照严密,有明显悬念,可增加阅读情趣,增强表达效果。
二是先因后果,即按人们正常的逻辑思维顺序,顺向成文,从因到果,自然发展。
但同样以因为主,以果为次。
例如《老山界》这篇记叙文,就是先写翻越老山界的原因和经过,包括瑶家歇脚,山腰露宿,到达山顶等。
然后交代结果:“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第1页共2页都被这个意志给克服了。
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这个结果,主要是体现在“完成了”、“克服了”、“战胜了”三个动词上,既是前文原因过程的自然归结,又是本文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还点明了题目。
记叙的四种方法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记叙的四种方法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顺叙。
顺序,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事件展开的空间,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内部逻辑等所进行的叙事方式。
如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采用的就是顺叙法。
使用顺叙法的好处,是可以将事件介绍得脉络清晰,首尾完整,甚至会收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表达功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一般来说,叙事性记叙文常用顺叙法来叙述。
2、倒叙。
倒叙,就是将事件的结局或是发展中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节片段提到篇首,然后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正常顺序进行叙述的叙事方式。
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使用的就是倒叙。
作者开头先写伯父去世后,好多人前来吊唁,“我”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接下来“我”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爱戴的原因。
倒叙打破了叙事的正常顺序,往往有强化情节、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
使用倒叙手法时,要注意倒叙片段结束后正常情节的有效切入与衔接,使文章情节保持完整连贯,首尾相互照应。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中断叙事,加入与情节或人物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按照中断前的情节继续叙述的叙事方式。
如文章《十年后的礼物》,讲的是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以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本文在叙述达格妮参加音乐会的过程中,插入了她对十年前遇到的一件事的回忆,让读者了解到爱德华·格里格是个信守诺言的人,使人更加敬佩这位音乐大师。
插叙增强了情节的生动性、深刻性,补足了事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为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更多的支撑。
插叙的内容如果删除了,不会影响事件叙述的完整性。
4、补叙。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
记叙文阅读中伏笔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伏笔”讲解及例题一、知识链接:1、伏笔和铺垫:伏笔是指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揭示或暗示;铺垫是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
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2、照应: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作用: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现代文阅读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伏笔:1,伏笔与照应。
如“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重庆市2007年中考卷),解答此题,就是要在文中找到与伏笔相照应的情节,再概括情节大意;有时,设题者也会要求为后面的情节找伏笔,或者找出文中的伏笔与照应。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1)“伏笔”是对“照应”的暗示,“伏笔”与“照应”互为因果;(2)“伏笔”与“照应”在文中的位置经常相隔较远;(3)伏笔往往是一笔带过,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2,伏笔的作用。
(1)单个句子的作用,可用“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的句式回答。
(2)伏笔手法的作用,可用“个性+共性”的格式回答,如“前面的伏笔和后面的照应更突出了豹子对人信任而送命的悲剧(个性),同时使文章更加精致、严密,更加具有震撼力(共性)”(潍坊市2007年中考卷第15题答案)。
3,综合分析。
如“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伏笔,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潍坊市2007年中考卷),解答时,应先找出文中的伏笔和与之相照应的内容,再分析伏笔手法的作用。
二、例题分析:《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一)对比。
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衬托。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三)铺垫。
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
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四)伏笔、照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中常见的照应方法
作者:admin
陈乃茹
小学语文十二册第五单元训练重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这篇读写例话中讲:“在一篇文章里,又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确实,有了照应,容易把事情说的更清楚,是文章前后联系更加紧密,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记叙文中常见的照应方法又以下几种:
一、是首尾照应。
有文章第一段与文章末一段的照应,有文章开始所写的内容与结尾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能使篇章浑然一体,结构紧凑完整。
例如《冀中的地道战》的开头:“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睡地道战。
“这句话说明了冀中人民创造地道战的原因。
结尾处这样写到:”有了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备份碎了。
这样首尾照应,突出了地道战的伟大作用。
又如《小木船》开头说:“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陈明来。
”结尾处写:“我把送给我的小木船珍藏在抽屉里。
一看见这只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
的面前。
”这样首位照应,不仅结构完整,而且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夜莺的歌声》也是首尾照应的。
二、是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即前后呼应。
行文中为了使情节合乎逻辑的发展,使文章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文章常前埋伏笔。
后面照应。
图《十六年前的会议》一课,前提到李大钊有时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文件,少文件,这是为什么?课文后面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据是越来越紧张,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只好把一些书籍文件烧掉。
再如前面讲工友阎振三一早上去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回来。
他到哪里去了?后面再讲李大钊被捕时,阎振三被押着出现了。
这样前后照应,使读者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三、是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即“点题”。
这种方法又的在开头点题,有的在结尾点题,又的在文中点题。
如《彩色的翅膀》中结尾写“我忽然发现玻璃上听着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煽动者彩色的翅膀。
”点题还有一处交代,多处照应的方法。
小学生初学写作,常出现缺乏必要交代,让读者对下文所写的人,事摸不着头脑,觉得莫名其妙;有的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出现前后材料或表达中心上的矛盾,小学生作文出现这种大杂烩,与忽略文章前后呼应的道理又很大
关系。
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重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照应的方法,做到细致考虑,注意安排前呼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