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与照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的过渡与照应

上传: 卢东升更新时间:2012-9-22 22:19:33

过渡,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照应,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文内部的照应,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照应。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大,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赘。在写作时,必须注意到照应的问题,文章结构才是完整的。

技巧点拨

先说过渡。就如行路,写作文也有个铺路搭桥的问题,那就是文章的过渡。安排好过渡,读者就思路顺畅,在读了上一段落或层次后,对下一段落或层次的接受就不至于感到突然。凡思路转换、叙述更迭、论题变化、总分起止以及表达手法转化等处,都要安排过渡。段落之间,要用过渡词语、过渡句子或过渡段落承上启下。

一、过渡的方法和技巧

1.用表明次第的词

如“第—、第二、其一、其二、首先、其次”或用关联词“但是”“而且”“因此”等过渡。如福建卷一考生作文《给父亲的情书》,文章是作者自己灵魂的独白,文章语言诙谐。如开篇“前生的情人”“喝了孟婆汤”“走上奈何桥”,大胆、天真、纯情、孩子般撒娇的语言,写得真切动人。正文三段将父亲与母亲在对待“我”的学习态度上加以对比,突出了父亲与世俗不同的爱,文章用“年幼的我”“上了初中的我”“现在的我”“来生”等词语巧妙过渡,展现出层次性。

2.用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

如天津卷一考生作文《人之常情》,文章从常情的思念入手探讨生命的意义,从几个角度引发对人之常情的探索。用“常情的思念是美丽的,但一定要有距离”“常情的思念是痛苦的,但必须是曾经给予”“常情的思念是珍贵的,但可能会付出代价”几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把司空见惯的人之常情写得很动人。

3.用—个自然段过渡

如重庆卷一考生作文:《在自然中生活》

游走在生活里,我们都是跋涉不辍的旅人:前方有我们为之心怡的归宿,身后亦是一片花草葱茏的往昔。而最好的姿态莫过于任生活的零碎如风般自然而来,又让过往似云一样自然而散;唯有如斯,方能守得云开月明,待到春暖花开。

撑一把油纸伞,手扶被岁月无情斑驳得破碎不堪的城墙,我于青苔满径中寻找他的痕迹。直至江南的烟雨濛濛模糊了双眼,我似是见他自杨柳依依中款款走来,神情自若。

论诗情、才情,他足以令后人仰望;况他有忠君报国之心,又有远大的抱负,断是想破脑袋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他成为一朝将相。

可生活并不是一汪平静得泛不起丝毫涟漪的水。它是那自然中一股奔流不息的泉,注定有那么一些浪花被遗落,或天涯,或海角。

乌台诗案,彻底粉碎了他的梦。从此不得志,自此流离。他不悲亦不恼,默然承受不公与不平。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较完整地呈现了苏轼的人生经历,通过他的生活传达着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价值观,即达观待世,自然为人,我们方能守得云开月明,待到春暖花开。借古人古事来表达今人的观点,是文化散文的典型写法。全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第四段巧用过渡,引出苏轼坎坷的一生。

二、照应的方法和技巧

1.照应题目

如天津卷一考生作文《人之常情——“好好活着”》

文章以小标题统领全文,以排比段开头增强气势,以“5·12”地震为题材,将人之常情与“活着真好”连接起来,引出话题,又扣住了题目,给文章写作定了位,将抽象的题目具体化。主体部分,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揭示“活着真好”的内涵,一唱三叹,反复照应小标题:先写非常时期悟出“活着”的生命意义,再写平常时期自己不能懂得“活着真好”这份人之常情的真正含义,形成对比,揭示“活着真好”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活着”的信仰已不是满足肉体的衣食所需、物欲享受,而是战胜悲哀,走出落寂的挑战,上升到哲理、人生探求,使文章主题深刻、高远。结尾问中有答的余味又为文章增添了一笔精彩,把成熟之后的思考表现为将付诸行动的誓言,尤其是“好好地”寓意深刻。

2.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即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如山西卷一考生作文《一滴露水》

前文:

他们永远记着老师介绍给他们的一首诗:

在我心灵的草坪上

开着一朵小花

当她绽开嫩嫩的花瓣时

想到了第一滴露水……

后文:

齐老师的双眼模糊了。信的最后还是那首心爱的小诗:

在我心灵的草坪上

开着一朵小花

当她绽开嫩嫩的花瓣时

想到了第一滴露水……

或许有一天

那里长出了参天的大树

是那滴露水

使她伸出第一丝根须……

齐老师摘下眼镜,擦了擦泪,笑了,笑得那么甜。他似乎看到窗外的几株小草,钻出嫩嫩的头,一滴晶莹的露水滴在它的根上。

作文的构思巧妙。那首小诗的两次出现在结构上起了勾合照应的作用,使本文小中藏巧,玲珑可爱。小诗与主题、题材、题目又是血肉相连的。它渲染了题材,使记叙文的题材诗化了;它又深化了主题,使本来可能趋于一般的主题升华了。而题目又是直接从这首诗中取来的,化直为曲,化实为虚。比喻的意象很美,很妥帖。这些,都使本文于平淡中出奇,清纯空盈,呈现出诗一般的美。

3.首尾照应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恰当运用文题照应、前后呼应、首尾照应,勾上连下,使文章浑然一体。如《珍贵的扇贝》:

在我的塑料文具盒里,放着一枚我最珍爱的扇贝,每当我看到它时,就好像又来到广阔无际的大海边,又看到了海边那个穿红褂的小妹妹……

记得,那还是前年,在海滨度暑假的最后一个黄昏,我和几个伙伴一起赶到农贸市场,想买几个海滩拾不到的贝壳,带回北京送给朋友。……

事情过去快两年了,我却久久地不能忘怀。我把那枚美丽的扇贝珍藏在我的文具盒里,天天带在身边,好让它时常提醒我:要像海边小妹妹那样,做一个有大海一样坦荡胸怀的淳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